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再仅仅让学生简单地到课本上寻找答案,而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转向社会和自然。笔者根据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丰富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有以下方法: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二、课改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认识
(一)从“教”的角度上看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要体现三个特质:科学、适用、有效。地理有效教学应遵循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既有机灵活地贯彻新课程理念,遵循学生主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原则,又适应地理学科教学特征,符合学科生活型、趣味性、开放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能结合教学实际,实践、操作,促使教学目标积极有效达成。
(二)从“学”的角度上看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要体现三个特质:自主、自由、积极。地理有效教学要求学生感觉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要有自主学习的权利,有思维呼吸的机会和舒展的空间,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够自由展示,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得到尊重,学习个性得以体现和张扬。有效地理教学能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感受到课堂生活的温暖,体验到课堂交往的乐趣,收获到课堂学习的愉悦,使学生在学习和交往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三、地理课堂有效教学途径
(一)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变抽象为具体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示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取知识,培养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季风气候成因”教学时,尤其是季风形成、流经线等问题,很多学生空间想象有限,无法理解。这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季风形成因素,变抽象为具体,就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联系实际进行探究,变理性为感性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围绕某个问题独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地理原理和规律,对有些地理现象难以理解。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和讨论,使地理原理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达到正确理解。例如,初中地理关于地球运动的教学,教师运用具有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图式法进行地理教学,在此过程中还可结合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总结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同时还可通过电教媒体,展示太阳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情况,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变化特点,通过几种教学方法的变化,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利用地理图表进行分析,变感性为理性
《地理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还明确要求学生能对地理图像进行描述、阅读、分析、说明、绘制、运用以及使用电子地图等。这些技能和内容的掌握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其生活及终身发展都有所裨益。“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为地理课”,新课标下的地理图像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地理图像语言是地理学中一切语言、文字和思维意识的简化和代替者,它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地理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特殊功效,其运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例如,应用地图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用中国的地形图分析长江的水文水系特点,学生结合长江流经区域的地形特点就会得出,在山区水流湍急,水力丰富的地点可以发电;在水流平缓地点可以对农业进行灌溉等。
(四)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变理论为实践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将不懂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如在开展《语言——家乡乡话、外语、民族语言调查》这一主题活动时,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搜索、查阅本地民族特点等方式进行搜集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家乡语言调查问卷。深入广场、社区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对本次主体活动的资料搜集、访问、设计、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整理,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地理素质。
(五)把握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在地理教学中,科学、艺术地把握预设和生成,将极大地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活活力。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常常超乎教师的课前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各种各样问题,以高度热情去分析、归纳、综合这些问题,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之融入学生学习、探究活动之中。
总之,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要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理念,注重中学学生本性、主动性、探究性原则,地理学科生活型、趣味性、实践性特点,逐一多种教学手段与学生探究能力、思维发散能力相结合,科学把握教学预设和生成性,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下地理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怀志.地理课堂讨论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2
课堂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第一战场,课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起到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将会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怎样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是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拙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一、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老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不仅要考虑地理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地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地理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
二、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不少新闻还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一)借助地球仪、挂图等教具进行教学。地图等教具内含大量的信息,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等教具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
(二)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地理略图,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在画地理略图时,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且随着老师的粉笔和语言自然转移,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三)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的直观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在教育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多媒体,解决了很多在传统教学中用“粉笔+黑板+挂图”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
(一)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多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变换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自学导入法、讨论法、发现法、程序法、分析法、读图观察法、填图法、练习法等。此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二)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度,重点抓难点突破,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教材的难易程度要安排妥当,防止过难或过易。如教学内容过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会兴趣低落,不愿意学习,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教材内容过易,学生不听已懂,不学就会,就会感到“没意思”,“不新鲜”,甚至开始说话、搞小动作,从而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前构思好难易知识的解决方法。较易的问题,以学生自学为主;较难的问题,应努力找到突破的方法,化难为易。此外,学习新知识时还要联系前后知识,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把握教材的整体性。
(三)利用课堂活动,培养能力,巩固知识。学生活动沟通了教与学的渠道。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通过活动中的问题探究、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合作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时,学生通过拼图练习,自主展开比赛,探究拼图技巧,巧计名称和轮廓。在之后的填图练习时,很快就能说出各省级单位名称和位置。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善于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思维是理解的基石。课堂上,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多次提问,防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教师要激活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特征,提出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设问题情境,追求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在教学中,问题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例如,在学习“人口与人种”的第一小标题“世界的人口增长”时,我设计了“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正确的人口政策是怎样的?”等问题,首先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互相启发;然后进行大组讨论,集思广益,开阔思路;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抓住中心和关键,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快对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国家有好处,人口自然增长率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有好处。有的学生还提出:在发生战争而导致大量人员死亡的时候,人口自然增长率快会有好处等。这时我又引导学生去思考本节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口政策才是正确的?通过对问题的引领,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在这个环节里,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答辩、争论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教师的适时引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地理教师永远的目标,是高效地上好每节课。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是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主要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经常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所有学生都会在地理课堂上有成功的感觉。
案例一,地球公转这节课就可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形式完成,教师作为引导者,在适当时候给予引导帮助。在教室的中间放一张圆桌,桌上放置演示道具,四周分别是四个大小相等的地球仪和中间的一台简易电灯,教师站在圆桌的前面,学生坐在圆桌的右面、左面和后面。学生按照教师提前布置好的任务,认真阅读活动题,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出来演示地球公转并进行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所有小组的代表演示讲解结束后,教师先让各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我相信这节课学生都很快乐地掌握了该知识点。
案例二,在讲认识七大洲的轮廓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六份纸质的七大洲模块,并在六块小黑板上画好几条重要的经纬线,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这六组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各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为各小组加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该知识点。
作为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多加表扬,提高其自信心,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并且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在每堂课都有收获,都有成功的感觉。我深信教师充分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时机,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开展学习,并对学习过程、结果及参与状态进行正确有效的激励评价,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熊晓红.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沙棘:科教重横.2010(5)
[2]徐秀芳,文.如何在地理课堂中进行有效性教学[J]
在初中课程中,有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地理课是一门副科,学不学不重要,学好学坏也不重要.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这门科目时,出现诸如不听讲,不做笔记,甚至做其它学科的作业等现象.这有违国家课程设置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在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时,地理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讲一讲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地图的应用:我们去公园玩耍要用到导游图;去一个城市办理事务,要用到城市地图;去郊区游玩,要用到地形图等.学习了地理中的地图,同学们就能够更加清楚的知道如何用地图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同样,地理学科还为学生讲解了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上的一些奇特景象,如极光、海市蜃楼、“两个太阳”等,这样让学生更加了解地理要学习的内容,使之对学习地理产生浓厚兴趣。
第二,提出适当的课堂要求。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保留着小学生好动,记不住教师课堂要求的情况.所以要给学生事先讲好课堂要求。例如针对地理学科,我们要求课前学生需准备好相关书籍和学习用品,将其它的书和物品均收到课桌里。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提醒学生本节课要上的是地理,要做好相应准备。2、收下与地理无关的书籍和物品,这主要是为了在上课时避免个别学生,趁教师不注意做其它学科作业。这一个方法是十分有用的.我上课时就一直要求学生这样,这暗示在这堂课上学生不应做与地理课无关的事情,这样就很好地提高了地理课的课堂效果。
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致。教师的讲课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课堂没有吸引力,学生会认真学习吗?怎样让学生有兴趣学习,那就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课上精讲,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环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用具展示地理知识,多角度吸引学生们喜欢地理课学习。
《地球的运动》这一小节知识点的教学,因为人教版和星球版教材的编写,均把它放在了初中一年级上册,而学生在此时还没有学习空间几何,所以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时十分吃力.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地球仪来演示,不论演示多少遍,总有大部分的同学听不懂,学不明白。这是一个重点知识,必须要掌握.。在学这一部分时,我用Flash课件演示地球的运动,这样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运动方向、地球的南北两极以及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运动方向、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地球公转的学习同样也是如此。这样直观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第四,注重课堂提问和笔记检查。在课堂教学中,总会有回答问题的时候。在地理学科学习中,总会有学生回答不积极的情况。怎样来提高呢?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加分和加个人操行分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加学生个人操行分,这是学生喜欢的形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得课堂效率得以提高。在晚自习或课堂空余时间,我们可以检查学生的笔记。因为检查笔记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将笔记做好,做完整,了解学生课堂听课情况;二是可以提醒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不要等到教师检查笔记时再抄笔记,这样会被扣掉操行分。这些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
关键词:课堂活动;初中地理;有效性;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普及,国民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在新时期及新环境下也要求教育工作不断地进行改革,采取更加可行而又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探讨及研究,人们提出课堂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此教学模式的改变能够促使更多的学生切身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能够得以调动,而且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也能够得以提高,可谓是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一种有效性教学策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彻底摒弃以往滞后的教学模式,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真正实行有效性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地理课堂活动的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一、提倡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任何事业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也不例外,不同学生的个性是不尽相同的,这便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切实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加以采用,充分尊重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地理教师还应当确保在课堂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为辅导者,实现课堂主体的有效转换,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在课堂活动中大力倡导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及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重视及鼓励参与教学
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所采取的基本上都是“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必要的课堂活动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少之甚少,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非常差,而且动手能力不强。长此以往极易遗忘所学的知识,无法在大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活动效果。应当强调的是,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要始终构建在参与教学的前提下,在整体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正是因为初中地理学科具备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以及开放性强等诸多特点,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一系列要素,并且各个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穿插,还有着相对较强的地域性、差异性,比如说江河、矿产、物质、丘陵、山地、平原等要素所构成的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按照地理课程的特点,借助于课堂活动来组织学生接受地理知识,自主学习地理知识,发现及解决地理问题。
三、重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
只有具备趣味性的教学,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初中地理课程的趣味性是将渴望知识火药点燃的导火索,地理课程如果无法吸引学生亦或是学生不感兴趣,那么便会使得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与其他学科不同,地理学科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将地理课程的特点把握好,只有教师能够正确地解释地理现象、认识地理事物、解决地理问题,才能够将学生的能力提高,这不仅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点,同样也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难点。所以,在地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把握好,对课堂活动精心组织,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真正使学生“动”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比如在设计“中国行政区划”的课堂活动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①想象。要将拆分的各省拼图首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各个省区的大致轮廓进行仔细观察,启示他们将其与生活中的某些实物联系起来。接着教师对几个省的轮廓图予以出示,以此将达成抛砖引玉的效果。②示范。把拆分后的各省轮廓在相应的板块上还原。③准备。学生对各省区的相应位置及轮廓进行强化记忆。④竞赛。各学生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表演拼图。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便能够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增强。
四、加强信息传输,巧用多媒体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学生是借助于触觉、视觉以及听觉来接受信息,其中视觉是人们认为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大量的实践充分表明,综合传输远远优于单一的形式,因而多渠道的视听结合信息传输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具备着突出的优势。所以,地理教师应当将学生带入活泼生动、喜闻乐见的学习氛围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对“长江”的课程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分钟为学生播放有关长江的影视片段,动听优美的解说,美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学生很快便能够融入其中,不仅将美的享受带给学生,而且还使得学生分散的心很快地得以集中。再比如讲解“日本”的知识时,其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经济的发展。教师可以对凸显日本国家的地理特点的图片或者短片播放给学生,启发学生的讨论。以此使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在感知中讨论,教学的重难点便得以强化。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学科是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一门课程,蕴含着大量且丰富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地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活动中采取有效性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及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道秀.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之我见[J].读写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加者乃至主导。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进新课改进程。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来看,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乃是重中之重。学生学习很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只有把学习氛围营造好,才能更好地去督促学生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探讨整改方案时,我们要贴近生活,从周边寻找案例,从而制订出切实有效的章程。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我们不能一味打击,要鼓励他们创新理念,创新思想,激发他们的热情。当然在肯定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去深入分析其想法的不足之处,因材施教,以便他们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完善。兴趣是最好的动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用实验证明了激发兴趣可以很好地提高人的积极性。有人甚至推出了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因而,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投入更大的热情,取得更好的成绩。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
二、上好起始课,培养好习惯
初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作为初中地理老师,必须要积极应对性格迥异的各班同学,有针对性地去处理师生关系,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课堂秩序。如果课堂教学无序化,那么课堂教学将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的累赘,不仅老师的辛苦白费,学生也学不到有效的知识信息。如何建立有序的课堂环境?笔者认为,第一堂地理课最关键,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并且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牢记规则。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回应。遵守规则要表扬,违背规则要批评和纠正。只有实施到位,监督有力,才能令规则行之有效,帮助学生严于律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还能让我们的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透过规则,提升教学质量,为师生提供一个好的沟通平台,为学生学习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而在教育领域,推进现代化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地理因其学科的特点,需要很直观的内容展示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已经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从教科书到电化视听工具,从静态形体特征到动态发展,声像结合,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的内涵和知识。拿笔者讲火山地震为例,学生在观看了火山地震的纪录片后,就产生了对火山地震的强烈兴趣,进入一个新的教学环境。声像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就给学生灌输许多的资料,丰富的内容。色彩斑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兴趣大大提高,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原本乏味的地理教学也变得多姿多彩,学生渐渐开始期待上地理课。因此,适当引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可以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四、充分发挥地图在教学中的直观作用,培养学生绘图、用图的习惯
地图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地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本上的内容,地图以其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众多事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形成原因。比如,在讲台湾时,带领学生观察台湾地图,从地图上反映的内容来分析台湾的地理位置优势,进而探讨台湾与大陆的内在联系以及台湾现今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整个教学中始终传递一个思想:台湾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方式有点像语文老师教导学生查字典,地理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并形成这种意识和习惯。但凡是能够从地图中获知的信息,都通过读地图来获取,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就会想到地图。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升地理教学效率。
五、重视课堂测试,课后及时批改、辅导
说起随堂测试,很多学生对此都很抵触,老师也对此颇感无奈。事实上,课堂测试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笔者认为做题比背书更加有利于掌握知识。故而在复习时,每节课都要随堂进行测试,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同时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进程。对于测试题,笔者建议老师自身先做一遍,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去适应测试时间和测试内容,也有利于批改作业。测试结果的总结是测试最重要的地方,对于测试不理想的学生,要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沟通,督促他们改正和提高;对于成绩较为理想的,也要予以鼓励,以便提高积极性,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