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低碳生活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绿色意识 生活方式 西部大学生 新经济形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88-03
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深入和发展,西部地区已经依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区域和重要支柱区域,然而西部地区大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的条件限制,对新兴的信息接收晚、运用性较差等等导致西部地区大学生对绿色意识和生活方式养成较差,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改变当前现状?成为了各级政府和机构关注的重点。
1 研究背景
1.1国际背景
绿色经济及生活方式自诞生日起,就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12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再次将绿色经济推到了世界经济的“风口”,也将世界先进的绿色生态经济方式展现在人类的面前,其中英国的绿色能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制造;德国的生态工业;法国的核能和再生能源计划;美国的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巴西的生物能源;日韩的节能减排;非洲的清洁能源等等都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启示,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绿色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前进方向。
1.2政策背景
为了贯彻十精神号召、响应国务院出台的绿色、能源的相关政策,各级政府出台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规划。为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3教育背景
“国策先导,教育先行”是贯彻实施相关政策的关键,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各大高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响应政府号召,落实实施关于高校学生绿色生态意识及生活方式的教育规划。积极根据本校实地情况、学生情况、区域经济情况制定教育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绿色生态生活意识,普及“低碳、绿色、节能”的相关知识,为国家输送具有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人才。
1.4西部背景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资源不断开发,经济的不断增长,暴露的绿色、生态的问题也愈发明显。西部地区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也被西部各省市提上了发展日程,努力挖掘西部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成为了西部各地的重中之重。
我国西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蕴含着的矿产资源有130种(全世界140多种),由于西部地区开发较晚、蕴含量大,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同时随着世界新能源和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传统重工业冲击,形成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
西部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从古至今西部地区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西部地区有丰富旅游资源也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西部地区正在新经济形势下朝着新经济发展模式上不断转变,对与子相匹配的人才储备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西部教育进行了重点扶持,在各地建立了大量的现代化高校,为整个西部地区建设以及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了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形式加大西部地区高校学生的绿色生态意识和生活方法的教育、提高西部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西部地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西部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2 研究经济形势
2.1国际现状
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区域、国家、地区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找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对绿色、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投入都在不断的加大,而且经研究发现他们都把巨额的投资放到了人才的培养上去,尤其是在于高校人才的培养上更是从不吝啬。
2.2政策现状
“绿色、低碳、节能”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的,在党的十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川省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的长久大计,生态文明的教育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必然选择,西部各教育主管机构相继了关于高校绿色生态教育的重要通知,加大各高校加强绿色生态文明的教育的力度,极力倡导保护生态,加强绿色生活意识和生活方式,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当你漫步在世博大道上,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立体的“低碳花园”。200辆燃料电池汽车、300辆电动汽车和500瓣混合动力汽车在大道上井然有序地行驶,你闻不到一丝汽车惯有的尾气味。道路两侧的灯柱挂满了花篮,微风吹过,花香沁人心脾。
当你穿梭于千姿百态的世博建筑时,你会看到,中国馆的顶墙装上了太阳能电池,照明用电全部自给;英国馆所有的建筑材料均可循环利用,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碳馆”;日本馆由于使用了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竟然还会“呼吸”;西班牙馆更是建造了神奇的“空气树”,可以为人们营造出一个凉爽、舒适的绿色环境……
当你在享受“低碳美食”的时候,你会发现,餐具也可以食用,味道甚至比食物还要美味。另外,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还可以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进行生物厌氧过程降解,并转化为电能或热能,降解完成后的最终剩余“产品”,还能浇灌绿色植被。
低碳,这个曾经空洞且引发巨大争议的“口号”,正逐渐成为你我的生活常态。
低碳就是低成本
关于低碳,有很多种解释。气象学家认为低碳就是延缓全球变暖、化学家认为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量、社会学家认为低碳能够帮助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更是认为低碳是繁衍碳交易市场的母体。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讲,低碳又是什么呢?
其实,低碳除去本身所赋予的“降低碳排放”重任,更多的社会意义则是降低生活中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拿最简单的来说,淘米的水不用倒掉,可以用来洗手和擦家具;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尽量避免使用塑料袋;出门尽量乘坐公交,避免因自己开车造成的汽油浪费和路面堵塞。
降低成本,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生活现状,从长期来看,对家庭、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低碳”的行列。
基金也要“低碳”
“低碳”行为遍及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基金投资也不例外,也需要降低不必要的开支。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是建议大家选择“净值较低”的基金或者“费用低廉”的基金,而是提倡基金投资应该长期坚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申购赎回成本。
很多投资者往往一厢情愿地把基金当作与股票非常相似的投资产品,认为起价格和股票价格一样,买的人多就会涨,卖的人多就会跌。于是高抛低吸、频繁买卖成为了投资基金的主要手段。
其实不然,基金与股票有着天然的不同。股票市价高有可能是与它的内在价值相背离;但开放式基金净值高说明它的净资产价值高(净资产价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净值=净资产价值/基金份额),说明它管理的资产在不断增值。
在市场上升的时候,一些基金的上涨较快,净值较高,说明该基金的投研实力较强,能够较精准地把握投资时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成长的能力,能够充分分享牛市带来的收益果实,然而并不意味着其风险就越高。
其实,基金的风险主要来自基础市场行情走势对基金投资组合的影响。基金公司遵循的是投资组合理念,它的操作实际上是在低价位的时候买入一只股票,当股票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股票的风险增加,基金公司就卖出,资产从股票变成了现金,净值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因及时出售高风险资产而增加。对于那些投资水平高的投资团队来说,这样重复操作的结果是总资产在增加,收益也在增加,但风险并没有累加。所以,基金的风险主要是基金投资组合中资产的风险,和基金收益高低没有关系。
基金的“低碳”投资,首先要抛去固有的股市思维。
“波段”成本太可怕
要知道,基金并不适合频繁的波段操作。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首先由于基金短期的获利空间要比股票小。通常,一只基金会投资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股票,可谓是一揽子股票的组合投资。因为基金的投资比较分散,所以短期收益不会像单只股票一样高。此外,股票型基金仓位是有限制的,一般只有60%~95%的仓位用来投资股票,同时会保留一定量的后备资金,以便应对市场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那么在短期内,如果股票涨了10%,那么仓位为80%的股票型基金因为仓位限制的关系,只能获得80%的投资收益。可见,短时间内基金的获利空间要比股票小,那么投资者高抛低吸、波段操作的空间也要小于股票投资。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申购和赎回的手续费比较高。比如股票交易一次仅需要0.2%~0.3%的手续费,而基金买卖一次就需要支付2%左右的手续费。如果一只基金的年收益达到15%,但是投资者在一年之内买卖5次,就要支出10%的投资成本,投资基金的实际收益就降低到了5%。
如果转换成其他基金还将发生一部分转换费用。当基金的净值收益不足以抵付基金交易时所发生的所有费用之和,进行波段操作将遭受损失。
低成本,就是高产出
一些投资者明明知道基金短期的获利空间较少、交易费用较高,但还是喜欢做波段,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往往对自己充满自信,认为能够准确地择到买卖的时点。
然而华尔街流传这样一句话:“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人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正在落下的飞刀更难。”盲目、失当的择时不仅无法保证“在市场较低点买入,在较高点卖掉”,还会使投资者陷入在上涨时追入加仓,又在下跌中狠心斩仓的恶性循环,造成收益的亏损。
从1984年到1998年的14年间,美国共同基金平均收益超过500%,但是一般投资者的收益仅为186%,余下的那314%的收益则是由频繁的买卖而亏损掉的。这就是市场给“自信者”的教训。
詹姆斯・赛伯(James hurber)在其经典之作《华特・米提的生涯》(The Adventures of Waiter Mitty)这样说道:“从1926年到1996年,在这段漫长的70年里,股票所有的报酬率几乎都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内缔造的,这60个月只占全部862个月的7%而已。要是我们能够知道是哪些月份,想想看获利会有多高!但是,我们做不到,以后也不可能做到。”
既然我们做不到准确地择时,那么面对较高的交易成本,进行基金的波段操作显然很不明智。所以,我们需要降低基金投资的“波段”成本,坚持长期投资。华尔街的券商曾对投资S&P指数的赔赚概率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果:投资时间越长,赚钱的概率就越大。
关键词:新玉树;产城融合;发展路径
Abstract:By the end of 2013, Yushu city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has been basically completed.a bridge spanning 20 years of new city rise abruptly , hardware facilities walking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province. but how to make the new Yushu city has the reserve strength in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industry, produces the city fusion road,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Yushu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Yushu industry, pertinentl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Yushu industry.
Key words:the new Yushu city;produces the city fusion;the path of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2-27(4)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因过度追求经济发展政绩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创收而导致的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失衡、城市发展空心化、城乡居民享受社会保障差距突出、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1]在此背景下,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在当下社会资源缺少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是城市建设的主流。玉树作为我国的三江源头,更需在生态和绿色理念下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产业。2013既是玉树重建的收官之年,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启动之时,按照国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标准和时展的要求,新玉树不仅要有“新面貌”而且也需要有发展“新思路”。
1 产城融合发展与玉树市发展定位解读
1.1 产城融合内涵解析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2]城市发展要有产业为支撑,才能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产城融合的关键是要把产业和人口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3]城市里不仅要有生产,还要有生活。[4]产城融合是满足上述条件的不二选择。
1.2 玉树市发展定位解读
城市定位就是在分析和研究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及经济结构布局进行规划的一个总体过程,是城市未来的一种导向,是按照唯一性、差异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对城市特色的升华,是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和核心价值的过程。
城市定位在城市战略中高于一切,没有准确的城市定位,就谈不上城市的发展战略,就谈不上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的再造。玉树市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经过三年重建,一座跨越20年的新城已经拔地而起,硬件设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但由于玉树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海拔高、生态脆弱,又是三江(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地球之肾”。所以,如何既能保护生态和水源,又能让这座新城不要“空转”,使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其定位为“生态文明城市、绿色低碳城市、商贸旅游城市”是适合当地实际的科学阐释。
1.2.1 生态文明城市
作为人类社会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当代人的生存质量为立足点,以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促进和共荣,凸显人类活动的自觉和自律。[5]玉树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有着独特的战略意义。境内的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等生态系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之一。因此,玉树发展离不开生态保护。重视环境教育,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的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把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管好目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是玉树当前建设的重中之重。
1.2.2 绿色低碳城市
玉树地处三江源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产业形态必须以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城市建设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和行为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生态型社会为城市建设蓝图。打造绿色低碳城市是玉树市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落实。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以及建设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的高原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更是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发展模式。
1.2.3 商贸旅游城市
玉树自古以来就是青海、四川、三地间的重要贸易集散地,曾为唐蕃古道要津,茶马互市重镇,历来商贾云集,市场活跃。同时也有人间歌舞之乡的美誉,有着悠久的商业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历史禀赋和自然优势。震前玉树市商业服务用地面积为19.31公顷,震后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商业服务功能和设施,仅商业用地面积达61.16公顷,通过三年重建基本建立起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网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玉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运作体系,旅游业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因此,把商业旅游资源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是加快推进玉树市新城镇建设的重要捷径。
2 玉树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支撑产业发展的经济实体尚未形成
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玉树产业发展先天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撑能力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缺乏优势产业。支撑产业发展的经济实体尚未形成,导致地方政府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面临着极大的困难。靠天种养的局面还没有根本转变,地区经济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2.2 经营项目单一,发展后劲不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动摇
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进程缓慢是制约玉树建设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种经营项目少,农畜产品供给不足、开发不够。如藏牦牛、藏绵羊以及特色奶酪等本地特色产品开发不足,依靠外来肉制品、乳制品现象仍然存在;第二,部分农牧民受虫草经济影响,过度依赖虫草采集收入,农牧业生产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第三,种植业方面弃耕撂荒,种植结构单一,种植方式原始落后。以上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使得玉树地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动摇。
2.3 旅游资源丰富,但未形成全方位、高层次的精品开发模式
玉树地区虽有旅游资源丰富,但总体上旅游业层次不高。突出体现在:配套设施不足、产品开发欠缺、景区整合不够,游客大多以观光旅游、过境旅游为主,且旅游全程呈“零消费”状态,“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建设不够,缺乏旅游定点的直销点和专业市场。同时,缺乏龙头支柱企业,多以酒吧、特产店的散户为主,玉树旅游业层次整体偏低。
2.4 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业处于小作坊或未开发状态
玉树地区以民族服饰、安冲藏刀、帐篷、藏毯、陶艺、佛教工艺品、嘛呢石刻等为主的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业,呈小作坊、小规模或未开发状态,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力资源较差,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开发。
2.5 产业观念单薄,文化人才严重匮乏
古往今来,文化都以它独有的内涵与意义附着于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之中。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文化开始了从“资源”到“资本”再到“产业”的嬗变“,文化产业”应运而生,成为经济发展中竞争与博弈的重要筹码。
玉树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优势,但是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在玉树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观念和能力都不足。玉树地处边远高寒地带,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有限,再加之通信、网络等基础配套设施的落后,当地民众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世代居住在这方土地上的民众遵照其祖辈先民教给他们并高度认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对于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早已习以为常,缺乏自觉发掘文化资源商品性和经营性的意识,产业观念单薄,这将会成为玉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大制约因素。
其次,文化人才严重匮乏也是玉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文化产业策划、包装、设计等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上、结构上、还是在素质和能力上都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 玉树市生态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产城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时展的必然,城市既要有“城”,也要有“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城市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将失去发展后劲,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切实防止有“城”无“市”。
从产业比较优势系数上看,玉树工业明显处于劣势,但在消费文化兴起的当下,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优势却很明显。玉树独具特色的建筑、服饰、民族餐饮和民族手工业等传统产业,不仅具有独特的现代经济价值,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部门。因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订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逐渐形成“特色产业驱动型”的城镇化模式对玉树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3.1 从实际出发,着力打造玉树市“三区四带八基地”工程
“三区四带八基地”, 是以构建生态农牧业产业体系为核心,以生态畜牧业建设为主线,创新合作经营体制的一个工程。三区”即:农牧业经济结合区、畜牧业草业经济混合区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区;“四带”即:藏牦牛(羊)规模养殖产业带、青稞产业带、蔬菜产业带、虫草经济产业带;“八基地”即: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奶牛养殖基地、青稞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特色种养基地、良种繁育基地、饲草料种植基地、农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
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在全市选择试点,鼓励农牧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向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进一步提高完善合作社运行管理;第二,引导企业和种植大户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第三,深入研究国营牧场改制问题,努力在改进经营方式、提高品质、拓展市场上求突破,发挥龙头示范作用;第四,加大对养殖基地的扶持力度;第五,加强温棚种植和经营管理,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提高农副产品的自给率;第六,统筹推进农田整治、优质饲草料种植、撂荒地复垦、转移就业、畜种良种推广、技能培训,加大各项惠农富民政策落实,拓宽生态移民增收渠道,积极打破制约全市农牧业发展的“瓶颈”。
3.2 文化与旅游融合,推进高原特色生态旅游文化产业
按照玉树旅游框架,构建以玉树市为中心,以唐蕃古道、高原湿地草原、康巴民俗风情、宗教文化为支撑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文化产业,走城市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第一,开发培育一批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特色旅游乡(镇、村),以发展高原风光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科考探险旅游等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第二,聘请省内外民俗、旅游专家,编制完成玉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着眼于“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把生态文化旅游作为玉树市经济转型主导产业;第三,深入挖掘玛尼石刻文化景观。紧紧抓住新寨嘉那玛尼石经城、勒巴沟、文成公主庙三个景区玛尼石刻文化景观共性,深入挖掘核心内容,全面提升资源品位,使其在全国众多宗教旅游文化品牌中独树一帜;第四,争取投资开发项目和加大投资力度。争取重大开发项目以及对藏家乐、农家乐、牧家乐旅游产业加大扶持力度;第五,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参与度,提高民族文化的艺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全方位、多视角展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服饰、歌舞、马术表演和宗教文化,以及跑马射箭等民族传统竞技文化,把赛马节打造成藏区乃至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3.3 就地取材,做大做强做精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业
藏族服饰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服饰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在藏族服饰中又以玉树的服饰最为经典,被誉为“服饰之乡”的玉树服饰以其华丽的风格深受广大藏族群众的青睐。但是目前玉树藏族服饰的加工处于原始的、分散的家庭作坊,形不成规模,无法批量生产,更谈不上市场竞争力。因此,引进先进设备及优质材料,将极具民族特色的玉树藏族服饰提上一个新的高品质的档次甚为必要,从而批量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全国最大的藏族服饰加工基地。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以安冲藏刀、帐篷、藏毯、陶艺、佛教工艺品、嘛呢石刻等为主的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业,依托11个商业特色街区,形成设计、加工、配送和零售一体化服务,辐射带动旅游产业,培育玉树文化的旅游市场营销体系。
3.4 发挥传统优势,培育壮大特色商贸流通业
玉树市位于州府、市府所在地,自古以来是连接西宁、四川、云南、的青南重镇和物资集散地,发展商贸业不仅是玉树的传统,更是玉树市今后发展的引擎式产业。
第一,通过建立三江源民族商贸综合市场、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民族特色产品加工园、产业扶贫能力建设培训基地、产品企业孵化园以及物流园,以藏族特色产品为主,聚集多民族特色产品、工艺品、食品、中藏药材,打造三江源区最大的民族特色产品市场;第二,加快培育和聚集城镇产业,积极优化城镇产业布局,盘活现有产业存量,搞活城镇市场;第三,以市场为导向,有效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有针对性地树立起一批实企龙头企业,带动市场产业发展。第四,重点培育扶持能够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企业,并发展成商贸流通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商贸流通业,服务全州,带动青南,吸引周边,让玉树市真正成为青南和康区的商贸物流中心。
3.5 与时俱进,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通过科技公关和市场合作,为高原牦牛、藏羊、虫草等生态绿色产品以及其它民族特色产品的研发、市场开发和运营、融资等提供孵化支持,全力打造高原无污染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做大做强“玉树虫草”品牌,大力挖掘中藏药材种植及中藏药开发。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招商项目筛选、论证、包装、推介等工作,通过参加洽谈会、品牌推介会、物资交流会等各类招商活动,鼓励以商引商、中介招商,创新方式,优化环境,加大“走出去”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领域,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产业园,做好商业业态规划。努力把园区建成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
参考文献:
[1] 王政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通过产城融合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C]//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参会论文.中国区域科学协会,2013.
[2][3] 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2011,(1).
[4] 许德友.以“产城融合”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5).
[5] 屈彩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文化定位研究[J].中国名城,2014,(1).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校;地理教学;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传统高校地理教学中,受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不仅教师对地理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教学没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没有适当开设实践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差。随着国家新课改与教育机制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因而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来改革高校地理教学势在必行。
一、影响高校地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主要因子
(一)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地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高校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教材的讲解、对课本知识的传授,将地理教学局限于课堂之上,既没有帮助学生树立实践意识,更没有适当的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1]。这种缺乏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更无法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造成高校地理教学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差的一个主要因子。
(二)地理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脱节
知识源于生活,地理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才能对其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学会如何应用,但是就当前高校地理教学现状来看,多数高校地理教学均没有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一直难以提高。
二、提高高校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高校地理教学而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引导,树立实践意识。实践意识是实践活动进行的基础,是培养实践动机的必要条件,教师应该在加强自身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实践意识,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进行地理实践,多亲近自然,学会善于观察大自然[2]。例如,教师可以将时下全球谈论的绿色低碳、环境保护、生态城市构建、人口问题等热点话题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将自身生活与这些问题联系起来,并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探索地理的动机,进而逐渐树立起实践意识。第二,开展实践教学,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在学生树立起实践意识、存在实践动机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课堂知识与课外探索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3]。面对今天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与丰富优越的教学条件,教师不应该将高校地理教学局限于课堂范围之内,而应本着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思想理念,通过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例如,对于地理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地质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以让学生对自身地理知识理解程度与掌握程度进行检验,从中发现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加以锻炼,最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二)加强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一样,地理课程也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将高校地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既是现代教育机制改革的需求,也是人才培养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分段。因此,在高校实施地理教学时,加强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教学策略:首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丰富地理教学资源,优化地理教学环境,升级地理教学平台,拓宽地理教学渠道。地理知识包含自然与人文两大方面,涉及内容十分广泛[4]。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提升高校地理教学水平,将地理知识以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的认识与学习。其次,利用生活现象引入地理知识。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通过地理知识来解释,同时地理教材内容一般较为宽泛,需要教师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因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增强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达到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5]。例如,在讲解太阳直射点在南极、北极移动相关知识时,可以与房屋采光位置确定与采光面积结合起来,并且要尽可能与学生熟悉的学校周围的事物相联系,以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单纯的依靠课本、依靠课堂教学就能够达到的目标。而是需要教师从自身、从学生角度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加强实践教学来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够实现。因此,高校地理教师队伍应明确自身职责,扎实做好教育工作,努力为培养与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家伟.基于GIS的中学生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王歪歪.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下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马蓉.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特点与中学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王英杰.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4.
关键字:生态城市;国外实例;比较分析
近代生态城市理论发展迅速,被人们认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良好模式。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生态城市建设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浪潮,而在生态城市实践的过程中,生态理论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证实和完善。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生态城市是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现代文明在发达城市中的象征。生态城市的出现使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充满了希望。
1生态城市概念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人们对生态城市概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至今仍没有确立一个统一的含义。
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图1)。
作为生态城市理论的实体,生态城市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概念模式,它是一个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经济为支柱,社会(政府、民众等)为支持的系统,最终要通过高效的循环生态实现三者的和谐。
2生态城市研究与建设的发展及实例分析
2.1生态城市的发展与分类
国内外生态城市是一个从“元件”生态到整体系统生态;在方法上,从单一向综合,从理论到方法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从纯自然到人与自然结合研究;从城市的纯粹社会学到心理、文化、经济与环境的整合;从经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开发利用城市中的自然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增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等。在城市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中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性,生态城市建设的尝试就是一个开始,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的生态城市建设也逐渐由于地区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生态城市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因地制宜的灵活过程,而不是对理论的生搬硬套。建设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意义是一致的,因此不同的生态城市在各自的特点之外也必定会有共同点,这些也正是作为一个生态城市所必需的,通过比较分析各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可为今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捷径并提高生态效益,改善以往生态城市建设中诸多的不利因素。
生态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化后的生态改造城市,这类城市一般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的条件下,通过生态化改善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和信息化,并尽量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另一类是与工业化同步的生态化城市,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很多城市的生态建设就属于此类。这类城市在规划时就应积极运用生态学的思想,将环境生态意识融入城市的整体建设中去,改善以往生态城市建设的诸多不利方面。我们以第一类生态城市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2.2南美洲:库里蒂巴与厄瓜多尔
库里蒂巴: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是巴西的生态之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地方。该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而享誉全球,也受到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还由于垃圾回收项目(联合国的环境项目)、能源保护项目(国际能源保护协会的项目)而分别获奖,并因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的革新成就而获奖。
最具特点的莫过于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其中库里蒂巴较为成功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相结合的典型政策之一是,不仅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沿着5条交通轴线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的线状开发,并且改造内城,以人为本而非以小汽车为本。由道路系统提供的快速与便捷促进了沿交通走廊的集中开发,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也强化了这种开发。轴线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做快速公交用路。城市的发展呈现了新的形态,拥有了逐步拓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城市外缘是大片的线状公园绿地(图2、3)。
除此之外库里蒂巴还关注社会公益项目,建设新的图书馆系统和公园绿地项目,人均公共空间从0.5平方米增加到52平方米。这正是迎合了瑞吉斯特的生态城市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平性原则理论。通过中心文化遗产去的步行街道改造和相应的政策,历史建筑得到了保护,业主收到财政补贴,古老的工业建筑也通过置换重新有了活力。
库里蒂巴较为著名的环境项目是1988年实行的、口号为“垃圾不是废物”(Garbage is not garbage)的垃圾回收项目,垃圾的循环回收在城市中达到95%。回收材料售给当地工业部门,所获利润用于其他的社会福利项目。同时垃圾回收利用公司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库里蒂巴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十分重视。儿童在学校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一般市民则在免费环境大学接受与环境有关的教育。
总结库里蒂巴数年来生态城市建设,其特点就是对旧城及未来城市发展采用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形成一体化交通系统,同时重视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公众教育,还在精神层面上满足人们的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现状。
厄瓜多尔Bahia:1998年厄瓜多尔海岸收到了厄尔尼诺现象的侵袭,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Bahia受到暴雨和泥石流以及地震的严重破坏,所有的房屋几乎全部破坏。这是一个城市重建的实例,在重建过程中居民在NGO组织的帮助下试图建立一个更可持续的城市。
Bahia已经开展的项目列举如下:
①废纸回收项目。延续之前已有的生态项目,保护环境进行环境教育并同时增加社区收入和就业。
②对周围的山坡进行生态恢复。
③对遭到严重破坏的Maria Auxiliadora地区的进行恢复重建,并成为“废墟中的森林”。
④Fanca儿童生态俱乐部。
⑤Fancan农产品项目。回收家庭中的所有有机废物,并进行堆肥用于种植果树。
⑥生态市场。对有机、无机物进行分类收集再利用,缓解城市废物处理系统的压力和污染。
⑦Encarnacion农场。主要是堆肥,并生产有机虾饲料的原材料。
⑧有机虾场。全球第一个有机虾场,在养虾的同时在水塘中种植豆科类植物,提供虾食并促进逐步恢复红树林湿地。
⑨建立私人热带雨林保护区。
⑩有机农场/永续农场。
以及社区环境学校、街道树种植项目、在河口地区的红树林生态恢复项目和包括13个学校的生态学校项目。
Bahia未来项目:
①用湿地系统处理城市废水。
②全市范围的回收项目。
③建立废塑料压缩场,从而减少了因运送到他处处理的费用。
④在街道种植经济作物。
⑤设置自行车专用道。
⑥建立生态城市信息中心
⑦加强生态住宅建设,采用替代能源、最优化设计等措施。
总结厄瓜多尔的建设现状,作为灾后重建的滨海旅游城市,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自然环境的修复以及对公众教育重视是其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旨。这是一个有计划和安排的循序渐进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实例。
对比南美洲的两个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早的库里蒂巴无论是从宏观控制还是微观实施建设以及特长的发挥和公众参与都十分的完善和全面,实现了因地制宜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而且也开创了公交时代的新纪元。而厄瓜多尔作为重建城市吸取了已有生态城市的经验,与库里蒂巴相同的是都非常重视资源的回收利用,并形成了循环系统,相比较作为滨海旅游城市,更重视自然环境以及景观的保护和恢复。两者各有侧重但又有相同点,利用不同的手段达到相同的目的,那就是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追求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
2.3欧盟国家:德国Erlangen 丹麦哥本哈根
Erlangen:Erlangen是著名的大学城、“西门子城”和生态城市,二战后得到发展的Erlangen也产生了由于汽车增长环境质量降低而带来的困扰,在多方组织的要求下政府也开始制定政策,并开始了一项类似于“地方21世纪议程”的综合整体规划。
哥本哈根的总体规划的基础部分仍是景观规划。它显示了进一步发展的自然边界,保全了森林、河谷和其它重要的生态地区(占总面积的40%),并建议城市中拥有更多贯穿和环绕城市的绿色地带。在分区规划中,考虑到了这些生态方面的限制,并尽可能地在这些必要的限制内更好地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城区可接受的密度上尽可能地节约使用自然地带。市内和城市周边的绿地被绿色通道连接起来,是安全、吸引人的步行和骑车的绝佳选择,因此城市中任何一个住处通往绿地只需5至7分钟。在实施的项目中开始并强化实行节能、节水和节约其它资源的方法,以防止对水、空气和土壤造成污染和破坏,并特别强调重复利用。
最重要也是在开始时最富于争议的是Erlangen实行了一项新的交通规划。多年以来城市普遍实施的一直是以车为主的交通规划方针,在新的交通政策中不再给行车交通以特权,并开始减少和限制在居住区和市区的汽车使用,同时积极鼓励以环保方式为主的城市内活动,如步行、骑车和公共交通。
在与市民的交流合作中,政府努力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并与各种民间组织合作,特别是对当地居民提供指导和帮助,由于当地居民知识层面较高,因此不但与政府积极合作而且使得生态城市建设政策实施更加顺利。大大改善了原有的城市面貌,并且居民们做到了在较小的居住空间内浓缩他们的生活和行为,这使得居住空间的增长和控制与同类城市相比收效甚佳。
总结哥本哈根近些年来的成果:①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②绿色通道使得Erlangen成为健康之城。③家庭废物管理取得成功。④城市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高。⑤便利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大大降低了污染,新的交通政策以及步行与自行车系统与公共交通等的良好结合不但没有使整个城市丧失交通的便利性反而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和事故。
哥本哈根是著名的古城和旅游胜地,但是近几年闻名遐迩的应该是自行车王国这个称号。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哥本哈根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自行车路线规划(图4)。这里的自行车专用道与汽车道一样宽,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正是因为有着完善的自行车道路系统及自行车租借管理系统,再加上政策的支持以及市民们的积极配合,与哥本哈根的历史一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成为了世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奇葩。
不仅如此,哥本哈根同样也经历过工业城市带来的问题,汽车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质量降低,最终导致了中心城区和古城区的衰败,但是从1947年的区域“手掌规划”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旧城中心区的重新振兴,步行街的修建,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也利于市中心的历史保护和加强人们的地域认同感。因此哥本哈根中心城区的步行街也是其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措施。简言之,改造实施策略就是扩大步行空间范围,包括3条主要措施:车行道改造为步行空间与活动广场;步行区内建自行车网络;步行区完善快速交通换乘枢纽。也正因此造就了世界上的第一条步行街。
哥本哈根不仅注重交通上的建设,同时也更加关心市民们的社会公共生活。因此在不动迁原住民、不改变街区社会结构的前提下,调整市民出行方式,增加和改善市民日常生活空间及品质,激发邻里交往,强化市民日常生活与城市物质空间的互动联系,重建社会公共生活等也是哥本哈根生态城市建设的举措。旧城中心建构起完整的步行与自行车网络,完成了对机动车的驱逐,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与此同时,通过对旧城步行区域地铁站、公交巴士站、机动车与自行车等专用道及停车设施的精心布局和细部设计,旧城建立起完整、顺畅的交通换乘系统,保持步行网络的可达性与可进入性。旧城步行区并没有因为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改变而脱离于城市之外,反倒因为交通速度降低、与穿越旧城的瑟地哈温海峡以及克里斯蒂安堡宫等传统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涌现出更加多样性的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使旧城更具活力。
另一个可以充分体现哥本哈根生态城市建设特点的就是对旧城内建筑的拼贴和置换,将其改建为绿色建筑。这又是一个从微观入手的改造旧城的好途径,再一次为不利于从新规划建设和大面积调整的旧城提供了生态化的参考。
哥本哈根生态城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点及面的从微观物质空间的改良而改变整个城市状态的旧城概念的生态城市建设实例,这也说明无论是从宏观控制还是从微观改善,只要我们抱着同样的目的,最终都会得到收益,生态城市的理论也将通过这些城市实例的证明和探索逐步完善。
3国外生态城市实例比较分析小结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总结各国的特点如图5及表1。
我们可以得出近年来作为生态城市建设所必需,也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重要因素包括了公众参与、自然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和良好的区域规划等,一个生态城市能否建立起来,主要就在于公众的参与。但是通过各国的不断探索还创造出了各自的特色,为今后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虽然各个国家对生态城市建设和理论的实践各有偏重,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促进生态城的建设,但都以追求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为最终的目标。
总结各国生态城市实例的优点,生态城市的建设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得到完善:(1)紧凑型城市开发;(2)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3)社区驱动开发;(4)生态网络化和原生化兼具开发;(5)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关键。
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部分,绿色生态建筑技术已经开始逐步成熟,并应该被利用到生态城市的建设当中,虽然是从微观上入手,但是哥本哈根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是由点及面的形式,对于整个城市的改善也会有极大的作用。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被完善的体系,只有各方面的协调合作才能最终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