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这是上好课的首要问题。

一、课堂导入的要求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基本上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趣味性

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到学习。

2.针对性

课堂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不可以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授新课作铺垫。

3.新颖性

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高中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复习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

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复习了上一课的内容,而且又很自然地导入进了新课。

2.设问导入法

带有启发性的设问可以激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将新知识融会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达到内化、重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以次来培养能力。

3.预习导入法

教师应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设计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成分的心理准备,也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布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一定要具体,不要过多、过难,还要紧扣教学内容。

4.时事导入法

利用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国内外大事来导入课文。教材的安排是固定的,但是每天发生的事件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这一方法完全要看教师是否能灵活联系生活,如能应用恰当,应该是种很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在学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时,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我国的青藏铁路,由此导入,学生的兴趣就比较浓厚,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5.背景知识导入法

地理教学中的图片和资料很多,也很直观和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地理课堂最经常而实用的方法。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2)“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方法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62

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讲课时深入浅出,降低课程难度。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点和难点,对于任何老师来说也是一个重要任务,地理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很强的技巧性,作为地理老师,我们应该积极地探究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方法,使用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一、认真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充分准备

老师要想让地理教学的效果达到理想目标,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前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讲课时多使用适合学生的讲课方法,从而提高讲课效率。关于课前备课这个问题,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作为地理老师,只有自己能够全面的解读课本教材,把握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才能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详细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地理老师。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材,其中的知识体系比较复杂多样,在讲课技巧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地理老师能够足够的熟悉课本教材,掌握好所要讲解的知识,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使用合适的讲解方法,才能够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加方便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喜欢学习高中地理。

另外,老师在地理课前进行备课不仅要备课本教材,还要备学生。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一种教学方法别人实施起来教学效果很好,但却不一定适合自己,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讲课方式,老师的讲课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地引导性,学生只有能够接受老师的讲课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的学习。所以老师的讲课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且要适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能生硬地将别人认为有效果的教学方法搬过来使用。老师在地理课前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将自己本节课要讲解的知识整理清楚,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使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也是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技巧之一。

二、注重课程导入,营造课堂氛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地理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只有及时的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合适的情景教学,才能让这堂地理课程有一个好的开始,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课堂效率。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导入可以使用复习式导入,提问式导入,以及联系实际情况导入等适当的方法。

复习式导入就是通过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从而衔接到新的课程内容上来,温故而知新,通过让学生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扎实所学的地理知识,还能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自觉地接受本节课所讲解的新的课程。提问式的课程导入方法就是老师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在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中寻找答案并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联系实际情况的课程导入就是让老师在讲课之初先列举一些本节课所有条件的知识内容的实例,例如在讲解地形地貌的知识环节时例出一些具体的地点,这样方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地理内容,方便学生学习。所以在地理课堂上如果课程导入进行的比较成功,就能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地理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保证课堂效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课程的关键,所以老师要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地理课程学习环境。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然而在课堂上,老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只有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学生才能学好地理课程。

首先,老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富有感情,思路要清晰有条理形象要积极向上,老师的讲课最能直观的影响学生,老师讲课讲得好,可以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动力。其次,课堂效率的提高还需要老师注意课堂学习的方方面面。没有严肃的课堂纪律就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奋发向上的学习态度,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所以老师一定要要求地理课堂纪律不能松散。同时在保证课堂纪律的情况下还要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通过课堂提问或者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方法,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构建一个高效课堂。

四、加强学生的自我检测,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

要想让学生学好高中地理课程,不仅要让老师提高自身素养,掌握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自我检测环节,很多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在同样的学习强度下,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课程学习比被动接受学习效率有极大的提高,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变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与学习目标,让学生重视地理课程,从而认真学习。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第3篇

一、服务导入新课

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由于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故为了更好实现服务型地理课堂教学的服务性,教师必须从导入新课入手,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服务型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服务性,体现在教师课前要充分查找合适的导入材料。新标准更加注重地理教学要从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因此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查找最适合的“生活地理”。地理教师要将教学触角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他们的经历体验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如土地、气象气候、环境保护、世界热点等,树立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现代公民意识,创造机会为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对周围和社会上所关心的地理问题进行讲解,并分析,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知识确实有用,这就能激起学生强烈地学习地理知识的需要,引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服务创设课堂探究问题

服务型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问题和新颖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问题的洞察能力。服务创设地理课堂探究问题一般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①假设方式。对多成因的地理问题或现象,可按模式逐步设置探究题目让学生探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即先假设只是受首要因子影响,其他因素不影响,然后逐个增加影响因素,深入分析,破解复杂的地理问题。②案例方式。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 “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论证、评价等,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③实验方式。地理原理和规律是地理知识中最概括的理性内容,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通过设计适当的让学生(教师)亲自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地理原理和规律。④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式。地理教学充分利用地理图表,引导学生自己从图中获取感性素材,并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使观察成果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探究出地理原理和规律。⑤演示的方式。有些地理原理和规律,教师在教学时先利用地理直观的教具或多媒体课件等方法来演示或让学生自己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演示所包含的原理或规律。⑥综合试题方式。在上课前,教师把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所有考点设置成一题或几题综合试题,让学生自己来研究讨论,解决所设置的试题,最终让学生巩固掌握本节课的所有教学知识。

三、服务性做好师生合作探究

为更好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服务性,地理课堂教学更强调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在前面设置好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启发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要设法去调动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合作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从而把学习探究地理问题、地理规律当作快乐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教师若能服务到让学生能感受到这样的程度,那就能很大程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循循善诱,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其次,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创造性地去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四、师生角色互换体现服务性

为达到服务型地理课堂教学的服务效果,必须大胆尝试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大胆提问老师,构建民主和谐宽松的互动教学氛围,服务型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需求的研究者、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者。服务型课堂教师不仅关注群体的学习需求,更要关注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倾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去向老师提出他的的需求,就更有针对性,这种服务教学效果肯定更好,服务型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工作方式,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要具备新的技能,具有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能随时应对学生所有一切的提问,能随时解决学生所提出的新问题,并注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知识转换为能力。教师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具有服务意识的教师,应该去适应学生,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倾向,采取适当多样的教学方法,并让传统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那部分学习类型的学生参与进来,以适应和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保持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更好的体现服务型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乡土地理

虽然乡土地理没有出现在高中地理课程结构内容之中,但它依然是高中地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部分的案例都涉及了乡土地理的知识,现实的地理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地理现象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其真正的学到地理知识。所以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的相关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强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结合乡土地理的意义

首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课程中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对其进行引导能够使复杂的地理概念简单化,学生能够直观的对其进行学习。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乡土地理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开始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并将其应用到课堂的学习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第三,乡土地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有利于学生从容的应对高考。最后,乡土地理的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不断增强对家乡的热爱程度,在今后能够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时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备课时,可能会出现没有合适的乡土地理案例的情况,于是,教师就会拿一些勉强的案例进行教学,甚至是课堂上突发奇想的临时选择一些乡土地理案例与教学进行结合,这种随意性颇强的案例选择有时会对教学起到一些副作用,影响教学的质量。第二,地理课堂中乡土地理的教学要避免流于形式,高中地理教师为了活跃课堂,难免会出现一些课堂设计,学生的学习热情看似很高,师生的互动也比较频繁,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在这其中,教学内容并不一定都具有现实意义,使得乡土地理的教学过于形式化,无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注意课堂教学时间上的问题,由于乡土地理在地理课堂中的融入,使得原本课时就较为紧张的地理课程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更加困难,所以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时间的安排。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结合乡土地理的应用

1.运用乡土地理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程

课堂导入环节是每堂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乡土地理在教学情境中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情境的设计过程中能够运用学生身边的地理案例就能更好的带给学生直观的课堂感受。

2.结合乡土地理设计学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师生问答是课堂上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可将乡土地理知识写进学案,针对乡土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能够更好的结合身边的生活,对问题有一个透彻的分析与理解,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比如在高中地理必修――《水循环》一章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珠江的水文特征和流域特点对学生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水文特征的理解,使课堂更加充实、有意义。

3.运用乡土地理设置问题,巩固应用

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目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习的内容,找准重点,避免盲目的提高难度。如果能够将乡土地理中的案例应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解决身边问题的机会,就能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的价值。在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以结合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自己调查珠三角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讨与分析,提出实现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学生保持对学习地理的热情。

四、结论

综上所述,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应用能够使地理教学的内容更具科学性、代表性,符合时展的要求。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课程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并且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教师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既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又要掌握好结合的科学性,让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云枝.广州市中学乡土地理综合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探究[D].广州大学,2013

[2]张宜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合乡土地理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范文第5篇

中学阶段学生课业繁重,地理课往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对地理课程缺乏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因此,如何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关键。大部分学生在上课的开始几分钟还处于放松状态,注意力并没有回到课堂,此时就需要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本文就试着简要的探讨下几种地理课堂导入的方法:

1 温故知新法

这是一种最普通常见的导入方法,地理课程各章节知识往往是系统的,具有一定的联系和逻辑性,在导入新的知识前先复习旧的知识,以旧带新,自然过渡,学生就能在温习巩固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并使之系统连贯。

在设计导入时,可以由教师叙述式地复习和引入;也可以在教师简要提及复习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出新课;还可以向学生提出复习问题,教师从学生的答案中引出所要讲的内容。这样,通过简单的复习便把学生从这个知识境界带到了另一个知识的乐园。

2 诗词歌赋法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留下大量琅琅上口的诗词歌赋,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语言精炼,不仅如此,很多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中国地势时,教师朗诵“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能将学生带入诗一般的意境,还能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许多河流都是向东流,从而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又如,在讲解水循环一节时,朗诵李白《将进酒》中的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气势磅礴,而且还隐藏着地理问题,可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故事讲述法

讲述一些生活上或者历史上的小故事,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还能顺着故事的线索探究地理问题。

例如,在讲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讲述,“马纬度”的故事:在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航海家们经过多次航行,发现30°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一旦进入该海区将无法航行,只能停泊下来,等候着风的降临,一等可能是几天甚至几十天。那时帆船除装载一般货物外,还装运许多马匹到美洲大陆。对于一般货物没什么,可怜的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相继死掉,马肉又吃不完,不得不把马肉投进大海喂鱼。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叫做“马纬度”。学生故事吸引住了,便会很好奇的投入到了三圈环流的研究和学习中。

4 实验法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因为其宏观性,如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大气运动方面的知识,需要良好的空间想象力而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拦路虎,甚至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如果能够借助一些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就会把这些复杂的现象生动直观的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不仅可以加深规律和原理的理解,而且还能加深对地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