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经济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IPCC明确指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引发的温室效应造成的。长期以来,碳排放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商业部门、交通部门等,这种“部门”的碳排放研究忽视了个人消费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忽视了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生产活动终端需求的家庭的生活消费。目前,从研究成果来看,家庭的碳排放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如比娜(Bina)等运用CLA模型对美国居民消费行为和环境影响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超过80%的能源使用和CO2排放是由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满足其需求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根据社会学基本理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居民消费多以家庭消费方式展开。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997年家庭消费行为占全美能源消耗的28%,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美排放量的41%;王彦等研究中国家庭碳排放,结果表明,家庭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由1995的19%上升到2004年的30%。由此可见,家庭碳排放对全社会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与此同时,“部门”碳排放研究不能解释家庭活动的碳排放结构特征、影响因素,也无法解释同一个城市或社区家庭特征(包括家庭人口数、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等)差异而产生的碳排放的差异。因此,基于家庭消费视角的碳排放研究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基本特征和家庭能源消费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国外学者帕乔里(Pachauri)借助家庭微观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是家庭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杰克逊(Jackson)的研究表明,家庭规模、住房面积、成员结构、消费水平等家庭特征是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弗林格尔(Vringer)等发现,户主年龄在40-50岁的高收入群体,其家庭能源消耗最大。杨选梅等以南京为例认为常住人口、交通出行、住宅面积是影响家庭碳排放的显著因子。杨瑞华等对全国不同地域9个城市的家庭碳排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城市家庭碳排放特点和不同地域城市碳排放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碳排放量与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和家庭常住人口数呈正相关,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家庭的碳排放量高于内陆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城市。威尔森(Wilson)等研究了家庭成员的环境认知、能源消费行为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二是家庭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阿尔蒙德(Almond)等研究发现,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由于需要家庭集中供暖,其碳排放量特别高。卡恩(Kahn)通过使用1993年美国居住能源消费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居住郊区化对能源消费的显著影响以及其环境后果。黄茹等通过广州市3个不同区位类型社区家庭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郊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最高,市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居中,城乡结合部家庭碳排放最低。张馨等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碳排放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碳排放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碳排放有所下降。三是从时间序列分析家庭规模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蒋耒文等认为,相对于个人而言,家庭是消费的主要单位,在人口总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家庭规模变化导致的家庭户总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碳排放产生明显的影响。陈佳瑛等就中国1978-2007年家庭模式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家庭规模与总户数对于碳排放具有较大影响力,家庭户单位体现出对人均单位未能包括的家庭消费行为模式的包容,因而可能成为更合适的居民能源消费产生碳排放的分析单位。王钦池认为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应该存在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家庭规模,称之为最优家庭规模。当家庭规模大于或者小于最优规模时,都会导致能源利用效率的降低和碳排放量的增加。总体说来,家庭碳排放的研究视角从开始较多地集中在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家庭微观层面。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人们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能耗消费量将不断增长,导致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对某一区域或省域的家庭碳排放特点及变化特征做详细调查研究,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区域的家庭特征、低碳消费行为分别研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社区及微观家庭成员的减排政策。本文将以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江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性,并分别对调查城市家庭的基本特征、家庭成员低碳消费行为与家庭碳排放的相关性作回归分析,最后得出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调查”研究小组对江苏省城市家庭活动的调查数据。该调查按照江苏南北区域经济发达与不发达等特点选取了苏南的南京市、苏中的南通市以及苏北的连云港市,由于三个城市2012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与所在区域的平均水平最接近,且南京市是江苏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南通市是苏中地区三个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连云港市2012年人均GDP排在江苏13个地级市的倒数第二位,因此,选取这三个城市体现了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典型代表性,可以代表不同区域的城市家庭碳排放基本情况。研究在每个城市选择三个社区(市区社区),为了使数据收集更具广泛性和灵活性,并且提高问卷收集速度,在每个社区选择150户家庭采用入户随机发放和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家庭18周岁以上成员填写调查问卷。研究共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88份,问卷有效率为95.4%。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家庭基本特征、家庭低碳消费行为和家庭碳排放结构。家庭基本特征包括家庭的人口统计特征、消费特征(居住面积)、出行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家庭收入)五个方面,其中人口统计特征包括:家庭常住人口数、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家庭低碳消费行为包括家庭成员的每周购物频率、在外就餐频率、垃圾分类情况、空调温度调控、自备购物袋以及“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六项内容。家庭碳排放结构包括家庭能耗(家庭用电、水、天然气或罐装液化气)、交通出行(飞机、火车(动车)、长途汽车、地铁、公交车、小汽车、电动车)、家庭生活垃圾三个方面。
2.研究方法
比娜等提出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onsumerLifestyleApproach,CLA),该方法是从家庭外部环境、个人决策因素、家庭基本特征、消费者行为以及消费行为产生的后果五个方面研究家庭碳排放。该模型首先被用于美国家庭碳排放研究中,随后该模型被众多学者引用。此模型中消费者是指为满足其生活需要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的实体;生活方式影响并决定了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该模型的目的是通过理解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以便制定出更好的公共政策。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交织,并且其中一些因素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了解“消费者”变得很复杂。本文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绘制了基于家庭消费行为特征的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技术路线图。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
铜川因煤而兴,长期以来依托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走着以煤炭、水泥、铝业为主体,伴随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的工业发展道路。严重的水泥粉尘、煤烟污染使铜川的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曾被新闻媒体称作“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老百姓调侃为“进门要洗脸,吃饭要打伞”。近年来,铜川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GDP增速连续5年排在全省前列,但这个发展总体上是建立在资源产业发展上面的。
从2003年开始,铜川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手抓煤炭、水泥、铝业、陶瓷等传统主导产业的升级改造,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碳强度;一手抓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非资源性替代产业的培育壮大,积极发展果业、旅游业等绿色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探索新发展模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近两年,市委市政府以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为目标,利用连通关中陕北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药王”品牌蕴含的医药、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将做大做强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作为促进城市转型的突破口,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实现低碳化发展开拓了新路径。
二、铜川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难点
过渡依赖资源的开发是铜川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1、能耗仍处于较高水平。铜川的主导产业水泥、电解铝、火力发电都是能源消耗大户。2012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为1.641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3.62%,单位GDP能耗降幅较大,但指标值还远远大于全省、全国0.816吨标煤/万元和0.764吨标煤/万元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升比率一致的情况下,消耗的能耗量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了一倍多。
2、新能源产业总体规模小,成长不快。2012年新能源产业产值总量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1%左右,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和名牌、支柱产品几乎没有,总体处在起步阶段,作为替代产业仍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3、金融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多数银行很少对低碳技术项目融资,即使实施融资,其信贷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方面是许多低碳技术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成本较高。投入产出比较低,企业积极性有限,金融机构兴趣不浓。2008年以来我市金融单位仅对2户企业发放科技项目贷款9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4、发展低碳经济意识淡薄和人才队伍缺乏阻碍低碳产业发展。一是人们尚未充分认识低碳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对子孙后代的重要影响,能源危机意识不强,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企业很少投入,多数企业忙于应付企业经营的现实需求,很少考虑在低碳技术和产品开发引进方面投入。三是缺乏科技人才。2012年全市各类单位从业人员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占1.59%,而这些人员很少从事低碳技术和产品研发,对我市经济社会低炭发展和城市转型十分不利。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因素
1、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铜川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发展实验区成员,中省政府为铜川发展红色旅游、宗教文化、药王养生产业,促进经济转型,提供了许多优惠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可以运用这些政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2、拥有招商引资、引技的较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铜川地处省会城市西安以北一小时经济圈,是陇海铁路、包茂高速及210国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便利,利于外来客商投资发展。铜川有较好的生态环境,由昔日卫星上看不见的“黑色煤城”完成了向“绿色保健城”的华丽转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8天,森林覆盖率超过50%。随着西铜第二条高速公路的开通和西安―铜川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更为铜川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低炭经济发展规划。以低碳经济的理念,规划城市和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鼓励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为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低碳产业项目落地我市,使我市经济发展步入低碳化轨道。
2、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成熟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能源利用效率。
3、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抓住国家出台鼓励十二大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全市在中医药、新能源、建材等方面的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培育发展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努力促进产业之间的配套和积聚,形成低炭发展高地。鼓励制造企业向下游服务业扩张,在二、三产业的融合中寻找新的利润空间。
4、开发利用优质清洁能源。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并形成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激励机制,有效改善我市的能源结构和供给保障,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成本,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
关键词:低碳生产;内涵;特征;核心要素
自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政策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以来,低碳经济理念便迅即引起各方关注并得到世界各国认可。然而,要将低碳经济从概念转化为行动,就必须寻求明确、具体的发展路径。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四项基本内容,生产又是流通、分配、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应以低碳生产为逻辑起点。因此,探讨低碳生产的内涵、核心要素及特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低碳生产的提出背景
“低碳生产”,英文为low carbon manufacturing/production,缩写为LCM或LCP,是相对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并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生产”而言的。
在17、18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人们将其称为第一产业,primary industry),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可谓是“低碳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的破坏较小。
欧洲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叶开始,分别以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包括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工业以及建筑业等在内的第二产业(secondary industry)发展迅速、地位普遍上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人类社会跨入“信息时代”,包括商业、交通、通信、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在内的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即服务业获得巨大发展。
在历经三个多世纪的工业以及科技革命进程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碳基)能源成为工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的主要能源,表现为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的“高碳生产”特征。由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致使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大气碳库,从而引发了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系列环境灾难,这是低碳生产提出的直接原因。其次,煤炭、石油等碳基能源逐步耗竭是发展低碳生产的内在要求。再次,低碳生产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对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并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生产”而言,以低碳生产为基本内涵的发展模式便提到了日程之上。
二、低碳生产的内涵与特征
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耗竭的大背景下,在生产领域如何节约能源消耗、努力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即努力实现低碳生产。低碳生产是“从供给角度倡导低碳理念、追求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等”。低碳生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全能耗,指生产过程中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的总和。前者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能源消耗,包括煤、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消耗和电、煤气、蒸汽等二次能源消耗;后者是指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厂房等在其取得或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产品生产的全能耗如图1所示。
因此,我们在全面地研究能源消耗问题时,应同时考虑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两者总称为全能耗。在节能过程中,既要千方百计降低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直接能耗,又要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充分发挥设备、厂房的作用,使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间接能耗最低。
第二,低排放,包括相对的低碳排放和绝对的低碳排放两种情况。前者是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而言的,如果生产过程中单位碳要素投入带来经济利益的相对增加,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幅度低于生产产出(可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总值或销售收入表示)的增长幅度,则可称为相对的低碳排放;后者强调一定时期内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碳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它们都是低碳生产的直接表现形式。
然而,即使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实现了相对的低碳排放,由于过度追求生产发展,碳排放总量依然可能大幅度增加,从而无法遏制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因此,低碳排放不应仅是相对的低碳排放,而应以整个国际社会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为目标。
第三,高产出,指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则富。在有关低碳生产的研究中,我们引入碳生产力指标,用以衡量低碳生产的实现程度。碳生产力指单位C02排放所产出的产品产值或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生产总值(GDP),其数值越高,表明低碳生产的实现程度越高。
第四,持续性,即强调低碳生产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基于“持续改进”以及“动态平衡”的思想,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探索节约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的实现途径。
第五,行业性,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及由此引起的碳排放强度不同。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就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的能源强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业;而且在同一行业中,技术水平越低则能源强度越高。可见,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能耗强度,第二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生产的重点行业。
第六,层次性,即应从微观、中观或宏观等不同的层面分析低碳生产的实现方式。
首先,在微观层面,不管处于社会发展的何种形态,生产活动都是由不同的微观主体(个人或企业)进行的。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低碳生产的内涵就是指“从源头以及生产过程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此外,如果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效率较低,就会产生能源过渡耗费问题;与此同时,如果生产运营方案不佳,也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因此,低碳生产的内涵应从环境的概念扩展到能源消费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
其次,汇总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内的众多微观主体的生产活动,从而构成了中观或者宏观层面的社会生产活动,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或总体。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就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基本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产体系。
三、低碳生产的核心要素
由于涉及的范围、关注的重点以及具体的手段不尽相同,从微观、中观或宏观等不同层面审视低碳生产,其核心要素是存在区别的。
(一)微观层面的低碳生产核心要素
生产是指将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各种产品的活动。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由企业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努力节约能源消耗、不断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即努力实现低碳生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减少源排放,在现代企业的生产中,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都将电作为主要能源。如果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机器、设备耗用的能源达到最少,则来源于机器、设备的CO2排放就会降低。
2.提高机器、设备的能源效率。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输出与输入之比即能源效率,依据这一指标进行评价,低碳生产的能源效率要比一般或常规生产的能源效率高。
3.减少浪费,主要指减少机器、设备的闲置时间、等候时间及排队时间,杜绝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最优的设备运转状态及生产方案可以使能源消耗及CO2排放降至最低,实现低碳生产。
4.资源的有效利用,包括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减少排队及等候时间、生产优先等,它们均是实现生产最优化的约束因素。降低无效的能源消耗及CO2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低碳生产的重要因素。
企业低碳生产的核心要素,如图2所示:
(二)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核心要素
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以LCP来表示,是指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内的众多微观主体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的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体系,其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资源禀赋、低碳技术、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五个方面,分别以R、T、F、G、C来表示,
则从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可以表示为:LCP=f(R,T,F,G,C)。其具体含义分述如下。
1.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资源等,它决定着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对低碳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碳排放来源于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是递减的)以及煤炭、石油等的比重越高,碳排放量就越大。在我国的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一方面决定了我国实现低碳生产的艰难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意义。
2.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包括减碳技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无碳技术(指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去碳技术(指二氧化的碳捕获与埋存(CCS))。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决定着实现低碳生产的进程。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要多管齐下、加快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推广速度。
3.产业结构,即不同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它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生产能源消耗较少,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能源消耗就越大,碳排放量就越高。它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由“高碳生产”向“低碳生产”转型的起点和背景。
依据我国第一次(2004)、第二次(2008)经济普查结果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分析,我国正处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由此,一方面决定了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的巨大空间和较低成本,另一方面决定了我国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发展的紧迫性。
4.增长方式,即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生产增长的实现模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指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生产增长,而后者主要指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生产增长。由于能源是生产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增长方式就决定着能源消耗的量与质,从而决定着低碳生产的实现状况。
5.消费模式,指人们与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和形式。生产的目标最终要服务于现实或未来的消费,因而一切能源消耗及其排放在根本上都受全社会各种消费活动的驱动。由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或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较大的差异。低碳生产最终应通过杜绝奢侈、浪费,采取低碳消费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丽华.低碳生产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经济,2010(2).
2.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论文关键词: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在当前低碳浪潮到来的时代,陶瓷行业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低碳、环保、绿色陶瓷产品已成为陶瓷行业普遍追求的目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是陶瓷业发展低碳经济共同的祈求。但目前陶瓷市场还缺乏一个具有说服力陶瓷低碳经济的鉴定标准,如何构建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有效开展陶瓷低碳认证和评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当前世界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为通过低碳技术和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低碳产品,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消费和生存观念,其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优环境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本身是一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构建的发展方式。
陶瓷业可以说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矿石土地等相关资源,而污染问题又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低碳减排的大军里,陶瓷行业的减排任务可谓任重道远,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承担着艰难的任务与使命。陶瓷行业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构建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主要目标:(1)以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减少碳排放,保证全球气温上升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以技术开发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低碳技术促进陶瓷企业和相关部门低排放和能源技术、CO2捕集与埋存技术等开发和推广,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科学实行监督、管理,促进制度创新,提高能源效率,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3)以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双赢为原则: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同步提高。
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陶瓷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陶瓷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评价与反映,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陶瓷低碳经济的特殊影响来确定。具体来说,陶瓷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定性分析与定量核算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但有些指标很难量化,可将它分成若干个等级,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2)综合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原则。综合考察陶瓷产品生产、流通、服务、分配、消费等各环节和能源、成本、产品、技术、设备、运输、排放等陶瓷经济各要素进行系统的评价体系构建,同时各环节各要素在陶瓷低碳经济中的影响因子不同,进行加权计算和不同情况的分析,对影响大、重要的指标重点分析。
(3)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低碳经济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既要科学地概括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又能对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为科学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必须全面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高碳排放的主要问题。因此,选取指标时需选择那些有代表性、信息量大的指标。
(5)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应该较全面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即反映社会文化、经济产业、政策法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状态特征及动态变化、发展趋势。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必须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体现出合理的结构层次。
(4)动态性与平衡性相结合原则。建设陶瓷低碳经济是动态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标设置的动态性,即指标应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作适当的调整;二是指标权重动态性;同时指标体系的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所以,设计指标体系需兼顾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平衡。既反映经济发展的现状,又反映其动态变化性。
(6)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三种原则的简称。陶瓷低碳经济重点是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或零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三、评价体系构建依据
陶瓷是一个传统的朝阳产业,目前的低碳经济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对企业来说没有执行标准。需要政府和社会建立起一套非常严格而又可操作性的体系标准与实施方案。如佛山陶瓷产业在当地政府努力下建立了一套体系标准,引导陶企发展,经过了近三年的调整与提升,使得产业布局更加合理,重复投资得到遏止,并催生陶瓷产业总部经济逐步建立,进而带动研发、营销等快速进步。虽然这一标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陶瓷低碳标准,但已显示出评价体系与标准的重要性,也为我们研究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提供了借鉴。
二〇〇七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公布试行了《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几年来,这一体系得到了众多陶瓷企业广泛认可和普遍执行,但随着社会变化和陶瓷产业经济实践的发展,体系中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细节或指标,也有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低碳经济现在政府已经重视了,只是没有一个标准,大家有一个可以执行的标准,陶瓷界都清楚的认识到发展陶瓷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何重要性,不少陶瓷企业都制订了切实的行动方案,这位我们研究和构建陶瓷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1.分类构建
考虑到日用陶瓷、干压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生产工序和工艺过程有所不同,本指标体系根据这三类企业各自的实际生产特点,对其二级指标的内容及其评价基准值、权重值的设置有一定差异,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分层构建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陶瓷企业低碳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3.分路构建
分别沿两条路径进行选取评价指标:一条是横向路线,根据产业链路径来确定碳排放的指标,即生产过程碳排放――流通工程碳排放――消费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这一路径上;另一条是纵向路线,根据经济发展各要素指标建立评价模式,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
4.分性构建
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只考虑企业产品本身的因素,其实陶瓷低碳经济发展和评价需要考虑到不同性质的因素,一般有内因和外因之分,陶瓷产业的发展固然是产业本身的内部因素起决定作用,还与当地的政策、制度、文化社会等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有效的政策等方面的保障,发展低碳经济就可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构建完善的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也要把不同地区、不同状态的陶瓷产业发展的外在因素纳入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1]《低碳经济论》张坤民等主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05
[2]《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04
[3]《低碳管理》陈军著海洋出版社 2010-08
关键词:生态文明 低碳消费 对策研究
生态文明视野下低碳消费观
(一)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着力点
生态文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苏州作为全国经济领先的开放性城市,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史上,特别是近10年苏州的高速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制造、电子、代工等传统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拉动,经济的发展在给苏州带来巨大物质财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也造成了空气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广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目的就是要改变破坏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人们低碳生活方式。这就要求苏州市的经济发展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所引进的项目必须低碳化,要鼓励市民更多地低碳消费行为,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意味着低碳消费方式的构建,使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逐步地走向低碳化,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落脚点
发展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尊重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以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作为中心,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归宿是生态文明。当前,苏州正处于典型的后工业化时期,苏州市政府严控污染项目进入招商目录,对污染行业实施一票否决制。
苏州构建低碳消费方式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低碳消费理论研究问题
消费领域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仅仅研究消费方式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低碳消费方式还关乎其他很多方面:比如经济、文化、社会、心理领域等。苏州市对低碳消费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缺乏阶段,具体表现为:苏州市民对“什么是低碳消费”、“低碳消费有何特点”、“低碳消费在苏州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等等认识缺乏;苏州政府有关部门对不容乐观的消费环境、消费形式不太了解,没有构建低碳消费方式的动力;还不清楚低碳消费对低碳经济的强大引导能力。近年来,苏州开始重视对低碳消费理论的研究,“苏州市低碳研究中心”于2010年在苏州大学成立,这将为苏州市低碳消费理论研究提供巨大的智力支持。
(二)低碳消费法律构建问题
“市场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市场的手段配置资源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所以,政府部门要用市场手段、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管理和引导低碳消费。如果没有健全的有关低碳消费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低碳消费方式的形成便是一句空话。2007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倡导英国市民推行低碳消费。2008年,德国政府颁布了《节省能源法案》,主要是为减少碳排放提供法律依据。近年来,苏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的文件:2012年正式施行的《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2010年通过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2年颁布的《苏州市“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等。但到目前为此,苏州市有关“低碳消费”的专门法规还没有制定,为了构建低碳消费方式,培育低碳消费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苏州市需要建立并完善专门的低碳消费立法。
(三)低碳消费机制培育问题
改善气候不断恶化的根本途径是低碳消费,是在世界发展新形势下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新方式。这就要求包括社会经济在内的多种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机制创新,政府、消费者、民间组织及企业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低碳消费绝对不仅仅是某个消费领域的事,涉及到社会环境、消费总量、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思想等许多领域。目前,苏州市的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各种配套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值得欣慰的是,该市碳抵消交易已经开始了。2013年6月18日,该市完成江苏省首笔碳抵消交易。所谓碳抵消交易是一种全新的低碳消费理念,通过购买节能减排项目,为自己碳排放的产生买单。
(四)低碳消费管理模式问题
消费活动拥有典型的社会属性,所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理应与社会、道德规范相契合。何为低碳消费管理?要指在正确理念指导下,对市民的消费进行科学、适当的管理,以使市民的消费行为更加趋向低碳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低碳消费方式展开适当管理是低碳消费方式构建的重要保障。但到目前为止,苏州市低碳消费的管理方面还有许多的问题:苏州市政府还没有制定政府层面的低碳消费发展战略;低碳消费优先发展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有关低碳消费配套设施还没有建立起来;各类低碳消费市场、消费产品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五)低碳消费体制建立问题
首先是制度问题。市场在苏州市的有些重要资源领域里还不能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价格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较低的资源价格不能反映出资源的环境价值”,这对苏州市低碳生产、技术发展相当不利;其次是资金问题。资金支持是低碳消费方式构建的重要保障。如果苏州市能建立专门的低碳消费基金,低碳消费方式的构建过程将会加快,并最终有利于低碳消费文化的形成;再次是信息沟通问题。我们的消费者还不能有效地辨别低碳,因为大多数消费者缺乏低碳消费产品的专门知识和信息,最终的结果会影响消费者购买低碳商品和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