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我国广告业;国民经济;经济增长;消费形态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广告业发展状况
我国广告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全速发展,全国广告营业额从1981年的1.1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57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由0.024%增长到0.75%;人均广告费由0.118元增长到119.67元。我国已经成为广告增长最快的国家(或地区)之一。广告业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显著作用。同时,广告业对国民消费的发展,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国民消费状况
改革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消费需求的快速持续增长成为我国改革三十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增长过程中,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要素)始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强大动力。在我国支出法GDP构成中,最终消费占GDP总量的59.69%,经验表明,只有当我国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在10%左右时,经济增长才能维持在7%左右。例如,在“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3.9万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7万亿元,年均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1%;“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约11%;可见,保持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中长期经济发展中,在总需求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中,消费需求仍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和带动能力最强的力量。因此,必须鼓励消费。
鼓励消费。一要增加居民收入;二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三要引导消费,不断培育消费热点;四要对影响消费支出的改革把握好出台时机,不要过于集中;五要启动与扩大消费信贷;六要为消费创造外部环境。而其中,第一、第三点与广告业的关系更为密切。甚至可以说,广告与这两点的互动关系已构成了拉动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与独特的方面。众所周知,广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广告费在GNP的比例问题,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广告业近年发展之快,世界罕见。联合国世界银行的几位著名经济学家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我国广告业连续多年的高持续发展,特别是广告费在GNP的比例问题,作为非常重要的动力性因素。同时,全国广告经营单位已由1981年的1,160多家发展到2007年的15万多家,全国广告从业人员共达105万多人。由此可见,在广告的诸多功能中,最大的功能,莫过于广告在市场经济中强烈的扩张作用。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与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应当在此前提下,深入地研究我国广告业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具的“引导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重要作用。
三、我国广告业发展必须迅速向多种消费形态转化
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有没有一个市场导向问题?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有没有一个产业导向问题?应当是有的。国际间对广告业的发展研究,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例如,国际间关于市场消费形态与广告的关系研究;产业形态与广告的关系研究都是十分突出的例证。就我国广告业目前的发展来看,实施我国广告业向多种消费形态的转化,是一个紧迫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将逐步形成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演变为新的消费形态。我国广告业如何追踪新的消费热点,如何转向新的消费形态,已成我国广告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首先,我国广告业要适应从生存型消费形态和数量型消费形态向质量型消费形态的转化。经济学的研究分析表明,中国人的恩格尔系数正在明显降低。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实现劳动力本身的再生产,必须有一个必要的生存型消费时期,即以食品类消费为主时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正在改变,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4%降到2005的36.7%;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降到2005年的45.5%。虽然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没有摆脱生存型消费,城市低收入人群也没有摆脱生存型消费,但从生存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在城乡非食品类消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此外,我国广告业还要适应居民消费从数量型消费形态向质量型消费形态的转化。广大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商品与服务品牌、名牌。在大的商场已从大类销售转向品牌销售。服务消费更追求服务质量与文化气氛,这在国外称之为“软消费”的消费,与广告的关联度就更高。在这种“软消费”中,产品的实用性大大降低,而产品的感情基准和文化含量将急剧提升,市场的形象导向性越来越强。这些无疑都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我国广告业要促使消费者从短期消费形态向长期消费形态转化。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消费需求上的问题,通过短期消费政策调整,虽然可以部分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长短政策结合,标本兼治。在实施短期政策调节的同时,应着手建立符合国情的、合理的中长期消费政策体系,促进消费结构调整,正确引导居民消费,使消费需求合理增长,进一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一问题上,我国的广告业如何根据消费者从短期消费形态向长期消费形态转化的特点,制定卓有成效的广告战略,是我们要加以认真研究的。
再次,我国广告业应着力于开拓农村市场,努力适应农村居民的消费形态。我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比为50.3∶49.7,二者基本持平。随着“十五”期间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由此带动了农村消费的增长。一些地区农村市场增幅远远超过了城市市场增幅。就农村而言,实物消费在目前来说,仍是最主要的消费形态。就实物消费中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来说,农村居民家庭按户计算的拥有量还比较少,目前仅大体相当于城市居民家庭在1995年前后拥有的水平,滞后十多年的时间。今后,农村2.3亿户居民家庭也会像城市居民家庭那样拥有更多的电视机、影碟机、收录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安装更多的电话和电脑,并逐步普及化。但是,我们的广告业在如何对待农村消费的问题上,存在大量的问题。这主要在于:一是广告面向农村的力度大大不够,往往仅局限在电视、户外等传统媒体的硬性宣传上;二是缺乏对农村消费形态的深入研究;三是广告的定位、创意、制作乃至传播,都过于“城市化”,缺少本土性和贴切性。真正适合引导农村消费的广告太少,对农村市场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娃哈哈的“非常可乐”,当年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促销策略,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广告在消费诉求上,注重了农村消费意识。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孟建.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与中国消费形态.http://media.省略/.
关键词: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把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强的传统企业带入产能阶段,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还须意识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本质上涉及的是资金的融通,通过资金流动机制使得资金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
一、概述
1.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的定义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不断的丰富和补充,其本质需要金融总量的扩张、金融体系的改善以及金融效率的提高。当然金融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需要金融理论作为支撑,比较典型的金融理论有金融深化论和金融约束论:金融深化论偏向于讨论利率压制问题,通过持续扩张金融规模的发展、优化创新金融体系与金融工具、不断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手段,再结合本国具体国情制定符合本国的金融政策,从而更有效地推动金融业发展,可持续地完成经济增长与繁荣的伟大目标。
2.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既可以称作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一种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Y构和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分析为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关系。生产、需求、贸易和其关联机制的变化集中反映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历史等非经济因素以及需求、供给、国际投资贸易、政府经济政策以及市场变化等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影响和决定着产业结构。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是产业结构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由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而刺激产业结构演进的佩蒂-克拉克定律;解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产值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之间重要关系的库茨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由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情况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概括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关键动力的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3.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
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其传导方式是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和信用催化三种内在机制来传导。对于产业资本来说,它的形成关键在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而产业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取决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金融的发展必然带动金融体系不断为产业扩张累积发展资本,才能持续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输入稳定长久的资金支持,更好地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资金导向机制则是指产业资本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转移。
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带动产业资本的流动逐渐演化成各类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自由流动,同时利用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来优化分配储蓄资源在不同利益率的投资,并引导产业部门向适应市场的方向发展,促使资金能够按照经济效益原则在各产业之间分配,推动产业资本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信用催化机制是通过扩大货币量来加速资本形成和实现经济增长,合适的信用扩张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步伐。
当然,金融业的繁荣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会为金融的发展推波助澜,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有效地集聚当地生产要素,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来活跃资本市场,增加金融市场信贷回报为金融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有效地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优化升级与完善。
二、安徽省现状
1.金融发展
近些年来,在金融总量方面,安徽省的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存贷款增长率波动平凡,而存贷款规模总量的规模越大金融发展规模则越大;同时安徽省的金融相关率也在波动上升,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强,可以得出金融业发展一直在摸索中前进着;在金融业增加值方面也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不过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是很高,体现出安徽省金融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还需改善提高。
在金融结构方面,不论在资产总量还是在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上,大型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都是最强的,稳稳的占据着银行业的龙头地位;虽然安徽省证恍幸翟诓欢戏⒄梗公司通过二级金融市场来融资不仅提高了筹资,还推动了证券市场制度的健全完善,但是在经济贡献度方面还是略显劣势;安徽省保险业的实力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有效地增强,保险的区域覆盖面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但就全国保险业发展水平来说,安徽省目前的保险业规模和实力亟待进一步的提升。在融资结构方面,安徽省企业融资主要还是通过金融机构存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很少通过股票和企业证券融资方式,这导致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调,表现出安徽省证券市场的体制不健全和市场运行不稳定。
2.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至今,安徽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得到了优化,但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还是有很大上升空间,而现阶段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有:产业结构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横向比较差距较大,安徽省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安徽省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人员的结构不协调,这一不协调将会导致劳动力资源在三大产业间的配置不合理,同时也反映出安徽省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表现在农业科技化水平低,没实现大范围的农业机械化操作;在劳动力资源上,农业第一产业吸收过多的劳动力资源,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折射出当下安徽省农村现代化程度偏低、城市化进程落后,影响了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
三、影响及优化建议
1.影响机制
通过整理归纳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理论分析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安徽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影响机制表现在:金融影响产业结构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和信用催化三种机制来传导,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反推动金融的发展,迫使金融机构更好的完成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从安徽省的金融发展现状来看,虽然金融总量规模和金融结构方面均有突出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金融投资方式简单,金融融资单一化现象严重等不利现象。同时产业结构水平有了提升却存在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层次,使得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匹配,无法很好的达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2.优化建议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关系密不可分,根据调查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的重点理解,研究出来安徽省通过加快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指导建议。
一方面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改变原有的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一家独大的弊端,尝试去发展非国有制金融机构,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促进金融机构经营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鼓励证券公司建成全功能性的现资银行,发展更多区域当地性质的金融机构,以实现多层次、高水平、优质量的金融机构体系,更好地推进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由于安徽省总体金融结构是以银行类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为主,较低的直接融资比例使得融资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安徽省积极大力的扶持企业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拓宽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通过资本市场股本融资使得能在国民储蓄中更大比例的进行股本融资,仅促成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发展;推动金融创新,完善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政策。
积极鼓励金融创新,营造自由稳定的金融创新环境,完善金融创新的监管机制,预防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过制定相宜的支持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来发展金融在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结语
虽然现在安徽省金融业规模以及市场机制慢慢走向成熟,但不乏存在金融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因此,调查研究安徽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影响及优化意义对于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实现促进金融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剑.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2]王晓清.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09.
[3]管海艳.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2.
[4]余源源.安徽省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支持作用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5]杨兆.金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变革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几大动力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转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最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条约体系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二)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
规范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法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部分法律规范在过去几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呈弱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商人的跨国交易的限制在不断放松。其原因主要是:(1)商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要求市场规律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事实上是各国的管理措施的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2)各国政府认为扩大的对外经济交往从总体上是有益于本国的发展的。
(三)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在大量增加,但财富的集中程度也大为加速。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20%的最富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占人口同样比例的最贫穷国家的30倍,而30年后,这一差距已扩大到60倍。由此可见,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首先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只有最终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下发展o
(四)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法的挑战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直接进行交易,从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均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新的交易方式必然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由电子商务所产生的合同的成立与履行、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以及税收征管、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均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因此这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关键字:唯物史观;宋元时期;科学技术
一、历史唯物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用于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1】 即: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2】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凡是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本文以历史唯物观的观点,科学的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历程。
二、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公元221年,嬴政建立了中央高度集权制的封建专制政治格局。此后两千多年,这种皇权政治保证了在大部分时间中国版图的统一、中国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稳定发展。由于长时间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在中世纪最为耀眼夺目的科技成就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之后,对欧洲的近代科学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近代文明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马克思曾写道:“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原因: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统一,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2.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仍领先世界,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科技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3.民族融合加强,各族间经济文化交往频繁;4.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中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5.文化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创造文明。
特点:1.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无论在科技、哲学思想、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2.辽、西夏、金随着同汉族经济联系的加强,其文化与汉文化进一步交融,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3.科技有突出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往世界。
三、联系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兴衰成因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先进的政治法律部门组织与制度、思想、道德文化、艺术哲学与等等。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而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上层建筑,他们通过不断的改良制度或沿袭制度,反作用于并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
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中华科学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就是两宋时期。宋太祖在建国时为避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悲剧,遂采取重内轻外和崇文抑武的国家政策,以及在军事上采取消极的防守战略。对后世影响长远,其一宋朝内部安定而少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繁荣;其二也因此导致武力积弱不敌北方外敌。但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3】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据现代学者测算,北宋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80%,国民总收入是明朝的10倍。【4】
但宋朝因重农抑商政策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市场经济无法形成,就没能给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强大的动力。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人物的北宋科学全才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自序表示书中所记录的只是山水之间,纵情谈笑,不关系他人利得失的事。沈括在社会政治制度和人文因素的制约下,无法将其在科技方面的成果完全运用到国家和社会的改革当中。由于经济未能在改革社会上发挥作用,导致科学技术无法系统地演进。【5】且不能用于军事国防事业的发展。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宋朝变法失败,上层建筑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不能适应高度发展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无法做出正确的调整。宋朝的社会形态逐渐走向灭亡,随后被蒙古人用武力所征服,这是落后社会制度代替先进社会制度的战争。
在此历史背景下,本来就无法大规模系统地发挥作用的先进科学技术遭到了破坏。在元朝统一初期,对中原文明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丢弃。中后期由于封建中央集权对教育制度的束缚,导致教育落后,影响科技的传播和进一步发展。众所周知,实现科技可持续良性发展,首要前提是提供一个以科技、文化、治学为职业的社会阶层,且此阶层需享有较高社会地位及言论思想自由。而元朝文化无用思想盛行,使得科技文化的发展受到重创。但元朝庞大的帝国版图为远程贸易提供了保障,却为科技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科技文化的交流。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元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遏制了新社会制度萌芽的发展,最终导致元朝的覆灭。
四.结论
我们用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研究了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及衰落的原因。无论是发展还是衰落实际上都是一种基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中国古代科技的成果仍奠定和影响着世界现代科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技可持续良性发展,必须存在一个以科技、文化、治学为职业的社会阶层,使他们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言论自由,是最基本的条件。对科技史若干问题,有必要立足于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及混沌理论等角度进行深入再分析,换个角度思考才会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704―705页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十一章第278页
【3】邓广铭 漆侠《北大宋史专题课》第一课 宋朝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第4页
【4】袁腾飞《两宋风云》第一讲
“长三角”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最新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近年来游客接待量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展现了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其中旅游收入接近全国旅游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江浙沪地区历年来旅游总收入均名列前茅,长三角旅游经济圈的整体实力位于全国之首。“十二五”期间,上海地区将继续大力投资旅游大型项目建设,投资额度将达到2000亿人民币,重点的旅游建设项目接近20个,其中,倍受瞩目的迪士尼乐园项目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政府部门对社会和民间投资的政策鼓励,旅游项目建设的规模效应将越发明显。不仅上海地区,自2013年宁杭高速铁路开通运行之后,浙江、江苏地区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两省对旅游项目的投入规模亦十分巨大,浙江旅游业总投资达5500亿人民币,规划重点旅游建设项目64个。以千岛湖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50个单体规划建设项目,投资额超过10亿人民币。江苏地区预计“十二五”期间建成9个旅游系列项目,开发17个重大旅游项目和27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这也标志着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将继续呈现高速稳定的发展趋势。
高速铁路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沪杭高铁与宁杭高铁的相继开通运行,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四通八达的城际高铁网络,进一步拉动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增长。旅游者自主选择旅行路线,跨省跨区旅行实现“说走就走”的便利出行方式,不仅让众多已知的景点游客接待量持续加热,也让更多深藏的旅游地走近了旅游者的视野。
(一)沿线旅游城市及旅游资源介绍
宁杭高速铁路2013年7月正式通车,是继沪宁、沪杭高速铁路运行之后,长三角地区又一条高速交通大动脉。宁杭铁路北起南京、南至杭州,途径江宁、阳、湖州等9个站点,使苏浙两省的省会城市南京和杭州进入一小时经济圈。“沪宁高铁”和“沪杭高铁”分别于2010年7月和10月开通运行,“沪宁高铁”连接上海和南京,途径古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个著名城市;沪杭高铁贯穿上海和杭州,途经上海松江、上海金山、嘉善、嘉兴、桐乡、海宁和余杭7个站点。
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自古以来十分丰富,江南独具特色的古镇、历史人文景观、自然风景区等不胜枚数。这里拥有25座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5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上百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譬如:上海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世纪公园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每年接待游客的数量及对应的旅游收入十分可观;苏州拙政园、乌镇、周庄、杭州西湖、南京中山陵朝天宫等江南名胜,均是国内外旅游者首选参观的景点。除却众多知名的旅游景点,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自然风景区、特色农家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者选择的去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走近大自然、走进乡村成为众多城市居民优先选择的旅游地点。长三角城市圈,在市郊和远郊等地,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新的旅游休闲地发展也十分迅猛,成为特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高速铁路建设对长三角地区旅游总人数、旅游收入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据统计,在高速铁路尚未开通之前,2009-2011三年间,“沪宁高铁”沿线城市,旅游总人数的增长幅度为12.64%,而“沪宁高铁”开通之后,沿线城市旅游总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达23.83%。在旅游人数增加的情形下,高速铁路带来的旅游经济增长率,无论是国内旅游收入还是国际旅游收入,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高铁在带来旅游总人数增加和旅游收入增加的同时,因为出行的速度加快,旅游者逗留的时间下降,使得旅游者的平均花费有所下降。这也是促使更多人愿意出去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旅游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形来看,高速铁路的运行仍然促进了长三角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增加了长三角旅游经济圈的联系强度
旅游者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的时间缩短,很显然能够促进旅游者到更多的地方去观光旅游。这也使得中心城市到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以及周边城市对中心城市的接受能力都在加强。很显然,长三角旅游经济圈的整体联系强度得到了提升。自2010年7月1日,沪宁高速铁路开通运行以来,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速铁路相继开始运行,将长三角的三个主要城市上海、杭州、南京纳入了一小时经济圈,不仅仅是旅游经济领域,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联系强度都在加强。
过去,上海与苏州的经济联系强度最大。在旅游领域,来沪旅游者因交通的原因,选择距离较近的苏州旅游,对沿途的其他古镇都来不及观光和旅行。所以,旅游经济圈的联系强度并不十分强。然而,随着高铁的运行,沿途的嘉兴、昆山、阳澄湖均成为了旅行者选择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者从中心城市开始往周边城市辐射。基于周边城市本身的旅游资源,其在吸纳旅游者方面,所展现的能力上也较强。不仅是以上海和苏州为中心的周边小城,杭州、南京、无锡等大城市周边的旅游景区,其吸纳旅游者的能力均具有较大潜力。可见,高速时代背景下,长三角呈现同城化的趋势,旅游经济呈现一体化的发展倾向。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南京为副中心,以苏州、无锡和其他大型城市为网点,向各自周边的小型城市辐射。
高速铁路建设对旅游市场结构的优化作用
高速铁路网络将长江三角洲的众多城市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这对旅游市场的结构优化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高速铁路出行的背景下,过去因停留时间、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等众多因素制约的原因,均得到了解决,让更多的旅游者愿意出行。这就使得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的集散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也拓展了旅游市场的规模,随着旅游者总数的增加,各地区的旅游站点也会加速形成。
(一)加强了旅游市场的集散能力
传统的旅游交通条件下,南京到上海、杭州或者苏州的时间最快也要3个小时以上,普通的客运出行达到6个小时以上。这就使得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的时候最多只能选择一到两个地方出游。大多数的旅游者无法选择途径的节点城市旅游,也制约了中心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旅游市场发展。
在高速铁路运行之后,处于交通沿线的众多城市均具有比端点城市更强的旅客集散能力。旅游者更愿意选择中小型的旅游城市进行休闲旅游。譬如,苏州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间,它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其周边的昆山、嘉兴、太仓等地也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旅行者在选择旅游地的时候,相比于南京和上海,到苏州所花费的时间只需半个小时左右。而南京到苏州、或者上海到南京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可见,苏州在旅游市场的集散能力最强。苏州到南京需要50分钟、上海到南京相互旅游需要67分钟,而上海到苏州仅需半小时,如此的交通优势之下,苏州成为苏沪地区旅客集散能力最强的城市。
苏州的旅游资源之丰富无须赘述,在最小的交通成本基础之上,苏州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和市内交通均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苏州拥有5个国家级5A景区、17个4A级以上景区、3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200家三星级以上饭店,其下属的昆山、太仓、嘉兴等地区,旅游交通网络也十分发达。鉴于苏州对长三角旅游市场的强大集散能力,苏州市在旅游观光、购物和旅游服务建设方面应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提升苏州的旅游服务品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将高铁与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健全并完善,形成富有特色的旅游胜地。
(二)扩大了旅游市场的规模
长三角的旅游市场依托苏杭、上海和南京等著名城市,一直被称为旅游胜地,长期以来吸引着大量国内外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各地旅游市场的规模在国内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基于此,在高速铁路运行之后,将这几个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旅游者可以实现一小时出游。这就使得长三角的旅游市场呈现一体化的发展,并呈现出更大的规模效应。2011年,上海的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这些人员在高速铁路运行之后,可以选择到苏州、杭州和南京等地进行短期旅游。国家假日制度的改革更是催生了旅游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地的居民开始相互旅游,旅游市场的流通使得长三角的整体旅游市场迈入了高速增长的时代。
高速铁路的运行让“一日游”、“二日游”等休闲方式迅速成为可能,各大城市不仅将加强自身旅游资源的建设,对自身所属的周边城市也开始投入资金兴建旅游设施。同时,各个城市开始建立旅游战略联盟,实现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共享旅游资源,满足人民对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促进了旅游站点的快速形成
沪宁高速、沪杭高速和宁杭高速途径的站点共计有35个,这些站点均有可能成为区域旅游的站点。这些站点所在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都将成为该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沪宁高速铁路所经过的阳澄湖为例,阳澄湖大闸蟹闻名海内外,自古以来就是品蟹的胜地。在高速铁路开通之后,人们只需要乘坐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的高铁便可以品尝到新鲜的大闸蟹。在此背景下,阳澄湖将不仅成为品蟹的胜地,摆脱品蟹的时间局限性,发展“蟹文化”、“蟹经济”也将成为阳澄湖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高速铁路带来了产业的空间集聚,基于此,对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而言,避免同质化现象,注重差异化发展将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若是不能将这些站点各个形成自身的特色,将很容易被中心城市覆盖,而最终被旅游者所忽略。譬如江南地区诸多的古镇景点,以乌镇、周庄、千灯古镇等为代表的江南特色古镇景点,亦需要保持自身的原滋原味,才能长久的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古镇将面临着失去原有风情的危险,久而久之将会被市场抛弃。在现代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生态和田园农家的生活。当人们在忙碌之后休假期间,对农家乐等田园和生态旅游十分青睐。这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众多旅游站点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指导。维持当地的历史人文特色、保持稀有的自然景观原生态,将有利于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