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4]第二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会议文件.2003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
一、我国三大地带区域经济研究现状
1.梯度发展理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是:由东向西,按技术梯度,使先进技术地带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转移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专家支持梯度发展战略,并主张八十年代我国应更多注意利用和发挥东部原有工业能力;从90年代到2000年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要在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上,把投资和建设的重点转向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基础巩固了,把投资和建设的重点再转向西部不发达地区。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2.反梯度发展理论。其主要内容为:现代科学技术有三个基本走向:一是向贸易比较发达地区转移;二是向智力资源较发达的、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三是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转移。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从国际国内引入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使自身的经济技术超前发展,不必主要接受第一、第二梯度的转移技术。如果只承认梯度推移论,必然会阻碍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使落后地区永远赶不上先进地区。
3.东部重点论。东部重点论主张集中全国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家应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大胆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循环,以引进更多的外资和先进技术,率先把沿海地区建成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增长极。
4.中部开花论。中部开花论主张把我国战略重点放在中部地区,利用长江,依托武汉、外引内联,带动华中地区率先致富,从而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由点及面地带动中部地区的迅速发展。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九十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二、我国省域经济研究现状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就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然而,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受利益的诱惑,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区域政府就必须重视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在政策以及制度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加强区域公共管理,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概述
区域经济合作指的就是多个区域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开展合作,使多个区域组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越来越严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有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然而不同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不相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有着重大作用。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保障,只有做好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各区域的经济利益,进而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制度的缺失
制度作为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就当前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来看,政府制度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不同区域的管理方式、理念不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冲突,难以达成利益的平衡性;其次,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以民族国家或国内地方政府的、明确的单位行政区划边界作为管理出发点的。这种管理观念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区域管理的主体一直是政府,进而容易造成政府专权的现象,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二)缺乏法律保障
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加大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健全的法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区域之间的不正当经济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
(三)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管理主体由一变多,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有着的区域政府贡献力度大,有的则稍微不足,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衡时,区域经济合作就难以持续,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政府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区域公共管理水平,就必须完善政府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政府就必须响应时展的需求,用发展的眼观看待问题,及时的更新观点,加快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其次,政府要拓宽管理视野,适当下放权力,大力发展非官方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进而更好地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保障。
(二)完善法律建设
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依靠法律来为其提供保障,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法律法规具有法律效率,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好地约束管理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为此,政府就必须加强和完善有关区域公共管理法制建设,利用法律效力来约束行为,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在经济领域中,要完善经济法,对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则进行调整,确保区域产业的稳定发展;在社会领域中,要加强制度改善,加强医疗、社保、教育、就业等制度的改革,进而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也越来越重要。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区域双方或者多方的利益,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方面的,而要想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必须加强区域联系。首先,区域合作双方必须建立统一的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管理网络,实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的贡献。其次,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各区域要深入到对方区域中去,全面了解市场信息,进而为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更好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要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就区域合作内容进行明确,当利益分配出现矛盾时,要明确补偿方式,进而确保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会采取各种方式来对区域经济行为进行管理,而政府管理活动的效益的好坏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估。就目前来看,政府绩效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区域公共管理的需求。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就区域经济发展各项内容进行明确,对各项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在政府绩效评价主题上实现多元化发展。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四、结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汇总,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区域经济合作双发的利益,如果不能处理好,就会产生利益冲突,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区域公共管理。在区域公共管理中,不断完善公共管理体制,加强公共管理法律建设,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进而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沛桐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04).
[2]刘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刘仁春.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4]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5]郑.“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与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6]姚玫玫,陈静华.论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J].黑河学刊,2006(05).
内容摘要:苏北沿海是革命老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中的不发达区域。苏北沿海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其成为全国沿海发展“洼地”。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为例,以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为背景,分别从非均衡增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错位发展理论三个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沿海开发战略 区域经济 战略 发展
苏北沿海是革命老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中的不发达区域。过去因为长江天堑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原因,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长期以来,江苏省主要把自己定位于沿江省份,而不是作为沿海省份来定位自身。在战略层面,江苏重视沿江开发,重大生产力布局沿长江岸线一字排开;把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苏南和苏中沿江的8市, 把苏北振兴的希望放在沿东陇海线战略的实施上。相对忽视了苏北沿海港口和城市的建设与开发,忽视了临海重大工业项目的布点和发展,致使苏北沿海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缓慢,这也是江苏省沿海成为全国沿海发展“洼地”的主要原因。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事关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07年4月21日“江苏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在盐城召开,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省级发展战略;2009年6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江苏省沿海三市之一,地处苏北的盐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由此站到了国家战略的新起点,开启了由“内陆经济”向“沿海经济”转型快速发展之路。
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分别从非均衡增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错位发展理论三个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途径。
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发展优势产业
非均衡增长理论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产业或地区的全面均衡增长是不现实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只能选择一些部门或区域进行,其他部门或区域通过这些部门或区域发展的扩散效应而逐步得到发展。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了先集中后扩散的效应,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式。
盐城沿海地区的发展基础和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目前盐城沿海地区的区域投资优势也非最佳。作为一个沿海滩涂资源大市,盐城市沿海滩涂开发的水平和层次还比较低,沿海滩涂开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与其资源总量不相称,滩涂资源开发的主导模式和滩涂经济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沿海滩涂开发的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沿海滩涂是今后盐城经济发展的最大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而在全球的沿海沙滩中,仅中国大丰、东台、如东海域和英国莫克姆海湾有大规模淤长型辐射沙洲,其中位于盐城市的大丰、东台海域的优势更为显著,且每年以100米左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总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浅海辐射沙洲具有独特的风力发电资源优势,大部分沿海岸线和滩涂均可成为建设风电场的基地。特别是沿海辐射沙洲,具有优良的风能资源,其中东沙辐射沙洲是江苏沿海最大的沙洲,总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是目前难得的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场区。
现实的资源禀赋和区域条件决定了盐城市沿海开发不能实施全面开花战略,而非均衡开发应是合理、科学的战略选择―即优先开发沿海滩涂,重点支持风电能源等产业。发展风电产业可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强大的绿色能源。长三角是我国五大经济增长极中经济实力最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然而它同时又是资源最缺乏的地区。能源的缺乏和日益恶化的环境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2005年长三角用电负荷最高时达8000多万千瓦。2006年底江苏电力装机容量达5000万千瓦,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两个率先”的实现,江苏的用电负荷还将大幅上升,然而环境瓶颈已不允许再像“十五”期间那样高速发展火电了,这就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及其风力发电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同时带动风电产业上下游发展,形成门类齐全的风电设备产业链,打造中国最大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园。还可通过其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联系,带动区域内和邻近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将其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等也渗透到其他产业,提高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风电产业的发展还可降低区内其他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地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盐城地区经济从规模不经济到规模经济的转变,从而促进地区内经济合作、生产效率提高,大力加强对现有企业资源的整合,以政府为指导、以资本为纽带、以改革为动力,加强企业的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走集团式发展道路,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构建产业集群的优势体系,从而为盐城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集群竞争力。
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传统产业
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被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盐城作为江苏省的沿海城市, 同时也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其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新兴的资本密集型进而为技术密型产业逐步积累必要的资金和技术, 从而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实现盐城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 继而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从而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传统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同样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盐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盐城地区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有就业容量大、技术要求低、市场需求广等特点, 符合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要素禀赋优势。因此, 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消化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 从而增加当地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盐城全市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城市,同时又是江苏第二人口大市,2008年人口数达811.71万。所以充分发挥盐城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是盐城地区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的重要依据, 也是今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但是, 如果忽视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规律, 没有及时地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会随着国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饱和,而日益降低其国际竞争力。因此,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针对盐城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 积极实现传统产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一)发展和提高纺织业竞争力
纺织业是盐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发挥本地棉花、蚕茧资源优势,利用国内纺织产业转移契机,围绕原料、面料、终端产品等三个环节,提高原料、高档面料生产技术水平,突破印染后整理技术瓶颈,重点发展品牌服装、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提高产品档次。同时推动品牌建设。市场竞争既是产品、技术竞争,更是品牌竞争。所以要着力培育、积极提升的重点产业,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份额大、品牌信誉好的名牌产品。改善纺织业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加快发展和提升产业用纺织品,把盐城建设成为具有较强优势的现代纺织基地。
(二)着力发展粮油食品工业
盐城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农作物产量如粮食、油料、棉花等产量是全省最高的,此外,肉类、水产品等产量也是江苏省最高的(见表1)。依托盐城粮食、油料资源和临海区位优势,以乳制品、肉制品和油脂加工等为重点,积极提升粮油食品工业,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带动农业的作用。利用盐城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加快传统食品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业升级,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结合当地资源,积极发展优质面粉、稻米、食用油、果品、蔬菜及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这对确立盐城在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地位,促进盐城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
错位竞争战略与发展特色产业
错位竞争,是企业避开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而确立相对优势竞争地位的一种竞争策略。国内外经验表明,错位竞争策略用得恰当,不仅可以“顺推”得势,而且可以“逆转”取势,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区域竞争中,选择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同样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快速、“逆转”取势的有效战略之一。
江苏沿海早在“六五”期间就进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2009年6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的产业基础和自然人文条件等,同中有异。三市都处在江苏沿海一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东部沿海的经济洼地。但连云港是国家确定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着力点所在。这确立了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地位和连云港的国家战略定位,将连云港确立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而南通因其前几年迅猛发展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其中船舶修造及配套产业、电子产业、纺织业、电力能源产业、建筑业已有相当的基础。而盐城的特点是空间大、后劲十足,沿海开发中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且有待开发。一旦形成生产力后,将成为江部沿海经济新增长中最具有持续发展力、空间最大、后劲最足的地区。未来10年到15年,盐城的发展将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非常重要一极。
三市要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沿海铁路、沿海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沿海集疏运体系;共商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着力实现产业优势互补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协作,形成科学合理的沿海生态链;在产业发展方面,既要相互合作,又要错位竞争。如港口,盐城的港口将主要围绕连云港港做组合港,做产业港、企业专用港等;连云港做核能,南通做液化天然气,盐城做风能等新能源;南通有川崎等造船大企业,做的是特色船、专用船等。旅游业,连云港发展滨海旅游区,盐城开发滩涂旅游区,而南通就做江海旅游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品位高、吸引力强、效益好的旅游精品工程;通过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错位互补,建立沿海地区旅游统一大市场,形成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走廊。实现产业结构层次上的错位发展,三市就形成了整体优势。因此在这一轮沿海开发中,盐城要重新思考定位,充分发挥盐城空间大、后劲足,在沿海开发中资源优势非常明显这些优势,实施错位发展战略。
(一) 建设生态旅游城
从湿地资源这个极为重要的市情出发,把盐城定位为沿海湿地生态旅游城市,是盐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考虑,盐城以湿地资源为依托,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体现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从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看,盐城地处世界上目前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内,随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网建成,盐城即将作为大都市圈的生态后花园。这个优势在大都市圈内独具一格,非常具有吸引力,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盐城的历史文化处处体现出湿地、水网、鱼米之乡的特色。盐城的“盐”字非常形象地概括了盐城的地域特色,盐滩、盐场、盐灶等很容易勾勒出一幅幅生态旅游的场景。而湿地生态景点开发将形成富有渔民文化特色的游览胜地。
(二)大力发展海洋产业
盐城海洋资源丰富,滩涂养殖和海水养殖发展较快但效益不高,需要积极调整渔业内部结构, 突出发展海水养殖和水产品深加工工业,开发高价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围绕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 积极发展滩涂种植业、滩涂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对沿海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 增加品种、发展特色、改善质量, 培植新型主导产业,构建区域特色。
(三)打造新能源基地
新能源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盐城市拥有广袤的滩涂,风电产业和光伏产业优势明显,因此盐城要重点培育发展为风电配套的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对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进行整合优化,加快建设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突破光热利用关键技术;主攻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争取在盐城建设风电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提升产业配套水平,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能源动力技术群。大力发展能源电力设备,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特色鲜明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对外通道优势,规划建设沿海物流产业,推进物流信息化。
(四)着力建设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盐城经济相对较弱,弱在工业。增强盐城地区经济实力,潜力也在工业。所以要在全力推进沿海经济带、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同时完善盐城汽车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轿车、中高档客车和专用车等整车产品,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促进汽车零部件配套本地化,重点扶持大企业如悦达集团、中大集团、森达集团、江动集团、飞驰集团等,使之成为重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群。依托盐城本地已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适应能力强、具有明显出口竞争优势的轮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园林机械等整机及配套产品。
积极发展纺织机械、医疗机械、建材机械、煤矿机械等整机产品。以盐城模具产业园为突破口,加快模具开发制造,提升发展水平。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精密轴承、液压件、气动元件、精密模具、低压电器和大型铸锻件等关键基础零部件,形成若干个基础零部件集聚区,提高产业经济集中度。同时依靠内生动力加紧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研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盐城市的区域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成长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9.11
2.徐琪.江苏沿海地区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7
3.戴朝晖.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定位分析[J].特区经济,2009.11
4.范玮,王树华,孙克强.沿海开发与江苏经济发展[J].江苏纺织,2009.10
[关键词]厦门港 闽台经贸 回归分析 区域极化理论 建议
一、区域极化理论简述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在“发展极”理论的基础上,把极化理论扩大到一个空间单位的发展中进行研究,提出了经济因素变动会引起“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的产生。“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区域,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扩散效应”是指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等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
二、厦门港与闽台两岸经贸现状
1.厦门港现状
厦门港地处厦门湾,水深浪小、不冻少淤。岸线总长202.3公里,适于建港的岸线60.5公里;锚地面积达19平方公里。进港航道全长约42公里,水深达到-14米,1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进出港,目前由东渡、海沧、嵩屿、刘五店、客运、后石、石码、招银八个港区构成。
2008年,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9701.96万吨,比上年增长19.5%,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五百万标箱,完成503.46万标箱,增长8.8%。2008年,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680万吨,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60万标箱。目前,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有137条,港台航线20条,月航班数达到717班。厦金航线累计旅客吞吐量突破455万人次,日航班数达到32班,全年厦金航线旅客吞吐量完成119.52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31.3%。台湾航线直航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9.7万标箱,比2007年下降10.8%。
2.闽台两岸经贸现状
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来,闽台经贸开始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闽台转口贸易和台商赴闽投资都有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自 2004 年以来,闽台转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接近20%,台商赴闽投资年均增长率接近12%,2008 年底福建省共引进台资企业9718家,合同台资166亿美元,闽台贸易额已达72.6亿美元,同比增长5.07%,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闽台贸易额有所回落,但仍达到69.6亿美元。
另外,在2009年福建省积极吸引台湾石化、钢铁、机械等重化工业项目和信息、生物制药、环保等新兴产业及生产业、金融服务业等来闽投资,着力推动一批闽台产业合作重大项目落地。
三、厦门港对闽台两岸经贸促进作用的定量分析
本文选取从1994年到2009年厦门港及闽台经贸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使用OLS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厦门港与闽台经贸发展的联系。
1.建立模型
MT=β0+β1TEU+β2TTL+μ
其中,MT表示闽台两岸贸易额,TEU表示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TTL表示厦门港的货物吞吐量,μ为随机干扰项。
我们假定该模型:
(1)TEU和TTL均与μ不相关;
(2)随机干扰项μ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δ2的正态分布,即:μ~N(0,δ2)。
利用相关数据回归结果如下:
MT=18.73486+0.05391TEU+0.00249TTL
t=(4.058) (3.550)
R2=0.982 F=354.383 DW=1.727
2.模型检验及分析
由回归结果知,R2=0.982,模型拟合程度良好。由TEU和TTL的p值(分别是p TEU=0.0014,pTTL=0.0036)得,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对闽台贸易额均有显著性影响。作为时间序列数据,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
厦门港的发展与闽台两岸的经贸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每增加一万标箱,可以带动闽台贸易额增长539万美元,同时厦门港货物吞吐量每增加一万吨,可以带动闽台贸易额增长24.9万美元。
四、厦门港对闽台两岸经贸发展的极化理论分析
1.极化效应下厦门港对闽台两岸经贸发展的影响
就港口的而言,厦门港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运输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逐渐成为了闽台西岸经济发展的中心,由于依托港口存在直接产生的共生产业(如海运、港口装卸、仓储等)不断发展、港口和周边区域之间的链接渠道日益通畅,港口的活动范围有所扩展、服务活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经济要素不断在其周围聚集。具体到闽台两岸经济贸易方面,在港口空间集聚效应作用下台湾越来越多的产业向厦门市及其临港产业区集中,增强了城市社会经济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厦门港对闽台两岸贸易的带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培育临港工业、带动依存产业进而推进两岸产业对接、深化合作领域来体现的。
厦门依托港口发展而形成的临港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现实基础。台商投资主要以机械、电子、化工行业为主,由于厦门港的“极化效应”的作用,这些产业不断聚集,促进了港口货物的加速流通并增加货源,港口货物的加速流通和货源的增加又促进了厦门临港工业的发展,使得港口与工业园区高度结合。2008年,三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95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02.9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1.5%,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2.9%。
2.扩散效应下厦门港对闽台两岸经贸发展的影响
港口城市的产业集聚与扩散过程是其空间集聚效应的延续和扩展,同时也是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外延发展的重要动力。就厦门港和两岸的经贸发展而言,“扩散效应”下港口航运物流对两岸经贸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厦门港推动两岸货物贸易往来。厦门港在港口条件、货物吞吐量、服务水平及货源分布上的具有相对优势,加之以福州港、泉州港作为其集装箱支线喂给港,因此厦门港与台湾各港口的物流航运往来使得厦门港的辐射范围能够有效波及台湾全岛和海峡西岸地区,从而在带动两岸航运物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第二、厦门港密切了海峡两岸人员的交流。截止2009年,厦金航线累计旅客吞吐量突破455万人次,日航班数达到32班,全年厦金航线旅客吞吐量完成119.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3%。
五、关于促进厦门港口发展的建议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厦门港的集疏运条件、物流网络和经济腹地的拓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经济贸易的发展,我们在此对厦门港口的发展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1.发挥厦门港在国际航路上特有的地理优势。厦门港应切实改善通关环境,落实各项通关便利政策,鼓励、吸引和促进更多的航商在厦门港进行国际航线间的舱位调整,由此扩大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
2.抓住目前大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契机,深挖内陆腹地,拓展海铁联运。沿海地区的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正逐渐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其中包括向闽北、江西、湖南等厦门港的内陆腹地转移。厦门港应充分抓住此次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契机,深挖闽北、江西、湖南等内陆腹地,大力拓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夯实基础箱源。
3.做强做优厦金航线,持续保持两岸往来“黄金通道”优势。面对“三通”形势,厦门港应进一步挖掘厦金航线潜力,对两岸邮轮客运业务的开展、“三通”小型货物的靠泊装卸、保税仓储业务的开辟以及邮件及客带货业务的开拓进行整体规划,积极拓展客运、货运、邮件包裹专船运输等运输形态,改善通航环境,避免被弱化与边缘化。
参考文献:
[1]Hoyle B.S. and Pinder D.A.(Eds.)City port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pati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Strategies[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P23-339.
[2]卓大力.厦门港发展对其城市经济促进作用的定量研究[J].中国水运,2009(5).
[3]龙永枢.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4]刘正英.论厦门特区对台经贸往来[J].亚太经济,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