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的成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双线均衡;路径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1-0005-05
一、引言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作为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的范畴,迎合了城市经济良性运行和城市化经济协调运转的基本需求,对指导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从1978年的17.92%跨越式发展到当前的51.27%,这种数量化优势对中国城市经济产生了高度的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然而,在发展成效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各种参与和发展机遇未能实现均等化,发展成效不能有效普惠全民,衍生出非共享性的现存局面,致使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差距不断出现,特别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市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半城市化问题不断显现,出现城市化的虚高问题,甚至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来换取城市经济增长,等等。这种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内涵的城市化,从微观层面来讲,不能有效体现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城市化本质;从中观层面而言,扩大了区域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从宏观层面而言,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发展。
面对这种发展格局,中国的城市化须在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在充分考虑各地城市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把包容性发展的基本思想纳入到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来,继续提升城市化质量内涵,并实行分区规划、重点引导。这种强调机会均等和成效共享的发展模式不但有助于减少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差距和环境代价,促进城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方式转变,实现对社会与环境效益的兼顾与包容,而且有助于优化城市不同发展主体权利的同质均等化,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建设高水平、均等化的城市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借鉴,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同步化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肇始于包容性增长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囊括了包容性增长所忽略的其他内容[1]。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给予了高度关注,Malhotra(2011)以印度城市为典例,通过对健康社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认为包容性的城市规划能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2];为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Ahmadi & Toghyani(2012)基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城市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因素为切入点,促进城市的合理规划,达到包容性发展的根本目标[3];Hansen & Harder(2011)则提出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要用包容性战略和方法[4];同时,国内学者何景熙(2011)借助于社会系统进化的相关原理,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包容性发展方法是中国城市化的导向选择[5];农民工市民化则是重要体现[6](付文心、赫宝祺,2011)。张明斗、王雅莉(2012)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进程中应对发展成效的共享性进行全面考察,实现具有真正内涵的包容性发展[7];王雅莉、刘洋等(2012)则提出助推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及产业发展的包容性[8]。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相关学者已逐步关注和重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然而只是将包容性发展的基本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化发展中,产生了特定的发展成效;但并未基于当前中国现实对其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路径进行有益设计,为本研究奠定研究基础。
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模式转换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作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分析范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内涵优化停滞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等各种挑战及城市病变。要想突破这些弊端、化解病变,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公平的新模式,满足城市化本质需求,以此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转换现存城市化发展模式当为一种重要思路。
(一)城市化由偏重数量的单线推进向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转变
为实现以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为内涵的城市化本质,需要城市化质量和数量的双线均衡。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51.27%,已迈过50%的拐点,驶向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平均每年1%的速率递增,城市化数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全球各国所见证。然而,这种城市化数量的单线推进尚未具备发展内涵,并不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长久之计,应扭转现存局面,向城市化质量和数量并存的双线均衡转变,实现城市化质量推进下的城市化数量的增加。而这一转变的核心点则是如何使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换为非农业社会劳动者[9],体现城市化的内涵职能,因而非农化的职业转换至关重要,尤其表现为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要求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效共享,不但要职业转换,而且要得到身份的确认和制度认定。因此,实现城市化由偏重数量的单线推进向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模式转换。
(二)城市化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
重城轻乡作为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城市化作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动力机制下,城市经济发展不断提上新的日程,作用力剧增。然而,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损害了乡村地区的发展,这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事例中得到验证,这种重城轻乡的发展使得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呈现“一头大”的空间格局,非均衡态凸显,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深化,城乡差异越发明显。面对这种运行机制,城市化进程中应扭转这种发展理念,实现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关键环节则是实现乡村人口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体现城市化的社会职能,把机会均等和发展成效共享的理念引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助于规避“城市化就是城市地区发展”的概念偏误,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由重城轻乡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又一模式转换。
(三)城市化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
在以增长绩效为考核的时效体制下,各地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把实现经济发展作为重头戏,导致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异化,根据城市经济运行的轨迹观瞻,这种经济发展的确促进了城市经济力的提升,实现了城市化的集聚、扩散和媒介等经济发展效应,这种经济单一维度的发展也会滋生经济社会不和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各种弊端,因此,因应于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需求,必须实现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体现城市化的外延职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差距和环境代价,强化城市化建设发展中的机会均等性和成效共享性,完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逻辑体系,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成为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再一模式转变。
三、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追求和战略取向,顺应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其路径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遵循城市化客观运行规律的基础之上,从基本内核、要义、依托和保障等方面入手,实现包容性发展。
(一)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发展成效共享为基本内核
在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践行的背景下,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和执行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而发展成效的全员共享性则是履行该思想的重要体现。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仍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并存的局面,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市贫困阶层并未完全享受到城市化的发展效应,呈现发展成效非共享的残局,更不言及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发展成效惠及全民,不但有助于从本质上化解非共享性残局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而且有助于强化城市贫困阶层分享城市化发展成效的力度,在不断汲取发展成效的同时,规避过度依赖农民工不彻底转移所带来的半城市化问题造成的农民工权益的缺失,实现农民工的职业转换、地域转移和身份转变,以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机会均等为基本要义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进程中,不但要实现发展成效共享的基本内核,还要坚持机会均等的基本要义。综观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并没有把机会均等作为其关键环节,衍生出大多数社会成员并没有参与城市化发展机遇的格局,缺乏市场话语权,甚至在特定情况下,城市迅速扩张侵占了周边土地,损害了人民利益,在不能实现产业转移、身份转换的前提下,参与机会的均等性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必须坚持以机会均等为基本要义,一方面,有助于升华人们参与城市化发展的热情和提升市场话语权,体现主人翁意识,实现发展的高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在充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力量的同时,助推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三)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以两线均衡为基本依托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欧美国家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的尴尬局面,这种城市化数量的提升往往缺乏内涵,而如何弥合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差距,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及增强城市的可持续性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重要议题。面对此种发展情形,坚持以城市化数量和质量两线均衡为依托的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全面发挥城市化对现代化进程的战略突破作用,不但是城市经济良性运行和城市化经济协调运转的使然,而且是扭转城市化发展现存格局和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强烈要求,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市化质量,全面强化城市化的强度和广度,推动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良性重构和全面转型,实现其精明增长[10]。
(四)城市包容性发展以全员参与为基本保障
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以政府主导下的全民参与为基本保障。城市化进程中,以企业和居民为代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仍存在着非公平竞争和非诚信交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包容性建设与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企业等生产主体的公平竞争和居民等消费主体的诚信交易,打破原有的独自行事的基本格局,实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全员参与,不但有助于进一步回归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基本内核和要义,实现发展成效的共享性和参与机会的均等性,而且有助于完善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优化包容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与质量。
四、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战略选择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取向,是建立和谐社会及“两型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城市经济良性运转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战略的合理选择成为必然。
(一)转换思维模式,提升城市化品质
城市化数量的单线推进向城市化质量和数量双线均衡的思维模式转变是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使然,也是城市化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这种转变不但有助于从整体上实现城市化的机会均等性和发展成效共享性,也有助于实现城市化内涵的提升。
关键词:承德地区;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课题: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承德矿业绿色经济转型升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06A139
丰富的矿产资源能给一个城市带来发展和经济收入,但在经历了资源开挖进而枯竭后,也就迎来了一个城市的生死转折点。作为矿产资源丰富的承德地区。从建国之初就承担了国家矿产资源的一大来源,多年以来为国家重工业的建设带来了重大贡献。但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继续以当前速度开挖下去,终将造成资源的枯竭。在21世纪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否顺应趋势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化转型,是承德地区矿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1. 矿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十世纪是一个资源大量消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作为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国,每年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彩塑。但是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首先,经济增长中矿业产值“一业独大”,矿业产值在总体的工业产值比重中占据了百分之八十,当然这也严重阻碍了其他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可以说离开丰富的矿产资源,就会造成“矿竭城衰”现象的发生。其次由于开挖的年代已久,浅层地表的矿产资源已经逐渐减少,逐渐开始向技术难度大的深层地表采挖。再加上矿产资源都是经过初级加工使用,因此回收率低,对资源本身也是一种浪费。最后,开挖过后的矿山沦陷区遗留问题十分突出这对于当地的民生环境发展也十分不利。
2.绿色矿业发展的措施
2.1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承德地区凭借国家的政策优势,也在不断进行资源的进一步勘查,延长矿山的读物年限。另一方面就是加大能源的节约利用,用先进的技术对资源进行循环开发,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从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的有效办法。毕竟矿产资源需要几亿万年才能够形成,无论承德地区的资源有多么丰厚,都终将会被开发殆尽。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提出“推进四川攀西、河北承德钒钛产业基地建设”,为钒钛资源的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2发展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凭借承德的历史文化优势与绿色经济倡导的发展契机,建立资源型的城市基础产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促进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强科技的竞争能力,进行产业的创新升级,实现多元化的地区产业结构。在清代,承德一直是各代帝王的避暑胜地,拥有许多宫廷特色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建筑、佛教文化。也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文化名城。尤其是在夏季,可以发展以清代古韵为主题的皇家园林游,促进承德市的旅游业发展。还可以打造循环型的经济产业,如循环型的钒钛产业基地。围绕优势的钢铁工业,进行循环经济的升级改造工程,对废水、废钢等资源的生态化处理,对尾矿工程进行再利用,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
2.3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来改善民生
矿产资源的衰竭一部分程度上也造成了矿区工作人员的失业,以及周边群众的生活问题,在推进城市的发展和棚户区改造时,也要增加公益性的工作岗位,来给工人创造基本的生活收入来源,开展职业技能的培训,发展技工院校和再就业培训基地。其次就是对矿区的周边环境尽心改造,营造一个绿色文明的生产居住环境。对环境污染地区加大投入进行治理,改善环境恶化的趋势。最后在群众权益的维护上,在矿区资源开发、征地拆迁和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上,增进政府的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及时改正,健全相关的访求机制,把每一项规定都落实到行动中。
2.4提高产业竞争力
承德地区的矿山企业,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适当地开展企业间的联盟于合并,有助于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第一、进行结构的深化调整,对产品进行结构升级。第二,遵循市场导向,通过市场的正常竞争进行企业兼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三,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创立高质量的实用性产品,由产品的生产升级到品牌的经营观念。第四,强化对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够形成一个职责分工明确,管理体系严格的企业集团,最终能够走向国际化的更大平台。 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走在国内资源衰竭城市的前列。也可以通^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给予土地、环境政策上的倾斜,来鼓励城市的矿产企业走上科技技术高、员工素质高、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
2.5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矿山
矿区的可持续化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是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他是在矿区的生态、经济、资源进行统筹分析后,形成若可持续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是将废弃物的清洁和综合利用相结合,既达到在经济利用上的重复使用,又能够在物质和能源的循环过程中有持续的利用。进而实现“资源少、利用高、排放低”的战略化目标。关于循环经济的实现,可建造一个生态产业园,一方面进行矿井水的重复利用,如洗煤,另一方面是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矿物质废渣,用于水泥或墙体材料的生产。而绿色矿山的开发模式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制定符合矿山开发区环境承载能力的开发计划;第二,开发过程中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的出现;第三,矿产资源的开发速度要与生态环境的开发速度相协调,在进行前期、中期的开发工作时就要有对这一区域的保护治理工作。
3.结语
承德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较多,他既和华北、西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接,还处于京津冀、环渤海的经济圈内,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随着承德地区在绿色矿山资源方面工作的不断深入,也能把自身优势更大化的发挥出来。在当前提倡的可持续化战略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进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在政府的引导下对相关的人员提供完善的生活保障。真正实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结合,从而转变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化城市。
参考文献
[1]刘丽红, 赵立新. 科技引领人才支撑, 助推承德绿色崛起――关于发展承德市经济林产业的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9):29-31.
[2]罗健夫, 周进生. 我国主要矿业经济区评价及未来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5(6):175-183.
[3]成福伟, 张月丛, 邹D,等.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承德为例[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S1):20-29.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15-02
1 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之间存在突出矛盾,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态势不断扩大,这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作用下,农村分散的人口、非农产业、资本要素向城镇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向农村扩散,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功能优化,衍生出新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形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
依慧(2007)等人认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此他们认为应从根本上化解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江明融(2006)提出造成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实行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这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仅靠农村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将城市的一部分财富转移到农村,以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
2 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刘易斯模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954年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理论模式。该模式有三个假设条件:(1)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2)劳动力无限供给;(3)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不变。
它的基本内容是:不发达国家存在两种经济部门,一个是用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生产率高、工资高的现代部门;一个是用传统方法进行生产,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的传统部门,传统部门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着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只要没有人为障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城市现代部门在现行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城市现代部门由于吸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而扩大了生产,取得更多的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积累的利润被转化为资本,从而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再扩大资本,再取得更多的剩余,积累更多的利润,进一步扩大资本,如此循环,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不再是无限为止。在上述循环往复过程中,城市现代部门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渐与工业工资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部门逐渐进步,从而传统农业部门得到了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刘易斯模型主张发展中国家通过现代工业发展,不断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直到最终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将趋向于一致,从而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2 工业反哺农业
工业反哺农业主要是依靠工业发展的物质和技术积累来支持农业的发展。但这种支持,并不完全是工业产业或工业厂商对农业的直接反哺,而是以工业为基础的整个国民经济所提供的经济剩余,抽出一部分来扶植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这种支持是在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作用之上,运用公共财政手段和产业发展政策来实现的,不是简单的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转移,更不是不同的生产者主体之间的直接转移。这种支持也不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干预,而是通过价格、税收、财政补贴、金融、公共服务等政策手段调节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有关收入,引导其有关行为,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其本质是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和产业发展政策对农业的支持政策。通过这些支持,农村经济必然会得到长期快速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3 城市辐射作用
城市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及其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过程。城市的发展会开阔农民视野,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帮助农民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上的根本转变。对于促进农村工业集中、集约经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从经营理念到操作方式的变革,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这既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和缩小城乡差距,又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城镇虽然是一个既不是城又不是乡的独立社区,但就其性质来说,它是既依赖于城市,又依赖于乡村的介于城乡之间的区域,它把城乡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这就决定了城镇具有城市和乡村的某些特征。徐荣安认为,城镇亦城亦乡。从社会结构上看,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信息的中心,具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体,又有一批亦工亦农的劳动者,工作在城镇,户口在农村。从经济结构上看,城镇以城市为依托,具有城市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的经济结构,又具有相当比重的农业和为农业服务的加工业。从空间结构上看,城镇既有相对集中的人口、公共设施和建筑群,又有接近乡村的生态环境。可以说,城镇既有城市的属性,又有乡村的属性,是城乡属性兼有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生态结合的实体。
城镇作为城市与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具有吸纳城市先进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功能,也具有将城市的技术、产品、人才等向乡村转移、扩散的功能,促进城乡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城一镇一乡一村梯度结构的形成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城镇作为城市社区和农村之间的纽带,使城乡之间的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流越来越频繁。城镇作为城乡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的中间环节,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从农村聚集而来的原材料、农副产品、初级日用品以及各种劳务,而且还可以为城市向农村转移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开辟广阔的市场,还可以接受城市更新换代但还有持续使用价值的技术、设备和产品,促进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新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城镇背靠大中城市,腹容广大农村,确实起到了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及联系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城市社区之间的要素交流,而且还促进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才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互相渗透。同时,还促使城乡社区在功能上的互相补充。此外,城镇作为联结城乡的纽带,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促进城乡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建立城乡社区分工协作的社会经济统一体。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辜胜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低碳经济 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从技术经济特征看,低碳经济在实质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一技术经济特性与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污染排放等做法是一致的。因此,武汉城市圈应该以建设“两型”为契机,发展低碳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武汉城市圈应将低碳发展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并将发展低碳经济。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一)发展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对接,成为互相融合的发展体系。
低碳经济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为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契机。
(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面临转型。
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实施,意味着区域产业环境将持续发生重大变化;区域体化发展要求产业合理分工和密切联系,产业而临生态转型。2011年,武汉城市圈总人口为325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40.26%,二次产业结构比为11.52:44.57:43.91。目前,就整个区域而言,第二产业仍居重要位置,产业比例严重失调。
二、武汉城市圈资源型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
1、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武汉市依靠自身的农业禀赋已经不堪重荷。武汉市的钢材、汽车、石化等产业发展较快,对石化能源的需求量大,加上国际油价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石化能源用地方面出现较大赤字。由于支流的大面积污染,依然存在水质性缺水的困境。草地、林地方面人均赤字较小,则有利于绿化工作的开展,有效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生态足迹方法较好地揭示出:由于长时期对自然资本的高度依赖与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所受到的人为影响超出其承载能力,导致自然资本存量状况在时间跨度内逐步恶化,严重影响武汉市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的建设,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把节能减排落实到实处,这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个必须的起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新型工业化。但以现有方式进行节能减排,任务仍很艰苦。
2、武汉城市圈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不完善导致圈内企业发展低碳产业面临一些难题。一是成本问题,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价格、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仅靠市场本身无法投资低碳产业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产业。而目前武汉城市圈对于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的财政补贴额度、比例都很小。二是融资难题。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具有一次性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这也导致项目融资困难。目前圈内推进节能减排主要靠行政手段,缺乏市场化的解决方式。从中长期而言,节能减排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长效机制,需要实行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的调节手段。
(二)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的条件和基础比较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是政策条件和新能源产业基础比较好。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立,为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圈内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三高”产业发展已久;圈内农村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能利用蔚然成风;仙桃、潜江稻草秸秆发电、新洲利用废物为原材料种植蘑菇已成规模;二是人才科技优势明显,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武汉核动力研究所、中南电力设计院等一批具有很强研发实力的院校企业云集于此,人才优势凸显。三是具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低碳经济示范区主要将在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研发,需要足够的土地资源储备,武汉城市圈较单个城市面积广阔,拥有较为充足的土地资源。
三、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通过对武汉市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湖北省要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低碳经济示范区,以引领全省低碳经济的发展,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来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要建立建全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
其一,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考核的力度。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措施,要高度重视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响,加紧制定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分配、收费、交易、管理等内容的碳排放法规体系及组织管理体系。要借“十二五”规划的契机,搞好圈内九市的规划指导与对接,筹划设立武汉城市圈环保督查中心,建立和完善区域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其二,要创建引导科学消费的机制与模式。低碳既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征收碳税及能源消费累进税等市场杠杆引导居民使用低碳能源及产品,鼓励居民参与低碳活动。从节约各类能源做起,积极使用新能源。
(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发展低碳经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节约带入企业日常运营细节中,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个人也好,企业也罢,都应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用“低碳”让生活变得更和谐,用低碳让企业的运营增加更多的“绿色GDP”。
2、技术创新是关键。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革命。
3、培育企业低碳文化。中小企业通过低碳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如节水节电、资源再利用等,依靠制度、管理创新,建立企业内部的低碳文化。
4、充分利用现有的节能减排方式为:一是对高消耗、高污染的小企业进行关闭,二是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增加后处理措施如尾气回归、废气净化、废渣利用等。
5、服务至上,拓展企业利润增长的空间。低碳经济的兴起也将伴随着一些新行业、新产业的兴起。目前,这种通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而盈利的公司队伍越来越壮大。
课题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循环经济模式在武汉城市圈生态农业系统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0b179。
参考文献:
[1]牛飞亮,张卫明。西北地区战略能源——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J].科学·经济·社会,2008,(3)。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
[3]庄贵阳。低碳经济选择与践行科学发展[J].中外能源,2009,(1)。
[4]马燕合,黄晶。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迎接低碳经济到来[J].中国科技产业,2008,(3)。
关键词:房地产业 城市经济 协调发展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业也进入了井喷时期,并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只有继续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正面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业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因此全国各地渐渐出现了地价和房价飞涨的现象,而且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房地产业已经在不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了过大的份额,泡沫现象已经开始显现。如何实现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房地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的反思,包括土地出让制度、商品房预售制度、国民居住问题、以及历次调控效果等,在此基础上从地区特点、价格机制、土地投资以及地方财政等方面提出了房地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的成果对于当前的房地产发展和管理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的现状反思
2.1 关于土地出让体制
“招拍挂”是当前我国普遍接受和认可实施的土地出让模式。已经有不少研究得出:这种制度直接导致了地价与房价的飙升。虽然招拍挂能够减少腐败机会,引入公平竞争,然而由于其“价高者先得”的规定,使得土地成本急剧攀升,导致各地房价居高不下。
2.2 关于商品房预售体制
商品房预售能够使开发商提前得到部分款项,降低房地产商的运营风险。但作为一柄双刃剑,这种体制也将更大的风险置于购房者身上。虽然各地均对预售制度进行了调节,然而消费者的权益依旧未能得到妥善的保护,交易双方的风险和利益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也不利于促进房产质量的保障。
2.3关于地方政府的责任
买房难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头号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门的职责如何发挥,怎样才能在土地财政和民生福祉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智慧。地方政府一方面应考虑地方经济发展,还应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关注住房权的问题,并通过合理解决安居乐业的问题来体现社会和谐。
2.4 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
由于我国的房价以出乎预料的速度全线飙升,因此我国已经在不断进行房价的宏观调控。然而随着调控大锤的下落,溅起的水花却寥寥无几,呈现出“越调越涨”的怪像。我国的房价调控主要的出发点是信贷政策,而金融机构的避重就轻导致调控的效果差强人意,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敷衍塞责,最终造成了房价难以低头。
3、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策略
3.1 密切联系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战略
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现状,另一方面则应充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因此,地方政府应改变“土地财政”的依赖。从经济规律来讲,一个城市只有拥有了充分成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积累了足够多的经济总量,才能把房地产业真正包含进产业结构里。而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还处于不够发达的阶段,因此不应该将目光局限于房地产业,而是应该通过政府之手,构建成熟的商业发展大环境,同时积极发展廉租房制度,实现低收入群体的民生福祉。
3.2 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来规划房地产业
土地价格是房地产商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的上涨带动了房价的高企。房地产商愿意通过高价拍得地块的原因,就是对房价的持续上升有自己的预期,并且在销售阶段能够将高价的风险完全转移至商品房的购买者。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结合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现状,对这一现象进行调节,比如,可以制定政策,通过竞争手段确定地价,而对最终的房价给予土地税费和出让金等合理的限制和约束,从而使开发商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实现成本压缩,最终降低房价,实现与城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3.3 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房地产投资
不容置疑的是,房地产的投资能够极大地拉动城市区域经济增长。但近年来出现的房地产投资过快的现象,应通过宏观调控进行规范。地方政府在享受房地产投资提升地域经济的时候,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房地产对于金融业等行业带来的风险。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的房价均不断攀升,首先是成本的原因,但是与市场供求关系也密不可分。所以,地方政府应以“组合拳”的方式进行多方面调控,例如,逐渐增大对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鼓励政策,并为二手房的交易提供政策支持等。
3.4金融政策的制定应符合地方实际
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银行系统的依赖是众所周知的,房地产商的贷款额度中,有六成来自银行机构。所以应注重对金融领域政策的制定,加强监管。首先应通过总量的控制来抑制非理性和不合理的房地产投资,通过信贷管理的规范化来实现金融政策的合理性和严格性。其次,对于金融业由于与房地产的“捆绑式”发展而导致的潜在风险,应将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使房地产业的投资者承担融资风险。
3.5减少土地财政的比重
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地方财政越来越依赖卖地的收入,形成了土地财政的怪象。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政府由于尝到了甜头而不会在“控制房价”上动真格。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应对土地财政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使区域的财政驶回理性的轨道。建议我国的中央财政不再对地方进行配套投资。此外还应通过一些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举措,例如开征房产税等,对房地产商品的实体住房持有环节进行操作,最终使房地产业和地方经济回归各自的本位,实现协调发展。
4、结束语
一个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房地产的发展水平也极大地受到区域经济的制约与影响。只有二者互相协调,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剑平、谢经荣.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石志华.“九五”经济发展,谁主沉浮:把住宅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J].中国房地产,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