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治理知识

社区治理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治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治理知识

社区治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会组织;社区;实践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92-1

一、社会组织培育与社区工作

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Nanjing Charity Society Development Center)由爱德基金会发起创办,于2009年10月正式成立,是为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专门建立的机构。培育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得到了南京市民政局、建邺区民政局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并由建邺区南苑街道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开展社会组织培育工作。培育中心向入驻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多项服务,通过专家辅导、资源链接等,帮助社会组织在机构治理、团队建设、服务能力以及资源拓展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社会组织培育和社区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运用好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这个新兴媒介在建设、培育和管理社区机构方面的优势,运用社会计划模式解决具体社区问题,着重以问题解决的角度发现与分析社区居民需求等是社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与实际操作的。爱德也希望借由社会组织的培育壮大提升自己的品牌效应并为老百姓做好实际工作。

二、南京市助残类社会组织发展情况调研

进入机构后,我和同伴在机构负责人的带领下,实地了解了助残类社会组织在南京各个社区中的运作情况。首先我们对即将进行的调查做了前期评估:采用访谈方式,首先由工作人员到南京市民间助残机构实地走访,与机构负责人交谈,了解助残工作状况;其次南京现有民间助残机构43家,此次实地走访9家分别是: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鼓楼区爱心助残协会、雨花区婷婷聋童幼儿园、火凤凰助残中心、明心儿童孤独症训练中心、萤火虫助残站、九洲残疾人文化艺术中心、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玄武区残疾人托养中心。此外,爱德的慈幼院和儿童发展中心负责人在爱德地下会议室接受了我们的访谈,并与南大的研究生合作,了解了月牙湖残疾人手工坊的基本运营情况。

总体上看,南京市民间助残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机构规模小,力量薄弱,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发展社区公益、提供就业渠道与康复服务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问题是:

首先,专业素质不高。机构管理者、义工、志愿者,大都未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凭借爱心加入进来,靠发起人的热情和事业心支撑。助残组织社会认可度不高,高素质人才不愿意进来,专业社工以及受过较好训练的志愿者,还是缺乏,因此,助残项目实施效率比较低,模仿复制的多,开拓创新的少,残疾人受益面不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其次,残疾人职业培训未能开展起来。助残机构的培训,与就业机会缺乏衔接。以推荐方式对培训者进行就业安置,效果并不好,如,鼓楼区爱心助残协会,成立四年来,仅仅推荐成功5名残疾人到企业工作。残疾人就业难,是社会问题,民间助残机构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重点是培育他们的就业能力。但多数机构的培训,只能作为康复训练,如串珠子、烙画等,不能视为就业培训,缺少系统的与培训相配套的就业扶持计划。

再次,机构筹款能力弱,缺乏造血功能。助残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以下途径:会费、社会捐赠、服务收费、政府补贴等。目前,社会捐助的动力不大,政府的补贴有限,助残机构筹资面窄,造成资金来源渠道不畅,严重制约助残项目的开展。

三、关于专业知识的反思

(一)入驻组织正式化还是非正式化

在培育中心实习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其针对各个入驻和想要入驻机构的组织的繁忙工作。社会组织在进入孵化后会接受领导力培训,接触NGO、社会组织、公益等新知识点,可以开阔视野,知道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上一些个别化的辅导,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就能够再推进一步。在结束培育后,社区机构开始能独立运作,不需要培育中心,也不需要街道等的帮扶就能扩大规模,好好经营下去。在实习中我注意到,其实入驻培育中心的组织并不都是愿意接受培训的。如爱心妈妈关爱团,她们都是闲暇时间为下岗职工儿女献爱心的小组织,并不想要进行复杂的项目管理、档案登记等,这样反而成为了她们的负担,也违背了她们参加培育中心的初衷,这个矛盾一直难以有效调和。严谨的社会组织评估方法对普通爱心组织是标准化的过程还是负担值得仔细考量。

(二)社会组织是关注培育还是具体实践

可以预见,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场域,涉及到人与人的交往,社区工作再深入,也只是提供了一个社区发展的平台,社区能否获得真正发展还有待于社区政策的贯彻落实、社区工作者的体恤慰藉与思路发展创新、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提升和思维方式转变。拿助残组织来说,爱德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与发展起具有典型效应的社区组织,至于社区组织在社区内具体的服务方式、志愿者管理、财务管理等只能给予宏观层面的培育,真正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都应是由社区机构的工作人员具体承担的,培育内容是否应该更深入细致,包括涉及政府政策法规的学习、人员的具体实务技巧掌握、项目过程评估方法等,是需要进行现实考虑的。

社区治理知识范文第2篇

一、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1.体现以人为本。社区建设应坚持自愿选择、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以社区居民参与为核心,突出社区的自治性,满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把关怀、方便、爱护带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尊严和幸福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打破等级制,实现网络化。在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下,中国各类组织的结构基本上是按照行政系统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系统,形成了等级化的层次结构,弱化了其本应具有的独立的意志、利益和目标。而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应该界定政府的权限,提高社区的自治程度,突出各类社区组织对社区管理的参与,增加管理主体之间的联系。

3.立足中国国情实现自治,体现公民社会和治理的时展趋势。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外国模式。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一要充分考虑到中国城市社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街道和居委会的具体情况,以便于与原有的管理体制接轨。二要重视自治性的提高和中介组织的参与管理,实现居民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体现公民社会和政府由“统治”向“治理”转变的发展趋势。

4.确立社区管理主体,理顺政社关系,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在新的模式中,政府已不是社区管理的主体,至少不再是惟一的主体,相对于传统模式来说,政府的行政管理范围将大大缩小。政府管理的方式手段也将发生变化,社会力量不断增长,朝“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设想

扩大社区规模、完善社区功能、形成特色社区,是加强社区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实现现代化社区管理的前提条件。应从结构和功能上对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构建新型的运行体系。

1.扩大社区规模庑善社区功能突出社区特色。针对城市社区划分过细、功能不全且“弱化”的现实,改革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要合并现有的城市社区,使之成为规模较大、功能结构更合理的“大社区”。大社区的划分,应充分考虑到土地面积与地理结构、建筑面积与人口数量、配套设施与服务功能等诸多因素。新建社区要适应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适应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规模以原社区的4倍~5倍为好。(2)大社区应具备较为完善的管理与服务功能,一般包括:治安、饮食、卫生、体育、娱乐、宣传、文化、交通、通讯、邮政、休闲等。(3)大社区应形成各自的特色。社区特色的构建可根据居民的种族、宗教、文化、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职业、地域以及物业的档次、风格等因素,划分为安居房住宅区、金融业住宅区、个私经营者住宅区等各具特色的社区,进而设计、实行不同的管理与服务,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益与水平。

2.科学构建城市社区管理运作体系。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必须明确社区居民自己建设社区、管理社区,实现居民“自治”和以专业人土进行社区管理与服务,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的温馨家园的指导思想,科学地构建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良性循环系统。

3.理顺关系,明确职能,强化服务。(1)理顺居民与业主的关系,以此确定城市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性质与职能。业主是以财产――物业权来划分的,业主的权利主要是一种经济权,居民是以居住地来划分的,居民的权利主要是其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合理分配政治权与经济权在社区管理机构中的比例份额,从而建立起能代表居民与业主共同利益的社区管理机构――社区管理委员会,代替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行使职权(建议取消居民委员会与旧制业主委员会)。(2)依法界定物业管理单位的企业性质,规范运作。由于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一开始就缺乏应有的规范,旧模式下的城市社区管理没有明确界定物业管理单位管理性质,带来了其与社区管理委员会之间的矛盾,逢利则争,遇事则推,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无序与低效。因此,在进行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改革中,要依法界定物业管理单位的服务性管理企业性质,使其回到经营的专业领域――对物业及其配套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而将社区文化建设、家政服务、治安、拥军优属服务、社会救助服务等功能归位于社区管理委员会,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管理纠纷。(3)分清社区资产关系,疏畅经营与管理渠道。社区的资产大致可分为社区内的城市配套设施和社区管理费两大组成部分。社区内的城市配套设施,主要部分由政府投资建造(在旧城区几乎全由政府投资建造),政府是理所当然的业主;另一部分是开发商投资建造的(在新城区其所占比重更大),开发商自然是业主;还有一部分设施是由社会慈善机构或社区人士捐资建造,虽然这些捐资者并不一定就成为业主,但在对这些资产进行经营与管理时必须考虑捐资者的“主人翁”地位。社区内这部分资产的财产权归属界线较为明显,社区管理委员会的责任就是将这部分资产管理好,但依据“政企分离”原则,社区管理委员会必须将这部分资产交给可靠的法人或自然人进行经营,而不能自行经营。

4.积极探索社区资源整合的路径,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社区的基础设施是推进社区建设和拓展社区服务的重要载体,是社区管理良好运行的基础物质保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而仅仅依靠单一的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够的,对于面广量大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其只是杯水车薪,另外还容易导致社区自治组织的行政化趋向。笔者认为,可把扩大投资的着力点放在激活、整合社区资源上。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设施向社区开放,让闲置场地、设施为社区所用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社区服务业,把居委会的自治管理与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管理、物业公司的专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责权利明确、协调配合、互相支援、管理到位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另外,社区还可以对服务的受益者或使用者实行服务项目收费,收取服务实际成本金额,如家庭垃圾处理等。而社区管理只需对清洁公司步人社区以及对其社区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即可,不必管理到每家每户。

5.建设高素质的城市社区管理队伍。城市社区

社区治理知识范文第3篇

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是社区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活动的重要平台。为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及管理工作的通知》(**府发〔**〕86号)精神,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区组织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强化社区管理,推进社区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整合资源,切实解决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

(一)加强社区组织办公服务用房配置和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的征收管理工作。根据全县社区建设“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府发〔**〕86号文件要求,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单位应按一定标准无偿提供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或提供相应的成本价款(即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用于统一购置服务设施。县城和场镇规划区内,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单位,开发区域户数达800户及其以上的,必须按每100户15平方米的标准无偿提供社区组织的办公服务用房,其办公服务用房免交土地出让金和各项税费。开发区域户数不足800户的,以开发的房屋建筑面积数量为交款基数,按1.25元/平方米的标准(根据当年建设成本价作相应调整)征收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征收,由县建设委员会代为征收,有关部门、街镇乡协助配合。开发建设单位无偿缴纳的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纳入县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优先用于征收地的社区设施建设。年初,由县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经费使用计划,报县政府研究决定后,由县民政局和当地政府组织实施。

(二)多渠道解决好社区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一是社区的工作用房,属租借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公房的,租借单位应当继续予以优惠、免收租金。二是从国有企业剥离出来主要服务对象仍为原企业职工和家属的社区组织,其工作用房及居民公益设施,国有企业应当继续交给社区组织无偿使用。如遇企业改制、分离社会职能、出售职工住房等情况,须将租借给社区组织的房屋产权和居民公益设施无偿划转给社区组织。三是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除办公、服务用房之外的闲置房,必须优先提供给社区使用。四是社区内有公房的,从公房中无偿提供;无公房的,从社区内的单位、部门的国有房产中予以调剂,具体由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五是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安排,逐步解决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及公益设施。六是倡导鼓励驻社区单位自愿赞助、支持社区建设。

二、健全功能,切实优化社区组织的工作和服务环境

新改扩建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除完善室内功能外,要有一定配套的室外活动场地(因条件限制,室内、外设施不能在同一地点的,可在同一社区分设)。室内办公和活动用房应配备电脑、电视、音像播放设备等必要设施,室外活动场地也应配有适合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其他居民群众的娱乐、健身器材。社区组织开展工作和公益的用水、用气,按居民用水、用气价格执行,用电按有关政策执行。对无力承担工作用房及居民公益设施的管理及维修费、水电气费的社区,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必要的财政补助。

三、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的作用

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除企业和个人资助的以外,产权归当地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社区具有永久使用权。社区组织的工作和居民公益设施,主要用于社区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提供社区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各街镇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使用管理办法,切实做好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有关资料的归档、建档和上报工作,防止因管理不善而造成资产流失。要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拓展居民公益项目和内容,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的作用,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

四、齐抓共管,切实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服务用房及居民公益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

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各街镇乡和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扎实做好有关工作。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将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安排、逐步解决。同时,要发挥在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的选址、协调、验收和有关规费的征收工作。

县计经委要将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时做好有关工作。

县财政局要加强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的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县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规划使用该经费,对部分困难街镇乡新建、扩建、改建、购买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的,应优先予以补助,确保专款专用。

县建委要将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凡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区,要在项目方案设计审批中,指导开发建设单位选择位置适中、便于居民办公和开展活动的地方,作为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的用地。及时为社区组织办理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的有关手续。要加强对开发建设单位无偿提供给社区的办公服务用房面积的监管,及时征收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对不按标准无偿提供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或缴纳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的开发建设单位,不予批准和办理有关手续,并将其不良行为纳入房地产开发单位信用档案。每月初,将上月征收的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征收情况及时报送县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含被征收单位,开发建设工程名称、地址和工程立项批准时间、建筑面积,征收金额),并提供800户及以上规模的开发建设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开发户数、法人及联系电话。

县国土房管局要优惠办理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建设的征地、用地、办证手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配置或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的征收工作。对不按标准配置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或不按标准缴纳社区公益设施建设统筹费的开发单位不予办理房屋预售许可手续。

社区治理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置型社区;失地农民;心理失衡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090 ― 05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郊及乡村用地被大面积征收,农民原有居住区不可避免地遭到拆迁,被集中安置到拆迁安置型社区,由此带来了居住环境、邻里关系、生活方式,利益关系等的改变。全方位的迅速改变与失地农民内心的缓慢适应相矛盾,引起了他们的不适心理、失落心理、焦虑心理等负面情绪,如何破解安置型社区失地农民的心理困境,确保失地农民顺利过渡到城市居民,日益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

本文研究安置型社区失地农民的心理失衡问题,其特殊性与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主体为农民变为市民的拆迁安置户而非一般的拆迁户,即是城郊或农村地区的居民由于城市或地方建设的需要,原居住地被征收后,迁入政府所修建的安置型社区内;二是针对拆迁安置户的心理失衡问题的研究,不同于对其客观生活现状以及管理措施的研究和探讨,而是关注其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不适应和心理排斥,从微观方面探索其原因,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机制。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以城镇化为背景,以安置型社区的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居民从乡村到城市,由村民向市民的地域与身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既排斥又融合的心理失衡的状况,采用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等方法获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失地农民心理失衡形成的原因,深层次的剖析其内在的关联性,最后从安置型社区农民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本文以湖北省A市的拆迁安置型社区为例,对该市的五个安置型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4份,有效问卷290份,有效回收率96.6%,同时访谈了32名社区失地农民和物业管理人员。样本的分布、年龄结构、生活水平、拆迁状况基本涵盖了该市拆迁户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结果与分析

(一)拆迁与安置:拆迁安置型社区的独特之处

此类拆迁安置型社区的居民主体为由农村村民过渡到城市社区的居民,他们既不同于那些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又不同于那些目前仍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他们的居住、饮食、出行、娱乐等生活习惯短期内难以跨度到城市的生活方式。除外在条件外,居民在心理角色上,一直还保持之前的乡土心理,没能及时做好调整和转换,致使社区治理带有过渡性质,社区居民面临由乡土性到现代性的转型①,由此就生成了我们这里所研究的过渡型社区。

(二)疏离与焦虑:安置型社区失地农民的思想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拆迁安置居民认为自己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的问题的回答上,大部分居民对自我身份的判断为农民。可以发现,农民由于失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土地,从而容易引起在失地过程中心理和思想方面的重大动荡,多种复杂的心理和思想困境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未来发展。

1.拆迁户居民身份界定模糊

居民的自我身份认同,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居民面对城市化社会变迁时内心的迷惘和困惑,多方面的被动变化使得他们内心产生了陌生、焦虑和不适应等负面感受,我到底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那些城市原住居民怎么看待我们这些拆迁户?社会真的承认我们的市民身份吗?下面是本研究对居民内心的自我身份认同的调查结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居民认为自己的身份仍是农民,有1/3的居民认为自己的身份是市民,还有16.42%的居民说不清自己的身份,可见此类居民在从农村到城市的过渡中仍有较大的迷惘和困惑,身份认同的模糊导致内心的迷惘和不知所从,这是失地农民思想现状最明显的特点。

2.传统习惯与新生活规范相矛盾的不适心理

作为社会生活中较难发生改变的部分,传统习惯与新的生活规范容易产生矛盾。失地农民被动地安置在城市社区,涉及到多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往往会触及到传统习惯而造成他们的不适应。在居住形式上,由传统的农村大屋居住转向城市多层公寓式住宅,在访谈中有居民打趣说,现在的客厅面积都不如以前的阳台大,没有了露天的自家小院仿佛总是不见天日,内心焦急不安且有诸多的压抑情绪;在就业方式上,由原来的土地劳作为主转变为在工厂上班和从事服务业为主,收入的主体来源也发生了变化;在生活习惯上,不管是饮食、出行、娱乐习惯都发生了变化,例如小区下面的绿化带,居民总想利用它来种菜或栽树,认为栽培其他绿化植物是浪费,再如物业管理人员反映居民不能遵守社区的行为规范,车辆乱停乱放、不规范晾晒衣物等习惯带来诸多的管理问题,这些都是失地农民对新的生活方式不适应的体现,各方面的变化会使他们更加怀念传统习惯而排斥现今城市的生活方式,形成各种不适心理。

3.预期和现实落差引起的失落心理

失地农民在拆迁阶段和市民化阶段内心都抱有美好的期待,而现实状况往往难以满足居民的期望和需求,由此产生了预期和现实的心理落差,这种落差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精神状态。下图是失地农民拆迁前后的工资对比图和生活状况体验对比统计图。

由图表2可知,居民的收入变化大的工资段主要在1500元以下和1500-3000元这两个工资段,基本情况是1500元以下的工资段人数减少了55%,1500-3000元的工资段人数增加了45%,其余的3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的两个高工资段变化不大,增幅总共才12.5%,这反映了居民期望的高工资大多不如愿,工资基本还是处在低收入段。

图表3反映了超过68%的居民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和之前相差不多,幸福感并没有提升,少部分的居民认为现在的生活状况比之前更艰难,也有少部分居民认为现在的生活相比之前的生活好多了。从总体来看居民的幸福感并没有提升,在访谈中,居民更多的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城市化的红利并没有惠及到自己,内心悲观和失落。

4.基于尊重需要希望得到城市认同的融入心

理。

个体对自身的定位深受身边互动群体的影响,在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互动中收获阶级归属感。安置型社区失地农民与邻里朋友之间缺乏交往,较少在公共空间参与活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自身的社会生活圈子,对于社区归属感没有明显的认识,造成了生活空间的封闭性和生活方式的固定性。本研究从失地农民的身份界定、生活适应状况及心理感知等方面来反映失地农民的思想现状。

调查表明极少部分的居民经常和邻居来往,约占总数的16.4%。多数居民与邻里缺乏交往,交往逐渐淡化、人情关系淡薄。拆迁安置导致居民的社会交往网络发生变化,对社区和新邻居有一定隔阂感,缺乏信任,从而缺乏主动性。在社区参与度方面,调查发现约71.1%的居民愿意积极参与社区文体活动来构筑社区文化,多数居民基于尊重的需要希望得到城市认同,社区归属感日渐强烈,渴望社区提供渠道以加快自身融入。

5.由未来生活问题导致的焦虑心理

焦虑是指人们对未来发展态势所存在的一种不明确而又迫切想得到确定的不良心理期待,这种期待容易给人造成心理阴影,即人们总认为未来的事情可能都是对自己不利,但究竟如何不利又不明确,这种预见性难以得到控制。

调查表明,认为“在搬迁后的生活中,产生过焦虑、不安、悲观等消极情绪”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71.14%,说明大多数失地农民都对未来生活感到不知所措,内心总有一种担忧感和危机感。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保障和相关管理服务尚未相应跟进,使得失地农民难以融入现代城市从而对未来生活问题产生焦虑心理。

(三)排斥与失衡:安置型社区失地农民心理失衡的原因探讨

1.乡土文化的张力,对传统的怀旧情结依然存在

蒋奇(2008)认为,传统的中国农村在形成社区文化的过程中,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基础,依赖情感因素和约定俗成的规定来处理人际关系,缺乏权威的法律规范加以约束,导致其具有强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失地农民本身所固有的传统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在城市中的思想状况,一定时间内难以发生转变,而他们对原本的乡土文化又怀有较深的眷恋,不愿主动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需要加以引导和教育。

2.思想观念的落后与狭隘

安置到城市社区,不仅给失地农民带来了居住地的空间变化,还带来了新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而旧有思想观念不会轻易改变,两者的相互冲突和矛盾阻碍了居民适应新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他们踏上市民化道路的征程。具体体现为缺乏对公共环境的爱护,尤其在遵守公共秩序上缺乏自律和自我约束,如购物没有排队的习惯,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时时冲击着现代化市民的思想观念。此外部分居民的宗教意识、迷信宿命思想,扼杀了他们的自主创新、竞争和开拓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处处循规蹈矩,安于现状,不愿改变。这些价值准则极大地阻碍了失地农民向市民化方向的跨越式发展。

3.城市文化的排斥心理存在,居民信任感减退

长期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国家城乡政策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和城市缺乏沟通交流,城市和农村的文化体系分别造成不同的影响。当农民的身份发生转变时,需要脱离原有的文化体系,重新融入全新的文化体系,而在此过程中失地农民或多或少会受到城市文化的排斥,部分人群的排外心理、接纳和包容程度的不足会影响他们顺利向新市民的过渡。

齐美尔在他的《社会学》中提到:“在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包括信任。”反观在安置型社区中,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与原来的亲戚邻居每天见面次数逐渐减少,现实距离与心理距离都不断增加,彼此产生隔阂感与疏离感。加上其社会网络发生改变,关系的淡化与联系的减少,终将降低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4.基于自尊和自我实现的融入心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且人的需求是呈阶梯状递增的,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向往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居民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满足后,只有丰富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带来愉快、充实的社区生活,具体表现为想要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归属于新社区并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这些都是在解决温饱问题后的精神性的急切诉求,而眼下的环境和条件并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精神慰藉,急切的融入心理和缓慢的管理服务相矛盾引起了失地农民的心理失衡。

(四)引导与纾解:安置型社区失地农民心理困境解决途径探析

1.社区提供过渡性的引导和帮助

(1)_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在社区中,管理者发挥巨大作用。在引导失地农民适应安置型社区生活的过程中,社区管理者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开展象棋大赛、歌舞比赛、书法分享等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搭建社区居民之间进行思想情感深度交流的平台,从中收获友谊,重新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改变失地农民封闭、传统的心理,进而更加认同与热爱新社区。

(2)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保障体系

良好的社会生活保障是居民安心居住的基础。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生活保障制度,有助于其尽快适应社区生活环境。针对弱势群体提供相对应的帮助,对于退休老人承担其养老、社工服务、就医、康复等方面的服务;针对失业农民,为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劳动就业、社区培训等服务,引导其再就业;为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助残扶弱、关爱自闭症患儿等服务,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强化社区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影响失地农民的生活适应程度,对于居民基本需求的满足,基本权利的保障,需要社区加强对其的人文关怀,从微观方面加以改善,细致入微地帮助居民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满足其现实利益的需要,从而加强其对社区生活的认同。

2.强化对居民的内心纾解工作

首先,革新观念,树立“新市民”身份。失地农民从农业户口迅速转为城市户口,从内心来讲还未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保留着乡下人的身份认知。因此基层的社区管理者需要引导居民更新观念,认知自己的新身份。通过开展过渡性的新市民教育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城市社区的基本架构、学习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树立文明城市的规则意识等,以此加快促进他们适应现代化城市生活,强化对“新市民”身份的认知。

其次,结合实际,合理宣传和教育。宣传部门应该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群体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有限等特点,创造简单、易于理解的宣传和教育方式,将拆迁安置工作中服务和管理的热点问题与失地农民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将拆迁安置政策与拆失地农民的实际诉求联系起来,促进安置户居民形成正确的现实认知,疏导失地农民的焦虑心理。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法制教育,开展司法讲坛,宣传法律知识,使居民学法、懂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做合格的守法市民。

最后,自我调适,规划自己要走的路。合理的规划可以让我们明确生活方向,实现生活目标。失地农民对自己的现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能进行自我调适,接纳现下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对未来也要有一个明确的打算。努力克服新环境带来的不适,摒去乡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习惯和消极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身份角色、邻里圈子、社区生活。逐步培养现代化的市民意识,学习新的就业和生活理念,以期实现“村民”到“市民”的稳步过渡。

3.构建公共议题。

社区对公共议题的建构需要在居民关注的社区生活的焦点和热点事件的基础上完成,建构的媒介主要在于社区的管理部门,可以是主动性、有选择性的触发议题,如社区的人大代表选举、居委会成员的选举、物业费的群众听证会、兴趣协会的组建、各种各样的活动等,从而让居民有了表达的权利和情绪发泄的渠道,使其在参与中形成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此外通过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居民之间相互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构建共同的文化语境,培育出安置型社区独有的社区文化和价值观念,这将是形成认同的重要精神资源,也是解决安置型社区失地农民心理困境的有效方法。只有这种来自于集体意识塑造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不至于使居民各自孤立,造成拆迁前后的心理失衡。

4.强化拆迁户居民自身的适应能力

(1)认同自身对社区的价值

能够认同自身对社区的价值,有利于促进社区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充满活力,对生活抱以积极向上的信念,能够发掘自身的潜力,认真分析和看待自己,理智接受外界环境,便会在此过程中收获外界的赞许与自身的认可,形成自我认同。

李苏娟在《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中这样解释,拆迁安置户面对生活、工作、地域的多元变迁和改动,自然会冲击到自我价值的认同,因此他们必须重塑价值认可,敢于直面外在的环境变化和内在的心理变化,不断增加对新社区的认知,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事业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以增强自身的环境适应力和价值认同度。

(2)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居民观念的转变远不及由“村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迅速,它需要主动性的思考和缓慢的适应,中国农民有重义轻利、安土重迁、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等的传统观念,且深深的支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需要确立当下城市生活的新^念,可以通过交朋友与外界社会联系,交流更新传统观念,认识和思考新观念,在参与现代城市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改变传统落后的观念,逐步形成适应城镇化进程的现代市民观念。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一书中有句名言:“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观念能不能转变,直接关系到素质提高这一过程能否顺利地、完全地得以实施,而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会加快观念的转变,二者相互促进,因而居民要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就必须从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做起。

(3)调整心态,以积极态度面对未来生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压抑的功能是把主体的经历和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保存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在意识中出现,但这种东西并未消失,而是一直潜伏着、活动着,在压抑的作用下存在于无意识之中,会以梦、口误、笔误、记忆错误等方式出现,病态的压抑可能导致心理疾病。”这一理论阐述了人内心的郁闷、压抑、失衡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对于内心失衡的失地农民来讲,及时排解不良情绪,纾解内心苦闷显得十分重要。这需要居民调整心态、排解不良情绪,此外还可以拓宽兴趣,研究表明,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良好心态的形成,从而减小心理压力,增强适应能力。因此,失地农民需要学会如何调整心态,如何调节不良情绪,通过改变从前的生活态度,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断迎接挑战,进行自我疏导、调试,多与外界环境接触,拓宽视野,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生活。

〔参 考 文 献〕

〔1〕孟欣.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研究――以武汉市近郊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张垣平.为改革,发展,稳定做好地政拆迁管理工作〔J〕.北京房地产,1995,(07).

〔3〕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龙腾飞,徐荣国,施国庆.城市拆迁的满意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07).

〔5〕谈小燕.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失地农民角色适应调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弗兰克・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米庆成.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青年研究,2004.

〔8〕吴晓燕.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9).

〔9〕胡楠楠,俞宁.“村改居”后合肥新市民的思想理念适应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3,,03).

社区治理知识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和雾霾的凸显,环境问题已成为最紧迫也最受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低碳社区建设可以在绿色家居、绿色建筑、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我国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公众认知方面仍存在着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居民的低碳能力低和低碳意识低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将以当代动机理论为视角,探寻目前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中如何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低碳社区;动机理论;激励居民

近几年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一再证明: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是明确的。如今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城市排放的CO2 占全国的90%,排放的SO2 占全国的98%。中国地级以上287 座城市排放的CO2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2%。城市发展与改善环境和向低碳发展转型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如何避免高碳化发展模式的各种挑战①。”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作为连接城市和个人平台的社区,尤其是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低碳社区,必然会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

一、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意义

低碳社区除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外,也具有“以人群聚居为主要特征的生活空间②”的社区共性。低碳社区的建设就是通过低碳理念的普及和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来引导社区内的人们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以及修建低碳建筑、低碳设施从而优化社区的整体环境,最终达到节能减排这一目的的社区建设活动。

在我国,建设低碳社区的重要性为:1.城市发展低碳化的要求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 年的17.9%快速增长到2014 年的54.77%,快速的城市化同工业化的进程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必须摒弃发达国家在19世纪工业化初期采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而遵循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③。显然,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低碳社区符合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发展模式的要求。

2.城市环境亟待改善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人口的大量聚集,使城市内部自然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活垃圾污染和处理问题,汽车尾气排放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低碳社区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材料,要求居民把垃圾进行分类,鼓励居民绿色出行,所以建设低碳社区对改善城市环境大有裨益。

3.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低碳社区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碳城市的发展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④。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及早调整城市治理模式,通过城市居民低碳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凸现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⑤。因此,建设低碳社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成就

2010年政府就社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专门出台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城建〔2010〕61号)指出:“生活垃圾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489号)》强调开展低碳社区试点是我国走新型低碳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探索,是控制居民生活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过快增长的重要探索。

近年来我国在低碳社区试点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下面列出少部分有代表性的低碳社区试点:

上海低碳社区的主要措施是“红虹桥枢纽,临港新城和崇明岛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预计2040 年竣工的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的一个碳中和(CO2 零排放)的区域。⑥

扬州社区传统建筑的现代节能改造项目由扬州市政府与GTE(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将节能建筑的理念与技术运用于扬州老城区的改造,对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的传统建筑中地方修建的新办公楼采取了节能措施,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节能概念相结合。⑦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及绩效指标的指导下,制定多用途社区概念规划,建立低碳、经济可行、社会包容、环境优化、资源有效的社区。⑧

三、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居民认知及参与调查

我国的低碳社区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还存在大量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现状。

调查研究说明:本调查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调查方法为自填式问卷法。问卷发放点主要包括:北京、重庆、南京,河南省开封市四地,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3.4%。在置信区间为95%的条件下,834 份有效问卷,呈标准正态分布,符合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则。

1.样本的基本情况:

样本说明:

性别结构:男性占49%,女性占51%,被调查者女性稍多,但符合研究要求。

年龄结构:20 岁以下占16%,20~40岁占44%,40~60 岁占30%,60 岁以上占10%。

教育水平结构:初中占14%,高中占40%,大学占39%,研究生占4%,其他占3%。

职业结构:政府人员占6%,企事业单位人员占30%,自由职业者占30%,其他占34%。

2.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说明:60岁以上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明显低于60岁以下的人,20~40岁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最大。

总体上来说,各年龄段的人对绿色生活的熟悉度都明显高于低碳生活,可见大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还处在较低层次,对低碳生活的相关宣传仍需加大力度。

表2说明:在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中男性略高于女性,总体来说,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比没听过的低六个百分点。

性别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影响不存在较大差异,没听过低碳社区的人还在半数以上。

表3说明:虽然有多数人没听过低碳社区,但是在调查者中有将近2/3的人表示有兴趣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存在着23.7%人对低碳社区建设没有兴趣。

表4说明:学历越高的人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学历越低的人大概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在所调查的人中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有1/3多一点。

当然我们必须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大概明白甚至是不明白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也就是低碳能力(低碳能力包括实际执行力和支撑执行力的相关知识储备两方面)较低。

表5说明:选择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的人大约占一半,有大概44%的人偶尔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还有一部分人不会关闭暂不使用的电器。

可以看出,多数人会让家用电器时常处于待机状态,而不是主动切断电源,这反映出,人们的低碳意识还不够强烈,日常行为往往会与低碳生活背道而驰。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把我国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1)居民对于低碳社区的认知度普遍低下。

(2)居民关于如何过低碳生活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真正选择低碳生活模式的人也就不多。

(3)居民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4)居民普遍忽视生活中节能减排的细节(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

四、动机理论视角下提高居民认知和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对策

低碳社区的建设问题,也可看作是社区管理的问题。社区的管理者可以将社区看作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有效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尽最大的努力认真工作,了解员工如何受到奖励以及为什么会被激励,并且选择最合适的激励方式来满足员工的需求”⑨。文章将运用管理学当中的动机理论寻求解决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低碳能力低、低碳意识低(“三低”)的问题的对策。

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管理的目的就是解决“三低”,而社区内的居民可以看作是员工。从当代动机理论的整合图(图1)可以看出,在建设低碳社区过程当中,管理者应该注意到以下6个问题:

①要认清个体差异;②利用目标;③确保目标被“员工”认为是可实现的;④个人化的奖励;⑤奖励与绩效挂钩;⑥检查公平性。

因此,在动机理论视角下,可以提出提高低碳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对策:

1.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

因为居民间因年龄、学历等因素存在着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差异,所以相关部门要依据居民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借助与之相应的媒介(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对低碳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节约用电的技巧、如何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等等进行普及。

2.引导居民建立低碳生活目标

社区管理者应运用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宣传、引导,让居民知道自身的行为(如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对优化社区环境以及节能减排和改善大气质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从而引导居民自觉地把低碳生活作为他们的目标。

3.增加低碳社区建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社区管理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要建设低碳社区就要让居民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能感受到建设低碳社区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者可以在社区内或社区间举办有关低碳知识的竞赛,要创新居民互动方式,比如创立社区低碳日,组织居民参观低碳示范社区等。

4.设立社区低碳生活评估标准、引入低碳生活竞争机制

社区管理者可以定下本社区的低碳生活衡量量表(衡量维度包括低碳出行、低碳建筑、低碳饮食等等)对个人和家庭的低碳情况予以记录评估,并适时在社区内予以公示(当然这需要得到被公示者的同意,毕竟选择低碳生活应当遵从自愿原则)以供社区居民交流讨论,营造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竞相“低碳”的社区低碳氛围。

5.建立低碳生活奖励制度

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尤其是初期阶段,管理者要注意到奖励对居民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激励作用。管理者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低碳生活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一方面肯定其努力和激励其在低碳生活中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或家庭参与到低碳社区建设中来。

6.建立有效的低碳纠错和监督机制

一个好的制度和好的社区建设活动在于它们是公开的,透明的,可以自我修正错误的。毫无疑问,有关低碳社区建设的活动和制度是需要监督和纠错机制的。这一点是管理者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有效的监督和纠错机制可以长久维持居民低碳生活的模式,纠正居民生活不低碳的行为,确保上述诸条措施能够公开、公正、透明地实施和低碳社区建设活动本身的正常运转。

总之,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长期生活在社区内,随手关灯,选择爬楼梯上楼等一些小举动都会给社区整体环境带来影响,一旦社区内居民选择低碳生活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我们国家的整体环境和低碳排放都有可能因之得到巨大改善。所以说社区居民是低碳社区建设,或说是节能减排的不可小觑的力量。

社区管理者只有通过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建立低碳生活激励机制和自查制度等方式,才能将居民在节能减排中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引文注释

①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105.

②蒋慧琴,张丽丽.基于个体行为的低碳社区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5):045.

③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3.

④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生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2):17~20.

⑤苏瑾.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J].世界环境,2007(4):32~34.

⑥佚名.上海、保定入选WWF低碳城市试点—低碳城市发展项目正式启动[J].节能与环保,2008(2):37.

⑦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传统建筑中的建筑节能——扬州试点项目[z].2008.

⑧奥雅纳工程顾问.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J].城市建筑,2010(02):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