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思想政治进步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文化和信息等要素的总和。目的是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首先,这些资源必须能够容纳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来。其次,这些资源必须发挥出中介的作用。无论哪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将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并影响其思想等的信息传递方式。再次,必须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信息进行传递。大众传媒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普遍具有很多的特点,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其作为学校教育资源,尤其特殊性,具有下一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既有整体性又有系统性。整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一个整体,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都是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中,一个子系统的各种特定的资源都有其各自的价值,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也无法被其他资源所取代。第二,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化的欧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无本之源,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联系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同样,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这样,它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继承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从我国实行教育改革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从少到多,质量由弱到强的趋势,其意义也得到了充实和发展。第三,既有显性也有隐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代表是许多高等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高校学生进行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是“显而易见”的,目的性十分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有隐性的一面,表现为隐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在大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思想文化价值观等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的资源,就属于隐性的特征。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一般有以下几种分法:按照时间标准划分,分为传统资源、现代资源与未来资源。传统资源既指的是传统文化资源,也是指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理、方法和经验。例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价值观,直至今天依然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生活。现代资源主要是指在现实的情况下,可以调用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现代教育理念,新兴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在发展和实践中的参考和使用。未来资源指的是,在未来可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资源,如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按照空间标准划分,分为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学校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所以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主要部分。校内资源大致由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组成。校外资源是指存在于校园外部的资源,泛指一切可以用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各种资源。来自其他大学的资源也属于校外资源,并且优秀院校的资源属于优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按照作用方式划分,分为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显性资源是由教育组织通过直接的方式,对大学生实施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隐性资源是大学生以间接的形式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指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大学生思想的各个方面起到的作用。一般分为社会方面与个人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在社会方面的功能,主要有:1.政治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同灯塔一样,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通过树立共同的理想指引大学生一致前进,通过具体的方针政策来统一认识。2.经济方面具有激励性和协调性。激励性是激发和鼓励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为市场的繁荣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协调性主要指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应通过民主手段,加深沟通和理解,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3.文化方面表现为培养性和开发性。培养功能通过思想启蒙,道德教育,净化个人灵魂,培养团队精神,塑造民族意识,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开发功能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个人方面的功能,表现为学校在政治思想的指引,精神力量的启发,个体性格的塑造等方面。1.政治思想的指引,就是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到正确的方向,使其建立起正确的政治观念,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2.精神力量的启发,就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实现其自身价值提供强大的动力,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个体性格的塑造是指学生精神境界的塑造,使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促进大学生认识的转变,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结语
近几年来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越来越重视,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了教育活动上的革新,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
一、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注重对人的教育,以思想理论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让大学生在现代经济文明的冲击下,仍旧能够保持纯洁的本心,并接受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理念,树立社会主义特色的精神文明价值观,继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相比,人文关怀理念重视心理辅导工作,从尊重大学生人身性格特点的角度出发,充分肯定了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同时,充分显示了思想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及人文活动理念的实质意义,具有极强的实践发展价值[1]。
二、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人文关怀理念应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再加上相关学者的有力论证,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得到了肯定,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从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看,思想教育活动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人文关怀理念应用缺失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消除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的不利因素,在进行思想教育活动时,要将人文关怀理念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质内涵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对人文关怀的理论属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人文关怀的理论思想具象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实现人文关怀理念在思想教育活动中的全面落实[2]。
(二)重视大学生精神需求
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注重对大学生心理情绪的疏导,所以在进行思想教育活动时,要改变思想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理念的特点,摆脱思想教育冷知识的束缚,走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成长过程的困难,防止学生困惑积郁时间过长形成心理障碍,避免学生情绪化走极端现象的发生[3]。
(三)保持人文关怀的全面性
为了保证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面性,应该重新定位人文关怀的概念,改变短期的思想教育活动模式,了解学生各个时期的情感需求和变化,掌握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无限的关怀,构建更有价值的思想世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持人文关怀理念应用的全面性。
(四)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者的个人素质
作为教育者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将老师的角色从主导者的位置解放开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让大学生在思想教育活动中肯定的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继而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
【关键词】情感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134-02
情感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从而影响很多事情的发生与结果。而情感教育则是利用受教育对象的情感对其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影响,从而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对于受教育者的内心产生调整的结果,改变其固有的思维,从而影响其行为。情感教育是教育中非常细致的一部分,教育效果好则会产生有利的结果,属于效果恒久的教育方式之一。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入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推动与沟通作用
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仅仅只是在专业理论知识上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感恩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抱着感恩与愉快的心情面对生活,而对于错误的事情要敢于纠正与批判。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动之以情,用感情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观念并以高要求、高标准来衡量与完善自己,树立全面发展的信念。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情感基础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途径之一。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并且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特点。当下高校教育方式往往是集中授课,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与个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沟通有助于学生之间产生信任与尊重,从而建立起情感的桥梁,不断提升教育效果。
2.激励与调节作用
激励指的是群体中互相影响的一种状态,由于交互作用形成的某种感情使得群体中的成员都产生向上的积极力量。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受到影响,希望可以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得到进步与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良性竞争会带来激励作用,导致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树立在思想水平、道德建设、综合素养等各个方面超越他人的目标。但同时,学生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因为各种不良因素产生自尊心受创、被打击的现象,从而产生自惭形秽、神经过敏、过度自负、极度自卑的不良情绪,造成精神上的不良压力与干扰,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这种时候就需要发挥情感教育良好的调节作用。在了解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情感作为切入点,动之以情地取得学生的信任,再针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科学的调节,改变他们错误的思想观念,纠正他们对于自我、社会的评价,积极地采取正面教育,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情绪问题。
3.感染的作用
古语有云:上梁不正下梁歪。意思是,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染作用的,尤其是中心人物对于其他人而言,感染作用更加明显。以一个班级作为例子,如果班主任是一个温和、热情、大方的人,善于组织,易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决策民主,学生受其影响也会成为类似性格的人,班集体也会有良好的班风、严格的纪律、较强的班级战斗力;如果班主任是一个严苛、凶狠、没有耐心的人,情绪不稳定并且过分霸道专制,只会用自己的权力欺压学生,这种环境下的班集体就会成为没有责任感、自觉性较差、靠教师外部压力压制才会有所成绩的集体,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会因为沟通障碍而不往同一个方向努力发展。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善用情感教育来起到感染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得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获得道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施办法
1.强化学生的关爱之心
社会发展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本质上来说,人的发展也需要以人为本。当下,社会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国家更加强调和谐社会的建设,在这个大背景下,人本理念正在被进一步深化与重视。高校是培养祖国未来中流砥柱的主要场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在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高校学生需要重视自身精神世界的发展。所以,大学生的教育者们(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须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爱学生,从而强化学生的关爱之心。当教师真诚地关怀学生,学生面对教师的时候才会有亲切感,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在教学内容上产生共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加强,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好地被人关怀、欣赏,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也会开始关怀别人,从而促进情感教育。
2.主动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师须要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主动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达到教育效果。教师对于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相关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时代的多种渠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主动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当下的大学生一般都为“90后”,对于新时代的通信工具异常热衷,比如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教师就可以抓住大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上述网络工具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室友、朋友等关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情感动态;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近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沟通交流,尽早发现情感需求中的问题,并及时地加以解决。但是,当下大学生比较排斥与教师交流情感方面的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须要想方设法地与其沟通交流,从而获取准确的情感交流信息。
3.换位思考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
“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但自尊心也比较强,所以,他们一般都希望可以得到身边教师、同学、朋友的尊重与信任。但是,他们同样又有着个性张扬、自私的毛病,缺少换位思考意识的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碰到一些障碍。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只有换位思考,才能产生足够的信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掌声与成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考虑事情,做出最能保障学生权益的举动与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并使其产生沟通交流的意愿。在教师并使其产生学生两者都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换句话说,换位思考,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工作的开展。
4.情感教育对学生自我实现的推进
当下的高校教育大多比较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还有待提升。所以,学生之间的竞争一般也只存在于学业上面,对于学习花费的精力与体力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花费的精力与体力是完全不同的。由于高校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挫折,开始止步不前。所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要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加强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学生追求学问的积极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学生取得的微小进步要适当地给予肯定与鼓励,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热情。此外,对于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推进。在学生个人理想、个人发展等方面,教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意见与鼓舞,使学生尽量少走弯路。
文章首先具体阐述了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推动与沟通作用、激励与调节作用、感染作用。然后从强化学生的关爱之心、主动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换位思考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情感教育对学生自我实现的推进四个方面说明了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1] 骆郁廷、史姗姗.论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研究,2013(10)
[2]陈荣荣、余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研究,2013(10)
张志娟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新媒体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内涵,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创新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如何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是现今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1 新媒体内涵的界定
现今,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虽然它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却发展的较为迅速。关于新媒体的界定,有些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等为人们提供信息技术的服务,这种方式和电话、报刊、电影和广播等传统的媒体相比更胜一筹。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是高新技术应用于传媒的文化成果,而广义的新媒体则是指其形成于二战以后,是依托网络化和数字化处理技术和通信网络的一种新型的信息媒介的总称。但是这种定义较为宏大,不利于研究者进行实证研究,因此,为了方便研究一般定义新媒体为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向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策略
2.1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全面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把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该更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建立良性的认知循环系统,新媒体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和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前传统面对面的教育手段,可以极大程度的保护学生的隐私,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来,例如在网上设立相应的咨询室,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参与进来,不但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备针对性和实效性。
2.2 构建学生红客队伍,加强校园的舆论引导
采取构建学生红客队伍,可以有效的引导校园网络的舆论,使网上不良的信息从被动的围堵,转变成为主动进行疏导,学生红客队伍的建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可以及时的收集学生的思想反应,使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做不但可以把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拉回到现实当中,从而有效的拓展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校园网络的建立应该接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3 将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该把新媒体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新媒体教育阵地。高校可以建设相应的主体教育网站,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的效应,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并且通过校园网站的建立可以及时的更新网站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网络平台监管力度,对垃圾信息进行删除,加大对正面事件和先进事例的宣传工作,以此来有效的净化网络环境,放大精彩的评论,从而形成先进网络文化,有效增加正面控制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
2.4 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 充分发挥新旧媒体各自的作用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在传统媒体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使新旧媒体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现今人们对需求越来越高,利用手机媒体来传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开辟手机论坛和网络访谈的工作来提高学生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关注,并且高校应该采取报纸和杂志等来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以此来引领校园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
2.5 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以前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时间、方法的限制,使得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较为枯燥,有些甚至会出现抵触的情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质量。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利用QQ、BBS、E- mail等新媒体技术,通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不但可以解决以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无法做到的工作,还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袒露心声,让教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才可以更好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备针对性。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应该了解新媒体的技术发展动态,设法将多媒体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建设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并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引导,关注网上的信息和言论,开展相应的调研工作,以此来提升思想者恒指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班级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改进教育的方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当中,从而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2.7 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
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应该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主,以前传统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起到推到的作用,而且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因此,采取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可以从大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充分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8 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媒体形式,其具备个性突出、趣味性强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立场和武装学生头脑的关键,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利用真实的情感来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实现思想对接,还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出现观点碰撞。除此之外,大学生辅导员通过博客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并且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辅导员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的建立,所以辅导员向学生传播主流文化,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博客作为辅导员实施思想政治的重要传输工具,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关键,也是引领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构建学生红客队伍,加强校园的舆论引导,将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并且充分发挥新旧媒体各自的作用,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霭.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创新[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 余东晖. 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3] 魏立娜.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4] 郁海波.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1,(11) .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多元化;实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层次教育特征较为突出,同时在层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良莠之分缺乏关注,使人文关怀失去了土壤,影响到了“人”的作用的发挥。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教育发展忽略了“人”的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是现阶段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一)未能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立足点应在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关注点在于大学生。然而,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关注的要点,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个体需要[1]。
(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掺杂功利性的评价因素
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在关注“效果”问题。这种功利化的评价因素,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对学生所需要的东西缺乏关注,完全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去考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三)单元标准缺乏层次性
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存在单元模式,完全从共性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受当下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更希望自身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希望高校能够对学生予以人文关怀。而单元化的标准要求大学生共性发展,不论是学习还是思想,都以共同的标准进行衡量。这一情况下,高校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使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丧失。在共性教育模式下,个体差异问题得不到充分考虑,强加在大学生身上的种种要求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激起他们的反感和反抗,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2]。
二、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
(一)把握个体差异,加强对话教育
对话教育的关键点在于“一对一”的对话,这一模式能够针对个体差异,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关系,教师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予以了解和认知。同时,在对话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得到了满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随之提升。这样一来,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能不断增加,双方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在活跃大学生思维的同时,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3]。
(二)去除功利化,强调实效性
实效性是人文关怀的出发点,通过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人文关怀模式下,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个体差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促进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创造有利条件。功利化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人文关怀理念关注的是“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必须对其自身予以关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工作当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性,这就需要加强人文关怀,把握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三)立足时代形势,实现多元化发展目标
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内涵在于把握并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围绕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立足于人文关怀的基本出发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对大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困难,对其予以关怀和帮助,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品格。同时,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还要注重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其本质在于对人的心灵的关怀,在满足个体差异的情况下,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作者:李雯娟 单位:兰州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进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