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对于区域经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较简单的理解是指,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包括空间、地理、文化、社会等一些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各种资源、位置、气候等的差异,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协调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少有人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时保持和提高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时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各种技术、资金、项目等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的关系,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协调好不同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而内地的工业基础却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西部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在这种状况下,我国采取了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工业发展。结果这一政策却限制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表面上看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由于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距造成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沿海地区发展受到限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速度明显下降。

(二)倾斜性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里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采取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区域经济的差距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断扩大,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处于底层位置。

(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第一号重大决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一举措成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同时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的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一段时期东西部经济差距虽然还有扩大的趋势,但人均收入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将继续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明显,环渤海地区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柱。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禀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北和长江流域,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这将影响到农业、工业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较多的行业的发展,从而造成缺水地区在一些用水较多行业发展落后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约占28%,中部约占43%,西部约占28%。我国能矿资源数量多、储量大,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占全国的70%以上,西北地区占约10%。这样造成了对于煤炭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出现集中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其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从而使产业发展分布不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不同区域地理位置和各自优势造成的差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地区产生了本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战略,从而形成了港口城市开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对外贸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紧凑、城市密集、功能齐全从而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导向的区位优势。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享受国家政策,形成政策导向明显的区位优势。像沿海地区的浦东、滨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都是依托其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三)对于区域经济的规划措施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区域经济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区位优势,按照不同的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对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够明确,缺少全国性的区域协调机构,政策的制定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难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遇到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存在矛盾时,难以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协调发展的规划不能实施。在对有些地区进行区域规划时,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策导向已发生了多次变动,从支持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之后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推进过程。当时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因此区域政策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设计31个省(市、自治区),当时由于缺乏对地区具体区位优势的判断,在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不能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造成区域规划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资源的浪费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为了应付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只做表面现象,没有真正将区域发展规划的政策真正执行下去,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思,是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按照区域发展规划的路线行进的,因此一个好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现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定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不动摇。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战略采取有重点的发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于西部的开发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侧重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技术交流;中部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和商贸,中部地区是联系东部和西部的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构建起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将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提升;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处沿海地区,是联系国外的重要桥梁,东部地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各种技术和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和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区域经济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我国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当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时可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很难进行,因此国家应及时出台有关的法规政策。同时,鼓励加大地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像东部地区的对口援疆就是比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增进技术交流,达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之间的区位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各不相同,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开发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人口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将开发区域划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是开发密度较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变弱的区域。这部分区域需要改变原有的开发模式,改变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经济模式,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减少以前的高污染行业,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业的建设。重点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良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可以承接优化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成为优化发展区域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连接纽带。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脆弱,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这部分地区需要国家的保护。东部地区可以作为优化开发区,中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西部地区的有些地方作为限制开发区(例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增强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产业政策和区域的规划措施相协调,做到定位明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给所在的区域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会考虑多种因素,像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价格等,中西部地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同时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业的产业转移。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不但实现企业的自身扩张,同时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刺激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渐减弱,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施,完全可以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运输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将会为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贡献。

(五)尽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一般都需要政府来投资,因为公共服务产出正的外部效应,私人部门不愿参与公用服务的投资。公用服务分为涉及就业、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础服务和涉及生产、消费、生活、国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情况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务落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发展,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前对资源价格定价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定价方式,这种所谓的双轨制虽然在过去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推进,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且过去的定价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定价机制,调节好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使得资源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发挥资源的更大效应,缓解区域之间资源短缺现象,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从而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规划方案与区域特点相协调,各种配套措施有序实施,进而稳步有序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荣.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5.

[3]沈锋.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11.

[4]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1.

[5]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第2篇

一、辽宁区域差异形成原因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各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因素,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区位和资源上。辽宁的地形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东部丘陵山地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丘陵山地区。发展最好的城市,如沈阳、鞍山都位于中部平原区;而大连、营口则借助临海的港口优势,带动了经济的腾飞。靠近辽宁省西北部省界的朝阳、阜新和铁岭,由于没有港口,也不是陆上交通枢纽,给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限制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流动,造成经济发展缓慢。而同处丘陵地区,位于辽宁中部的抚顺、本溪、锦州等城市,一方面由于和沈阳、鞍山等较发达城市接壤,受其经济辐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拥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重工业较为发达,经济的发展水平较朝阳、阜新和铁岭高。从辽宁各市的发展态势来看,由区位导致的区域差异正逐步扩大,而由资源导致的区域差异则趋于减小。如沈阳、鞍山、大连、营口等城市所占比率都呈上升趋势,而辽阳、抚顺等资源型城市的比率则趋于减小。

(二)区域战略重点的转移。辽宁省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的储量均居我国首位,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5%和10%。建国初期,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鞍山、本溪、抚顺、盘锦等重工业城市,辽宁也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的建设重点逐步转向东南沿海省份,与此同时,辽宁省也制定了“外向牵动”的发展战略,将其战略重点向南转移。在这种发展背景下,辽宁省内唯一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大连和东北第二大港营口,借助其港口优势以及在政策、资金上可获得的巨大支持,经济迅速发展。营口也成为辽宁省除沈、鞍、大以外唯一的比率呈上升态,相对发展速度大于1的城市。反观辽宁省一些重工业城市,在原有体制下,并未形成完善的自我发展体系,因此在失去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以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这也是导致省内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之一。

(三)经济结构的效率差异。每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所有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都需要由经济结构来转换和体现。因此,不同地区经济结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源利用的效率,导致资源与要素流向利用率高的地区,并最终造成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在地区的经济结构中,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国有经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比较严重,与三资、股份制经济等所有制相比,经营的灵活性较低,社会成本较高,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公开竞争的情况下处于劣势。建国初期,国家的大力扶持,使得辽宁在我国重工业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决定了在辽宁省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体制改革的进行与深入,辽宁省内的所有制改革也获得一定成果,截至2004年,鞍山、大连、沈阳三地的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经降到60%以下,而锦州、抚顺、本溪等原有的重工业城市的这一数值仍超过80%。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较低,经济增长的活力较强,增长速度也较快;相反,不发达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经济增长遇到较大阻碍,速度较慢,这是导致辽宁省内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的原因之一。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高,产业规模与产业联系搭配得当,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2004年辽宁省的沈阳、大连、鞍山等经济发达地区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级产业结构的方向迈进,其中沈阳的三个产业之比为6.4:44.3:49.3,基本完成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而铁岭、朝阳等市的产业结构尚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都接近甚至超过30%,这种低级的产业结构说明生产要素在三个产业中分配的结果使得各产业收益相等,但却未获得生产要素分配的最高效率。辽宁省内这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生产要素分配效率的差异,也导致了省内不同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差异。

二、辽宁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以缩小区域差异为目标的区域发展政策。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政策调控。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已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集中财力、物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这种发展方式也不利于这些地区形成自身的经济发展体系。因此,辽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主要通过政策进行调节。如健全区域的补偿体系,利用政府的转移支付,对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积极性。针对西北部内陆不发达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各自的经济基础以及相对优势,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落后地区的所有制改革,减少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增加经济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区域要素与资源的流动向高效化、合理化发展。加强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政府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调配中的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第3篇

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通过国际贸易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各级政府的使命。只有认识清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利用对外贸易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才能拓宽经济市场。只以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才能促进地方产业的整体转型,推动地方经济的飞速增长。

1.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作用

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影响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总额越来越大,对外贸易所带来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都影响着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扩大经济生产规模,提高区域产业生产效率,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结构,最后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反作用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会制约该国的国际贸易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该地区的国际贸易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东方发达地区因受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也刺激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程度。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同时,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该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增长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改变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如何利用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正、反作用,制定促进区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策略,为地方经济服务。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应该从平等化机会、产业结构优化和加大人力成本等措施,通过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实施平等化的国际贸易机会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经济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税收政策,物流水平差异都非常明显,这就必然会影响对外贸易。国家层面上应该制定平等化的税收政策和刺激政策,各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资本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对外贸易创造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创造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的环境。例如,我国东部地区的国际贸易机会明显比西部多,国家应该加大中西部资本投入,创造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一样的外部经济环境,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创造平等化的贸易机会,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2.优化经济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正在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局部地区还只是用廉价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土地作为牺牲代价,产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随着我国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树立,有必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东部经济发达地方也应该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本的使用率。中西部地区应该加大资本投入,以工业化进程为目标,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做好优化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大交通、电信等基础建设。

3.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廉价劳动力和富余资金为代表的增长模式,而应该考虑或加大其它经济要素,加快经济的再次腾飞。人才的重要性是任何高技术企业的核心力量,只有拥有高技术人才,才能实现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想让企业走出去,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人才创新来加快对外贸易。

三、结语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我国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一. 前言

伴随人类经济生产分工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区域间市场依存度和空间紧密性不断提高,经济联系逐渐密切,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表明,区域之间能否建立起协调的经济关系,实现区域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对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具有直接影响。

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能力,是转变发展方式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

进入新世纪,我们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开始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而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东部沿海区域的率先发展和先富起来并带动中西部区域共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09年1至8月,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7.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7.0%,增速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9.2%,增速同比加快10.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城镇投资比重为50.4%,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2000年到2008年,国家已安排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00多亿元。

三.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体制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诸多矛盾逐渐显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就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二是区域利益主体形成带来的区域问恶性竞争;三是区域间缺乏合作,损失了区域整体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探寻解决协调发展问题的可行对策,实现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提高和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思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不同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除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之外,还包括区域中的社会、环境、文化等各系统内部及相关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比单纯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更为丰富,二者不能混用。同样,区域经济差距只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一个组成内容,不代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部。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区域差距问题等同于社会公平问题,因为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不同,经济自组织过程中产生区域差距是必然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理性的“他组织”行为,来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现象。专业化生产使整个社会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能力提高,进而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但专业化生产效率受到分工交易成本的限制,当分工组织有效率,分工带来的效率超过分工衍生的交易成本时,分工活动便自动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相反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分工活动就无法产生。分工的自发演进,分工链在空间范围内拓展、延伸,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空间格局,不同区域因生产分工关系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区域间的经济关系是否协调,决定着区域间的交易成本,影响着社会整体分工水平,因而影响了经济生产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由此产生。我们首先要要敢于创新,突破体制束缚,提高区域经济协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这些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体制不顺、地区分割、利益保护等也是束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敢于创新,从体制、机制、观念、利益等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其次,要善于利用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地利用了自身优势,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但是也有一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把眼光放在了向中央要项目、要政策、要资金等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不明显。所以,今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区域优势的工作,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第三,要发挥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动作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确定区域相对优势产业,同时树立集群企业诚信观念、品牌意识,防止出现产品侵权和假冒伪劣现象,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杜艳.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8;30

[2] 高敬旗, 王东晖.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科教文汇(上旬刊) , 2008;7

[3] 张智勇. 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求索 , 2006;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策略;共同富裕

1.前言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党的以后,中国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差异,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空间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失衡的经济空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2.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存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方针。因此,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区域政策的目标应是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将有利于逐步缩小区际差距、有利于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利于合理调节区域经济关系,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制定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区域政策的同时,还应充分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外区域政策研究的成果,使之既能解决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又能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1]

3.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重视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化进程既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要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规划今后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步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要在中西部地区现有的城市建设基础上,发挥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中西部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带动相邻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及时重视和认真解决,就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国家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举措已开始生效。[2]

4.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未来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将继续依赖于改革开放战略所带来的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机会,以及通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效率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赖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要减少行政干预,把区域合作的主体让位于市场来主导。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所致。近几年,虽然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人才和科技的流动明显缺乏动力。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3]

5.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实施引进人才战略

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吸引其他地区和国外的投资者慕名而来。国外在落后地区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就是把落后地区与核心区限制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许可证制度结合在一起,主动引导一些企业从核心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政府常采用区位补贴的方法来激励边缘区的工业增长。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该根据我国国情,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要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通过激励使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对于重点发展的产业所需人才以及短缺的人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高福利、高工资等手段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行多样化的人才流动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坚持行政调动与柔性流动、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引进与流动模式。

6.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下,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稀疏,相互间的经济协作联系松散,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缺乏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性城镇,经济发展的城镇支撑体系非常薄弱,难以依托城镇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严重地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依托现有的城镇格局,选择现实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的城镇作为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积极培育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要重点扶持一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载体,从而构筑起全国多层次的多极经济增长中心,用一种全局较为均衡的、局部不均衡战略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消除区域经济的分化现象,改变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中心镇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同时,要力促资源、资金、产业、人口等要素在这些城镇的相对集中,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营造和培育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4]

7.结语

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是一个无争议的客观事实,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是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缩小和消弭。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逐步控制和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把地区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终消除区域差距,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江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12):40-42.

[2]杨宇白.试论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及其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06,7:37-40.

[3]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J].农村经济,2007,1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