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物流;汽车运输;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汽车运输作为一种快捷、迅速、机动、灵活的运输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加强汽车的维修管理和运输管理,采用运输合理化的技术方法,并开展共同配送、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等有效措施,才能使汽车运输符合新时期条件下绿色物流的高级意识形态,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的实施要求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体现“绿色效益”,汽车运输作为城市运输的主导方式,在物流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汽车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尤为严重,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和担忧。只有通过合理的环保对策和配送方式,才能使已突出矛盾得以缓解,并使汽车运输得以长足的可持续发展。

1 汽车运输的特点

汽车运输具有快捷、迅速,机动、灵活的特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层次经济活动对运输的需求,使得汽车运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在物流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城市运输过程中。另外,汽车运输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诸如能耗高、运行成本大;社会公害严重、污染环境;安全性差等。由此可见,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汽车运输具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亦有短处。

2 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当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物流活动。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的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

3 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在城市运输环节主要依托汽车运输,但是汽车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城市环境污染所占比例很大,并且危害严重,为了可持续发展,汽车运输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汽车运输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1 汽车运输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汽车运输是唯一能够深入城市大街小巷和各个角落的一种运输方式。它除了直接承担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物资交流等大量客货运输任务外,还要为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承担起点和终点的客货集散任务。甚至铁路、港口、机场、管道等建设工程,也往往需要先修通公路而后才能开工建设。因此,汽车运输是市内运输的主导方式和社会经济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结构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并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3.2 城市汽车运输对环境污染的原因

汽车运输产生的污染比其它同类情况严重,这主要跟运输组织结构、实施方式等物流运行模式有关。具体原因可归为:技术落后;运输组织方式不合理;车辆更新慢;部分生产企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等。

3.3 汽车运输的环境污染途径

3.3.1 由汽车本身运行造成的污染。当前汽车几乎均为内燃机动力,采用石油产品作为燃料,石油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对人类的生态环境和身体造成直接危害。另外,汽车运行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以及车辆电子系统产生的电波公害,也严重危及环境;

3.3.2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运输、管理和保护货物过程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货物本身造成的污染。

4 基于绿色物流的汽车运输发展与对策

4.1 汽车货物运输的环保对策

首先,应加强汽车的维修管理和运输管理:提高汽车的技术含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汽车燃料质量,推广清洁燃料;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采取一些行政措施,科学组织交通行车。通过运输合理化措施来降低货物运输中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采用使运输合理化的技术方法: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配载运输;挂车运输;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4.2 开展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Joint distribution)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即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共同配送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和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对于同产业的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的整体组织难度相对较低,发展起来相对容易。对于异产业共同配送而言,集约化程度越高,要求专业化的水平越高,因而对于异产业的共同配送,应主要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主导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4.3 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

复合一贯制运输(Combined transportation)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从物流渠道看,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4.4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第三方物流,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5运输企业发展绿色物流业的有效途径

5.1要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

运输企业要根据物流的运作规则和市场的需要,抓住机遇,调整经营策略,学习物流管理,扩充物流技术,迅速进人区域物流系统;要从运输本业出发,提供多方位、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要与用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参与供应链的管理;要建立实时信息系统、存货管理系统,以及与用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现代绿色物流服务的需求,说到底,是用户在质量方面的高层次需求,是我们运输企业发展所必然要跨越的一个台阶,只有迈上这个台阶,我们才能面对物流服务需求的挑战。

5.2要提高服务意识

对运输企业来说,发展物流首先是一个服务问题。运输企业在向现代绿色物流服务的融合和转化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宗旨。

现代绿色物流运作强调物流服务企业要向它的上游和下游寻求服务对象,并与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因此,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要同工商企业建立起紧密联系的伙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工商企业要转向使用“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不仅向它们提供生产计划和交易数据,而且要同它们分享战略信息,以便共同策划最佳的方法和采用更有效的手段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专业物流服务企业要为用户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使用户切实从接受专业物流服务获得比它们自己经营物流更多。

5.3要找好切入点 随着流通领域里商品供应和配送系统的变化,运输企业要同商业部门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不是去经商,而是去为商业服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零售业建立配送中心,实行商品的统一采购,统一订货,统一配送,和统一管理。而各地这类商店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厂家配送少,社会配送体系尚未形成,店内自行配送投资大。在这种情况下,运输企业应该力争融入,发挥自的长处,以运输为本,向“配送”服务转化。

6.结束语

目前,西部地区社会化物流形式尚未形成,但应该看到,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现代绿色物流体系运行效果已然体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最终会推动现代绿色物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形成与发展。因此,我们运输企业要更新观念、早作准备、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加快发展速度,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冯崇毅.汽车运输企业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行业;预算;神经网络方法;应用

1 物流预测

物流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最初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做好物流预测对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预测可以将不确定事件发生时的被动情况变为主动,当工作人员已经因为预测出到不确定事件发生,那么他们会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那么在不确定事件发生时,工作人员只需要按方案采取行动即可。物流预测也对减小物流企业损失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一股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物流行业中的预测,也是需要以现实市场传递过来的消息以及环境、距离等具体因素为基础,在通过相关的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物流预测。但是对于现实中的环境、距离以及收集到的信息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同时也可能会受到调研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进而使得物流预测的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终导致预测结果出现与现实不符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

在物流行业中,神经网络技术是进行物流预测的主要方法,大部门的物流企业都应用该种技术。这都源于它具有预测精准、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神经网络技术也可以被细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物流方面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预测。这种分析方法又可以采取很多其他的技术模式来对物流进行建模,不同的建模方法产生不同的预测效果,各有利弊。对于具体选取哪种建模方式,只能根据具体的物流信息来选择适合的建模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对技术水平以及现实信息的精准度要求较高,但对物流信息进行定性分析的技术方法有利于精准的进行物流建模,进而更准确的进行物流预测,因此在物流行业中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较广。第二种方法就是相对应的定量分析,这种方法相较于定性分析法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神经网络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完善,更加能够满足物流预测的各种需求,也更善于解决影响物流预测准确度的各种问题。同时随着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也成为推动神经网络技术在物流行业内的发展。

2 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

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并不是为了满足物流预测需求才产生的,相关研究人员从上世纪初就开始对这方面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经过可以根据其发展状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首先,可以将它定义为开始阶段,在这一段时期内神经网络技术还没有完全成型,只是一些学者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其次可以称为神经网络技术发展的低谷。在这段时间内基本很少有人涉猎这一领域,因此它的发展速度缓慢,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再次可以称为是神经网络技术的复兴阶段。在这一个时间段内,很多学者均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突破。最后的阶段是神经网络技术的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神经网络技术得到更多的研究人员的重视,同时也获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和成就。直至目前,神经网络技术依然持续着它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未来必将获得更大的突破。

基于上述情况,作者希望能够更加直观的介绍神经网络技术在物流预测中的应用。因此,在本文中,首先先对BP网络技术进行介绍。这种技术方法就是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物流行业中去。下面通过分析这种技术的算法来进一步的了解它。设p为输入:w为权值;b为域值:a为输出。多层网络中的某一层的输出成为下一层的输入。描述此操作的等式为:

最后一层神经元的输出是网络的输出:a=aM

t是对应的目标输出。算法将调整网络的参数以使均方差最小化:

用来近似计算均方误差:

3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

物流行业中进行预测一般先会制定预测方案,再从中选择出较为合适的方案。应用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物流状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以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信息作为预测基础,再进行物流预测。当然这些历史信息必须是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并且近期内具体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第二种情况是以物流预测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的预测。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更多地考虑了相关变量的细节分析。但是由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下,尚对相关变量的研究有限,为了获得更为精确的预测结果,通常情况下会选择第一种方案进行物流预测。

在我国,物流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这是以先进的神经网络技术为依托的良好效果。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湖北省公路货运状况的举例分析来证明了神经网络技术在物流预测方面的重要性,这也间接表明神经网络技术有利于物流行业的整体运转和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提高。当然神经网络技术自身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不断地实际运作中进行完善和改进。相信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将会无限的美好,同时也会在物流预测方面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小型物流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对策

一、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早在2009年物流行业就被评为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列,但近几年的发展,除了顺丰、韵达、圆通、申通等几家大型物流企业发展已颇具规模之外,在《物流企业管理》一书中便指出,我国大型物流公司的发展必将走上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在我国各地仍然存在的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物流公司则由于受到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布局散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念不明、意识薄弱。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其服务的对象是发货主与收获方,从接货到中转再到把货物送至收货人手中,这一系列的过程便可以看做是物流企业提供的产品。而就中小物流企业而言,由于一线员工受教育水平有限,再加上部分领导的思想局限性,便导致了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一个很好很明确的认识,只是单纯的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收货-发货这样一个循序往返的体力工作,而没有树立换位思考“服务”的理念。这也体现了目前中小型物流公司整体服务意识的薄弱,当然这种现象并不单单存在于中小型物流企业中,在一些颇具规模的大型物流企业的一线员工当中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中小型物流公司的员工对一些小的发货商态度怠慢,甚至是爱理不理,而部分中转线的员工更是不爱惜货物,在中转站内随意丢弃,至于重摔货物也是常见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没有给自己进行很好的定位,也没有真正理解服务业的本质。

整体运作原始化,信息传递简单化。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上,因为私人物流行业的发展在我国起步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再加上我国本来信息化产业发展就比较薄弱,所以这就导致了直到现在一些中小型的物流企业仍没有很好的利用高科技的信息化技术来进行运作,再者加上中小型企业领导者受教育的局限性,就导致了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自以为开设了网站就实现了信息化运营。但是在现实的运营当中又从来不依靠自己开设的网站,久而久之,网站便变成了这些中小型物流企业自欺欺人的工具。同时,我国信息化产业对物流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尚不成熟,未能搭建完善而合理的物流体系操作平台。从业人员个人文化素质本来就较低,再加上信息操作化水平的限制就导致了整个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仍旧处于低端的原始状态。

团队管理水平低下,服务流程亟待规范。目前在我国所有的中小型企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家族式产业。包括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内,这些家族式的中小企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所有权和管理权集中在一起,彼此不分不离。就导致了企业管理的运作效率。这可以说是团队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同时伴随着管理水平的低下,服务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这一点在上文已有提出,这里不再赘述。

业内人才缺乏,储备力量不足。在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一线员工被当做单纯的苦力劳动者看待,所以未能得到针对服务行业来说的等价报酬。而同时中小型物流企业自身由于成本、领导者水平的限制也未能对员工进行良好的从业培训。这样就导致了中小型物流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对物流的一些基本理论及运营模式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认识,也会给他们的自我定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误区。同时就企业来讲,只愿意注重眼前利益,不愿意投资培养储备人才干部,这样也导致中小型物流行业在其自身内部的管理层面产生青黄不接的局面。所以大多数管理人员会因为知识水平的有限而导致创新能力不强,对行业的发展没有自己的清晰认识,也不能对市场的走向进行良好的分析和清醒的认识。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对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上现状分析的结论,基于以上现状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谈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对策。

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整体运作原始化,信息传递简单化。二是业内人才缺乏,储备力量不足。因为这两个方面问题的解决都是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力量来进行的。第一点,政府和企业要做到政企联合,完善制度。因为物流业可以说是一个集各种资源于一身而发展的行业。比如物流业的发展要占土地盖中转仓库,要利用一切的优势交通资源等。而这些资源几乎涉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部分,这就必要要以国家为主导来扶持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当以国家政府为主导时,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保证中小型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前期可以稳健有序的发展。第二点,政府和企业要做到政企合资,加大投入。其实这里所说的合资,并不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与企业的合资经营。而是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新的经济政策。降低银行对中小型物流企业放贷的门槛,以保证中小型企业有充裕的流动资金来进行自身的完善发展。

从企业自身情况的层面来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做到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刻苦探索树立意识。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小型物流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里我想把海底捞火锅拿出来做事例,我们都知道海底捞火锅就是从四川简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火锅店经过短短十来年的发展变成了今天中国餐饮界的巨头,为什么全国成千上万家火锅店而唯有海底捞走到了这一步。靠的就是领导者及所有一线员工的服务意识。相信对于海底捞的服务大家都有所耳闻,这里就不具体罗列。但我们可以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服务意识对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人才问题。我们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优秀的人才资源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先决条件。企业要想合理完善的发展没有人才是不行的。而目前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么是没有人才,要么是有人才留不住。可见,在中小型物流企业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积极与政府合作投资,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中小型物流企业也可以加强自身的团队培养教育,在自己的企业内部定期的开展教育培训,已达到以人才来管理企业的目的。第三,企业主要摒弃原有的家族管理模式,把企业内部的所有权与管理权一分为二,要做到任人唯贤,而不能管理层全部都是自己的家人亲戚。只有这样才会提高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的效率。这里我想以山西晋商票号的发展模式为事例说明,晋商票号之所以发展迅速乃至于做到汇通天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格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所有权拥有者被称为东家,管理权拥有者被称为掌柜。掌柜每年年末向东家汇报一年的盈亏情况,而在这一年的时间之内东家则不能插手掌柜对票号的管理权,也不能对掌柜的决策进行更改。这种规章既便是放到现在也很难被人理解,但正是靠着这种不被人理解的规章制度才大大提高了晋商的办事效率,实现了晋商汇通天下的梦想。第四,中小型物流管理公司要做到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增强员工的企业认同感。这一点也是尤其重要的,因为企业以什么样的姿态在市场上展示自己的形象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当企业以一种肩负社会责任感的形象出现是,势必会让自己的员工有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员工积极工作,努力奉献的热情。

以上通过对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分析,分别列举了一些对策。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完善的事情。中小物流企业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已经起步数年,但要变得完善,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祝愿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自我完善发展的道路上会越走越顺。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购物市场的不断繁荣,互“联网+”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环境的影响,“互联网+”冷链物流仍存在认知度较低、发展较缓慢等多个问题的存在,本文提出“互联网+”冷链物流存在的一些问题。相信在未来,利用“互联网+”冷链物流的模式可以拓宽冷链物流公司的发展空间,实现冷链物流公司的创收,推动冷链物流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冷链物流前景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促生的新商业模式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B2C电子商务网站的蓬勃发展,网上购物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形式正式得到应用。由于生鲜产品的产品特性,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利用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不仅成本过高,也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更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互联网不但延续传统物流行业的及时性、跨越性、双向沟通等特点。以及在物流行业应用中凸显的低运营成本和高库存周转率等表现,形成了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时代下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景分析以及冷链物流行业的品牌塑造成为该项目的研究重点。利用互联网+冷链物流的模式可以拓宽冷链物流公司的发展空间,实现冷链物流公司的创收,推动冷链物流的现代化发展。

一、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对冷链物流的认识度越来越高

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各种政策,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使冷链物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国内食品冷链物流将继续在物流行业发展中占据政策优势。

(二)法越来越严,标准制定越来越完善

国家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如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台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规划》兼顾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特点,放宽冷链运输车辆的城市交通管制,合理确定运输车辆的载重量;支持冷藏运输车辆跨区域加盟,在车辆审验、车辆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

(三)资金投入越来越多

国家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资金力度支持原来越大,这是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冷链物流是保持产品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一个能保证温度的低温产品要比一个不能保证温度的产品更受零售商的青睐。

(四)冷链网络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一些的冷链物流体系已初步建立和运作起来。2005年首次构建成全国范围的低成本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贯穿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提供快速便捷的主通道,使我国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五)生鲜食品行业的进入给冷链物流带来巨大需求

目前我国内生鲜品年总产量约7亿吨,冷藏速冻食品年产量超过2500万吨,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冷冻冷藏企业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250万人左右。全国冷库容量约900万吨,冷藏车保有量约4万辆,越来越多的加工食品进入流通领域,引起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广泛关注,可看出冷链物流前景广阔。

(六)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转战冷链物流

目前,国内冷链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一些原本不以冷链为主营业务的物流企业纷纷转战冷链市场,同时零售终端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在不断提高正规冷链的需求。

二、“互联网+”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冷链物流行业将面临一个大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达25%以上。这种增速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需求量继续增大:同时三大类易腐产品年冷链物流率增长率达到2%-2.5%;二是政府政策的推动:政府政策的制定给冷链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我国饮食结构基本稳定,冷链对象的六类农副产品的产量增速基本保持历史平均增长。随着消费升级,部分细分种类农产品的冷链流通比例将呈现增长态势:水果:地方特产和热带水果等小宗品种的流通难以实现规模化,流通成本高,冷链需求量大。水产品:冷链需求比例大。应以冷链方式流通的品种是海水产品和深加工鲜冻内陆水产品。肉制品:冷鲜肉增长是主要动力。目前我国热鲜肉仍然占据主要市场,而冷冻肉作为国家储备性资源占比不会变化太大。乳制品:低温奶占比增大提升冷链比例。随着冷链渠道的完善,巴氏奶和酸奶的增速较大。预计2015年达到常温奶的份额将下降到70%,冷藏乳制品占比达到25%以上。速冻食品:维持较高增长。随着家庭市场的进一步扩容和业务市场的发展,维持18%左右的增速将是大概率事件。冷链食品将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由于政策推动,食品消费升级等多重正向拉动,常温类农副产品的冷链比例会逐步提升,冷藏冷冻类产品的规模会加速增长,预计在2025年达到19亿吨。

冷链产品都具有一定的保质期,具有易腐性。中国冷鲜产品腐损率居高不下,长期以来,我国冷鲜产品中,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中的腐损率很高。传统的物流行业已经无法确保将物品完好无损的送至客户手中,而随着网络群体的扩大,借助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会随之增大。但在现阶段下,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仍存在一些问题。

(1)投入成本较大。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冷链物流成本更是逐年增加。一个物流公司想开拓冷链物流的业务,不仅需要专业的设施设备,还需要大型的冷藏库,专门的配送人员,高效的配送方式,许多公司都会面临资金问题而不敢去尝试。同时,现在大多数人对冷链物流的认知度不高,特别是城镇乡村。而对于城镇乡村来说,配送距离较远,冷链设施配套不齐全,无法满足物品运输的要求,无法安全的配送。

(2)冷链技术发展滞后。目前中国冷链设备制造整体发展状况和技术水平并不是很乐观。以冷藏车为例,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相比,我国人均冷藏车保有量差距很大,而且中国的冷藏车配置也相对偏低,很多都是保温车而非带有制冷系统。所以,中国的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3)冷链系统标准化有待完善。据统计,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冷链物流标准已达近200项。但是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是由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管理,制约了冷链物流各相关行业标准化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4)信息化水平低下。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硬件水平和货物运作要求较普通货物具有较强的刚性,对于信息化的配置和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应急处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而冷链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更是不容乐观。

三、“互联网+”背景下冷链物流的发展

首先,冷链物流有效保证了产品的保鲜程度,并减少了生鲜食品的货损程度。冷链物流是对生鲜食品所需的温度严加控制,尽量保证产品保鲜程度不会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变质,是一种延长保质期的有效运输方式。只有保证了生鲜产品的质量,才能实现产品的长期的销售。其次,时代在发展,物流的\输效率也在提高,运输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了冷链物流的效率。提到生鲜电商,我们最先想到,也是最常用的就是顺丰优选,空运陆运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新鲜产品。再次,冷链物流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降低了产品的浪费程度。产品的保质期是很有限的,特别是生鲜产品,但是冷链物流的运送保证了生鲜产品所学的文帝,有效的保证产品新鲜度的。第三,如今,“互联网+”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网络营销促生的新商业模式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B2C电子商务网站的蓬勃发展,其发展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但是目前大部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的状态。而产品本身易变质的特性,要求电子商务必须重视与冷链物流的有效结合,在其保障下,提高销售质量和水平,从而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所以,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冷链物流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四、结束语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向标准化和专业化方向进步。互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中凸显的低运营成本和高库存周转率等表现,形成了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时代下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景分析以及冷链物流行业的品牌塑造成为的究重点。利用“互联网+”冷链物流的模式可以拓宽冷链物流公司的发展空间,实现冷链物流公司的创收,推动冷链物流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J]. 综合运输,2010,(04).

[2]郝书池.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及对策[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7) .

[3]谭兆涛.浅述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与提升[J]. 肉类工业,2010,(03).

[4]刘敬严,赵莉琴,李占平.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发展转型分析[J]. 物流技术,2015,(11).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就业 物流专业 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54-02

作为新世纪最热门、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代表行业――物流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2004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颁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力求促进物流专业教育的进步和发展。物流专业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学科,中专物流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为避免陷入“泛市场”的困境形成盲目教学,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基本导向,结合物流专业学生在学校、企业和社会中发展存在的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企业与学校结合,优化物流专业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就业导向下物流专业教育问题

1.就业导向较为缺乏,物流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随着当前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较为紧缺,因此,多数中专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但是在未能进行有力市场调研以及就业前景规划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当前人才培养方向的选定具有一定盲目性,无法体现出物流人才需求的特征。另外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课程设置结构未能细化,整体方向不突出,因此造成了目标培养不明确,学生就业难、企业人才需求无法满足的局面。

2.物流教育教学资金投入较为缺乏,整体教育质量落后

在中专学校教育办学过程中,物流专业的性质和特征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的教学比重有所偏重,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缺乏足够的教育经费的支持和投入,另外,从物流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来看,企业需要物流人才,但是在物流应用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上仍缺乏足够力度,也在另一方面上制约了中专院校物流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例如,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国内物流专业的人才十分稀缺,人才缺口估计可以达到600万人左右,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物流教育就业人才十分滞后。

3.整体师资队伍建设队伍力量缺乏,实践教学水平还需提升

中专主要是以培养物流性人才、增大就业率为主要目标,当前国内物流学科理论知识体系仍然不成熟,教育师资方面仍是就业率上升的短板,教师吸收知识多是从物流书籍上面获取,教师知识体系还需提升。教师在物流企业的实践经历较为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不明显。另外,物流专业教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实践教学的课时时间较短,教学比例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物流专业学生在解决实际物流问题以及自主创造力等方面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影响。

二、物流专业教育措施研究

1.教学中侧重物流人才的物流知识应用技能的开发

当前国内物流知识更新快速,其发展趋势对中专院校物流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物流行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要求并不仅限于简单地掌握课堂内的配送知识、仓储知识、物流信息相关知识、运输知识等技术,能熟练完成物流行业具体业务的操作,物流行业仍要求学生具备国际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完成国际物流业务要求,例如,对国际物料以及商品的包装、储存、装卸,对货物的通关业务以及商品免疫业务、货物运输保险业务等。在经济发展市场发展的要求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还需在培养运输链、仓储量、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知识。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教育教学的侧重讲解和知识传授,才能为物流市场源源不断储备和输入人才,增加就业率。

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 中专院校物流专业教育的定位应立足于当地市场的物流发展特色,强化与物流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内大型的物流企业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能力突出的、含有国际物流操作才能的实用性人才。

2.针对不同的就业方向制定教学课程

中专院校的物流专业就业范围较大,就业工作类型较多,学校须根据不同的就业工作类别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分别对物流营销、物流的仓储和配送、物流客服服务、物流技术管理、物流相关法规制度等就业方向的课程进行设置,根据物流企业发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技术教育,如四川某中专院校根据当地物流发展的趋势,除基本的物流课程之外,还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应用市场经济、文员知识、统计学等课程,让学生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之余,更好适应当前物流行业的就业要求和岗位需求,以此获得良好的发展。

3.加强校内的模拟练习以及校外实习

为适应当前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必须提高物流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学校实践基地进行模拟练习,按照要求模拟物流采购、供应、仓储等工作流程,这样的实践教学关键在于提高物流专业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资料的模拟仿真程度,保证教学内容完整程度,在完成模拟教学之后,教学须对模拟物流教学活动进行及时指导以及客观考核,加强教学模拟,能增强学生从物流理论和基础知识出发的实际物流操作能力以及就业适应能力。

另外,物流专业加强校外的生产和实践教学,也是一种能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教育措施,作为中专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校企合作、校外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基地内进行顶班或者跟班的实务工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习教育手段,其教育内容涉及较多,前文提到过的基本的仓储、配送、包装等业务知识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就业本领以及能力,另外物流企业的实习还能帮助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提升学生就业几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新兴的行业,物流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越的产业潜力,中专院校物流专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张扬学校个性,结合当地特色和就业实际,制定出有效的教育措施,全面提升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陈萌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