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和谐 生物课堂 师生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产生美。和谐的生物课堂表现为教师、学生、生物课程三个基本要素的彼此和谐,即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师生和生物课程的和谐。和谐课堂是充满民主的课堂,是活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这是我们生物教师一直为之努力并追求的。和谐的生物课堂能产生无穷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如何创建和谐的生物课堂,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多年来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处理好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的关系是创建和谐生物课堂的前提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必须面对高考,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问题是当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或主要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灌输、机械重复与训练就成了课堂的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就剩下了应试。

发展学生的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矛盾,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从命题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它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高考考纲界定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其实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题型。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的教学,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因此,就现实的高中教学,抛开应试而谈学生发展是不现实的,以追求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是教学的悲哀,是对学生未来的不负责。我们不能期待两者的完全重合,但追求两者的最大交集则是每个教师应该做的。只有从这一点出发,生物课堂教学才可能建立和谐的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素养,还有助于有效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

二、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创造和谐生物课堂的根本条件

首先,教师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和谐程度。当教师带着悲观情绪走向课堂,既缺乏热情又没有激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会盼着早点下课。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用很长时间说与教学无关的话,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也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因个别学生违犯课堂纪律就怒不可遏,向全班学生发火、停课,等等。这些都造成课堂教学的不和谐,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创建和谐生物课堂的根本条件。教师的人格力量包括乐观、开朗、热情、信任和鼓励等,当教师充满自信面带微笑走上讲台时,互致问候就显得是那样真诚、实在,形成热烈、渴望与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热爱教育事业,情系学生的教师会把讲坛视作圣坛,不容任何灰尘去玷污。当教师处于和谐的课堂之中时,常会激情不断,才华横溢,灵感突现。和谐课堂为教师展示才能和学术水平、创造辉煌人生提供了坚强的阵地,许多好的思想和见解是在课堂上发源的。人们常说的借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听讲,在激情处师生开怀大笑,都为教师热爱讲坛创造了难以忘怀的人生轨迹。当偶有个别学生迟到、看课外书、小声说话等违纪现象,教师一个示意性的眼神,一句幽默的一语双关的话都会在和谐的气氛下悄然进行。

三、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生物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心中有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讲述应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民主、平等是和谐生物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要做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仅研究自己怎样把问题讲清楚,而且注意听取学生的观点和见解,把教与学密切联系起来。高中生物对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的课,要求学它的人有敏捷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表达能力。在生物课上,要耐心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其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指导、讲解。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说的时间和空间,宁可教师少说些,都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只有师生处于互相平等的地位,学生才能放开的想,大胆地说。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错误见解,只有让学生把错误见解表达出来,教师才能把握学生学习的脉搏。从教师自身出发,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真诚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非权势,不以个人职业地位去压制学生,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允许学生犯错、认错、改错,并给予更多的正面帮助。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不体罚、不讽刺挖苦学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不仅谈学习,还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困惑,帮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教育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师生关系是受师生双方影响的。因此必须用自己全部的智慧、知识、能力和高尚的人格去努力建立这种和谐关系。

转贴于

四、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创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生物教学方式的“教”和“学”被划分的很一清二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培养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件相互独立的事情,二者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这种教学方式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古板僵化、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范围狭窄,学习方法死板、机械。

生物新课程要求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解放出来,同时增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交流性,即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探究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要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向对方学习,向优秀学生学习。这种合作关系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成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从而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益。目前在以班级教学为主的前提下要采用其他有利的教学组织形式为补充。小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它就与班级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补充。高中生物课知识面广,知识零碎,需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充分的交流互动,实现互补。

五、教师要吃透并驾驭教材,创建和谐的师生和教材关系

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畅游知识海洋的“诺亚方舟”,教师与学生要同舟共济,才能披荆斩棘。教师备课要深入,真正挖掘教材的内涵;教学时要浅出,用浅显易懂并适时运用幽默的语言表达教材的意蕴,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便在课堂上集中精力思考,有的放矢。

六、注重学科教师间的沟通,关注各科学习,减少课业负担,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保持各科间的和谐良性发展

和谐生物课堂的建立要靠各方面的协调,其中学科教师之间的和谐至关重要,没有学科教师之间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和谐课堂的存在。教师的工作既体现教师的个体劳动,又更具团结协作的整体性质。由于目前过分强调教师的个体成绩,容易造成一些教师只关注自身所任课程的考试分数,而忽略其他学科及学生的均衡发展,造成部分学生的严重偏科。

在实际工作中,要以班主任为核心,协调好各科教师,互通班风和学风情况,互通学生学情,协调好各科教师的时间分配,做到相互礼让,不挤占学生的自主时间,协调好各学科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分工合作,团结协作。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难易程度上要与学生的整体实际相和谐,要让学生学的懂,因为只有在学会中才能会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这样学生就会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始终有一种饥饿感,而不是吃的多,难消化,出现厌学等不和谐的情况。

总之,和谐生物课堂是笑声琅琅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发展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享受。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创建和谐轻松的生物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潜能,以学生学会学习为追求,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境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创建了和谐的生物课堂,就为学生保持了一个充满着赞赏和尊重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乐观、开朗、活泼、友善的发展。让我们引领学生跨出传统教学的“三味书屋”扑入民主、平等、和谐的“百草园”吧!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范文第2篇

一、正确处理生本和师本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生物课堂的一个重要前提

传统的生物教学在定位上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即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显然以知识为本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着力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造精神、合作意识的自我培养,着力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自我培养,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健康的、完美的人。

二、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注重课内和课外的关系,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生本教育下的生物教学主张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生物教学的内容应当与现实生活相通、相融并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生物课程中的核心知识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三、组织好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练好教师的基本功,还应在课堂组织上狠下工夫。我们常说,课堂教学应以为教师为主导。可是在主体与主导的问题上,往往容易流于形式。以为提几个问题,做几个习题便是学生主体。一堂课,形式单调,学生尚且朦胧欲睡,打不起精神,又何来兴趣回答问题,又何来兴趣听课,师生人际交往更是谈不上。所以课堂形式的活泼多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真正地参与其中,完成与教师的交流。

四、注重师生关系,营造“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愿意学习;恶劣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厌恶学习。学生的情绪与教师的态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这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取得教学实效、体现教学魅力的重要保证。

五、改变评价原则,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

自由民主的环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所以对学生的回答不批评不指责,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而是加以引导,这样可以使学生敢想会想,从而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生根发芽。

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一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的主要思路

(一)推进开放式教学,创新教学思路

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

(二)逐步实现分层教学,注重学生差异

以往我们的教学都是讲究公平,不论学生知识背景、智商高低、情感因素等差别,一律实行统一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方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班里几十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小学校,受过的教育差别以及自身的智力发育、潜力倾向各不相同,这种个体与个体之问存在差异,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所以.只要学生已经尽力,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因为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教学,这种根据学生知识体系、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的方式.是对学生差异的最大化尊重.而且能让学生树立自信.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把班里学生根据生物成绩分为A、B、C、D四级,或者把整个年级的若干个班按学生具体成绩重新分小班组合上课。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即: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课后作业分层、考核评价分层等几方面。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端正学习态度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课堂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我们会发现。很多年之后,某位老师曾经说过的一个观点或者一些特殊的动作,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记得。甚至,以后的一些兴趣与价值观的取向。都明显地受到之前某位老师的引导。所以.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思路的创新,还是要从教师自身的行为开始,要改变以往课堂支配者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学识,而且好学习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教师要不断地完善与学生相处的方法,通过自身严谨的教学风格和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尤其对于生物这种课程,很多需要的是一种对科学的探究态度.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灌输一种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让学生对生物学科有一个正确而且积极的态度。

二、多媒体对初中生物创新的影响

今天,多媒体的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等方面知识的学科。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培养自信心。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热情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最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创造潜能拥有自信。拥有自信才能有积极的态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去探索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为此,每当学生感到困惑、遇到挫折而产生动摇的时候,作为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让他们找回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再尝试一下.你一定行。”当然学生提出的观点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但对干其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我们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培养学生顽强的创新思维意志创新思维意志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甚至是冒险的精神。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可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交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介绍科学家及生物学家的成功历程,以培养学生顽强的创新意志。

(三)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培养灵活的创新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爱因斯坦曾断言:“创造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求异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与改革,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成不变的思路。只要是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能更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都是成功的方式。所以。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师,应该是不掏~格、各尽其能地对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深入探究,才能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得到不断的革新与进步。

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着力于培养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提升中学生的思维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促进中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教学经验,现阐述如下,与同行分享。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于培养中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造开放式的、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留出较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学指导者的主导作用,通过事先设计的“问题串”,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有针对性地引向本节课所预设的探究活动中心内容,从而在促进探究性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可以先提出探究性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植物是没有神经系统的,那么,植物对于自身的生命活动是如何进行调节的呢?……”然后,教师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物现象,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向日葵会跟随太阳而转动……树上的叶片会随着秋深而枯黄脱落……阳台的盆花幼苗会向着光源方向生长……这都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举出诸如此类的例子……”教师利用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把学生“带入”充满情趣的生活情境,然后,话锋一转,再将学生从“生活情境”带入“知识情境”:“同学们请看这样一个实验现象:(1)将燕麦的种子种在暗处,胚芽鞘会包着胚芽出土并向上直立生长。(2)如果从胚芽的单侧进行光照,幼苗则弯向光源生长。……科学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了植物具有‘向光性’特点,那么,植物为何具有‘向光性’?‘向光性’的产生与哪个部位有关?”教师通过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指导学生经过讨论明确了生物“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的照射可以使得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传递到下一部生长区,造成背光面的生长速度快于向光面。”并总结得出:“感受光刺激并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部位在尖端以下,单侧光能够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却不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导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究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一个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人,可以通过敏锐的“感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以强烈的探索愿望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去,经过创造性的想象和科学的推理判断,获取全新的认识。比如,细胞是人通过肉眼所无法观察到的,这就对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细胞”这一章节时,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在认识细胞的概念、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等基础上,将“静止的内容变为动态的过程”,进而认识到生物体生长的奥秘。即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根据回忆画出细胞结构简图,引导学生的思考:“这些结构分别叫什么?……细胞是平面结构吗?……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没有区别?……”然后,教师适时地展示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进行进一步讲解,引导学生“由外向内、由平面到立体、由结构到功能”地不断深入地学习和认识细胞的有关知识,并通过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或利用显微摄影仪投射于屏幕上进行观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的流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细胞是否有生命?”这个问题,从而通过循循善诱,一方面达到了识记生物科学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核心素养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关于高中生物的教学理念可归纳为: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在全体学生中不断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同时还必须注重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达到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快与更好的发展。

一、充分把握好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三维教学的目标

新课改中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既是基础又是核心目标,同时也是其他二维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托。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之间应该相互渗透并互相融合,最终使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能有效构建起来。并且教师还应始终将三维目标视为一个整体,以知识与技能作为其核心目标,然后再对其他的二维目标进行协调发展。

2.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化

若说正确理解三维教学的目标是基础,那么教学目标具体化,则是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在学生中培养其生物科学素养以及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就应充分重视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以及学生行为如何达成。

如,在讲解“基因的结构”时,应首先确定出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对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涉及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巧妙分析二者存在的差异,并对人类基因计划中的关键性内容进行归纳。(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各种科学资料对基因结构进行探究,从中不断训练学生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大胆假设等能力,最后再对基因知识进行整体回顾,并要求学生画出概念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体验基因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与之探讨技术、社会及科学之间的关系,并认同三者之间确实存在辩证关系。

通过实践表明:将三维教学目标经过具体化的处理之后,能让学生更加明确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也为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方面提供了便利,最主要的是有效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课堂效果。

二、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

1.灵活运用教材

虽然新教材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弹性,但学生的思维逻辑往往不能与内容中的科学逻辑达成一致,也许单一的知识讲述学生也可以理解,但是却提不起任何兴趣,如果教师能改变讲述的方式,先由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为切入点,然后再引入到知识的探讨中去,或是借助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常说的灵活运用教材,但不受限于教材。

2.以实际为基础,开发教学资源

虽然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当前新课改的理念,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并且教材只属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资源,但却不是唯一可用的资源,因为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具等有形资源外,还包括学生具备的知识与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家长的支持程度等无形资源。而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应充分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对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能让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过去的生物教学中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授式为主,这样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接受所学知识,在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完全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长此以往,学生的智慧、才华及能量均无法得到发展,因此新课改中就明确指出应大力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必须由教学方式作为引导,所以创新教学方式是保证生物课堂具有新鲜活力的重要保障。如,在讲解“人体免疫调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以向学生展示大量伤口化脓、感染甲流及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图片,引导学生对三种病人不同的免疫调节进行思考,这种知识结合生活与视觉结合思考的教学方式,不但能让学生清楚掌握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及应用,同时还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是一门充满挑战与智慧的艺术,需要广大生物教学人员不断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能让高中的生物课堂教学具有灵活性、动态性、综合性及创新性,最终促进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生物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