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

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

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室) 读者体验 读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体系

社区图书馆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联系密切,是公共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市历下区非常重视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近几年,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使历下区社区图书馆(室)建设规模走在了济南市的前列。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及现状

(一)社区图书馆的功能及建设模式

社区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重要分支,它是为一定区域内的社区居民提供文献借阅和检索的服务场所。社区图书馆(室)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其作用是:为发展社区文化提供场所、消解居民闲余时间、为社区教育提供所需教材、传播社区正能量。

我国社区图书馆的主要建设模式有以下几种:①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和分馆建设模式。②共建联办模式,与社区居民联合开办图书馆。③地方政府模式,即由文化局和办事处对社区图书馆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④网络模式,建立数字化图书馆。⑤引入民间资本,建立开设面向社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图书馆。济南市历下区多以第三种模式建立社区图书馆。

(二)济南历下区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

历下区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其社区图书馆建设一直走在济南市甚至全国的前列,其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体系。截至2016年5月,历下区文化局和13个街道办事处在全区建设了约106个图书馆(室),平均每个图书馆(室)有1000余册藏书。历下区的社区图书馆(室)基本上达到了管辖社区全覆盖的要求,方便辖区居民借阅图书和查询资料。

二、社区图案书馆建设与发展中存在问题

随着社区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大部分居民乐意首选社区图书馆借阅及查询书籍资料,但社区图书馆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居民的知识获取,严重影响了借阅积极性,造成了社区图书馆利用率低的现状,问题如下:

(1)馆舍面积小,缺少图书阅览室。尽管历下区对各社区的办公环境进行了改造和升级,但大部分社区由于办公场所面积有限,房屋较少,无法提供专门的阅读场所,只能提供书刊外借服务,这就造成了不良的读者体验,影响居民的借阅热情。

(2)社区图书馆缺乏后续经费的投入,馆藏图书无法正常更新,图书资源得不到补充。历下区社区绝大部分图书馆建设完成后,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图书采购无法正常进行。图书资源的补充方式多依靠上级部门的分发,公司和居民捐赠等。而社区居民真正需要的书籍并未被采购,这就形成了多名居民抢借同一本书与一本书多年未被借出的强烈反差,造成馆藏资源与居民需求严重不符的现象。

(3)社区图书馆(室)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历下区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多由街道办事处和区文化局主导,部分图书馆(室)管理员由兼职人员担任,因此,图书馆的正常开放时间和借阅时间无法得到保障。图书管理人员无力在社区内开展宣传活动,从而降低了读者服务的专业性,导致居民的读者体验较差。图书馆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造成部分专业检索工具无法正常使用,社区图书馆应有的检索功能无法实现,从而降低了社区图书馆(室)的利用率,使社区居民无法真正享受到社区图书馆(室)的便捷服务。

(4)图书馆馆藏书籍种类过于单一,无法满足社区不同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社区图书馆所藏书籍大多针对社区青少年,特别是社区儿童,与社区老年人相关的书籍较少,尤其部分老年人关心的养生书籍几乎没有。调查发现,历下区社区图书馆(室)藏书50%以上是青少年读物,这就造成了社区老年人无书可借和无书可读的现象。

(5)社区图书馆(室)管理规则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要求和监督体系。首先,社区图书馆(室)多由街道办事或者区文化局建设而成的,建设主体的不同造成图书室管理规则和图书管理人员作职责和图书馆(室)开放时间、借阅规则不同,为社区居民借阅图书带来了困扰。其次,针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监督主体也不一样,这就造成部分由区文化局建设的社区图书馆(室)处在无人监督、无人管理的局面。以上问题的出现使读者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服务水平也良莠不齐,从而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借阅体验,降低了居民的借阅热情。

三、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1)由区文化局和街道办事处统一制定社区图书馆(室)的相关制度,并由所在社区统一管理、统一监督。首先,制定过程中细化规则,统一开放时间、图书管理人员职能、社区图书馆(室)借阅规章。其次,统一读者借阅规范,统一印制借书证,方便社区居民在不同社区无障碍地借阅图书,促进知识信息的分享和传播。第三,社区图书管理员由所在社区统一考勤、管理和监督,保证图书馆(室)的正常开放时间,及时回应社区居民的借阅诉求,为检索和阅读服务提供良好的读者体验。

(2)加大对社区图书馆的投入,改善图书软硬件设施,从而全面发挥社区图书馆(室)功能。一方面改善社区图书馆硬件设施,如扩建社区图书馆(室)的面积,增加社区阅读室,建立社区图书馆书籍采购制度等;另一方面,增加社区图书馆(室)馆藏图书的数量和种类,从而满足各层次居民的不同读者需求,使社区图书馆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文化学习、知识检索和体验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成为社区文化宣传、社区文明建设和弘扬社区精神的主阵地。

(3)聘任专业、专职的人员作为图书管理员,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社区图馆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一方面积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图书馆专业背景的人员,弥补专业人员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积极与其他公共图书馆合作,对社区图书馆员展开相关的培训,并通过举办相关技能竞赛、业务考核等方式提高社区图馆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使社区图书馆(室)真正成为社区居民身边的知识载体。

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扎实有效开展国家一级图书馆创建工作

——***开发区图书馆评估定级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非常欢迎各位领导前来我区检查指导评估定级工作!

***开发区图书馆于2001年6月筹建,2002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在2004年全国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检查中被评为县(区)级国家一级馆。近年来,在***开发区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省图书馆及市文化局、市图书馆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发区图书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按照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和完善,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和市级“文明单位”,获得了全市“援建军营”活动先进单位、“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在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竞赛及首届文化共享工程业务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

根据文化部《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和省、市主管部门要求,我区高度重视此次评估定级工作,严格按照《县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初评指标说明》等规定的考核标准,认真开展创级达标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图书馆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评估迎检专题会议,对创建工作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创建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开发区图书馆的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于2009年9月通过了省文化厅评估检查组的初评。针对初评时发现的问题,我们严格按照初评检查组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整改。

下面,我就***开发区图书馆有关创建情况及初评后的整改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重视基础建设,加大政府投入,有力保障各项业务开展

(一)图书馆地位得到全面提升。2009年初,***开发区对部分机构进行了改革,新成立了区文化体育中心,加挂图书馆的牌子,使区图书馆由过去的一个局属二级单位直接升格为区政府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经费性质为全额拨款,使图书馆全面成为政府公益性单位,为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根据区图书馆的工作需要和快速机械增长的人口规模,***开发区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决定新建10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为群众读书提供更好的场所,目前新图书馆开工在即。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支持图书事业发展的举措,使我馆的地位全面得到提升。

(二)办馆条件有了新改善。随着***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开发区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对群众文化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为图书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2001年工委、管委投资4300万元建成了区文化体育中心办公大楼,投入400余万元作为图书馆专项建设经费,使图书馆初具规模。近年来,先后投入100余万元专项资金,为图书馆更新了设备设施。目前,***开发区图书馆面积达3803平方米,各项功能日益完善,设有采编室、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外语阅览室、学生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老年阅览室、少儿亲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地方文献室、共享工程设备中心、书库、自学室和艺术展厅、报告厅等15个厅室,有阅览坐席457个。

(三)基础业务建设实现新突破。区财政每年为图书馆拨款240余万元,其中2008年拨付经费242万元,确保了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08年图书入藏6029种15413册,订阅报刊430种,入藏电子文献121种229件、视听文献83件。近5年入藏新书88295册,图书总藏量达217615册(件),较好满足了***开发区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知识需求。

二、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一)建立长效学习制度。***开发区图书馆高度重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由馆领导带头,从理论知识、业务能力等多个方面着手,采取周四集中培训、外出交流、个人自学相结合方式开展各种形式学习,并鼓励在职继续教育,效果明显。目前图书馆在编人员16人,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其中中级以上职称7人),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人均超过100学时。2004—2008年期间,共有33篇论文在省级刊物或专业会议上发表、获奖,年均6篇;撰写调研报告4篇,对业务工作开展起到了较好指导作用。

(二)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开发区图书馆从抓好制度建设入手,努力强化馆务管理。先后制定完善了各厅室《工作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年度岗位目标考核制度》等,实行定岗定员责任制,要求职工签订岗位责任书,将工作量化到人,并实行月考季评。在日常工作中,制定并实施了《岗位服务规范》,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带证上岗,设立服务监督台和读者意见投诉箱,主动接受监督,保证良好服务质量。同时,制定了设备、物资管理制度,各厅室均签订了《设备物资管理责任书》;设有专职档案管理员,按新的管理办法进行档案管理。

(三)完善各项业务规范。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及《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中文图书分类及主题标引工作细则》、《中文图书编目著录细则》和《图书采购及流通作业流程图》等,严格控制图书加工整理质量,确保各项工作规范、统一,图书标引及著录误差率均控制在2%以下。制定了《书刊排架细则》,图书保持顺架管理,确保了图书排架误差率在2%以下。为方便读者查询馆藏图书,编制了“卡片目录检索系统”《使用须知及说明》,为“机读目录检索系统”编制了《网上图书馆使用、查询、注册、续借指南》。

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一)坚持提供免费、全面、周到服务。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开发区图书馆一直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把读者满意度作为检验日常工作的标准,确保为读者提供良好服务。2008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实行了全免费开放,全年外借图书21.1万册次,年读者流通20.5万人次。同时,从服务设施、服务细节等各方面为弱势人群提供周到、体贴服务,并组织开展了各类信息服务,得到了多个部门、企业及社会大众的好评。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2008年举办“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报告会57场次,元宵节、寒暑假及奥运会期间举办各类读者活动54次,参加读者达6.9万人次。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及全民读书月期间,举办了“抗震救灾科普知识宣传”、“做文明读者,为奥运加油”读者签名等系列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份。全年开展“摄影知识”、“艺术欣赏”等各种社会培训20多期。上述活动丰富了为读者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加强了沟通与交流,受到了广大读者普遍欢迎。

(三)深入开展基层服务。***开发区图书馆在做好日常读者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基层图书馆(室)建设,认真开展基层图书馆(室)辅导培训,指导全区6个街道办事处建设了街道图书室,并积极开展社区图书室帮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截止目前,全区204个社区已有128个建有规范化图书室,覆盖率为62.7%。2008年举办了基层图书室管理员业务培训班,并进行基层辅导19次培训50余人次,新建基层服务点7个。开展送图书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活动,2008年为基层图书馆(室)送书近万册次。

四、积极开展协作协调,扎实推进共享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益

(一)通过协作协调实现资源共享。经积极协调沟通,***开发区图书馆与4所驻区高校、14个社区图书馆(室)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书,其中***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已向区图书馆读者免费开放。2008年***开发区图书馆加入了省、市图书馆联机编目系统及数字资源共享体系,积极参加市图书馆的总分馆系统,下步将依托总分馆系统优势,着手组建由各街道、社区图书室及驻区高校图书馆为成员的***开发区图书馆联盟,努力实现图书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通过共享工程建设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共享工程***开发区支中心于2003年建成后,先后投入近100万元更新了设备设施,目前建有共享工程设备中心、阅览室和视听室,并依托省共享工程“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共享工程专用微机上设立了资源导航,共享工程网站等资源密码标识清楚。中心配备3名专职人员,所有设备符合配置标准,相关规章制度完善,档案管理规范。2008年举办了全区共享工程基层点技术培训班,100余名基层点管理员参加;并组织专业人员到基层辅导20余次。中心网站现已采用新版服务网站,实现了卫星资源实时接收、即时发布,并定时发布政府公开信息,更好为广大市民提供服务。

(三)通过设备优势开展自动化、数字化业务工作。***开发区图书馆配备了较好的设备设施,采访、编目、流通及书目检索等业务工作均通过馆内局域网实行微机化管理,并于2007年建成综合服务网站,目前网站访问量达15万人次。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数据库建设规划,主要以书目数字化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地方特色视频数据库建设等为实施目标。

五、高度重视,组织得力,认真整改初评中发现的问题

初评检查结束后,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组织召开了专门总结会议,严格按照检查组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成立了评估整改小组,制定了详细整改方案,整改措施马上到位:一是依托山东省共享工程“一站式”服务平台,对共享工程阅览室专用微机张贴了共享工程资源密码标识,发布了网站导航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服务;二是对工作人员着装进一步规范;三是对部分窗口的门牌标识进行了更换,使厅室名称更合理。同时,对照评估定级标准,为迎接复评对各项工作做了进一步详细自查,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和要求。

  各位领导:

***开发区图书馆的创级达标工作,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开发区图书馆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书目数字化工作进度不够快等,我们一定以此次评估定级为契机,通过评估促发展,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根据国家文化部规定的评估标准,我们的自评成绩为988分,特申请国家一级图书馆。请各级领导给予指导。我们将加倍努力,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县级市图书馆 发展 建议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强调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2013年11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了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对于县级市图书馆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机遇,笔者通过对县级市基层图书馆(室)的调查研究,谈点肤浅的见解和对策。

一、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基层图书馆(室)的建设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适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我省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过程。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新型城镇化将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升级,以县级市图书馆示范区为例,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四级服务网络全部构建完成

由于 级市图书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正式提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加强了乡镇和社区图书馆(室)建设,按照“十里地文化圈”设计构建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四级服务网络。使文化设施建设更贴近、便利广大农民和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如2013年4月新修建的某县级市图书馆正式对读者开放之后,其所在区县共建成5座图书馆, 28个乡镇都建有标准化综合文化站,每个文化站内均设有多功能厅、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服务点,并配备了相应设备,藏书超过3000册,同时配有电脑10-40台。全市125个社区全部建设了标准配置的社区文化室和公共电子阅览室,864个行政村村村都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配备音像制品和电子音像制品播放设备, 864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标准农家书屋,每个书屋拥有2000 册以上图书、15种期刊, 在全省第一个实现100%覆盖的建设目标。

(二)基层图书馆(室)的服务供给能力增强

1.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大大增加

其中,市图书馆有83万册,各城区和开发区有29.564万册;其中乡镇村55.23万册;乡镇村69.40万册。全市人口总数为244.07万人,人均占有藏书达到1.06册;每册藏书年流通超过0.65次;人均年增新书为0.10册;人均到馆率为0.33次。

2.广泛实行了免费开放

当前县级市图书馆市已经将“三馆一站”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市民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文化场馆,享受免费开放服务。并且制定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考评办法,使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活动数、服务人次明显增长。2014年以来,各级图书馆共免费接待读者30万人次;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0次;开办各类免费培训班25期,开展流动服务90次,行程3560公里;“送戏下乡”20场次。

3.积极拓展数字化服务能力

建成了以“文化 县级市图书馆E点通”为基础的县级市图书馆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有四大特点:一是方便基层不熟悉网络知识的普通群众使用。不熟悉网络知识的普通群众,只要打开“文化 县级市图书馆e点通”,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站,轻点鼠标,浏览相关网站的内容。二是将县级市图书馆文化相关的数字资源整合在一起。与县级市图书馆政府网站、 县级市图书馆文化、 县级市图书馆图书馆、县级市图书馆博物馆、县级市图书馆群艺馆、东楚网、县级市图书馆声屏网、湖北数字文化网等进行链接;三是与全国重要的数字文化资源相链接。四是关照特殊人群的文化需求。平台上专门设置了服务少儿、老年人、残疾人士等网站专栏。这个平台的建立,为公众提供数字化、多样化、便捷式服务创造了条件。利用三网融合技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推进信息共享工程。

(三)创新发展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模式

县级市图书馆市从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以钱养事”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制定了县级市图书馆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该办法从职能和服务、设备设施、人员队伍、经费保障等5个方面,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图书馆(室)进行了规范性、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一是传统模式。在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图书馆(室)保留政府公益性文化机构身份,配备3-4名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运转经费由乡镇安排,业务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主管。二是“总分馆”模式。在乡镇设立基层图书馆分馆,配备3-5名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运转经费由县级财政安排,业务由县级文化主管,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指导。三是“政府购买”模式。在24个乡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3-5名合同制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图书馆(室)工作人员,每1-3年进行考核,运转经费由中央免费开放经费、省财政“以钱养事”资金、县级财政群众文化活动经费、乡镇大型文化活动经费4部分经费组成,业务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主管。

(四)财政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县级市图书馆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全市文化建设投入为金额10.7亿元。连续三年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文化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如2011 年、2012年全市文化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1.05%、1.61%,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0.89%超出0.16%、0.72%。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 年全市人均文化支出为83.85 元,比全省人均文化水平49.13 元超出34.72 元。

二、基层图书馆(室)存在的问题

尽管政府不断增加了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使县级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特别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县级市图书馆市的公共文化基础性设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图书馆(室)的建设工作没有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的心目中,基层图书馆(室)的建设是做表面文章,没有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对基层图书馆(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基层图书馆(室)建设中缺乏强有力的工作措施。

(二)条块分割,多头投入,资源分散,资源闲置与资源不足并存

县级市文化资源十分有限,但条块分割严重,多头投入,多头管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工程由广电局主抓;“农家书屋”由新闻出版局主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由组织部负责;“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由文化局主管,此外,还有教育系统的各类学校图书馆和体育设施,科技厅还有“科技下乡”活动。这种建设方式,每一个行政部门自成体系,从上到下建阵地、分配人员和资源,战线长,经费、人员和资源有限,造成资源闲置和资源不足并存的怪圈。

(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

基层图书馆(室)虽然已经对外开放,但是其服务效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服务百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设施利用率还比较低、公共文化产品还不够丰富、群众真正参与的热情还不够。

(四)公共文化产品供需背离。

因为我们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多样性和特色,没有提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产品,群众在场馆内都是被动地接受服务。群众在场馆内找不到自己喜爱的活动。

(五)专业人才匮乏

基层图书馆(室)专业人才匮乏,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都是身兼几职,不是专门的从事图书馆(室)管理的专门人员,在 县级市图书馆大冶市陈贵镇畈桥村图书室调研时发现,该农村图书室藏书有5000多册,书目登记是纯手工作业,图书分类、编目都不太规范。

(六)运行经费短缺

基层图书馆(室)经费不足,水、电费、宽带费都无法交纳;群众公共文化活动经费不足,使许多正常的服务项目无法开展。

三、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发展思考和建议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基层图书馆(室)的建设工作,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建立一套从上至下的有效管理机制,按照“国家应立法、省府定规划、市局抓监督、县局负主责、乡镇为依托、村组做服务”的思路,实行各负其责的新型管理与监督办法,确保社会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项工作入手:

(一)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整合利用机制

一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转换职能,把社会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阵地、形式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拓展和丰富。二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实施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把服务的绩效同职务升迁、职称评聘、收入分配挂起钩来。三是进一步优化农村基础文化设施,整合优秀资源并延伸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文化权利意识和文化服务意识,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利用率。

(二)把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县级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加快建设

按照“以技术为支撑,以政策作保障、以管理见成效”的工作思路,以市图书馆为城市中心馆(总馆),各县(市)区图书馆和特色图书馆为分馆,乡镇、村(社区)图书室为服务点,形成服务全市的图书馆网络。集中分散的资金,由市图书馆牵头,统一馆藏资源、统一采编、统一管理系统软件,统一服务制度和时间,让读者在本市任何一个地方,能就近借还全市各个系统图书馆的藏书。

(三)整合各项惠民工程之间的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可以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网络三网融合”工程整合,电信部门负责网络建设和硬件设备装备,文化部门负责各种特色数据资源的建设维护更新并提供给村村通工程和三网融合工程使用。

(四)以提升全体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适应基层图书馆(室)的新发展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符合事业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专业人才、志愿者、业余文化骨干三支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体系。二是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重点、路径和保障措施,落实人员,保障经费和待遇。发挥现有文化人才作用,完善文化志愿者制度,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总量。三是夯实基层公共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队伍素质,加大培训力度,主要学习时政、法律、科普等知识,重点培训图书管理、计算机、网络知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知识。

(五)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服务质量

基层图书馆(室)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深化服务效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基层图书馆(室)的影响面,提高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均由政府创办,建设和发展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相对滞后,很多馆还处于不达标的状况。此外,受到城市交通和服务对象处所地区的限制,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覆盖面有限,相当数量的城乡居民不能够得到方便及时有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而按照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要求,每5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就应当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以便于相应区域内的居民就近获得图书馆服务。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下,积极建设和发展以市县公共图书馆为核心,以社区图书室为端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不仅能方便居民就近接受图书馆服务,对于积极构建包括图书馆服务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科技创新战略,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荔湾区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荔湾区图书馆认识到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采取在社区设立馆外服务点,派人协助社区创建图书室等具体措施,推动社区的文化建设。荔湾区社区图书馆(室)多数建立在文化室内,文化室多与居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合用,单独成立社区图书馆的很少,大部分图书馆(室)面积在 50m2左右,其中葵蓬社区图书馆(室)面积最大,有 500 m2。从使用功能上来看,大部分的社区图书馆(室)是兼具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居民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活动场所。在为社区居民服务中只有个别社区图书馆采取有偿服务,免费服务的社区图书馆占 95%以上,在管理上,居民借书时办理借书证和不需办理借书证的社区各占一半。由于接待读者不多,只能开展一般的阅览活动,只有部分阅览室能开展借阅活动。少数社区图书馆能提供文献复印的服务,大多数社区图书馆不定期地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能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图书馆宣传,有的社区图书馆利用假期开展一些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如沙面社区图书馆举办的“书香沙面”读书活动,金花街社区举办每年一届的征文比赛,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

三、建设社区图书室取得的实际效果

1.方便了居民就近利用图书馆资源

社区图书室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方便居民就近阅读和获得所需的馆藏资源。社区图书室建设已经成为社区建设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居民阅读、创建文明社区方面发挥了预期作用。此外,居民还可在社区图书室通过图书馆的数字服务平台浏览查询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图书、期刊、视频以及其他综合性电子文献。

2.有效开展好科普宣传和读者活动

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阵地,社区图书室还承担着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荔湾区图书馆和社区图书室有针对性地制作了“家庭安全常识”、“健康生活―――远离毒品”等展牌,还在社区图书室内举办了“生活健康”专题图书展示和“身边的科学常识”公益讲座等活动,将科普宣传深入到居民身边,拓展了公共图书馆在科学文化普及方面的服务,还使社区文化建设有了更为充实的内容,社区建设向着有利于社会和谐团结和居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3.为提升社区居民素质提供了外部条件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社区图书室的服务不仅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还使居民直接受益。在社区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通过倡导读书求知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图书室的作用。为了配合社区居民再就业工作目标,社区图书室还同其他社区服务机构一起开展了再就业技能培训。

四、思考和建议

1.实现社区图书室建设的规范化

总分馆模式是在实际操作中最适合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由社区出地方、出人员、出经费或者区图书馆资助一部分,在社区中建立区图书馆的分馆,总馆实行对文献资源采购、编目和人员培训,与社区共同管理。各区馆作为总馆负责统一组织,对资金、设备、藏书、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与市、区公共图书馆联网,建立协作网络体系,建立“一卡通”通借通还;建立资源共享,接受上级公共图书馆的指导,开展各种合作,将社区图书馆完全纳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规划当中。这样做的好处是由区馆直接管理更能体现服务上的专业性,更好地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发展,而社区文化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的文化建设事业。

2.确保社区图书室功能的综合化

在现实条件下,社区自办图书室会因为在资源、人员、设施设备和管理等办馆要素上存在各种限制而无法长期正常运行,总分馆式的管理方式则有效规避了社区图书室建设的现实矛盾。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阵地,社区图书室不仅要成为社区居民阅读学习的场所,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文化场地服务居民的功能,将其作为社区开办的少儿课外活动室或自习室,再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教室、社区居民实用生活技能(如医疗保健、生活咨询)的课堂和假期学生社会实践的基地,使社区图书室的服务效益最大化,成为社区的学习中心和文化活动场所。

3.着力推动与社区的互动

社区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1.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从磐石市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上看,磐石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农村文化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农民的文化权益保障不足。为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磐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磐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县级图书馆为中心,大力推进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资源,把原有的农家书屋、文化大院、街道社区图书阅览室纳入磐石市公共图书馆统一管理利用。全市目前17个乡镇(街道)中已完成12个分馆建设,299个行政村(社区)已建成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230个,占应完成76%以上。实现所有馆藏资源免费阅览,免费阅读,读者可持证到任何一处网点借还文献资料、图书,有力地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发展,提升了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水平。

2.基层公共图书馆(室)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磐石市82家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馆舍建设,资源建设,设备设施配置,服务状况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图书阅览室、文化大院网点建设,基本按行政区域进行布局,没有综合考虑人口、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乡镇财政支持力度,投入水平有很大差距,还有近30%左右的村还没有办公室、图书室,甚至没有村级行政办公场所。已建成的村级文化大院,其藏书也是少得可怜,没有制定和形成长期投入机制,经费没有保障,使得图书资源增长,更新阅读设备及服务人员配置受到遏制。

图书缺乏吸引力,数字资源建设滞后。绝大部分基层图书馆(室)、文化大院层次低、规模小,仅停留在报刊阅览室水平。相当或大多数书籍为过时的没有文化价值淘汰书,受读者欢迎的新书、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文化教育类、农村科普使用类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村级文化大院用于阅览的电脑、网络系统设备是捐赠的淘汰落后设备,网速极慢或根本就不好用,会应用的人太少,缺少培训。前去借阅或读书的人不到10%,根本就没有利用的阅览室达85%以上,文化服务层次,质量低,对阅读吸引力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专业指导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不强。80%的村(社区)图书室没有设服务管理人员,在村级文化大院或者图书阅览室50%左右管理人员是村委工作人员或聘请的更夫兼职。业务素质低,缺乏培训,无法承担咨询、指导、互联网检索服务工作。积极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对弱势群体更跟不上服务,更难以选出去开展品评读书、文化交流,深层次读书等基层的文化需求,造成读者对服务水平满意度不高。

3.创新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发展的对策

努力构建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一体化连锁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扩大服务群体,改进服务制度,努力保障全体城乡居民平等享用图书,文化信息资源及读者服务活动。

3.1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提高全民阅读平台

提高全民综合文化素质,认真推广并实行全民阅读,是各级党和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全民应尽的义务。各级政府要将全民阅读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欠账补回来,跟上时展的步伐,文化落后经济就落后,文化落后民族就落后,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梦、文化强市就必须提高认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程上来,加大精力,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投入力度,改变现状,提高全民族阅读水平,使阅读向深度广度发展。首先,做到资源整合。将乡镇文化馆与图书分馆合拼,实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进行统一的文化领域有效传播。大的乡镇街应设有3~5人,也可以招聘公益岗位人员择优录用;文化馆、图书馆面积应在200~300平方米,一馆多用;馆藏书籍按人均2~3本书籍。小的乡镇街应设有2~3人岗位编制;文化馆、图书馆面积应在150~250平方米左右,人均藏书保持在2~3本。村(社区)图书馆面积应在100~150平方米,藏书应保持在5000册以上。市、乡两级财政每年为馆藏书添置10%左右的图书。更新改造陈旧设备设施,创建良好的人文阅读环境。

3.2服务标准化,构建有效管理机制

服务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基层图书馆开展服务效果。为使区域内各分馆有序、经常、健康发展,应从管理制度入手、人员配置,业务流程、服务内容统一规范标准,健全基层图书馆及阅览室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奖优罚后。加强对基层馆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使服务人员熟练掌握业务知识,系统操作,数字资源使用方法,服务礼仪,提高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制定《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管理建设手册》《分馆服务手册》《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等,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多级分馆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全民阅读服务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3.3提供数字化服务,突破服务时空限制

目前,在三网融合等新技术的背景下,无间断不受时空限制的互联网服务,是提供信息资源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基层图书馆应加快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扩大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库互通互联,除提供纸质文献外,积极提供多种电子格式的国内外、图书、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源,多种类型的讲座、课件、考试信息等教学资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乡土,文化信息、历史传统文化,各种休闲杂志,音频视频军事等文献资源,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工作、学习需求。

3.4延伸服务,实行送图书下乡

首先,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资金做好保障。可实行定期组织人员下乡镇、村、社区,街道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开展每周一次大篷车送下乡活动,将交流、捐赠,添的新书送到村屯,方便阅读。针对一些发展地方或偏远村屯开展送书到屯、到户。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了解并走进图书馆,文化大院及农家书屋。积极开展品评读书活动,公益性讲座走进最基层,营造爱书读书的文化氛围,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文化艺术展览,读书心得,经验交流。表扬优质服务人员,品质高尚的志愿者团队和个人,为全民阅读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调动广大群众读书用书,科学致富的热情,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卫生健康知识,应用科学知识,传统道德文化知识,提升综合文化素质,促进和推动学习型新农村社区建设,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