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物流管理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前言:一般认为,高新科学技术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密集、信息密集、风险密集、竞争性与渗透性强的前沿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科技进步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状况,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物流管理中需要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的不断注入,以此来提高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率,塑造出现代物流管理的品牌形象,最终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因此,科技创新已成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现代物流管理中的科技创新的概述
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创新的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建设进行结合,合理的结合创新资源,以达到在现代物流管理获得更多科技知识的目的,对在物流管理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筛选,寻求并运用适合的科技创新经验,以使现代物流管理具有核心、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分为四个阶段:一,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模式的不断更新变革;二,现代物流管理者进行技术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技能知识并操作现代物流管理中专业技术,增强技能及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三,新的运营技术概念在物流管理中通过技术创新得到实现;四,政府对现代物流管理研发新的物流技术与提升创新能力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国家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体系。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完善和探索,并凭靠物流管理自身的力量,并且改进、创新科学技术,以致摆脱了对外国技术技能的依附,完善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现代物流管理的综合竞争能力。
2.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
2.1 科技进步与创新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
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促使高新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不断应用,带动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其次,物流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对于物流管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并使物流管理的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物流管理中由于创新技术的运用,加强了物流的现代管理方式,对于物流管理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2.2 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提高现代物流管理的周转效率
首先,科技进步与创新使现代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更加科学。现代物流创新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广泛的应用其中,现代物流管理中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物流供应链模式下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条码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现代物流管理中仓储配送业务及货物周转流通中供应链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有利保障。第二,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须要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切入点,对物流管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定位。通过新科技不断的使用并把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现代物流管理在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并使现代物流管理企业赢得成功。
3.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物流管理服务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物流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技术的创新对物流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物流管理利用创新技术与现代化的信息平台,进一步研发新型的管理模式,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更为稳定持久的发展。其次,应建立科技创新型人才市场开拓机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建立创新科技与人才培养的制度是可行的,管理人员具备创新的意识,提升员工实际操作与学习能力,进而开拓创新。大力推动科研单位和大学的科学技术人才在不影响并完成本单位工作的情况下,对现代物流管理进行科学技术推进与研发,提升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3.2 构建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制度
国内的物流管理制度要实现合理化,需要一系列行为规范进行管理。第一,应该进行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包括物流管理领导制度、物流管理内部制度以及物流管理经济责任制度的建立。现代物流管理以物流管理制度的合理化为原则,使物流管理适应经济的发展速度,进而从制度上进行改进。第二,从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出发来实现物流管理的成效。引进物流创新技术之前先要对物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既要包括技术技能上的培训也要包括物流管理知识上的培训。建立学习物流科技知识的氛围,时学习和分析欧美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先进物流管理人员培养经验,只有通过上述措施才能对物流的管理实现卓有成效的现代化进程。
3.3 加强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我们应该培养与开发科技创新型人才。通过科学和技术的教育体制改革,把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目标进行教育培养,以培养科技后备军,建立并改善现代物流管理中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其次,应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我国要形成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竞争机制,还可以采用股票期权及配股等方式,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物流科技创新人员,还应为现代物流管理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物流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第三,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目前的物流管理中如何能将专业人才合理利用吸收,这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在物流管理中全力培养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氛围,进而有利于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引进。
结语:
综上,我国要把研究物流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放在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位置,来提高当代物流管理的实力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软实力。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现代物流管理日趋受到各国的关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创新与科技进步在国内是长期以来需要坚持的一项工作,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对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 物流管理 战略措施 信息技术
一、目前制约企业物流发展的瓶颈
1.企业具有现代物流理念的专业人才短缺。物流人才是企业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成长的保障。目前,企业严重缺乏合格的专业物流人才,物流管理和控制能力无法满足物流业发展需要。一方面是由于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多,尤其是高级物流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在人才培养方面引起足够重视,对物流人才的继续教育没有或不足。
2.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物流效率低下。多数企业只注重生产流程的设计和规划,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不予考虑或考虑甚少。企业内各种交叉作业、迂回运输、无效移动等现象较为严重;管理粗放,仓库空间利用率低,物料出、入库仍然由一些简易的机械设备或人力来完成,运输网络尚未形成。即使有些企业有所改进,仍不能完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还需人工配合。
3.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网络技术应用不广泛。物流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分散,反馈数据不统一,甚至于相互矛盾,造成物流信息失真。目前,多数企业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物流管理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对先进物流管理技术应用不够广泛,而信息系统配备的功能仅限于计算机进行管理的阶段。如物流信息交换与管理技术尚未普及;条码技术应用的范围较窄,且频率较低;射频识别等先进技术在我国尚得不到有效利用,现代物流供应链信息集成能力尚未充分实现。虽然有些公司应用了EDI、ERP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物流管理结构存在问题,信息传递不顺畅,导致信息共享与集成、及时性与准确性均较差,物流效益难以得到体现。
4.物流管理观念陈旧,缺乏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认识。传统的物流管理,采用统一的产供销一体管理方式,导致企业物流管理运行缺乏整体性,缺乏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目前,客户对企业物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讲求个性化和多样化,需要充分认识物流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流通成本。
二、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战略措施
1.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加快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现代物流管理要求改变过去只关注成本、质量和销售,而忽略物流管理的做法,树立加强物流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效手段的思想。企业在生产和技术创新优化时,将物流管理纳入企业业务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当中,建立起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概念,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在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同时,应加快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水平。物流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技术,涵盖的专业技术范围非常广。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企业所有的物流管理环节全面熟悉,同时还需掌握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各种物流操作技能。要使企业物流管理尽快实现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根据企业物流人才匿乏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搭建与高等院校合作的平台, 联合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物流人才;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物流管理成功经验,积极引入国外的先进培养模式,建立多层次物流专业教育的在职培训教育;社会上公开招聘懂技术并熟悉业务的人才。
2.加强物流规划,增加对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当前,我国企业整体上物流设施、装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物流作为大系统的特性需要各业务环节的高效协作和沟通,一方面需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加快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需要企业自身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范物流管理。
3.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实现精益生产。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企业生的产经营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方面,物流运动过程产生信息流,为企业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反过来决策信息又控制物流运动和规划物流的各个环节,使物流发展按照规定达到预期目标。物流系统得以顺利运行,依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顺畅。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应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信息化,做到物流全过程的实时控制,使物流过程的所有事务数据、技术数据具有高度可视性和可存取性,加快物流信息在企业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传递速度,实现精益生产。
4.整合现有企业物流资源,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首先,通过资源重组、流程再造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将剩余生产力转向物流市场;其次,加强供应商、储运商、中间商及物流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整合,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互惠互利,节约成本。
5.推行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企业在识别与强调核心业务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积极推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全面优化。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以为企业更好的控制物流成本,将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等核心部门。
6.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和物流成本财务模式,合理控制企业物流成本。企业不仅需要把物流成本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还需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真实掌握物流成本全貌。
三、结语
目前,我国政府已把物流作为一种产业纳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之中,我国物流业正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中。企业必须顺应物流发展趋势,正确地选择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通过采取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战略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本文思考的问题可能是不全面的,仅代表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妨作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何宝义.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J].中国电子商情:RFID 技术与应用,2009(6).
关键词: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59.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9月10日
物流作為现代货物流通的重要基础,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市场前景不可估量。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运用支持,极大限度地提升了服务效率及质量,俨然成为相关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其有关方面的研究也颇受学术界关注和热议。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提升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文作出了如下研究。
一、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运用现状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对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显著,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通过国家、行业以及高校的协同努力,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运用成就不断扩大,但其有效性亟待改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基础条件较差。网络互联时代,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现代物流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迎合经济发展趋势、提升市场竞争实力,物流企业运用科技创新进行管理改革志在必行。以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条件虽已有较大改善,但运转中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表现不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物流管理周转效率。例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加之物流配送中心或设施较少,直接影响了现代物流服务效率,制约了其管理发展。现阶段而言,基础条件差与现代物理管理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对创新科技的运用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客户服务体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二)人才支持不力。自人才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各行业领域对其相关培育支持越发繁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有力基础。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日渐成为物流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现代物流管理唯有坚持科技创新,努力搭建优秀人才能力发展空间,继而增强综合实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行中的问题,如研发、营销等。简单来讲,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所需人才,不单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需拥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谈,人才可视为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有效运用的嫁接桥梁。但事实上,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人才配置结构不尽合理,难以适应多环节科技创新需求,因此最大限度地发展科技人才,并无限挖掘其潜力意义非凡。
(三)体制因素制约。现代物流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关涉到多个方面,隶属于不同政府部门主管,如基础投资、产业政策、税收标准等。以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策略指导,对现代物流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甚至部分区域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直接干扰了经济市场有序竞争,同时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物流管理发展,进而导致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此外,我国物流管理法制建设不尽完善,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缘于规章制度缺失,在管理模式发展上尚未完成规模化、系统化,对专业人才应用不合理,相关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自身潜力开发不足,从本质上造成了管理效益低,继而制约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创造。
二、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
新时期,科技创新运用俨然成为现代物流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对相关企业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态势下,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毋庸置疑。笔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行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改善基础条件。纵观时下的市场经济格局,其中不乏一些世界一流的大兴物流企业,其自身综合实力十分强悍,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自动化装备,资金来源也相当充裕。全球经济一体化态势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物流量相当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当下所欠缺的是舞台和环境,其中首要因素体现为密集而畅通的道路网络,以确保现代物流管理“及时、精准、高效”配送。交通网络状况是衡量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条件的关键因素,其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至关重要,应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予以支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秉持节俭务实精神及原则,将更多的资源集中于道路建设,并注重实际调研,充分利用既有数据分析,科学规划车道数,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同时精心设计转弯道,保证行车安全。基于科技创新运用的道路建设,还需注重以人为本,设置安全护栏、绿化隔离等,以减免远光伤害,给司机朋友带来良好的驾驶体验,保证运输货物高效、快速、安全送达。
(二)加大政府支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物流管理建设可谓紧系民生发展的重大工程,各级政府应统一认知,并充分发挥主导职能,加大相关支持,调动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运用积极性。事实上,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也是这么做的,如澳大利亚的物流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与降低税收等优惠政策,使得相关产品顺利投放市场。基于此经验借鉴,我国政府可结合市场经济实情,制定一系列惠利政策,激励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与运用。例如,在一定限期内,对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及运用意识的现代物流管理单位免征任何税收,抑或分配部分财政资金予以捐赠,减少其所面临的风险,创立龙头企业,发挥榜样作用。此外,还可组织多样化的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科技创新等活动,大力宣传既有成果,促进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从长远的战略目光审视,政府支持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将进一步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其实践路径有待探索丰富。
(三)修整内控制度。市场经济竞争自由而有序,现代物流管理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要完成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修整内控制度,包括领导制度、责任制度等,兼顾效率与质量,并落实到各环节、各階段。在具体实践中,现代物流管理行业要坚持合理化原则,逐步建立完善的内部竞争规则,并充分利用创新科技,积极打造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分享科技创新成果,立足国际竞争舞台,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现代物流管理单位及企业而言,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认识到科技创新有效运用的实际价值与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形成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制度,精准掌控市场动态信息,并提升自己的综合处置能力。网络互联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现代物流管理必须要实现信息化、系统化,扎实科技创新有效运用基础。此外,现代物流管理还应将科技创新有效运用发展成为一种常态,配套完善考核、奖罚、培训等制度,鼓励全员参与,并提高其相应能力。
(四)重视人才建设。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战略地位毋庸置疑。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是基于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持下的系统工程,理应纳入工作重点予以开展。在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中,要树立培养优秀专业人才观念,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科技创新运用意识,并量化能力素质要求,鼓励高校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开创物流产业发展新局面。在此过程中,现代物流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人才引入机制,不断完善自身人力资源结构,结合既有综合实力,适度提高人才福利待遇,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基于此,现代物流管理企业还应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细化、量化科技创新有效运用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有计划性、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工作,实现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此外,依托高校理论支持,组织多样化技术培训工作,及时传递科技创新成果,强化员工有效运用意识,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向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十分重要和必要。在未来发展中,随着科技创新愈演愈盛,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价值将越发显著,并得到各企业的高度重视。因此,笔者希望学术界的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动态,综合剖析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运用实况,及时发现其中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解决策略,从而提升其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爱香.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32.12.
[2]高岩.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6.49.
关键词:现代物流管理 项目教学模式 探索 实践
近年来,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教学中,对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改革进行了大胆尝试与积极探索,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初显成效。
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从就业招聘岗位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将物流就业岗位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初级岗位,有仓管员、配货员、运输调度员、客服人员等,属于物流操作类,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最先接触的一般就是这类工作。
经过3-5年的时间在初级岗位积累经验,熟悉物流操作的流程和运作原理之后,可以升为仓储主管、配送主管、运输主管、客服经理等中级管理人员。
发展岗位则是物流总监,主要负责物流企业或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营(见图1)。
通过岗位分析,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前具备仓储管理、运输调度、配送管理、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
(一)为了突出高职教育理念进行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本课程设计体现“工学结合”思想,通过对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和产学合作,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紧紧围绕物流行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与物流专家、企业主管、一线员工共同研讨,确定物流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要求,以物流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物流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将物流管理实际工作中需具备的职业资质与本课程的特点相结合,设计了探析物流管理、物流运作管理和物流管理提升三个学习项目,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模式(见图2)。即将物流工作应具备的技能和要求所需要的知识提炼出来,并进一步融入到各个具体的任务当中,学习项目由简单到复杂,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互动教学中完成岗位技能的工作过程,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深入课程。
本课程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以典型物流活动为背景,以具体物流任务为导向,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物流的实际工作为教学主线,同时及时将新规范、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堂,满足了企业物流的工作需求。
(二)在项目化教学中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并强调“理、实”一体
以物流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出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综合学习项目。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学体框架如图3 所示,将教学内容共整合为三个学习项目和十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若干个任务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学习项目。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遵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室和物流实训室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边学边练,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习掌握物流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项目一探析物流管理,在讲解了物流的基础知识之后带领学生到开封及周边地区物流企业调研学习,让学生了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工作岗位及工作过程。项目二物流运作管理,主要从物流的七大职能模块及工作岗位展开,通过在物流实训室现场操作,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场景来实现“理、实”一体。项目三物流管理提升,让学生在掌握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企业设计物流流程,制定任务方案,根据方案到物流实训室模拟操作并进行有效评价。
教学内容选取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满足企业物流的工作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断调整,针对物流工作岗位设计教学项目,确定学习任务,保证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并不断引入新规范新技术,保证内容选取的先进性。
因为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所以设计了项目一探析物流管理,让学生认识物流及物流管理。根据物流的七大职能模块和工作岗位设计了项目二物流运作管理,让学生掌握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需要学生从管理层面掌握物流流程及运作,为目标岗位和发展岗位做准备,所以设计了项目三物流管理提升,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整个教学内容的选取及顺序安排上,知识内容由浅入深,教学项目由简单到复杂,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兼顾了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知识以够用为度,强调技能的培养,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练、做”一体化。
在项目一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讲解物流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成立虚拟物流公司的形式来了解物流的基本职能模块和岗位分布情况。通过到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教学,让学生了解物流业及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在项目二中,在讲授了各功能模块的相关知识后,由各小组成立的物流公司在物流仿真实训室完成运输、仓储、配送等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可以边学边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项目三的教学中引入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的模拟平台,教师可通过设置实验流程及实验情景,分配实验角色,学生可依照角色进行实验。模拟物流业务流程涵盖了7大行业:连锁、医药、汽车、食品、冷链、电子、危险品,可根据各行业业务运作模式的特点进行组合,形成可定制的业务流程。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可进行监控并可对实验进行评价及组织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学生可模拟操作客户服务、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越库发货、库存管理、配送运输、报关报检、单据查询、供应商管理等模块的练习。
教学方法选取及教学手段探索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组织、安排学习,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设置中心明确的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引入到教学实践的情境中,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性、实践性强的企业的真实案例,从而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和企业具体的管理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案例,分析企业的实践经验,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认知解决本案例问题的思路,加深其对重要原理的理解。在现代物流管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实际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力求寻找更多的途径。
一个学习任务有时会用到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项目三的教学中,会给学生讲解物流服务管理,服务性的产品如果没有亲身感受就无法知道是否良好,这一特点导致其较难管理。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针对物流服务设计相关问题,带着问题到物流企业服务一线,搜集典型案例结合自身的经历,以幽默的小品形式组织一场物流服务小品大赛,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
本课程除了运用传统的板书手段外,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将课堂设计得风趣生动,同时引入多媒体教学、仿真实训等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本课程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对于在学习任务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在课件中插入视频、录像、图片等,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实际工作过程,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虚拟项目,仿真实训——在现代物流实训室虚拟项目,进行实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建立虚拟仿真学习环境——购置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和物流沙盘的仿真软件,安装在实训室的电脑上,构建出一个仿真环境。
实地教学——通过到郑州长通物流公司、郑州丹尼斯配送中心、豫鑫物流等多个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物流管理流程。
建立课程网站——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的课程网站,丰富和完善相关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线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测试,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方法创新
课程考核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本课程在成绩评定上“强化平时,淡化期末”,分项目进行考核和评价,采用知识考核、技能考核和素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各项目考核成绩×各项目权重的构成课程总成绩(见表1)。
其中,每个项目成绩又均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知识考核是在课程全部项目学习结束后,对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闭卷考核,考核成绩权重占30%;技能考核主要是看学生在项目实训中的表现,对课程基本操作项目进行达标考核,考核成绩权重占50%;素质考核成绩权重占20%,采用学习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和老师日常考核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表现和出勤率等。通过改革传统考核方式的方法,达到教学考核突出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目的。
结论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在工学结合的运行模式下,在高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用项目教学,并将每一个项目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真实案例、仿真的工作场景模拟、真实的工作任务,以及生动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创造逼真的职业情境,突出了职业性。以工作任务为纽带,每一项目均设置实训环节,将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物流知识的具体应用,突出了应用性。以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为驱动,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主线,强调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在实践工作需要时引入相关的理论,突出了实践性。实践证明,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蓓,赵柴厚.关于物流管理专业教改思路[J].中国市场,2008.10
2.谭劲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外资,2009.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1 引言
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认可。现代物流的渗透性、复杂性、科学性、系统性极强,涉及范围广,业务环节多,可以说是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连接各行各业的纽带而存在。现代物流是传统仓储与运输业务无法取代的,它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技术、流通加工、电子商务、营销策划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科学。而且,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己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供应链条与链条之间整体实力的竞争。社会需要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通物流业务环节,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管理人才。
然而,在我国从事物流各环节业务的工作人员中,真正接受过物流专业教育的很少,懂得物流技术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非常少,能够从战略高度对物流业的发展做整体规划及资源整合的人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在物流人才培养这个梯度上,进行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和本科以及研究生物流人才培养的数量,并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物流人才的紧缺已成为限制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另外,在已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院校中,同时存在着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有些在学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之前,并没有进行严谨的市场调研及岗位群分析,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脱离市场岗位需求,培养出物流专业毕业生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方面,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鉴于以上种种问题,这里仅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办5年以来人才培养及教学方面的经验,谈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的一点想法。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2.1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将与物流相关的职
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与分解,得出物流技能要求、知识要求和职业素养三方面的要求;在能力、知识、素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以及培养规格,从而进行课程设置、安排教学进度以及课程教学计划,并且进一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以及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
2.2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掌握运输、仓储、配送、采购、信息、营销以及流通加工等环节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熟悉管理职能、经济分析、基础会计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具有与专业相关的外语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以及物流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物流作业控制及相关物流作业设备操作与使用的能力;具备分析并解决采购、运输、配送和仓储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以及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具备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的能力,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各流程控制与优化能力;拥有较扎实的物流及其管理方面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等。
(3)从业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物流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能取得本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2.3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分析,最后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根据专业特点培养“懂技术、知管理、善分析、精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四证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
3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及完善
3.1 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明确本专业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由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并打造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使得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相对接,突显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以及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通过走访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需求、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设计课程体系,最后请行业专家审核课程体系,提出修改建议,形成循环修改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3.3 确定及完善课程体系
(1)确定课程体系(见表1)。
(2)完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