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宪法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宪法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82-02
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熟悉宪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律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还必须要完全掌握和学会运用宪法的法律法规。在当前的高校宪法教学中,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宪法教学的发展,还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积极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了解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宪法相关知识并学以致用。
一、宪法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根本宗旨,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制教育是现代社会依法治国的内容之一,依法治国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宪法作为我国的基本法律,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提高宪法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
法律专业的学生,学习宪法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更是为了将来发挥自己所长,胜任从事的工作。法律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它指导着每一位公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现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法律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就业和从业方面,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应该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宪法教学存在问题
1.宪法教学的空洞早已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当前,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实现,这就导致我们的教学逐渐和生活实践相脱轨。在现在的宪法教学中,教师过分地注重法律条文的灌输教育,而学生也只是将学习重点放在法律条文的记忆上,并没有上升到理解的层面,学生对其的记忆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没有深刻的认识,使得学生无法掌握宪法实践的发展规律,从而不能在生活实际中灵活地运用宪法知识。
2.教学方式枯燥。现行的宪法教学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占据着“统治”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完全没有主动性,一切都要听从于教师的安排。这样的教学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不高。众所周知,宪法教学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抽象的法律条文,这些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再加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仅仅是对其的字面记忆而已,这种记忆的过程更是乏味,所以很多学生对宪法这门课程完全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厌学心理,一旦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那么其学习效率自然就难以提高了。
三、案例教学法在宪法教学中的运用
1.案例与讲解相结合。在宪法课的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地运用案例教学的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宪法课的课程内容大多比较单调,也很抽象,而利用这案例教学法这一模式恰好能够改变这种单调和抽象,通过具体真实的某个案例,让学生体会,了解到这些法律法规的真正内涵。不仅如此,案例教学法还能够让学生开拓视野,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明白,宪法知识应该如何正确地运用。案例的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一定要更加慎重。在宪法教学中,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和学生所学的具体内容相配套的,注重发挥案例的实用性。根据现行的教材和教学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能力,选取与之相配套的案例进行教学,突出实用教学。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积极地进行社会调研,去汲取社会中有用的案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组织一场辩论赛、演讲赛等等,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习得宪法知识。
2.案例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宪法课的课程内容丰富,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但是我们的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些内容都悉数教给学生,对教师而言是个难题。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帮助教师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载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带给学生更直观、更震撼的冲击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让教材中那些单调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有趣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将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充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说,在教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的出台以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这两条法律条例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向学生播放一段“孙志刚被害案”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总结出视频中所提到的法律条文,学生再根据视频的内容联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很容易就归纳出了其中包含的宪法知识,然后教师就可以提出那两条法律条文的出台背景,让学生对其有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要配合着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一些问题,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仔细观看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将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能够使二者发挥最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宪法知识。
3.自学与案例相结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选取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当代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高校学生都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学能力,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试着去自学,自己去搜集资料,消化这些宪法知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举一些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接受、去消化这些新知识,让这些新知识变得“为我所用”。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法实施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案例教学经验和勇于尝试的精神。特别是针对那些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更需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教导,认真地倾听学生的需要,耐心地为学生解决其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学习要注重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充分的热情和激情去进行教学,那么又何谈教学质量的提高呢?学校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师考核体系,这也是实施宪法实用性教学的重要标准。因为教师的自身定位直接关系到宪法案例教学的成败,当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宪法教学时,首先就要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教师要注重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推陈出新,运用适合的案例,发挥创新意识,确保案例教学法的顺利进行。
在宪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宪法教学一次全新的尝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宪法教学的有序进行,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宪法运用能力,推动宪法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山.宪法教学中的迷与思[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12).
[2]宁金强.谈回应型宪法教学――以公民素质培养为中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邓联繁.论宪法教学的育人目标及其实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4]谢姝玮.高职专宪法教学改革之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9,(06).
关键词 茭白;现状;对策;浙江磐安
中图分类号 S6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22-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bottleneck of water bamboo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Pan'an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including raising the quality of water bamboo,extension of water bamboo industry chain,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keting system and decoding the labor shortage,etc.
Key words water bamboo;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Pan'an Zhejiang
凭借“地域、气候、生态”的独特优势,磐安出产了一批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高山蔬菜,其中高山茭白更是远近闻名。茭白种植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磐安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使磐安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高山茭白之乡”。
1 磐安县茭白产业发展现状
1.1 农户收益增加促成茭白种植规模化发展
没有引种茭白前,磐安县玉山台地一带农户以种植单季杂交水稻制种为主,当时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但收入仅 1.50万~2.25万元/hm2。1995年前后,玉山镇几户农民率先从外地引进茭白种植,当年收入就达4.5万元/hm2,远高于种植杂交水稻制种收益,由此玉山一带种植茭白的农户越来越多。目前已遍布台地的玉山、尖山、尚湖、万苍4个乡镇,种植面积1 400 hm2,规模33 hm2以上的专业村40多个,总产量4万多t,产值1.1亿元,从业1.08万人,茭白种植形成了规模化发展格局。“碧波千层春雨足,清幽十里茭白香”,玉山台地现已成为国内最大连片高山反季节茭白基地及省内山地蔬菜优势产区。
1.2 独特气候孕育特色优质产品
磐安地处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灵江“四江源头”,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美誉。境内海拔高低相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具有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条件,是生产反季节、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理想地域。尤其玉山台地,夏秋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山泉清冽,土地肥沃,水、气、土无污染,所产茭白果肉洁白、口感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产品优势。在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地都有较高知名度,翠都牌茭白被评为第七届金华华东农交会金奖农产品。如今已有省内外8家大型农副产品采购企业与磐安茭白种植户签约,种苗也相继引至丽水缙云等地。2014年,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磐安县“中国高山茭白之乡”荣誉称号。
1.3 无公害生产确保舌尖上安全
为保障茭白安全生产,有效控制茭白病虫草害同时降低农药残留,磐安县在全面执行《无公害高山茭白生产技术地方标准》,实施《山区无公害茭白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等茭白无公害生产基础上,积极实施茭白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机械化统防统治。通过光控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杀灭金龟子、荧叶甲、天娥、天牛、飞虱、蚊类等害虫,利用性诱捕器开展性诱剂诱杀二化螟,引进植物源农药代替化学农药,取得了明显成效,降低农药用量同时也节约了防治成本。同时,由于统防统治技术采取统一农药配方,完全排除了使用剧毒农药、盲目用药现象,使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现全县茭白基地无害化治理率达96%,有效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万亩高山茭白也通过了农业部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4 种植模式创新助推茭农增产增效
一是引种双季品种。高山单季茭白结茭期为8―9月,恰遇高温干旱,需台风降雨才能满足孕茭条件。夏秋如持续高温干旱,往往不能结茭,或虽结茭但产量低,且影响品质。为此,磐安县于2012年将平原地区种植的双季茭白移到山区种植,成功开展高山双季茭白种植新模式,产量达75 t/hm2以上,较单季大幅提高。同时双季茭白的夏、秋茭分别于6月中下旬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上市,结茭期避开了8 月、9月高温,上市又恰逢市场茭白供应空档,缓解了单季茭白大量上市的销售压力,也丰富了淡季市场蔬菜品种。而且双季茭白上下熟种植时天气均偏冷,虫子很少,一般不需使用农药,可以生吃。二是改变茭白育苗方式和扦插时间。改年后3―4月春季小苗移植为上年10―11月秋冬苔管大田扦插或苔管育苗,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促进茭白苗年前早发根及来年早发苗、早分蘖,生长健壮并增强抗病性,为高山茭白早熟高产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实施茭鳖共生,实行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一举两得,其中尚湖镇上溪滩村茭田养殖甲鱼循环模式已现实效[1-2]。
1.5 政策扶持强化产地基础设施建设
磐安县高度重视茭白产业发展,对高山茭白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2012年,县财政投入800多万元用于茭白基地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出台《关于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与茭白相关的政策有:新建连片2 000 m2以上标准钢架大棚、内外钢架大棚,分别补助15元/m2和30元/m2;新建连栋大棚1 000 m2以上,补助50元/m2;新建可控温钢架大棚1 000 m2以上,补助60元/m2;连片3.3 hm2以上规模基地当年新添防虫网、杀虫灯等,及购置单价1万元/台・套以上国家补助目录外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凭正式发票补助30%;新建通基地生产道路,补助5万元/km;田间操作道路硬化厚度在15 cm以上、宽度3 m以内,补助40元/m2;新建蓄微灌设施,补助1.5万元/hm2;建标准蓄水池30 m3以上,补助2万元;规划范围内的电力设施,按电力部门正式工程结算发票补助30%,最高额10万元。
2 发展瓶颈
2.1 缺乏轮作使茭白品质下降
同一块田中连续种植茭白不仅导致病源菌的种类和数量累积,且由于茭白生长季节都在淹水条件下,极有利于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等的生长和繁殖,加重茭白病害发生。同时连作茭田,因长期淹水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差,造成某些营养素缺乏,从而进一步影响茭白品质。目前虽然有部分茭农开展了茭田水旱轮作,但大部分茭田处于连作状态,致使茭白品质下降。
2.2 产业链较短致茭白附加值不高
一是冷链保鲜设施与茭白产量不匹配。茭白生产季节性特征明显,应用冷库保鲜贮藏可有效缓解茭白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延长茭白供应期并实现反季节销售,保障茭农利益。但现茭白产区冷库容量与产量极不匹配,从而不同程度地制约茭白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全县茭白基本上停留在种植、销售鲜茭产业层面上,立体种养模式未普及,缺乏产品深加工,单位面积效益有限。三是茭白残草未得到有效利用并造成环境污染。双季茭白常年产生的鲜茭白草约27 t/hm2,单位面积茭白草的生物量巨大,但常规还田治理效果差,茭农通常将茭白草堆弃在路旁、河道或田头,或留在田间任其腐烂,或采用焚烧处理,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3 土壤肥力面临衰退威胁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它能提供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及调节土壤水、肥、气、温具有重要作用。现在茭农连作茭白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同时茭田使用有机肥的越来越少,终致茭田土壤肥力逐年衰退[2]。
2.4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制约茭白产业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的发展,对农村实用人才需求量增大,素质要求提高。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老龄劳动者成为全县茭白生产主力。留守劳动力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现状极不利于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不同程度地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茭白产业也不例外[3]。
3 发展对策
3.1 精准施策,不断提高茭白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由数量增长型转为质量增长型,磐安茭白只有不断提高品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要强化茭白新品种选育,积极研究推广操作简单、茭农易学的良种繁育技术,并支持建设种苗繁育基地,实现统一供苗,确保茭白优良种性。要分片强制执行茭田水旱轮作,克服茭田连作障碍,提高茭白品质。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茭白专用有机肥。要建立质量管控体系,加强质量监管。
3.2 多措并施,提高茭农经济效益
一是促进茭白保鲜和精深加工。目前许多茭白产地均已采用冷库贮藏技术,磐安也必须重视冷库建设,从土地和财政等多方面支持有意愿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冷藏保鲜库,以调节茭白供求关系,切实抵御集中上市的价格风险。应借助玉山台地的磐安工业园区平台,通过政策资金扶持鼓励茭白精深加工,通过茭白冷冻脱水、净茭包装、茭白干制、盐渍茭白和加工茭白汁粉、茭白饮料、茭白调味品等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茭农效益,真正把高山茭白做成一个富民产业。二是强化茭田立体经营。茭田大半年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应充分利用这一季节空间,通过蔬菜套种、水旱轮作等提高茭田立体经营效益。要因地制宜推广茭田养鱼、鳖、鸭、蟹、泥鳅等生态立体种养模式。三是变废为宝,加强茭白草残体生态循环利用。可通过茭白草堆制快速发酵后机械造粒生产有机肥、晒干后作为食用菌培养基质、粉碎作为家畜饲料、加工生物碳棒、气化能源利用、编织工艺品、造纸、烘干磨粉制作花盆等对茭白草残体进行生态循环利用,延伸茭白产业链,并彻底解决茭白草残体对环境的污染。四是以“农业是旅游资源、旅游促进农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山水磐安、休闲养生好地方”的优势,紧抓休闲养生、大众旅游发展契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融茭白产业发展与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推动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发展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与旅游相互促进,互利共赢[4]。
3.3 市场引领,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茭白上市集中,贩销大户收购量大,主导市场能力强,茭农的利益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活跃在流通市场的经纪人,政府要加大对流通企业、经纪人的支持,在主动寻找市场、品牌宣传等方面给予扶持。应立足现有经营大户,以携手协作、联合拓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式组建茭白联销合作社,切实改变现行购销队伍组织化程度不高、各自为战甚至相互竞争、缺乏协作局面。要统一磐安茭白公共品牌,按一定的标准分级包装出售茭白。要积极举办推介会、展销会等为生产流通企业与城市市民之间搭建平台,为企业搞促销、打品牌创造机会。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流通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茭白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基地、企业、市场联网衔接,提供生产、加工、流通等信息服务。
3.4 尽快部署,破解农村劳动力不足
转变农业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破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有效方法。政府要建立长效农职教育机制,结合留守劳动力和农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技培训,实现留守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对现代农业发展适应性。要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使土地向茭白种植大户
集中并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实现茭白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促进农业往产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要尽快完善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农村道路、治水、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吸引外出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
4 参考文献
[1] 周惠兴.关于青浦茭白生产的思考[J].上海蔬菜,2002(6):7-8.
[2] 俞晓平,李建荣,施建苗,等.水生蔬菜茭白及其无害化生产技术[J].浙江农业学报,2003(3):109-117.
关键词:案例教学;现代物流;应用
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2000亿元,物流业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正在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发展,培养大批既有真才实学又符合物流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却难以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有诸多亟待改进之处。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入案例教学法不失为有效的途径。本文试就高校现代物流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始于1918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目前在国外商学院教学中已成为一种主流方法,所用的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1/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案例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被引进我国以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集体协作,对案例进行讨论、评价,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案,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其独特的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高质量的物流专门人才大有益处。
二、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目前在我国高校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案例选择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一是典型案例少。与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其他经管类课程相比,物流类课程教学案例相当有限。虽然关于物流案例介绍方面的书籍文献很多,但是典型的案例却严重雷同,并且国外案例多于国内企业物流案例介绍,陈旧案例多于近期案例介绍。比如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教材、教参及网上相关案例多是推荐介绍沃尔玛、戴尔、惠普等国外大型企业。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就职于中小型企业,案例教学原本是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过程,但是教师所能搜集到的案例却离学生的生活及未来的工作环境很遥远,无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致使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二是案例陈旧。由于物流是年轻的产业,物流实践中典型的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实例较少,国内企业情况尤甚,致使物流类课程教学案例仅仅在国内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间重复,且大多发生了三年以上的时间。而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迅速,课堂讨论的陈旧案例可能已经过时,不能准确反映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实践,对学生走出学校进入企业的指导性就更差了。三是案例与教材内容不贴切。很多教材上的案例与教材内容匹配性差,阅读型的案例多于分析型的案例。对于抽象的物流理论而言,如果有非常贴切的案例与之匹配,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但是,教材上所提供的案例多以介绍某个企业的物流发展概况为多,结合教材理论内容的案例则较少。
2.部分教师素质无法适应案例教学需要
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不同的教师,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同。在现代物流教学中,案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既要具备物流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企业物流运作和管理的实践经验。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大都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但来自于企业的“双师”型教师较少,因此在教学中他们采用的方法往往注重理论,涉及案例较少。即使采用案例教学,对案例的分析也难以透彻。此外,由于案例一般既没有统一的答案,解决方案的效果也无法通过实践验证,因而,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对学生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方案加以比较、分析和评价。
3.案例教学组织工作不周全
一方面,课前准备不充分。因教学目的不明确、案例背景不熟悉等种种原因存在,学生对案例没有作充分准备,案例信息没有充分提炼,案例分析不充分,解决方案依据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案例分析报告等,这些直接影响了课堂讨论的效果。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来说,小班教学的效果相对更好。而目前很多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与学生规模的矛盾突出,大班上课现象较普遍,这给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带来不利:分组过少,每小组人数过多,则易出现部分学生“搭便车”现象;分组过多,则课堂讨论时间过长,易使案例总结变得仓促,或导致既定课时增长,并且大班教学不能保证每组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进来,这样就影响整体效果。另一方面,教室环境布置也不利于讨论。现在教室的座位布置均适宜于传授式讲课,而发言的同学无论在座位上还是讲台上,都不利于学生求索性、创造性思维最充分地展现。再者,很多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后往往不进行即时的总结、反思,致使教学中的问题反复出现。
4.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并不一定强求得出正确答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分析、判断、总结、合作等实践能力才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而目前一些现代物流课程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没有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动地位,从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得出结论,均受控于教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不利于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现代物流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相关建议
1.寻找合适的教学案例
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基础,在现代物流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就是寻找合适的案例。解决的主要途径有:首先,要有组织地进行现代物流类课程案例的编写工作。有关部门应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发物流类课程案例,各高等院校也应在教学经费中增加案例教学编写经费,鼓励现代物流类优秀教学案例大量涌现。其次,选择教学案例时,应注意以下要求: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修改、补充、完善现有的案例材料,使案例的内容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二是选择的物流案例应具有典型性,且讲究时效性,以反映当前的实际;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或主动走出去与企业结合,将企业经营的实际物流问题及成功管理与运营实例转化为案例,这样的案例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并予以认同和接受。
2.提高高校物流教师的素质水平
教师的水平是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实施物流类课程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三项基本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的组织能力。首先,进行案例教学的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物流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有较高的学术水准,能够始终站在物流学科研究的前沿,并掌握其最新动向。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机会参与具体的物流项目实践研究以弥补自身实践经验缺乏的通病。有关部门和各高等院校应创造条件让教师去物流企业或企业的物流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教师也要主动利用为企业做咨询和课题的机会尽可能地了解企业的物流运作和管理过程。这样,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讲述实际案例时就能够结合实际分析和解释案例,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再次,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在案例讨论时,要有灵活应变和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场驾驭能力。
关键词: 西安郊县;中学生;篮球;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18-0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蓝田、户县、高陵等郊县8所中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综述法查阅了中学生篮球运动的相关文献资料,为选题和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调查问卷法在文献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8所体育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其中,教师共57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4份,回收有效率为97%。
1.2.3 专家访谈法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拜访郊县各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了解情况。
1.2.4 逻辑推理法收集整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常规数据统计,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郊县中学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现状调查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因素,同时也是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对西安郊县8所中学57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2.1.1 体育教师性别、年龄结构在调查的8所中学体育教师共计57人,其中男教师48人,女教师9人,男教师占84.2%,女教师占15.8%,见表1。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西安郊县中学女性体育教师比例明显偏低,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与男女学生比例出现严重不相符。
从表2可以看出,西安郊县8所中学体育教师属于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队伍,结构搭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中青年为主。
2.1.2 体育教师的专业及专项调查体育教师的专业及专项分布情况是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开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西安郊县8所体育教师专业结构调查结果见表3。
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西安郊县8所中学中有65%是体育教学专业,35%是运动训练或其他专业。
西安郊县8所中学体育教师的专项结构调查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西安郊县8所中学中有21%的教师是篮球专项,排其他项目之首,其次是田径专项教师,占17.6%。在调查中还统计到有65%的体育教师喜欢并能够胜任篮球项目教学。由此可见,篮球运动在所调查学校具有一定的师资力量,能够为篮球运动的开展提供条件。
2.1.3 郊县中学篮球场地器材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统计,8所中学有篮球场地工15块,其中2所学校有3块,3所学校有2块,3所学校有1块;可以使用的篮球总共70个,最多的学校有12个,最少的学校有6个;体育教师认为篮球场地和器材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和学生的课余活动。
2.2 郊县中学学生篮球兴趣的调查研究郊县中学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研究结果(百分比)见图1。
图1结果显示,各种球类运动中,学生最喜欢乒乓球,其次是篮球,再次是羽毛球。整体上学生喜欢小球类运动的人数多于大球类运动。在大球类运动中学生更喜欢篮球运动,而趣味性,对抗性和观赏性强的大球类运动喜欢的学生少,深入调查大部分原因来自于郊县中学体育器材严重缺少,课外兴趣小组没有涉及到一些项目的运动。
郊县中学男女生篮球兴趣的调查研究结果见表5。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同学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篮球运动的人分别为54.9%和38.3%,可见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兴趣,而参与篮球运动的同学只占到26%,可见篮球运动在这些学校开展的现状远远不及学生理想的运动状态。
2.3 影响学生篮球兴趣的因素的研究
2.3.1 教师的个人魅力引发学生兴趣①因中学生基本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从心理生理各方面更倾向于和同性体育沟通,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要注意把握“松而不散,紧而不乏”的课堂气氛。②体育教师是阳光、活力、激情的象征,从着装、发型、声音等教态方面要让学生在走出教室,开阔视野的基础上,上升到项运动的层面;熟练优美大方的示范动作更为重要。
2.3.2 通过理论讲解培养学生兴趣在中学生篮球课中,首先通过理论讲解是学生认识到篮球教学是以“快乐体育、提高技能、健康第一”为宗旨,根据篮球项目的集体性,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团队意识;其次通过了解国内外优秀篮球运动员艰辛、刻苦、顽强、拼搏的成长过程,以及在重大比赛中获奖后升起国旗的激动场面。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爱国精神;在授课中,以生动、形象、简明、扼要的讲解是学生明确课的目的及任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3.3 科学、多样的篮球教学方法篮球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初期,尽量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重新组合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技术练习,提高积极性和自觉性。
注重学习的有效性。根据教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安排合理的时间段,新旧内容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分层教学、区别对待。因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在安排练习时要因人施教,区别对待;适时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因此,课堂上教师恰如其分的运用肢体语言,把良好的情绪传递给学生。
2.3.4 游戏和比赛课堂游戏,体会乐趣。一些趣味性强,运动强度不大的小游戏,可安排在课的开始或者结束部分,起到进入上课状态或身心放松的作用。让学生在多变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其新异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赛提高兴趣。根据青年学生好奇心强,求胜欲高,勇于进取的心理特点,在篮球教学中安排简单多样的小型比赛,不仅加大了练习强度,还能较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2.3.5 课外兴趣小组班级或更大范围的开展课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再以教师的思路为练习的航向。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促使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去筹划、去实现、去总结、去反思,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起到培养长久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
2.3.6 合理的考核标准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讲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同时还可以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在原有达标基础上增加内容和量度。这样,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自身条件、努力程度、最后结果等灵活打分,逐步脱离应试教育。
3结论与建议
3.1 西安郊县体育教师整体队伍结构合理,年富力强,朝气蓬勃,以中青年为主。存在男女性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需要尽快改善。
3.2 郊县中学的篮球场地器材设施严重紧缺,导致不能开展正常的的教学任务,希望学校主管部门能以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条件为本,增大体育学科的资金投入,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观念,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为肩负着祖国重任的下一代青少年健康的身体而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3.3 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及理论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持续得到良性刺激,挤挤、主动、自觉得学习,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德亮.高校大学生篮球兴趣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89-90.
[2]冯迪.辽宁省乡镇高中篮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2009,12(5):34-35.
[3]刘立丹.对阜新市高中女生篮球兴趣的调查和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227.
[4]邓军华.中学篮球课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162.
关键词:案例 教学 保险学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是一种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其具体操作流程是“以例激趣一以例说理一以例导行”。对传统《保险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案例教学是必然的选择。
一、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弥补《保险学》教材一些内容滞后于保险业发展的不足。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保险学课程是一门研究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的学科,实务性极强,无论是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还是意外伤害保险,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讲授保险学课程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互动。保险的种类繁多,内容、特点各异,但在授课过程中,各险种讲述的框架大同小异,如果教师授课一味地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方式,则很难活跃课堂气氛,也不利于师生互动。而案例教学法则是把案例带到课堂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保险学的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复杂且难以理解,案例能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原理,把理论与实务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保险学的专业知识并能学以致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如“当事人”一样,身临其境,提出方案,处理问题。教师在引入案例时,可从多个层面给学生以引导,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二、实施寰例教学法应做的准备工作
实施案例教学,教师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一)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楚地知道通过本案例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一是精选教学案例。要本着典型性、理论性、及时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来选择案例。二是要注重正面引导。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育人的过程,因此要用正面的案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将正、反面案例相结合。
(三)正确设计教学环节。一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注意将问题引向深化。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首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全班交流、辩论,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二是注重点评总结。教师应及时归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把各组讨论的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然后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三、案例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教学方法。
开展案例教学仍须坚持“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思维方式,它不能替代其他教学方法,如社会实践、模拟实习等实际操作等。
1 要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不掌握理论就无法开展案例教学。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论教学。
2 要与多媒体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视觉冲击强等优点。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加大信息输出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要合理使用教具。比如在讲到保险合同时,给学生传阅保险公司印制的投保单等单证,可以使学生很快明白保险合同的格式、作用等相关知识。
4 要开辟第二课堂。案例教学要尽可能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把课堂搬到社会上去,让学生亲身体验保险实务,增进学习效果。
(二)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总评者”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做周密的设计,尤其是在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更要充当好“总评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探询案例中各种复杂的情形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基于案例教学的特点,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案例,很难有“正确”的答案,因此,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避免给出肯定的观点或答案,而要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总评,帮助学生理顺思路,而不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出一个肯定的观点或解决方法,使学生不加分析地被动接受,放弃其在讨论中得到的启示。因此,教师在案例讨论之后,应当做一个慎重的“总评者”,而不是讨论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