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 数学 素质教育

当前,在数学教学中最热点的课题是“加强素质教育”,对此含义的理解,众说纷纭,做法不一,其中不乏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总结几年的教学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可概括。

1.明确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是学校综合教育的目标,然而对于一门学科来说,通过教学如何加强学科的素质教育,则应有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不能有随意性。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的,就是数学学科的素质性,教学实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能力、数学意识、数学素养,便会有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所见到的国外有关资料中,较多的“数学素养”这一术语表示数学的探索、猜想、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国内材料中提到“数学素养”是人认识和处理数形规律、逻辑关系及抽象事物的悟性和潜能。而悟性和潜能的内容包括有:(1)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准确把握和刻画对象基本属性等能力。(2)数学思维习惯和研究精神。(3)实事求是、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等意志,以及承受困难等心理状况。

2.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

若将数学的悟性和潜能物化给学生,则是“数学素质”的任务,即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悟性和潜能。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性的着力点,应放在启发和培养数学悟性和潜能方面。这一点是和《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是相通的。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也要有一桶水,方可如愿处之,方能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悟性和潜能。否则,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就难以深入下去。

所谓数学,简单说,就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程度,所谓数学潜能,就是学生潜在数学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反映在学生身上的特征是理解得深、学得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根据此意图,笔者愿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两点看法。

2.1 教师应加强自身数学悟性和潜能的调动和挖掘。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点。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和发展过程。所谓“教为主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而“学为主体”则是指学生认识和思维活动的主动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是驾驭教材所具有的数学悟性和潜能的过程。教师驾驭教材的程度深,学生的数学悟性就深,教师对问题的思路导向广,学生的思维幅度就开阔得多,教师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强。一句话,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地说决定了学生学习的高度。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

2.2 提倡启发式,倡导“探索法”教学。

波利亚曾在他的教学三原则中指出,作为教师职责应该是:使学生相信数学是有趣的,正在讨论的问题是有趣的,要他解决的问题是值得努力的。一种有效办法是在学生解题之前,让他猜想结果或其中一部分,凡是作出了猜想的学生,必定专心致志于实现自己的猜想。因为自信和自尊多少总依赖于成果,他必定急于知道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

教学要符合学生这种心理状况,这种心理状况是学生激起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在这基础上,教师启发和培养学生悟性和潜能的程度,则直接关联着数学素质的提高。就拿解一道题来说,不同数学素质的教师,将会教出不同的思维高度。如2x -(3k+1)x +k -1=0为实系数方程

(1)当k取什么值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如果x 、x 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当k取何值时,x+x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教师教学生解这道题时,可以教出三种不同的思维高度。

(1)将该题视作一种类型题,就题论题,教给学生解法。

(2)把(1)视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把(2)视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这种情况是运用知识、综合知识解有关方程的问题。

(3)把(1)视作列关于k的方程解应用题,为寻求应用题的等量关系,需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把(2)视为函数求最值问题,为此需要建立单变量的函数关系式,将变量x 、x 和k的关系转化为单变量函数的关系式,需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显然可见:

(1)是就题论题,仅是单一知识的方法,没有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

(2)是运用知识、综合知识解有关方程问题,这是感性概括思维的过程,没有揭示出(1)实质是列方程解应用题,没有指明(2)的实质是函数问题。

(3)是抽象概括到理性思维程度,教师把(1)和(2)纳入到初中数学最高的知识系统中的方程和函数,列方程就必须寻找到初中数学最高的知识系统中的方程和函数,列方程就必须寻找出等量关系,求函数极值就要将多变量转化为单变量,这样就以方程的观点、函数的观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悟性和潜能。

由对这一题的不同思维高度,给出的不同教学概括,将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效益。教师在同样专业知识基础上,能探索者,就会启发;善于启发者,就会教给学生思考。思而则达。可见,教师对于加强学科素质教育是多么重要。

3.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首先,对于知识性问题的教学,特别是对较为抽象知识的教学,应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尽可能将较抽象知识具体化、实际化、直观化、通俗化,使学生尽快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知识,给运用知识做好准备。这就是教学的可授受性。

其次,对于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教师应以最大努力去调动学生思维,以极大的趋势去接近抽象的知识。这就是思维教学的可发展性。

现实教学中,前者已有重视,而后者普遍认识不足,教学中常见出现违背思维可发展性的做法。例如“垂径定理”,教材中是利用圆的对称性给予证明的,这是新知识运用简捷的新方法进行证明,以发展学生思维。然而教师觉得新方法证明不易掌握,便将证明退回到直角三角全等,这就是没有借助新知识的发展,以新的证明方法去拓展学生的思维,违背了思维教学的可发展性。同样有的教师讲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也感到教材中利用平等线截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给予证明难教,便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关系证明,这也是违背思维教学可发展性的。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适应时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学生为宗旨。素质教育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已不再仅仅关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而更加注重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素质教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之中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须通过数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应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规律对教学不断总结思考、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今天,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内容较抽象、应用较广泛、推理较严谨等特点。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出发点,使每一位学生都形成健全的人格作为最终归宿,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要依据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素质教育渗透入数学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求知、学会如何独立生活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素质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3.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前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无论是对于深化教育改革,还是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传授他们数学知识和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2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强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提出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数学的乐趣。

3.3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利用数学的这一特点,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去。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的思维有明确的方向、独特的见解和广阔的思路等。为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教师应注意突出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4.结语

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彻底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创新,为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迫切、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善于总结思考、勇于探索钻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张玉成.整体思想方法与解题能力培养[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3.

[2]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12).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时代飞速发展,初中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之外,更要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因此教育模式在不断的发生着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模式发展的必要的发展过程。如何把素质教育应用到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去,是每个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数学老师必须都要面对的问题。

1.树立新的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新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数学的讲授过程中,改变以往的单方面由老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模式,充分发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推动学生的主动、全面而且各个都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少年。但是因为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认知能力等发面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科学合理的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成长情境,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各自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长和发展。这样初中数学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学生的潜力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开发,潜能也不断被激发出来,综合素质也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2.将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抽象,但是其应用较为宽泛,初中数学老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将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讲授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自身文化特点适当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学习,了解初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由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良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教育三个方面组成的。教授对于素质教育了解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在平常的讲课过程当中不自觉的对学生进行着素质教育。

3.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推动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之一,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数学,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大多不是很成熟,甚至存在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改变学生这一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升数学学习在学生心目当中的比重和分量,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抽象晦涩的数学理论在学生眼前变得形象生动,数学不再是远离生活,永远都在课本上的东西,数学开始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表现之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参与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为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如在实践当中让学生学会测量、市场调差和分析等技能,把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结合在一起,在学的过程当中应用数学,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体验到应用数学的快乐,并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就是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高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思维活动,深入研究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并且从中找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在某个部分,变得既广阔又发散,既敢于创新又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结语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重要的阶段之一,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养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初中的数学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越来越任重道远,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积极探索,并把探索得出的成果付诸到实践当中去,切实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初中的教育工作当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培养人才,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涂志灵 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初中部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一、明确目的,更新教育观念

    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是抓好双基,培养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这种目的是发掘造就人才,提高公民素质。要提高全民素质,必须加强义务教育,数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魅力,它不仅能使人头脑开阔,思维严谨、敏捷,更具有培养人的思想品质的作用。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这门艺术,才能发挥数学发掘、造就、健全、和谐现代人格的教化功能。素质教育是面向大多数,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数学自身的魅力及教化功能,着重培养人的发展创造能力。素质教育当然也不排斥传授知识,拔尖升学考试,而是更加注重知识、能力、数学思想和意识,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教改的必然,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如何让素质教育早日进入课堂,真正落实到实处,必须大胆实验,开展教改、教研活动,在“研”字上下功夫。

    实行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对教学原理的适用性,从基础抓起,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中学生在提高基础品德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要提高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本身必须加强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研究新问题,更新知识。数学教师是数学教学的实践者,更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三、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创造能力

    数学不仅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生产中广泛使用,更主要的是数学是人们学习研究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科技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增强实用性,就是要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意识的培养,在实际运用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激发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四、揭示内在规律,发挥教化功能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一、端正数学教学思想,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提倡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在人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即发展主体,从而培养出大批人才,使其具有较高素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以较高的历史使命感和教师责任感去战胜旧的、陈腐的应试教育思想,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倾向,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二、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和处理好教材

数学教学工作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把初中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供各年级教学要求具体化,目标明确,做到既适度又具体,使前后知识连贯,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明确教学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真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素质教育因素。通过教学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有机处理,使其能为素质教育服务。

2.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注意保证知识连贯性和教学能力训练的阶段性与连贯性。例如,在讲分解因式时,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深入,分解范围便由有理数式逐渐扩展到实数范围,保证数学训练连贯性。

3.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年龄方面情况,有的放矢,不要好高骛远。

4.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重点注意训练的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指导思想以省时间、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准绳,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学习数学知识和认识事物、数学教学与思想教育、保持知识分量与发展能力,教与学的种种关系,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笔者认为应将重点放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训练应该有目的性。训练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基础上掌握数学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能力。

2.训练要有针对性。训练要突出重点,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中,对于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分阶段地进行。时间多少、分量多大都要因教材内容要求视学生情况而异,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正确运用数学的能力。

3.训练要有层次性。训练应该环环相扣,习题难度要适中,布置作业要区别对待,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辅导,而且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4.训练应该有系统性。学生在不同阶段获得知识往往是分散的,局部的,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看清局部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局部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才便于存储、提取和应用。

5.要注重训练学生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讲过的题目不能仅仅是听懂,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这道题目用了哪些知识点,是如何运用的?坚持思考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某些问题要归纳其规律性,善于归类,这样就不只是掌握了一个题目,而是一类题目。

6.要训练学生的复习意识。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不遗忘。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一段时间把前面的作业复习一遍会有好的效果。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不足,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法。总之,只要有了认真的学习态度,有了学习的决心,再加上正确务实的学习方法,数学学习不是难事。

四、采取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满堂灌教学,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潜力。初中数学教学要注意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努力开发学生的潜力,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比前者相对来说更为重要。

初中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然后进行有必要的讨论和总结,教师要积极地参与进去,和学生共同讨论,并要进行必要的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讨论,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诚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突出精讲内容,在每一节授课中都要明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让学生能够知道这节课需要重点学什么,重点记什么。做到了然于胸,胸有成竹。要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做到精讲、细讲,让学生很轻松地接受所讲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不能总是被动地听,被动地学,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