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技能 地理教学 地理课堂 训练策略

1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和意义

1.1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

地理教学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师所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是地理教师在课堂内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规范。“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依据地理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顺利达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是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的综合体现。” [1]

1.2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意义

新课程强调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与塑造;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积极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的评价等。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改革是地理课程改革的前沿,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由此可见地理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学实施的支撑系统,它对新课程改革有重要意义。

2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

我国学者对教学技能的分类研究大致有两类即广义的划分方法和狭义的划分方法。广义的划分方法将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分为四类,它又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将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分为“课堂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指导学生学习技能和活动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2];另一种是将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分为“学习指导技能、基本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和教学观察和评价技能”[3]。狭义的划分是强调微格教学的发展,可以称之为狭义的划分方法它是从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过程要素,主要包括“教学语言的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导入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试误技能、结束技能 ” [4] 。

3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策略

3.1语言技能的训练策略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地理教师所具备的课堂语言技能显著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影响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地理课堂语言技能由口语表达、书面文字表达和体态语言几个要素构成。

地理课堂语言技能由口语表达和体态语言两要素构成我们也从这两个方面阐述它们的训练策略。

首先,口语表达的训练策略。字正腔圆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科学准确的词汇、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教学中语音的基本要求是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使用普通话,让每一个学生听清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抑扬顿挫的语调,在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说话要慢点语调要高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并有思考记笔记的时间。快慢得当的语速,语速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语速过快学生对收取的信息会遗漏、积压,语速过慢则易导致学生精力涣散。科学准确的词汇。在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地理空间地域解释准确无误,地理原理阐释直观严密,因此语言的运用要科学、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地理教学中要把只是讲的通俗易懂、直观形象,形成一种地理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逻辑清晰的概括。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还要注意自身语言的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地剖析地理事物,从而达到对地理知识的建构。

其次,是体态语言、面部表情与眼神交流的训练。教师的身体动作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和身体局部动作。走动要自然大方,有控制,不可过多、过快,否则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身体局部动作,主要指头部和手部动作对地理事物的描述通常要借助手势来更生动形象的表现。面部表情与眼神交流的训练。面部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作用。教师要面带微笑的走进教室,让学生在微笑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眼神眼神交流。

3.2组织技能的训练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承转技能” [5] 。

教师在备课中已经提出对策,然而对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情感层次在课前是把握不准确的,教学组织技能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是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情感、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时刻组织学生的注意力,训练教师的应变能力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管理好课堂纪律努力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达到预定学习目标。

3.3导入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的导入技能是指地理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在一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开始之始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教学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

导入的方式可分为复习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观察导入、练习复习课导入。复习导入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承上启下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情境导入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出发,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导入新课或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故事导入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观察导入即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又能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练习、复习导入,采用“提示回忆法”作为复习练习的导入,启发学生回忆与练习有关的旧知识。

导入技能要求有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目的性是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一个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使学习内容以鲜活的形式出现。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课堂导入设计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艺术性要实现导入的艺术性,就是导入的设计要自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3.4讲解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讲解是一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技能之一,它是利用语言对地理知识进行描述、分析以及揭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把握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教学形式。

讲解技能分为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讲解和地理概括性知识的讲解。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讲解是指在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事实性知识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事实性知识包括地名知识、地理分布、地理演变的外部表现、地理景观等。地理概括性知识的讲解 反映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培养学生各种抽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直观方法,辅助讲解、提供丰富表象,充分感知、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语言要条例分明,措辞准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运用直观方法,辅助讲解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图、模型、地理图表及揭示地理事物之间联系的各种示意图帮助讲解,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观察。提供丰富表象,充分感知。地理知识的所涉及的空间广泛性和时间延续性因此要使用大量的事实或事例,从多个角度说明,容易比较、区分各种具体事物的不同特征,便于学生充分感知。

3.5提问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阶段等设计要提出的问题,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提问技能的作用。首先,可以检查和巩固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其次,有助于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有利于顺利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再者,它还可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的作用。

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类型主要有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和分析提问。理解提问时学生对所学知识思维加工的过程运用,运用提问是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和已有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分析提问是要求学生识别地理问题的条件与原因,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必要追问、问题评价和引导学生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明确、清晰、连贯。问题的提出,有导入阶段、陈述阶段和介入阶段,要求有节奏的步步深入。追问,追问可以避免课堂满堂问、随意问现象的出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引导学生提问,有助于在解疑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学生提问,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素养通过讲解由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知识。问题评价,是教师对的学生回答做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

3.6地理教学“三板”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三板”指的是板书、板图和板画,它是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必备的地理教学技能。地理板书技能是指地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利用黑板以凝炼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三板”技能它可以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突出重点难点,揭示知识的内在体系,启发学生思考,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便于学生课堂记录课后复习。

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板书类型,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是体现地理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重点、难点、中心和关键的板书,是能反映地理教学内容的结构及其表现形式的板书。副板书是对主板书的补充和辅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板书可以分为纲目式板书、结构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图示式板书和综合式板书。板书的设计要根据地理知识的特点其宗旨是要让学生更好的构建本节课的内容。

板图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和变化过程时,地理教师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过程和地理分布,边讲边用线条图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

板图技能分为几何略图、折线图和曲线图,这几种板图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抓住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板画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迅速画出地理事物的素描图,它要求线条流畅、简练、清晰、富于表现性。板画有形态画、过程画和动态画。形态画是以素描的形式表现主要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外部形态;过程画主要表现地理事物在演变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动态画是用简易的笔法显示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要边讲边画出事物运动的过程。

3.7强化技能的训练策略

“强化技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采用各种肯定,鼓励或纠正错误的方式,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正确反应,使教育信息刺激与所期望的学生反应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保持学习动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行为方式” [6]。

强化技能的方式有语言强化、动作强化、标志强化和活动强化。强化技能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联系性,既可用于教师的讲解过程,也可应用于学生讨论、阅读和作业练习当中。特别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运用强化技能来实现更有助于教学的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强化技能,善于在课堂中运用板书、语音语调、身体动作和布置作业是强化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3.8结束技能的训练策略

结束是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结束让学生回忆、整理、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体系,是学生知识进一步同化和网络化的过程。结束的技能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时,为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所采用的特定的行为方式。

结束技能的运用有助于教师教师强调这一节课的重点和知识点,教师是通过结束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延伸扩展学生能力,还有助于教师了解教与学提高教学技能。

地理课堂教学中结束的类型有归纳总结、区别对比、竞赛活动、练习巩固和悬念存疑。这几种结束方式要根据这节课的特点而定也可以将这几种方式综合地运用起来。

3.9演示技能的训练策略

“演示技能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信息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实物、标本、挂图、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进行实际表演、示范操作,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6]。

演示物要有足够的尺寸、演示物应放在一定的高度上、演示物要有适宜的亮度、对演示物的指示要确切、操作要规范,具有示范性、复杂的实验应利用图解帮助学生观察、语言讲解要与演示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胡淑珍.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3]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4]荣静娴.微格教学与微格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5]刘恭祥.地理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159.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第2篇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老师所教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这个人。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缩小师生距离,才能使学生愉快的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除了在课堂上,老师态度和蔼、亲切外,还要求老师在生活细节上关心和关注学生。比如,在寒潮来袭前,叮嘱学生“多穿衣服,预防感冒”;在放学时,说一句“路上小心”;在学生生病时送上亲切的问候;在节日时,送上真诚的祝福。这一切,都会在初中学生的感情上引起共鸣,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也会因此而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更感兴趣。

二、设计巧妙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一节课是否投入,是否感兴趣,课堂导入起着很大的作用。良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有复习导入法、设置疑问导入法、诗词影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如在讲授《澳大利亚》时,我制作了一段视频资料:澳大利亚美丽的风光、珍惜古老的野生动物,然后配上深情地解说,一下子把学生带入美轮美奂的自然风景和神秘的童话世界。老师话锋一转设置疑问: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这些古老的珍稀动物呢?问题一出,学生马上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与猜想,注意力也立刻集中到问题上来,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时候,我引导学生进入正题,首先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让一节课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中展开。

三、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作为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为落实这一目标,各种版本的新教材都加大了活动的内容, “活动”已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补充与延伸课内教学、承担新知识学习,转向促使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教学,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只有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才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发展,把知识学习的过程变成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学科活动题材广泛,活动方法多样,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可以有以下几种:游戏竞赛、角色扮演、辩论讨论、模型制作、社会调查、主题宣传等。

四、利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板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充分的运用板图板画讲绘,同步进行地理教学,使地理知识的出现,伴随板图反映出来,语言与图像紧密结合,就能体现出地理知识与图像不可分割的特征,同时均称、规范的点和线,鲜明、和谐、自然的粉笔色彩,生动、美观的图像,出自教师的现场作图,更能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从而兴趣高涨,注意力集中。

2.板书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板书是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体,板书艺术则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富有艺术性的板书,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产生强化作用,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比如在《西北地区》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的板书如图,既把课堂所学的主要知识展示出来,又体现了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不但易于接受,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还会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课堂的总结写的非常条理。

3.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高中地理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化,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理念,都在更新之中。今年我们江苏对素质教育提高更切近实际的要求,使得课堂教学时间大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显得更加迫切和具有现实意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呢?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实现课堂上教学这一环节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这是比较片面的,因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力求以下几个方面的高效。

一、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的有效是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提高备课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悟透课程标准,明确教材指向。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的示范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真正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中对教学的要求,明确教学整体与阶段目标,紧紧咬定目标,抓住重点,排除其它因素干扰,做到重点突破,精心备课,才算完成高效而实用的备课。

2.心中想着全体,课堂面向学生。高中地理是普及教育,不能搞精英教教学。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学生作为个体,学生的能力也不尽相同,面对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备课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才能很好兼顾全体学生,做到既不拨高,也不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力求全体学生都有收获与发展。

3.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的呈现途径是多样的,应考虑多种方法与手段,才能让课堂教学富有乐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我们地理课堂教学而言,充分运用科学的教育技术,更能形象地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时,一旦采用多媒体技术,则能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接受消化,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备课时一定要多设计方法,变换手段。

4.充分预设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高中地理中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非常紧密,在教学中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种奇怪的问题,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尽管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情不可能全部预测,但是备课时尽可能地多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

二、导入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良好开端。教师新课导入得法,在短时间内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高中地理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高效方法。

1.设疑导入法。这种导入法重在“故弄玄虚”,巧设疑问,来启迪思考,激发兴趣。例如,在讲“日界线的作用”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位母亲生了双胞胎,有没有可能晚出生的小孩出生日期反而比早出生的来的早呢?”这样使学生觉得好奇,然后引导学习日界线的作用和意义时,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新闻导入法。国际和国内的新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更是高中生的最爱。密切联系形势,用新闻导入新课,不仅对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有利,而且可以自然地渗透思想教育。例如,媒体报道过我国的青藏铁路的修建,利用这则新闻就容易引入“对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的学习。

3.漫画导入法。漫画很有趣,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就能描绘出生活或时事。在地理课本和一些报刊杂志上常有一些漫画,这些漫画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很好素材。例如,讲环境问题时,可以用“大难临头”和“小鸟的悲哀”“五彩的河水”等漫画来导入。用漫画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维学习,不失为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导入的一种好方法。

4.板图导入法。地图是教学高中地理的最有效的工具,老师熟练地画出或挂出地理板图,演示本节课所涉的要学习的地理内容,就能先声夺人,先入为主,更能很快地进入教学主题。

三、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的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最佳平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得到体现。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的思维交流过程。因而,课堂教学的提问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的目的要明确。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因此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每节课文中都配有阅读或活动题,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学习要求和目的,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2.提问的用语要准确。课堂提问的语言要科学准确、规范具体。高中地理已经是一门相当专业的课程,教师的提问要能体现出专业素质与科学素养。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二章第二节《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中有一幅“六大板块”示意图,这张图的信息量很大,如果问题设计过于肤浅,学生会无从下手。不妨提出这样的问题:“观察此图,比较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两侧板块运动方向的差异?结合所学的地形名称分析在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处分别会形成怎样的海底和陆地形态?”――这样简明扼要的提问,针对性强,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捕捉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中去。

3.提问的难度要适当。高中地理已经有一定的深度与难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难易和深浅要适当。过易过浅,缺乏思维张力,学生认为不屑一答,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过难过深,超载学生的理解能力,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与动力。教师要在问题的设计上体现出层次性。

四、案例分析的有效性

有效的案例分析是地理知识运用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有效的案例分析,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中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做到案例与普遍原理有机结合。

1.精心选择。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就编排有大量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非常经典的案例,为教师的教学配备了大量的案例材料。高中地理案例非常丰富,教师在选编案例的时候,应先明确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基本原理,尽量精心地选择较全面的案例。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如同缓缓拉开的序幕,促使学生不眨眼地观看精美的布景,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发学生竞相登堂入室。课堂导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承上启下

学习要“温故而知新”,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导入时可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即它们的结合点,通过精心的语言组织,使导语成为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纽带,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的主题。如在教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形概况”时,可先由学生回顾世界地理中学过的有关地形知识:①什么是地形?②地形分为几种类型?③中国地形概况怎样?而后引出学习的新课题――中国的地形。这样导入衔接自然、水到渠成,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

2.引起注意

在新课的开端,提出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新颖奇异的问题,可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起高度注意。如讲授“海陆的变迁”时设置:我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遗迹;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悬念一出,学生交头接耳寻求答案,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师的提问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

3.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用地理故事、活动、游戏等的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使地理课堂变得精彩有趣。探求故事、活动、游戏中的“为什么”,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激发点。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火烧赤壁一战中,诸葛亮“借”东风大胜曹操。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的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融洽情感

课堂开始,学生处于课前的游离状态,教师用活动、歌曲、视频等方法,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师生情感。如教授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概况”时,可在课间播放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主题曲暖场,用这首歌曲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再用《爸爸去哪儿》视频,提出曹格父子在荒岛上吃、用了哪些东西,它们来自哪里?成功进入新课。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课堂导入的方法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高效地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堂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简洁性原则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堂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初中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40分钟,在追求高效课堂、有效课堂的今天,课堂导入应做到精简,一般时间把握在3分左右比较适宜。太长,占用课堂时间过多,有本末倒置之嫌;太短,事情交代不清,又达不到课堂预设效果。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导入中要把握好时间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处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如学习“地球仪”有关知识时,可先设置谜面:“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大江和高山。”其谜底就是“地球仪”,由此引入新课题的学习,简洁明了。

2.有效性原则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想象力,从而引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以此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导入的有效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为地理核心素养服务。如教授七年级下册“法国”时,选择巴黎宣传片作为课堂的导入,引导学生用两三字词描述对巴黎的印象:时尚、发达、悠久等,根据学生找出的字词,引导学生思考“词”与本节课知识点的联系,升华课堂导入的作用,服务于课堂教学。“时尚”:沿海―人来人往―信息更新更快;“发达”:交通发达(陆、水、空、管道);“悠久”: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葡萄种植业―红酒。再用巴黎宣传片贯穿整个课堂,直观、形象的视频可有效帮助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3.艺术性原则

课堂导入要使学生易于接受,为高效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这就要求课堂导入要有艺术性。美好的事物是师生都向往的,选择课堂导入时,要求做到让师生眼、耳、心都感到愉悦。眼睛看见的事物、动作、文字、色彩、形状、PPT排版等都符合大众的认知美感;耳朵听见的声音能使人有美的享受,整个导入让人在美中感悟。如教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河流”时,可用在嘉陵江边录制的微课导入,教师在衣着、打扮、声音、视频画面上给学生美的感受,可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开始学习地理知识。

三、课堂导入的类型

1.复习导入法

以复习旧知识的方式设问导入新课,是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首先是教师引领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的主干知识,然后教师根据本节课需要,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设问,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答案,然后自然地导入新课。如在“中国行政区划”教学中,复习前面中国疆域的特点,知道我国疆域辽阔、国土面积大,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新课教学内容。

2.问题导入法

以问题导入方式开始新课学习,可促使学生开动大脑,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如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聚落”教学中,以问题导入新课:假如你是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为你的子民选择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你会在图中山地、平原、山顶中选择何处作为生活地(图略);引导学生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特点,其分布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展示不同自然环境下居民的服饰、住房、出行的图片,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生活、居住地选择的影响,回到情境创设上的问题,答案显而易见。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可更清晰地掌握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3.实物导入法

实物教学是以学生熟悉的实物为载体,增强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更好地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兴趣保障。常见的实物包括模型、图片、仪器等。如在教授“自然资源”时,教师用身边的煤、锰矿、土壤、水、鱼干、食盐等实物为标本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课文后,展示学习成果,辨析课桌上的实物,进行新课的学习和探究。再如,教授“世界的气候”时,教师展示世界各地不同气候类型影响下的植被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各气候带的植被景观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以此导入新课学习。

4.常识导入法

身边的地理就是生活中的地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生活。用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导入新课,可让他们更积极踊跃地参与地理课堂活动,学习地理知识。如在教授“天气和气候”时,以生活常识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早上出门上学和中午放学时,途中对温度的感知有什么不同,夏季与冬季穿衣有何差异,以此导入新课学习。

参考文献: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第5篇

过于刻板的PPT教学课件设计,会让信息技术的平台形同虚设,甚至增加学生学习的困难。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不加筛选地在所有环节中加入信息技术辅助方式,也会让人徒生宁缺毋滥的感叹:处处用等于没有用。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凡是能用信息技术支撑的地方一定会用,没有考虑是否需要用及如何用,这就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沾边就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媒体的使用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甚至用信息技术代替了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偏离教学内容,效果适得其反。

2以信息技术平台为基础实现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创新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步骤,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即学生在地理课堂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效果最佳。这就需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地理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方法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两方面考虑,因为信息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应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1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的要

求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对教学过程做出详细的步骤规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以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这类教学内容为例,我在课件设计中注重其美学意境的展现,采用水墨风格的背景作为本课程PPT的背景。将课程目的、学习资料、相关情境讨论及本课课堂评测等部分精细排布在PPT课件中。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协作式和自主探究式两种方式。信息技术平台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设计的流程主要是这样的:第一,情境导入。以第六次火车提速的有关内容导入这节课。第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主要内容有:火车已在现有铁路上第六次提速,也是最后一次提速,今后为了使火车更快些,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磁悬浮列车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为什么中国先在京沪之间建高速铁路呢?为什么先在上海建磁悬浮铁路呢?我们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我们学校附近就有汽车站,为什么?能不能布局在十字路口?探究题出示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能进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观察智能。

2.2加强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独有的声光电媒介,可以让教学内容以更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并且记忆深刻。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

3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挖掘

更深层次的含义初中地理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常识和知识,也应该将德育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给学生。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提倡可持续发展,表现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教师也应该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对身边的一草一木心存仁爱,保护环境为国家未来建设出力的观念。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创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点,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使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对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