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物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更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固然有复杂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我们抓住物理学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门功课是完全可以学好的。在此,笔者就想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学好中学物理。
一、要善于观察, 于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科学。这些现象包括力现象,声音现象,热现象,电和磁现象,光现象,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变化等现象。学习物理的主要任务就要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使同学们知道和掌握,以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由物质构成的,许多生产和生活现象都是物理现象,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观察周围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
观察首先要广泛,全面。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这些同学往往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物理时,往往实物感较强,思路较宽,比较容易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例如,看到彩虹,不是单纯地好奇于她五彩斑斓的色彩,而应注意观察里面有几种颜色?为什么有这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如何排列的?为什么会是着这样排列的;打开收音机,不应只是单纯地听一听美妙的音乐,而是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元件?这些元件是怎样组和的?为什么通过这些元件可以听到电台广播?电台广播是如何发送的。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有的放矢,必将打消畏惧物理的心理,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
观察要有针对性。同学们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应该重视观察与已学的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初中学习了'压强'这个物理概念,我们就要注意观察物体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压强与作用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象载重拖拉机的履带;载重汽车的后轮变成四个;刀磨快了才好切东西;以及钉图钉、缝衣服、在沙地上行走等等。都应该注意这些日常现象,并能将这些现象与'压强'这一概联系起来。久而久之,脑中必然积蓄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物理知识。
观察还必须目的明确。俗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看到的现象,不应专注它的好看与新奇物理论文,而是应当找出这些现象后所隐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规律。例如:纺锤型的圆锥滚轮沿V形轨道向上滚。
我们不应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滚轮放在斜轨下端是不会自动向上滚的。我们只要知道滚轮向上滚时,重心是不断下降的,那么滚轮上坡的道理就会一下子明白了。另外,看到硬币浮在水面上,应该与液体的表面张力联系起来;看到肥皂泡上五颜六色的花纹,应该与广的干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观察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我们千万要忌讳对周围的一些现象漠不关心,不观察,不思考,这对学习物理是不利的。其实,物理上许多定律的发现和重大的发明都是源于观察的基础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建立在仔细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基础上的。瓦特在烧开水时,观察到水蒸气产生的力量推开了壶盖的基础上,发明了蒸汽机等。过去一些同学进入中学后往往觉得物理越学越难,这和他们长期困于书本之中,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和现象,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恐怕不无关系。
二、要重视实验, 勤于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他说,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把知与行、脑与手结合起来。
中学阶段,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上老师将演示很多的实验,学生也将做许多分组实验。对这些实验,对这些实验,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实验,仔细纪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另外,同学们自己也应尽量创造条件,多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学习了'重心'这课后,可用不规则的木板通过'悬挂法'找出其重心何在;学习了'摩擦力'这课后,可用向橡皮筋系在木块上,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物体的质量,看出水平面上摩擦力与重力间的定性关系……,这些实验对我们掌握物理规律是十分有益的cssci期刊目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可能都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十几年,我国中学生在国际上的一些著名的竞赛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一些重要的科技发明与发现却与我们无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还很不够,还远远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操作潜能。
物理学习忌讳不重视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只凭主观臆断。这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大概'、'差不多'、'估计'等等这些词是不应出现在物理中的。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往往印象是比较深的。通常人们往往认为触电是与电势有关的。如果亲自做过人体带电的实验,发现人体带上几十万伏的电势也不会触电,从而知道触电是由于有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
不依据实验,只凭主观臆断去学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学们必然觉得这些物理概念与物理知识非常空洞与抽象,必然会觉得物理难学。
三、要勤于思考, 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它的规律性很强,单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物理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勤于思考,首先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体的
实际中加以培养和训练。每学过一个概念,要力图弄清:这个概念是怎么得来的?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学过一个规律,要力图搞清:这个规律是如何得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其他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要力图搞清:这题描述的是什么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如何?该用哪个规律去解题?……只要同学们能够改变'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全忘记'的机械学习方法,摆脱'为交差而作业'的被动状态,克服做作业'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由'勤思'而'善思', 由'善思'而'善进',不断提高我们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
实际学习中,有的同学解题时从容不迫,灵活自如,单刀直入,十分简洁;有的同学则迷茫混沌,步履艰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出的答案却往往繁杂冗长。剔除学生天资的因素,主要还是'思'与'不思'、'勤思'与'惰思'的原因。俗话说'刀子越磨越锋利,脑子越用越灵活'。伟大的电学家福兰克林也曾经说:'用着的钥匙永远光亮',正是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只要坚持独立思考,认真理解,物理会越学越轻松。
物理学习切忌张冠李戴。不注意规律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拿起题目就去'套公式、套类型'、'依葫芦画瓢',结果往往要出错。做物理题目要想到它的物理过程,不能把物理题简单当作数学题去解。
四、要善于总结, 把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理解清楚,切忌一知半解物理论文,模糊不清
各种物理规律总是寓于力学、运动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形形的物理现象之中,它们联系密切又千变万化。因此,学习物理除了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外,也要学会总结,提纲挈领,把'厚书'变'薄',又要学会能举一反三,联系到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会将'薄书'变'厚'。这样,将知识系统化,纲领化,就如同鱼网一样,收的拢,撒得开,张网撒一片,收网几条线。物理知识必然既然有序,条理分明。
对于每一章的复习,勤于总结,首先要学会写一个'知识结构小结',可以包括:全章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些什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哪些是重点?这章学了那些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这些规律是如何得来的?各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知识小结应当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内容准确。小结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文字型、方框图、表格式、树型结构等等均是可以采用的。
其实,小结的过程,也是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每次认真做完一次知识小结,就如同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立足高处,俯揽全局,奇景异观,尽收眼底。经过总结的知识,既易融会贯通,又便于理解和记忆。
物理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对所学的知识一切都模糊不清,各知识点混淆在一起,变成了一锅粥糊。遇到题目,觉得是这个知识点的,又觉得是那个知识点的,分不清楚,左右为难。现在有些同学觉得拿起题目无从下手,我想大概就在于不善小结,各知识点模糊不清的缘故吧。
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学好物理。
很多物理知识都来于生产生活,反过来又指导我们改进生产生活。因此,我们不应把物理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这么说:作一门纯理论来学习与研究,那样自然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如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同学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同学们经过几年的学习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如能再加上做到上述几点。我想,学好物理这门学科也将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论文摘要: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了解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改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自,这是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挑战。课程能力在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体现教师教学质量、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能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课程能力的内涵
从词义上理解,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适于多种活动要求,如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特殊能力适于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物理教师课程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个体在物理课程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体现出来的,直接影响物理课程活动及其成效的个性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的总和。
顺利完成任何活动都需要构成能力的诸要素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亦不例外,它也具有自身的一个能力结构,这里尝试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结构细化为学科特质、能力类型、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1.学科特质
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多采用学科分类,物理就是其中的一门学科课程。课程能力结构中的学科特质,是指因学科不同导致教师课程能力的差异性。一方面,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规律和事实的知识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还以在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凝结和升华提炼出的科学思想方法来推动科学的持续进步。与此同时,它的成就对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发展,都是人类思想、观念的变更和进步的伟大阶梯。也就是说,物理科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和谐统一。但是,物理学并不等于学校内的物理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改造,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将物理科学的灵魂,即知识、过程和文化统一改造为一门物理课程,而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过程、文化“异化”为另一种“知识”灌输给学生。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与物理课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能力,以便教师将时代规划的理想课程真正转化为学生经验到的课程。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对中学物理教育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物理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标准、课程实施、评价方式等方面均体现了现代物理教育的理念。物理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实验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就要求物理学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备出色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合作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能力类型
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类型主要包括课程理解能力、决策能力、设计能力、转换能力、实施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各能力类型之间不是绝对分离、完全对立的,而是交叉融合、相互影响的。只有各种能力类型都得到重视、培养和发展,物理教师课程能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能力层次体现了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维度标明了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倡导的一种理论,无论是生活实践、科学技术抑或是学生培养均提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物理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来看,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体现出了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阶段和变化过程。在具体的物理课程实践活动中,随着教师任教时间的增长,物理知识占有量、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沟通、交流、协作等能力的增强,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会逐级发展提高。我们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划分为适应、重塑和创生三个层次。
二、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
1.教师对课程能力的理解程度
研究发现,一些教师不知道“课程能力”这个词,多数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能力”,会用“教学能力”“教师素质”“素养”“综合能力”等词语替换“课程能力”。
2.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程活动中,我们应力行之。然而,某些教师“不太清楚”课程理念,有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学活动“基本不能”实现《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育文件进行深加工以便应用于教学活动的能力比较差;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但却有半数之多的教师认为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可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之不足。
3.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的一个学科特色。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教学,强调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均需要物理教师具有很强的监控、引导、动手实验等课程实施能力。但一线教师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些教师不能有效地开展STS教学和科学探究教学。
4.教师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课程评价与反思是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质量和水平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操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物理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功能的转向和落实。目前,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所教课程进行评价、质疑、建议和修正,但还有部分教师不具备良好的课程评价与反思能力。
三、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归因
1.自身因素
物理教师对课程能力认识的清晰程度、自身对提升课程能力的动机水平,以及物理教师的心智品质,都是影响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与选择能力不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过去的教材和教学方式,把教科书看成最权威的东西,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感觉难度很大,多数教师都在尽心尽力地“教教材”,而并不是“用教材教”。这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明确哪部分重要,哪部分次要。
2.考试制度
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有许多是在“应试教育”的旧体制和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已经习惯于讲授式教学、搞题海战术,物理教师几乎变成了能力欠缺的“知识传授型”教师。考试制度制约了新课程实施、教师课程能力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亟待调整目前的考试、教师评价制度。
3.学校文化
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缘自外力推动和自身反思,那种寓于文化之中的、由良好的文化氛围所产生的隐性知识,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近些年,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多,包括校园文化和环境的营造及建设,教师之间良性的、团结合作的组织文化的构建,等等。其研究初衷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殊不知,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是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的主要场所,由于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潜在性和重要性,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教师文化、宽松民主的学校文化,对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4.教育体制
教育管理部门往往只是把已定的教学材料提供给教师,没有留给教师一定的空间去思考和讨论,即使在形式上倡导发展教师课程能力,实际中也并没有在政策和条件上引导教师发展课程能力。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受重视,教师的课程能力也就很难得到发展。同时,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制度与方法也存在问题,许多地方和学校往往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统考、课程进度的检查和抽查等,完全控制了教师的课程研究与实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课程能力的唯一依据,教师成为课程的“附庸”,不利于教师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课程能力。
5.社会氛围
在传统以升学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下,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多数人注重的都是中考、高考的成绩,以分数高低评价一个教师、一所学校。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影响下,一些教师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效益和个人实惠,这种教育的经济主义倾向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与价值,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课程能力。
6.教师培训
目前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课程能力”方面的培训不满意。可见,新课程虽然在如火如荼地实施,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实际上对教师进行的培训收效却不大,教师的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师观念一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思想基础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只有教师转变自己的观念,对提高自己的课程能力有主观上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更有利于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提供政策支持——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制度保证
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时出台一些政策,如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对教师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应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积极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从源头上淡化择校和竞争;加大薄弱学校改革力度,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等。
3.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关键环节
首先,调整师范生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对在校师范生进行教育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抓好他们在课程教学方面的能力培养,引领师范生参与课程和教学活动,锻炼他们的课程和教学能力;其次,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教育行政部门有组织地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开展方便有效的教师进修活动,及时更新在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提升他们的课程能力。
4.构建良好校园文化——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环境
学校是教师生存发展的主要场所,在进行教师课程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冲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为教师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让教师在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文关怀中,心情舒畅地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进行教学探索。创设出“对教师课程能力有较高需求”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比任何教师教育培训更能推进教师主动发展自身的课程能力。
5.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动力源泉
校本研修与教师的工作紧密相联,它来源于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是通过教师自主选择并在专家指导或课题组的帮助下自主开展的探索活动。这是一种刚刚开展起来的新的教研活动,它不同于传统教研,教师不再单方面地洗耳恭听教研员的意见,而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自由的阐述、辩论中,观点会越来越鲜明,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这对于指导者和被指导者都是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在整体改革试验中,我们坚持教学的性原则,根据系统论原理——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验教学的完整性规律,把组成整体结构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总体上通盘考虑。这样,注意各要素的功能,而且更注意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的新功能。
我们还把课内和课外融为一体,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统筹安排,把小制做、小发明、实验竞赛、专题讲座适时调整。在实验上把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全面考虑、互相渗透,把获取知识、科学观察、独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发挥聪明才智安排于合理的结构中,充分发挥了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功能。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了比较优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框架,下面就是这个框架的要点。
一、进行多项实验活动,建立立体交叉体系
如前所述,物理实验教学总的效果并不等于各个要素效果的机械总和。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分为由课内到课外,由演示实验到学生自制教具和学具等六个方面。在实验中,我们把这六个要素进行综合,认为课堂教学、学生实验、教具学具的制做、小发明和小创造、实验竞赛、专题讲座六个要素组成的实验教学系统的总功能不是各个部门各自直接地、单独地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特殊联系间接地、综合地表现出来。例如,在《浮力》这一章的实验教学中,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制学具——一个茶水杯,几块形状不相同的木块,一块铁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提出问题,如,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铁皮放在水里,它一定会沉入水底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水里、煤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等等。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活动分小组进行实验,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兴趣很高,增添了学生积极进行实验的信心。在学完了这一章以后,教师还进一步提出,浮力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有哪些?一公斤的水能浮起二公斤的物体吗?装在船里石头,卸一部分在水池子里,水面会上升吗?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联系,学生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效果只有通过整体结构这个实验教学体系才能取得。单靠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有限的时间内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每个学期,根据教材进度制定教改方案,确定总体目标,建立配套的组织和确定专人负责。
使各个部分为达到这个目的要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发挥整体结构的优势。
二、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寓实验课改革于趣味之中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系统各部分能否协调运转,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兴趣的培养必须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综合进行。物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把中学物理的42个学生实验,700多个演示实验,逐一,在揭示物理规律的原则下,每一个实验都做一些趣味性改进。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管底没有什么异样。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演示实验时,我们吸收少数学生参加演示实验,为做学生实验时培养了一批骨干。这样在演示实验时,同学们观察十分认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还通过制做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如演示浮力的大小,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等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四、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例如:在液压机前,借来油压千斤顶,利用课外活动操作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等。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此外,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我们还举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信息讲座、小制作、小发明等,对促进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举办综合性实验竞赛,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群众性融为一体
为了巩固实验教学的质量,使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学期定时举办两次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如:每学年秋季,当初三学生学完了电学知识后,举行一次“自制直流电路接线板”的竞赛活动,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用串、并混联把三个灯泡接亮,?方法是以班编队,每队若干人。举行物理实验60m接力赛。分别接力领取试题,画电路图,安装,读数,优胜者给予奖励。在这一活动中,初三学生人人动手就地取材,自己设计安装,自己测试评价,当电路接通,小灯泡以各种明暗程度发光时学生们都欢呼雀跃。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好电学知识的信心,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的思想和设计能力。特别是有自卑心理的差生,当发现自己能够设计比较合理的电路图,迅速安装电路时,一种我不比别人差,我能学好物理的自信心油然而生。除了在初三年级举行外,还在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进行“小制作”,“小发明”竞赛活动,五分钟的实验操作竞赛活动,一分钟实验题竞赛活动。
六、引导学生日制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做”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以上目标创造条件,而不能是相反,要注意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物理就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并且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典范。
例如,在讨论电阻的串联时,不能只满足于形式上的“串”,而要讲清在连接方法上必须是一个接一个地联结,不能有分支,电流在流动时是依先后次序逐个通过各电阻。在讨论并联时,不能局限于“并”的形式,关键在连接方法上,是几个电阻的一端都接在一起,另一端也都接在一起,然后接入总电路,电流在流动时是同时流过所有并联在一起的电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由电路连接的现象而逐步深入思考其内在的物理过程及其规律。
对于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电路中有电流产生,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这只是电磁感应的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不能在教学中将它作为电磁感应的全部。若电路不闭合怎样?若全部导体切割磁力线又怎样?是否不切割就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向学生提出,但不必解答,具体内容待到高中再学。这样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促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不能像有的老师那样:如果不能产生感生电流就不是电磁感应,这样就把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堵死了。如果这样不恰当地断然否决的现象重复多次,势必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之后的学习造成极大障碍。
对于电路,初中只学部分电路,到高中才学全电路。在全电路中,电源有电动势、有内阻、有内电压,路端电压随外电路的变化而变化。初中不讲这么多,但最好是预先埋下伏笔,讲到电路两端电压时可以说电路两端电压不变,讲到电源时,最好加“假设”,假设电源电压不变。这样学生自然会想,不假设的真实情况怎样?为什么要假设?这样做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其求知欲,给高中学习全电路预先留下余地,不会因先入为主的片面认识而形成学习障碍。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人文性 渗透与影响 三个方面
习惯上我们把自然与人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分类对立起来,并为之寻找出包括研究对象、概念框架、思维结构等在内的多方面论据。这当然是近代学科建立后才出现的事情。在人类认知探究之初,无论中西都没有这样壁垒森严的局面。其实,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并非如此的泾渭分明,它们是存在着相互渗透与相互影响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课程目标的组成部分。这一改革举措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作为自然学科的物理,也必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渗透。我认为这样的渗透与影响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学中的人文性
所谓“人文”,在西方,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人(Human beings considered as a group;the human race);而在中国,《易・贲》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北齐书・文苑传序》中有:“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可见,“人文”的中心是“人”,关注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人”的主体性。
1.师生关系的确立
“人文”思想中一项重要的内涵就是“人本观念”,即“人本位”。它强调人是社会的中心,人是衡量社会的尺度。“本位”者,标准也,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以往的物理教材以知识为中心,完全忽略了学习主体。当下的教材将知识还原到生活,实际上就是重新认识到知识传播主体的人间本位。当然,光有教材的调整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充分意识到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育学意义,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比如使用“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尊重,又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教师从原先的权威和训导者转变为凡人和引导者,不但体现出师生关系中的人文性,而且必然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教学方式的把握
“人文”精神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个人观念”。由于时代因素,我们的现代教育还处在并不太现代的阶段。虽然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硬件条件似乎得到了改善,但是“大班”、“超大班”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育原本并不是一个可以批量化复制的工作,但客观上我们却无法真正地“小班化”。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注重“个人观念”,即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尤其像物理这样的理科课程,由于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往往会出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面对“参”,如何解决“差”是一个很有必要研究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是针对“集体”,更多的要面对“个体”。
3.教育公平的实现
“平等”的意识,我认为也是“人文”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平等”的教育并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能达到的。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最好的“平等”教育就是实现“教育平等”。正如上文所说,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有其他社会因素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否左右了我们对学生关注的热情与程度,是否有了“分别”之心?可能只是一个细微的眼神,可能只是看似无意的多加提问,都会给那些被边缘化的学生以内心巨大的创伤。教育公平不能兑现,反倒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这就与“人文”背道而驰了。
二、知识中的人文性
物理课程的人文性不只可以像其他课程一样在教学态度中实现,更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联系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性的影响。
1.知识史中的人类精神
人之为人的超越力量常常来自于榜样的引导。而物理科学发展史上有着众多的人文性素材可供我们进行加工和发挥。比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节时,引入牛顿看苹果落地的故事;在学浮力时,讲述阿基米德测皇冠体积的故事;在学电学时,讲述法拉第、安培等科学家探索发现科学规律的事迹,都可以激励学生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包含着科学家们为追求理想和真理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奋斗历史和奋发精神。以之为例证,学生对自己就会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榜样,懂得为理想、为真理而努力,甚至于牺牲一切。
2.知识点中的人生领悟
除了科学史的素材,物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其实也都闪烁着人文精神的智慧,我们可以通过知识之间的关联为学生从物理课堂拓展到生活甚至人生。比如,在讲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们可以由此引申到人与人的交往上,人与人的尊重、理解、坚持常常表现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讲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时,我们就可以引申出“以人为镜”如何认识自己的问题,人往往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被误解、曲解也是认识自己的一种路径;讲解电阻的知识时,我们也可以引申到人生之路与曲折险阻的关系问题上,人生“发光”之处常常就在这曲折险阻之上,如此等等。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可让他们从自然中感悟到人生的一些真谛。
三、实验中的人文性
物理实验具有实践性和体验性特点,有助于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在实验的各阶段引导学生在实验中领会人生的道理。
1.实验前的“实证精神”
教学过程中的物理实验主要是以验证结论来强化学生对一些物理现象、物理定律的理解。教学之外还有发现性的实验,主要验证一些怀疑、一些猜想。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人类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怀疑与探索中实现的。有很多被视为“不证自明”的结论可能就经不起实验的检验。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理论不就在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过程中变成了“谬误”了吗?所以,“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才可能推进我们的认识、推动科学的发展。“实证精神”正是由人文学者从杜威那里学回来的,他主要是针对人文领域而提出的,而人生之中更需要这样的精神。
2.实验中的团队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会很容易意识到个人能力的有限,所以实验活动往往是分组进行的。如何参与到团队之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让自己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如何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让每个成员都能在团队中有所发挥并有所收获……这些都可以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加以提示,引起他们有意识地关注。并可以通过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引申,让学生体味到社会生活的上述问题的重要意义。
3.实验后的总结能力
实验之后需要总结,将实验过程清晰地描述,把实验的现象进行概括,把实验的结论进行归纳,这是认识能力的一部分,更是人文能力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报告,我们可以提点学生语言的科学表达、现象分析概括和归纳总结。同时应让他们知道,实验只是手段,人生不是因为经常实验而丰富,而是因为不断总结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