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第一条根据《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四川省省级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及《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案》(巴府发[2004]56号)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对市本级储备粮油的管理,确保储备规模到位,管理到位,库存真实,质量完好,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市级储备粮油的管理及相关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市级储备粮油,是指市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粮油供求总量平衡、稳定粮油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四条市级储备粮油权属市政府,其规模由市政府确定,所需粮油储备费用、利息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收购、轮换计划由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发行联合下达。

第五条市级储备粮油实行政府委托、部门监管、企业运作的办法,形成管理科学、调控有力、高效灵活、节约费用的管理运作模式,确保市级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结构合理、管理规范。

第六条市级储备粮油应集中到储存能力较强、管理水平高、交通便利、吞吐灵活的大中型粮库集中管理。不允许非受托企业代储。

第七条市粮食局负责全市储备粮油日常管理工作,规划市级储备粮油总体布局;审核认定市级储备粮油承储企业的资格;制定市级储备粮油轮换方案并监督实施;监督和检查市级储备粮油的库存数量、质量和统计工作。负责加强企业的储备粮油管理,节约费用支出,确保财政补贴专款专用和市级储备粮油财务不亏损。

第八条市财政局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市级储备粮油的品种、数量和包装要求,负责制定市级储备粮油储存和轮换费用、利息标准,按时将储备粮油费用、利息补贴直拨到承储企业,并监督使用。

第九条市农发行按照市级储备粮油收购、调运、轮换计划做好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市物价局负责市级储备粮油价格的监督管理;市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负责市级储备粮油出入库及日常的质量检测和监督工作。

第十条承储企业应依照国家有关储备粮油管理的行政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市级储备粮油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并报市粮食局、财政局、农发行备案。

第十一条市级储备粮油贷款应与粮油库存值增减挂钩,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承储企业应当在市农发行开立基本账户,并接受市农发行的信贷监管。

第二章储备粮油的收购

第十二条购入市级储备粮油,由承储企业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市级储备粮油收储计划在本市内市场直接向农户、生产企业收购。

第十三条市级储备粮油入库成本由市财政局、市粮食局核定。粮食根据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和有关费用核定,食用油根据市场收购价和有关费用核定。

第十四条承储企业要执行有关粮油质量、卫生、计量等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

第十五条收购的市级储备粮食质量必须符合国标三级以上、食用油必须符合国标四级以上标准。储备粮油入库后,由巴中市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负责检验合格后方可作为市级储备粮油。

第三章储备粮油的储存

第十六条承储企业应当具有安全储存条件、较高资产质量、较强经营能力、良好资信,并具备足够专业技术人员、粮油出入库检验、化验设备和粮(油)情检测设施。承储企业的具体条件由市粮食局制定。

第十七条承储企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严格执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的要求和规定,执行本市对市级储备粮油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对市级储备粮油实行分品种、分年限、分地点、分仓(罐)位储存和管理;

(三)未经市政府同意,不得变动市级储备粮油储存地点和数量;

(四)为确保市级储备粮油安全,必须做到“一符”(帐实相符)、“三专”(专人、专仓、专帐)、“四落实”(数量、品种、质量、地点)。

(五)按照市粮食局入库和出库通知的要求,保证完成市级储备粮油的调入和调出;

(六)承储企业不得以市级储备粮油对外进行担保或者对外清偿债务;

(七)承储企业依法被撤销、解散或者破产的,其储存的市级储备粮油由市粮食局负责会同市财政局、农发行下达文件,将市级储备粮油调出另储。

第四章储备粮油的轮换

第十八条储存年限指标以粮油生产收获年份计算,稻谷2—3年、小麦3—4年,散装食用油2年,小包装大米1-3个月,小包装食用油1年,对储存条件差的取低值,储存条件好的取高值。轮空期不得超过3个月,轮空数量不得超过储备总规模的20%。

市级储备粮油的轮换出库,由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发行按照所储存粮油的入库时间和储存情况提出轮换计划报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后下达,承储企业按照计划可实行先销后购、先购后销、边销边购;或者根据粮油的质量状况进行安排。

第十九条承储企业要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对储备粮油进行轮换。轮换采取成本不变,以当年相同品种新粮油与库存旧粮油等量兑换实物方式进行。轮换所发生的价差损益,由企业负担。轮换期间的保管费用补贴照常拨付。

第二十条市级储备粮油轮换所需资金,由承储企业向当地农发行申请,开户行根据轮换计划安排资金,并实行库贷挂钩、封闭运行。承储企业根据市下达的轮换计划,轮出市级储备粮油业务回笼的资金,要及时足额归还农发行贷款本息。农发行要及时安排轮进粮油所需贷款以保证新粮油及时入库。

第五章储备粮油的动用

第二十一条动用市级储备粮油由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提出计划,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动用。未经市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市级储备粮油。

第二十二条除特殊用途安排外,销售市级储备粮油,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原则上在县级以上粮油批发市场进行竞卖。

第二十三条本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经市政府批准,可以动用市级储备粮油:

(一)市级储备粮油实行增值性储备,当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时,动用市级储备粮油进行高抛低吸,平抑粮油价;

(二)遇有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

(三)市政府认为需要动用市级储备粮油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四条经批准销售市级储备粮油以及进行储备粮油轮换业务的,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征免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198号)要求,免征增值税。

第二十五条经市政府批准审核动用市级储备粮油发生的价差亏损由市财政弥补;发生的价差收益收缴财政,专项用于市级储备粮油有关支出。

第六章损耗与损失

第二十六条承储企业要及时核实,上报市级储备粮油储存中的正常损耗、损失。

第二十七条市级储备粮油损耗分定额内损耗和超定额损耗。储存企业要加强管理,降低损耗,在储存期内发生的超定额损耗由企业自行负担。市级储备粮油损失分人力不可抗拒损失和人为损失。属于管理责任和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人力不可抗拒的损失,由企业及时报告市财政局、市粮食局等部门,经审核报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其粮油净损失部分由财政负担。

第七章储备粮油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市粮食局、市财政局根据市级储备粮油布局规划,按照交通便利、规模承储、设施齐备、科学储存的原则,择优选定承储单位报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后签订委托承储合同,承储企业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承储企业要按规定真实编制市级储备粮油业务和财务报表及时向市财政局、市粮食局报送。

第三十条承储企业要建立市级储备粮油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反映承储企业分品种、分库点、分仓(罐)位、分年限的储备粮油数量和成本,准确反映承储企业市级储备粮油购、销、调、存情况,并与市粮食局、市财政局连网,保证会计帐、统计帐、保管帐(卡)和市粮食局、市财政局的台帐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第三十一条市财政局、市粮食局、市农发行等部门要对全市储备粮油承储企业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市级储备粮油的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核实库存,承储企业要加强对储粮油库点的日常管理,完善业务手续,规范操作程序。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发行采取定期全面普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储备粮油严格监管,市审计局要加强审计,确保市级储备粮油实物和收购资金、补贴资金的安全。

第三十二条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市级储备粮油的防火、防盗、防洪等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第八章责任追究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擅自动用市级储备粮油的,由市粮食局取消其承储资格;造成损失的,赔偿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质量事故;处理

为满足各种建筑对深长桩、高单桩承载力的技术要求,通常采用的桩基施工方法有:钻孔灌注桩、锤击沉管灌注桩、锤击预制桩及静压预制桩四种。而钻孔灌注桩以其对各种地质条件的广泛适应性,能满足不同的桩径要求,穿透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施工时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钻孔灌注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成桩环节多,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多。施工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1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序为:

施工准备放线、定位护筒埋设、立钻机试钻钻孔循环排渣土层鉴定孔深测量吊放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

在施工中,应该对整个施工工艺过程加以控制,尤其是多个关键工序的质量监控和事故处理,如成孔、泥浆护壁的泥浆浓度控制、循环排渣、二次清孔及水下灌注混凝土等。

依据上述工序,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1)成孔及终孔深度控制。成孔的关键在于确定终孔的深度。例如,端承桩要求确保桩端嵌入持力层的深度,且实际孔深应以持力层岩样为主要依据;摩擦端承桩要求确保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摩擦桩要求确保设计桩长。对于端承桩及摩擦端承桩而言,终孔深度控制要根据对持力层岩样的判定来决定。判定岩样的依据有:

(1)地质钻孔判定。若钻孔布孔密且合理,可依据地勘报告描绘出岩层顶板等高线,再按工程标高考虑各桩嵌岩深度,可以得到推算出的终孔孔底标高。

(2)岩渣判别。钻孔所获取的岩渣应与地勘报告的描述相符才能认为岩样可靠,判定进入持力层。不论是依据地质钻孔判定,还是依据岩渣判定,均应在达到设计要求终孔深度后,取岩渣经设计、地勘及监理等单位确认后方可结束钻进。

2)钢筋笼制作和沉放。钢筋笼应分段制作,每段长6~9m为宜,以保证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出现阻碍导管上下的情况;还应按图严格检查钢筋笼的尺寸,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下钢筋笼时应在钢筋笼外侧合适部位各设置4道圆形可转动砂浆块或U形圈,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并防止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3)清孔及沉渣厚度控制。清孔是成孔后利用正、反循环钻机不同的泥浆循环方式冲洗孔底,排出沉渣。要求沉渣厚度

4)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注意首批混凝土量须埋没导管底口不少于1.5m,故漏斗中首批混凝土量要充足,以防泥水从导管底口进入。出现这种现象时应立即提出导管,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采用空气吸泥机清出,重新下导管灌注。在灌注中要及时计算混凝土使用量,避免同一根桩灌注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为避免离析及沉渣现象,要求混凝土顶面有0.5~0.8m的超灌量。

2 施工中常见质量事故及处理

钻孔灌注桩直径大、桩孔深,且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故经常发生质量事故。常见的质量事故如下。

2.1 坍孔事故

1)孔口浅层发生坍孔。事故成因:护筒埋深不足或护筒周边的回填土未分层夯实;孔口附近地表受水浸泡变软;孔内水头压力不足;钻机机位太近,相互震动影响;向孔内补水时,水流对孔壁冲刷;泥浆稠度不足等。

处理措施:(1)护筒倾斜或下沉过多时,应及时扶正护筒,或清除护筒周围的回填土,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若情况严重,应挖出护筒,在回填后重新埋置。(2)若护筒筒底以下2~4m范围内存在松散土层,则开钻时应采用粘土加砾石的稠泥浆低速钻进。(3)为防止补水时水流冲刷孔壁,补水管应置于护筒中部。(4)孔内水位应比地下水位高出2m以上,以保证孔内保持足够的水头压力。坍孔若不严重,可按1:1投入粘土和小砾石,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或护筒筒底以上)1.0m处,同时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进;若严重,应将钻孔全部用砂夹粘土或粘土夹小砾石回填,经3~5d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2)孔内深部发生坍孔。事故成因:孔内水头压力不足;泥浆稠度不够;在松软土层中进尺太快;钻孔通过下部土层有潜流或流速较大而产生对流,加之补水不及时等。

处理措施:(1)保证孔内水头高于孔外2m左右;(2)应注意保持钻孔过程中孔内泥浆的稠度;(3)控制进尺速度;(4)在松散土层中钻进时应适当加大泥浆稠度。坍孔若不严重,可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1~2m处,同时加大泥浆比重重新钻进;若较严重,应将钻孔全部用砂夹粘土或小砾石、小片石夹粘土回填,经3~5d沉实后校正护筒位置,无误后再重新钻孔。

2.2 埋钻、卡钻、掉钻

事故成因:埋钻坍孔较大导致埋钻;孔内有探头石或有大块孤石坍落极易造成卡钻;当发生了埋钻或卡钻时,强行提钻,造成吊环、吊绳断裂,钻杆与钻头松脱。

处理措施:当发生埋钻或卡钻时,不得强行提钻。若埋钻不深,可用套绳、钩具勾住钻头,并与吊绳共同受力将其提上来;若埋钻较深,钩具打捞困难,此时则应采用空气吸泥机或空气压缩机吹开埋钻的泥砂,再提出钻头。若判明是卡钻,可先用钩具勾住钻头,同时给吊绳施加横向力晃动钻头,待钻头松动后再将其提出;如遇探头石,钻杆传递的震动会加剧,此时不得急于钻进,应耐心磨钻,待将突出孔壁部分磨去后方可继续钻进。一旦发生掉钻,应及时打捞,否则钻头会埋得越深,增加打捞的难度。

2.3 缩孔、斜孔

事故成因:钻锥补焊不及时,磨耗后的钻锥直径缩小,以及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桩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磨耗,部件松动;土层软硬不均,致使钻头受力不匀;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或探头石;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等均会导致产生斜孔。

处理措施:对缩孔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以扩大孔径。桩架应安装牢固,并对导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检修钻孔设备;当出现偏斜过大时,应填入石子粘土至发生偏斜处以上1m左右,重新钻进,控制钻深,慢速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正;如遇探头石,宜用钻锥打磨钻透,用冲孔机时采取低锤密击,把石打碎。

2.4 钢筋笼上浮

事故成因:当灌注混凝土的导管底口位于钢筋笼底以下时,随着灌注过程中混凝土整体上升,与钢筋笼结合部位的混凝土会对钢筋笼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当其足以克服笼体自重及笼体与孔壁间的摩擦力后就会导致笼体上升;当提升导管时,笼体随导管一并上升且上升幅度基本一致则可判定为导管刮住了笼体。

处理措施:当发现笼体上浮时,应当提卸导管、减小导管埋深,使其底口高于笼底,减小托浮力。若仍继续上浮,应采取给笼顶施压的办法,同时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若是导管刮住笼体上升,只需轻轻转动导管,笼子一般会自行落下去。

2.5 桩中出现断桩、夹泥

事故成因:1)由导管进水、卡管、埋管、短桩头等事故引起;2)由于灌注时间过长,而需采取冲灌混凝土的措施突破先前混凝土时,易导致两层混凝土中间夹有泥浆;3)清孔不彻底、灌注中局部塌孔以及提钻时粘连在钻头上的泥石块掉落孔内;4)灌注时间过长,混凝土初凝,随着导管的提出,在桩顶部出现竖向空洞或夹心;5)导管提脱或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深度较浅,造成后灌、已灌混凝土之间连接不良,强度降低或断桩;6)大幅上提导管后又落下,泥浆随导管挟带进入混凝土形成夹心。

防治措施:由于断桩、夹泥事故多是在后期检测才能发现,这就要求在灌注前认真施测,尽量减少孔内沉淀物,灌注中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快速连续施工,尽量缩短灌注时间和避免导管大幅提落。一旦发生了断桩、夹泥事故,应根据不同的成因,选择如下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1)当能够判定夹泥时,应立即拔出导管,将夹泥部位的混凝土清除,吸出导管内的水和沉淀泥,然后重新下管灌注。2)若孔内混凝土已经凝固造成了断桩,则应采取重新成孔法、沉入钢护筒法、补桩等常用方法进行处理。其中,重新成孔法适用于断桩部位发生在深部、浇注数量较小,或桩底部分无钢筋笼时的场合;沉入钢护筒法适用于断桩部位较浅,钢护筒便于制作的场合,且不受地质和水文条件的限制;补桩是当以上处理措施补救成本太高或不便于施工时,直接在断桩旁一侧或两侧补打桩来分担或替代此断桩的施工方法。

3 结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施工过程都属隐蔽工程,因此,成桩质量有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为此,必须掌握好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和加强质量控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延误工期,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甚至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质量;

一项工民建工程质量,需要由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的努力才能确保工程的优质高效。任何一方在施工现场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导致整体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在建筑施工现场,需要全体人员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职责,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

1工民建施工前的质量监控

在施工开始之前,作为施工监理一方则需要派监理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进行质量监理。进入到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单位各项质量管理措施及制度进行审查,对施工单位的现场质量管理进行审查,看其是否与施工技术标准要求相符合,施工企业是否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制度和施工质量水平的考核制度,而且还要督促施工单位将各项制度在现场施工中进行具体的落实,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对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存在质量隐患,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1 检查和控制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水泥及钢筋等材料的需要量较大,所以需要对其进货渠道进行控制,而且对于进场的材料还要把质量检验关,在确保材料有质量保证书及合格证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质量检验,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而且在监理质量控制工作中,重点需要对钢筋焊接的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在检查中需要利用目测和检验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需要对焊接半成品在外观上来进行检查,确保轴线、弯折都符合施工的技术标准要求,表面没有裂纹。然后还要对每一批次半成品进行随机抽检,经试验合格后即可进行验收工作。混凝土是工程施工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监理人员对混凝土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配合比的科学性,与施工的质量标准要求相符,同时还要对混凝土浇筑方案及施工工序进行审核,看其是否具有可行性。对于不具有可行性的施工工序需要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

1.2 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监理人员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组织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召开质量会议,提高其质量管理的控制意识。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施工人员进行自检后,由施工单位的质检员进行检查后签字验收,然后再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签字认定后才能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对于没有实施三检制度的工序,监理人员可拒绝进行验收。另外在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可以利用巡视、检查及旁站等多种方法来加强施工质量控制,避免施工中质量隐患的发生。

2工民建施工阶段质量监理控制方法

2.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规范施工过程的各项管理工作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得需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施工组织架构、施工技术标准及管理方式,同时明确施工过程中 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集合施工设备及人员状况,确定管理体系体系具体内容。针对企业多项目开展的现状,施工企业可以采取框架及内容的分步方式进行管理体系的建立。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通用要求,确定管理体系的基础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内容充填,采取这样的方式,保障施工管理体系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为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2明确各岗位施工职责,保障工程质量

为了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项目施工前对各岗位的质量职责进行明确。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确定质量职责,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指导员工的具体工作。以质量职责、成本职责、安全职责等内容的完善,规范岗位工作的具体执行,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岗位职责的完善与充实中,施工企业还应建立绩效评测体系,以绩效评测为基础监督并评测员工的具体工作,确保施工管理各项要点的执行。

2.3建立施工管理评价系统,完善管理体系及执行能力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管理评价系统,该系统运用了现代管理理论及评价方式,对施工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论、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项目特点提出相应对策,以此指导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提升管理能力指明方向、提出建议,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施工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中,施工企业应设置专职部门或聘请专职机构,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及时发现施工管理体系及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为难题与不足,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4强化现场设备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及人员安全

在现代机械化施工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加强现场设备管理是保障施工质量、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点。根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品种、类型,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严格执行施工现场设备操作管理规程,避免无关人员操作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掩护与管理,保障施工用设备的完好状态,保障工程工程施工质量。以混凝土浇筑为例,在浇筑施工前应检查混凝土输送泵的组昂太,同时预留备用输送泵,避免混凝土浇筑断档影响浇筑质量。同时,施工现场应加强现场管理,避免输送臂下站人、输送现场其他安全隐患的存在,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5强化现场技术管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是关系到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重视,以科学的管理方式保障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工程交底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技术要求等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数据库。按照数据库的要求,在施工各工序中开展现场控制与管理,避免漏检漏管等问题带来的质量隐患。同时,加强现场技术人员的监控与管理,保障各工序及岗位技术指导工作的开展,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2.6强化管理团队建设,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决定企业的发展及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构建,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强化现场施工管理能力的构建。从人才引进入手,以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企业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并对企业相关岗位人员开展必要的培训与培养,提升企业综合施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结论

针对我国现代工民建工程施工市场现状,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强化施工管理工作。从管理体系的完善入手,培养企业员工的工作习惯。以岗位职责及岗位工作内容为基础,使员工在具体工作中养成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工作习惯,为促进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施工管理工作内容与岗位绩效考核、奖惩制度挂钩,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文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的创新[J].施工管理2013(11).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县乡公路;质量管理;缺陷处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县乡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及重要性

(一)质量管理的内涵

县乡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主要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施工管理主要是从公路工程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到交工验收的全部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包括了公路施工中的劳动管理、经济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等等。而狭义的施工管理主要是指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中生产作业方面的管理,如施工准备、现场作业组织、平衡生产能力、指挥调度等管理工作。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实现其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二)县乡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县乡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的好坏,对县乡公路工程的施工速度和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公路工程质量,不仅会导致返工现象的产生,还会导致维修以及改造的费用增加。与此同时,如果公路工程质量差,那么就会对公路的使用寿命产生严重的影响,给社会的安全带来极大的破坏。反之,优良的公路工程质量会给社会以及人们带来丰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不仅能够加快工程施工进度,还能够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而提高工程质量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就是质量管理,可见工程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县乡公路施工中对于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一)裂缝修补

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等都会引起公路产生一些裂缝,而这些或大或小的裂缝往往又会使得水、二氧化碳、盐或者是其它的腐蚀性物质腐蚀公路混凝土结构的速度加快,所以说,处理好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至关重要。一般对于宽度小于0.2mm 的裂缝,采用表面刷涂环氧树脂浆液的方式进行修补; 而剩余的宽度大于0.2mm 的裂缝,则我们建议通过化学压力灌浆来进行修补。

(1)刷涂环氧树脂浆液。在处理存在裂缝的公路表面时,一般使用二甲苯、酒精或者丙酮擦拭,等到干燥之后,再用环氧树脂浆液反复地进行涂刷,时间间隔3~5分钟。确保涂层厚度在1mm左右。

(2)化学压力灌浆法。这种方法都采用环氧树脂浆液和它的配套产品,施工步骤严格按照裂缝处理、埋设灌浆嘴、封缝、封逢检查、配制浆液、灌浆、封口处理、质量检查的顺序来完成封闭处理。

(二)完善对软土的处理工作

因为一般情况下软土的含水量比较大,抗剪能力较弱,承载的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对于软土通常应用以下几种方式:采用换填渗水性能好的土质,加固处理基底。而水泥或者石灰等建筑材料的稳定碎石法可以应用到稻田、沼泽和藕池等地区的路基处理当中去。也可以将白石灰粗砂应用到含水量较大的地基中,等软土的地基形成孔后,可以将放入水泥和泥沙的生石灰进行搅拌,对照着孔来填充。等到生石灰消解之后,建筑填充材料同时会膨胀,就有了挤压的效果,从而承载力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加强路面平整度

从路基开始施工时就要严格控制平整度,也要在保证压实度的同时,合理的控制外观构造平整度以及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在摊铺前应进行试铺,从而有利于指导正式施工,试铺后要确定这几种技术参数:初摊铺垫板厚度、初始仰角、夯锤压力、熨平板拱度、摊铺速度、松方系数以及螺旋输送器高度。在试铺以后,按照得出的各个参数值来调整,以此再进行正式施工,在摊铺时,应该时常检查基准线有没有被碰掉,确保传感器在基准线上移动,及时对摊铺机履带处洒落的混合料进行及时清理,以免影响平整度。

(四)对县乡公路施工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

在进行公路施工时合理的设计、科学的安排施工工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选用材料时,特别是在集料场上一定要固定,同时一定要用能保证施工进度的厂商来供料,也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材料的级配,用这些来防止偏离其中线的距离。选取沥青材料是很关键的,一定要选取适合每项规范要求的沥青,对于沥青的指标要严格把关。近年来,因为温度逐渐偏暖,所以对于选择沥青的标号时要选取规定标准的内低标号沥青。

(五)要控制好施工标准

工程师应该要严格的遵守其标准,在路基施工中控制好路基和基层的密度以及强度,以便它们有良好的稳定性。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技术指标,防止在板块混凝土浇筑中出现过振以及出现分层离析的后果,不然会导致板块有裂缝的出现。因此,在振捣时要不得随意加密振点和漏振,防止由于过振而出现的混凝土分层现象。此时要采取碾压式的干硬性混凝土,同时也要事先留出符合标准的伸缩缝。公路工程质量是确保公路施工工程的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减弱病害对公路质量造成的不好的影响。我们要在公路的施工建设当中融入高质量的施工技术,因此才能够确保以最好的方案解决公路的病害问题。

三、县乡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县乡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现县乡公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参与者,需要明确责任,构建责任范围内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承包人责任制,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状况不断改进施工方法和工艺,严格实行自检制度,将质量控制过程放到施工过程中。同时,还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二)规范设计变更程序,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重大设计变更的报批程序要按照规定进行;非重大设计变更也需由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监理机构三方共同参与会审处理或者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机构进行委托审批;对于设计施工图纸中的疑问,可由施工企业通过现场监理技术人员上报业主或设计单位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要求说明等。

(三)加强质量控制意识、提高质量控制手段

实行全员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员工自己工作范围,在工程质量方面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奖优惩劣,确保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专项培训,加强质量控制人员的控制手段,提高责任意识。

(四)严格加强施工过程跟踪质量把关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就是要勤跑工地,勤观察,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施工中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结语

公路工程在不断的发展中,对于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的树立好质量意识,增强责任感;认真做到工程管理规范化,工程质量优良化,杜绝不合格工程,争取多创优质工程。只有这样,县乡公路施工的质量管理,才能走上正常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杨怀金.公路施工阶段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98.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地基和基础工程是评价整体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程技术人员角度而言,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最难掌握的是地基和基础,而不是上部结构。由于其都是地下隐蔽工程,潜在不安全因素过多,施工后难以检测出来,试用期间难以查出问题所在,其往往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做好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1.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1.1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严格的技术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比如要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计量准确;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必须先进行试配,调整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配比进行施工。在对基坑工程进行开挖施工的时候,要严格遵循开挖施工的技术要求,按照测量定位,抄平放线,按照土质和水文情况确定开挖形式和坡度大小,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施工的工程施工顺序。对基坑和管沟周围的地面要采用可靠的排水办法[1]。此外,填方的时候应当对填土的含水量进行实验,确定密实要求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和碾压次数,尽可能采用相同土质,土质不一样时就需要按规则分层。对基坑的边坡还需要做好稳定工作,并选定良好的支护方法。进而保证基坑的施工质量。

1.2组织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

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构成,所以,工序影响了整个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整体质量,成为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要做好施工的质量管理,首先就必须做好工序的质量控制。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在对地基和基础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强化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对施工人员进行新规程、规范的组织和学习培训,将工程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逐层评定,同时将地基和基础工程中的施工任务分解到组、到人,并做到与经济效益挂钩。在培训过程中,可建立多形式的培训,对农民工的培训应当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学校培训与现场培训、阶段性培训与一次性系统培训的形式,总的原则是要紧密结合现场实际需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培训的成果一点一点积累,真正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现场管理。培训机构可改变教学模式,比如上门培训。在教学培训过程中,要摆脱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多采用互动式教学,要因人施教。对于外施作业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高中级职业技能知识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密切结合本工种要求,有一定技术难度的、中初级职业技能知识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从事低技术含量工种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等方面的培训。

1.3做好准备工作,前期了解及设计

其次要做到精心设计。对建筑物场地条件要充分了解,要做到在全面、正确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在进行精心设计、施工,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设计中应统一考虑。如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进行地基处理形成人工地基,并采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设计中应统一考虑。要认真分析地基变形,正确估计施工后沉降,并控制建筑物施工后沉降在允许范围内。另外,要重视对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全面、正确了解。

1.4加强组织各工种间的配合

施工过程中做好对各工种间的协调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合理组织施工施工方案和技术指导要兼顾彼此的问题,特别是各工种间的互相协调配合问题。在推进施工效率的时候,保证工程目标实现的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各工种的施工标准,组织好工程施工,并且要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在对地基和基础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每道工序和涉及到的不同工种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实现既省工,又省料,同时又能确保各专业工种的施工质量。

2.地基与基础工程安全管理方法

2.1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严把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关。实施责任到人制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应严把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关,以提高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责任到人,以方便管理。此外,通过使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替代手工操作,例如淘汰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使用自式吊车,铁木跳板等,有效的预防了基础工程建设中的起重事故和坠落事故,使得施工的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这也在根本上降低了施工事故[2]。

2.2加强安全教育

企业自身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真正实现对事故的控制和减少,企业必须在思想上要对安全生产进行重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的条件,并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要改变当前不重视施工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培训,让施工人员切实认识到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建立相应的准入制度,本着谁负责谁培训的原则,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让他们真正了解防范施工安全风险的技能,掌握比较专业的施工安全知识以及相应的安全法规,提高他们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使施工人员了解安全知识,学会自我防护和防护他人的技巧,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

施工的安全管理重点在责任的落实上,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层级都要仔细落实,做到层层责任清晰,并明确每一个人在安全施工过程中的地位,每个人的职责以及责任[3]。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清楚的明确责任,及时处理,避免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实现文明施工,安全达标。另外,还需要建立和健全以安全施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惩分明。

3.结语

基础工程在建筑施工中格外重要,基础坐不牢,高楼也不能盖起。在质量控制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对策去解决,就能为基础工程做好保障。因此,对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管理极其重要。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好施工技术。而作为管理者,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的技能,只有不断的学习积累,地基的质量才有保障,才会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0202-2002,中陶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