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小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小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学科教学中突出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目标之一,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可塑阶段,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语文的核心素养,并采取相应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Z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构成要素

从语文素养大的方向上来划分,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人文素养。语文知识是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可以细分为听说读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人文素养包含自身修养、品德素质和审美素养。由此看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掌握,它更加强调语文文化知识和修养、素养的相辅相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夯实基本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1.字词教学不能松懈

首先,在教学中依然要重视学生的字词掌握,及时给学生进行字词听写训练,及时对小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进行复习和检查,做到“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牢牢掌握好字词,记住更多的字词。其次,注重字词含义的理解。学生如果只记住字词而不了解其含义,是不能够熟练运用字词的,所以教师要针对字词给学生重点讲解其含义。对形意相近的字词,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给学生讲解,让学生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此外,还有注重对字词的积累。除了语文教材上的字词,还应该要求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这样可以充实学生的词汇量,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重视阅读训练

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大量阅读的黄金时期,作为一名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要充分利用学生所能接触到语言材料丰宣学生的阅读。首先,课内阅读要最好的好词佳旬的积累,选人小学语文教材文章都是文学精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精读和文章内容的分析。其次,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加强写作训练

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写作训练方式,创设自由开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讲真话、抒实感,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例如,采用微写作的训练方式,在课堂上根据教材某个文本和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这样的课堂小练笔虽然篇幅小,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此外,教师要加强写作评价,做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细致点评,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让学生及时补齐自己的短板,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确保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和方法

1.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以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标记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不懂的语句,画出文章的精彩语句等。教师这样给学生安排了预习任务,可以慢慢让学生从被动预习转变为主动预习,久而久之,学习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一种学习能力,从而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高效学习的保证,同时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方位顺序、情节发展顺序等,让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灵活运用阅读技巧。

(三)注重人文素养和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范文第2篇

一、怎样认识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要求我们的教师应同时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很高的语文教学水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个意思:① 信息技术是“整合”起来的课程的有机构成要素。② 要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即它同时也是“整合”的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进一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很不一样,是二者要融为一体。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会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专家曾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所以,实际的整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思考和讨论,说出自己的思维结果,使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即使文章生动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也只不过是文字符号,有许多现象甚至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这就必须借助形象思维才能再现、重组形象,进而理解语言符号。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十分有限,所以此时整合信息技术,将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与现象,形象地展示在他们面前,能有效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与课文中语言文字符号相对应的表象,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形成了表象,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同步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信息技术与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机整合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例如《海上日出》《桂林山水》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可以通过声道的选择,让学生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实践证明,这是能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有效措施,许多学生在首次听到自己的录音后,都十分惊讶地说:“啊!我的声音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

五、利用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提供学习“媒介”

授之以鱼,只应一时,授之以渔,终生受用。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故事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时,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教者可以设计制作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一段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孩子学习的热情会被激发,课堂气氛会变得紧张而活泼。在理解诗意时,教者演示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当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对诗意的理解也就了然于心。

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广泛阅读提供无限空间

小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成性评价;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教师导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38-02

[作者简介]郑春夫(1977―),男,江苏宝应人,本科,苏州新区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一、体悟语言时施评,导向词语,让体悟更深入

时常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出示一段话,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问学生“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一味赞扬。这种做法好像是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充分尊重,其实却是异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的阅读体悟浮于语言表面,甚至有脱离文本而随意生发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需要通过生成性的评价语言指引学生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在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处驻足、品析、回味,在与文本零距离对话中深入体悟,获得深切体验。

在执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句话,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学生说:“从这段话中,我读出了谈迁编写《国榷》十分艰辛。”也有学生说:“谈迁真是伟大,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的理解没有错,但这样的阅读体会只是凭借自己的直觉感受而谈,是浮于阅读表面的。怎样让学生的体悟更深入呢?我及时评价:“你们的感受是对的,但说得比较概括,这句话中有几个数字,你们再读读,看看从其中某一个具体的数字当中能读出什么?”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为准确、清晰。导向关键词语的生成性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在品词析句中真正实现了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主人公心灵对话,并从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更重要的是,学生习得了咀嚼句子的方法。

二、解读单一时施评,导向多元,让解读多纬度

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法。然而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单一的、片面的。这时,导向多元理解的生成性评价能够开启学生思维之门,使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更全面。

一位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出示:“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师: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林冲?

生:我读出了林冲的镇定。

生:林冲只一扫,洪教头就摔倒在地。可以看出林冲武艺高强。

师:林冲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打败洪教头?

生:打、劈。

师:老师有个疑问,洪教头气焰嚣张、咄咄逼人,为什么林冲只轻轻“一扫”,而不用“劈”或者“打”,除了林冲的武艺高强,还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从“一扫”中看出林冲的善良,不想让洪教头受伤很重。

生:林冲心地仁慈,没有给气焰嚣张的洪教头重重地一击,我真佩服林冲的大度。

教师这一生成性的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林冲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也使得梁山好汉的内涵更丰富。学生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是在教师多元化的理解、生成性的评价点拨下生成的。

三、朗读品味时施评,导向方法,让品味更深刻

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指导朗读时,教师需要依据文本材料,通过生成性评价,使学生在朗读中切实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发展语言。

指向朗读的生成性评价,不是“再有感情些读就更好了”“如果读出什么什么语气就更棒”“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等隔靴搔痒式的没有引导价值的指导,而是需要把握语言内涵、导向有效的朗读方法,促进学生在朗读中做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与文本情感交融。

指导朗读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想象画面读,体会表情达意后的读,串联前后文内容读……导向什么样的朗读方法,需要依据文本内容而定。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当学生把“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段话读得比较平淡时,我这样进行了评价:“你能想象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的画面吗?”“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容易吗?”学生在笔者的启发下,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而学生头脑中有了画面,对母亲的艰辛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与文本(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与契合。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的声音是从“心里发出的”。这一生成性的评价使学生得言得义,加深了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语言意蕴的赏析和品味。

四、不同文体时施评,导向习得,让素养有提升

随着教师对语文学科本性的认识加深,“用课文教语文”的理念已经成为共识。生成性评价需要在关注文体、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上,开掘其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倾力于积累、理解、运用,扎实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记叙文教学评价时,要导向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构成要素的了解与把握;说明文教学评价要导向说明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等;散文教学要导向其丰富的联想、自由的取材,含蓄的语言,“形散神不散”的表达方法等;小说教学评价要导向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戏剧教学评价要导向人物形象的把握、矛盾冲突、舞台说明等方面;神话故事教学评价要导向离奇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此外,生成性评价还应该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比如有详有略、围绕中心句表达、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等。教师只有用课文这个“载体”,依体而教,导向习得,学生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做到学以致用。

五、“节外生枝”时施评,导向课外,让课堂有保证

因为受阅读经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关注点自然不同,课堂提出的问题也是无奇不有,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筛选。如果教师与学生“纠缠”于与文本无关、课堂上不必解决的问题,课堂学习就得不到保证。

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孔隙”部分时,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孔隙”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许多问题:“双龙洞的孔隙是怎么形成的?”“双龙洞的孔隙为什么这么小?”“孔隙里的水位一直都是这么高吗?”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品读、想象、体会作者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独特体验,感受从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之窄才是《记金华的双龙洞》“孔隙”部分的教学重点。对于学生提出的上述与学习重点、难点无关的问题,教师如果一味地迁就、引导学生去讨论,就会造成“偏题”现象,白白地浪费课堂时间,而且没有实际价值。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你们的问题也挺有意思,课后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请教他人等方式寻找答案”的评价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成。导向课外的生成性评价既保证了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