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二地理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初高中地理教学;差异;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学地理教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相衔接的[1]。但目前大多数省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现状是,初三不开设地理课,使得中学地理教学在初二和高一之间出现了一个断档期,这增加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难度,降低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差异,并进行有效的衔接是中学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差异
1.教学内容的差异
初中地理课程总体定位为区域地理,这是考虑到区域知识相对简单,可不涉及深层次的成因分析和较抽象的理论探究,又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初中地理课程内容有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是“地”,主要介绍“是什么”和“有什么”,即重点介绍某一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社会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高中地理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其课程不在全面学习区域地理,内容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本结构和地理学的基本思想。高中地理教学侧重点是“理”主要介绍“为什么”,即在介绍地理事实的基础上,探究地理过程、归纳地理规律和成因。
2.教法和学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少,每周两个课时,课时充足,教学进度较慢,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应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并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以及训练地理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提高,课时量紧张,每课时安排的教学内容繁杂,教学进度快。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多采用讲授法,重在阐释地理原理和规律。
此外,学习方法上也有差异。初中地理通常只要求学生了解和识记,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多数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或反复练习强化,不注重理解,归纳和运用。进入高中之后,地理课程的学习需要求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死记硬背和强化训练已不能适用于高中地理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注重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的培养。
二.有效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1.了解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初高中地理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是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准确把握学情是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基础。初高中地理教师应经常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双方的教学和学生情况,高中地理教师要进入初中地理课堂进行听课和评课,参加初二的地理水平测试的阅卷工作,了解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由于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情况有所不同,教学水平更是层次不齐,所以高中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地理水平测验、问卷调查、统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谈话等方式,对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地理学习兴趣和态度,以及地理思维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归类,及时找出学生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发现基础知识上的漏洞,并且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有关内容,制定实施相应的补救措施,对部分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做到因材施教。
2.研究初高中地理教材,做好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初中地理中的地球与地图以及和区域地理知识是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是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关键。就目前现状来看,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地理课程基本是“零基础”,所以高中教师必须研读初高中地理教材,找出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点,进行及时的补救。但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融合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与堆砌[3],也不是将初中地理知识重复一遍,必须是有机的结合。由于课时量有限,单独利用几周时间来复习初中地理知识显然不可行。借助导学案,衔接巩固基础知识是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新课之前,找出需要补充的初中地理知识,精心设计衔接内容,并将衔接内容与导学案相结合,以自主预习的方式呈现,学生利用初中地理教材就可以自主复习本节课所要涉及的初中地理知识。这样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可以为学习新知识铺设一个过渡的台阶,减缓“坡度”,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例如在高一学习“地球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初中地理中已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仪、经纬线、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昼夜交替等知识点,设计成填空或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导学案中的自主预习部分,要求学生在新课前完成。
3.正确看待初中地理课程,端正教与学的态度
目前初中地理课程不作为毕业升学考试的科目,在多数初中学校地理被视为“副科”,得不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部分初中甚至没有专业地理任课教师,即使有专业的地理教师任课,也经常被被数学、英语等大家眼中的“主课”占据着。学生进入高中后依然会沿袭了以前的观念,把地理看作是一门“副科”,不重视地理的学习。所以学校、教师和学生必须正确看待初中地理课程、端正教与学的态度,这是有效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前提条件。初中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地理教师,合理安排地理课时,优化地理课程的评价方式;地理教师应研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认识到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探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态度,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一、合理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学科中,地图是文字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图文结合,更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地理的各种现象。相对于文字来说,学生更喜欢地图,如果教师让学生喜欢上地图,则地理学习就如虎添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之后,课堂气氛就会发生变化,出现教师用心教学生认真学的现象。在这种氛围里,地理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让地理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地图的呈现让教学效果无法用其他手段替代,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地图,会使各种地理知识和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印象深刻,根深蒂固。如果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读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中的各种地理知识和现象,学生就会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地图的感知能力。如果让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点在图中表现出来,学会自己画图,那么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会更深刻,记忆不再死记硬背,而是科学合理地运用地图。
3.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旦学生对地图产生兴趣,头脑中便不再是复杂繁琐的文字和符号,而是一张又一张的地图。学生的思维发生变革性改变,大大提高地理思维能力。说起某一类的地理知识,立即会在头脑中再现与这个知识点有关的各种地图,搜索的不再是语言文字,而是地图的空间。随着地理学习的不断深入,这种空间感会越来越大,有效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比如在学习城市分布时,根据地图学生很快就发现一些规律,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原因。
4.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学生不仅了解了我国的地形地貌,而且看到了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而自豪,无形中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正符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种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会让学生终生难忘。如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名胜古迹惨遭破坏的画面,如“××到此一游”等乱写乱画的现象,则一定会使学生深恶痛疾,从而自觉爱护环境。
二、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自绘板图,生动形象。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浓厚兴趣。如果地理教师合理地运用理板图板画,即用简笔画的形式,标注地理知识的要点,则定会让地理学习锦上添花。老师在黑板上仅寥寥几笔,就可以让地图更清晰醒目,内容简单明了,胜过阅读一大段文字及口干舌燥的讲解。学生也会对此兴趣盎然,会动起笔来,渐渐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生。尽管多媒体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和普及,但这种自绘版图的教学方法依然凭借它的生动形象、简单清晰活跃在地理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记忆效果。
2.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初中地理课本中有较多插图,有时一幅图中会呈现出较多地理知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会显得较复杂,不利于深刻记忆。为了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地图拆分,让一张图变为更多的图,简明扼要地标注每一个重要的地理信息。拆图的过程,化繁为简,重点突出,在提高绘图能力的同时帮助记忆,增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述我国铁路干线内容时,可以先标注不同走向的铁路干线,再在地图册中找出干线的名称,最后归纳分布特点。如果这时再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则学生的记忆会更牢固,地理学习将变得轻松而愉快。
3.化文为图,以图释文。在地理学习中,教材中会用文字对一些地理的概念和原理进行叙述,学生阅读一大段的文字会较困难,难以把握文字要点。这时板图板画又派上用场,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地图将文字中的内容表示出来。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图形,学生立即就会感觉到轻松愉悦,兴趣大增。比如:对农业部门空间分布规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先画出一条从东北到西南的等降水量线,标注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还可以在这条等降水量线的中间再画一条接近直线的等降水量线,同时标注上秦岭和淮河,这样对比清晰、差异明显。如果再分别标注地理位置则更加显著,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由于是自己动手操作,有亲身体验,会更认真,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中学地理 科学探究 活动设计
一、问题提出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及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均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学习。“探究”对于广大一线老师来说已不陌生,然而在教育部颁发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出现了一个耀眼的名词:科学探究。《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概念。[1]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召开多次会议,要求在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科中开展科学探究学习。[2]
地理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自然地理科学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地理科学方法体验地理研究过程,尝试解决地理科学问题的学习活动。[3]
“科学探究”在国内还是较为前沿的课题,近年来国内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教授等从理论视角进行研究,而从理论运用到实践,还鲜有人涉及。[4]本课题以地球科学探究为例,研究内容涉及《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的两个主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七个基本模式。国内外对“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只局限在教学设计、课件设计等或对某一方面(地球仪、地球运动)的研究,如此全面的、系统的探究活动设计,还不曾有人研究。其中地理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模式中前六个前人已有,而第七个步骤“学以致用”是笔者的创新之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希望我们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为教学改革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对象。
2012学年学校科技节展示活动中选取初二、初三共10名学生做实验;2013学年上学期选取初一学生做实验对比。
(二)实施方法。
1.观察、调查相结合,设计科学探究方案。
2.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等开展探究活动。
3.用统计法检验活动效果。
(三)实施计划与目标。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通过科普讲座、到大学城“广东科学中心”进行参观等活动,丰富师生的科普知识,培养师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利用每周三第八节课外活动,实施地球科学探究活动、科技节展示活动,宣传和展示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置实验班级,开展地球科学探究活动,把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引进课堂学习,并通过学校和区级公开课,推广和检验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其目的是形成一套适应当地资源和本校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并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实施方案。
1.选取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属于自然地理,是青少年了解地球的必备活动,是初中地理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对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抽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多年教学经验证明光靠老师讲、课件和教具演示,效果不理想。需要配套的《地球科学探究器材》和相关活动设计指导。但是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缺乏相关活动设计指导,只有一个活动“制作地球仪”,过于简单和枯燥。[5]而且目前配套的《地球科学探究器材》存在不足:探究材料不足,缺乏有效说明、指引,难操作,使用价值不高,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存在局限性。
2.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方案。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本课题把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为两个主题、四个活动,配备操作简单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研制简易教学用具,设计《活动指导》和《活动检测》等,见下表。
三、研究的成果
(一)《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的改造与研发。
旧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存在不足:探究材料不足,缺乏有效说明、指引,难操作,使用价值不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存在局限性。探究活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制作地球仪,另一个是制作简易等高线模型。
新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在原来基础上有如下创新和改造:
1.改造探究材料。新器材包括自制地球仪、《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变化演示盘》、《公转动态示意图》等。
2.删除无关内容。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删掉制作简易等高线模型活动(应该放在下一节探究地图活动中)。
3.增加探究活动。新的探究活动有两个主题、四个活动,主题一:认识地球仪(活动1―画经纬线,标注经纬度;活动2―制作地球仪);主题二:探究地球运动(活动1―探究地球自转;活动2―探究地球公转)。
4.增加有效指引。原有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只有简单的说明,没有有效的活动指引,增加《活动指导》和《活动检测》。
笔者负责2011年海珠区科普计划项目和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资助项目《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的改造与研发,于2013年已通过验收和结题。
(二)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并开发相关案例。
地理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模式中前六个前人已有,而第七个步骤“学以致用”是笔者的创新之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6]
四、结果评析
在2012年学校科技节展示活动中,选取初二、初三共10名学生做实验,利用《活动检测》做前测和后测,结果如下:满分100分,前测平均分为56.9分,后测是87.3分,有明显差异。结果分析:初二、初三学生已在初一地理学过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有一定基础,但对于抽象的知识,如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基本遗忘,所以前测成绩不理想,但他们完成地球科学探究过程后,再做《活动检测》,成绩理想,说明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
2013学年上学期选取初一入学学生做实验对比,实验班15、17班,对比班11、13班,这四个班学习能力等基本没差异,在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中,11、13班按常规教学,15、17班采用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最后进行《活动检测》,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检测结果分析如下:从总分看:实验班15、17班平均分为:84.5分,对比班11、13班平均分为:68.9分,分差15.6分,存在显著差异。从检测内容分析:基础题:一、二、三、四、五、八题差异不大,而较难或抽象的题目:六、七、九、十、十一题分差较大,进一步说明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是有效的,能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不足与展望
(一)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添置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一定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为课题研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实施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研究、实践和总结,并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四)学生的成果比较难以体现。除了反映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的调查报告外,学生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设计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思路已基本清晰,轮廓初显。前面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也存在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还需延续,我们一定会克难奋进,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2]顾绍琴.中学地理科学探究活动研究.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夏志芳,张建珍主编.地理案例教学论[M].2011.12,第六章自然地理教学:在探究中弘扬科学精神.
[4]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5]张建珍,夏志芳,汤瑷宾.中学地理科学探究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地理教学,2013年第10期8-11页.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地理学科 知识迁移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198-01
新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要注重呈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实用性的地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授基础知识时,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因此,常规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知识迁移也叫学习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例如夯实基础;逆向迁移即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例如温故而知新。从迁移的结果看,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另一种学习;通常所说的迁移是正迁移。
1 地理学科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而具有不同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形成了不同的迁移心向。迁移心向即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学生将已学知识经验迁移到新场合的心理准备状态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认知策略。因此,导致他们在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产生差别,即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
除主体因素外,也存在影响迁移的客体因素。如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在学习中国河流时,首先学习《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再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由于学习材料十分相似,学生很自然的将学习长江的方法迁移到黄河的学习中。再如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会更加深刻,更容易做到知识的迁移。同时,教师的指导更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新问题。
2 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策略
2.1 充分分析学情――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教师应对小学《科学》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明确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更容易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更好的实现知识迁移做准备。例如,小学《科学》中涉及到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自转周期、自转方向等,这是知识迁移的入手点,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亲切感,更有自信心。
2.2 合理安排教学――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1)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
变式是通过改变对象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改变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好的变式材料要以突出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在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时,教师利用世界地图,不断给出世界主要国家的首都,要求学生写出这些地点的地理坐标。学生利用已学的经纬网定位方法,不断的进行迁移来解决新的问题。
(2)选择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
地理知识可以放在不同情境中进行多角度的呈现,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越相似,学生的知识迁移越容易发生。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将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学习中国交通时,学生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明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3)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合理的安排教学步骤是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一步。学生的认知具有一定顺序,教师安排的教学步骤既要符合逻辑顺序,也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步骤的实施,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才更易于学生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明晰、比较、强化内容特点――实现知识迁移的途径
(1)明晰概念、原理,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知识进行迁移的必备条件,初一、初二年级的上学期都是整体的概论,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初一上学期更是地理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只有这部分内容学得扎实,才能进一步联系旧知,构建新知。如初一上学期的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气候、人口、聚落等,都是初一下学期和初二年级的基础。夯实基础可以更好的实现正迁移,减少负迁移,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逐步建立。
(2)应用比较,减少负迁移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可抗干扰,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找准分化点,有利于排除干扰,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例如,在区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时,就可采用比较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在对比过程中,学生的状态始终积极主动,思维是不断转换,完善旧知识的同时,又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3)强化特征,引起迁移心向
利用强化特征来引起迁移心向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有效方法。明确不同的地理知识的特征,使学生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明确山峰、山脊、山谷等不同部位的特点,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时,对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形成一定的迁移心向有助于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2.4 培养积极态度――实现知识迁移的保障
学习是一个需要认知、情感共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积极的学习动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得到解决后又进一步加强了学习动机,激发学生进行下一次的知识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情景,设置相应学习梯度,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可以迅速而有效的提取知识,使知识发生迁移。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解决地理学科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还能真正推动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