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包装技术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的食品包装机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机械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国内食品加工的大部分包装工作,尤其是较复杂的包装过程基本还是人工操作,从而极可能对被包装产品造成污染,这种状况急需得到改变。目前国家加大力度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包装设备也正在逐步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准入体系中,对食品包装机械行业是个实现产业升级的良好契机。现代食品包装机械汇集了多种学科最先进的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的特点,并正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其中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是气动技术。
气动技术,全称气压传动与控制技术,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具有高速高效、清洁安全、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轻工机械领域中。在食品包装及生产过程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奶粉充填包装机、酸奶塑杯成型灌装封切机、饮料啤酒灌装机、果冻充填包装机、饼干和面包包装机、薯片充填包装机、灌酱机、肉类包装机等均有大量使用,可以缩短加工辅助时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充分发挥设备的高效性能。
但由于食品包装机械必须要符合食品机械安全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而且工作现场环境一般又较为复杂苛刻,如果使用了不适当的气动元件,往往会出现不正常现象;而现代的食品包装机械,通常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于一体的设备,组成设备的各部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故障均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大型食品包装设备内有成千上万只元器件,故障的检查、维修难一向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在食品包装机械中的气动设计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气动技术在食品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在食品生产中,不同的生产区对卫生有不同要求,欧洲的EN 1672-2 标准将食品加工机械的环境定义为三个工作区,分别为食品区、飞溅区和非食品区。根据不同的区域,所需要使用的气动技术及产品也不尽相同。
(1)在食品区和飞溅区,气动技术主要用于分配、装瓶、成形、灌装、配剂、密封等装置中。由于气动元件需要直接或间接与主要生产原料接触,为了防止产生对最终产品产生污染的可能性,其材质应为无毒、无吸收性、耐腐蚀的不锈钢 ;如果使用铝合金,则应具有一定抗腐蚀能力、无毒性、无吸收性 ;元件内部所使用的橡胶制品如密封件等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在工作环境中应具有耐热、耐酸碱、耐油的稳定性,可接受正常清洗和消毒,不溶解,无毒性、无吸收性,不得有影响产品的气味;工作空气过滤装置应保证不得使5μm以上的尘埃通过;结构及表面应平滑、耐久、易于清洁并达到良好的洗净效果。尽管飞溅区的设计需要和食品区域相似,但材料要求可酌情降低,同时必须保证该设计对食物产品无负面影响。
在这两种环境中应用典型的气动产品有不锈钢气缸、洁净型气缸、易清洗阀岛、不锈钢气源处理元件等。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洁净型气缸,具有自排水功能,所以液体可以直接流掉,还可进行反复清洗,具有可替换性,甚至连安装件也都采用标准件,安装维修都极为方便。
(2)在非食品区域,气动技术主要用于封袋、包装、贴标、检测、加盖等装置中。尽管这个区域的气动元件不需要接触生产原料,但通常仍然需要具有标准化、易清洗、智能环保、结构紧凑等特点。由于现在的食品包装设备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功能,因此对于气动元件的尺寸也要求越来越紧凑、集成、模块化;此外,先进的食品包装设备普遍采用由过滤器、减压阀和不供油的阀、气缸等组成的无给油气动系统。这种系统在元件需要处预先封入脂,无需油雾器,可长时间工作而不需补充脂,可降低油耗、改善环境、成本低、维修方便、性能稳定。
2 气动技术在食品包装机械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日益提高,食品包装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食品包装机械的研发正朝着高速、多功能化及控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工业机器人、微电子、电脑、智能型和图像传感技术等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而应用于食品包装机械气动技术的智能化、网络化也就将成为必然。
这些智能化、网络化的高新气动技术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实现了食品包装机械进一步智能化,通过对这些技术的了解和研究吸收,国内食品包装机械的水平也有望得到提升和发展,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人为或机器差错,确保食品机械的可靠运行,实现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实现食品包装过程的连续化生产,早日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有没有能力做 好这份工作?”
“我对胜任这份工作信心十足。”
这种对话常在面试情景中出现,有些求职者为了能进入某家中意公司的大门,无论对方招聘什么岗位的人员,都先去试试再说。其实,对于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如果你技能或长处并不在行的话,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即使你侥幸过了关,日子久了,你自然会露出马脚。从事一份力所不能的工作,整日在强压下上班,也不利于你的事业发展,甚至会让你感到痛苦。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只看眼前几个月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大四下半学期的日子就在找工作中度过,投简历、面试、等通知。在没有回音的日子里,真是既痛苦又迷茫。
其实,坐以待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何不利用这段空闲多考几张证?四级英语可以抓紧升级了;口语不好的,即使不考“高级口译”,那起码也得多去英语角练练嘴吧;知道你是计算机老手,但口说无凭啊,劳烦考张等级证书,好歹可以拿得出手呀。总之,让自己充充电,亡羊补牢绝对不算晚。
用艺术照包装简历
关键词:消防工程,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发展趋势
以火灾自动报警技术为核心的建筑消防系统,是预防和遏制建筑火灾的重要保障。毕业论文,消防工程。近年来,我国火灾自动报警工程应用技术实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通讯协议不一致,火灾自动报警工程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①适用范围过小。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比美、英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安装范围主要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场所和部位,而在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中小型公众聚集场所和社区居民家庭甚至部分高层住宅都没有规定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用范围过小,防范措施不到位。毕业论文,消防工程。②智能化程度低。我国使用的火灾探测器虽然都进行了智能化设计,但由于传感器件探测的参数较少、支持系统的软件开发不成熟、各种算法的准确性缺乏足够验证、火灾现场参数数据库不健全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难以准确判定粒子(烟气)的浓度、现场温度、光波的强度以及可燃气体的浓度、电磁辐射等指标,造成迟报、误报、漏报情况较多。③网络化程度低。我国应用的火灾119动报警系统形式基本上以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安装形式主要是集散控制方式,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尚未形成区域性网络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毕业论文,消防工程。④组件连接方式有待改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多线制和总线制连接方式为主,探测器和报警器及控制器之间是采用两条或多条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穿管相接,存在耗材多、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同时,铜导线耐高温性能差、易磨损,系统施工维修复杂,影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更广泛的应用。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漏报问题较多。由于火灾探测器的安装环境极其复杂,加之各种传感器在探测火灾方面存在着某些先天不足,无法准确地感应各种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所特有的声波、光谱、辐射、气味等诸多方面发生的微妙变化,对火灾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粒径和颜色的烟存在探测“盲区”,误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⑥超早期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应用还几乎处于空白。国外已开发出适合洁净空间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如激光式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器,吸气式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气体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与普通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相比,其探测灵敏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甚至更多,这些系统采用了激光粒子计数、激光散射等原理监视被保护空间,以单位体积内粒子增加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发生火灾,系统可在火灾发生前几小时或几天内识别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实现超早期火灾报警。而该技术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火灾自动报警应用技术应进一步着眼于当前国际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更新改造进程,加强对数字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改进系统能力,使火灾自动报警应用技术向着高可靠、低误报和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当前,国外火灾自动报警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毕业论文,消防工程。
1 网络化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网络化是用计算机技术将控制器之间、探测器之间、系统内部、各个系统之间以及城市“ll9”报警中心等通过一定的网络协议进行相互连接,实现远程数据的调用,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行网络监控管理,使各个独立的系统组成一个大的网络, 实现网络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使城市“ll9”报警中心的人员能及时、准确掌握各单位的有关信息,对各系统进行宏观管理,对各系统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及时责成有关单位进行处理,从而弥补现在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擅自停用,值班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低、对出现的问题处置不及时、不果断等方面的不足。
2 智能化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化是使探测系统能模仿人的思维,主动采集环境温度、湿度、灰尘、光波等数据模拟量并充分采用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进行计算处理,对各项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判断,从而准确地预报和探测火灾,避免误报和漏报现象。毕业论文,消防工程。发生火灾时,能依据探测到的各种信息对火场的范围、火势的大小、烟的浓度以及火的蔓延方向等给出详细的描述,甚至可配合电子地图进行形象提示、对出动力量和扑救方法等给出合理化建议,以实现各方面快速准确反应联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火灾中探测到的各种数据可作为准确判定起火原因、调查火灾事故责任的科学依据。毕业论文,消防工程。此外,规模庞大的建筑使用全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即探测器和控制器均为智能型,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可提高系统巡检速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多样化
(1)火灾探探测技术的多样化。我国目前应用的火灾探测器按其响应和工作原理基本可分为感烟、感温、火焰、可燃气体探测器以及两种或几种探测器的组合等,其中,感烟探测器一枝独秀,但光纤线性感温探测技术、火焰自动探测技术、气体探测技术、静电探测技术、燃烧声波探测技术、复合式探测技术代表了火灾探测技术发展和开发应用研究的方向。此外,利用纳米粒子化学活性强、化学反应选择性好的特性,将纳米材料制成气体探测器或离子感烟探测器,用来探测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蒸气及烟雾的浓度并进行预警,具有反应快、准确性高的特点,目前已列为我国消防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开发课题。
(2)设备连接方式的多样化。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完善和新型有线通信材料的研制,设备间、系统间可根据具体的环境、场所的不同而选择方便可靠的通信方式和技术,设备间可以用无线技术进行连接,形成有线、无线互补,同时新型通信材料的研制开发可弥补铜线连接存在的缺陷。而且各探测器之间也可进行数据信息传递和交流,使探测器的设置从枝状变成网状,探测器不再是各自独立的,使系统间、设备间的信息传递更方便、更可靠。
4 小型化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小型化是指探测部分或者说网络中的“子系统”小型化。如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网络化,那么系统中的中心控制器等设备就会变得很小,甚至对较小的报警设备安装单位就可以不再独立设置,而依靠网络中的设备、服务资源进行判断、控制、报警,这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使用、管理就变得简洁、省钱、方便。
5 社区化
目前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被安装在重要建筑上,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包括许多居民家庭都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在社区家庭特圳是高级住宅积极推广应用防盗、防火联动报警装置或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对干预防居民家庭火灾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于潇.浅谈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生产行业的发展概况[J].科技资讯,2005,(23).
[2]@李卓.蓝牙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3).
【关键字】滑坡;预警、预报;防治技术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andslide 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LI Min-weiLU Rong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Shijiazhuang , Hebei,050031)
【Abstract】The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e landslide, and put forward the landslide governance principles, analyses the measures of landslide treatment commonly used,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landslide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technology, to engage in landslide governance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The landslide;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D824.7 文献标识码:A
1滑坡的特征
滑坡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动体边缘存在为数较少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外,滑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前后变化不大。
其次,滑动体始终沿着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滑动,岩土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如古地形面、岩层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贯通的节理裂隙面等。
第三,滑坡滑动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规模较大的“整体”滑动一般为缓慢、长期或间歇的滑动。滑坡的这些特征使其有别于崩塌、错落等其他斜坡变形破坏现象。
2滑坡的危害
滑坡灾害是世界范围内较严重的灾害之一,也是我国地质灾害中的主要灾种之一。
世界最大的水库滑坡灾难是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坡。1960年修建,库容为1.5×108m3,1963年大暴雨诱发了10月9日晚的大滑坡 ,石灰岩山体以20M/S以上的速度滑入水库,滑体体积超过2.6×108m3 ,一部分水库被岩石碎屑填充。滑体形成的巨大气流掀翻了房屋。水柱高出水面250m,高出坝顶150m高的波浪冲出水库,并以70多米高的水墙沿瓦依昂河谷向下游的Longarone城冲去。死亡约3000人 。水库也因滑坡填入而报废。。
1985年6月12日发生了新滩滑坡,方量:3000万方,运动速度:10m/s。运动距离:80m灾害影响:摧毁新滩古镇,毁坏房屋569间,农田780亩,涌浪高54米,浪沉机动船13艘,木船64。这次滑坡成功预报,无直接人员伤亡。
2011年3月甘肃省东乡县城发生滑坡,滑坡系坡体长期累进性破坏加之近期冻融引起坡体变形下滑所致。滑坡体坡度较高,部分接近50度,斜坡临空面积较大,物质组成以湿陷性黄土为主,坡体为二元结构,属易滑坡体。
3滑坡的预警、预报
预测预报的基本内容:时间、位置、规模、类型、运动方式、运动速度、运动距离、可能造成的危害。按照预测范围的大小可分为:1区域性滑坡预测: 以一个大的区域为依据对象,确定滑 坡可能发生的区段范围。2地段性滑坡预测: 以一个地段滑坡调查资料为依据,确定将来可能发生滑坡的大致位置、可能的类型等。3场地性滑坡预测: 针对某一特定场址,预测滑坡可能发生的确切位置、范围大小、运动速度及类型。
3.1滑坡空间预测预报
空间预测:主要是通过滑坡条件分析,确定出对滑坡作用有利的因素组合,根据这些有利因素组合来预测区域上某斜坡段将来产生滑坡的可能性,圈定出可能产生滑坡变形的范围。
空间预测的理论基础――工程地质类比法:类似的工程地质环境可能发生类似的滑坡。迄今见于报道的预测方法可归纳为:统计学方法、信息量法以及各种确定性模型计算。
各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充分考虑各种地质环境因素的叠加作用来评价产生滑坡的可能性。在研究区圈出相对不安全的“危险区段”。预测结果一般都采用预测分区图的形式来表达。不同之处:预测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叠加方式不同而已。
3.2滑坡时间预报
滑坡时间预报目前常见的有六种方法:1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报法:2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3斋滕法和改进的斋滕法;4统计数学模型(回归模型、灰色理论模型、生物生长模、灾变理论模型);5黄金分割法;‘6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报法
4滑坡防治
滑坡的防治目标是减灾、防灾、保护环境。防治原则以防为主,治理为辅。应该把防灾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工程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各阶段均应注重防灾减灾。
4.1滑坡预防
滑坡灾害没有产生前,了解其存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使滑坡损失降至最小程度。预防是以勘察分析、预测预报、动态监测为基础,同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设计施工工作。防预措施包括:1绕避(改线、架桥跨越、隧道穿越);2拦截(拦石墙、拦栅网)3排水(排水沟、坡面防渗、盲沟、排水洞、排水孔);4监测预警。
4.2滑坡治理
对潜在不稳定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确保其稳定,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治理是一项工程,它包括对灾害体的勘察、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并付之实施。治理措施包括:1排水措施(排水沟、坡面防渗、盲沟、排水洞、排水孔);2 削方;3支挡工程(挡土墙、锚固、抗滑桩、桩锚结合等);4 坡面防护;5固结灌浆、阻滑键(栓)。
5发展趋势
5.1基于岩土体蠕变流变理论的滑坡变形演变过程及动态趋势预测预报研究
无论学科如何发展, 依据于粘弹塑性力学的岩土体蠕变流变理论是滑坡滑动时间预报的基础。根据岩土体蠕变理论, 滑坡的变形破坏是其内部应力和岩土体强度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结果, 位移、应变及其它是这种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反映, 所以, 岩土体蠕变理论揭示了滑坡变形破坏的本质, 描述了滑坡应力、强度、应变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内在规律。因而, 以岩土体蠕变理论为基础, 研究滑坡变形过程中应力、强度、应变、位移、应变位移速率等随时间变化的物理规律, 进而预测滑坡滑动时间, 应是滑坡滑动时间预测预报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5.2多因子综合预测预报研究
滑坡形成过程中, 滑体在宏观和微观上有多种物理、化学表现应力、应变、位移、应变速率、岩土体强度、弹性波波速、电阻率、声发射参数、地温、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场等。所有这些参数都可作为滑坡预报的因子, 但如何选取能够反映滑坡动态过程的最佳因子, 描述滑坡变形过程的物理、化学规律是滑坡预报的关键。
5.3基于一定数理统计理论的滑坡滑动时间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尽管已有多种数学模型用于滑坡滑动时间预报, 但尚无一成熟模型, 均需要在实践中改
进、完善。
5.4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滑坡滑动时间预测预报研究
非线性动力学思想的提出, 为建立滑坡变形过程的物理方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这无疑会在今后的研究中掀起热潮。
5.5水在滑坡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定量评价研究
水地表水、地下水在滑坡变形破坏过程中作用极大, 然而其在滑坡变形破坏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定量表现, 一直是滑坡预报研究中的难点, 在今后研究中, 其仍将是重点课题之一。
5.6人类活动在滑坡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定量评价研究
随着人类活动的广泛和加强, 因不合理人类活动诱发的滑坡愈来愈多, 所以人类活动在滑坡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定量表现, 亦将是滑坡滑动时间预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5.7滑坡变形破坏过程中岩土体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随着滑坡变形的发展, 滑坡岩土体强度不断变化, 但各类岩土体强度的变化规律如何尚不完全清楚, 故仍需进一步研究。
对滑坡从单纯的地质现象研究到从地质灾害角度是近几十年来从观念上的一个飞跃,目前多是在运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找出滑坡可能的危害范围,根据滑坡可能的危害范围,作出评估。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更多的运用一些检测手段、先进设备,更广泛的运用于滑坡的预警预报,做出更准确的、定量的滑坡危害预测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恭先. 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的国内外现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1):1-9.
[2]王恭先. 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3]徐邦栋. 滑坡的分析与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张倬元.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5]张倬元. 滑坡防治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展望[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2):89-97.
关键词 古树名木;分布现状;保护对策;海岛;浙江舟山;定海区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94-02
舟山市定海区位于长江口与杭州湾的交汇处,是天台山山脉向东北延伸入海的露头部分,属海岛丘陵地貌。全区共有大小岛屿128个,总面积1 444 km2,其中,陆地面积568.8 km2,海域面积875.2 km2,拥有海岸线428.07 km。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定海区拥有不少具有海岛特色的古树名木。古树指的是达到100年以上树龄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历史意义或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1]。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古树根据树龄大小,其保护级别分为3级:500年以上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300~499年为国家二级保护古树,100~299年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名木不分级。
1 定海区海岛古树名木资源概况
1.1 定海区海岛古树名木种类及数量
2012年,定海区农林局在2002年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普查中存在的错登、漏登、定级不准和近年来新增纪念树等情况,再一次组织力量开展了全区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普查结果显示:定海区海岛现有古树名木217株,分属22个科31个属35个种。按级别分:一级古树1株,占0.5%;二级古树10株,占4.6%;三级古树204株,占94.0%;名木2株,占0.92%;三级古树所占比重最大(表1)。
1.2 定海区海岛名木古树分布特点
1.2.1 古树名木在各岛屿间分布不平衡。定海区古树名木分布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岛,其中舟山本岛占绝大多数,这是因为小岛上立地条件相对较差,树木寿命不长。从岛间分布来看,舟山本岛无论是数量种类都较丰富,这与定海区悠久的文化历史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定海区古树名木在各海岛上分布情况见表2。
1.2.2 古树名木种类较为丰富,海岛特色明显。舟山市定海区的古树名木种类也相当丰富,主要的树种有樟树、朴树、金桂、黄连木、罗汉松、红楠、枫香、晚稻杨梅、铁冬青、柏木、苏铁、红山茶等。其中樟科樟属的樟树最多,达84株,占38.7%;其次是榆科朴属的朴树,达26株,占12.0%;第三是木犀科木犀属的金桂,达14株,占6.5%;此外还有胡桃科枫杨属的枫杨,苏铁科苏铁属的苏铁,杨梅科杨梅属的晚稻杨梅,壳斗科栲属的米槠、青冈属的赤皮青冈,漆树科黄连木属的黄连木等。有些古树为舟山市定海区所特有,如晚稻杨梅;有些古树颇具海岛特色,如赤皮青冈、红楠、朴树等。
1.2.3 古树名木在不同地理位置分布不平衡。定海区历史悠久,古树名木分布集中在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的地带,没有处于野生状态的古树群。从表3可以看出,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村旁、山坡、公园等地。
2 定海区海岛古树名木管理现状
2.1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构主要是定海区绿化委员会,园林、城建、农林等部门各司其职。定海区现有古树名木217株,其中国有的有45株,集体所有的有131株,个人所有的有37株,其他4株。从目前管护情况来看,挂牌保护的有191株,仅占总株数的88.0%,挂牌率不高。从现有的管护情况来看,市政园林管理局管护的有48株,占22.1%;村(居委会)集体管护的有124株,占57.1%;个人管护的有41株,占18.9%;无人管护4株,占1.8%。
2.2 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
当前缺乏适合当地实际的古树名木保护政策法规;部分古树名木管护单位责任不够明确,缺乏有力的管护措施,导致少数古树处于失管状态;个别古树遭受台风、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枝条下垂、树体倾斜,亟需支撑;有些古树遭病虫害危害,亟需防治,但由于资金不足,一些保护措施难于实施。
3 定海区海岛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作为活的文物,是十分难得的科学研究资料[2],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3]。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对城市建设、经济文化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强化管护责任
针对现有古树名木中有些管护单位责任不够明确的问题,切实做好现有古树名木的保护,必须自上而下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签订相应的管理责任状。
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盗买盗卖古树现象偶有发生,因此及时制订出台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另外,资金缺乏也是古树保护不力的原因之一,应建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4]。
3.3 加强技术上的投入与支持
加强对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并备案,对一些珍稀、濒危树种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快繁殖速度,增加繁殖量,以扩大种源[5-8]。
3.4 加大宣传力度
采用多渠道对古树名木保护进行宣传。如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在网上开设古树名木保护的网页,将保护的古树名木图片资料全部上网,通过互联网传播古树名木保护的知识;利用古树名木的围栏、标牌进行宣传,还可利用民间组织开展宣传等[9]。
4 参考文献
[1] 薛秋华,徐炜.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170-174.
[2] 赵慈良,欧丹燕,胡军飞,等.普陀山古树名木资源评价与保护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200-204.
[3] 王懿祥,戴文圣,白尚斌,等.古树名木调查方法的改进[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5):549-553.
[4] 董保卫.即墨市古树名木的调查与保护[J].国土绿化,2012(12):40-41.
[5] 王建阳,高根虎.陕西古树名木图文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构想[J].陕西林业科技,2004(1):22-26.
[6] 徐益生,王昌腾,陈秉杰.浙江鹿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4):126-127,132.
[7] 杨清云,薛春泉,江建发,等.广东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04(3):48-5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