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1篇

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当前相较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言,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较上年增长12.4%,但由于基数低,依旧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955元。农业经济效益不高,难以调动广大农村居民的劳动积极性,因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将促进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同时,还对对外贸易具有联动效应,能够减少外贸中的摩擦,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农业产品出口,存在着技术含量低,仅是依靠规模取胜,获得的经济效益极其有限。且农业产品不具竞争力,容易被他国的产品所取代。由此,通过寻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途径,依靠先进技术与科技创新,能够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其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将促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时,响应十中提出构建节约型社会,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永续、健康前行。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资源紧缺,这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硬伤,但当前又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由此,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充分利用本地有限资源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新农村又好又快的建设。

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十六大后,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无论是农业生产水平,还是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收入等,都发展了巨大的变化。但也不能忽视了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且矛盾显现出日益上升的尴尬局面。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于产业比例失衡、竞争动力不足等。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一、三产结构失衡,表现于第三产业占据比例过低,且仅局限于商业、运输业、餐饮业等,而新兴行业很少涉足,如金融、IT等。尤其是近年来,地方政府盲目推进农村工业化,形成了非农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另外,科技型产业比例低,技术装备落后,员工基本不具专业素养,从而造成第二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弱,不具竞争优势。

2.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均衡,且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并未得到缓解。尽管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势头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有所转变。但由于固有思维的惯性作用,造成重投资、轻消费的不均衡现象仍旧存在。主要体现于:农村基础配套设备相对落后,造成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释放。另外,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收入较低,严重影响购买能力,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即便手里有钱也不敢消费。另外,农村居民消费观念陈旧,也是原因之一。

3.人才资源缺乏,造成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当前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革新,以及创新与技术的升级,使我国农业产品已难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于:农业产品低附加值,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少。且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农业产品优势竞争力的培育的阻力。另外,农村人才资源缺乏,也是原因之一。

三、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转变途径: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即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下,以市场为导向,从而实现社会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科学加快城镇化建设,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逐步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消除各类社会经济差别,从而实现城乡居民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平等发展。其次,大力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而以发展工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相关的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税收、项目审批等。最后,加快以市场为导向的进程,从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鼓励民营企业兴办现代专业市场,引入劳动力市场机制,提升农业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2.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中央曾经明确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由此,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加大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既使农村居民获得就业机会,同时能够促进其消费;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提升农村消费的社会经济价值。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维西

“三农”问题始终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维西县以“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特色生物产业,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从根本上看,维西农村经济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与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距甚远。

1 维西县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维西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大产业扶持,强化政策推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50796万元,同比增长17.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35元,同比增长14.87%。

——农业生产总值:2009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达50796万元,比2005年的32329元增加18467万元,增长57.12%。

——畜牧业生产总值:2009年全县实现畜牧业生产总值达15187万元,比2005年的9415万元增加4545万元,增长61.31%。

——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35元,比2005年的1285元,增加1550元,增长120.62%。

——粮食生产:全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下,2009年全县粮食产量为59684吨,比2005年的52632吨,增加了7052吨,增13.4%,年均增长3.35%;农民人均有粮440公斤,比2005年的401公斤增加了39公斤,增9.7%。全县粮食生产总量处于安全水平线之下。

——畜牧业生产:2009年全县大小牲畜存栏达37.85万头(匹、只),比2005年的34.6万头(匹、只)增加3.25万头(匹、只),增长9.39%;大小牲畜出栏达16.93万头(匹、只),比2005年的13.15万头(匹、只)增加3.78万头(匹、只),增长28.75%;肉类总产量达8684吨,比2005年的5550吨增加3134吨,增长56.47%。

——蔬菜生产:蔬菜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3256亩扩大到2009年的16830亩,增加3574亩,蔬菜产量由7996吨增加到10940吨,增加2944吨,增长36.8%。

2 维西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维西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生产能力稳步增长,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维西是一个集边远、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的落后县份,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和农业服务化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化经营组织实力和带动力不强、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科技进步缓慢,极大地制约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粮食自给水平不高的问题尤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产业化经营能力低。四是大多数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偏低,对新科技、新措施接受能力不强。五是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低,营销网络和市场信息网络滞后。六是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政策不配套,扶持力度小,导致全县绝大部分农产品仍处于原料型,初加工型,多数农产品开发缺乏深度的开发。七是农业投入乏力,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改善,农业科技措施得不到有效推广,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

3 促进维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3.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快实现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建设配套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完善灌排体系、培肥地力。积极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大力发展节水旱作农业,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实现基本农田地旱涝保收。

3.2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 改善农业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以及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

3.3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改善粮食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高单产,努力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努力提高高稳产农田面积。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农机、信息和产销等服务,搞好良种培育和供应,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3.4 加强科技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3.5 加大重点企业扶持力度,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 从维西资源优势、市场潜力、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等方面实际状况出发,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精心打造新兴产业,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农产品加工方面,要以小杂粮、林果、畜禽产品为突破口,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为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增质增效,就是要大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以及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在扶持龙头企业方面,主要从政策、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帮助,促进企业生产、加工和流通健康发展,同时各职能部门要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3.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生态文明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开发利用农村清洁能源,继续加强农村沼气池、节柴改灶、太阳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7 加大市场体现建设,促进产品流通和销售 在建立了稳定的优质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突出加工的前提下,要着眼于国内外大市场,把自己的产品输出去。一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在当地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二是依托经营企业、营销大户到外地找市场、闯市场和占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三是建立营销队伍,动员和组织具有经营能力的个体户跑市场,促进农产品输出。在建立市场营销体系的前提下,各个职能部门要为开拓市场提供生产信息、加工信息、价格信息和库存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同时组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和会。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建立起“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流通出口,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3.8 完善政策扶持,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 加大支农惠农的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科学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参考文献:

[1]《维西县2010政府工作报告》/

Item/1710.aspx.

[2]秦庆武,陈泽浦.论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国农村经济,2000.9.

[3]和立彪.略论维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农业,2009.3.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3篇

【 正 文】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自1978年从农村拉开序幕至今已经整整走过了20年的历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实现,以重新构造农村微观经济基础为主要目标。实践证明,在中国农村实行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经营模式是适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一、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任何一种生产方式的存在都是同其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的存在不仅适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相契合,而且与农户自身的特点相契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农户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农户家庭是建立在血缘和婚姻关系基础上的,不是单纯的经济组织,它具有生产、消费、生育、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家庭不是法人,但又不是一个自然人,它是由有特殊关系的自然人组成的多功能单位。维系家庭这种多功能组织存在,有经济的因素,也有超经济的因素。经济因素是维系家庭生产方式存在的基本因素,而血缘、亲情、伦理和文化等则是家庭生产方式存在的本质因素,这两个因素作为两条纽带,把家庭成员连结在一起,使他们对家庭的整体利益产生认同,把家庭成员共同的要求、利益和价值取向当作自己的要求、利益和价值取向。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互助与协作意愿。家庭的这种特点,使它在充当经营单位时具有其他任何组织形式不具有的激励性。由于家庭成员整体利益的驱动,家庭内部无需准确的劳动衡量和劳动监督,成员就会努力工作,报酬分配也不是完全以成员的劳动投入为准,更多地是综合考虑各成员的需要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家庭的这一特点使其在经营上可以大大降低监督成本,而又不缺乏劳动激励。

第二,家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血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婚姻关系也具有约束性而不能随意改变,这就使家庭较持久而稳定。农业是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这就需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长期的预期。如果农业生产的经营单位不稳定,就难以实现预期效益。同时,家庭的稳定性还来自于种系的延续,上下代之间形成的财产继承关系,这就使其具有较长远的预期。为了实现这一长远的预期,家庭成员之间就会执着而长久地保持默契并不断求索。

第三,农户家庭对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农户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同时也是消费单位,农户家庭的这一特点,是其他经济组织都不具备的。在其他经济组织中,生产决策由一个主体作出,消费决策则由另一个主体作出。而在农户家庭里,生产性活动和消费性活动由同一主体进行,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具有直接的同一性。这个特点在经济上十分重要,因为对农业来说,其生产受自然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粮食生产的波动频繁,常常要考虑以丰补歉的问题,同时,大多数农产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它既可以作为消费资料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又可作为生产资料投入生产领域。因而在农业的积累和消费受到自然和经济的多种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必然要求人们的消费决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农户家庭正好具备这一特点。农户家庭基本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生产和消费的弹性;当市场需求扩张时,农户可以自愿地、最大限度地压缩消费,将农产品用于生产性投资;当市场需求疲软时,农户可加大家庭消费部分,收缩投资部分;灾年时,农户会自动压缩生活消费,以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而农户家庭对农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较强的适应力和灵活性。

第四,农户家庭具有劳动的职能。农户家庭一般是由核心家庭或联合家庭所组成,家庭成员在性别、年龄、体质和技能上具有多层次和多面性,最适合于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具有分散性、零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自然分工的家庭能较好地适应这种状况,并能充分地反映家庭生产的优越性。

由此可见,农户家庭作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是适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尤其是这种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直接结合,实践中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而使这一古老的生产方式在当今中国的经济中有其复兴的客观必然性。但是,我国目前农村的家庭生产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就其所依附的生产关系与它所直接体现的生产关系这两方面来说,都不同于传统的个体经济性质的家庭生产,它是我国农业集体经营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劳动者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当然,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带有传统家庭生产方式的特点,是一种手工劳动、密集劳动和粗放型生产,是一种投入劳动多、产量较小、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生产方式,因此,它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会影响和抑阻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家庭物质资料再生产的扩大和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农村家庭生产方式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二、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发展与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我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还需要在制度上和措施上加以保障。

第一,进一步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建立新型的土地产权制度。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力度的加强,双层经营组织形式与市场经济在运行上的碰撞,日益暴露出其存在的不足。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土地的产权关系模糊,只承认农户对土地具有使用的权利,其所有权却游离于主体之外,这就使得农户家庭经营组织形式缺少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农户十分担心家庭经营方式所依赖的制度环境的变化,担心经营权有可能丧失的危险,因而农民的土地经营短期行为异常强烈,农民的经营行为又缺乏制度因素的约束;另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否认土地的商品属性,农户与土地的关系是由非市场机制形成的,而且具有强烈的行政性,甚至宗法性的色彩,因而缺乏市场机制下财产关系运动的自我稳定性,失去了形成土地流转制度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小块土地上,抑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脱离土地而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适度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难以实现,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这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因此,进一步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势在必行。土地制度包括两种基本制度:一是土地的所有制度,它主要解决土地的归属问题,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二是土地的产权制度,它所涉及的是土地如何利用和有效使用问题,主要包括土地使用以及土地流转和转让制度。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产权制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着一定土地制度的特点。前者所要解决的是土地归谁所有的问题,它决定了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后者所要解决的是土地如何使用和利用的问题,它决定了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利益关系。笔者认为,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土地公有制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实行土地终极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解,即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属于集体,经济所有权(实际占有、经营、使用和支配权)属于农户。在此基础上,严格界定各财产利益主体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经济的、法律的关系和利益约束关系。在新型的产权关系基础上,发给土地使用权证,使农户与土地的关系具有法律保障,并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证的形式,促使土地流转。农户在遵循国家法律的前提下,有对土地出租、入股、抵押、继承等权利。同时,还要建立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收益分配以及土地投入制度等。新型产权制度的建立,不仅使农户的家庭生产有稳定的物质基础,而且农户作为土地实际占有的主体,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承担对终极所有权主体(集体)的经济和法律的责任,从而促使农户从自身利益出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效益,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同时又能有效地抑制农户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第二,在新型产权关系基础上,鼓励和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流动和集中,为规模化、集约化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农村家庭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土地,占用适当数量的土地和有效地利用土地是家庭生产方式具有一定效率的重要保障。土地细化、分散,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家庭生产将无法提高效率,家庭生产的优越性难以充分发挥。据在关学者匡算,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土地经营规模每降低0.5亩,农业生产效率就减少10-15%;反之,若扩大0.5亩,效益则提高17-22%。从实践上看,规模经营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其一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据农业部对苏南的无锡、吴县和常熟三县(市)的调查,尽管规模经营的耕地大多是边远田和中低产田,但每公顷单产水平超过当地一般农户,1992年高出201.8公斤,1993年高出526.5公斤。其二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93年苏南三县(市)规模经营劳均生产粮食达2.3万公斤,是一般农户的2.9倍,劳均收入是一般务工人员劳均收入的2.2倍。其三是提高了粮食商品率。苏南三县(市)一般农户的粮食商品率仅为26%左右,而实行规模经营农户的粮食商品率已平均达到95%以上。因此,在农业份额不断下降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的情况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将会应运而生。如果家庭占有土地达50-100亩,或劳均占有土地15-25亩区间,将为家庭生产方式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家庭生产将由此而获得一定规模的经营效益。

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家庭经济的经营管理制度,优化生产者的市场行为,提高家庭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国现阶段的家庭生产方式已不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方式,它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因而,家庭生产的管理者必须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等经济手段,来计量家庭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占用量、劳动消费量与劳动成果量进行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成本与利润的比较。家庭生产的产品还必须适销对路,才能提高家庭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国现阶段的家庭生产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性、规范化;在生产上规模小型化,产品单一化,决策盲目化;在市场行为上趋同化。家庭生产规模小、数量多,必然造成结构上的同质,使其在市场上的行为也趋同,容易造成市场波动加剧。例如,当粮食短缺时,所有农户都采取囤积行为,以期望价格有利时再售出,结果现期粮食短缺被人为加剧;当粮食过剩时,市场价格下跌,农户都赶紧抛粮,怕粮价再跌,造成近期内粮食大量过剩的假象。为此,笔者认为,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提高家庭生产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水平,这包括:建立技术培训中心,使家庭生产者能掌握多种生产技能;建立管理者培训制度,增加管理者的市场知识,培养管理者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网络系统,为生产者提供具有准确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信息,减少生产者的盲目性。只有这样,家庭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才会有重要的保障。

第四,采用现代劳动手段,增强家庭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现代家庭生产方式是以机器的采用为标志的。因此,要使传统家庭生产方式发展、提高和过渡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就必须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在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和保证农民家庭使用适当的土地面积之后,必须增加投资和使用适当的农业机器,增加各种机械动力等现代化的劳动手段,使家庭生产的物质基础得到改造和增强,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五,采用科学方法,充分发掘和利用自然生产力,使家庭生产获得新的生命力。在农业领域,科学发掘有生命的自然(动植物)和无生命的自然(土地)的生产力,逐步把传统的粗放农业转变为投资少、产量高的现代农业,增加科学技术要素的投入,增加生产的技术密集程度,提高生产的集约化,将使家庭生产方式获得新的生命力。如果我们能把当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如生物工程、遗传工程、微刑电子计算机和新农艺引入到家庭生产方式中,这一古老的生产方式将重新焕发出青春,并创造出更新更高的生产力。

三、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发展趋势

一般而论,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它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功能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弱化。但是就我国而言,生产力多层次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家庭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功能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但家庭生产的形式、内容和所需的物质条件、科技要素将得到充实和改进,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在部分家庭中家庭生产将出现自然弱化。笔者认为,21世纪的中国农村家庭生产形式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第一,家庭生产功能将会进一步增强,家庭生产方式逐步完善。以家庭为经营单位,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业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对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广泛的适应性,经过20年改革的实践证明,它是适应不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了农民的意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在今后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专业户和重点户将不断涌现。专业户和重点户是指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专业化分工涌现出来的专门从事某项生产或某项运销的农户。这类农户在生产经营规模上比一般农户大和专一,产品的商品化和货币收入水平也比一般农户高。农村专业户和重点户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这一基本格局,反而使家庭的生产功能在新的物质条件、科技要素、生产组织、经营条件下得到不断增强和完善,家庭生产潜能将不断被发掘出来。

第二,农户家庭生产将由单一化向兼业化发展。农户兼业化是指农户总数中兼业农户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的趋势。兼业农户分为“一兼户”和“二兼户”。“一兼户”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非农业生产为辅,农业收入大于兼业(非农业)收入的农户;“二兼户”是指家庭成员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兼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的农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对全国28个省,276个县的1万户农业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1988年“一兼农户”、“二兼农户”百分比分别为30.7%和20.93%。进入90年代后,农户兼业化发展迅速。1996年我国农户兼业率高达60%左右。在经济发达地区“一兼农户”占兼业农户总数的40.2%以上,“二兼农户”达到28.7%左右。从长期趋势来看,如果土地制度不发生大的变化,农户兼业化将在我国农村普遍开花,特别是“二兼户”的比重将大幅度提高。由此,笔者认为,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形式仍然会成为21世纪中国农村生产的主要形式。

第三,部分地区、部分农户的生产功能将会自然弱化。其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土地的流动,农业经营规模将扩大,一部分生产经营能力较强的农户将首先突破家庭生产模式的限制,向联合化方向发展。这些农户将不再以独立的经营单位出现,而是以企业化形式出现,这在我国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涌现出来了,其具体形式有:“公司+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合作经济+农户”、“中介组织+农户”等等。这些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其共同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要求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农户按合同生产、交售,企业按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在各个环节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这些经营方式突破了所有制界限,将国营、集体、个体经营联合起来;突破了行政区域界限,将县内外、省内外以至国内外企业衔接起来;突破行业隶属关系界限,将农、工、贸诸行业连结起来,从而使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步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这既是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也是增强农户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它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稳定了农业生产和市场供求的波动,引导中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迈进。二是随着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家庭部分成员将脱离家庭生产劳动,成为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工薪劳动者,家庭的生产功能也将相应削弱。当然,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生产联合化还没有占主导地位,农业劳动力真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数量并不大。但是,在一部分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联合化已不是个别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将会由弱变强,日渐明显。笔者预测在21世纪的中国农村,将会有一个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这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唐忠等著:《农业经济》,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1农业经济管理动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1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通过对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向农民群众推广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解放劳动力,在有限的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外,通过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都是通过财富创造来实现,农民个体通过个人努力,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也会发生转变。

1.2从制度上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农业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下,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农业经济管理是农村以及经济发展为主的中心的地位更加牢固,保障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3扫除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而通过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扫清道路,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顺畅。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能力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征用,使得农村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通过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土地规划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降低农民群众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另外通过开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协调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具备生态化特征。传统的农业工作模式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农业部门通过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有效的规划,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形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向着生态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2做好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制定完善企业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依托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紧跟时展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改革,构建全新的管理体制,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利用加工手段改变农产品外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销售市场,丰富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

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因素,对农业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基础,才能够保证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科学管理。鉴于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政府部门的扶持资金十分有限,需要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拨款的同时,还需要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融资,得到广大企业的投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农业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

2.3构建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专业素质高低会对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在选择招聘相应的管理人才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工作人员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要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保障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能够紧跟时展,及时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培训结束之后,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合格之后持证上岗,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在较短时间的构建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操作能力较强,具备较强责任感的管理队伍。另外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还应该时刻了解国家关于农村农业经济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身,及时革新传统知识结构完善自我。地方政府部门和国家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薪资和晋升机遇,激发他们的回乡创业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保证将他们在大学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新农村建设当中。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此外,农业经济管理还能够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并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促进作用,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通过各个渠道加强融资,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各项策略能够顺利执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5篇

1.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是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依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识的改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的客观需要

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据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的引导和支持。农村作为我国落后地区,以政府为主体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政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制定的主体单位,必须依据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所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2.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道路承载量低、质量低,宽度不够,无法承载大型载重车辆,交通网络结构单一,甚至有的地方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我国大量农村自来水网络不健全,生活用水质量低,因电力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通讯网络不健全,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

2.2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2.2.1生产力落后 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很多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

2.2.2农业结构单一 我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的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

2.2.3农村市场不规范 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

2.2.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农村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然而,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小,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

2.2.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发挥自身主力军的作用,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技含量低,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

2.2.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阻碍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2.3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不健全

2.3.1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基层干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管理者,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系统干部管理呈现反金字塔形,呈头重脚轻之势,基层管理力度下降,基层干部素质降低的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