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第1篇

一、开发背景

“新闻社”校本课程开发,力争提升小学生媒介素养,积极响应课标要求和开发整体性的校本课程。

(一)从被动到主动:提高学生媒介素养

当前小学生被动地接受甚至受控于媒介信息,本课程将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其在媒介世界里自由成长。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大众传播媒介相关知识的了解却比较乏,对媒介的社会功能、报刊的盈利方式和电视电影制作过程都不甚了解。较低的素养水平使得小学生被动地接受媒介信息并处于威胁状态,正如专家所说:“媒介并不仅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映像”,它还塑造着一种拟态环境,在其中的受众表面上仅是接收媒介提供的讯息;但实质上是在无意识地沿着媒介铺设的道路逐渐“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为了帮助学生抵御威胁,“新闻社”校本课程将通过报社参观等活动让小学生认知媒介信息的产生与组成,通过提高媒介素养使他们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发展者。

(二)从认识到落实:开发校本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开启了认识语文新课标蕴涵的新视角,开发媒介素养教育将更有效地落实课标要求。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并纷纷将其纳入课程标准体系。目前英、美、加、澳等国已把媒介素养列入各国或各州母语课程标准当中,像英国不仅规定了增加媒介文本、动感图像等学习内容,还将其列入升学考试的考试范围当中。我国虽暂未将“媒介素养”一词写进课标体系中,但是在语文课标的每个学段几乎都有内容提及,如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方面提出:“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由此可见,我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提上日程,其重要性昭然若揭。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新闻社”应运而生,以此响应和落实了新课标要求。

虽然我国没有正式将媒介素养纳入课程标准体系,但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校本课程成为可行的整体性教育模式。新闻平台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媒介,因此本文将主要聚焦“新闻媒介”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同时设计了活动式教学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更有效的渗透媒介素养。

二、课程目标

在厘清课程开发背景的基础上,本文将通过整合加拿大安大略省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的要求(表1)和我国语文程标的第三学段建议,同时考虑小学生的素养水平和学习特点,从认识媒介、辨析媒介、运用媒介和制作媒介四个层次,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起全面而具体的“新闻社”课程目标体系,具体如下:

1.认识媒介。(1)了解媒介的定义、历史并能说出它们的类型和特点;(2)知道媒介产品的产生过程及其组成;(3)对媒介平台和相关产品感兴趣,并乐于探究媒介传播的价值。

2.辨析媒介。(1)能理解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并具有筛选和辨析媒介信息的能力;(2)掌握阅读媒介信息的基本方法,体验收集资料进行纵横分析的过程;(3)能正确看待媒介世界中的故事和现象,形成合理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运用媒介。(1)学习在媒介环境中个人应遵守的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并能掌握基本媒介技术进行新闻与交流;(2)积极参与媒介互动并形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3)对媒介技术感兴趣并享受整个活动过程,知晓并规范运用个人的知情权与传播权。

4.创作媒介。(1)能意识到媒介作品背后蕴含着宣传与加工的成分,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创作简单的媒介作品;(2)能掌握几种常用的创作媒介方法,并通过体验创作过程了解基本的媒介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3)享受创作过程并乐于在公众面前展示与宣传自己的作品,形成媒介创作的责任感和审美感。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将对应课程目标设置四大模块,并模拟“新闻社”的招新、培训、运作和考核的发展逻辑进行“经验”的选择和组织。

(一)新闻社招新

本模块将设立四个单元:(1)迎新大会,介绍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2)参观“新”基地,通过实地参观当地报社或电视台了解新闻的产生过程。(3)认识“新”朋友,介绍新闻的定义、组成和类型。(4)新闻知多少,介绍新闻的载体、产生和功能。

(二)新闻社培训

本模块将设立四个单元:(1)少年小作家,学习新闻的“5W1H”写作方法并体验投稿过程。(2)时事讨论会,就某一热点新闻收集资料并展开讨论。(3)快乐剪刀手,学习以专题的形式剪辑和整理新闻。(4)新闻Westquset,全班分组分角色进行网络探究并记录活动过程和感想。

(三)新闻社运作

本模块将设立三个单元:(1)机灵小记者,体验新闻采访的过程以及后期的整理与写稿。(2)新闻站,学会在博客等平台新闻并进行深度互动。(3)播报小盟主,学会使用麦克风等设备流利清晰地播报和评论新闻。

(四)新闻社考核

本模块将设立三个单元:(1)班级回忆录,对班级生活点滴进行回忆并用图文展示出来。(2)E报擂台赛,班级分成多个小组使用Word等软件进行电子报设计与制作。(3)新闻社派对,以校园和网络为平台进行的宣传和拉票,接着以游乐园等形式开展新闻竞猜或扮演等活动,最终决出“新闻代言人”“先进新闻社”等奖项。

四、课程实施

本课程内容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与操作,因此设计了“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同时辅之媒介素养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文本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和观赏学习法等。项目式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合作小组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并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最终形成作品并加以展示的一种学习方式。下面将以“E报擂台赛”单元介绍此方法的操作过程:

1.设计项目,创设情境。如为了宣传“文明上网”这一专题,学校可举行班报大赛,各班以小组单位推荐几份班报参加“E报擂台赛”。

2.选择主题,分组分工。同学们可以“乐刷微博”“奇妙QQ”等为主题成立小组一起讨论如何“文明上网”,并确定进行角色分配和明确分工。

3.制定计划,制作产品。分好工以后,小组成员拿出各自的计划方案进行小组决议,确定方案后展开班报制作

4.成果汇报,互评总结。活动结束前小组展示自己的E报,同学们进行评价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每个小组完善自己的E报并撰写研究报告或是反思日志。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学习主要依托于网络平台,因此将使用“个人学习环境”进行过程性评价。它是一种能帮助学习者个体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系统,包括建立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过程和支持学习交流等。通过个人学习环境的学习记录和评价信息就可评出“新闻小达人”“新闻人气王”和“新闻思想者”等称号。它主要包括以下板块:

1.知识库。学生存放和共享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的新闻,可以划分主题进行收藏。

2.作品秀。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纸质报纸或是电子报纸上传到该栏目进行分享。

3.朋友圈。根据学习需要,添加感兴趣的媒介单位和学习伙伴,形成一个媒介学习圈。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第2篇

1、教育对象偏于狭隘。目前只有少数学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须课程,大多数高校还是停留在针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高校要把正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来,开设针对全校学生的课程计划。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加强和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加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提高媒体在素养教育中的参与度,不能仅限于高校教师对媒介知识的讲述和媒介技能模拟操作。

3、媒介素养课程内容较少。从统计中发现,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开展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是媒介教育的基本,但也应当开展媒介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媒介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媒介素养和学科融合的课程较少,主要集中于媒介教育与外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结合。

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路径

1、对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的研究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课程标准是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确保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必修课或是选修课形式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各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逐步重视和研究的深入,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必将提上议事日程。课程计划是对学生所要完成目标课程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学分、课时、课程进度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研究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国内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重视并开发了很多校本特色教材,如上海交通大学自编的《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教材,着重从媒体的本质,传媒与社会,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诸方面进行系统讲授。出教材外,还有各类媒介素养教育著作,如张开先生的《媒介素养导论》。各种媒介技能教学程序软件包,电影片,纪录片等都可以作为教材外的补充课程资源。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江西省高校 媒介素养教育 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34-04

一 信息时代与媒介素养教育

早在1967年,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和他的同事就提出了非常著名的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他们通过一系列对电视内容的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构筑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传媒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后来居上的手机等新兴媒体以强大的力量渗透到社会大众的生活之中。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各种媒介传递的海量信息构筑成了不同于客观世界的媒介世界。此外,在媒介运营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商业化的侵蚀给大众媒介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严重。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媒介,越来越重视媒介产品的商品性和娱乐性,导致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三俗”新闻屡见不鲜。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正是媒介塑造和控制了人类的交往和行动的规模和形式。”①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时代,海量信息构筑的“媒介现实”对我们的影响日益深远。面对汹涌的信息大潮,如果公众没有基本的信息甄别能力,不会科学地利用信息资源,将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对于青少年来说,对于信息的甄别与利用,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公民社会教育,它的提出与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早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是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Leavis)和丹尼斯・汤普森(Denys.Thompson)出版了《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一书,首次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经过80余年的探索、发展与完善,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上经过三次革新,在实践领域更是从欧洲席卷全球,形成了一场方兴未艾的社会运动。尽管各国对于媒介素养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有大致的共同点,即“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②。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大致包括如下内容:(1)掌握媒介基础知识、学习使用媒介。(2)学习理性解读媒介传播的信息及意义。(3)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己,服务社会。

二 江西省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调查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既是媒介的积极受众,又是利用媒介的活跃使用者。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当今媒介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各方面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究竟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如何,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情况如何?本着这些目的,笔者于2014年3~5月,对江西省4所高校(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的师生进行调研。期间,共发放问卷调查500份。其中,“江西省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问卷调查(学生版)”共发放420份,回收415份,有效问卷4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2%;“江西省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问卷调查(教师版)”共发放80份,回收78份,有效问卷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7%。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我们发现江西省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

1.大学生对媒介的接触、使用情况

笔者调查的大学生,全部都是“90后”,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网络的一代”,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网络媒介的勃兴,因此很多大学生从小学起就已经开始接触网络媒介。从大学生平时最常接触的媒介情况(多选)来看,手机占绝对优势,已达到95%;其次是电脑,在大学生平时接触的媒介中占75.6%;再次是电视,然后是报刊,广播排名最后,仅仅占到8.5%,从此结果看,新媒介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比重相当高,远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介。

在对大学生进行“能接受没有网络媒介的最长期限”问题调查时,31.5%的学生选择“一天”;40.5%的学生选择“一周”;14.7%的学生选择“半个月”;8.3%的学生选择“一个月”,还有5%的学生选择“一天也不行”。如果一个月没有网络和手机,大学生的反应如下:40.3%的学生选择“勉强接受,但会很想使用”;30.4%的学生选择“很无聊,很焦虑,对生活及心情带来较大影响”;还有21.1%的学生选择“受不了,会发疯,完全不能接受”;只有8.2%的学生选择“能接受,不会对生活有太大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没有了网络,很多大学生会无所适从。

从媒介的使用情况来看,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目的(多选),QQ、微博、微信等占86%的比率,其次是新闻资讯,占63.4%,听音乐、看小说、电影等占49.8%;手机游戏占49.8%;手机购物占13.3%,其他占8.5%。

在对新闻资讯内容的选择(多选)上,65%的学生选择“文体娱乐类”,48%的学生选择“生活服务类”,35%的学生选择“社会民生类”,27%的学生选择“时事政治类”,18%的学生选择“经济类”,另外,15%的学生选择“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娱乐休闲与服务类的信息需求比重较高,而对时事政治和经济类的信息需求比重并不太高。

2.大学生对媒介及媒介内容的理解、利用情况

在“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是否会影响您”的问题上,65.4%的学生选择“会”;34.6%的学生选择“不会”。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资讯,您是否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与见解”问题上,36.3%的学生选择“有”,63.7%的学生选择“没有”。在“您是否轻信过假新闻”问题上,78.5%选择“是”,21.5%选择“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信息判断、媒介批判的意识上相对较弱。

在“新闻资讯的真实性上,您觉得哪一类媒体最权威”这一问题上,电视媒体占到59%;报刊媒体占到35.7%;而网络媒体仅仅占到5.3%,没有学生选择手机和广播这两个选项。此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学生利用新兴媒体的比重非常大,但是传统媒体在权威性上在大学生的心目中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在“是否能够正确判断网络谣言,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的问题上,50.7%的学生选择“能”,31.3%的学生选择“不能”,还有18%的学生选择“我不知道”。

在“能否熟练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和生活”的问题上,63.4%的学生选择“能够,但是还需要学习”,16.3%的学生选择“非常熟练,完全能够”,14.3%的学生选择“不太熟练”,还有6%的学生选择“完全不会”。

在“你会在上课或学习时间玩手机吗?”的问题上,49.8%的学生选择“偶尔会”;29.2%的学生选择“经常会”,16%的学生选择“很少会”,只有5%的学生选择“基本不会”。

在“你觉得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介对你的学习有何影响”的问题上,35.2%的学生选择“影响很大,弊大于利”,28.2%选择“影响很大,利弊参半”,25.3%的学生选择“影响很大,利大于弊”,只有11.3%的学生选择“影响很小”。看来,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介对学习有较大影响。

3.高校师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

我们针对高校教师设计了一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3.5%的教师认为“学生媒介素养不高,需要提高”,20.2%的教师认为“学生媒介素养挺高,不需要学习”,另外有6.3%的教师选择“不清楚”。这个结果与针对高校学生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吻合。70.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媒介素养不高,需要提高”,22.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媒介素养挺高,不需要学习”,另外有7%的大学生选择“不是很清楚”。

在“你所在的学校是否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的问题上,74.3%的教师选择“没有”,20.6%的教师选择“已开设”,6.1%的教师选择“不清楚”。这个结果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在回答“您是否希望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问题上,58%的教师选择“同意”,26%的教师选择“不同意”,16%的教师选择“无所谓”。同样的问题,45%的大学生选择“同意”,35%的学生选择“不同意”,另外20%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回答所在学校已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师中,79%的教师选择所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课方式是“融入专业必修课中”,12%的教师选择“班会、讲座、报告等形式”,另有9%的教师选择“公共选修课”。而在针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以何种开课方式出现,78%的学生选择“公共选修课,以考查结课”,15%的学生选择“公共选修课,以考试结课”,7%的学生选择“必修课,以正规课程考试结课”。

在“您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塑造大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多选)的问题上,高校教师认为“媒介分析与批判意识”“媒介法规与伦理道德”“媒介使用技术”这三项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大学生认为“媒介使用技术”“媒介分析与批判意识”“媒介信息制作”这三项最为重要。

如果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您认为当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40%的教师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29%的教师选择“教材选用及教辅资源的建设”,20%的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11%的教师选择“硬件设施的完善”。

三 分析与总结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对于江西省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江西高校大学生媒介使用频率较高,但媒介素养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新媒介的依赖程度相当高,有95%的学生最常使用的媒介是手机媒介,另有75.6%的学生选择电脑。由此可见,网络媒介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最突出。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网络依赖症”,在回答“如果一个月没有网络和手机时”,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无法忍受,只有8.2%的学生完全不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大学生普遍认为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对他们的认知会带来较大影响,有78.5%的大学生曾经轻信过网络假新闻,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于网络谣言无法正确判断。有意思的是,虽然大学生普遍接触的是网络媒介,但是在他们心目中,传统媒介的权威性要远远高于网络媒介。

从调查中也不难看到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那就是手机等网络媒介对大学生学习时间的侵扰。调查显示,有79%的学生在课堂或学习时间玩手机,只有5%的学生表示在学习时间从来不玩手机。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作为未来栋梁的中国大学生,对于手机等网络媒介有着非常高的依赖,但对于良莠不齐的信息,他们又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这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教会大学生正确使用各种媒介,正确判断媒介内容,在多元的信息环境中培养批判吸收、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江西省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设不多,但师生需求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江西省高校尚未独立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部分已开设此门课程的高校,主要面向的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教学方式以融入专业必修课或者通过班会、讲座、报告等形式开展。

但是,不管是对教师的调查还是对学生的调查,我们都发现,师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教师中有超过半数同意开设此门课程,学生中也有45%的同意开设。

3.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主要困难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担任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师主要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师为主,他们更多从专业的角度来教授学生,如果要把此门课程作为一种通识教育,那就需要吸收更多的师资力量,现有的教师队伍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各高校需要整合各方面的现有力量,吸收新的教学人才,开展相关课程的培训,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四 对策与建议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了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③纵观全世界,部分西方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区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根据调查结果,对于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开展多层次的媒介素养课程教学活动

目前,江西省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尚未成立,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更多散见于新闻学、传播学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因此,媒介素养教育要从专业化走向通识化,就需要转变转念,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活动。

对于有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可以针对本专业学生开设相应的专业必修课程,并以正规考试结课。同时,利用校级报刊、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校园媒体,做好宣传工作,让其他专业的同学了解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及兴趣。

对于还未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可以采取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试点教学,或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修养这门课程中,作为专门的章节进行教学。

对于条件相当成熟的高校,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由公选课改成必修课,使之成为大学生的通识课程。

2.做好师资培训,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媒介素养教育的水平,也决定了大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兴趣。总体来说,江西省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因此,师资培训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要通过师资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兴趣。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进必不可少。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讨论、新闻热点解读、具体媒介分析、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增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媒介素养。

3.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内外开展各种媒介实践活动

增强大学生媒介实践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可采取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法来展开实践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可以充分利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注重应用教学。侧重教授学生网页制作、新闻摄像、图形、动画、声音以及视音频剪辑等媒介技术性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媒介的能力。在课外教学上,可以建立相应的兴趣小组、社团组织来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公共网络平台,让老师和学生有一个平等发言与讨论的机会。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成实践知识。

同时,校内各种媒体应尽可能给大学生各种实践的机会。如校报、校刊、校广播站、校电视台等应该给大学生各种撰稿和编辑的机会。当然,因为网络媒介无所不包的性能使它将会是未来开展媒介实践的主要渠道,通过校园论坛、校园微博、校园微信等各种形式的网络实践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其中。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场社会运动,除了学校,还需要家庭、社会等相互配合。因此,校外实践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可以与其他媒体单位签订协议,建立校外实践平台,大学生通过参观媒体单位、参加各种形式的节目或直接进入媒体单位进行实习等形式来进行实践,使媒介素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注 释

①③〔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河道宽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3、426

②荣建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4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吴鹏泽.基于资源共享的广东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第4篇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快速便利,为广大公民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同时也带来大量偏离实际的网络谣言。大学生在面临这类信息时往往难辨真假。此外,某些媒体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下,追逐“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以致存在不少媚俗、低俗等内容,影响了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正确认知。第三,参与媒介的程度不深,参与的层次较低。大学生参与媒介交流积极踊跃,形式多样,如在视频网站上传播拍摄的影视作品,向媒体投稿(如摄影照片、副刊文章等),在社交网络分享、评论信息等。但总体而言,大学生参与媒介活动的人数占总群体的比例较低,参与的形式也较简单。

毫无疑问,媒介素养的提高对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媒介传播和社会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已逐渐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中也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少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单一。笔者通过对南京地区五大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查发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由选修课来完成,内容主要有两类:以提高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为目的的信息检索类课程和以促进大学生了解媒介传播为目的的媒介理论类课程。前者注重从技能上提高大学生运用媒介、获取媒介信息的能力,后者则从媒介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角度,介绍一些与媒介、传播有关的知识理论。这些课程的目的性和实用性较强,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低的问题。其次,没有建立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课程联系松散。调查中发现,在四年的授课计划中,类似媒介素养、传媒与生活这种内容的选修课并不多,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应当看到,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对此,高校应予以重视。

审美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意义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传授关于美的知识,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1]审美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贵族弟子学习的“六艺”技法中,“礼”、“乐”、“书”三艺便包含了最初的审美教育思想。战国时期,涌现出一批主张审美教育的人物。孔子认为,诗乐修养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重要途径;荀子强调个体要自觉地积善修身,并提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2]儒家认为美育可以“以美储善”。通过审美教育,能使受教育者的人心得以完善,真、善、美与自由相统一的人生境界才能够得以实现。近代中国,在内忧外困的历史环境下,一批学者认识到审美教育是提升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1906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把教育分为体育和心育,其中心育又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他认为,要培养完美的人物,德育、智育、美育缺一不可。近代美育思想中,有代表性的思想还有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先生认为,与宗教相比,美育具有自由、进步、普及的特点,因此主张“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参入其中。”[3]210在看来,美育能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在世俗中用审美教育把那些不利于人格高尚的思想完全消灭掉。

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从技能上和知识上改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审美教育能启发美的认识、美的分析、美的评估和美的表达,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中,审美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训练其审美思维,提升其审美理想。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决定着他对事物的理解、评价和接受。对美丑的认识,是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培养大学生从美的角度去审视谣言、炒作、虚假新闻等现象,分辩信息的价值,提升他们识“丑”和辨“美”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约束和指导自身的行为。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早在1934年,就提出,“我以为如其能够将这种爱美之心因势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性悦情,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3]360他认为美育具有“立人”的作用。审美教育是对心灵、精神的教育,不涉及任何功利性的因素,目的在于教会人们从美的角度去欣赏、判断事物。在高校贯彻审美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客观、公正、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媒介现象以及媒介中正面或负面的信息。

(三)激发美的创造,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媒介。审美教育能够激发想象,激发灵感。系统的美学教育课程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在创作时具有美的把握能力,创造出更富于美感、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的优秀作品,以美的形式与媒介互动。

总之,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懂得什么是美,培养其审美能力、审美理想,激发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辨和评价能力、对媒介现象的审美能力和参与媒介活动的行动能力。

高校开展审美教育的途径

笔者通过对南京五所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的审美教育课程主要涉及:文学作品鉴赏类、影视文化类、艺术欣赏类(如音乐欣赏、绘画欣赏等)、作品设计欣赏类(如广告设计欣赏、家具设计欣赏等)。总体而言,内容多样,覆盖面广,学生选择余地较大。但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这些课程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没有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课程的开设比较随意,课程之间没有时间和层次上的联系。此外,当前高校审美教育往往看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注重“欣赏”,而不重视理论的提升,缺少审美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而这类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一)建立完备的美学教育课程体系。在审美教育课程体系中,在基础年级增加美学或艺术学的入门课程,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或艺术理论,做到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同时,还应增加艺术欣赏的内容,如音乐艺术、摄影艺术、文学艺术、建筑艺术等,通过对生活中具有普适内容的讲解,提高大学生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和看待生活现象,提升审美修养。此外,在公共课体系中增加审美教育的内容。目前,高校公共课主要用于外语和思想政治教学,审美课程教育还未进入到公共课的体系中。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应该把审美教育提高到与思想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科学的审美教育体系,使得各类课程在时间和知识层次上衔接紧密,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条件。

(二)在课堂教学中把审美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审美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大学生美育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分辨是非、善恶、美丑、优劣的能力,从而在接触媒介信息的过程中,能自主地抵制不良信息,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有用信息,积极地参与传播。因此,高校在审美教育中,应有意识地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将审美教育与媒界素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势利导,为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服务。

(三)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美学知识,积累审美经验。美学教育是面对人的知、情、意的人格教育,不能只是单纯地灌输理论,应更加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美的理论去解释和看待社会现象,通过美的熏陶,提升个人的审美品位,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因此,审美教育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鼓励他们进行美的创作,积累丰富的美学经验。如开展各种讲座展览、举办创作比赛等,引导大学生多接触丰富的审美内容,激发创作兴趣。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范文第5篇

1999年起,加拿大各省从小学到大学进行了课程改革,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进入课堂。媒介素养教育在欧美国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它们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探索出了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的教育系统。而大陆政府部门还未成立专门组织来主管媒介素养教育,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媒介素养小组。

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特色对比

“媒介素养”概念在面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时,发展出各不相同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理念与模式。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认为,媒介素养“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大众媒介方法,对大众媒介本质、媒介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与加拿大相似,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核心思想也是以文本解读为中心的;英国的媒介教育则强调公民对媒介整体的理解。我国由于起步较晚,研究多是基于对国外著作翻译,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解读有综合之感,既包含了对大众媒介信息的使用,也涵盖了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国内学者基本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意在提高其媒介使用和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使正确理解、积极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介信息和文化资源,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认识世界。

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方法、模式对比

选择与使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或模式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英国的媒介教育专家莱恩•马斯特曼(LenMasterman)提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牵涉整体的教学过程。理想的媒介教育意味着以最佳的配合整合学生与父母、媒介从业者及教师的双边关系。国外主要的教育模式设置媒介素养教育独立学科或者将其渗透到其它学科中;此外,家庭是孩子的第二个学校,“整合学生与父母”也是必要的教育联合模式,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正是采用独立学科与渗透其它学科和社会家庭相辅助的教学模式;再者,我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因此不论是英国还是中国香港都提出了社会教育模式,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及媒介环境以及利用媒介来表达心声。而目前在国内,既没有规定将其纳入学科课程,也没有多少社会团体或机构与学校联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者探讨后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其实基本上与英国的教育模式大相径庭。

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系对比

1989年英国教育部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教学体系中,到1997年,有将近2/3的学校开设进阶式媒介研究课程。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非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独立课程,其开发推广工作也主要由个别教师或民间组织来完成,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并不直接干预。台湾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研究起步大约与香港同时,“媒介素养”相关科目目前在政大、台大、世新等校开设,属选修科目。在国内,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该校2004年9月在媒介与设计学院开设“传媒素养”课程,着重从媒介的特征,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传媒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虽然相关课程已相继在一些高校开展,部分教材中包含了一些相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但总体而言,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大多数人对媒介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受众的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媒介批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广告大观·媒介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