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范文第1篇

一、认识余震

地震是人类生活中破坏性极强而且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一次大地震发生后,常常会伴随一系列余震,强余震也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会对主震震中地区再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余震对人们的影响也非常大。下面就来揭开这个“幽灵”的神秘面纱。

1.余震的定义

余震是在大地震,即中强度以上地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地震。一次大地震发生后,一般都会有一系列的余震发生,余震是地震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余震的分类

(1)按发生地点划分:板块边界余震、板块内部余震。板块边界余震指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区及附近的余震。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分别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交界地带是地质活动非常活跃和剧烈的地区,是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集中区。板块内部余震指发生在板块内部大陆断裂带及附近的余震。观察“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还会发现在板块内部有两个分布面积非常大的大陆断裂地震带,分别位于亚洲中东部和非洲东部,这两个区域也是主震剧烈区域,因此余震也非常多发和活跃。

(2)按持续时间划分:初期余震、中期余震、晚期余震和特晚期余震。初期余震一般指在主震发生后20天以内的余震;中期余震一般指在主震后20~200天之间的余震;晚期余震指发生在主震后200~2 000天之间的余震;特晚期余震指发生在主震2 000天以外发生的余震。

3.余震的持续时间

余震持续时间根据主震大小和主震发生区域而不同。对于大多数发生在板块边界的大地震,其余震到“正常”背景地震的过渡通常发生在主震后10年之内。故而这个时间被当作标准使用。然而,其它构造环境中的余震序列可能会更长。在类似美国盆岭区发散的板块边界带上,余震常常持续50年甚至更久。在大陆部分余震则可能持续数百年。余震是由主震引起的应力和断层性质变化所导致。在板块边界,稳定的板块运动在大地震之后迅速使断层重新加载,并压倒了主震带来的影响。而在大陆内部,断层重新加载要慢得多,这使余震持续时间更长。

二、余震对生活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地震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是一场灾难性的事件。而作为地震序列中的重要部分,余震也同样给人类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余震预测的高难度性。科学家表明,由于对余震的发生及潜伏规律人类目前尚未完全掌握,因此,对余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强度都无法预测。其次,强余震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会对主震震中地区再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主震一般都会对震中区及附近地区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主震发生之后,如果接连发生强余震,会对原本已经破坏的人类环境再次损坏,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失。再次,余震持续时间长,会对震区人民心理和精神产生严重伤害。由于主震对震区人民心理造成的巨大阴影,再加上人类对地震无法预测的现实,余震会对震区人民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不过,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余震有随时间推移在发生频率和强度上都呈现减少和减弱的趋势。

三、中学地理的“余震”教学

自然灾害是渗透中学地理全过程的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倡中学地理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余震知识在中学地理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学校所在区域情况进行。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世界地理部分“海陆变迁”中要求“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在中国地理部分“自然环境”中要求“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部分要求“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等。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宜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提供探究余震问题的路线及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认识余震、分析余震、如何预防余震及遇到地震或余震该怎么办等问题,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探究成果。学生汇报展示完毕后,每个小组在教室模拟:如果现在发生地震,按照小组探究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同学们应该怎样做。模拟完毕,教师和学生一同讨论,评出最优小组,并对探究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以黑板报的形式展出,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全校展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范文第2篇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范文第3篇

从2012年高考选做试题的总体水平来看,各省的选做试题着眼于生活,着重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透过2012年高考地理选做题目,考生可以深切感受到高考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切实关注。

考点一环境保护

从2012年高考地理选做试题的分布来看,各省有关环境保护的试题集中考查了土壤盐渍化、城市内涝、水源地保护、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和城市生活垃圾问题。这些问题又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典型例题】(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订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试题分析:试题材料给出了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近百年来的变化情况,并且配以示意图。据题干信息分析,饮用水源地变化也恰好发生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年份。1928年,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上海市人口增加,需水量也迅速增加,水源地也就由苏州河改到水量较大的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形势大好,上海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数量增加,下游水源污染导致主要水源地改到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以后,黄浦江上游沿线工业发展逐渐成熟,用水量大且污染较重,水源地被移到长草沙。由此可知,上海水源地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用水量增加和水资源污染。

结合水源地变迁的两方面原因,针对水源污染,解决措施应该是防止污染,对于已出现的污染事件要积极处理,降低水污染的危害程度;相对于用水量增加,可以从制度和经济上开源节流,即制度上鼓励节水,经济上采用阶梯水价、增加节水设施等。

考查内容:该题主要考查了上海市水源地变化原因及水源地保护措施。

能力要求: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能够从文字、图片信息中分析出随着上海经济发展水源地不断变化,并且能够根据相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方法和技巧:读材料,时间变化是一个突破点。该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能从水源地变化总结出其变化的规律。水源地变化的目的是保证水量充足,水质好。

易混易错点:由于不具备一定的近现代史知识,对材料中的年代不敏感,考生容易漏掉水源污染这一原因。

考点二旅游地理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旅游地理侧重于培养考生的基本学习技能,以及考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以达到考生对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及保护等充分认识,积极参与的目的。2012年高考有关旅游地理的题目中,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是最为突出的考查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旅游资源的保护又为这个发展平台提供可持续性。这样的考查既符合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形势,也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同时也为未来旅游地理试题的命题提供了一个指向标。

【典型例题】(2012・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试题给出了我国某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旅游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据图可知,该地景观类型多样,既有自然景观(如瀑布),又有人文景观(如艺术长廊),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地域组合好,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同时,该区域的沙漠景观具有独特性的优势。对于我国东部发达经济区的居民来说,通过各种媒体或者在文学作品中了解到的沙漠景观都有独特的吸引力,其增强了该旅游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但是,沙漠生态旅游区又具有生态环境脆弱、可恢复性差的特点,所以在开发该地旅游资源的时候,最首要的是要保证其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性。人们可以通过节制开发、针对性保护等措施积极保护该区域的旅游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考查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能力要求: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能够从图片信息中分析出图示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组合状况;根据隐性信息――沙漠景观具有独特性,分析出该旅游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该题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出该旅游区域的开发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方法和技巧:图片信息是重要的突破口,准确解读不同旅游资源的类型是解答该题目的关键。

易混易错点:考生读图能力差,对旅游资源类型分辨不清楚,难以有效认识图示地区旅游资源集群状况的优势。

考点三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相关题目集中考查了飓风、洪涝、干旱、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考查内容主要是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范措施。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既是当前社会所出现的现实问题,也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些题目,高考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典型例题】(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甲为地震。(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带。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制订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

试题分析:试题给出了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示意图,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自然灾害类型和防治的措施。据图判断,甲灾害主要分布在美国西侧太平洋沿岸,恰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乙灾害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为大西洋飓风频发区。

考查内容:自然灾害的分布及防范措施。

能力要求:获取信息和推测地理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能够从图示信息中区分地震灾害和飓风灾害,并且能够提出防范这两种灾害的有效措施。

方法和技巧:掌握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是解答该题目的突破口。

易混易错点: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能区分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

通过对以上题目分析容易看出2012年高考地理选做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趋向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从以上代表性题目容易看出,地理选做题目的设问基本以常规方式出现,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基础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2.以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为背景。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的上海水源地保护,山东文综卷中的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以及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的飓风、地震的防范等都是现实社会问题,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地震;浙江省;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71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62-02

引言

日本地震及引发的次生灾害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次地震短期内减少了浙江省对日进口,扩大了浙江省对日出口,缓解了对日贸易逆差的局面。长期来看,浙江省应该就此次地震对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据中国海关总署,2011年1—2月,浙江省对日本进出口总值3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1%。而3月份对日本的进出口总值数据显示,在主要贸易伙伴中,唯独浙江省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速比前两个月有所加快。由此可见,日本地震对浙江省经济贸易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日本地震对浙江省的经济影响

日本地震迫使日本很多企业停止生产,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业绩,降低消费意愿并进一步加剧通缩。近年来,浙江省与日本间经贸互利互补的合作关系日趋紧密,也为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再加上浙江省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已从单纯的货物贸易扩大到包括货物贸易、技术贸易、相互投资、政府资金合作的全面经济合作,如加工贸易、综合性的长期补偿贸易以及石油、煤炭等领域的合作。地震带给日本的影响也从短期或者中长期影响到了浙江省的经济。

(一)短期影响

日本是浙江省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是浙江省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地震对日本灾区的住房、工厂、机械设备、基础设施等资产造成了严重损害。这在短期内也严重影响到了浙江省的对日贸易,地震发生后,日本受灾地区生活体系严重受到破坏,这无疑影响到了对日用消费品的需求。浙江省众多公司都对日出口生活必需品,如嵊州双佳日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扫把、地板刷等日用清扫产品,有将近90%销往日本。地震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灾后急需用品的订单急增,或者提前陆续发往受灾地区赈灾。

同时,浙江省所需要的工业原材料大部分可以从其他市场寻找到新货源或替代品,但部分日本在国际市场份额较高的原材料,主要是液化品和高端钢材,受供求失衡影响,短期价格出现暴涨。这无疑影响到了浙江省的需求,加重了浙江省经济压力。

此外,日本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发生,使得至少有6个港口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运作,这无疑对在运物资造成一定影响。浙江省对日出口的原计划出运货物受阻,部分已装船并抵日本的货柜无法卸货,部分集装箱积压在港口,直接影响了出货期,造成了浙江省的经济损失。而由于海啸重灾区附近海域有大量杂物,以及福岛核危机升级,部分船公司取消在东京和名古屋挂港,转往神户和大阪,严重危机企业间贸易。另外,受救灾物资运输和人员转移的影响,使得东京机场积压大量货物无人领取,普通货运陷于停滞状态,影响了对日贸易的进行。就如宁波,日本是宁波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宁波主要往日本出口纺织服装、原油、蔬菜、水海产品等,从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有废金属、钢材、塑料、废纸、纺织品等。由于日本国内三大汽车厂商停产,也直接导致宁波市部分对日出口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受影响。因此,短期内运输成为了影响浙江省对日贸易的主要障碍,造成了浙江省的经济损失。

(二)中长期影响

日本地震过后,很快就启动灾后重建的工作,日本的内需会扩大,相应浙江省对日的出口也将扩大。由于生产和出口体系停顿,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有利于缓解浙江省输入型通胀压力。日本灾后重建将会在数年内完成,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对于浙江而言,日本的灾后重建所爆发出的强大需求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出口增长。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日本对于农产品、纺织服装、鞋类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将带动相关商品出口价格的上涨。对于浙江省那些经营与日本竞争产品的厂商和出口商而言,日本生产和出口体系停顿,意味着浙江省厂商和出口商可以获得很多的替补机会,从而提升浙江制造业的地位和产品竞争力。而电子产品、玩具等非生活必需的耐用消费品,由于日本消费能力下降,在全球其他市场竞争可能更加激烈,价格可能走低。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发生,使得钢材、石油等需求萎缩,带动大宗进口商品价格回落,有利于缓解浙江输入型通胀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后日本势必会增加对铁矿石、煤炭、建材等商品的需求,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上涨。

二、日本地震对浙江省外贸的挑战和机遇

日本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尽管波动了浙江省经济,很大程度上给浙江省带来了挑战,但也给浙江省经济带来了机遇。首先,由于地震破坏了日本的生产链,从而使得许多国家会选择替代品来弥补地震带来的损失,这既影响了浙江省进口产品的需求,也给浙江省企业的出口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还有,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日本对于各方面产品的需求量上升,因此相应浙江省对日的出口也将扩大。

(一)日本地震对浙江省外贸的挑战

日本地震发生后,日本的一些产业的产能会在一定时期内无法重启,不管是与日本某些产业呈现竞争性关系的企业,还是与日本呈现合作关系的企业,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给浙江省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受灾的日本东北部是日本汽车、机械、钢铁、电子等产业的重要基地。日本在先进材料、零部件以及机器生产等许多领域占据着垄断位置。随着日本企业生产的停滞及地震后日元升值,企业从日本进口会面临产品价格的提高。很多浙江企业的设备来自日本,有些维修零件甚至都依赖日本进口。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发生,使这些零部件的供求关系严重受到破坏,供不应求,使得价格上涨,带给浙江省经济很大的挑战。

日本地震的受灾面积大,重建工作繁重,日本国内的工程机械需求量将大幅上升,这将使得日本企业的工程机械加大在本土的销售,从而可能削减到浙江省对日的出口量。其次受灾地区对于一些高端或者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能力下降,浙江省对日的出口量也会大幅减少。

(二)日本地震对浙江省外贸的机遇

日本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尽管波动了浙江省经济,但也给浙江省经济带来了机遇。首先,由于地震破坏了日本的生产链,从而使得浙江省会选择替代品来弥补地震带来的损失,这给浙江省企业的进口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还有,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日本对于各方面产品的需求量上升,因此,相应浙江省对日的出口也将扩大。

日本地震发生后,日本的一些产业的产能会在一定时期内无法重启,各个地区对日的进口相对减少,这无疑带给浙江省相关企业很大机遇。浙江省相关企业已经具备较大的产能,利用这次市场机会,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强自己的产品竞争力。日本汽车和电子品方面等无法在短期内重新进入正常生产阶段。因此,在日本的产能恢复之前,对于与其有一定竞争关系的浙江省企业,可能会订单增加,增加市场份额。其次,日本对水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刚性的,短期或者中长期而言,当普通民众生活趋于一定稳定后,水产品消费需求将会迅速回升。而作为日本重要的水产品进口商,其国内需求缺口必将对浙江省水产品对日出口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三、加强浙江省经济的建议与措施

浙江省外经贸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不会因为日本地震而发生逆转。但从中长期看,日本灾后重建将促进双方在经贸上的合作,这不仅将有力地支持日本灾后重建工作,也将会有更多的浙江省企业受益。因此,江省应当抓住机遇,稳定和加强浙江省的经济建设。

地震发生后,由于日本的众多生产链遭到破坏,国际市场出现缺口。浙江省应该寻求机会,利用自己强大的生产技能,抓住机遇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填补日本产品供应紧张的市场空隙。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浙江省企业自身的品牌,加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力,替代日本的进口产品。例如,日本震后对日用消费品、医疗器械与用品等产品需求较强,浙江省一些性价比较高、适销对路的纺织服装、日用消费品将牢牢抓住此次机会。

此外,浙江应抓住新一轮日本海外投资的机遇,吸引更多日资企业来浙江投资。地震后日本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更多地考虑转移到地理邻近、成本较低而自然灾害相当少的国家或地区投资设厂,重新布局,进一步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浙江省与日本地缘相近、经济互补性强,同时,浙江省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较好、自然灾害较少,具备吸引日本企业的诸多有利因素。

四、总结

日本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日本自身的生产链,也波及了浙江省的经济,无论短期和中长期,对浙江省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长远角度来看,日本地震发生后,日本很快进入重建阶段,这一阶段对于浙江省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利大于弊。浙江省在接受日本地震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稳定和加快经济的发展。地震带给浙江省的机遇,也在为浙江省创造条件和机会,加速其经济的发展,更有力地树立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同时,也让浙江省在此次地震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为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提前做足了预防准备,建立了人们自信心,有调理地进行城市建设。这些都使得浙江省可以更为有力应对突发事件,为稳定和加速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逯新红.日本大地震的经济影响分析[J].中国物价,2011,(4):66-68.

[2] 郝向举.日本地震对我国水产品出口影响[J].中国水产,2011,(5):18-19.

[3] 李瑞红.日本大地震对全球及我国经济影响探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1,(4):76-80.

[4] 常梦旖.日本地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WTO经济导刊,2011,(6):88-91.

[5] 赵兵.日本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9):33-35.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震;发生原因;危害;原理;防护措施

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根据各地的统计,地球上每年大概发生50万次地震,在这其中,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只有10%,具有破坏性的强烈地震只有1-20次。比如,1976年时唐山大地震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这就在一定程度警醒了我们人类,在面对地震时如何更好地做好防护措施是最重要的。

一、地震的成因及其危害

地震是使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的范围内引起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的发生还可能会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露,地震也会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更严重的,甚至还可能会引起海啸、山体滑坡、崩塌以及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1.地震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的不同可以分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和脉动这三类。天然地震就是指自然界发生地震现象,人工地震是由于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而脉动则是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就狭义而言,人们时常说的地震是指的可以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0千米的多层球体,最外层的地壳是及其薄的,它的平均厚度大约是33千米,与地幔形成了100千米左右的岩石圈。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或者是错动时,就会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积聚的释放出来,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就会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一直到达地球表面,就会引起地球表面的震动,就形成了地震。

2.地震发生的机理。地震发生的机理主要分为地球内部分层和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分层主要是依据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地震波速度或速度梯度急剧变化的水平面是地球内部分层的界面。两个不连续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次一级不连续面进一步把地幔分为上地幔、过渡带、下地幔,把地核分为外核、过渡层、内核,各层的物质组成和状态的不同,为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提供了前提条件。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称为构造运动或地壳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形成海沟和山脉,引起岩石产状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并导致地震。此外,还有我们所熟知的由于火山的喷发而导致的地震,火山地震发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这类地震既可能产生在火山喷发的前夕,也可能是在火山喷发的同时,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震源常常仅限于火山活动地带,一般它的深度不超过10公里的浅源地震,震级较大,多属于没有主震的地震群型,影响范围小。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并不多,其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很大的关联,通常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火山地震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距离,这个速度虽然很小,但是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当两个大板块碰撞挤压时,就可出现高山、高原。譬如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喜马拉雅山就是三千多万年前,由南面的印度洋板块和北面的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震、火山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因地层构造发生变化,能量迅速释放而形成。有时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当两个坚硬的板块发生碰撞时,接触部分的岩层还没来得及发生弯曲变形,其中有一个板块已经深深地插入另一个板块的底部,由于碰撞的力量很大,插入部位很深,以至把原来板块上的老岩层一直带到高温地幔中,最后被熔化了。而在板块向地壳深处插入的部位,即形成了很深的海沟。

3.地震带来的危害。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中,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二、地震的防护措施

1.地震的前兆。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它来临之前是有前兆的,特别是强烈地震,所以对于地震,我们还要了解地震的前兆,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并且可以让人们进行有效的并防范,要是人们能够准确预报地震,将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但是如今这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有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两种,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声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梯度、地应力的异常等,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方式。

2.地震发生时的防护措施。面临地震时我们应保持镇定,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关闭电源、燃气,之后要抓住一个枕头或者别的可以防护头部、眼睛、捂住口鼻的靠垫,选择就近的坚固家具,内墙墙根、墙角厨房或者厕所这些相对安全的地方,切忌一定不要到窗边或者阳台上,更不要跳楼。在躲避时身体也要采取蹲下或坐下的姿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的重心,与此同时还要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等到躲避的地点震后,要迅速的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地震时在户外,就要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一定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和有玻璃幕墙的高耸危险物或者高处有悬挂物的危险场所。

假如地震后被困住,一定要保持镇定,尽量选择有支柱的地方进行躲避,等待救援,如果身体某处骨折,那么就尽量寻找木条、木板等,拥布条捆扎,起到暂时固定的作用,如果伤口流血,那么尽量用干净的衣物在伤口处进行简单的加压包扎。震后的互救是地震灾难中是最重要的措施,所谓的互救就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在互救时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先多后少: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先近后远: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先易后难: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先轻后重: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优先营救被压埋的医务人员,增加抢救力量。

三、总结

地震的发生往往会让人类措手不及,它所带来的震波可以在瞬间对地面以及建筑物造成巨大的损害,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全球每年近乎发生500万次的地震,但是由于有些地震由于震级低,人类并不能察觉到,只有通过地震仪等能检测到。在这其中,大型的并且对人类造成巨大破坏力的每年要发生1到2次,所以我们要掌握好防震减灾的知识,并且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好与地震相关的知识以及逃生的方法,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