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资金管理
历次金融危机都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企业作为经济系统的基层细胞,无疑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群体,探讨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资金管理,对于帮助企业应对未来的各种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法国调查机构Crédit Euler Hermes资料显示,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总数达60881家的法国企业破产,同比增长4%。此外,葡萄牙、美国等国也存在大量破产企业,这无不表明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流入管理的影响
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部分资金流入受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债务人资金异常紧张甚至出现资金断裂事项,这就使得企业可能无法按期收回资金。其次,由于预期未来经济不景气,部分企业延期收货,甚至拒绝收货,导致资金不能正常回流。再次,由于资金短缺,部分企业提出延期付款等要求,为维护正常的客户关系,企业不得不接受延期付款的要求。
2.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流出管理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资金流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首先,为保障资金安全,部分债权人可能会提前要求回收应付账款,从而加快了资金流出速度。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加大对企业资金流动的监管力度,一旦企业有可能遭遇破产等风险,则可能要求企业提前偿还贷款。
3.金融危机对企业其他资金管理活动的影响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其他资金活动也可能遭受影响。首先,从筹资活动来看,由于市场资金紧张,这不仅会加大筹资成本,而且会加大筹资的难度,甚至难以筹集到预定的资金。其次,从产品销售等活动来看,对于大部分产品而言面临需求下降、存货增加的风险,从而会影响企业内部资金周转。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为应对金融危机,大多数企业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资金管理,如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回收应收账款等,但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现实来看,资金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资金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首先,部分企业领导者资金管理风险意识不浓,往往寄希望于“危中寻机”,在资金管理中往往容易忽视潜在风险,或者认为自身有能力把握或者处理这种风险,置风险于不顾。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领导者过于注重处理与大型企业、政府部门的关系,认为公关比内部管理重要,从而不愿意在风险管理上下功夫。其次,资金管理决策不科学,决策过程中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往往依靠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意愿进行抉择,资金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理想”等方面的问题。
2.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且制度难以落实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资金管理较为粗放,细化、量化管理不够。首先,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没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或者即使推行这一制度,也仅仅根据上一年度的收入支出情况编制预算书,没有与企业发展战略、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结合。其次,资金管理制度难以落实,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制度落实监督、考核评价制度,缺乏配套的奖惩制度,形成了一种将制度停留在口头上的现象,无法为制度落实提供环境支撑。
3.资金管理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有待强化
部分企业缺乏风险发现、预防、应对体系,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无法及时的进行风险预警,随着危机影响的扩大,企业内部缺乏应急机制,企业无法作出抢救性的应急处理,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此外,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根据市场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指导。
三、金融危机下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思考
虽然爆发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影响逐步退去,但无论是从金融危机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当前全球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来看,未来仍然会爆发形式不同的金融危机,因此必须深刻总结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经验与教训,以用于指导企业不断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1.认清形势把握金融危机下资金管理重点
不同类型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有所差异,但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下,首先,必须加强对资金流出管理,即要把握好企业的存量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要积极推动成本节约,执行节本增效政策,要谨慎的分析和把握各种投资活动,积极开展各种筹资活动。此外,积极与上游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和协商,适当的减缓资金流出的速度,保障企业内部资金安全。其次,必须加强资金流入管理,加强与债务人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其资金流动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尽可能的提前收回应收账款、外借资金,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2.规范管理科学决策是应对金融危机加强资金管理的必然途经
首先,企业要构建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针对资金预算、筹资、营运等具体的经济活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各项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有章可循。其次,要完善资金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技积极组建企业资金管理委员会类似的管理机构,有企业总裁或者高级副总裁直接负责相应的工作,并明确财务部、资金部等资金管理执行部门的职责,明确各负责人、经办人员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再次,企业要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决策流程,企业要明确资金管理活动的基本流程,如在重大资金活动中要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经生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批后报企业领导层审批,有效的控制资金管理风险。再如,企业可以明确定期召开资金管理会议,要求财务部门提供资金管理报告,对资金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积极予以完善,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3.创新理念和方法是应对金融危机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创新资金管理理念,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理念在资金管理中的应用,并推动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等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使这些理念能够落到实处。其次,要创新资金管理方法,有条件的企业要推动内部银行管理模式、财务公司管理模式的应用,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可以积极完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以此提高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的能力。再次,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资金管理,企业要进一步积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符合企业特性、具有一定智能的财务风险自动预警系统,积极开发企业资金管理软件。
参考文献
[1]冯晓威.金融危机下企业资金管理重点和控制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1):36-37.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税收;税收改革;思考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轨,先进的理念与管理经验被引进来,有积极的作用,自然会有消极的影响,金融危机就是消极影响其中之一。我国的企业如何能够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还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企业税收改革就是方法之一。接下来,笔者就金融危机下企业税收改革思考的相关问题做具体的分析。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整体的税收制度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影响就是税收收入的减少,这是因为我国的税收相当大的部分是来自企业的经济效益,发生金融危机企业的经济效益自然不佳,上缴的税收自然也会减少,很多的企业甚至不能承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而破产,这对我国的税收来说就是一种打击。
2.影响公共设施的建设。这是金融危机对我国税收的另一重大影响,正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税收的减少,因此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相对就少,很多公共设施的建设只能暂停或者不建。这不仅影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税收改革的思考
上文中,笔者主要阐释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税收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具体是概述一下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税收应该进行如何的改革,以接受金融危机的挑战,使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1.适度宽松的税收政策。面对金融危机,我国企业应该勇于应对,通过企业税收的改革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一般都采取适度宽松的税收政策,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企业也可以采取价格战略,减少库存的积压。国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企业税收制度进行调整。
2.调整资源税,建设节约型企业。金融危机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可以有很多的变革,完善企业自身的体制建设。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应该完善资源税体制,合理制定资源价格,鼓励企业成为节约型企业。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企业应该做到环保节能,严格按照国家的生产要求进行安全生产,提高科技投入力度,使企业尽快脱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要实现这一点,国家应该完善资源税制度,促进企业有效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国家通过对企业税收制度的调整来鼓励企业进行环保节能的实践,如果有些企业一直都不执行国家的标准,相关部门就应该采取强制的手段迫使其强制使用环保节能的产品,加大科技的投入。
第二,国家可以依据企业使用资源的稀缺程度,可以将资源税计税的标准由销量改为产量,这样既有效的保护了稀缺的自然资源,又可以鼓励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由对自然资源依赖的粗放型生产法方式转变为依靠科技发展的集约型生产方式。
第三,提升资源税税负水平。如果资源税的税负水平提高了,那么企业生产者就要花费更多的成本,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让企业尽快减少对资源的依赖,鼓励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投资力度。
3.对房地税进行改革。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发展迅速,但这种发展伴随着很多的隐患,对房地产税进行改革能够促使房地产企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现在使用的房地产税有很多的重复设置,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地改革企业所得税,很多重复设置的房地产税早晚是要合并的,这些重复设置的税收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价值上都有很多相同之处,例如,现行税收制度按照房产和土地人为地分设税种,对房产从价或从租计税,对土地从量计税,对房产价值中所含地价既按价值征收了房产税,又按房屋所占土地面积征收了土地使用税。
4.对关税和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够给我国的企业带来重创,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都是依靠出口来取得经济效益的,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对关税和出口退税进行调整,降低企业对出口的依赖,由出口主要转为内销,避免库存被大量的积压,但是相对于技术水平高的企业国家应该鼓励出口;国家应该鼓励企业加大对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国内稀缺资源的进口,这样可以促进收支平衡,而且世界都处于金融危机的环境中,国外需要增加出口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我国如果在这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稀缺的资源会大大降低成本,也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出口退税政策,尽量减少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5.完善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国税是国家税务系统,与“地税”是一个国家实行分税制的产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税收承担着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的职能。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国税和地税两套征管机构的继续分设,已经显得不大适应改革的新形势了。虽然整合国税与地税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具备,但是因为地方税制改革滞后等因素,机构整合的难度仍然显得比较大。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税与地税机关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以加强工作的联系协调,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行试点国税与地税合署办公。而不能及时展开税务整合的地区,应该利用信息资源将国税与地税的协调工作处理好,通过制定体制沟通来实现双方的互利互惠,为企业的税收合理化做出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企业税收制度进行改革是十分重要的,拥有一个完善的企业税收制度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对税收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科技水平,促使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税收改革研究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为我国企业税收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一、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
1.金融风险的几个类型
(1)市场风险,这主要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市场价格等的变化导致企业的资产面临的风险,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企业,威胁其发展。
(2)信用风险,企业之间的债务问题往往会由于一方不守信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偿还或者不能按时偿还,致使债权企业面临金融风险,新兴的网络金融市场也产生了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
(3)流动性风险,企业的资金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当企业的资产不能及时变现,或者不能及时增加现金流来偿还债务时,流动性低造成流动性风险。
(4)操作风险,企业的制度和管理出现失误或者决策者决策失误都是潜在的危险,目前企业日益重视日常操作和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引入成熟的管理理论来减少操作风险。
(5)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时对外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可能致使企业面临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筹集资金,可以是借款或者贷款,而一旦企业效益不好导致无法偿还债务,就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
2.金融危机的经典案例
经济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国的金融危机会殃及世界别国,影响企业的生存。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起初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华尔街风暴进而波及全世界,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以及世界通信公司等众多大企业倒闭,2008年上半年,在中国,仅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就有6.7万家倒闭。并且,倒闭破产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大部分中国企业都经营压力,400多万中小企业更是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国内最大的工业缝纫机厂商--飞跃集团倒闭;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在(广东)东莞樟木头的两家工厂,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同时宣布倒闭;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江龙控股因欠下巨债和工人工资而宣布破产。可见在金融危机面前不分企业大小和实力,企业着实需要警惕金融风险,防患于未然,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制定危机应对预案,才能不惧怕金融风险。
二、金融管理对企业运营的重要作用
1.资金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不竭源泉
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可以通过储备资金、贷款、借债等方式进行融资。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储备资金,这就需要企业了解股票市场的相关知识,股票的管理发行策略,企业贷款时也要清楚银行的贷款利率以及政策等。所以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金融管理活动企业应该加强。
2.资金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再生产,而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和买入股票等方式,掌握不同股票债券的信息,抓住时机买进卖出。企业可以用手中的资金进行兼并其他企业,或者投资入股等方式促进自身发展。
3.企业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企业的运营在市场中要面临很多的风险,比如货物不能及时脱销,不能按时偿还和收回债务等,这些风险很有可能致使企业破产。再加上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一国的企业受他国经济的影响较大,多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都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所以企业需要充分了解金融管理理论,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避免陷入危机。
三、我国企业金融管理的现状
金融管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货币供求和货币价值的稳定,由此可见金融管理的重要性。财政部和央行是我国金融管理的主要机构,制定金融政策,防范金融危机,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保驾护航。我国目前的企业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融资难是许多中小企业的困境,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不到位等等问题。
四、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几点措施
1.应对利率风险,利率是一个特殊的生产要素,企业的贷款需要关注贷款利率,利率千变万化,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定时炸弹,建立利率风险限额体系,时刻把握利率的波动。合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小区利率风险,运用远期利率协定、利率保证、利率上下限额等规避利率风险。
2.应对汇率风险,国际间的汇率收到主要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出口额逐年增加,企业在积极进行“走出去”的时候要充分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造成的危险。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货币保值条款,远期结售汇,担保货币风险等方法,通过套期保值、汇率风险共担条款等金融工具保证外贸的安全。
3.防范融资风险,企业负债融资可以分成现金性筹融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融资风险,现金性筹融资风险多位企业债务期限到期而不能??还足够现金产生,收支性筹融资风险多是企业入不敷出形成的企业危机,这就需要企业合理安排债务以及其偿还情况,加强对筹融资的监控,以保证能够有条不紊的偿还债务。
4.加强企业内部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从优化金融制度环境和建立金融风险管理制度两方面着手。借鉴国外成熟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增强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防范人为的金融业务操作风险,积极吸纳金融人才,对企业和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慎重决策,既要应对风险又要防范风险。
5.创新金融管理模式,将网络技术和金融管理相结合,提高信息化金融管理水平能够使企业做到实时监控及时处理,实现各地区子公司以及各部门的协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应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进行再生管理,对企业的金融业务流程深入思考后进行根本改变,提高效率,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个任务尤为必要,这可以让企业更好的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简化企业的金融关系,方便企业进行金融监管,可以有效的应对金融风险。
【关键词】人才;金融危机;企业;策略
说起金融危机大家都应该不陌生了,有很多大公司有的采取了降薪的举动和取消经贴的举动,有的公司则是采取了裁员的方式弄的员工都惶惶不安的,找工作也是难上加难,那企业面对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才可以挽救金融危机呢。面对金融危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挑战及应对措施。针对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据国际知名管理咨询机构新近对中国职业经理人所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在“困扰中国职业经理人的10大管理难题”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和留住人才。企业让员工明白的是每天不再是混混日子,等8小时下班的10号等着发工资了,而是要努力工作才能继续留在这个岗位上面。可见。在金融危机之下,企业要的不是混混日子等下班的人。而是要一个可以真正为公司服务的人才。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这使得大部分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都不够。而且,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为必要。
2、人力资源管理更复杂。
企业,行业分布广,地域性强。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高科技技术产业,包括一些不适合大规模资金运作的领域。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往往活动范围不广,地域性强,尤其是人员的构成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企业,员工是多样和多层次的。企业经营中,有高层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公关人员,技术人员,还有大量生产经营一线的工人,由于企业资源有限,不同员工的资历和接受培训的时限和机会有显著的差异。由此共同构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二、企业采取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薪酬预算
中小企业首先要控制运营成本。运营成本不但要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实施有效控制,当业绩增长放缓,销售业绩下滑,为了安全度过经济环境低迷的经济周期,保证利润不下滑,企业所采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成本控制上寻找压缩空间。而成本控制中,削减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也是重要的对策之一。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应该对已经完成的2009年薪酬预算进行一定的调整。各中小企业应该根据本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企业绩效,对薪酬预算进行适应的调整。根据调查,经济放缓对大多数的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尤其表现在在汽车,半导体,电子和制造业的企业。而内向型企业有受影响但影响较前者轻。
2、短期激励
尽管针对危机调整公司薪酬结构方案能有效降低成本,但并不是对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适用,因为需要考虑员工情绪等更多的因素。
所以中小企业也可以采取行动,设计和实行更能体现以绩效为导向的奖金分配方法。即通过增加变动奖金收入的比例,调整固定现金的比例,从而实现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把企业经营业绩受危机影响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点。同时,企业还可以选择减少奖金预算总额的方式,削减奖金总额规模。有些企业通过增加绩效考核周期的频度,全面加强业绩监控,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人才管理
受危机影响较重的有些中小企业不仅仅是出口量下降,甚至有些出现停产半停产的状态。所以这些中小企业要正视困境,进行裁员。在困境面前,裁员是非常有效的做法,由其是生产制造型企业更是无可非议。在订单缺乏,开机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保留过多的人员无疑是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在世界金融危机面前,任何企业都很难独善其身,而应对金融危机之道,对每一家企业都应该是一堂至关重要的“必修课”。应对金融危机,首先需要我们沉着冷静理智,危难中也有机遇。以下的八条策略对企业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乃至其他任何危机都十分有效,任何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并有效实施这些策略!
1.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企业需要狠抓职业化建设
与那些把“裁员”视为应对危机法宝的企业相比,选择“培训员工”显得更高明,更积极,更富远见。而“培训员工”的重中之重,无疑就是“职业化培训”。企业的职业化建设,经理人和员工的职业化塑造,这是中国企业未来管理与发展的真正核心!
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不同的管理专家会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进入21世纪,应对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我国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重的问题――无论是经理人,还是员工,职业化程度普遍不足。这是中国人力资源现状非常明显的事实,也是中国企业不可回避的最大问题。
很多人认为,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金融危机、执行力缺失或者战略模糊。实际上,危机应对也好,加强执行也好,规划战略也罢,都非常重要,不过,目前并不能真正解决困扰中国企业的核心难题――诸如,应对危机能力不足、整体效率和效益不佳、缺少国际竞争力等等!它们都是我国企业的问题,但它们都不是我国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外部市场需求大幅减弱,对制造业影响首当其冲。日前在天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制造业管理论坛中,参会企业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制造业企业不应过多抱怨外部环境,而更需要“积极自救”的思维模式。面对危机积极反思企业问题,迅速做出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同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获得拓展发展新空间。
危机背后意味着机遇。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分析,在这次危机中,优秀的企业能够快速抓住危机背后的机遇,其中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机会以及由危机造成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首先,国家实行了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出台了拉动内需的十项措施,一方面缓解了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为企业打开了市场。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西方国家的制造业不景气,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全球制造业将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润的压力下,西方国家制造业将加速向亚太新兴市场转移,这势必推进中国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结构的优化。
国家拉动内需增加投资的政策,更多地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从生产型增值税调整到消费型增值税后,以前企业投资好的设备资金负担较大,现在税收可以抵扣一部分成本,这样企业投资的意愿加大。另外,农村市场为最近我国发展重点,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很多生产材料,我们企业的很多产品在农村改造中打开市场。拉动内需政策支持毫无疑问会加大企业投资的力度,我们可以从国外将生产线快速移到中国,同时将核心业务研发中心的总部移到中国,推进核心技术的转移也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
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不容乐观,尤其是当今的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的整体经济起伏全面接轨.这也使得中国中小企业需要做好更充足的准备来加以应对.然而危机同时给企业也带来许多机遇,对于那些提前做好准备的并深谙企业经营之道的公司,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调整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定会转危为机。
【参考文献】
陈善才;企业软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范例[J];2007年02期;97-98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战略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情况,国内各企业表现不是相对而是极为的乐观,有些企业管理上可能存在粗放的现象。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也受到了极大的波及冲击,许多企业的资金出现了流动性危机,众多实体企业市场萎缩、销售不畅、资金短缺、利润下降的现象.同时,我们也看到,不管是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还是危机之中,有些公司应对各种内外部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其实这是企业的管理能力差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经营成果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这时如何健全和完善企业财务战略应对金融危机成为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
一、安全稳健战略
(一)调整投资
对于非核心主业,赢利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的产业采用调整结构策略,保证核心要素的资源需求。只有找到最强的一环,强化它,才能在目前形式下转危为安。 同时,加大新产品开发与新产业的投入,从战略高度重视“软实力”的投资等
(二)多渠道融资
除银行贷款外,企业要积极合理运用票据、债券、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掌握金融创新产品,熟悉市场运行规则,合理运用金融工具,是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规避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加强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的管理,制定完备的风险控制预案,把担保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三)重视现金流管理
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要全面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主导的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意识,高度重视企业现金流管理,强化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努力缩短资金循环周期,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运转安全。妥善处理资金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的关系,倡导资金集中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增强资金保障能力。
(四)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
企业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营绩效,已经成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重中之重。以适应当今危机竞争的微利时代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下滑的速度,给企业的战略策略调整赢得时间与空间,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低成本策略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危机环境下,是培养员工成本节约意识的有利时机,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倡导节俭意识,尽可能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努力降低管理费用。 加强上至企业领导层下至基层员工,形成一种良好成本控制意识,并在危机中得以执行。
(五)注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建立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是企业控制未来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变化,加强经济、财务、市场、政策等信息体系建设,强化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相互衔接,合理运用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方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注重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预警工作。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支撑系统,公司财务部门要缩短经济运行分析的周期,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向决策层提供预警信息和危机应对的财务预案
(六)强化集团公司的税收筹划与管理 集团公司是由若干子公司组成的经济实体,关联方的往来可能会加大集团公司的税收成本。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关联方的利润转移来合法避税。我们要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与落实各项财税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正确运用国家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手段,增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二、逆势增长战略
金融危机时期一些优质企业的价值被低估,应当适时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并购重组工作,实现逆势增长,通过并购重组有助于企业整合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改善财务结构,提升企业价值。同时,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分析研究并购重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避免因盲目扩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树立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三、切实加强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财务人员队伍,对于企业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也很重要。注重培养一批懂管理、会算账、善理财的高素质财务工作人员,拓宽企业财务人员视野,充实企业财务人员宏观经济知识,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企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制度,增强预防腐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