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的理财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但是,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达不到《课程要求》的目标,有些学生虽然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却听不懂、说不出;有些学生也能说几句英语,但其语言表达往往是中文的思想加英语的形式,在对外交往中不具备用地道的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常常会犯文化错误,造成误解或谈话的中断。对这一类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失误,人们称之为语用失误。它指的是交际中因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错误地选择语言形式的错误。胡文仲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艾奇(Edge)也指出,人们通常并不介意外国人犯语法错误,但对于在社交场合的不得体错误却不能谅解。这也是本文提出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依据。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人们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发生误解、冲突,这不仅与交际者的语言能力有关,而且更多地与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交际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72年提出的。他指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要素:①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②可行性,即某些语言是否能够付诸实施;③适合性,即话语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否得体;④有效性,即话语是否已经付诸实施。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讲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能够使用不同的得体的语言,这里就涉及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是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
自海姆斯首次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之后,不少中国学者错误地把外语水平等同于交际能力。为此,文秋芳指出:“交际能力可以指母语学习,也可以指外语学习。与母语交际不同,外语交际的双方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为此,把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具有针对性,因为这一概念包括了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
二、文化差异的表现
我们知道,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叫做跨文化交际,其中一定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导致交际障碍。因而对文化的学习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使用语言”和“帮助学习者捕捉、了解文化差异的概念”(Byram)。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内涵、交际模式、思维方式等方面。
1.词汇内涵差异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因而在语言表达和使用的方式,各种文化之间也不是能够完全一一对应翻译和转化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看起来意义对等但实际意义有不同程度差异的词汇。例如,龙是中国古代传统中的神异动物之一,与凤凰、麒麟和龟合称“四灵”。除这个字义之外,龙还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和一些海外华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凤呈祥”、“望子成龙”在现实生活中是吉祥和美好的祝愿和理想。汉文化圈的东亚各国被称为小龙,可见影响是很大的。而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尤其是那些与宗教有关的传说中,龙则多是邪恶的象征,是被骑士铲除的对象。不过,现在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接受并喜欢龙了。又如,在美国电影《断剑》中,女看林人和一位遇险的美军军官之间有一段对话:
The ranger:I live with Tom.
The officer:Your boyfriend?
The ranger:No.A dog.
和狗住在一起,把狗当作家庭成员,想必令许多中国人吃惊。对中国人来说,狗就是一种动物,既可以当作宠物养,也可以当作家畜养。在中国吃狗肉和吃猪肉都是很普遍的一件事,而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2.交际模式差异
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待人接物时的交际用语也不相同。许多英语学习者在与英美人交往时不知道或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差异,而运用我们自己的交际模式,造成语用失误,以致产生误解甚至使交际陷入尴尬。交际模式的差异一般表现在打招呼、问候、称呼、赞扬、邀请、告别、致谢等日常生活交往方面。比如,中国人在初次见面时喜欢说自己“水平有限,请多指教”,而英美人很重视自我价值,喜欢个性的张扬和表现,因此,他们不会把你的谦虚理解为谦虚,而会认为你真得不行。中国人在和不熟悉的人交谈时,会自然而然地问到对方的工作、家庭、收入、年龄等,却不知道这种做法会使西方人十分恼火,因为他们觉得这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导致交际的不顺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见面时的交谈内容和方式。例如,英国人比较保守,见面时常谈论天气情况;美国人习惯直截了当,会首先讲出主要内容,所以与美国人交谈一般不用拐弯抹角。
3.思维模式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方式。而思维不仅仅支配语言的基本结构、用词造句等语言表达方式,还反映在看待事物、表达思想的方式方法上。因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给人们的跨文化交际带来一定的困难。中国人含蓄,西方人直接;中国人重感性,西方人重理性。美国的语言学者卡普兰对在美国使用不同母语的留学生用英语写的短文或段落进行了分析,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在修辞方面的差别,从中可以看出思维习惯上的差异。他认为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曲线式的,类似一种涡轮线(gyre)。作者围绕主题绕圈子,从不同的不切主题的观点来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谈及主题。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其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常会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然后说明原因。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在口语交际和书面作文中一定要注意用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否则会引起西方人的误解或导致交际失败。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胡文仲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结合不同的课型,如读写、听力等,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英美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等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比如数字,英语国家的人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英语中有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好事成三),on cloud nine(非常快乐),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等,而“十三”却被视为凶数,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宾馆常会没有第13层,每个月的13日也不宜进行喜庆活动。与之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则认为“好事成双”,双数是吉利数字,比如“八”在汉语中是人们喜欢的数字,因为其发音与“发”谐音,迎合了人们发家致富的心理。相比之下,英语中的“eight”却没有这种意义。又比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三单元“Why I Teach”一文中有“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要想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教师就必须给学生讲解《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圣经》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用粘土(clay)捏成一个泥人(clay figure),然后从其鼻孔吹入“生命之气”,于是泥人开始呼吸(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到此,上帝完成了造人的伟大工作。因而,作者借用上帝造人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伟大工作。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文化传媒,增大课堂容量,拉近学生的认识空间,使学生尽可能地置身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英美文化的熏染,近距离地感受异域的风土人情,使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因为课时有限,可以为学生举办英美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讲座,如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圣经》故事等,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四、结语
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是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把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消费习惯 理财意识 理财技能
根据长沙民政学院357名学生大学生理财现状调研结果,我结合自己多年理财教育经验,对大学生理财技能培养做探究。
一、大学生理财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一)月消费较高且相对集中。
大学生年龄较小,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月均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占2.9%,500~800元的占18.9%,800~1200元的占65.1%,1200元以上的占13.1%。根据测算,平均月消费1000元左右,消费金额较高,且相对集中。
(二)消费费用主要来自父母给的生活费用。
根据调查,九成以上的大学生的可支配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给的生活费,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一般情况下,父母每个月会给固定的生活费,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合理规划这笔生活费。生活费有盈余固然是好事,而当生活费不够的时候,学生大多选择向父母再要适当的生活费,父母也大多愿意支付。每个月的生活费很有弹性,学生可以综合评估自己的消费能力,对生活资金进行合理理财。
(三)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而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一个月用于谈恋爱的费用占到20%左右,女生用于化妆、追求时髦的开销也在20%以上,并且部分男生还出现了“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现象。
(四)理财意识淡薄,理财技能缺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日常记账习惯,对日常消费也没有预算,即使有计划,也执行得不到位。导致每月花销基本上没有结余,部分出现透支现象,透支解决途径是找同学借用或预支下月费用;有结余的学生,大部分也选择休闲娱乐,很少给自己充值。
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且没有好的理财习惯。而走入社会后,竞争压力加大,收入水平又不高,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就失业,生存压力很大。
二、大学生理财现状成因分析
造成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高、理财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
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由于没有经验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更高,更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普通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二)学校问题。
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则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并且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的活动极少有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不多。
(三)社会问题。
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干扰等,对大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它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受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用父母的钱摆阔,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许多学生都想一一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容易在途中迷失方向。
(四)自身原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出他们理财能力的缺乏。
三、大学生理财意识技能培养的措施
(一)国家重视理财教育。
英美等国的中学里就开设了必修的理财技能课程。而在我国,很多大学都缺乏必要的理财教育,导致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财商”的培养同样重要,应该把对青少年“财商”、“智商”、“情商”的培养放在同一高度,三手一起抓,且三手都要硬。
(二)学校开展理财教育。
大学可以增加适当的理财教育课程,开展一些理财讲座,或者比赛,如“大学生创业理财大赛”、“大学生如何科学理财辩论赛”等,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三)家庭传统理财观念应改变。
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财方面的经验。父母要帮助孩子理财,对于刚跨入大学的孩子,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理财能力。若孩子控制力较强,则可以一次性给足一学期的费用;若孩子用钱没计划,就只能一次给一个月的费用,待孩子有一定的理财能力后再一次多给一些,让其进行合理规划。
(四)学生自身努力培养理财技能。
1.培养成熟的理财观念
理财涉及开源节流两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应培养自立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大学生就会早点行动起来挣钱来弥补资金的不足,慢慢地就会感到不好意思跟家里要钱,就会越奋发地赚钱。自然,自身能力提高了,父母的负担也就减轻了。其次,培养节流意识,不懂得节流,支出大于收入必定导致“金融危机”。这样对自己不利,也会给家里带来负担。
2.增加收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菲尔德对于美国大学生理财规划提出的“1+1+1”模式,即学会贷款、学会兼职、学会投资,同样适合中国大学生。寻找机会,争做兼职,家教是最常规的赚钱方式。既可以增长收入,又可以丰富社会工作经验。
3.学会花钱
钱要花在刀刃上,也就是花在必须花的地方,提倡合理消费,消除不良消费,不攀比、不奢侈。学会记账和拟定用钱计划。编制消费预算,根据总额分配各个方面的消费比例;分类记账,保留消费单据,以便过后可以看看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通过计划慢慢调整、改进,渐渐地就会养成好的习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省钱方法。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校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相对滞后,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本文从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养成好的理财习惯、学习理财知识、进行理财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培养大学生的理财理念。
关键词:理财;习惯;规划;规划
古话:“你不理钱,钱不理你”。“钱”对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高校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已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理财教育进行的越早越好。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无直接的经济来源,却有一笔稳定的“收入”。当今大学生却普遍存在消费无计划、结构不合理、相互攀比、奢侈浪费等各种问题。大学生大不会科学理财是上述问题的根源。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理财观念、意识的培养。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个问题。
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现在有好多大学生对理财有以下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大学生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我没钱,不需要理财;二是大学生认为,理财就是投资、挣钱、生财、发财。我认为这这两认识都是片面的。理财不等于投资,投资是理财的一部分。理财即是有钱人的事,也是没钱人的事,你不理钱,钱会理你吗?理财是一种人生的规划。欧洲的博多?舍费尔说:“为未来做准备的最好方式是用理财筹划、购买未来。”事实上,理财就是正确的花每一分钱,使个人资金处于最优利用率,提升生活品质。而大学生理财的关键是开源节流。“开源”与“节流”同等重要,但要适度进行,因为有时理财也过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比如,有些同学因为过分的节约影响到身体,有些同学在打工等方面花费的精力太多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这都是本末倒置,决非理财的目的。
2 培养学生建立好的理财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讲,养成正确的理财习惯,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1 养成存钱的习惯。存钱是理财的基础,是众多人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是第一桶金的主要来源。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曾写道:“挣20英镑,花掉19.96英镑的人,留给他的是幸福;挣20英镑,花掉20.06英镑的人,留给他的是悲剧。”存钱可以让人在不经意之间积攒一笔创业资金,从一点一滴做起,成为经济上的成功人士。所以, 对大学生来讲养成储蓄的习惯很重要。
2.2 养成记账的习惯。有句说的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点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更为重要,大学生必须制定一套“用钱”计划。记账有以下几点好处:
2.2.1 控制过度消费。通过记账,你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都用来做了什么,哪些是必要的开销,哪些是非理性的、应该避免的花费,能够心中有数。
2.2.2 规划、合理地安排财务记账,并不是单纯地把每笔收支记个流水账,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规纳总结。通过记账能够清楚自己的不合理开支构成,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比如,吃饭类不合理,就要减少与同学的校外吃喝,尽量在学校解决。如果是服装类的,应该告诉同学,聪明的方法是:宁可挑一两件质地好、又不容易过时的服装,也不要选购“仅在这个季节流行”的服装。
2.2.3 记账要讲究方法,进行分类记账不是乱记,应该讲究方法,合理分类。在分类记账时一要区分每月增加的钱到底是收入还是借款,二是要弄清楚每月减少的钱是支出还是投资,区分这两项很重要。
2.3 养成节俭的习惯。所谓节俭,不是不花钱,而是要合理地、有计划地花钱。该用的钱,不管再多都要用;不该用的钱,一元二元都不乱花。这才是 “有钱人”具有的风格。比如,世界顶级富豪比尔?盖茨,他为了节省几美元,从不把车停在贵宾车位。盖茨作为一位天才的商人深深懂得花钱应像炒菜放盐一样,要恰到好处,哪怕只有很少的几元钱,也要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曾讲:“钱是用来做事情的,而不是用来浪费的。”钱要花在,最需要用钱的地方。
3 学习理财知识,进行理财规划
高校应该开设理财选修课教授大学生的理财知识,比如《投资与理财》、《大学生个人理财》、《理财学》等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具体特点,讲解生命周期理论,介绍理财规划的原则,系统讲授理财规划的内容: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税收规划、投资规划和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使学生系统了解每种规划的内容,原则,具体的理财规划工具。通过对理财知识的学习来了解各类理财产品的特点,熟悉各种投资渠道,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模拟操作以积累经验。四、通过参加理财协会,社团等进行理财实践大学生可以参加理财协会、经济管理协会、青年工商联等财经类社团,积极地在大学校园里开展投资理财的实践。通过这些理财协会所组织的各种活动,还能使大学生与社会上各类金融机构进行联系沟通,获取最新的最实用的理财知识与技能,进行理财实践。总之,大学时代是充满活力,博取众长,丰富吸收的阶段,也是理财观念和理财习惯形成的阶段。在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中,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是最重要的内容。相信,正确的理财观念,良好的理财习惯,系统的理财知识,将会使他们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 王俊峰著.每天学点投资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摘 要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大学生理财问题若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理财 对策
一、我国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支出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用钱没有计划,糊里糊涂,控制不了自己的花钱习惯,导致每月的收支不能平衡,该节余的钱,不知不觉流失了。到学期末往往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勉强借债度日,甚至有的学生刚刚收到汇款没几天,就又向家里要钱,钱花到了哪里也不清楚。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日常消费主要包括:(1)饮食消费。它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2)学习消费。主要是书报费、学习用品费、考证费和电脑消费等。(3)休闲娱乐消费。大学生的日常休闲娱乐消费的名目繁多,如上网、唱卡拉OK、看电影等。(4)人际交往消费。这种消费常见于同学之间。(5)服饰消费。许多大学生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特别是高年级的大学生。(6)恋爱消费。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中,恋爱消费是一笔较大的开销。大学生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消费结构安排不合理,在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消费较多,而在学习上的消费较少。
(三)消费缺乏理性。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辨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没有稳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
(四)个人理财目标与理财规划不明确。大学生消费和投资随意性强,容易随波逐流。虽然想理财的愿望十分强烈,对理财知识的学习也兴趣浓烈,可是究竟该如何理财,即使是一些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多数人仍是懵里懵懂。这是因为缺少了最关键的一环――理财规划和人生设计。大学生理财规划意味着通过财务资源的适当管理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过程,是一个为实现整体目标设计的统一的、互相协调的理财规划。
二、大学生理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理财思想和行为的狭义观念的影响,社会上理财教育活动的开展严重滞后。千百年来,人们耻于言利,片面追求伦理道德、个人品德修养。主流传统文化对金钱、财富、商业行为一直采取贬抑、鄙视的主观态度,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严重束缚了人们对正当利益的追求,也极大地削弱了人们进行理财教育的积极性。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理财的不利影响。社会上一些商家利用大学生不成熟的消费心理,投其所好,专设赠品或给抽奖机会以吸引大学生;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使大学生眼花缭乱。另外,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如请客送礼、吃喝玩乐、走后门等现象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家长不成熟的理财教育观念歪曲了大学生的理财意识,误导了其消费行为,使得大学生在校园内很难接受科学的理财观。现在的家长在其青年时期从未接受过理财教育,其理财认识和理财经验多数是在成人后“自学成才”的。因此,他们认为小孩长大后需要理财时自然会形成,对后代的理财教育没有必要。这种意识和行为严重贻误了理财教育的最佳时期。
(三)大学生自身理财知识与能力缺乏。理财知识对大学生的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财意识薄弱是“乱”之根源,理财知识的匮乏是大学校园乱消费的主要原因。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时候往往管不住自己,过早地把生活费花在一些不需要的地方。对于可独立支配的这部分花费,不少大学生还是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月初节余,月底拮据,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三、大学生理财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大学生理财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相互推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
(一)社会方面。通过政府部门和大众媒体的适度引导形成全社会良好的投资与理财风气。加大鼓励合理投资、反对投机行为的宣传力度;将正确的理财知识传授给人民群众,促进全社会理财意识的形成。为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
(二)家庭方面。家庭教育是最能够熏陶出个人理财意识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以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以后理财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家长们要对孩子从小进行理财意识的灌输,可以采用零花钱管制、鼓励储蓄、设立积蓄奖励等方法培养孩子的理财习惯,慢慢形成其独立理财能力。
(三)高校方面,首先,要发挥大学各社团的作用。各学生社团可就某种理财现象进行讨论,开展理财道德规范和理财知识的竞赛,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投资理财的教育。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 宣传栏等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理财的舆论氛围,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财教育。
(四)学生方面。学生自身首先要树立起理财意识,逐步养成科学的有规律的消费和理财习惯。对自己的支出记账,定期分析支出合理性。其次要对财富的保值增值有更深入的了解,熟悉尝试各种投资品种,为以后实际工作中的财富投资找到基本的方向;最后就是要多进行理财实践。
大学生理财应以生活理财为主,适当进行投资性理财。大学生只要培养一定的理财意识、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技能、经历一定的理财实践,等到进入社会后就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更好地处理好个人理财,为个人长远发展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霍素彦,于洋.新时期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及教学管理对策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1(2).
【关键词】大学生 理财观念 90后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校招生的改革,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父母抱着“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但是,大部分90后大学生还未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崇尚名牌”、“超前消费”、“盲目攀比”等消费行为在大学校园并不少见,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又在校园中形成了不良的风气。
此外,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也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理财现状的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理财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中,线上共回收问卷164份,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无效问卷17份,线下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0份,其中有效问卷365份,无效问卷20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0.78%。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概括出大学生理财现状总结如下:
(一)当前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及来源
在本次调查的被调查者中,47.2%为男生,52.8%为女生。且抽样样本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1.3%、27.6%、41.7%、9.4%。其中,大部分被调查者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由父母供给。
从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每月的可支配费用总体呈正态分布(中间大,两边小)的现象。
(二)当前大学生支出水平及消费结构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日常消费与支出水平与其所拥有的可支配费用相关,不同层次的人也决定了其不同的消费结构。
上述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基本符合其可支配费用,也呈现正态分布现象。大学生的人均消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结构差异显著。月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他们的消费维持在低水平,每月的费用基本用在生活费上,较为重视学习方面消费,而月可支配费用在1000~1500元之间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喜爱购物,但消费较为理性;月可支配费用在1500元以上的大学生,在生活费方面消费相对较少,而在购物方面消费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三)当前大学生的记账习惯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3.8%的同学没有记账习惯,对每月的生活费有没有进行预算,这些同学之中又有一大部分的人会出现月末生活费不够用的情况;有24.1%的有记账的习惯,这其中女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有12.1%的同学有几张习惯并且对每月的生活费都有进行预算,这部分的同学对自己每月生活费的开支都有一定的预算,消费较为合理。
(四)当前大学生对理财概念的了解
在调查中,有57.6%的同学对理财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付诸实践;有31.9%的同W对理财概念完全不了解;只有10.5%的同学对理财较为了解且参与了一定的理财活动。这个数据也反映出了我们当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培养的不足。
(五)不同性别大学生间的消费差异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财差异。由于女生对外表的追求以及其感性的消费态度,也使得近75%女生在购物方面的消费要明显高于男生。另外,有57.4%的女生也热衷于假期旅游,这一部分的比例也较男生要高,可见旅游消费也已然成为女性的热门消费,而网络游戏方面则是男生消费的重点方面。
(六)不同年纪大学生间的理财差异
在大学生年龄增长的同时,其可支配费用的来源、消费结构和理财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刚入学的大一同学因为不熟悉环境,只有15.5%的同学到校外做兼职。因此,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由家长供给,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而高年级学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且空余时间比较充足,有30.2%的学生进行校外兼职,有25.3%的同学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拥有了更广阔的经济来源。
(七)消费理念问题
由调查可知,一些大学生片面追求新颖,关注时尚,而且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浪费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有60%以上的学生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消费缺乏理性,自身意志力较差,导致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没有结余。
二、针对大学生理财现状的部分建议
(一)学会记账,明确资金的流动情况
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可以合理、有效地控制消费。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消费数额,做一个简单的账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对自己每笔资金的去向都有详细的记录。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学会针对自己每月的开支编制预算,从而保证不会有月初“富翁”月底“负翁”的情况发生。
(二)适当兼职,增加收入为理财提供资金保证
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增加自己收入的同时还可以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是一种无形资本,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会适度花钱、合理消费
理财并不等于只知道存钱,也要学会合理的消费。学会花钱,不光要学会计划,同时也要学会花钱的技巧,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消费、攀比消费,不要被所谓的“打折”、“促销”等手段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