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考地理教学反思

高考地理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考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考地理教学反思

高考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一、熟读《课程标准》,吃透《高考说明》,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

吃透《高考说明》,对高三地理教学起着最为关键性的作用。《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教师还需要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同时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二、认真分析学情,把握教学起点;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要求,不断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1.认真分析学情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从生源看,当时我们的学校是定点完中,我们的学生是经过东台中学、安丰中学、三仓中学等星级高中招生完后才招来的,平均排名都在五六千名之后,所以,我们没有尖子生,绝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的教学就只有降低难度,放慢速度,稳扎稳打,打牢基础。

2.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要求,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1)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特别是高三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

(2)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双基落实

“实践出真知”。教学效果要靠教学实践来检验。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教学案、学生作业以及周练这三个环节,各有所重,又相互联系。

三、调整教学心态,从容应对高三教学

高三教学非常辛苦,又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巨大成绩压力,许多教师可能心情烦躁、心理失衡,对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容易走极端,从而大大降低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教师调整好教学心态。

1.对新高考方案变化的心态调整

近几年江苏高考方案变化较大,地理学科由强调分数(满分150分)转为要求等级(B级及以上)。2008年高考本科划线对两选修科要求为B、B以上,2009年之后高考本科划线对两选修科要求为B、C即可,进一步弱化了地理分数在高考选拔人才中的要求。地理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认真学习新地理课程标准,研究考试说明,最大限度地保证上线学生的地理等级要求。

2.对新课程教学学情的心态调整

许多高一学生的初中基础都极为薄弱,地理知识基础和地理基本技能非常不理想,学习几乎从零开始。进入高二后选修地理科的学生多数是年级中的文化后进生,学习习惯不良,个别学生甚至学习态度都不端正,使教学难度较大。高三一轮复习应该巩固基础,同时特别注意补弱;二轮专题复习应拓宽深化,夯实基础;三轮复习尤其强调答题方法及规范性教育。

3.对新测试教学考情的心态调整

教师必须面对考试,教学质量更多地反映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教师面临来自学生、社会、学校的成绩压力,学生期待高考能够改变命运,学校期待通过高考提升社会影响力。

高考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师;教研论文

中学一线地理教师教学研究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线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学会勤思考,巧实践,会提炼,促教学,其最好的形式就是课题研究。为此,中学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撰写教研论文,总结、提炼教学经验,提升自己,做出成绩。本文就中学地理教师教研论文写作做了一些思考。

一、教研论文写作的热情与功夫

1.热情与求真精神

地理教学的工作中,会碰到很多不同的困难,若无热情,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追求学问的最崇高目标,不外乎真跟美。追求的目标无误,热情才不会削减。不少教师在工作了三、五年后,产生了职业倦怠,失去了热情。地理教学研究是一辈子的路,很长很远,过程中也有很多痛苦,如果没有热情的话,就不可能坚持下去,就永远不要想在教学中快乐,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大凡有所成就者,不管生活如何变化,境遇如何不佳,始终不熄的是求真的热情。

2.教研基本功

教育教学基本功夫不好,教学研究很吃力,中途就不得不放弃。作为中学一线地理教师要做许多地理习题,这是必要的。在做地理练习题中才能知道地理知识的精髓在哪里。比如,教师在做高中区域地理综合题时,往往不是单独应用到自然地理知识点,还应用到了人文地理知识。不能似是而非,以为已经懂了、可以解决了就去看答案。自然地理的练习也并非就是那么容易,需要推导,努力思考,与教材的知识、原理结合与应用。掌握好区域地理、区位条件等知识及相关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基本功夫。不要因为自己只教地理学,就不去学习其他知识,最好掌握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特别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方法,甚至是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心理、数据处理等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研讨、培训,多听、多问,多请教别人。一个人的思维有限、能力有限,不愿意去听、去看,就解决不了问题。

二、教研论文写作流程与技巧简析

1.中学地理学科教研与课题来源

在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素材和原料,教研论文与课题可源于以下几方面:(1)课程与教材领域。如,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演变研究、中外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比较、中外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中外中学地理教材结构体系的研究比较、中学地理新旧大纲的解读与比较、中学地理教材知识点与结构联系分析、教材活动设计等。(2)教学领域。如,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研究、地理教学策略、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中学地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的实施调控与反思、对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因素、中学地理教学方式实践、中学地理课外活动方式与方法的实践、关于中学地理教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案例分析、教材内容中概念辨析、活动探究设计等内容。(3)学习领域。可选择的课题有中学地理学习心理的研究,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与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促进地理学习困难学生地理能力发展的研究,关于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关于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动机和自信等情感因素培养的研究。(4)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如,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研究,提高新教师地理教学基本功的研究,促进青年地理教师成长的研究,优秀地理教师基本特征的研究。(5)地理中考、高考研究。高效备考复习策略、地理中考和高考试题解析与亮点评析,核心考点透视、解题规律与技巧研究,中考、高考热点、创新特点与新动向研究等。(6)中学地理竞赛方面。如,中学地理竞赛解题能力研究,中学地理竞赛知识讲座、中学地理竞赛案例分析和有效学习方法归纳等的研究。当然,还可以开展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2.地理学科教学研究选题方法与技巧

一个好的、有价值的地理学科教学研究课题或论文题目在选题时要突出一个“新”。所谓“新”,就是指言他人所未言,补他人之所不足,领先他人一步,表现了新观念、新角度、新感受和新方法等,有“新”,论文或课题才充满活力,具有灵气、生气。观念新,就是指把注意力放在探讨教育教学实践的矛盾和问题上,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以亲身实践去补充前人的观点,纠正习以为常的传统经验。如,地理教学观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人本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实施课改标准,在一线实践中要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有效地组织教学工作,总结提升经验成果,要创造性地提出和开展新课题研究。角度新是指学科教学研究课题或论文立题有新意,新视觉、新方向,标新立异。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在使用教材中挖掘各章节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教学案例中设计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教学亮点;学习、阅读大量他人的成果后,选择新的角度,提供新的材料,提出新的见解和方法,撰写出有新意的体会论文等。此外,选题可选“深”,有针对性地选题,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深入剖析;选题也可“热”,选择热门论点,时效性强,如,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工作会的相关议题,影响深的观摩展示课以及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的热点、亮点或新动向等;选题还可选“误”,即报纸、杂志中出现的某些科学性错误,教师可对其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王家洲.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优势与价值[J].新课程:综合版,2011(03).

高考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 乡土地理 乡土化

随着广东省新课程和高考改革,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要求地理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着重于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乡土地理因其浓缩地理综合性、地域性,又可使学生在具体化、生活化的背景状态下感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区域发地理乡土化背景

1、学生的基本情况

虽然学生从初中就开始接触区域地理,但是很多学生不把它当一回事。一方面初中学校对地理课程的不重视,造成学生慢慢的觉得难学,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初中地理教师大多并非专业出生,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个别教师教得特别好。整体上,很多学生在初中大多没有学到什么地理知识。学生一进入高中,把以前学地理的观念也带了进来。加上现在高中扩招,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下降,给我们中学教学带了很大难度。不过现在广东高考的改革,学生只分文理科,不再分X科了。文科学生对地理的重视也有很大的提高。理科生因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对地理的重视也有所提高。

2、区域地理乡土化的前提

在区域地理教学的乡土化时,教师要注重所选的乡土地理知识必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而且所选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乡土地理知识与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得好,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起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的进程。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地理问题的意识。

二、区域地理乡土化的教学实践

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乡土地理知识的运用既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要体现区域地理的新课程理念。因此乡土地理知识在课堂上的运用时关键,教学实践的主要步骤如下:

1、课程资源收集。围绕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为中心,组织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比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可以收集韶关市关于红色荒漠(俗称“红砂岭”)的防治相关资料;“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可以收集韶关市关于北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相关资料等等。在资料的收集,可以师生共同进行,也可以教师为主。

2、课程资源筛选。收集到的资料要具备“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目标”的特征,进而达到新课程标准和高考的要求,同时筛选出的资料要贴切生活而且要具有代表性。

3、课程资源开发。对筛选出的资料,教师要进一步的整理和完善。如:关于“韶关市红色沙漠的防治”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完善,要准备好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红色沙漠的成因;二是防治前红色沙漠的分布现状;三是红色沙漠的危害;四是红色沙漠的治理;五是目前红色沙漠的分布状况。完整的乡土地理资源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了解区域的整体和局部。

4、课程资源的利用。对完善后的资料,可以作为文本式的课程资源并可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课堂教学。虽然学生对于家乡所在地区比较熟悉,但是学生的了解大多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把这些资源具体且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这些资料具有生命力,便于学生理解,体现其学习的价值。如前面提到的“韶关红色荒漠的防治”,红色荒漠虽然分布的面积比沙漠少,但是在我国分布地区也较多,并验证了荒漠并非都是沙漠的观点。同时,由于新课程的改革,加上广东省高考自主出题,考试内容越来越趋向于乡土化。因此,区域地理教学的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以上环节,要注意各教学环节的配合,由于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课堂不宜多讲,但要时时提醒学生课本知识与乡土地理的衔接和延伸。

三、乡土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反思

充分运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教学,不仅能活跃地理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对于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等方面都是有益的。但是在韶关乡土地理资源应用于地理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尽量做到扬长避短。

1、切忌牵强附会

乡土地理资源对区域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乡土地理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并不是都要与所有的章节和知识点相对应。因此,在乡土地理资源应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本身内容过多、理解较难、学生较不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并不能典型地说明问题的;与课本知识点没有较密切关系的,牵强附会地应用到教学中。

2、避免喧宾夺主

在区域地理课程中,对于其中的知识点,教材自身有较多而且典型的实例,如何处理课本实例与乡土资源实例的关系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解决课本自带实例与乡土地理资源的矛盾时,应遵循以课本自带实例为主,乡土地理教材为辅的原则,进而避免喧宾夺主。由于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课堂不宜多讲。在解释一个知识点时,学生的精力有限,过多的例子容易造成学生识记时的混乱,就需要利用典型的例子。

因此,乡土地理资源作为一种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应建立在学生对课本自带实例的掌握的基础上,切忌花过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造成喧宾夺主之势。

高考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 农村初中 地理教学 改革分析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专业师资匮乏,水平欠佳

农村地理教学改革首先要有一支业务精良、师德高尚和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近年来,高考和中考中地理的分数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地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就业。高校针对就业市场的形势,缩小地理专业的招生人数,导致地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量不足。初中地理在中考中的比重很小,所以,地理教师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地理教师在职称评定、业务考核和继续教育方面都不如语数外的教师,因此,部分教师对地理教学也不够重视。在农村初中,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而且初中的许多地理教师也兼职教授其他课程,教师的学历层次比较低,地理教学的效率很低。

(二)优秀的教育成果未及时运用于教学工作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能够探索和思考农村地理教育方法。同时也在实践中领悟许多有用的教学手段,能够取得优秀的教育成果。但是,这些优秀的教育成果很少在教学中应用,主要是教育成果不能得到认可,还有就是教学设施不齐全。地理作为辅修课,教好教坏都一样。以至于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很难提高。

(三)地理教学的基础设施和资料不足

地理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教学道具,如模型、图片、实物和影像资料等。地理教学要有灵活性,如教法灵活、空间灵活和时间灵活,一个小的考察、展览、测量等可以作为一节课。但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基础设施配置方面比较落后,缺乏教学道具和书籍,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更是无从谈起,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农村初中无法展开,校内课程资源极为缺乏。

(四)学生对地理环境实地感受的机会少

地理课程与人类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在农村生活的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山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运动过的痕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身边所见到的自然景观,农业生产事项,城乡综合规划,并且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进行评述。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野外考察气象、水文和地质等项目,了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对地理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学校值注重课堂的理论教学,对课外的教学活动不重视,因此,学生对地理环境实地感受的机会少。

二、解决农村地理学科教育的建议

(一)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扶持力度

全国约75%的初中学生在农村,农村教育的问题直接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必须加大农村教育的惠民政策,优先发展农村教育,通过政策扶持鼓励一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到农村进行支教,并且加大学校的硬件建设,改善校舍,建立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

(二)注重教学反思,提升导学水平

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不仅是对一般性教学活动的回顾,更应该引导以后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在农村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教学观念的反思、教学设计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在教学观念的反思上,要求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反思,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设计的反思上,要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相适应,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行为的反思上,要求教师在教学的中转换角色,建立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方式。

(三)树立地理学科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目前,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农村初中毕业生中有一部分能够升入高中,其余转入职业中学或者回家就业;二是初中毕业由于年龄的关系还不能适应农村的经济建设。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借鉴成功经验,因材施教,将农村地理教育和农村的生活环境想结合。农村也有很多的教育资源,比如黄土高坡、农舍炊烟、道路桥梁、丘陵山冈和一草一木都是教学的主要元素,对于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极为丰富的教育价值。

(四)改革和创新教育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体系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授课方式,按照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完全缺失。这样课堂教学的结果,忽略了课堂教与学的过程,注

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记忆,忽略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简单的记忆代替了创新和思考。因此,地理学科多元化教学评级体系的构建是教学方式和考核体制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成为根本点。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要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正确引导”的教学教育方案,要按照现代教育的思想,开展多元化的地理教学评价目标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教学的过程与教学的结果相结合,把教学的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将惩罚性评价方式与鼓励性教学方式相结合,建立一个全面的地理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新课改的实施和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挑战。地理教师要认清教育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使地理教学与新课改的要求相一致,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思想。同时地理教育的发展要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达到以学致用,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热爱家乡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宝堂.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3(4).

[2]吴育忠.中学新课程下高师地理教学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2).

[3]孙芳芳.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3(3).

高考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高考;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0—0086—02

新课程的持续推进迎来了新高考的实施。在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对以往的高考经验进行必要的总结,并及时调整高考备考策略,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地理备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更新观念

1.树立生本理念。地理新课程强调学生要“会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创新,教学内容的选择则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依据。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体现教材编者的意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题、思考题、阅读题,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转变教师角色。新课程改革迫切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主角变为配角,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讲演者”、“永远正确的指导者”,而是“组织者”、“参与者”、“鉴赏者”; 应坚决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让学生走到前台,主动地去体验、去感悟。

二、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使用

1.活用教材。地理教材是学生“学”的材料而不是考试的依据。高考文综地理考试是以考纲为依据,尽量避开教材中的案例、图表,通常选用新图表、新材料、新案例,注重考查学生地理思维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处理好“用教材教”和“教教材”两者之间的关系,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准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如何准确把握“学”的材料与“教”的材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处理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依据教材学习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关系到高考备考的效果。而教材的核心内容,则是依据新课标编写的,高考命题与教材有关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

三、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1.重视判读图表的训练和信息的提取。“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图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地理图表的判读在高考文综地理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让学生准确地判读地理图表,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推理,不仅是学生能否解题的关键,更是高考取胜的法宝。(1)课堂上重视重要图表的解读与分析,使学生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我在讲大气的垂直分层时,并不是简单地指着图表告诉学生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这三层及这三层的特点,首先,我列出了大气层中各层的主要成分。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中各成分的特点。根据各成分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知道: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天气晴朗,适宜飞行。最后,根据各成分在各层的分布推理出各层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规律。(2)课后通过读图、填图、画图等方式,养成良好的读图、析图习惯,学会归纳重要图表的规律。如,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城市、河流、交通线等,我都要求学生在填图练习册上进行标注、绘制。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重要图表的规律,而且使其掌握最差的区域地理知识在读、填、练的过程中得到巩固。

2.立足基础,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归纳与表述。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所以,考生不仅要立足基础,而且要养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首先,通过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复习相关知识点,梳理知识脉络。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在讨论、归纳、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肯定和鼓励学生,并对他们进行点拨。最后,通过精讲精练,使学生学会归纳解题方法和答题术语,进一步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2)高考文综第二卷分值大,而答案往往包括多个得分点,考生须踩点得分。但有不少考生往往是写了一大堆,就是答不到点子上。为了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和思维的严密性,我要求他们把每节课涉及的主要地理原理和分析思路用口头语言表述出来。这样,不仅能有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而且能够使其把握每个章节的相关知识点,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3.开阔学生视野,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近年来的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试题素材丰富多彩,时代感强,充分体现和反映了最新的地理研究内容与成果,试题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设问角度灵活多样,需要考生拓展思维,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所以,在高考地理备考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实际,选取新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身边的地理及生活中的地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地理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学生较容易接受,并且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而高考地理也注重对考生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在备考时不能照本宣科,如,在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时,不应让学生死记一些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分布,而是要让学生认识这些灾害的危害,提高其减灾防灾的意识。

5.建立错题集,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有人说:“错题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经常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所以,引导学生克服思维缺陷,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是学生能否突破自我的关键。对此,我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即把每次考试中的错题汇总起来,用红笔修改,并写上解题思路和反思,在临考前一个月看,这能够尽量避免他们在考试中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