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管理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知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045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059-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各个行业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并且逐渐的认识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上予以发展是当前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因此,文章通过下文对相关方面内容上进行了阐述,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分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领域模型
在构建和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关键性能力和知识就是所谓的知识领域。分析当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依据重要程度可以将其拥有的知识领域分为两种形式:核心和辅助知识领域。当中,一些部分可以直接构成实际实施项目的具体目标,即为核心知识领域,主要涵盖整个项目管理的执行范围、项目成本、项目质量和实施时间等;那些为以上项目目标达成提供相应执行载体的领域,就是所谓的辅助知识领域,主要涵盖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拥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等,在整体管理作用之下,以上几种类型的知识领域将有效的服务于知识管理。在当前知识管理信息时代的影响之下,项目管理的中心就会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被呈现出来。从本质上来讲,知识管理也将一种知识领域下的项目管理特征彰显了出来。在实现和提升各个领域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把提升知识管理的能力当作主要的基础。
2 分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模型
这一点能够利用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所展现出来:当前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可以说密切的联系着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建设过程的阶段划分。在建设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有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这样的几个问题首先予以解决:在预定的研究方式之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应该怎样将相应的计划开展起来,并且对活动进行组织和掌控。通常来讲,应该有三个主要的阶段存在于高质量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即系统选型阶段、系统分析阶段、实施整个系统的阶段,详细到执行和实施项目的角度而言,在一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有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划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为:授权项目、分析需求、选择项目、开发制定和实施项目、评估项目及验收已经完成的项目等,在管理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在知识管理这一中心的连接下,这些具体的实施步骤就会通过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展现出来。此外,也能够充分的彰显出来知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融合性。
3 分析以知识为前提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组织发展层次模型
对于这样一点,有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晰的进行认识:智力密集和劳动密集,为现代意义上信息系统项目的最大特点,往往有复杂化的内容结构和大量的工作人员类别存在于一个规模化的信息系统项目中。分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人员的组成形式、整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及其工作人员本身能力的组成等,同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完成情况上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知识管理背景的影响之下,有这样几种类型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发展层次中:智慧型、能力型、创造型、学习型和知识型,在这样当中,知识型结构在其中的作用更加的明显。
4 分析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总体结构情况
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在知识管理支持下建立起来,构建整个系统的整体结构框架,都要有高效统一的过程、组织关系和内容作为支撑,在构建起知识框架的基础之上,将知识管理当作其中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载体,对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管理组织和项目管理内容等方面内容的协调和沟通上予以实现,保证顺利的实现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5 分析具体的实例
以某单位近些年来所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项目为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对基于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和基于系统开发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进行了比较。从一些案例中我们发现,同其他两项进行比较,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存在于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例如,某单位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平均增加投资、平均开发时间和平均费用节省率等都较基于现代项目管理和系统开发方法优越,甚至能超出10%。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建立起来,比其他两种形式要优越很多,得到了广大的用户的一致认可,并且各个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又能够有效的围绕这样的工作体系来进行工作,将单位员工们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起来。
6 结 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升了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但是,市场竞争的趋势也越来越严峻,纵观整个竞争趋势可以发现,知识在其中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并且,近些年来,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模式中,逐渐的将知识当作了其中的前提条件,并且,通过在多个领域的试验与应用发现,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值得积极推广的理念和方式,可以促进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逐渐的向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迈进。
主要参考文献
1.1 信息化物流功能得到整合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或称为物流功能)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在物流信息化之前,即使从观念上考虑了系统整体优化,但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而且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配送成本与顾客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中转运输与装卸搬运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经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共同配送、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
1.2 信息化使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协调运行
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处在销售终端的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详尽地纪录客户的信息,制造商与分销商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几乎可以同时共享零售商所获取的市场信息以及零售商的经营状况,从而迅速调整各自的生产和运营计划;同样,物流信息网络也使制造商的产品调整和销售政策能及时被其他物流成员了解,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这种物流信息实时反应的网络条件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牛鞭效应就是由于缺乏集中控制的信息所致,使得在供应链较长的情况下,生产与最终需求之间差异增大。通过信息的集中控制和信息共享,可以减少随机性和缩短提前期,从而减少牛鞭效应。
1.3 信息化改善了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
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时间效应指通过商品库存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上的矛盾,使生产与消耗在时间空间上达到一致;空间效应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空间位置上的矛盾,达到生产与消耗位置空间上的一致。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提供商能随时掌握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 Just In Time)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 Just In Time)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1.4 信息化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现代生产系统是以定单为依据,即采用定制化生产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快速反应,这既是消费者的要求,也是生产者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的需要。生产系统的快速反应必然要求物流系统与之匹配,即也要快速反应。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
海尔以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依托,通过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接受用户订货。用户根据网上提供的模块,设计自己需要的产品。海尔采取JIT采购、JIT配送、JIT分拨来与生产流程同步。海尔的采购周期只有3天。产品下线后,中心城市在8小时以内、辐射区域在24小时内、全国在4天内即可送达。完成客户订单的全过程仅为10天时间。
2 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物流
信息化对物流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能给物流系统带来创新价值,唯有知识管理才具有创新功能,使物流系统发生质的变化。物流信息化注重信息技术的利用和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管理对象主要是业务信息,即显性知识。但信息管理只能“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不能使信息通过个人或组织的自身知识的作用而成为更有效的行为。任何员工接收信息后,必须结合自身经验、教训,经过思考方能做出行为决策。对于同种信息,不同人做出的决定不同,产生效益的程度也不同。可见对企业决策起实质影响的是人的经验、教训以及思维方式等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知识,这是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无法收集的。同时,物流员工也难以利用物流信息系统借鉴、倾听员工获得的教训,参考最好的实践经验和物流专业知识进行知识复用和知识创新。因此,为了给物流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知识,提高员工知识水平和业务运作效率,企业必须充分利用隐含于人头脑中的自身知识,不仅要将它以可见、规范的形式在物流系统里传递,还要发挥自身知识的作用以挖掘信息中隐藏的隐性知识。这种管理理念的转换要求管理对象从以显性知识(业务信息)为主转向以隐性知识(自身知识)为主,即转向知识管理。
2.1 知识管理的概念
关于知识的定义,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ker)指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information)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单个个体(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为的方式”。另一位学者车驰曼(Churchman)认为,“将知识设想或看作为一种对信息的集合的观点,事实上已经将知识这一概念从其全部生活之中剥离出去;知识只存在于其使用者身上。而不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使用者对信息的集合的反应才是最为重要的”。【1】从这两个定义可以归纳出,知识来源于信息,但信息必须结合人的自身知识及实际行为作用,才具备延伸为知识的基础。以信息表现出来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自身知识称为隐性知识,包括经验、教训、技能等。同时,知识还是一个动态存在的形式,这与下文提到的知识管理的交互性是一致的。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按照美国德尔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弗拉保罗的说法是:“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 欧勒锐(Daniel E.O’Leary)则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的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规范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发掘、获取和重新利用”。这种解释着重阐明了信息、知识和人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不同角色。【1】更明确的说,知识管理是把信息、人与组织活动互联,在三者的交互过程中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因此,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延伸,它以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存储、整合、利用为前提,利用信息与人、组织的交互活动,将信息资源发展为企业的知识资源,实现知识创新的管理活动。
2.2 知识管理的物流系统以隐性知识为主导
知识管理中,人力要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前文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描述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中的人力要素特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人力要素的隐性知识需要显性化,人力要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
人力要素的隐性知识,就是人的自身知识,包括经验、教训、技能、思维方式等,这些知识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起决定作用的是往往正是这些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对于企业管理与决策较显性知识更有效,更有价值。知识管理通过挖掘人力要素的隐性知识,将其转换为显性知识,与人共享、交流,为企业提供更为有用的决策依据。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人力要素的主动参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管理中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是知识管理的动力,因此,知识管理的成功应用需要人力要素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挖掘和利用知识,以实现知识创新。这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需要人力要素主动积极地将自身知识如想法、经验等贡献到企业知识库中,并以文档或其它可见形式展示给使用者,而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本身并不能识别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其次,知识管理需要人与人之间、人与信息之间的交互活动,人必须主动参与到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实践中来,进行知识共享与交流;最后,知识管理需要人力要素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实现知识创新。可见,人力要素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特性,是知识管理能否成功引入的关键因素。
2.3 物流知识管理的功能创新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创新。物流知识管理相对物流信息管理在功能上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应用信息库和检索系统,建设知识库,为供应链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传统物流企业由于信息交流速度和文档传输速度的限制,完成一个物流活动所需时间较长,且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随着知识管理在物流业的应用,企业的供应、配送信息都会通过企业知识库和知识检索系统选择最优方案,或从知识库中找到由实践经验而来的方案,实现有效客户反应和科学决策。企业可以将商品信息电子化,编入品种、规格、材质等信息,【5】并不断更新商品的隐性知识,如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特征、合理配送路线等。客户通过WEB方式查寻商品的编码,就可以找到所需商品的库存量、近期的市场需求特性,提高了订货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则能够利用知识库里的商品内容拟定将来的库存策略和制造计划。此外,企业利用员工的经验、教训和知识库处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可以优化供应链网络,为选择供应商提高有用知识。企业通过检索知识库,参考实践经验,还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拟定有效的配送计划和运输路径。
第二,提供业务操作的“实时FAQ”功能,减少业务出错率,缩短物流链运作时间。 “实时FAQ”(Real Tim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指实时通过网络提交业务问题,系统自动检索或提交给在线专家,并以最快速度反馈解决方案。工作在第一线的物流人员,能够实时将业务操作问题通过“实时FAQ”获得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实际业务操作中的工作效率。接着,实时FAQ自动更新知识库,将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操作经验等隐性知识进行保存,使其它员工在碰到同一问题时可以立即得到帮助。像配送人员在面对客户的服务质疑时,能够通过实时FAQ提高回答的正确性。假设一位运输人员在途中遇到堵车,那么他可以通过实时FAQ找到可选的运输路线,保证了运输业务的正常运作,避免延误。
第三,实施知识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知识交流与共享。企业将考核制度与员工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方面的成果结合,以此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交流、共享,一方面可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整体知识水平并丰富企业知识资源,另一方面能促进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推动知识创新。
此外,物流知识管理在功能创新方面,还表现在: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获取物流业务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利用在线学习物流知识、培训软件鼓励员工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在知识的存贮和传播上,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组件技术,保证知识的交互性。【4】知识管理技术可以帮助组织检测出微弱的信号,并根据需要调动人力和信息资源对不测事件做出有效反应,获得最大效益。
2.4 与客户知识交互的供应链物流系统
物流信息化实现了物流功能的整合和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反应,物流知识管理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交互系统实现了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和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实时反应,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物流信息化阶段,虽然也通过物流网络系统实现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但各环节的信息交流方式往往体现为单向沟通而不是双向沟通,也就是各环节大多注重内部信息化管理与内部知识积累,很少主动提供内部知识,也无法得到其他环节的隐性知识,各环节的交流内容表现为以信息为主而不是知识。知识交互系统(不是信息传输系统)及其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各环节的双向沟通,还能鼓励各环节将内部积累的业务知识等与其它环节成员进行实时交流与反馈,这些知识在供应链中流动、被利用、整合、升华,最终转换成可以为供应链物流系统增值的系统方案,实现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
物流系统与客户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还能够发挥物流员工和客户的主观能动性,挖掘隐性知识,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直接为物流经营和决策提供依据,产生物流效益。
以订单流为核心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能够保持订单流的畅通无阻和实时更新。通过使用知识管理软件,企业能够与其顾客分享业务信息,供应链系统中的零售商、分销商可以登录基于Internet的知识库,发现他们所需的订单信息,同时,制造商对与分销商达成的折扣协议执行情况也了如指掌,如果这些交易的订单处理业务能合理的在供应链物流系统里流动,则能给制造商带来好几万美元的成本节约效益。【13】订单跟踪系统就是以订单流为核心,加强供应链物流系统资源整合与管理的实例。订单跟踪系统将制造商的物流系统,包括各子系统如仓库管理系统、制造系统、运输系统等的业务信息有目的的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联接,使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组织能在线、实时地查看订单处理进程,查询订单信息,并将意见和变更信息反馈给订单跟踪系统。此外,对于请求变更订单的信息,物流人员也能够及时调整相关物流业务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要。
在物流行业中,联邦快递已经实现了订单跟踪业务,这更加说明知识管理的知识交互功能在物流实践方面的价值,而且,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已经认识到订单管理对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并尝试建立订单流与客户的交互系统。物流信息化正逐步引入知识管理理念,运用其核心思想优化企业物流。
3 第四方物流--物流知识管理的实践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供应商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供应链物流外包服务,以获取一定的利润,它帮助企业节约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但在整合社会所有的物流资源以解决物流瓶颈、达到最大效率方面却力不从心。虽然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率的,但从地区、国家的整体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这种加和的结果很难达到最优,难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瓶颈,尤其是电子商务中新的物流瓶颈。其次,物流业的发展尤其需要技术专家和管理咨询专家的推动,而第三方物流缺乏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11】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组织来来管理客户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以及处理合作双方的信息并使之发挥效益,这个组织就是第四方物流。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首先提出第四方物流的概念,[8]笔者认为,这恰恰体现了知识管理在物流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物流知识管理实践应用的典型实例。从定义上讲,“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源自“Strategic Supply Chain Alignment”by John Gattorna)。此外通过比较“图3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和“图2 物流知识管理”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管理思想与知识管理大同小异,均涉及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4 促进物流信息化向知识管理转换的途径
4.1 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
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是物流信息数据库管理、物流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标准化、物流业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各地库存资料和经营资料,在经营活动中做出与实际相符的决策【6】。国内大多数企业在实施物流信息化中,过于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实际上只实现了技术层面上的信息化。只有实现了物流信息化,企业才能在此基础上走向物流知识管理。国外一些知名公司如微软、施乐早早就开始着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而我国企业大多还处在实施物流信息化的阶段,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总承包项目 质量管理 信息沟通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132-02
1项目信息沟通的概念和特征
1.1项目信息沟通的概念
项目信息沟通是保证项目信息能够被及时、适当地生成、收集、分发、储存和最终处理所需要的过程。它提供了成功所必须的人,思想和信息之间的重要联系。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好传送和接受信息的准备,理解他们以个人身份涉及的信息将如何影响整个项目。
1.2项目信息沟通的特征
(1)复杂。每一个项目的建立都与大量的公司、企业、居民、政府机构等密切相关。另外,大部分项目都是由特意为其建立的项目班子进行实施的,具有临时性。因此,项目沟通管理必须协调各部门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系统。项目是开放的复杂系统。项目的确立将或全部或局部的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生态环境、能源将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项目沟通管理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有效的管理。
2项目沟通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项目来说,要科学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就必须进行信息沟通。没有良好的信息沟通,对项目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改善,都会存在着制约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决策和计划的基础。总包项目部要想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作为基础。
(2)组织和控制管理过程的依据和手段。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掌握项目班子内的各方面情况,才能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才能有效地提高项目班子的组织效能。
(3)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信息沟通,意见交流,将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以及组织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畅通的信息沟通,可以减少人与人的冲突,改善人与人,人与班子之间的关系。
(4)项目经理成功领导的重要手段。项目经理是通过各种途径将意图传递给下级人员并使下级人员理解和执行。如果沟通不畅,下级人员就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领导意图,项目就不能按项目经理的意图进行,最终导致项目混乱甚至项目失败。
3项目信息沟通的主要内容
3.1标准的描述
GB/T19001―2008标准5.5.3条款的内部沟通要求“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7.2.3顾客沟通要求“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a)产品信息;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从上可看出,“沟通”不但是信息的传递,而且是思想的交流。通过“沟通”有利于相互理解,充分的理解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也使工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有利于消除认识的不一致而可能造成工作结果的偏差。并且,加强与顾客的沟通,能提高顾客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3.2总承包项目信息沟通的主要内容
(1)顾客的合同要求;
(2)总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及其变化;
(3)分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及其变化;
(4)工程建设活动中发生的质量问题;
(5)工程建设活动中发生的安全问题;
(6)工程的进展情况;
(7)财务收支情况;
(8)工程竣工资料完成情况及竣工验收情况;
(9)工程交付后顾客的反馈信息,包括顾客的抱怨。
4信息沟通的种类
信息是有意义的数据,信息作为数据分析过程的输出可提供实施持续改进过程的输入。沟通是指信息发出者将信息向接受者传达的过程。沟通涉及内部沟通和顾客沟通,沟通的有效进行即可促进组织内各职能和层次间的信息交流,又可充分与准确地掌握顾客对组织产品和服务满意程度的有关信息。作为工程总承包单位,理顺信息和沟通的关系,从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沟通入手,落实各项保证信息渠道畅通的措施,进而将经过汇总、分析得到的信息,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评审实现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信息按沟通渠道的来源,可分为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沟通渠道为组织内各职能部门和各层次人员之间进行的内部沟通,外部信息沟通渠道主要为组织与顾客之间进行的有效沟通――顾客沟通,此外,还有供方和上级部门监督检查结果等方面的信息。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收集、传递、利用是组织有效实施持续改进的重要因素,持续改进的策划是否符合组织持续改进的要求更取决于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有效性。
4.1内部沟通与信息收集
内部信息主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行中的有关信息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行结果的有关信息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涉及内容如下:
(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行中的信息
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信息
A.相关部门采取适宜的统计分析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信息,如各专业室对“质量审核卡”进行的数据分析、施工图抽查、质量信息反馈等;设计服务人员与顾客沟通记录的数据分析等。
B.完工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控制过程各项记录进行检查的信息。
C.每年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信息。
D.对发现的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信息。
2)资源需求与配置情况的信息。
3)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未涉及到的、尚需改进的合理化建议的信息。
4)设计/工程施工过程中带普遍性的质量信息,如设计条件、结构计算、专业配合、设计/安装规程与规范及标准的采用、标准图集的选用、有关图纸的复用等。
5)产品实现过程控制中与工程项目直接相关的管理工作的信息。
6)质量方针评审和质量目标考核情况的信息。
(2)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行结果的信息
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信息
A.年终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的考核信息。
B.项目总结信息。
2)造成设计/工程施工较大返工的设计工程质量信息,如整体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设备布置、建筑结构方案、地基处理方案等质量信息。内部信息一般可通过项目部例会、现场施工协调会、项目汇报会、布告栏、内部刊物和简报等形式沟通。
4.2外部沟通与信息收集
总承包单位的外部信息,主要通过顾客沟通进行有效传递。根据顾客沟通的层次,外部信息可分为显性外部信息和隐性外部信息。
(1)显性外部信息
1)顾客关于产品要求的信息。
2)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顾客反馈的信息。
3)设计/工程回访时顾客和施工、安装、制造单位提供的信息。
4)采用信函回访时,顾客在函调表上提出的设计、施工、安装、制造、采购、交付、竣工、验收、生产等方面的信息。
5)顾客传递的上级机关有关部门监督检查结果的信息。
6)法律、法规、标准、行业规范变化的信息。
(2)隐性外部信息
特定场合顾客反馈的、带有隐性问题的信息。
1)在工程项目现场遇到具体问题时,顾客提供的意见、抱怨和不满意等信息。
2)顾客在非正式场合对本单位作出的评价和提出的建议。
3)顾客针对外单位类似工程项目反馈的信息。
总包单位要遵循“以顾容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对与顾客沟通的时机、方式、职责、渠道及沟通结果的利用作出规定要求,编制顾客对产品要求、对组织满意程度的记录文件,保证外部信息的有效传递。
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两过程的有效运行,可保证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沟通过程中收集、传递、利用的信息,为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等持续改进活动的实施提供适宜的输入。
5有效沟通的途径和方法
5.1首先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信息沟通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反馈进行判断的,但反馈在沟通中不一定总是出现。不出现反馈的沟通为单向沟通,出现反馈的沟通为双向沟通,双向沟通可以判断沟通的效果。因此,在信息沟通过程中,要克服许多来自多方面的障碍,才能取得高效的双向沟通效果。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沟通过程的中间层次,因为,信息在沟通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失真。
5.2沟通要及时
沟通的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时效观念淡薄,便会贻误良机。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组织内部的质量体系审核、管理评审以及数据分析等问题与措施,应及时通告相关部门,在与顾客签订合同前、合同实施中、产品交付后的服务中与顾客沟通信息尤为重要、以免延误顾客需求、影响工期而遭致顾客的不满和报怨。
5.3沟通的双方要以诚相待,相互信任
以诚相待,就是遇事要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看问题,用心去体会,就可以理解、包容、包涵对方,问题就不难解决。换位思考、理解万岁是当代人的普遍要求,也是人们顺畅、有效沟通的一环。而相互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人当面对来源不同的同一信息时,只会相信他认为的最值得信任的人的信息。
关键词:信息化 知识管理 协同管理 创新机制 企业
一、信息化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
企业是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起着引领产业的主导作用。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以契约为保证积聚和整合知识,知识与资源的组合能够创造新的知识,进而通过可观察的企业能力及行为转化为企业绩效,企业的知识存量、结构,以及吸收、整合知识能力的异质性是形成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因而增强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网络作为内部显性知识的主要载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知识管理的操作平台和基本工具。国外学者从企业管理职能(运营、规划与战略)层次范畴揭示了信息化对企业资源的配置经低阶到高阶的发展路径,呈现一种高阶依赖低阶支撑的综合运用形态,国内学者从功效的角度将信息化的功能归纳为媒介、协同、驱动和诱导四类功能,并提出四种功能相互作用下的创新促进机制:主体关系培育引导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均衡机制,以及知识创新链优化机制。
企业的创新是各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创新,而信息化需要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技术、制度诸要素协同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综合理论研究,并结合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可以从四个逐级抽象和深入的阶段来认识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从中探求创新机制的发展路径。
1、信息流通媒介功能。实施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的企业,内外部实体可借助电子邮件、浏览器、文件服务器等方式进行快捷沟通。显性知识以可编码的信息形式存储在系统中,提供了信息共享和跨实体范围的信息检索服务。
2、信息化革新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这是应用于组织结构整合的知识体现,引致了组织协作程度提高和管理优化。由于组织内部存在分工,可编码知识在流通与运作过程中,将因各组成单元的功能及任务需求差异性而出现有选择的淀积,从而呈现知识配置的优化和分布的不均衡性。借助信息系统的媒介功能,不同管理层次的员工可以平等、开放地快速沟通,命令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层级,以及时间、地域的限制,驱使组织架构向网络化、扁平化进行整合。企业在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有能力提高计划精度,减少时间消耗,通过实施时间管理获得速度竞争优势。
3、企业知识理论从知识共享、运作的需求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信息化媒介可以明显地促进知识共享和运作的效率,然而这是一种处于下意识层面的对知识的管理。当企业认识到自己作为知识集合体的本质,能将知识管理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从而主动地为企业充分利用知识资源创造条件,如:激励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开发组织单元的知识学习能力,减轻知识转移的障碍等。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的积聚(学习、获取、存储)、知识评估体系、知识的运用和转化(SECI模型)等。知识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知识价值的鉴别和知识资产的商品化予以充分关注:前者是促使微观知识存量和宏观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性的必要步骤,也是提高知识存量应用效率的重要环节;后者则是知识资产价值和企业绩效体现的根本目标,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
4、信息化条件下的组织、管理优化,和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企业运营管理进步的外象,深入到战略层次,其底蕴和根本目的则是建立具备创新诱导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组织,这类组织具有知识良性动态循环的环境,体现为:知识流通、共享、转换的阻尼小;组织单元及员工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存量来学习、理解新知识;企业管理者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组织中,容忍失败、鼓励创新、全员创新的创新型文化得到崇尚和弥漫;在管理机制上,应能协同发挥创新个体的外部激励和内在的创新自激励;组织的创新不是一时的,而是受到知识的运动所诱导,遵循“知识流通和运用发现创新点或问题涌现创新行动实施产生创新成果再激励”的路径,源源不断地持续产生的。企业创新型核心能力(企业配置、使用资源,以及发现未来机会的能力)由此得以提 升和优化。
以上四个阶段相互交融和影响,逐级支撑,构成一个逐步抽象和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对创新型组织机制形成路径的认知将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
二、信息化对微电子企业知识范畴产生的影响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短,高新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知识的运用至关重要。微电子产业早在1991年即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范围之一。微电子企业可划分为IC(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两类,前者通过CAD软件生产IC功能电路图和工艺版图;后者则通过复杂昂贵的大规模生产设备制造出最终的集成电路。两者分别是技术研发型和生产制造型高新企业的代表。
我们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上海地区部分微电子企业调研了信息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调查表明微电子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受调研企业均实现了内部联网,与外部广域网接通,并拥有或正在筹建对外的WEB网站.受调研的IC制造企业和近60%的IC设计企业建立了用于生产计划、进度控制的信息系统,CSCW(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方式被广泛运用。微电子企业的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环节繁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内生性,能够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而国家对高新企业发展的支持(如高新开发区的建设)也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受调研企业明显体现出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特征。①企业在内部广泛运用网络手段共享知识资源,同时通过外部网吸纳外部知识。受调研员工中,70%认为大部分的企业内部信息由内部网获取,46%认为主要通过外部网获取与工作相关的外部信息。②IC制造类企业基本都通过广域网向供应链上游的IC设计企业客户提供了信息虚拟通道,以便客户在授权的范围内局部访问自己的内部生产数据,进行进度监控,体现了供应链范围的知识共享行为。③通过信息化方式进行任务委派使企业组织架构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层级关系、时间及地域的限制,呈现出柔性化组织的特点,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也有所增大。然而在管理沟通有效性方面,绝大部分员工则认同“工作会议”与“面对面委派”等非信息化方式。
三、当前的问题及对策
就被调研的企业总体来看,对知识的管理还是处于自发性的、下意识的形态。管理者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有了信息系统就实现了对知识的管理。这其实仅仅处于知识管理渐进模型的第二进阶。这种管理形态容易受到市场的短期利益所驱动,因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培育创新竞争力的核心任务,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在享用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容易旁生出对信息系统的非理性依赖。信息化的直接优势体现在可编码知识的共享上,然而应用于默会知识的转移则是困难的,这方面组织单元、个体间的正面沟通和长时期磨 合不可或缺。如果管理者认识不到这一点,过分依赖信息系统来沟通,会产生沟通效率损失,还可能使管理者产生信息接收者拒绝知识转移的误解。在微电子企业员工中对沟通方式有效性的调研结果佐证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知识外溢是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负效应,通过信息系统外溢是引起知识外溢的其中一种原因。在所考察的微电子企业中,存在着通过严格监控信息载体进出,尽可能减少对合作企业的数据共享范围,以及限制离职人员一段时间内不能在本行业从业等手段减轻知识外溢的做法。对合作客户降低数据共享程度一定情况下会引起合作的信任缺失问题,这需要从知识联盟管理的角度加以研究。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企业人力资源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高新产业起步晚,专业人才紧缺,企业呈现人员的高流动性,员工跳槽将引起知识外溢和企业内知识资产遗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要求提高,除了要进行企业规章、常规技能等显性知识的培训外,还需要研究如何将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创新观念和思维方式传递给员工。
面对这样一些问题,企业需要走出片面强调信息化的误区,从知识管理的高度,以及管理要素与信息化协同的角度来完善管理体制。
1、企业管理者应当对企业是知识管理体系的本质有所认知,并要认识到知识良性循环环境和企业知识存量的有效积聚是产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驱动因素,从意识层面上主动实施企业知识管理。企业内设置首席知识官(CTO)和各个层级的知识经理是有效的途径,进而构建公司层面的知识管理体系结构。
2、培育知识共享和转换的良性循环过程。既要促进组织单元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沟通频度,同时也要提升组织单元和员工个体的知识存量及其与新知识的相关性,从而提高吸收、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尤其要重视默会知识的转化: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对体制改变、科研成果产生的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挖掘成功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理念,将其显性化,通过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网络服务器及其他手段广为传播;知识资产默会知识,将显性成果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贯彻到新的创新过程中去。可操作的手段有增加正面协作和交流频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一定比例的人员轮岗制,兼顾开发团队的人员稳定和流动性。应促使个体知识转换到企业组织的结构知识体系中,这种知识体系是具有排他性、难以复制的,能有效避免知识的外溢和遗失。以CTO为首的企业知识管理团队在知识转换过程中应当发挥指导和监控作用。
【关键词】公司治理 会计信息披露 政府管制
一、引言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在于,它能够通过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以及控股股东与其他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来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还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其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而,建立一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安排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至关重要。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这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均衡模型建立在诚实的公司能够找到将自己与不诚实的公司区分开来的方法的基础之上,从而有助于客户和投资者对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公司的产品和证券打一个合适的“柠檬折扣”。但是,阿克洛夫强调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当信息的可靠性难以被证实时,不是诚实的行为将不诚实的行为驱逐出市场,而是相反,不诚实的行为会将诚实的行为驱逐出市场。这种现象无论在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还是在我国不发达的证券市场上都时有发生。
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问题,也是各国公司治理原则规范的重要内容。在目前我国市场还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政府的管制作用,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效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政府管制来保证公司向市场披露信息的真实,从而提高公众对公平市场的信任,这将有利于加深市场化的程度。本文将围绕信息披露制度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着重探讨政府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管制作用。
二、会计信息披露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伯利和米恩斯及其追随者认为,几乎所有股权分散的大公司都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和控制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会导致公司经理人员产生违背股东利益的道德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建立一套能对经理人员进行约束和激励的公司治理机制。而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投资者要能够充分地了解有关公司运作和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披露便是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监督和评价机制中的作用
市场里的企业被认为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特别的合约。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决定了监督、评价经理人员的重要性。由于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它不具有抵押功能 。因此,相对于可抵押的财务资本的投资者来说,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本所有者更不值得信赖,也意味着人力资本所有者容易“偷懒”。换言之,经理人员不仅可以通过“偷懒”提高自己的效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虐待”非人力资本使自己受益。如果说人力资本所有者需要激励与约束的话,那么非人力资本就更需要一个监护人。在实际运作中,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便起到了这种监护人的作用。缔约之后,投资者为了实现其财务资本的保值而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控,就要依赖于公司年报、中报和临时公告等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同样,投资者对经理人的事后评价也离不开会计信息。投资者通过会计信息对公司经营业绩及经理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评价,以便增加下次谈判时的筹码,改进公司治理机制。因此,会计信息是对经理人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基础。
2、在报酬激励机制中的作用
由于人力资本由个人承载,其作用的发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人力资本只可激励而不能压榨。为了实现激励相容,让经理人员分享一部分剩余索取权是有效率的。高度综合的会计信息自然成为激励合同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在实务中,大多数经理人员报酬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是以净收益和股标价格为基础的。如易特勒等人对1993―1994年间的317家美国公司的年度红利计划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12家在其红利计划中至少使用了一种会计利润指标,并且以财务业绩为基础的红利支出的比重占到86.6%。尽管研究还发现近30年来,会计利润指标在决定整个高管报酬激励计划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但是如果仅用股价作为衡量高管努力程度的指标,将会受到一些高管们所不能控制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激励合同中的“噪音”。如果将净收益作为激励的基准之一,将有助于降低这种“噪音”的影响。布西曼和殷杰吉坎等人也论证了该观点。霍姆斯特罗姆在其所提出的相对业绩评价(RPE)方案中,同样考虑了财务会计信息在激励契约中的作用,所不同的是,RPE将公司面临的行业风险过滤掉,从而使高管层的努力能够通过财务会计业绩得到更充分的表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提出了以经济价值增加值(EVA)及修正的经济价值增加值(REVA)作为新的业绩基础来设计管理层薪酬。这两种指标仍然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调整得到的。可见,会计信息是激励机制设计与实施的基础。
3、在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
公司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且它具有状态依存性。假定x为企业的总收入,v为股东最低预期收益,w为工人的合同工资,r为债权人的合同收入。若w+r≤x
4、在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机制中的作用
经理人员总是希望公司能够从资本市场得到投资,但投资者在决定通过资本市场将其财务资本交付给公司之前,需要借助会计信息对经理人的努力水平和行为选择进行评价,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如果投资者意识到自己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被滥用了的话,他们就会慎用自己的投资或者要求一个足以弥补这种预期风险的回报率。可见,资本市场要发挥作用离不开会计信息披露。同样,经理人市场要发挥作用也离不开会计信息披露。经理人市场构成了约束经理人行为的外在压力。如果经理人员想要更换工作,那么在目前职位上的历史记录就可能成为其决定性因素。
三、会计信息披露中政府管制的作用
一些文献把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定义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关于数量和质量的均衡。从上文看来,所谓社会需求,主要来自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而且数量指标包含在质量中,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披露数量多就意味着有相对较高的披露质量。因此,本文将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理解为满足公司治理所需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均衡。
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自愿披露理论认为,市场能够自动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而无需政府管制。根据成本理论,资金提供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公司若想正常融资,除非存在一种合同条款,使得资金提供者可以监督公司经理层的行为决策,以防止他们可能表现出的能力不足或是不诚实的行为。这一系列条款便涉及财务信息的提供及审计的规定。降低成本是促使公司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契约动因。如前所述,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使得经理人员有被替换的可能。这不仅会促使经理人员减少偷懒或在职消费,而且还会促使经理人通过主动披露影响公司价值的信息,降低筹资成本,增大公司价值,以提升其在经理人市场中的身价。与经理人市场相同,接管市场对于信息披露也具有激励作用。经理人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是促使公司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市场动因。由此可见,自愿披露理论存在一个逻辑:公司治理机制需要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而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也会激励公司自愿披露会计信息,从而达到会计信息披露的自动均衡。然而,自愿披露理论建立在完备性企业契约和完全竞争性市场等假设之上。由于这些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该理论不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即使是在市场效率较高的美国,也发生了安然、世通等公司的会计信息舞弊事件。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强调政府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管制作用都非常必要。
1、考虑契约成本问题
虽然竞争市场中的私人契约是自愿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动因,但集体行动逻辑不存在的高昂契约成本却使这种私人契约难以达成。由于公司把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公布于众,使得如何满足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公司经理人员如果试图就信息披露与每一个潜在投资者进行谈判,则不仅谈判成本高,而且信息披露成本也高。作为替代方案,如果试图与所有投资者作为一个集体进行谈判,并订立一个合同,那么各投资者之间将不得不就其信息需要达成一致意见,为此将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成本。而且,由于不同公司会计信息之间的可比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必要属性,会计信息披露就不是每个公司独自权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可见,考虑到私人契约具有较大的成本,就需要有一种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契约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由政府来行使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契约的制定和执行权具有合理性,因为政府拥有制定和执行标准契约的权力,具有比较优势。
2、考虑信息成本问题
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假设信息是完全的,即信息是充分的,而且可以无成本的获得。然而,这一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市场上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有成本的,而且市场并不能约束任何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舞弊行为。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认识,在公司经理人员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鉴于投资者不能充分掌握和分析资料,那些经济效益差的公司可能隐瞒甚至扭曲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反过来又迫使经济效益好的公司为了征服投资者而追加信息成本或退出市场。这将导致阿克洛夫所述的“柠檬效应”――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资本市场的崩溃。
3、考虑解决信息失灵的市场途径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解决信息失灵的基本途径是,在市场机制的分析框架中采用信息经济学提供的分析方法,如信号分离模型――第三方审计。不过,纯市场机制下的第三方审计也存在信息失灵的问题,因为投资者缺乏有关审计质量的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妨碍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因素,而且,董事之间的合作可能造成审计质量低下,投资者却只能得到一小段概括性的、格式化的审计报告。对审计人员的自由选择和对审计收费的不严格监管造成了审计质量的缺失。这些都可能导致审计制度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不能起到它在契约理论中被赋予的职责。在许多会计信息造假的背后,都存在审计人员的执业质量问题。完全竞争市场下,解决信息失灵还包括信息披露原则、私人信息搜寻和信号传递等其他途径。不过信息披露原则和信号传递发挥作用的前提依然是市场有效,而私人信息搜寻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间信息的不均衡分布。
四、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是指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以公司治理为导向意味着该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是随着公司治理的演进而发展的,管制的目标在于促使公司提供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所需的会计信息。现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体系,并各具特色,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管制法规
一般而言,管制法规是以国家法律为基础,以会计规则为核心内容,以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为目的的法规体系。国家建立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法律框架,是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制的根本依据。但是由于各国法律传统不同,会计规则的规范形式有所差别。例如,美国和英国都是不成文法国家,其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规范主要来自国会颁布的《证券法》、《证券交易法》与《公司法》。其国家法律一般只是提出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性规定。为方便法律的实施,两国都建立了独立成典的会计准则体系作为法律规范的补充,并通过获得政府权威机构的支持而具备执行的权威性。而德国和日本属成文法国家,其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规范主要来自《商法》、《公司法》与《证券交易法》。其国家法律不仅提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性要求,而且较详细地纳入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则,并注意法律之间关于会计信息披露规则的协调、完整与系统性。因而这两国长期以来并不存在像美国和英国那样单独成典的会计准则体系,法律直接保证了会计规则的权威性。
2、管制主体
管制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披露管制行为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在美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主体是一个多级的伞型结构。在伞的顶端是国会和SEC。在伞的中部是受SEC支持的独立民间管制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SEC将会计信息披露的大部分规定和执行权交给了FASB和PCAOB,自己保留对独立管制机构制定的规则的否决权。在伞的底部是由会计职业界组成的自律机构――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及其他专家团体,他们对独立管制机构的活动予以支持。这样,SEC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实现了对庞大市场的有效控制,提高了管制效率。其他国家基本上效仿美国的做法,首先在市场上确立一个政府管制权威,如日本是金融厅,德国是联邦证券交易局,英国是贸工部。然后,由政府管制主体将其部分职权转交给受其监督的具有独立性的民间管制机构或职业自律团体。这样在节约政府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利用其专业优势实现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管制。
3、管制内容
管制内容是指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活动所针对的客体。从各国颁布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法律法规来看,管制内容主要分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制及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鉴证的会计职业界的管制。如美国《证券法》、《证券交易法》以及2002年颁布的SOA法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与要求、公认会计原则和审计准则、审认人员的独立性以及审计委员会的构成等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
4、管制手段
管制手段是指管制主体就管制内容实施管制行为的具体形式。由于各国的法律传统不同以及对证券市场管制手段的功效认识不同,各国所倚重的管制手段有所差别。在德国、日本等成文法系国家,政府主要是依据法律来实施管制,而民间机构的作用则十分有限。在美国,政府虽然拥有管制权威,但主要通过授予独立民间机构来负责具体实施。在英国,政府在法律框架下,传统上主要依靠会计职业界的自律规范来管理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可见,各国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手段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政府管制与行业自律的有机配合。但是,在安然事件爆发后,各国都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管制权威。
【参考文献】
[1] Aderlof. 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
[2] Lev.Toward a Theory of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Accounting Policy [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8(Janu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