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社会治理效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 竞争能力 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龙头。高职教育要想既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又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使两者有效融合,就必须更新办学观念,坚持以“成人成才”为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办学方向,以“企业满意”为质量标准,以“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为培养特色。努力践行项目实训、能力培养融合一体的发展模式。从高职院校目前发展来看,如何在实践中塑造与传播良好形象,提高与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其有效途经思考如下。
一、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育人为根本”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所以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要提高高职院校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要育好人,育能人,育社会需要的人;始终把“以育人为根本”的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管理、教学的全过程。
“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学会做人。”因此,学校里任何一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根本目的就是广泛调动所有老师的积极因素,充分激发老师的创造能力,最大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是每一个德国人的育人观念。而在高职院校更要强调这个观念,要求所有的老师胸怀全局,把“所有学生当成自己的儿女、弟妹”,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意识,做到不是儿女胜似儿女,不是弟妹胜似弟妹;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无论是否是你系的学生,只要你碰到学生出现问题时,就要确保这个问题得以解决,真正保证“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真正做到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以全体老师的良好行为来教育学生、感动学生、培养学生。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越好,用人单位就越欢迎,高职院校的美誉度与知名度就越高,高职院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就越佳,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提升就越快;反之亦然。高职院校只有通过长期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的理念来塑造学校形象,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在学生管理上坚持“以感情为纽带”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工程,也是提高高职自身竞争力,实现教学目标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以感情为纽带”就是用“爱心”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直接导致进入大学的新生无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特别是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可能就是不被学校看好,被经常冷落和批评的对象。如何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还沿用中学的眼光和办法,只会把学生推向反面;如果采取简单的“管”或以“加强管理”为名的“堵”,还会引发意想不到问题的发生;所以在管理上要用爱心和尊重去融化学生的自卑,用成功去激励学生的自信。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有适度地加以疏导,变管理为服务,变管理为关心,用爱心去关怀学生,用情感去打动学生,缩短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距离,消除部分学生过去养成的对老师的戒备、抵触心理,强调“赏识激励”,寻找学生身上哪怕是与学习毫不相关的优点,把它作为药引子、作为催化剂,来实现学生的转化和进步。
对学生的管理也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将严格要求与真诚关心有效融合,不放过任何教育学生的机会。让学生在高职院校“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信心”,也就是以课程教学为载体,既令学生学业提高,更令他们精神面貌振奋,积极向上,使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成为他们一生前进、成功的转折和起点。
三、在学校经营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要在“以服务为宗旨”中塑造高职院校良好形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学校当作企业来经营。通过经营学校,使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使高职院校吸引更多的人才;通过经营教师,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来使老师获得学生的信任;通过经营学生,使学生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服务来使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要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输送急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以体现高职院校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其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学校通过“订单培养”,为企业和用人单位输送急需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主动走访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对人才层次的需求,对人才技能的需求,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部分学生进行“订单培养”,这样既增加的学生们的实际技能,又节省了用人单位岗前培养的费用,促进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很快适应,很快上手,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收益。
第二,学校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业教育“培训超市”。学院可利用已有的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积极面向企业和用人单位开展社会培训,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职工短期培训和职工继续教育,这样既可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好评,又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推行灵活的弹性学制,适应部分学生的培养需求。全球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必将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刚性”的学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弹性学制就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学习计划进行不同的设计,通过分阶段学习达到最后完成学业。即允许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在保留学籍的基础上去创业、打工和实践,实行课堂教学与就业市场互补的运作机制。
四、在教学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是每一所学校都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职院校就业好不好,已经成为考生和家长选择就读学校最主要、最现实标准,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因此,把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放在推进就业上将是高职院校提高社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加速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培养模式的创新上、教学质量管理上要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应努力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组织上进行分层分类。职业院校的生源相对质量较低,且实际的学习起点很不整齐,有相当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缺漏;一部分学生运用原有基础难以接受新的知识,给教学计划整体推进带来了困难。所以要根据社会对学生技能的不同需求,对低年级学生按基础进行分层、高年级按专业进行分类组织教学,因材施教,综合培养。
第二,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务实心态”的培养。很多企业对学生就业时的技能要求并不高,可以通过短期集训达到,但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心态的培养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学校要通过每一门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们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们眼睛向下的务实心态;培养学生们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有效推行“多证书”培养,实现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微软、思科等认证证书的合一,以加大毕业生的就业筹码,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底气。
从以上可以看出,只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去指导实践,以“以生为本”为教育的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实践准则,就能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社会竞争能力,就能快速提升高职院校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优势;途径
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一般则是指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与任务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服务性的活动。本文主要就第二种内涵进行论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类型,其直接为管理、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其内涵就是提供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技术创新与开发,交流职业教育办学成果与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最主要的是培训服务、科技服务和支援服务“三大服务”,建成技能培训中心、研发推广中心和对口支援中心“三大中心”。
2010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中五大内容之一。这些文件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明确了高职院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也呼吁高职院校要加大自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呼吁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和经济更好地快速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一样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社会服务方面的意识不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从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来看,还明显滞后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
主要体现在行业背景下的专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缺乏市场的充分调研,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专业设置数量增多,专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具备主动开发专业的意识,但缺乏有效指导,未能真正把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2.2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不够均衡
由于历史和行业背景的原因,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方向上,在服务行业企业和服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分析务区域经济发展上偏向于前者;在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的社会服务上,明显强于新开发专业;在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业务上服务能力较强,技术研发服务和对口支援能力相对较弱。
2.3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各高校才刚开始重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想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的能力,可是却没有过多的经费投入到相关建设之中,而在原先的条件下,不管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政策人力的支持上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要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途径,首先就是要树立明确目标,然后争取多方支持,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3.1 明确目标,树立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以社会服务为办学理念,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高职院校一般是为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高等学校,随着高职教育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这类学院逐步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树立全方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3.2 多方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业支持
社会服务是长期工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有限资源下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一是利用行政的手段,争取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企业、院校三方之间的合作行为;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导向作用。而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首先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政府充当良好的决策参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帮助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其次,通过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教师在参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与提升。
3.3 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
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树立名曲的目标,得到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还要积极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使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构建社会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完善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各高职院校拟成立统筹负责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中心,出台各类奖惩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激发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等多种合作方式,真正实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其次,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合适的教师准入制度,确保教师具备稳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要积极开展教师兼职工作的进行,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三是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四要不断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能够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100-103.
[2]赵向军,吕同斌,胡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03:40-43.
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和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1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涵
1.1人才服务
充分发挥人才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向社会输送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服务社会一项基本职能。高校应该按照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策略,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发挥专业的比较优势,培养出具有出色的实践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一方经济。
1.2技术服务
高校服务社会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开展科研攻关,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高校应该利用现有科教资源,在擅长的专业领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更新技术理念和技术产品,使行业和企业与时俱进,满足它们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需求。
1.3培训服务
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传统社会服务项目。首先,在擅长的专业领域中,针对行业和企业组织并开展高新技术人才培训、企业转岗人员培训等专业化培训;其次,在周边社区,针对某一类人群开拓再就业技术培训等社区培训服务项目;第三,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定位,举办多期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更好地服务于地
方经济。
1.4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形式。高职院校拥有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可以为行业与企业等提供决策、管理、技术等方而的咨询服务。
2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办学条件越来越
好,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在社会服务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社会服务意识不浓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对社会服务缺乏一定的认识,与企业、社会服务的热情不够,不能积极主动地为本行业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2.2专业教师的实战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缺乏到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对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新技术、新材料缺乏了解,这使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
2.3社会服务模式比较单一
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大多数是技术培训或岗前培训等,而对行业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工艺生产过程的优化涉及的不多,服务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多样化。
2.4社会服务的系统性和紧密性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中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仅局限完成一、两个专业项目,还尚未形成长期和系统的服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3提升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策略
3.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是离不开人才培养服务的,电气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要与提高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电气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电气行业人才,只有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融合、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以及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得基础上,才能最大程度地适应和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电气行业发展需求。
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结合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核心技术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基于现有教育资源打造核心专业课程,开展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和顶岗实习,全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一教育模式一方而迎合了行业和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体现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达到高等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了电气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3.2建设电气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电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动机,是服务社会的有力保证。高职电气专业根本的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电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具必要的基础理论,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和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电气专业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一方而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赴相应电气企业参加顶岗学习培训,使专业教师熟悉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材料等;另一方而而向社会聘请有技术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来学院任教,在教学中发挥指导和带动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构建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与此同时电气专业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而向电气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鼓励教师参与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实践锻炼,不仅可以强化教师的社会服务的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力。
3.3深化电气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社会需求、注重个性发展原则,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形成以通用技术课程模块为基础,专业课程模块为重点的体系结构。具体方案是: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教育与基本能力模块(基础人文社科教育、专业入门技能训练)、核心专业能力培养模块(电子设备维修、电气设备维修、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块共同构成,改变了传统三段式(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专功的课程体系。高职电气专业而向三类服务岗位是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及维修、工厂供电系统及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和自动化生产(纷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三个模块和三个岗位,形成了三横三纵的结构形式,三横即前述的三个模块组成。三纵就代表了三个服务岗位,由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和电机及拖动一条线、电气工程和供配电技术一条线、自动控制原理及技术和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一条线。各个课程必须明确知识核心点和技能核心点,把其强化为核心技术与岗位技能服务。在教学中要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形成双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3.4加强校内外实训中心的建设
实训中心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开展社会服务技术硬件保障。实训中心的建设应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鉴定及培训的原则建设校内外实训中心。电气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训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进一步强化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缩短学生在企业适应岗时间,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专业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训中心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中心,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中,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以出色的社会服务造福一方经济。
3.5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规范性
高职电气专业要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电气企业的技术进步。建立一套完善社会服务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师在公平、严谨的管理体制下高效率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引导教师而向电气企业开展多样化的技术服务,对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时间、实验设施等提供便利条件,并将其在社会服务中所形成的业绩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多种方式的激励与引导,充分调动教师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从事社会服务,勇于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高高职电气专业社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外部治理;内部治理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6-0045-04
高职院校要提升治理效能,就应对自身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动力来源于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适应“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是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存在的主旨所在,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各简称为《提升行动计划》和《发展行动计划》,并列出现时合称为《行动计划》)则是政策落地的具体尝试。从本质而言,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是高职院校积极回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调整,同时也是从价值与合法性角度证明其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不断探索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路径,并通过30多个政策文件的颁布来进行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价值求证,进而对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做出了有益理论探讨。笔者以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为主线,通过对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过程的理论反思,为目前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困局寻求突破口。
一、《行动计划》对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追求及其困局
治理效能是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提升是我国多年来追寻的目标。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的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系列文件中,也都把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进行部署。2015年8月28日,以《提升行动计划》颁布为新的起点,我国高职院校治理开始步入新征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治理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与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以及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高职院校治理效能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缺位,内部管理仍是行政化与人治化大行其道;二是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尚待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有待加强;三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整体功能缺失,校园文化系统设计不足;四是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融合度不够,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五是高职院校教师岗位适应力有待强化,专业化水平与社会需求匹配度差距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高职院校治理效能不高,并对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产生消极影响。
詹姆斯・N・罗西瑙指出,治理是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1]。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是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治理效能化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俞可平曾提出: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2]。由此可以看出,追求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最优化是高职院校治理的最终宗旨,教育部在2015年10月19日颁布的《发展行动计划》则是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采取的又一个具体措施。
总理对我国职业院校治理问题非常关注,根据目前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显示,仅从 2014年到2015年,他就数次对职业院校治理问题做出指示。如2014年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用改革的办法形成良性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参与进来,共同办好职业教育,增加就业,不断释放“人才红利”[3]。在2015年5月10日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 全国启动仪式上,总理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设立,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4]。2015年10月,总理在与默克尔共同考察安徽合肥学院时表示:中国正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愿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让“崇尚一技之长”的理念成为社会风尚,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提供支撑[5]。总理的这些批示就是在当下职业院校治理效能不尽如人意现状下提出来的。
当下我国职教界正在对《行动计划》进行理论反思,虽然对高职院校治理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解读,可这些观点大多都把焦点聚焦在治理效能上,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共识,即治理效能是《行动计划》的核心部件。此论断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得出,其一是提升治理效能是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治理同样如此。高职院校的出现不仅满足了许多家长与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并在服务区域经济中大显身手。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随着上个世纪末高职院校在数量上的快速扩张,其内涵建设并没有达到与时俱进,出现了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低下。由此,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成为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核心需求,效能导向顺理成章成为《行动计划》的方向。另外,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治理不尽如人意的现状,《行动计划》的关键目标是放弃追求规模扩张与层次升级的冲动,转而加大对高职院校治理的投入,打造一个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高效高职院校。其二是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应当成为《行动计划》的优先选项。毕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社会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在上世纪末期,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就是为行业企业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于是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大行其道。21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原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培养成拥有其自身发展“个性”的职业人才,这些变化决定了高职院校治理方式也应顺应这种发展潮流。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而言,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是实现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选项,是实施《行动计划》的“先行军”。
纵观高职院校治理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前的“政校合一”式治理发展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府管校办”式治理,再到今后“有限主导-合作共治”式治理,其基本路径是逐步归还高职院校办学自,即通过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来提升其治理效能,其着眼点均应通过革新高职院校治理方式进行“无缝对接”。可目前的现实是国家出台的政策“热”,可是高职院校却反映“冷”,这种“冷热不均”现象究其实质就是高职院校治理对接的缺位。表现在治理理念上,旧有的治理理念根深蒂固,学校治理往往是新瓶装旧酒,缺乏必要的风险治理意识,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潜在办学风险;表现在高职院校治理机制上,当下高职院校大多仍采用科层制管理,可当高职院校面临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二级学院的管理分权以及学术权重不断增强等现状时,高职院校科层制治理就难免遭遇困局;表现在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上,高职院校办学自尚待完全落实导致高职院校治理自治空间受到挤压,高职院校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依附导致高职院校治理行政化色彩浓厚,高职院校党政关系不和谐导致高职院校治理“政出多门”,高职院校民主参与监督缺失导致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权益受到侵蚀,社会参与机制缺失导致高职院校治理主体的缺位。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行动计划》必须面对的困局。
二、着眼于外部治理是《行动计划》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重大突破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治理困境,特别是治理效能问题,其解决路径只能是革新,而《行动计划》的颁布则是吹响了行动的号角。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我国高职院校治理革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后寻找到了突破口,契机就是从过去只专注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革新转而成为高职院校治理革新的内外兼收。
根据治理功能的分类,高职院校治理不仅应涵盖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同时还应该涵盖外部治理。高职院校治理是高职院校治理组织存在的必备条件,缺少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高职院校治理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必然会受到质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外部治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是外部事务治理的基点,可以说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成效事关高职院校整体治理效能的发挥,并对高职院校外部治理起到非常显性的作用,这也可以从两个《行动计划》中得到证实。
对比《提升行动计划》与《发展行动计划》,可以发现,前者大多着眼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其重点任务是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管理制度标准建设行动、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以及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6]等。针对该行动计划的作用,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为基本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后者大多关注政府与社会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作用,如在主要任务与举措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部分推出了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增强院校办学活力部分提出了推进分类考试招生、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鼓励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以及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等,在完善质量保障机制部分中提出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完善院校治理结构[7]等。针对此行动计划的作用,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治理与效能应该是对孪生姊妹,正如高职院校治理可以划分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一样,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同样可以划分为内部治理效能与外部治理效能,而常被提及的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则往往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代名词,即这种界定只关注了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对高职院校外部治理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这种理念也与系统论相悖。根据系统论,高职院校治理组织应由内部治理组织与外部治理组织组成,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有机整体。对此,如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治理组织中要素的作用,并达到1+1>2的效果,成为目前高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过去高职教育界对治理效能的关注点都集中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上,并把高职院校治理等同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进而把高职院校内部诸要素所发挥的相互功用当作是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获取。而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是从高职院校、政府以及社会三者间关系着手,其聚焦的是高职院校治理活动对上述三者的效能问题。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的取得是基于以下条件的获取,即从高职院校、社会以及政府间各自优势来看,仅仅单靠高职院校进行治理,其效能并非总是高效,这可以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中得到明证。在高职院校治理利益相关方中,社会、政府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功效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须在高职院校、社会以及政府间进行综合衡量,从而寻找到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最佳途径。而明确高职院校治理外部效能,核心是要对高职院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势力范围”进行准确界定,既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各自效能,同时又要避免三者间的相互越位,只有如此,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提升才能够得到保障。
《行动计划》的突破点就在于此,即从过去的只关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转而将内外部治理同等对待,并从理论探讨上升到实践探索阶段。出现这种改变的背景就是当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效能不佳,须通过引入社会与政府资源来达到高职院校外部治理的突破,并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加快的氛围中得以实现。如在《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导思想部分明确提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在主要目标部分明确提出“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从高职院校治理革新路线图来看,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治理革新就是通过引入社会与政府,实现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向高职院校治理转变。此变化要求根据高职院校、社会与政府各自的优势,合理理清高职院校、社会与政府的职责范围,并逐渐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制,使高职院校、社会、政府三者间相互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三、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关联是《行动计划》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保障
对于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和内部治理效能关联性的解读,则应从理论视角着手。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提升取决于高职院校治理权力分配能否在功能与结构上实现优化。高职院校治理权力功能的优化是指将社会与政府引入到高职院校治理之中,其关注点是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高职院校治理权力结构的优化则是指高职院校内部进行合理的机构设置、人员的定编定岗、职能划分等权力分配行为,这与各高职院校当下所进行的绩效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关注点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效能。鉴于当前高职院校治理体制还留有计划经济与人治化的痕迹,因此它的结构、功能与运行关系都难免被打上上述烙印。如果高职院校治理革新仍局限在以前的固定思维中,固守已有的高职院校对社会、政府的功能范围,其结果必然会是“雨过地皮湿”,最后还是以“涛声依旧”落幕。另外根据结构与功能两者间的关系,前者表现后者,后者决定前者。因此,功能的有效发挥取决于相应的结构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如果保持功能原状,只是对结构进行某种程度的改变,其结果只会是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鉴于此,高职院校在执行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两个行动计划时,不能够采取区别对待,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如果有些高职院校仍然采取过去的在高职院校内部进行“小打小闹”来应付差事,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方法最终结局是会使这些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持续低效,并在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进程中被历史抛弃。
纵观高职院校治理革新历程,当高职院校治理致力于内部治理之时,即高职院校在忙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组织研制管理指导手册、细化院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能力要求、制订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学校核心文化、优秀学生社团等遴选展示活动、质量年度报告[8]等内部治理来寻求从根本上降低高职院校内部组织的内耗,从而实现提升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效能的宗旨。另外不要忘记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的提升,将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高职院校治理革新的成效来看,高职院校治理权力结构与功能合理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并以此为基础,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效能与外部治理效能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因此,通过对高职院校治理革新的解读,高职院校在执行《行动计划》时应遵循一个基本准则,即高职院校治理革新在不断完善多元主体治理机制的同时,须持续进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革新。
参 考 文 献
[1]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
[2]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3]重职业教育 破解中国就业难题[EB/OL].[2015-05-20].http:///gn/2014/05-24/6208159.shtml.
[4]:加快发展现代职教 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EB/OL].[2015-05-10].http://.cn/c/2015-05-10/173031814838.shtml.
[5]:中国愿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经验[EB/OL].[2015-10-30].http:///a/20151030/46056477_0.shtml.
一、主要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镇党委把加强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摆到突出位置,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加深干部职工对效能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激发机关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镇党政主要领导在机关例会学习上,逢会必讲效能,并重点组织学习了县委、县政府《年光泽县委、县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认真研读了《年止马镇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和《光泽县绩效管理及效能建设工作明察暗访实施细则,深入倡导机关效能建设“四落实”、“四不准”要求。由于宣传到位,教育到位,机关干部职工对效能建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人人讲、事事讲效能的良好氛围。
2、强化效能监察。加强效能监察是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保证。镇党委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出发,重点抓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依法制定政务公开目录。将各村、镇直各单位按规定需要公开的事项列入政务、村务公开目录,效能办定期督促所站和各村将有关事项公开,压滤机滤布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二是开展明察暗访。根据镇党委的统一部署,镇效能办根据不同时期中心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针对迟到早退、无故缺岗、上班玩游戏、扎堆闲聊等问题,对镇机关各所站及镇直各单位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效能问题进行通报批评。三是开展村务公开检查。镇效能办牵头对10个行政村的村务公开进行了四次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整改情况列入镇直各单位、各村创业竞赛工作考评。四是开展效能评议监督活动。聘请部分老党员、老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界人士等为效能建设监督员,定期开展效能建设形势分析会和评议活动,对所站的行风、政风以及政务公开工作等开展评议和征求意见等活动。五是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通过公布投诉电话、设置投诉信箱、聘请效能监督员等形式,畅通监督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和投诉,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真正做到让村民满意。
3、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为了加强治理,镇党委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针对镇村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机关干部职工作风明显好转,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形象进一步好转。二是建立实施机关效能“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并由镇效能办加强平时督察,杜绝小史大权和中梗阻现象。三是规范了机关干部联村、联户制度,重点是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制度、机关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度,进一步密切了与基层的关系。
4.建立和实施效能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机关内部执行各项制度的考评奖惩制度,加大内部责任追究力度,将行政效能考评结果与机关干部年度考核挂钩,并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岗位交流及确定年度目标奖的重要依据,形成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工作成效
1、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
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将治理、监督融为一体,通过加强对机关内部的岗位责任、滤布工作规范、目标治理等基础建设,强化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从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切实起到了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积极作用。机关开展效能建设以后,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作风粗暴等现象基本消除,机关干部“以管人者自居”的观念得到转变,摆正了权力和服务、人民与公仆的关系,基本上能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和特点,主动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和方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工作效能有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