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管理知识点

健康管理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管理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管理知识点

健康管理知识点范文第1篇

文/顾勇

鸡肉与芥末同食

这两种食物如果同食后,会伤元气。因芥末是热性之物,鸡属温补之品,同食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鸡肉与大蒜同食

大蒜性辛温有毒,主下气消谷、除风、杀毒。古人说:“大蒜属火、性热喜散。”而鸡肉甘酸温补,二者功用相左,且蒜气熏臭,从调味角度讲,也与鸡不合。古典《金匮要略》中就有“鸡不可合胡蒜食之,滞气”的记载。

兔肉与鸡蛋同食

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二者各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若同炒共食,则易产生刺激肠胃道的物质而引起腹泻,所以不宜同食。

鸡蛋与豆浆同食

鸡蛋和豆浆经常被搭配在一起食用,但实际上,从科学饮食角度而言,二者同时食用,会降低其营养价值。因为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蛋清里含有的某些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所以,豆浆与鸡蛋或蛋类食物要间隔一段时间再食用,不宜同食。

兔肉与姜同食

兔肉酸寒,性冷;生姜辛辣,性热,二者味性相反,同食易致腹泻。所以,

佛家经典斋饭――干炒苦瓜

文/王燕

用料:苦瓜12两、姜1片剁碎、豆豉1汤匙剁碎。调味:糖半茶匙、生抽1汤匙、胡椒粉少许。做法:1.苦瓜洗净,切开边去瓤,每边切开2边再切片。

2.下油4汤匙,放下苦瓜及姜炒至苦瓜转翠绿色,洒下半茶匙盐炒匀,下豆豉继续炒,炒至苦瓜熟透,加入调味炒匀上碟。

不宜食用味精的几种情况

文/崔卓力

以下几种情况不宜食用味精,否则会破坏食物的成分和营养价值,甚至会生成有毒物质。

不宜在炝锅时放入。在高温下味精会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同样道理也不可长时间炖煮。

不宜加入鱼、虾、蛤蜊等食物中。

不宜加入炒蛋中。因鸡蛋本身就含有许多氨基酸,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不宜直接拌入凉菜中。因难溶解影响调味效果,应先将味精溶解在适量温水中后再行拌入,这样调味效果好。

不宜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自己榨果汁,健康又新鲜!

文/华阳

自己选取原料榨取果汁,健康卫生又美味,同时还可解渴消暑,美容护肤,好处一大堆,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杏猕猴桃汁。取4个杏和1个猕猴桃,将其洗净,取出杏核,将二者一起榨汁,搅拌均匀,加入少许白糖即可。

橙子胡萝卜汁。将橙子2个去皮,3个胡萝卜擦洗干净,榨汁后立即饮用。

健康管理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知晓率

目前我国现患高血压至少2亿[1],血脂水平异常已达1.6亿人口[2],另外,我国成人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也高达9.7%和15.5%[3]。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则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因此,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如何对其进行预防、量身定制适合的预防政策和措施是目前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健康素养普遍偏低[4]。公众健康素养能力的低下导致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预防保健服务的低利用率、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率低、疾病自我管理知识贫乏、高住院率、高医疗费用与高卫生支出等。为了了解辖区居民部分慢性病知识知晓率,我们调查了苏州市沧浪区居民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将来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以苏州市沧浪区2个街道居住≥6个月,年龄在18~69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依据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样800人。调查时间为2009年3~6月。

1.2 调查方法 统一采用“苏州市危险因素行为调查卷”,内容分为基本知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个方面。由健康教育专业调查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知识点以多选题方式考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回答正确大于60%,判定为具备该方面的防治知识。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指标解释。调查完成后,调查员检查问卷有无漏项、书写错误、逻辑错误等。另外,质控人员对问卷进行复检和核查,对质量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1.4 统计方法 以双机录入的形式利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核查校对,确保数据无错误后,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χ2 检验比较率的差异。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本次发放空白问卷800份,全部回收并有效。其中男性391例(48.9%),女性409例(51.1%)。年龄最大69周岁,最小18周岁,平均46.7岁。文化程度中,高中/职高/中专为275人(34.38%),大专/本科水平为252人(31.50%),初中及以下269人(24.2%),另有4人文化程度不详。

2.2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在800名调查对象中,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4.4%,90.3%和80.6%,高血脂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2.3 不同特征居民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我们分别按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分群或分组分析了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区别(表1)。结果显示,三类疾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在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按不同特征分组后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在高血压防治知识方面,年龄31~50岁的人群的知晓率显著高于50岁的人群,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知晓率则低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在高血脂防治知识方面,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群的知晓率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和大专及以上人群。

3 讨论 

本次共调查了800名苏州市沧浪区成年居民有关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发现本区居民掌握较高的慢性病防治知识,这和国内的相关调查结果相似[5,6]。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完善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使居民的防病保健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

以前的调查认为年龄大、文化层次高的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高[6,7],本次调查则没有发现该规律。中年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最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最低,高中及中专学历人群的高血脂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偏低。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苏州地区经济发达,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比较到位,普通人群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到相关健康知识,因此调查对象自身的学历(文化知识)和年龄(生活经验)优势就难以体现。

尽管苏州市沧浪区成年居民掌握了较高的防病知识,但仍有10%~30%的居民知晓率不合格。本次调查以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判断居民是否具有相关知识,因此和所选择的问题有密切关系,不排除居民对本次调查中没有提及的相关知识不知晓的可能。另外,即使知识知晓,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执行也是一个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特别针对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制定科学性高、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利用居民普遍能够接受的渠道,例如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宣传健康知识。同时,以健康项目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宣传网络,加大经费投入,倡导多部门共同参与,开发新型健康教育阵地。

参 考 文 献 

[1] 王文.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与防治状况.中国循环杂志,2011,26(6):407-409.

[2] 任洁,赵冬.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流行病学现状.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1):8-11.

[3]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01.

[4] 李新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85-388.

[5] 方静芬.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6):658-659.

健康管理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职业岗位核心课程之一,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教学中突出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实践技能操作环节,要求学生在了解酒店餐饮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餐饮服务基本操作流程和操作技能,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既懂基本理论又会熟练操作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岗位的中高层管理人才。

但是,由于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因素的综合原因,学生对从事餐厅服务员这项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兴趣冷淡,学习动力不强。同时,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专业课教师教学中一定要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只有抓住这一重要环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现状,本课题组初步探讨了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

一、教学内容整合

为适应旅游酒店行业的发展需要,课题组选取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在的实习酒店为调查对象,了解其餐饮部的发展需要,详细了解餐饮岗位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以及对员工从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设置对应的教学模块,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1.实地问卷调查

课题组通过对六安市皖西宾馆、白天鹅大酒店、状元府酒楼、南京华美达怡华四家实习酒店进行访谈,对09级、10级旅游管理班230名曾经在酒店餐饮部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对这些酒店的管理者进行访谈的内容,分析总结餐饮市场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下:

(1)正确的服务意识。从事餐饮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端正心态,不能认为“餐饮服务工作是一个低人一等的工作”;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正确理解“客人至上”“顾客就是上帝”等酒店服务理念;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如:热情友好,真诚公道,信誉第一。

(2)熟练的操作技能。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服务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语言技巧、良好的推销技巧。另外,在餐饮服务技能方面,要熟练掌握摆台、点菜、上菜、结账与收银等基本操作技能。操作技能还体现在灵活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即应变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要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等。

(3)过硬的身体素质。餐厅服务员一般都是站着工作,并且大部分工作都需要用手操作,如托盘、折餐巾花、上菜、分菜等都需要腿力、臂力和腰力的有机协调组合,尤其是用餐的高峰期,脑力劳动也比较多。

(4)健康的心理素质。做一个优秀的餐饮服务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性格、乐观自信、礼貌热情、真诚友善、豁达宽容;要有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要能够正确处理客人与自己的关系。同时,作为服务员,要能正确认识工作中的得与失。

2.教学内容整合

依据上述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结合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课题组认为,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应该达到三个教学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如餐饮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职业道德等;二是掌握餐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餐饮服务常识、餐饮服务管理知识等;三是熟练掌握餐饮服务操作技能,如托盘、斟酒、餐巾折花、摆台等。为了实现这三个教学目标,我们针对性地把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为3个模块、16个项目和35个子任务(表1),即:

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课堂中,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基本都是在教室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教师按章、节层层推进,先解释基本概念和关键词,再分要点讲解,最后强调重点。学期结束时,由专业的任课教师依据上课内容进行命题,最后考卷的得分和平时出勤状况两大部分就是学生的学期成绩。

基于近几年我院自主招生和普通高考招生情况、生源结构和学生进校前的学习经历,这种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性不高,考试突击复习,知识、技能老套、陈旧,与当前行业需求脱节,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因此,本课题组针对教学目标,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依据整合的教学内容,选择了适当的教学方法。

1.基础篇――案例教学法

针对此部分内容,教师可在课堂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讨论,自己去慢慢领悟。在这个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注意选择的案例和所授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要让案例为知识点服务。授课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对餐饮案例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注意案例的准确性。

这些案例可以来自于书本、网络,但是本课题组老师在授课时,案例多来自于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时亲身经历的餐饮案例而这些案例来自于真实的工作情景,来自于生活,更具有说服力,学生听起来比较有意思,也容易接受。

2.提高篇――讲授法

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因此我们在选择授课内容时,应以其实际工作中所需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同时贯穿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其他方法。

3.实践篇――技能操作

该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餐饮服务操作技能。本课题组结合近年来餐饮市场和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现实需求,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不同教学单元融合了角色扮演法、案例讨论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营造了浓郁的职业氛围,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促进其职业能力不断发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教学内容整合和教学方法改变后,考核方式自然也就需要改变,本课题组改变以往传统的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模式,注重过程考核和多元考核的方式(表2),确保正确且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简介:

1.史冬防,女,1979年10月出生,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讲师。

2.杨,女,1969年10月出生,安徽六安人,旅游管理省级专业带头人。

项目资金:

1.六安职业技术学院院级B级课题――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yjjyxm08)。

健康管理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2011218)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为高职院校的新兴专业,主要设置在交通类高职院校,随着国家公路基本建设的发展,这一专业应需而生,其依托公路行业,服务公路行业。尽快建立起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国家公路行业提供实用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基本保障。

二、高职院校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为我国交通类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由于专业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各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公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不难发现,虽然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及针对的就业方向类似,但课程设置却差别很大,有的仍偏重公路工程技术类课程,有的偏向了财务会计类,有的侧重管理类,还有的知识系统不集中,这些都反映不出造价的专业性特点。到底应设置哪些课程才是适用的,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造价专业知识点多,面广,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把所学知识相互联系起来,系统应用。施工实习及毕业实习安排,要求学生先到工地接触施工过程,培养感性认识,再到造价部门接触造价的计算管理工作,但事实是多数学生两次实习都到工地从事测量、试验等基础性技术工作,不能实践性地接触造价工作。同时,现有教学方式安排的实训教学内容不足。这样就难以培养出学生真正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技能。

国内近年来对工程造价专业的研究较多,福建工程学院进行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进行了《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另有其他院校老师所做的《基于就业市场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探析》、《专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等,都从不同方面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研究,但都未涉及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我院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方调研,初步调整并确立了我院的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为社会输出更加实用的公路造价技能型人才,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建设发展。

三、针对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就业这个目标,针对岗位需求来制订,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就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公路行业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造价类高技能人才,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善于交流,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公路工程工作中造价咨询、造价计算、造价分析、造价审查、标底编制、施工管理、造价评估和审查等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

就基本素质而言,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职业服务意识,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体魄。

就专业素质而言,学生到毕业时应具备公路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能力,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能力,公路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以及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会计核算的能力,参与公路工程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管理、工程变更、进度报量、支付审计的能力。

就专业技能而言,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公路识图、CAD制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基本的外语听、说、写能力,了解新的建筑材料并掌握常用的建筑材料的名称、规格、性能和保管方法,熟悉公路施工现场的定位、放线、抄平等测量工作,了解公路设计基本原理、掌握公路桥梁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基本知识,掌握公路工程定额的基本理论及具体应用,掌握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的基本理论与一般专业知识,了解有关经济法规与工程合同管理知识,了解工程档案管理基本知识,掌握公路施工企业的一般经营管理、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了解有关工程经济知识及有关公路工程技术知识,具有公路工程成本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公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确定、控制与分析的基本知识。

四、针对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是为了保证培养目标得以实现。高职课程的设置更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工作需要来设置,数学、英语一类的基础课程不必讲的太深,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结合后面的专业课需要适当删减,够用就行;专业课程要有所侧重,有针对性的来讲,强化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教学。

另外,课程设置应突出专业特色和高职特色,主要专业课的课程安排应多增设实训环节。如公路工程测量课要安排测量实训、实习,路基路面和桥梁施工课要安排施工认识实习,公路建筑材料课要有足量的实验操作时间,公路工程施工与计量应安排识图算量实训,公路工程定额编制与管理应安排案例计算,工程成本控制、公路工程经济、公路设计、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应有案例实训,公路工程造价、公路CAD、公路工程招投标、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应安排实践模拟课程,另外,还应强化相关软件教学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

五、针对高职特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高职生的学习自制力、学习意志力较差,缺乏求知欲,因此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必要的道理、知识和技能。

(1)以成功学生的例子现身说法

以成功学生的例子告诉学生,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依托现有学习条件,完全可以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2)以讨论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老师应减少课堂上枯燥的说教,可以围绕课本知识给出一些讨论的议题,分组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3)以比赛形式激励学生上进心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可以参加全国的测量技能大赛、实验技能竞赛、算量技能大赛,造价技能大赛、CAD制图技能大赛、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等,相应的还有省内的、院校之间的或院内的各种大赛,学院应给与组织和重视,从而激发学生上进心及学习斗志。

(4)自编实用教材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起步晚,教材配备还不完善,在充分利用适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学院可组织专业教师系统编写内部教材及实训教材。

(5)实践性知识模拟化、复杂性问题软件化

由于教学时间和实践岗位的限制,不是所有课程都能到生产一线去实践,为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将可以进行模拟的课程模拟实践,工作复杂的可借助相应软件。如借助软件进行招标――投标――评标过程模拟,借助沙盘进行施工项目管理过程模拟,借助图纸、算量软件、造价软件进行算量及造价计算模拟。

(6)冗长的知识精炼化、规则性的知识口诀化

高职学生由于学习意志力教差,往往对课本上系统性的理论讲解看不进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将冗长的讲解要表达的精髓告诉学生,学生会很乐意标注在旁边,如果能把一些规则编成口诀,学生会更乐意接受,而且记忆深刻。

(7)枯燥的规则游戏化、系统性知识案例化

教师可将一些集中的规则性知识编成游戏,让学生操作一遍,每一模块的知识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参考教材来解答,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针对课程教学特点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1)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应改变“出勤-作业-考试”结构的传统打分模式

对于有实习实训的课程,应加大实习实训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体现高职生的学习特点,比例的大小可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特点在30%-50%之间灵活确定;对于有案例分析的课程应将案例解答成绩列入平时成绩计算范围;对于纯理论课,应将平时成绩分一部分给课堂表现,可将该分值分成几个分数段,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直接按分数段打分;对于计算机软件教学,可直接由计算机操作结果定成绩。

(2)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以学生评价为主,以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为准。

教师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因材施教,因课施教,只有被学生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法。

(3)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应以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学生的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为主。

学生真正学会了知识才会对本专业有较高的认可度,才有更强的就业信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口就业率也会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健康管理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内涵建设

作者简介:李蓉(1979-),女,山西长治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讲师。(广东 广州 51050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58-02

进入新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渗透,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价值日渐显现,市场需求量也日渐增加。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管理思想的变迁,市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及系统工程思想的复合型人才、如何缩小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成为专业培养的一大问题,信息管理专业建设面临复杂的严峻挑战。为了适应当前市场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及时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和进行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在专业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专业培养计划,改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形成一套合理、科学和规范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和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不论是人们对该专业的认识,还是本专业学生对课程学习与就业竞争之间联系的认识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疑惑,这必将影响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1.专业内涵定位不够清晰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内涵建设过程中对本专业内涵的定位十分模糊。通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很多同学感觉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很难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竞争。甚至有些学生直至毕业还很茫然。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个事实:专业内涵的定位必须准确。因此,如何准确的界定信息管理专业的内涵、如何让同学们真正成为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2.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骨干教师应该既具备企业管理思想、懂得会计知识,同时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企业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但目前的现实是,谈到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不乏有很多佼佼者,但是同时了解企业的管理思想、熟悉企业的管理流程、掌握会计知识的老师就很少了,明白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及财务知识是如何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老师更是寥寥无几。如何提高专业教师对专业知识和内涵的认识,如何提供有效的手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又一问题。

3.课程体系规划存在缺失

目前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参照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或者是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简单叠加而成,大多数以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为主,缺乏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融会贯通,也缺乏明显的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选择合理的课程并平衡各类课程在信息管理专业中的比重,形成实用的专业知识体系还需要深入研究。

4.实践环节不合理

实践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核心技能的一种重要手段,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大多体现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几乎没有与管理思想相结合的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实践课程,学生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及企业中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认识不够,更谈不上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设置合理的实践环节非常必要。

二、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逐渐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外延建设向内涵深化发展,进行专业内涵思考对本专业的健康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管理专业的内涵是什么?信息管理专业看似择业范围很广,但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却往往很难找到明确的职业定位与方向。其实信息管理同其他管理专业一样,很难用简单的传统概念解释清楚,需要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性格特点、知识结构等重新进行准确定位。

信息管理专业是由信息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交叉形成的前沿学科,但并不是计算机专业、管理专业以及系统工程专业的简单叠加。信息管理专业是各交叉学科的有机整合,是以信息为载体、计算机为工具、系统科学为理论依据、经济管理为服务对象的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学科,是研究如何把信息技术及信息化手段作为企业现代经营管理中有竞争优势的管理工具。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管理能力和经济学知识,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工程等知识与方法独立进行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和评价,并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有选择性地侧重部分能力的优先发展。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肩负着提升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效率和满足企业成长带来的不断升级的需求使命,是现代化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高级管理人才,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保障。

在制订专业培养计划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适量的教育实施方案,目标定位在以管理为主、技术为辅,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既精通IT技术又懂管理,同时具有管理知识、IT技能并具备系统工程思想的复合性软件人才。

三、专业内涵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企业不可能通过降低用人标准来求得生存。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的需要标准只会越来越高。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只能以就业为导向,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制订教学计划,做产学结合、服务社会的先行者,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

对本专业内涵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

1.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应贯穿核心课程体系

学生之所以对专业迷茫,多是源于专业名称的抽象和专业内涵的不了解。信息管理的对象非常丰富,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应该把专业教育贯穿于3年的核心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专业的内涵和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该课程在该专业中的地位、目的。让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逐步体会专业思想、专业内涵、专业特长、专业定位和学习的侧重点。

2.专业知识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相结合

专业内涵是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的依据。专业知识往往通过主干课程、特色课程以及专业培养计划等方式体现,并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融入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结构的重点既包括计算机技术也包括经济管理,在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时侧重基本技能的培养,重点在于应用而不是原理。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数据到经济管理中信息的形成是本专业的独特知识结构(知识链)。这一知识链的构建必须符合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

在教学实践的设计中,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和先进性,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又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实践环节应及时更新和改革现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想象力,坚持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3.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讲练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情境、案例和目标教学设计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师生互动、情感交融和教学相长,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4.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

教师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升级,一个缺乏优秀教师团队的专业是不能生存和发展的。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既要具有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又要有相关的管理知识,并能把计算机技术同管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校教师要时常跟踪前沿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市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使自己首先成为信息管理专业的综合人才。同时也可通过引入高级专业人才增强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5.制订适应时代需要的专业教学体系和资源库

通过制订适应当前时代需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教学体系更加体现信息管理专业的新特点,对培养计划进行进一步的量化、细化和规范化,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

同时,注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前瞻性,最大程度满足教学需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充分发挥Iteam社团的作用

学生社团具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Iteam社团作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理论学习和学术科技类的学生社团,对延伸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竞争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Iteam社团的逐渐发展,从社团规划与设计、工作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范围等都更加明确和规范。针对社团中存在的社团活动水准不高的问题,社团建立了“导师制”,使社团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都有导师同行。导师主要由专业骨干教师担任,指导同学们进行科技制作、课题研究、参加科技竞赛等,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学生自我教育与导师指导相结合。Iteam社团信息管理部的成员可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 ERP 沙盘模拟大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 ERP 软件技能大赛、E路通杯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国际GMC挑战赛等社会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使社团活动保持较高水准,同时使同学们进一步开拓了视野,体会企业基于流程的运作模式,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Iteam社团的组织和引导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队协作精神,这对构建信息管理专业文化内涵的建设和取得持续性的学习效果具有强烈的影响力、渗透力。

四、结束语

近年来,信息管理科学和技术发展、更替的速度逐渐加快。为适应这种变化,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应重视教学改革与内涵建设的研究,在一个全新的视野和系统的模式上重新塑造自身,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明确专业知识结构,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是高校的责任。通过认真研究和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成适应时展和市场需求的品牌专业,为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克玉.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孙湧.高职院校IT类专业内涵定位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