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论是高校内部的图书馆,还是面向社会成员开发的图书馆,其都是为了方便读者借阅图书、查阅资料而设置的。那么,图书馆最初就是基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这一目标而设置的。那么对于图书管理而言,也应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目标来进行。只有这样,图书管理工作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方便读者。
二、新时期图书管理方法
(一)引入并用好专业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与使用的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适合在中小规模的公共图书馆及院校图书馆使用。图书管理系统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大大的方便了图书管理员的操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性,同时也是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步。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都比较人性化,通过操作图书管理系统,便可实现读者的身份验证、借阅图书、归还图书、打印催还单、信息查询、系统维护等等功能。其中,在信息查询功能中又包含了个人借阅查询的子功能中,读者可通过此操作了解未还书目、图书馆内的图书分布情况、资料的查询等内容。图书管理系统的引入与应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提高图书管理员的自身素质与服务意识
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简单便利的图书管理系统引入图书馆,方便图书管理工作,但是,图书管理工作始终离不开图书管理员的操作、执行与监督。因此,要使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向新时期转变,必须要对图书管理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图书管理理论、图书管理方法、了解图书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图书馆的建设目标与发展方向、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只有图书管理员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就得到了保障,只有图书管理员树立其服务读者的意识,图书管理工作才能更符合读者的需求,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图书馆才可以拥有长足发展的基础。此外,还应有一套合理的评价监督体系,对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图书管理员是整个图书馆的代表,因此,必须重视起来。
(三)改革完善图书管理制度
图书管理制度是图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图书管理制度包括图书管理具体工作的制度规定、图书馆内部的竞争机制以及图书管理员的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具体的图书管理工作制度,应特别强调几个方面:①对于图书需求申请的制度规定。对于图书需求申请,各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每月的申请期限及相关批示审核资料。②对于新购图书的管理制度。新购图书必须经过统一的编号、盖章、录入系统、上架之后,读者才能办理借阅手续。③对于图书借阅的制度规定。为了方便读者借阅,不同馆内要说明借阅限额与借阅期限,也可设置集中的还书日。④对于损毁书籍的管理。对于读者损毁书籍的情况,图书管理员应及时发现,并处以相应的惩罚措施(所罚款项应交由办公室统一管理,用作购买图书使用,不得另行他用)同时,要对损毁书籍进行及时的修复。总之,对于具体的图书管理工作制度,要明确具体,责任到人,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对于图书管理制度的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而言,他们的推行与实施对于充分调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图书管理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便于创造出更好、更便利、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前文中曾多次提到,图书馆是以为读者服务为目的而设立的,那么图书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物质激励、荣誉激励、教育激励等多方面设立相关的激励机制,以激发管理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督促图书管理员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各图书馆应在现有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实行多样化的分层激励体系,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图书馆竞争机制的存在从另一个方面使图书管理员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所在,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小结
关键词: 序列模式; PrefixSpan算法; 规范化; 借阅规律
中图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4-34-03
Abstract: The operation of the college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has generated a large amount of borrowing data for so many year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behavior pattern and borrowing rules of readers, the PrefixSpa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lead data sequence pattern mining. To keep balance of importance between the support degree and the length in sequence mode, the mining results will be normalized and the sequence patterns will be given with weights. Based on the weighted sequential pattern analysis, the linking relation and the borrowing rules can be obtained, and readers may borrow based on these rules.
Key words: sequential patterns; prefixspan algorithm; normalization; borrowing rules
0 引言
数据挖掘又称为数据中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中获得有趣、有用、隐含在数据背后且可理解的相关知识[1]。数据挖掘中常见方法有关联规则、分类、聚类、序列模式、Web挖掘等,这些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2]两方面,使用序列模式进行分析的较少。
目前各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经过多年运行生成大量借阅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直接分析可得知哪些是热门书籍读者借阅图率、图书利用率等信息,但是要发现借阅数据背后的规律不是直接分析数据能够做到的。同时,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部门,应该主动掌握读者的借阅习惯、借阅规律和借阅倾向,主动为读者推荐书籍。借助于系统推荐图书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者借阅某本图书时主动为其推荐相关书籍并给出借阅图书的先后顺序;另一方面是在读者根本不清楚自己要阅读什么书时,应根据读者专业主动推荐相关专业图书的借阅顺序。同时还要解决以往系统关联规则仅能发现同时被某些读者借阅过的图书而无法给出借阅图书的先后顺序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使用PrefixSpan算法挖掘序列模式,使用[0,1]区间规范化处理挖掘到的序列模式。
1 PrefixSpan算法
PrefixSpan算法[3]在挖掘序列模式时不需要产生候选项集,挖掘速度较快。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找出频繁1序列后产生投影数据库,根据前缀挖掘投影数据库得到局部频繁项集,将前缀与局部频繁项集结合得到频繁序列,具体挖掘步骤如下。
Step1:扫描序列数据库S,找出满足最小支持度的频繁1-项集,即得到长度为1的序列模式。
Step2:将长度为1的序列模式作为前缀构造投影数据库。
Step3:对每个前缀扫描所属的投影数据库,根据最小支持度得到相关局部频繁项集,将前缀和局部频繁项集结合得到频繁序列。
Step4:继续将得到的频繁序列作为前缀,挖掘该前缀的投影数据库得到局部频繁项集,结合得到频繁序列。重复该步骤直至不能发现更长的频繁序列,算法停止。
2 序列模式规范化处理
如何有效使用挖掘出来的序列模式成为序列模式应用的关键。目前大部分使用的方法是按长度降序排列,长度越长的越有用;也有按支持度降序排列,支持度越高的序列模式越有用。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第1种方法序列模式支持度不够大而不具有非常的普遍性,第2种方法序列模式太短而起到的指导作用小。为兼顾支持度和长度的重要性,我们提出各自占50%的比例来计算序列模式的权值,但是各自的计量单位不同,支持度为百分比而长度为整数,所以必须进行数据变换,在此选择规范化[4]处理,使支持度和长度值变换后均在[0-1]范围。
规范化处理是数据挖掘前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本文应用于数据挖掘后结果处理是一种新的尝试。规范化是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特定区间,有三种形式:最大-最小规范化、z-score规范化和按小数点定标规范化,在此选择“最大-最小规范化”,计算公式为:
其中,maxA和minA为属性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经过处理后将A的当前值v映射到区间[new_minA,new_maxA]中的v'。
3 PrefixSpan算法在读者借阅行为模式挖掘的应用
3.1 序列模式在读者借阅行为挖掘的应用模型
序列模式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读者借阅行为挖掘及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即数据准备、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如图1所示。数据准备主要是保证被挖掘数据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完整性,知识获取主要是应用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对准备好的数据进行挖掘获取读者借阅行为,知识应用主要是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类别或读者专业进行相关图书推荐。
3.2 数据状态分析
本次序列模式挖掘使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管理系统中2009级、2010级本专科学生的借阅数据作为数据源进行序列模式挖掘分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09、2010级本专科学生共5823人,涉及到汉语、外语、计算机、管理等13个大类专业,为使得挖掘的序列模式能够较好地发现各大类专业读者的借阅行为习惯,整理好数据后按大类专业进行序列模式挖掘。
图书管理系统中借阅数据包含的属性很多,在分析时只需要学号、借阅日期和索书号这3个字段的信息。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管理系统每借阅一本书就会产生一条借阅记录;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同一本书的多个副本索书号相同,但同一类别的书有多本不同的书名,索书号的编码以中图分类号开头,但“.”之后的比中图分类号更详细,“.”之后的用来区分同一大类中不同小类的书,最后加上“/……”区分该小类中不同的图书,如TP391.413/1188表示《PHOTOSHOP蜕变:人像摄影与后期》这本书,TP391.413/1151表示《PHOTOSHOP CS5数码人像修饰208例》这本书,TP391.414/72表示《FLASH CS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则TP391.413表示photoshop类的图书等,那么在处理数据时对于索书号只用“/”之前的作为借阅书籍的标识,这样就可以区分每一小类的图书。
3.3 数据预处理
本次挖掘从图书管理系统中获取238145条借阅记录,经过索书号处理后得到148236条记录。然后以学号作为序列ID,以一天内所借阅书籍作为序列中的一个元素,按照时间的递增顺序编排,得到每个学生借阅图书的序列,如表1所示,最终得到的序列数据库S有4938条序列。
3.4 序列模式挖掘
序列模式挖掘的目的是寻找序列数据库中按照某种顺序出现的规律[5],但在高校读者借阅规律中,并不是每个规律对所有专业的读者都适用,必须要分门别类对不同专业进行挖掘得到对应专业的借阅规律,才能给对应类别专业的学生进行借阅图书指导,如计算机类专业的规律不能应用于化学类,化学类的规律对外语类学生指导借阅顺序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将序列数据库中的序列分为外语、汉语、物理、化学、数学、通信、计算机、金融、营销、管理、美术、音乐、体育等13个大类专业,分别对每个大类专业进行序列模式挖掘。
本次序列模式挖掘在Win7操作系统、Myeclipse 8.5平台下使用Java语言实现PrefixSpan算法,序列数据库经过处理后保存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中,本次挖掘设置最小支持度为5%,对挖掘得到的结果中选取计算机类专业的部分序列模式,如表2所示。本次序列模式挖掘结果删除长度为1的序列模式,因为该模式对获取读者的借阅规律没有指导意义。
3.5 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挖掘结果,从图书管理系统中寻找相关索书号所属的图书类别,得到计算机类专业第1条序列模式中图书类别如下:
TP312C:C语言类
H319.34:大学英语四级类
TP311.138:数据库类
TP312JA:JAVA基础语言类
TP311.5:软件工程类
TP391.413:PHOTOSHOP图像处理类
TP312.25:JAVA项目开发类
TP312UM:UML建模类
TP311.55:软件测试类
G642.477:毕业论文撰写类
由此可知该序列为计算机类专业中软件工程学生的借书模式,借阅图书的基本规律:基础C语言―>数据库―>Java语言―>软件工程―>项目开发―>软件测试等,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大学英语四级以及图像处理的书籍。对上述挖掘结果中第2条序列模式进行分析,可知是计算机类专业中网络工程学生借阅图书的模式。
3.6 应用分析
为能够更好地体现读者的借阅规律,充分利用序列模式中支持度和长度的重要性,将挖掘到的序列模式进行[0,1]规范化处理。处理后计算每条序列模式的权值计算公式为:
权值=支持度×50%+长度×50%
最后将挖掘得到的序列模式按照权值的降序排列以供对读者进行借阅推荐时使用。表3为挖掘到每大类专业的序列模式情况。
从表3可知,外语类序列模式数量较多,主要是外语类包括了英语、越南语、泰语这三类专业的借阅模式,因为各专业中书籍类别不同,所以产生模式较多。本次序列模式挖掘结果大部分序列的支持度在5%-8.5%之间,因为序列模式中是最大的频繁序列,最大频繁序列的支持度一般不会很大。各大类专业中权值最大的序列一般是长度较长(不一定是最长)且支持度在6.5%以上,这些序列具有学习的连续性和相对普遍性;权值最小的序列,一般长度和支持度较小的,主要出现在该大类专业中少部分同学喜欢借阅其他类别专业的图书。
在给读者进行借书模式推荐时,根据读者当前借阅的图书,从按权值排序的序列模式中从上到下寻找当前借阅图书所在的序列模式,找到模式后,从该读者的借阅历史库中寻找该读者是否已经借阅模式中当前借阅图书类别之前的图书类别,若没有,则询问读者是否已经阅读过相关图书类别,如果没阅读过则推荐先阅读相关图书类别后再借阅当前这本书,如果已阅读过则推荐阅读完当前图书后继续阅读序列模式中该图书之后的图书类别;若序列模式中所借阅图书之前的图书类别该读者均已借阅过,则直接推荐读者阅读当前所借阅图书后,继续阅读序列模式中该图书之后的图书类别。另外,有部分读者很茫然,不知道要阅读什么图书,这时可根据读者的专业,主动为其推荐该专业中权值最大的三个借阅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使用序列模式挖掘能从读者借阅历史数据中找到读者的借阅模式和借阅规律,通过挖掘到的借阅规律可以对其他读者借阅图书时进行相关图书推荐,避免读者借阅图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能提高图书馆图书的借阅率,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但是本文提出的方法仅静态地对当前存在的历史借阅数据挖掘发现读者借阅图书的序列模式,而图书馆的借阅数据经过一段时间后增加很多记录,那么读者的借阅规律可能会发生改变,接下来,如何快速发现增量数据后的借阅模式将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海峰,张健,黄晓亚.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渔情预报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07.11:52-53
[2] 冯研,王馨.国内图书馆数据挖掘技术实践应用进展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20:2-4
[3] J.Pei, J.Han, B.Mortazavi-Asl,et al.PrefixSpan: Mining Sequential
Patterns efficiently by prefix-projected pattern growth. In Proc of the 17th Intl. Conf. on Data Engineering, Heidelberg,Germany, April 200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9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文献中心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的办馆条件、服务质量和数字化程度都得到了显著数提升,实现了馆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架阅览,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图书馆馆藏借阅一体化开架阅览服务模式下,普遍面临图书错架、乱架,图书破损、丢失,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成为图书馆流通部工作探讨重要问题。
一、图书错架、乱架
(一)图书错架、乱架现象基本情况。高校图书馆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架阅览服务模式,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外借服务和阅览服务模式,是图书馆管理方式上的改革和发展。由于藏借阅一体化管理实行全开架服务,读者可随意查询、借阅,这种服务模式使文献破损、丢失、乱架现象尤为突出。图书的错架主要是指读者和图书管理员在挑选图书及上架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正确的图书馆分类法将图书放错位置。图书乱架是指读者在挑选图书时,随意查阅图书信息,挑选后不知道图书原来的位置,随意放置图书,造成图书在书架上排列无序,凌乱。图书错架、乱架具体表现形式为:读者借阅图书时,不了解图书馆的分类及排列顺序,不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挑选图书没有目的,一次挑选多本,归还图书时不能准确找到图书正确位置,随意乱放;图书管理员在排架时,图书排的太满或者放的太高,读者挑书容易,放书难,直接导致图书随意乱放。
(二)降低图书错架、乱架的措施。针对流通工作存在的错架、乱架现象,图书馆要加强图书导读宣传工作,采取多项举措,培养读者良好的借阅习惯,同时图书馆也要加强馆员的管理工作,提高馆员的工作热情。具体工作思路:(1)优化图书馆藏结构,合理划分书库,一切以方便读者获取信息为宗旨;(2)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成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实行承包责任制,每个管理员承包一个书库,监督部门经常进行督促检查,这样做既能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降低图书的错架、乱架率;(3)图书管理员要经常巡视书库架位上的图书,做好图书排架、整理的工作,发现图书错架、乱架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每本图书都能及时归到正确的架位上,以利于读者查找,提高图书的流通率;(4)图书馆应和各院系协调,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入馆教育,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让读者了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掌握图书排架规则,这样可以有效地遏制图书的错架、乱架现象发生。
二、图书破损、丢失
(一)图书破损、丢失主要形式。图书的破损、丢失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问题,这种现象在目前馆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架阅览模式下很难避免。图书的破损、丢失现象影响了图书馆完整性,降低了文献的收藏使用价值,侵犯了其他读者的阅读权益,阻碍了和谐图书馆的建设进程。图书的丢失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1)图书被读者直接从书库的窗户抛出;(2)把自己喜欢的或者需要的图书隐藏到自己身上带出图书馆;(3)把图书中的磁条揭掉,乘老师不注意带出书库;(4)将图书与自己的图书放到一起带出书库;(5)图书被读者本人借阅后,由于自己的疏忽丢失。图书的破损主要表现形式为出现人为的撕页、乱涂、乱画,破坏图书的完整性。
(二)图书破损、丢失原因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的丢失破损行为大都发生在学生读者群体,经过调研发现两个原因:(1)读者自身原因。部分读者缺乏爱护图书意识,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就采取挖、撕等手段破坏图书;少数读者对图书馆藏书的意义缺乏认识,对偷盗图书行为认识错误,认为偷盗图书没有什么大不了;还有些读者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无论阅读什么图书喜欢在图书上随意勾画和圈点。(2)图书馆原因。图书馆管理制度不完善,图书管理员服务水平有限,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满足;书库环境脏、乱,图书排架凌乱,读者需要的图书找不到,或者读者需要的图书馆藏没有,心中难免有不满情绪,一时冲动,对图书进行破坏;图书馆服务设施、安全保卫设备简陋;图书馆馆员态度不好,对于读者咨询的问题,部分馆员态度冷淡、僵硬,对读者的问题爱理不理,使读者心理产生不满、反抗情绪,做出一些偷盗、撕页、乱涂乱画的过激行为。
(三)降低图书破损、丢失率的措施。图书破损丢失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严重损害了其他读者的切身利益,图书馆必须加以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1)对读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爱书、爱馆教育,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校园网、校报等工具宣传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2)图书馆制定《图书馆利用指南》,在新生入学之际,对新生进行读书、爱书的思想教育,做到人手一册,让读者牢固树立起爱护图书、保护图书的意识;(3)举办各种关于爱护图书、保护图书活动或讲座,定期展览破损图书,宣传偷书、损坏图书的危害性,让读者意识到偷书、损坏图书是可耻的,爱书是光荣的;(4)图书馆流通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成立读者咨询服务部,方便读者获取所需资料,配备打印复印机等设备,为读者提供复印、扫描等服务,同时在阅览桌上要放置纸和笔以及温馨提示标语,这样读者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文章,可以自己抄写或者拿到读者咨询部进行复印,这样既可以方便读者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又可以防止图书的丢失和破损;(5)图书馆要提高图书的安保设施,防盗设施简陋,这也给想偷盗图书的读者提供了便利,可以安装摄像头、防盗仪、磁条检测仪等设备;(6)图书馆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工作,如微博、博客和公共微信平台,这种新媒体平台在读者中很受欢迎,这样既有利于图书馆的宣传活动,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7)做好读者导读工作,提供热情微笑服务,,耐心解答读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用实际行动去感染读者;(8)对书库进行必要的装饰,放置绿色植物,悬挂名人字画,摆放温馨提示标语,提供热情服务,给读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干净、优美的阅览环境。
三、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
(一)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问题。目前,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在图书的流通中,经常碰到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现象,其表现形式为:(1)读者所借已经归还,图书管理系统显示借阅;(2)图书已被读者借阅,图书管理系统中没有借阅记录,直到读者归还图书才发现;(3)图书已借阅,图书管理系统有借阅记录,但读者的借阅记录与读者实际借阅需求不符;(4)读者借阅图书的过程中出现图书不能借阅或无读者信息;(5)读者借阅图书数量与图书设置借阅规则数量不符;(6)图书实际馆藏位置与馆藏数据信息不符;(7)图书实际馆藏信息与书库门口标识信息不符;(8)图书实际馆藏位置与图书馆给读者提供的信息不符;(9)部分图书破损严重或者丢失不能补回,已经停止流通,图书管理系统显示图书信息正常流通。
(二)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问题原因分析。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信息不够准确现象,具有很强隐蔽性,很多问题都是在图书流通的过程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基本上都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图书馆要承担最主要责任。(1)图书馆每年采购大量的图书,图书数据信息编目都是外包。虽然图书馆制定有严格的验收制度,但实际验收时,可操作性不强,基本都是抽查验收入库,这必然会造成实际馆藏图书信息与馆藏数据信息不符;(2)图书馆根据采购计划,结合各库室的实际情况来,优化馆藏结构,合理调配库室,对图书信息进行重新调配。图书馆馆员在调配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出现馆藏数据信息与实际馆藏信息不符;(3)图书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图书馆藏信息发生变化之后,不能及时更换书库标识,对外最新馆藏信息,导致图书实际馆藏信息与书库门口标识信息、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的信息不符;(4)部分图书已经停止流通,但图书管理员没有及时剔除馆藏;(5)图书管理员在提供图书借还服务中,由于人为原因,或者网络、计算机等故障,导致读者借还图书与实际借阅需求不符;(6)读者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图书没有归还,认为自己归还了,或者自己归还其他读者的图书,自己的图书反而没有归还。
(三)馆藏数据信息不准确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由于造成馆藏数据信息不够准确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可以针对图书管理员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馆藏数据信息的准确率。(1)图书馆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图书清点工作,使实际图书、图书账册、馆藏数据信息三者趋向一致;(2)图书借阅过程中,图书管理人员应提醒读者所借图书信息,保证借阅到自己需要的图书;(3)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更新设备,提高服务工作的效率;(4)培养馆员的积极性,提高馆员整体素质,加强馆员继续教育学习,同时引进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才,充实馆员退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5)图书馆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馆员进行培训,尤其加强图书管理软件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的流通,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发现图书信息问题,及时解决;(6)营造温馨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尽量做到人职匹配,实施弹性的工作制度,关心工作人员的生活,解决工作人员生活中问题,提高工作人员心理归属感,增强馆员凝聚力。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服务工作普遍面临的三大问题,采取任何针对性的措施,只能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目前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有效的措施。另外,这三个问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问题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将提高其他问题发生的几率。因此,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站在读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馆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努力改善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千方百计地去满足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正云.图书馆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图书馆杂志,2007.26.2.
关键词:图书管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得以普遍应用,作为文化建设阵地的图书馆亦应高举信息化改革的大旗,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图书管理,搞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图书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
1 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概况
(一)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即指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图书管理,实现图书管理的智能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图书存储的数字化以及管理服务的网络化。简单来说,亦即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图书管理体系之中,实现图书管理的自动化、高效化、便捷化,以使图书管理工作紧跟时展步伐,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转变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图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深入人心,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亦具有显著的意义,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其一,有利于减少图书管理成本。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前期的投入较大,但一旦形成系统性的信息管理模式,则管理的成本将大大减少,不仅能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而且能够减少书籍的损毁,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阅读群体。
其二,有利于完善图书资源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整合图书资源,进一步优化图书数据资源的采集、加工、整理以及查阅服务,能够更便捷地为读者提供所需信息。
其三,有利于实现图书资源的大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图书资源的在线查阅,实现馆际共享,能够有效建立区域性的图书共享平台,实现图书资源的馆际互读,形成一个大的网络在线资源库,可最大化提高图书的使用率,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利用。
(三)信息化建设的应用
目前,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其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献的检索和使用。图书资料通过信息化平台被录入数据库,读者只需通过相应的检索工具便能筛选到所需资料,并可在授权范围内将资料进行直接下载和拷贝。二是电子图书。纸质版图书通过电子扫描仪可直接生成影印本电子书,更好地保存书籍资料,方便读者查阅。三是图书的在线订阅、预约和推荐。通过图书馆的网络管理平台,读者可随时查看图书借阅情况,了解图书归还时间,在线预约图书,而图书管理人员也能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购买新书、清查库存,为读者进行书本推荐服务。
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未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囿于传统图书管理观念的束缚,部分图书管理人员对于图书的信息化管理还不太信任,信息化建设意R不强,有的甚至存在抵触情绪。特别是对于图书馆的领导层而言,其在部门工作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旦部门领导不重视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则极易造成员工信息化管理意识的不足,从而对现代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还体现在工作懈怠、信息技术水平低下等方面,亟需改进。
(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素养不高
图书管理工作的好坏与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图书馆要想提升服务质量,必须具备一只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在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培训,其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显现,特别是信息技术能力的不足使得图书管理工作效率难以提升,给图书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较强,这就使得电子信息资源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由于图书管理工作者信息技术素养不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安全防护,显然难以有效保护电子图书资源。因而,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迫在眉睫。
(三)电子资源利用率较低
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吸引更多读者阅读图书,提高人们的整体阅读水平。然而,目前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难以吸引读者阅读,一方面是由于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信息资源较少,或操作不太便捷,读者难以获取有效的阅读资源;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和老年人信息技术掌握不熟练,在电子资源查询和获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都会造成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这对电子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3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因此,图书馆要加强对员工的培养教育,使其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促其主动投身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来。一方面,图书馆领导阶层要转变观念认识,积极制定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培养专业化的信息建设管理团队,引进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图书馆还要积极宣传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监督,促使员工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认识,主动学习技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图书管理服务。
(二)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
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人才的支撑,只有不断提升图书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才能使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真正发挥效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图书馆要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基本的图书信息化管理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检索、信息分类采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网上借还等一系列的专业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还需对图书管理者进行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掌握基本的问题处理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保障电子信息的安全。此外,还应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文化素养,使其能更有效地为读者查找资料、推荐所需读物。
(三)改进管理方法,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
鉴于目前电子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图书馆应努力改进管理方式,构建与自身图书管理和读者需求相适宜的图书管理系统。其一,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优化信息检索功能,扩大电子资源容量,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要;其二,加强与出版社及新媒体的合作,及时利用图书馆的网络平台最新图书信息,进行新书推介,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其三,制作电子图书检索、查阅、使用等方面的小视频,利用图书馆的电子大屏幕或网络平台播放给读者看,指导读者高效使用数字资源。
4 结语
总之,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图书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满足读者多样化需要。今后,图书馆还应在信息化建设上多下功夫,与时俱进,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从古至今人类文明传承过程中,教育不止是单纯的人传,更关键的是通过书传,可见人类各项教育活动与图书是紧密相连的.教学改革后,新课标的颁布与实行,对图使馆更是有了更高的标准及要求,学校的图书馆更是要随之转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观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 :图书管理;素质教育;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17-03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下最关键的教育,是教学模式改革下产生的新型教育观念,其在图书管理方面已被广泛的应用.素质教育是要求被教育者全方位、综合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及品德等都有着较高的素质标准,最主要的教育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其在多方面教育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对于图书管理,素质教育有着极大的意义与作用,学生、职员的素质教育对于图书馆理工作都是有着积极意义.
1 素质教育概论及图书馆理必要性
1.1 素质教育概论
素质教育属于一种教学模式,其关键是对人思想道德素养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以往的应试教育相对应.当下,人们统一认为素质教育是基于提升学生素养的教育,其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及人的发展作为基础的教育,是提升人创新意识、精神、能力的培养性教育.国内的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影响,致使其进展很慢.素质教育主要针对的不止是学生,还要教师.对于各科教职人员来说,更应该体现出自身的良好素养,不断的提升自身修养与素质.所谓人的素养可以划分为道德、智力、身体、审美、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基本素质提升为宗旨的一种教育.
1.2 图书管理必要性
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宗旨是为各科教师教学以及学生提供学习服务,为提升最终的教学质量及推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图书馆中藏有大量的文献,是人类几千年所积累的智慧结晶,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展开大量的阅读,这样能够有效的扩展其知识面,更能丰富课余活动,并能够有效的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应强化各类图书管理,紧扣素质教育的主题,完全发挥其应有的素质教育功能.
2 素质教育在图书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度
2.1 道德素质教育在图书管理方面研究进度
道德是人最基本的素质,道德素质教育融进图书管理也是极为有了的.道德及法律有着密切的关联,若是一个人不小心触犯了相关法律时,其必定是违背了道德.图书管理应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以及相应的法律规章,图书管理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收集及信息掌握的场所.图书管理更是需要一定的规律,根据固定的模式展开图书管理.以往总是会存在很多的缺页少页情况,这对后来读者查找资料时会带来更多的不便,其更是不道德的行为.该行为会导致图书管理职员重新将这些缺陷书籍整理出来,并进行一定的标注,以此来防止会误认为是后来读者所造成的,从而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对于这样的行为应展开相关的道德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懂得这样做是不好的,会带来很大的害处,让他们知道图书是应该得到保护的.新时期对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实行,这使得学生可以自觉的爱护图书,并对其进行保护,这样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可谓是减轻了太多的压力.
2.2 信息素质教育在图书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度
2.2.1 信息素质教育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图书管理方面,信息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各类信息能力的教育,这样能促使学生更有效的获得各类知识,并展开各类信息组织加工及详细分析.经过相关的信息素质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懂得各类信息应该怎样去收集,怎样去获得,这样对图书管理是极为有利的.当下诸多高校已经进行了文献检索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其最关键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自己进行信息检索查询的能力及素质,这样能够更快速的得到有效的信息,节约了时间.学校所利用的策略要进行大力的宣传,促使学生们知道那个地方有什么书籍,自己应该去哪里寻找资料,促使学校中的学生知道图书资源都有哪些,这样能便捷的进行资料查询.学校还应对刚入学的学生们展开图书检索方面教育,这样有效的避免学生在查找资料是产生不必要的困惑.
2.2.2 并且,还需要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挑选适宜的时间,定期的对相关图书管理人员展开素质教育培训,以便于提升其图书馆理的能力.当下,国内的众多文献均是经过图书管理人员展开教学的,却没有将学生实际的情况及专业结合起来.这样就导致图书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教育时,不具有学生需要的专业性知识,更不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专业类文献检索教育,这样很难提升学生们的资料检索质量.因此,信息素质教育,是需要构建整套健全的教育系统,促使图书管理及信息素质教育人员完美的结合,有效的发挥其各自优势,便于实现信息素质教育.
3 图书管理及学校教育及知识管理理论方式应用
3.1 图书管理优化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3.1.1 人们提倡素质教育,强化研究性学习,这就将学校教育各方面标准推向了更高的层面.在面临这些要求时,学校教育对图书管理就有了更高的新标准.合理高效的图书管理可以更好的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其智力,有效的提升学生积极思考、研究、探索的能力,这样对学生的全方位素质提升极为有利.学生想要丰富知识以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质,除了在课本中学习知识,还是需要去阅读大量的书籍.比如,相关的社会、自然学科等知识,现阶段国内进行课程的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要将学生的智力有效的开发,以提升学生全方位的综合性素质,合理的培养学生学习、探究能力,图书馆的各类教育应不断的占据优势.学校的图书馆中必定是藏着丰富的书籍,各类图书资料更是应有尽有,尽量的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及求知的需求.
3.1.2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以及减负策略的深入,学校的图书馆必定会成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场地,亦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得新型知识,其走进图书馆,要的不止是一本书而已,更是期待着要去认识整体图书馆内的信息,并在其中获得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学校图书管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所以我们应将那些优秀及最新的图书传递至学生的手中,传递给学生健康、有益的新型知识.学校图书馆内藏有的书籍和学校对于图书的相关管理方式,都会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不断的关注新知识的变革,并掌握教育图书需求开发及研发编写的情况,这样充分的运用有益的读物,很好的发挥图书的各类教育功能,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3.2 知识管理理论方式应用
3.2.1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理论是更体系及健全的,知识管理运用范围更是在不断的扩大.知识管理是对人与信息资源展开动态管理,知识管理的关键是以人为核心的,并以各类知识为基础的,最终的目的就是找寻信息处理能力及人知识创新力完美结合,在管理中最大的限度是呈现知识的有效传播及共享,以便于提升组织创新力及应变力,合理有效的组织最优化的发展策略.
3.2.2 知识管理是呈现知识经济进展及强有力的基础.是一种管理意识、思想及方式,这就彻底给社会及社会中的个体带来很大的变化.学校的图书馆也是收藏及管理的主要部门,收集、归整、储存及传播各类知识是其最关键的职能.把各类知识管理的理论方式应用至图书管理中,便于呈现图书管理的有效创新,更是图书管理紧跟新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应注重显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以及隐性知识的转化及发挥,管理的重点则是逐步的从狭隘文献资源管理转变为信息资源及知识资本管理、以人为本式人力资源管理并行.经过信息资源及知识资本组织及开发和新知识的利用及创新、组织机构的改革及创新、人力资源的合理管理等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理论方式对图书馆中图书展开合理的管理.图书馆应通过隐性知识资源开发以及积累,对知识资本展开合理的管理及运行,以促使图书馆可以不断的工人们学习机资源共享的知识宝库、知识创新的信息保证体系.图书馆应进行以现代网络为基础的知识服务增值,并强化数字图书构建,尽量的呈现知识信息的各类功能及效益.图书馆应构建适应的现代化网络环境以及动态良性循环体制.合理的改变图书馆内的组织构造,基于文献职能标准,将各类工作的核心置于发展用户要求为重点的工作项目中,构建扁平化的业务部及相关项目组织结合的开放式组织构造,并合理的突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4 发挥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4.1 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明确其管理目标
图书馆可以说是为相关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的,图书馆的最终管理目的是利用图书馆的图书对学生们展开素质教育.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政治及职业道德素养,将本职工作作为自身事业来不断的追求,并坚持学生第一、服务至上,为学生着想、甘为人梯的服务意识及思想,自觉将图书馆内的所有工作做好,提供良好的环境来推动素质教育及人才培养.
4.2 添加藏书数量,不断渗透德育教育
丰富多彩的图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不止是有着较强的知识性及文学性、趣味性,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启迪性及教育性,对于学生的情操陶冶及良好审美培养有着很好的引导性.当下很多的学校管理人员根本不重视图书馆的相关建设投资,很多时候图书馆都是在上级要求之下才建设的.在加上教育经费非常紧张,学校用于购书的经费很少.近年来的书价又很高,所以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太少并且种类也很少.
学校的图书馆务必要争取领导的支持,添加藏书数量以及种类.我国的传统文化书籍应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很多最为经典的中外文学名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与心理健康、音乐及美术等以及相关的科普读物,不断的添加各类图书资料的全方位收藏.并且,要有计划、目的的去收集内容广泛以及知识类文献资料,并强化教师的阅读与其需要的教学参考类资料书籍,最新出版的学生及教师都感兴趣的,意义较大的课外书籍.现阶段学生们接触新鲜的事物及渠道很多,并且获取知识信息极广泛,自我意识统一较强,并不喜欢在课堂之上去听教师讲课,喜欢自己去发现.所以,要让学生们自己通过阅读图书馆内较为丰富的藏书,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呈现为一个全面进步的人,这也是一种德育渗透较好的途径.
4.3 提供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
很多时候学生会面对书山巍巍,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近几年来武打、玄幻、言情类的小说较为盛行.所以,课外阅读指导是极为重要的,要有计划、实效性很好的为学生们展开课外导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带领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持续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及认识水平,以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的技巧,这是一种很好的启发式素质教育.
4.4 优化藏书结构,便于辅助教师教学
应不断的适应新型知识的增长,教师务必要重视相关业务进修及知识不断更新.很多的教师可以去参加教育系统化的培训并去各大学校去进修,不过觉得大多数的教师还是需要自修来很好的转变其知识结构,进而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虽说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教育资料信息,不过很多最新的文章是需要付费才可以进行阅读的.学校图书观不止是要订阅新的教育教学杂志,并且还应该具备电子阅览室,这样不断的促使图书馆成为学下信息核心以及教学辅机构.图书馆作用的有效发挥,更依赖于藏书结构的质量.
4.5 展开读书活动,丰富课外生活
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团委联合,定期的组织相关学生展开读书比赛及图书展览以及各类知识竞赛.很好的激励学生参加校园活动,为校园文化不断增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法律观念.图书馆对于相关的文献资料应进行正确的推荐及介绍,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到国家的相关法规,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学校文明构建提供良好的大背景,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5 结语
素质教育是图书管理方面最关键的问题,读者具备了较高的素质,这对于自身查阅书籍与资料是极为有利的,并且对于相关的图书管理者工作来讲也有着很多的辅助意义.高素质人员在图书馆内可以自己进行资料查询,并且也不会对书籍进行恶意的损坏,这对图书管理有着很大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不断的相互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以便于呈现图书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剑峰.浅谈图书管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新课程(教研版),2012(3).
〔2〕杨秀兰.浅谈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员的素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