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危机的类型

金融危机的类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危机的类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危机的类型

金融危机的类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0)01-0049-02中图分类号:F821.5文献标识码:A

严兵(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福建厦门361005)

[收稿日期]1999-10-20

[作者简介]严兵(1977-),男,湖北荆门人,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在读硕士研究生,攻读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金融危机的类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金融危机的类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技术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1、引言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的金融行业受到沉重打击。作为金融行业的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的影响。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之后,世界保险业的巨头AIG(美国国际集团)也宣布即将破产,最终被政府接管。此外,欧洲各国保险公司如瑞士再保险集团,德国安联集团,英国英杰华等世界知名的保险公司也受到重创。在亚洲,日本的大和生命保险公司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宣布破产。因此,在金融危机前后,研究世界保险公司效率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Robert J.Shiller,2009)认为,金融危机不是由技术的因素或者政府的政策造成的,而是由美国以前发生危机的历史造成的,而这些历史影响着当今美国经济人的行为。他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传统的效率理论提出了挑战。张炀(2010)中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暴露了放松金融监管、推崇金融自由化的弊端;危机前美国的“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多头监管、监管疏漏和监管失控等内在缺陷;在后危机时代,美国加强了监管力度,拓展政府介入监管的程度,在财政部设立全国保险办公室(ONI);改革旨在堵塞美国金融体系漏洞,避免金融危机重演,恢复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陈辞,李炎杰(2010)中认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 美国保险业遭受危机的沉重打击主要源于金融混业经营、保险机构持有的金融衍生产品和为次级债券提供的违约信用保险、金融海啸凸显强化监管的必要性。

巴曙松,牛播坤(2010)指出面对着欧洲保险市场监管的诸多漏洞,欧盟对再保险、认可资产评估和最低保障基金水平的监管指引有所强化。一些成员国已经开始着手推行“偿付能力II ”标准。许闲(2011)认为欧洲作为发达的保险市场,其市场内部发展并不均衡。金融危机以后,欧盟各国之间保险市场受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各国保险密度差异大;欧洲经济增长减缓造就保险深度上升,同时,各国保险深度差异主要体现于寿险业,不论总体保险深度还是人寿保险深度,东欧国家的数据全部低于欧洲的平均水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欧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由此看出欧洲保险市场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宣晓影、全先银(2009)通过对于日本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发现由于在泡沫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健全了金融监管体系。因此,此次危机对于日本的金融业及保险业并没有造成大的冲击,金仁淑(2010)通过对日本监管体系改革的研究,认为金融监管全力的高度集中以及在金融创新中的协调发展,对于日本抵御本次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日本的不良债权比例明显下降,金融机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明显上升。

以上这些研究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危机后采取的各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没有对保险公司的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对影响保险公司效率的因素的分析也尚不全面。本文选取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主要保险公司的数据,对其在金融危机过程中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其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

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关于保险公司效率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绝对法和相对法两种。绝对法一般是通过公司的财务指标来测量公司绩效,而相对绩效评价中以随机边际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这两种计量工具最为常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由于具有许多随机边界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中,因此,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分析和评价金融危机前后国际保险业的监管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最早由 Charnes、Cooper 和 Rhodes 于 1978 年提出,他们在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条件下构建了CRS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出样本公司技术效率的数值。1984 年 Banker、Charnes 和 Cooper 放宽了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提出规模报酬可变的VRS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一步分析出技术效率无效的原因。

数据包络分析法利用非参数的方法不用对函数形式和误差项做出假设,也不用对可行解的关系作详细的定义,其在这方面的优越性使它成为测度多投入、多生产的决策单元间相对效率的方法。

由于研究时间搜集数据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本文选取的主要是排在世界 500 强中的保险公司,包括16家美国保险公司、14家欧洲保险公司以及9家日本保险公司。本文在分析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时,选取固定资产,股东权益以及雇员人数为投入指标,选取营业收入为输出指标,通过建立CRS和VRS模型,运用DEAP2.1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以上数据来源均来自财富中文网。

3、 数据包络分析实证结果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主要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2007年大幅下滑,其中技术效率均值由2006年的0.792下降至2007年的0.522,纯技术效率均值由2006年的0.935下降至2007年的0.816,规模效率均值则由2006年的0.847下降至2007年的0.64。说明金融危机在07年对美国保险业的影响最大。从08年开始,由于美国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美国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开始回升,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上。

从各保险公司的情况来看,安泰,信诺,西北互助人寿保险和麻省人寿这四家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比较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家公司主要经营的是人寿保险业务,这也说明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要比财险等其他类型的保险公司经营效率高。而在金融危机前排名前两位的州立农业和AIG,虽然公司规模较大,但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都普遍低于排名靠后的其他公司,这说明由于这两家公司盲目扩张公司规模,导致投入过多,降低了公司生产经营的效率,这也导致了两家公司在金融危机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图2是欧洲主要保险公司2007-2011年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洲主要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均值和纯技术效率均值在2009年降到最低值,规模效率均值则较为平稳。说明金融危机在09年对欧洲保险业的影响最大,其中技术效率均值由2008年的0.638下降至2009年的0.597,纯技术效率均值由2008年的0.814下降至2009年的0.753。从下降的幅度看,欧洲保险公司的效率的下降幅度低于美国保险公司,这也说明金融危机对欧洲保险公司的打击程度低于美国。

从欧洲各公司的情况看,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英杰华集团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比较高,这三家公司都是主营人寿保险业务的,这说明欧洲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要比财险等其他类型的保险公司经营效率高。这一点同美国保险业的情况相一致。欧洲保险市场上的两大巨头安盛和安联保险集团虽然营业收入在逐步上升,虽然其纯技术效率值较高,规模效率却普遍低于其他公司,规模报酬也在连年递减,这说明在经营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投入过多的情况,降低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最终会导致技术效率的下滑。

从图3可以看出,日本主要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都很高,且趋势较为平稳,这说明日本保险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明显。从日本各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结果的来看,日本邮政控股公司和日本生命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相对较低,与之相对应的是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低于它们的公司反而技术效率相对要高,这说明了虽然这两大公司资产规模排在日本的前两位,营业收入也在逐步上升,但是盲目增加投入并不能带来效率的提高。

在日本所有的保险公司中,MS&AD保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比较高,而这几个公司的共同点就是基本上经营的财产保险业务,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要比寿险和健康险等其他类型的保险公司经营效率高。

4、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国家保险业的分析和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进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国主要的保险公司在07年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而欧洲的保险公司在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日本的保险公司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此外,通过对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分析,发现发达国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技术效率相对较低,这说明盲目增加投入是不能提升保险公司的效率。而通过比较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发现,美国和欧洲的寿险公司效率要高于财险等其它险种公司,而日本的财险公司效率高于寿险及健康险公司。

通过对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保险公司效率的分析,对我国保险公司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应该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方式,通过加大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等方法来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使公司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抵御外部恶劣经济环境的能力,使公司得到更有效率的发展。同时,保险监管机构加强内部各部门的合作,完善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健全保险信用评级制度,定期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检测,提高保险公司的自我预警能力,提高保险业的监管效率,促进我国保险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 方法——运筹学的新领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 李扬,陈文辉.国际保险监管核心原则:理念、规则及中国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 许闲.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信息对称性与市场供求[J] .保险研究,2011,(5)

[5] 金仁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0,(9).

[6] 宣晓影,全先银. 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及原因[J].中国金融,2009,(17).

[7] 巴曙松,牛播坤. 曙光中的黯淡:欧洲保险市场前瞻[J]. 资本市场,2010,(9).

金融危机的类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预期 博弈 政策制定者 公众 宏观经济政策

一、引言

近年来金融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更可怕的是造成全球投资者信心崩溃。如何树立“比货币、黄金还贵重的信心”,已成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难题。

实际上最近的金融危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最初实体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显著恶化,只是由于虚拟经济的波动拖累了实体经济,最终导致整体经济衰退,正如伯南克所描述的“小波动,大周期”。以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据IMF统计,美国抵押贷款和相关证券规模不足1.4万亿美元,已将全球经济拉人泥沼,不能自拔。可见,金融经济周期一且形成,治理起来则事倍功半。截止到2008年全球已经获批的救市方案金额已逾4万亿美元,救市规模已远远大于次贷规模,但让人失望的是这些前所未有的全球联手救市措施仍然不能驱散次贷危机的阴影,达到止滑提速和提振信心的作用。

很明显,金融危机期间负向波动被金融市场缺陷和人们的悲观预期放大了,中央政府要治理危机并从中摆脱出来,避免或降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关键要治疗公众的悲观预期和心理恐慌。

二、心理预期对危机的影响机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心理预期在金融危机的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治理危机,首先要理清金融市场缺陷和心理预期在危机产生和蔓延中的传导机制,才能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

1、国外学者有关心理预期对危机的影响机制

国外学者主要从金融市场缺陷――市场信息不完全导致的预期偏差角度间接描述了心理预期在金融危机产生和蔓延中的角色。费舍尔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认为,经济繁荣阶段由于微观主体乐观预期导致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基于悲观预期的“债务清算”形成了金融经济周期,危机爆发后企业为清偿债务而廉价销售使净值下降,引起利润水平下降甚至破产,进一步导致产出和就业水平下降。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心理预期是影响供给和需求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就业水平、货币需求、投资水平以及经济周期都与之有关。伯南克和哥特勒的金融加速器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缺陷在经济萧条时期被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放大,导致企业净值降低,外部融资困难,从而使得投资下降,产出减少,危机进一步加剧。米尔顿从委托一问题的逆向选择出发,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微观主体中锻行的行为:负向冲击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准备金,银行可贷资金将减少。银行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防范陷入“挤兑危机”和“流动性困境”,采取压缩自身信贷规模、规定更加严格的信贷合同、催还企业贷款和提高信贷实际收益率等措施。其直接后果是企业的可贷款规模减小,成本上升。投资急剧减少,整体经济的活跃程度降低。

2、国内学者有关心理预期对危机的影响机制

国内学者则主要从心理预期角度论述了微观主体在金融危机产生和蔓延中的角色。刘骏民,许圣道等认为心理预期在金融危机传导和深化中非常重要原因在于虚拟经济是以心理为支撑的价值系统。其独特的定价方式与人们的预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由于现代金融市场固有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以及人类与生俱来的贪婪、恐惧和从众心理决定了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注定了虚拟经济具有过度波动性和敏感性。刘春航,张新指出在宏观经济波动比较大的环境下,心理预期所发挥的作用更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心理预期来间接影响投资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之所以不能直接有效地发挥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参与者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对各种宏观政策信号作出及时地反应,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认为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完全,心理预期在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过程中起了推波助谰的作用。

三、治理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大部分研究在选择宏观经济政策治理危机时都忽视了金融加速器和心理预期的重要作用,而主张选择明确的扩张财政政策。辅以适当扩张的货币政策甚至中性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凯恩斯认为,大萧条期间当利率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再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进而不会使投资和产出增加,扩张性货币政策失效。从而主张选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治理衰退。货币主义学派代表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货币政策认为。应避免货币政策受政治因素左右,不管经济出现什么情况。央行都应保持稳定的增长率,确保经济主体享有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预期,以实现经济稳定。

但是。在次贷危机中我们观察到一个事实:危机期间理性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发生改变。经典理性预期假定认为公众能够对政策制定者的行为做出合理预期,事先估计扩大货币供给带来的物价上升,从而在物价上涨之前。工人就会提出更高的工资要求,从而导致雇主因为成本增加而放弃扩大生产的打算,因此货币政策失效。但是。在这次危机期间,由于失业人数增加和就业压力倍增,工人失去提高工资的动机和谈判筹码,结果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同时利率下降,企业投资成本降低,从而最终导致企业因为投资成本降低而扩大雇用人数,扩张生产,提高产出水平,即扩张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而且,从逻辑上讲,扩张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恢复最有效,扩张货币政策则对恢复虚拟经济最有效,危机起源于虚拟经济,继而拖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衰退是因,实体经济衰退是果。如果只重点治理实体经济衰退,而虚拟经济仍未恢复的话,实体经济还是会被虚拟经济拉入泥沼。所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树立投资者的乐观心理预期,有利于恢复虚拟经济进而使整体经济复苏。

四、一个简单博弈模型

在上一节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通过一个两阶段的非完美信息博弈模型来论证和描述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在治理危机中发挥作用。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政府与公众包括企业和家庭的基于市场缺陷的非完美信息动态博弈过程:政府通过发送各种信息或信号――紧缩或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企业和家庭观测到信号后形成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政府根据企业和家庭的预期再重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过程。在详细描述博弈模型前。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函数:

1、企业产出函数:

式中表示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u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为

公众预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b0表示宏观经济政策与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产出的作用。这个产出函数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意料之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也能影响产出水平。

2、政府收益函数:

这个收益函数的含义是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使“产出低于目标水平的损失”与“宏观经济政策松动导致的通货膨胀、声誉损失之和”最小。式中C反映了宏观经济政策松动有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在政府收益函数中的权重,C值越小表示政策制定者关心失业或产出增长更甚于通货膨胀,由于凯恩斯主义者主张干预,所以在金融危机时期,倾向于选择较小的以获取较低的失业水平或较高的产出水平,即。

3、企业的收益函数:

企业收益函数告诉我们企业总是试图正确预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在时他们的收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具体博弊模型描述如下:

I 参与者:政策制定者,公众(企业和家庭);

Ⅱ 政府类型:凯恩斯主义者,自由主义者;

Ⅲ 博弈顺序:

a 自然赋予政策制定者某种类型c,政策制定者向公众发出选择紧缩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信号;

b 公众形成对第一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

c 政策制定者观测到预期,其后根据收益最大化原则选择第一期的真实宏观经济政策;

d 公众观测到(但不能观测到政策制定者是凯恩斯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然后形成对第二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

e 政策制定者观测到,然后选择第二期的真实宏观经济政策。

这个两阶段非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解告诉我们: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公众能够明确判断出政策制定者的类型,因而他们预测的宏观经济政策松紧程度与政策制定者实际实施的宏观政策能都达成一致,从而不会形成悲观预期,能够做出与政策制定者期望相同的投资决策,有利于较快走出危机泥沼。

但是在非完全信息条件下,公众只能够观察到政策制定者的现行政策,而无法观测到政策制定者的类型,即不知道他们是凯恩斯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在悲观预期和风险厌恶的双重约束下,公众可能减少投资,因而不利于经济恢复。为了让公众明确自己的类型。政策制定者在实施第一期的救市措施时,可以通过突破以往尺度的宽松宏观经济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来表明自己的类型,使公众相信政策制定者会继续采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直至经济复苏。从而有利于提振公众信心,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复苏起来。

五、政策建议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应。因为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需要获得公众的理解、接受并主动配合。

(一)金赫危机期间,货币政策依然有效

对实体经济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影响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使消费者对未来更加明朗,减弱谨慎动机,提高消费倾向;可以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使投资预期收益率大于投资成本而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对虚拟经济而言,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公众信心恢复。有利于资产价格上升,资产价格上升又可以通过托宾q效应、莫迪利安尼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进一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带来积极影响,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从经济周期中恢复过来。

(二)政策制定者辟递政策信号的明确性套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政策制定者在治理危机期初选择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利于化不完全信息为完全信息,从而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透明度。便于公众理解政策制定者和树立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制定者在表明自己的危机治理态度后,要保证按照态度传递的信号制定政策并严格执行,以向公众巩固其在危机中的积极态度,从而有利于经济恢复。

金融危机的类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存款保险制度 新发展

一、金融危机前英美存款保险制度概述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经历了近八十年的发展历程,已基本成熟。1934年根据《1933年银行法》成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是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实施者和银行业的主要管理者之一,负责商业银行、互助储蓄银行、储蓄与贷款银行等美国绝大部分存款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事务。

英国金融服务局(FSA)于2001年根据《2000年英国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建立了金融服务补偿计划(FSCS),将1982年建立的存款保护计划纳入其中的一个子计划。金融服务补偿计划由金融服务补偿计划有限责任公司(FSCSL)负责实施。

存款保险制度在英、美两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其中差异性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存款保险机构所承担的职能方面。存款保险机构根据其承当的职能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付款箱”类型、“成本最小化”类型和“风险最小化”类型。英国FSCSL实际上就属于“付款箱”类型,FSCSL仅在银行破产倒闭时才发挥作用,基本处于消极被动的赔付地位,它没有对投保银行进行监管的权力,无法为防止问题机构的倒闭而提前进行干预。而美国FDIC是最典型的“风险最小化”类型,它被赋予了最广泛的风险管理功能与权力,不仅是州注册的非联储成员银行的主联邦监管者,同时是所有参加存款保险的银行与储贷机构的辅监管者。

二、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危机中的创新

(一)FDIC在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其传统职能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已经历过几次危机的考验,集多项职能于一身。危机爆发后,FDIC充分发挥其传统职能,及时对金融风险进行处置,有效维护了存款人的信心。

1.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利益

根据《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美国存款保险限额临时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直至2009年12月31日。而《2009年美国救助家庭住房法》又将该期限延至2013年12月31日。FDIC始终能够做到在银行倒闭后的第一时间对存款人的受保存款提供保障,以防止支付体系崩溃。对于未受保存款,FDIC还采取预先赔付50%的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存款人权益。

2.加强对存款机构的监管

危机爆发后,美国问题金融机构的数量急剧上升,FDIC因此加强了对投保存款机构的监管,若发现潜在的风险,则采取必要措施以及时纠正被监管机构的行为。例如,2008年9月,在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FDIC及时向雷曼兄弟控股的银行实施“停止与禁止令”。

3.保证问题银行有序运行或退出

此次危机中众多中小银行相继倒闭,FDIC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运用多种方式处置金融机构。FDIC在处置破产银行时,大多运用“收购与承接”方式,通过向健康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以购买破产机构的资产进行处置。对部分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还采取“过桥银行”策略,先自行经营再择机出售。只有当处置成本高于直接赔付时,才采取由存款保险基金直接赔付的方式。多样化的风险处置方式快速及时地处置了金融风险,有效保障了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维护了金融稳定。

(二)FDIC在金融危机中的新举措

为应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FDIC积极与其他监管机构配合,采取各种措施抵御危机,使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范围得到大幅拓展,而FDIC也成为应对金融危机、处置金融风险的应急平台。

1.推出临时流动性担保计划,解冻信贷市场

FDIC于2008年10月14日出台了临时流动性担保计划,以缓解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缺的局面,努力解冻信贷市场。临时流动性担保计划由交易账户担保计划和债务担保计划组成。交易账户担保计划是受保银行可申请由FDIC对其非生息交易账户超过25万美元的部分提供全额保险。债务担保计划为受保银行和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可向FDIC申请,由FDIC对其在银行间市场于2008年10月14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发行的高级无担保债提供担保,但金融机构依托FDIC担保发行债务的额度不得超过其于2008年9月30日止在银行间市场未清偿的、在2009年6月30日之前到期的高级无担保债余额的125%。

临时流动性担保计划虽然是FDIC在危机中推出的一项应急性计划,却成为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本次危机中的重要创新:

(1)债务担保计划扩大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危机时期的应急担保范围,将FDIC保险的范围从存款延伸至非存款类债务;

(2)债务担保计划不限于受保银行,惠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3)在危机中推出的该计划遵循了“自愿投保”原则,不同于非危机时期的强制保险。

2.剥离不良资产,清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2009年3月23日,美国财政部与FDIC、美联储联合宣布了“公私合营投资计划”,作为金融稳定计划的一部分。公私合营投资计划旨在通过吸引私人部门资本,并将其与政府资源相结合,以帮助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恢复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的能力。根据贷款和债券两类不良资产,该计划分为两部分――有毒贷款计划和有毒债券计划,而FDIC是前一子计划的主要参与机构之一。

有毒贷款计划的主要举措是由财政部和私人部门共同出资形成投资基金,购买银行所持有的合格问题贷款,并在FDIC的监督下处置这些问题贷款,获取收益。该计划期望广大投资者都能参与其中,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基金计划、保险公司及其他长期投资者,而有毒资产的价格则根据投资者竞拍后的市场价格决定。投资基金由美国财政部和私人资本各出资50%组成,且为筹措资产处置所需资金,投资基金可发行由FDIC担保的债务,但举债额度不得超过其资本(即财政部和私人资本出资总和)的6倍。私人部门最终可保留所购资产的管理权,但须受到FDIC的严格监管。

FDIC在有毒贷款计划中的创新之处在于:

(1)FDIC延伸了进行金融风险处置的领域,开始为那些危机中不至于破产、但受到危机严重侵袭的银行提供了化解风险的渠道;

(2)为FDIC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市场化融资渠道,调动私人资本的积极性;

(3)在有毒贷款计划下,不良资产的购买方和管理方不一定集中于一家机构,较之由一家机构集中处理所有的不良资产并寻求相关融资的做法更有效率。

3.对不良资产进行担保,救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对于陷入危机的美国花旗银行,美国财政部、FDIC和美联储最终达成了救助协议,并于2009年1月15日开始执行。根据该协议,首先由财政部向花旗集团注入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中的200亿美元。然后,由财政部和FDIC对花旗银行总额为3008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池进行限额担保,以防止花旗集团遭受非正常的巨额损失。另外,对于限额担保以外的该资产池受到的损失,花旗银行可以请求美联储对该部分损失提供90%的贷款。在此协议中,FDIC提供了高达90亿美元的担保,而作为对价,花旗银行发行的70亿美元优先股中有30亿美元由FDIC认购。美国财政部、FDIC和美联储针对美国银行达成了与美国花旗银行十分相似的救助协议。

对不良资产提供担保并参股机构是对传统意义上存款保险功能的突破。而FDIC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救助,使其风险处置功能超越中小金融机构而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FDIC参与处置大型复杂金融机构的成功实践以及危机以来对银行类机构风险的提前介入和有效化解,为美国政府建立大型复杂金融机构风险化解机制提供了良好借鉴。

(三)后危机时代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

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标志着历时近2年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终于完成。该法案对美国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强化了FDIC的职能:

1.扩大了FDIC的破产管理权限

该法案授权FDIC建立对倒闭大型金融机构的有序破产清算机制,而FDIC的这种破产清算权力与其处置倒闭保险存款机构的权力相似。FDIC被赋予的相关权力还包括进行债权偿付、建立过桥金融机构以有序地关闭大型金融机构以及将合格金融合同移交给过桥公司或第三方。同时法案规定只有在财政部、FDIC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全部同意的情形下,才能将大型机构置于破产程序。另外,FDIC确定该银行破产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威胁时,为防止银行破产,在获得联邦储备委员会三分之二成员同意后,FDIC可以对银行的债务提供担保,但担保条款必须获得财政部的通过。

2.授权FDIC对“生存预嘱”的管理

法案要求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控股公司在陷入财务困境时,应向FDIC、联邦储备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提交一个快速、有序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也被称为“生存预嘱”。FDIC与联邦储备会员会将共同有关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控股公司制定“生存预嘱”的规则,审查提交的计划,并决定这些计划是否合格。如果计划不合格,FDIC和联邦储备委员会有权要求该公司进行修改,还可以提出严格的要求和限制,甚至可以要求该公司出售某项资产以减少其对整个系统产生的风险。

3.有多项涉及存款保险基金的规定

该法案加强了FDIC管理存款保险基金的职权,要求FDIC采取必要步骤使存款保险基金的准备金率在2020年9月30日前达到评估参保存款的1.35%。同时FDIC可以通过对总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大型金融机构征收费用,来弥补金融机构破产带来的损失。另外,法案还将存款保险最高限额永久地提高到25万美元,并规定此最高限额适用于FDIC在2008年1月至3月被指定为清算管理人或保护人的任何机构的储户。

4.其他改革中也有一些条款涉及FDIC

如撤销储蓄机构监督办公室,将储蓄机构监督办公室及其主任享有的与州储蓄协会有关的所有职能移交至FDIC;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成立吸收了FDIC等监管机构的消费者保护职责;为加强对信贷评级机构的监管,要求FDIC在内的一些监管机构开发自己的信用评级标准。

三、英国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危机中的新发展

(一)FSCS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

如上所述,英国存款保险制度属于典型的“付款箱”模式,因此它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有限,甚至在危机开始时即受到各方的质疑。

1.FSCS的作用受到质疑

2007年9月13日,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英国第5大抵押贷款机构北岩银行发生挤兑事件。在北岩银行挤提过程中,许多客户致电FSCS,询问FSCS的角色及他们的存款能否得到保护,而FSCS只能说明其仅在受到保险的机构不能支付其债务时介入。FSCS的表现并没有缓解公众的恐慌心理。英国现行存款保险制度在北岩银行事件中的失灵,是由其存款保险赔付限额偏低、存款赔付时间偏长、初期资金和继增资金有限、不具有金融检查权等内在的缺陷决定的。

2.FSCS在危机中的些许表现

尽管从危机开始时英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即被认定为十分有限,但金融服务补偿计划在这次危机中也得到了一些调整,以帮助金融市场恢复稳定。

(1)提高存款保险限额

英国存款保险的最高限额在危机中被三次提高:一是2007年10月1日,FSA将FSCS的存款保险限额提高到3.5万英镑的100%;二是2008年10月3日,FSA宣布从7日开始个人存款担保的上限从3.5万英镑提高到5万英镑;三是存款保险最高限额被宣布从2010年12月31日起提高至8.5万英镑,达到了此前欧盟提出的10万欧元上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