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引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直接来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导,人们对外界环境所作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对这个世界反映的客观度和准确度,即使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军营中也不例外。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
2、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别是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
3、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4、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通过主体对知识、信息的内化,进而改变其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理想信念的确立,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确保青年军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弃垃圾信息、抵御敌对信息、传播正义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抑制媒介不良影响的措施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对传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内容登堂入室,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二是在受众中间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受众拥有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使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三)优化培养环境,营造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媒介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在院校、部队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中营造健康、科学的媒介信息环境。利用校园和部队营区网络资源,让基层官兵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动中。目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队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不仅部队的军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网络来进行,局域网也给广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生活和娱乐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变得模糊,浏览信息的人同时也可以信息、参与网上讨论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年军人正处于日益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能够在各种复杂局面面前保持军人本色、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是新世纪对军人提出的新考验,也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真伪、识别正确与错误、有效地利用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是全面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新媒体时代,高校依托新媒体独特的传播特点与优势,可以在新媒介素养教育中快速缩小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差距,从而实现落后地区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以少小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从新媒介角度找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为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提供一种可能。
一、 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受教育的程度与高度直接影响了少小民族大学生扩展知识的储备与传播技能的提升,更影响了他们对媒介的接触能力。传统大众媒介在少小民族地区的普及,虽然说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当地获取信息的发达程度,但由于少小民族大学生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同,使得其接触不同媒介与接受不同信息的能力较弱。所以,媒介影响力在少小民族地区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少小民族地区的新媒介发展,少小民族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标准与要求正在快速提升,这就使我们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与相应的调整。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1]。而知沟扩大假设理论同样认为,“当大众媒体的信息流在一个社会体系中增长时,一些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社会群体会比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社会群体更迅速地掌握这些信息,结果就是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知沟趋向于不断增长而不是减少”,[2]从而导致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获取信息的速度与质量都相对领先。同时“媒体使用的方式方法会强烈影响知沟,比如本来就拥有很多信息的社会群体使用媒体时侧重于获得信息,而本来就缺乏信息的社会群体更倾向于利用媒体来娱乐消遣……”[3]在多种媒介快速发展的今天,若少小民族大学生仍不能及时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终将会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产生距离,进而脱离社会主流群体。
尽管由于少小民族地区发展上的诸多限制导致少小民族大学生传统媒介素养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有较大差距,但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少小民族大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即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新媒介素养教育是新的起点,可以使少小民族大学生在基本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同时,大学生在认识与接受新媒体的速度上相对于传统媒体更加迅速,少小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尽管因生源地等条件的差别,使用媒介还存在一定的“信息沟”,但这一差别也会随着少小民族大学生接触媒介的次数增多而产生质的改变。
二、 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具有大量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如下的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但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4]
互动性是新媒体一个鲜明的特征。单向传播是传统大众媒体的主要特点,而新媒体则突破了此局限性,让传者与受众间的互动更为灵活。传播者与接受者在新媒体的互动性下,更容易进行角色互换,接受者也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让受众能畅所欲言,及时反馈信息,在互动中与媒体能够同声共气。
在高校,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分众性与个性化等特点及其独特的功能与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基于此,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与个性化等特点可以为高校所用,通过新媒介来针对少小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针对不同人群、受众在互动中,采用个性化的方式,快速、有效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三、 以新媒介为主要工具对少小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由于生源地域的差异,少小民族大学生在接触与利用新媒介资源的条件及能力方面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数少小民族大学新生没有手机和电脑,有的少小民族大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互联网。鉴于此种情况,高校可以与移动、联通等手机运营商合作,对少小民族大学生购买智能手机给予一定的优惠与补贴。同时,努力推动计算机课程的普及,让每一位少小民族大学生进行计算机使用的系统学习。
初入大学,文化环境氛围的改变,使许多少小民族大学生来不及调整心理,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因没有新媒介信息方面的共同语言而出现自卑、焦虑、困惑等问题。另外,由于对计算机与互联网知之甚少,在学习中缺乏利用新媒介信息的意识,无法利用新媒介信息辅助自己的学习,开阔视野。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提高少小民族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目的、内容和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指导学习者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公众正确分析、理解媒介内容,并积极合理地运用大众传媒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二是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三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四是培养受众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适应与改善周围环境的方式。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这种自发状态的媒介素养,最明显的特点是浅层次、低水平的。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外语教学改革的关系
在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背景下,在英语事实上已是一种国际化语言的前提下,在大众媒介也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外语教学改革中,利用媒介素材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利用语言分析提高媒介素养,既实现了素质教育,又改革充实了外语教学。
1 媒介素养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的基本媒介是语言,任何一种媒体都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的,只不过形式不同,例如广播是声音形式的语言,报纸是文字符号形式的语言,电视和网络是电子形式的语言,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与语言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外语教学的一个前提。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在外语教学中,就是注重培养过去所忽视的语言教学中的另外一个重要能力――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对媒介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媒体的使用者应该揭开语言表层的面纱,识别语言形式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意识,深刻理解媒体所传达信息的内容、意义、意图、可信度等。这种深层的理解,需要调动读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自主意识和批判思维,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教学,尤其是外语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这种语言意识的培养。
2 媒介素养教育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虽然没有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中,但明确地提出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质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和关键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在跨语言的文化教学中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媒介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外语教学的深入和扩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可以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从教材的选取、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引入媒介素养教育。
1、教学内容的选取
媒体英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现代英语,其内容体现很强的时代特点,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现实性。学习媒体英语不仅能使学生接触纯正的现代英语,并能从中领悟英语语言的无穷魅力。教学内容应体现传媒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力争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事物发展的敏锐性和预测能力。教学内容可以直接从当前的媒体中选取。这些材料不但具有时代感,而且和学生切身经历相关,符合学生的兴趣,容易被接受。教师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煤体,用心搜集、开发各种英语教学资源,积累与课堂英语教学相关的材料。
2、教学步骤
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之前,先通过讨论引出所要阅读材料的背景,了解学生的思想深度,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预先的认识。第二步,是表层的理解,这和传统的教学一样,熟悉语言材料、词汇、语法层面的意思, 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第三步,系统提供分析的框架,包括媒体生产模式框架。第四步,用探索式、互动式、反思式的方法,进行质疑和协商式的阅读,分析文章的逻辑、可信度、暗含的思想意识、语言策略、考察情感碰撞和个人反映,激发讨论。最后,在课后写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参与更多,师生互动频繁,形式更加灵活。
3、教学方法
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英语国家环境里,可是我们身边也不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如英美电台电视台、广播、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投影、录像和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交际情景,加大知识容量。应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拓宽多种媒体英语资源的运用,采用立体化教学,把报纸媒体,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对相关主题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来学习,这样得到的信息更充分,学习视野更宽。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文化教育在大学阶段的继续.担负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重任。处于信息时代环境之下,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趋高.媒介信息以及媒介文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缺乏媒介素养可能造成价值观的紊乱,并进而影响其人文素质,所以适当地在大学语文课堂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将帮助学生从认识媒介开始,提高分析、评判文化的能力.并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对媒介社会的应对。
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是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在信息时代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大学语文课堂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因在于:伴随着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勃兴,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无处不在的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学生却缺乏对媒介的基本认知,缺乏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即媒介素养,导致了泛滥的媒介信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与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旨的大学语文教学相背离。将媒介素养教育引人大学语文课堂,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正确看待媒介文化,获取好的媒介信息,质疑媒介的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开放的,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将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提供新的思维。
一、媒介素养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在信息社会的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当时,广播、电影正势不可挡地闯人人们的生活,英国学者发现大众媒体带来的流行文化和新兴价值观几乎无处不在,其中相当一部分有悖于传统文化和正统观念,于是媒体被认为是传播“文化病毒”的根源。他们认为媒体破坏了文化原有的高雅性和本真性,文化一经媒体传播,就会出现低俗枝蔓。因此,一些英国学者大力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希望以此教育学生“认清并抵制”大众媒体的消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文化开始走出象牙塔,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到媒体并非一无是处,它能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享受和多元思考,这些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于是,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学者提出媒体是个复杂的系统组合体,需要批判地分析。此时,媒介素养教育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传媒语言所构架的拟态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差别上,希望通过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媒体的力量,了解媒体的传播特性,并由此探讨媒体与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媒介素养的概念是指人们面对媒体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舒〕它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是人们传统素质(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习者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约束指导公众正确认识、理解媒介内容,并积极合理地运用大众媒介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它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
在信息社会中,媒介像一双巨大的看不见的手,时时刻刻暗示着、拨弄着,或者控制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精神与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助f1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则认为,媒介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个人裹挟其中。。大学生是媒介的深度使用者和重度关注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最新的网民数字中,18岁至24岁者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厂4他们此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阶段,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媒介通过各种语言传播的各式各样负载着特定文化的信息。不可否认,由媒介所营造的社会文化在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此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将对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其与媒介素养的关系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说:语言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怎么做人的问题。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就是要为每个人构筑一个精神家园,让人们在这里学会对人类普遍价值、对真善美的认同;培养出人的良知和正义感,也就是培养出真正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是建立在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基础之上的崭新课程,是对学生人文修养和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如果说中学语文关注的是基础的、技能的层面,那么,大学语文关注的则是由此延伸之后的文化的、精神层面。吠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以传授人类文化成果,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己任。财经类高校由于是非综合性大学,学生大部分从事经济学科的专业学习,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必须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级人才文化素质培养中的综合性价值。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中的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本身就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任何一种媒介都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的,只不过形式各异。将媒介素养教育引人大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读者对媒介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媒介的使用者应该识别语言形式背后的思想意识,深刻理解媒介信息的内容、意义等,这都需要调动读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批判思维等,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作为语文科的教学,也应该重视对语言能力的高层次—语言意识的培养。另外,媒介信息之中往往蕴涵着经济的变动。财经类高校学生必须学会从媒介信息中提取到影响经济发展的信息,敏锐地发现媒介信息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把握媒介语言背后的意义。只有拥有必要的媒介素养和足够的语文知识才能抓住信息实质,既能促进财经专业学习,又能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符合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目前在大多数高校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切人口,因为文学有润物之功,与别的人文读本比较,文学作品更感性,更易被接受,更能起到教化的功能。大学语文教育应侧重在文学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当前,大众传媒以无所不在的方式覆盖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文学,表现为媒介新文体的出现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视野;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削减了经典文本的影响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写作素材等方面。这些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东西。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不仅仅用经典作品陶冶学生,更注重用身边发生的诸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指导学生阅读,这就提出了在增加媒介文学阅读的同时提高媒介素养的问题,否则学生只是对媒介内容采取“拿来主义”,缺乏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方法分析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批评;信息主义;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16―06
中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于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发表,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媒介素养教育实现了从一个纯粹舶来的概念到有了初步的本土理论构建与教育实践的跨越。像许多学科或研究领域一样,媒介素养教育在进行理论建构与知识生产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展望,追问自身:“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往哪里去?”这种追问与反思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来讲尤其重要。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
纵观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认识媒介素养教育所需要的知识,但在“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见仁见智,使得其真义反而扑朔迷离、飘忽不定,所以如果要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理论反思与展望,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
“素养是人的一种可以通过教育而发展的潜能的实现状态,是一个由认识、认知到整合知识去应用的由‘知’到‘能’的一种过程。”根据素养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媒介素养其实是人指向媒介的一种知识和能力的状态,那么这种能力的核心与本质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进行探讨。媒介素养教育肇始于利维斯(ER.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ys.Thompson)于1933年出版的文学批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该书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议。作为文学理论家的利维斯站在精英主义者的立场,认为工业化以来英国兴起的电影、广告、畅销小说等流行文化损害了“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因此他主张文化保护,即保持本国文化传统、语言、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纯正和健康,从这种观念出发,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被理解为鼓励学生去“甄辨与抵制”(Discrimination and Resist),即教师引导学生对媒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进行分析,认识到大众文化的肤浅和低俗,从而做出否定的评价,采取“抵制”的立场。这种“甄辨与抵制”也就是分析、评价的过程。再往后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虽然侧重点不一样,但是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对于媒介的认知、分析和评价。如符号学取向的大众媒体启蒙范式(initiation aux mass-media:the semiotic approach)是教授给学生符号学相关理论以及音效、镜头、光线等媒介语言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去分析媒介语言、形式与结构,以审美的方式去回应媒介,对媒介做出美学价值的判断。而以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的批判的电视观点范式(critical television viewing)是使学生认识和区别媒体的属性以及好坏,帮助学生去判断他们对于媒体的需求,从而主动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体,并满足自身的需要与期望。即使是重视媒介产品制作的“超越保护主义”范式,其目标也不是培养学生信息传播技术与能力从而使其成为将来的媒体工作人员,而是希望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媒介产品的制作达到对媒介更深入的认识并做出明智的评价。
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媒介素养的核心在于人对于“媒介”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阐释,进而“评价”、“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能力其实就是媒介批评能力。这里所说的批评与日常用语的“批评”有所不同。“老师批评了学生”――日常用语的“批评”与“否定”几乎同意。作为现代通行学术术语的“批评”则指的是对于所批评对象的分析、阐释与判断、评价。媒介素养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媒介批评能力的教育。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蒂博代曾将文学批评分为三种类型,即自发的批评、大师的批评和职业的批评。媒介素养教育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媒介批评能力无疑属于蒂博代所说这种“自发的批评”,与专业人员以及学院研究者从事的媒介批评不同,它是广大拥有媒介素养的阅听人对于媒介的批评。所以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一种旨在培养专业人才的专业或职业教育,而是一种有关于媒介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
二、“信息主义”的迷雾
既然如前文所言,媒介素养的核心是一种批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阅听人的媒介批评能力,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批评”就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可能展开方向的决定性因素,“批评”也就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与建构的逻辑起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传播学,出于本学科的知识范式与研究习惯,他们理解的“批评”是一种“信息主义取向的批评”,所以国内现有的研究往往以“信息主义取向的批评”去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笔者尝试将其命名为“信息主义思维”。
这种“信息主义思维”基本观点是:媒介素养是阅听人对于“媒介信息”的批评能力,如张冠文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和评价各种形式“媒介信息”的能力,它体现了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传播信息。从媒介素养的理解出发,当前的研究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旨在培养阅听人对于“媒介信息”的批评能力的教育活动。比如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对讯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对于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讯息的反省能力。”姚云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主要问题是“受众如何提高自身在传媒过程中主体性以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如何解读信息以及正确阐释信息,并发现其中的特质和美;如何去运用自己对信息的分析、批判和把握来影响媒体对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和交流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几乎已经到了“言必称信息”的地步,我们不禁要问:媒介信息究竟是什么?以“信息主义取向的批评”去构建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是否合理呢?
信息作为传播学的基础概念,指“消除事物中或是事物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客观性是信息的本质属性。”媒介信息更多指由传播源通过大众传媒所传达的客观性的认知内容,“它是抽取事件核心意义要素后的话语因子……以实用价值作为驱动自身在社会高度运转的话语机制,它的叙事纬度不是交流,而是交换,它显然带有相当浓厚的商业资本色彩,支撑它的是技术,同时还包括被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所操纵的现代思维方式。”当前的研究以“信息主义取向的批评”来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这种“信息主义思维”在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同时,也越来越暴露出问题和局限。
第一,批评对象的片面。“信息主义思维”把“媒介信息”作为阅听人批评能力指向的对象。丰富的媒介文本与现象被高度简化为信息,而在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下,“媒介信息”一般指新闻和广告,所以在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文献中,批评对象主要以新闻和广告为主。事实上,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在形式上多种多样,除了新闻报道和广告外,电视剧、电影、MTV更是广大阅听人特别是青少年阅听人所耳濡目染的媒介文本形式,而在当前的研究中却受“媒介信息”概念所束缚,对这些体裁和形式的媒介文本鲜有提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缺失。第二,批评标准的单一和机械。既然“媒介信息”是一个客观、实然的概念,那么批评标准就纯粹是一种科学意义的“真伪标准”。由此,媒介素养教育的功能就窄化为要去教授阅听人辨识媒介传达的信息哪些为真哪些为假。如果说“真伪标准”在面对“纪实性”的媒介文本如新闻报道还堪堪可用的话,那么面对一些“抒情性”、“表意性”或者是“娱乐性”与“虚构性”的媒介文本就暴露出了不足。媒介传播作为一项价值性很强的活动,历史标准、审美标准、道德标准这些价值尺度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忽视这些价值标准的存在,必然很难企及媒介文本的文化真谛。
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他们也吸取了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诸如“媒介信息具有建构性、商业性、意识形态性”这样的教育理念,试图在批评标准中引入价值尺度。但是在实际论述中这些价值尺度应用得过于简单和机械,从而在判断的时候往往陷入了诸如“好与坏”、“正面与负面”这样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中。比如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文献教授阅听人对广告的解读上,因为广告的商业性,是商家为谋取利润的宣传手段,就武断地得出了广告是“负面信息”结论的,所以要教阅听人“拆穿广告骗人的伎俩”,而媒介传播是一个包涵多重维度的、多重要素相互交融的复杂活动,这要求我们要有多重批评标准,并且把这些标准有机结合、灵活使用去把握和判断媒介。批评标准的单一和机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思维的简单和浅薄。
第三,批评视阈的封闭。“信息主义”思维将媒介传播的过程视为一个脱离了社会文化语境、单向的封闭的信息交流过程,简单遵循着传播者――媒介――阅听人单向的行为主义式的路径,而媒介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体现了一种非语境化的、脱离实践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受社会文化语境的控制和影响,更是参与了自身所在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建构。这两重关系的交叉循环既包含了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彼此开放,也包含了二者之问的抵牾与角力。媒介不仅传播各种信息,也制造新的意义,这些意义附着于信息本身,与信息一起游走于社会空间,留下记忆,变成知识,指导消费,形成习惯,建构我们对于社会的认知话语,重组我们的生活方式。要理解这些意义,封闭的、独立的批评视域是行不通的,必须将大众传媒置放于具体的、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综合考虑到媒介的生产、接受和消费的全过程与其中的权力博弈和话语纷争,而这恰恰是“信息主义”的媒介素养教育所忽视的。
第四,批评理论与方法的匮乏。“信息主义”思维将媒介文化文本割裂为“媒介信息”,无疑切断了应用批评理论与方法的渠道。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无论是精神分析学说还是结构主义、符号学,无论是的意识形态理论还是文化研究学说,这些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成为常识性的知识和方法的理论资源几乎都很少被吸收和关注。没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支撑,阅听人对于媒介的批评只能停留在“感想”和“印象”的水平。除了教授阅听人如何辨识新闻报道和广告“真与伪”,或是机械套用法兰克福批判理论使阅听人对媒介文化文本做出非此即彼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教授阅听人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文本分析上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在关系到“如何去解读媒介信息背后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如何去“对于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思考”这些问题时,当前的研究都力不从心、浅尝辄止,难以深入挖掘和思考,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综上所述,批评对象的片面、批评标准的单一和机械、批评视阈的封闭和批评理论与方法的匮乏,无疑是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信息主义思维”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与症候。面对这种状况,一种可行的路径就是吸取新的理论资源,重新定义与理解“批评”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建构,以修正和克服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发源于英国的文化研究理论可以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依托的一种理论资源。我们可以将“文化研究”理论作为主要思想基础与话语资源去重新定义与理解“批评”,并以这种“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为逻辑起点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建构。
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
本论文所说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特指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知识――思想的探求领域,它脱胎于英语的文学批评领域,其先驱人物是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和霍加特(Rich―ard Hoggart)。至今,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知识领域,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中成绩斐然,甚至被认为已进入了西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中心。
文化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批评理论:它发源于英国的文学批评领域,早期只是进行文学批评一种宏观的视角,在后来的发展中,它逐步转向了对广义文化现象特别是媒介文化的阐释、评价与判断。虽然批评的对象在拓展与变化,但是文化研究的批评精神却始终如一:都是对文化这一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阐释与评价。同时,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叙事学等理论资源也为文化研究理论进行批评操作提供了得力的工具。虽然“文化研究是一个最缺少限定性(至少迄今为止是这样)、因而也最为人言言殊的领域。”但从现有的西方与中国的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的特点:
首先,文化研究的第一个特点是它重写了文化的概念以及重构了批评文化的视角。传统的文化概念被定位在艺术和美学方面,它的特征是创造力,它的功能是潜移默化中道德价值的实现。但是威廉斯认为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上有三个:用来“描述知识、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或是用作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对文化的三种理解都有价值,第一种和第三种带有传统文化观的痕迹,而认为文化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则是对于文化的一种全新理解,被认为具有“建立文化主义的决定性意义”。文化研究理论正是在这个对于文化概念重写的基础上,把文化从传统的精英文化定义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文化不只是思想家头上的理想光环,也不仅仅是精英人士倍加推崇的传统经典,而是由普通男男女女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意义构成。
文化研究批评文化的方式并不是把它视作一个孤立自足的整体,就文化论文化,而是集中关注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之间的联系。霍加特在文化研究的先期经典著作《识字能力的用途》中即指出:一种生活方式不能摆脱由许多别的生活实践――工作、性别定向、家庭生活等――所建构的更大的网络系统。可以说,不管是早期的文化研究,还是后来的文化研究,都是要辨明、阐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样,文化研究就发展出了一种尝试重新发现与评价被忽视的边缘群体的文化实践的机制,由此决定了文化研究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即它是一种高度参与的批评方式。它认为社会是不平等地建立的,不同的个体并不是生来就享有同样的教育、财富、健康等资源,文化研究的伦理取向与价值立场坚决地站在最少拥有此类资源的、被压迫的边缘群体一边。“文化研究为被剥夺者辩护,代表被压迫的、沉默的、被支配的个体与群体的声音,为在统治性话语中没有声音的人们以及在统治性政治与经济等级中没有地位的人们说话。”在文化研究的初期,这种立场表现为对于工人阶级文化的历史与形式的关注,而后来的大众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等等,虽然超越了机械的阶级分析,但其从边缘颠覆中心的立场与策略则依然如故。可以说,对于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关注以及对于支配性权势集团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文化研究的灵魂与精髓。霍尔也强调:“文化研究是一项严肃的事务或工程,而这一点深刻地铭刻在有时被称为文化研究的‘政治学’维度的东西上。”
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与极度语境化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与众不同的批评方法,但这恰好意味着它对于方法的选择是实践性、策略性的,更是自我反思与语境取向的。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选择所依赖的是它所提出的问题,而问题则依赖于他们的背景和语境。可以说,问题取向与问题意识本身就可以视作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论特征之一,由此决定了文化研究的第三个特点:批评方法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它反对对于任何文本的任何封闭型阅读以及对于某种方法的固执。它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特定时期将特定的方法综合进自己的研究,但是这项重要的工作却不能事先确定,因为它不能事先保证在一定的背景中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重要的。“任何方法都没有什么特权,但同时,也不能排除任何方法。”“它从社会学那里吸取了大众文化的制度分析,从文学批评那里借鉴过来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政治经济学那里承接了文化意义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流通的分析方式……”文本分析、语言学、解构、人种志、历史考据、心理分析等无论任何方法,只要运用适当都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洞识与知识发现。如果把上述特征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说,贯穿在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中的“红线”,一直是其实践性品格、政治学旨趣、批判性取向以及开放性特点(实践性、政治性、批判性与开放性)。
四、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文化研究取向
正如前文所言,如何认识和理解“批评”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可能展开方向的决定性因素,而文化研究在本质上恰恰是一种批评理论,所以文化研究理论可以带给媒介素养教育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方法,也绝不仅仅是几个文化研究的术语,甚至不是某一部分内容,而是对于“批评”的本体论意义的理解,这种“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批评对象上,它指向的是“媒介文化”而非“媒介信息”。如果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去关照媒介,那么“媒介不仅实现了信息在自然空间内的传递,而且通过符号的处理和创造,参与传播的人们构筑和维持了有序的、有意义的,成为人活动的制约和空间的文化世界。”所以,在批评对象上,“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指向了作为“生活方式”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
第二,在批评视域上,它打破了“信息主义取向批评”封闭、独立的批评视域,取而代之是广阔、具体的社会文化视域。文化研究进行文化批评的方式并不是把它视作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就文化论文化,而是集中关注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之间的联系。这决定了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在批评视域上将摒弃“信息主义取向批评”封闭、独立的批评视域,而是把媒介传播看成一种创造、调整和改变共享文化的仪式,是包含了制作者(媒体组织)、受众(阅听人)、语境、媒介形式(载体)、文本、代码、体验、记忆、想像和认同等多重因素在内的“生活形式”,从而把媒介置放于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与特定的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去体验和考察,形成宏观的整体的社会文化批评视域。
第三,在批评性质与取向上,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与实践性。文化研究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学旨趣与批判性取向,它要通过揭示文化中所存在的复杂的权力支配、抵制及认同关系来提倡多元和差异、抵制和消解霸权。这决定了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中,“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也是要以权力为视角关注媒介文化背后的意识形态运作,从而洞见媒介文化与社会权力、经济关系和意识形态信仰的密切关联达到干预社会、影响社会的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与实践性。
第四,在批评方法上,它以“媒介文化文本”为中心,应用各种理论工具对文本进行开放式阅读。文化研究的批评方式是一种直接指向文本的“及物”式批评,但是它反对对于文本的任何封闭型阅读以及对于某种方法的固执,它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特定时期将特定的方法综合进自己的研究。所以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也是直接指向媒介文化文本,但是它同样需要告别那种对于媒介文化文本的封闭式批评,而是要从“读人文本”走向“读出文本”,从对文本的“内部批评”走向与文本相关的社会批评、政治批评:从分析文本的语言、叙事人手,进而考察文本的再现(Representation),最终触及文本的意识形态层面。在这个批评过程中,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叙事学等理论可以为“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提供得力的工具,从而避免“信息主义取向批评”面对文本无处下手的尴尬处境。
通过上面对这种“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特点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以这种“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为逻辑起点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当前媒介素养教育中“信息主义思维”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所以“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的一个合理选择,文化研究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一个可能的走向。在文化研究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中,所有研究主题都将围绕着培养学生“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能力”展开:例如媒介素养教育为什么要培养学生“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才能培养学生“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化研究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和阐释的基础上,对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它的主要问题与局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研究未来可能的一种发展方向――文化研究取向。当然,“文化研究取向的批评”只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之一,文化研究也只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一种与别的各种理论平等的话语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要想真正有所作为,需要吸取更多的理论资源及广大研究者的智慧投入。笔者不惴浅陋,提出这方面的一些构想,以期唤起同道的关心和投入,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更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凡卓.论媒介素养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19
[2]林怡萱.女性主义教育学与媒体识读教育:一个行动的研究成果[D].高雄:台湾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蒂博代,I.六说文学批评[M].赵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4]张冠文.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构成与范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4):14
[5]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30
[6]姚云.论传媒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5(4)
[7]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8
[8]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46
[9]袁瑾.新闻话语与文学变迁――试论现代社会的文本建构及叙事景观[J].学术界,2006(3):92―99
[10]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11]威廉斯,R.文化分析[G]//.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