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路径
一、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提出的新要求
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针对于阅读和写作,新课标明确了新的要求,将关注点转移到作品本身,能通过作品所描述的形象和语言表达来关注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现,并能够把自身对阅读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学生通过对他人作品的分析,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自身独特感受和观察视角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通过一线教学经验,将教学所得、所感、所悟与同行分享,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明确阅读目标,加强方向指导,实现有效阅读的新方法
“开卷有益”阐明了读书的益处所在。但是如何完成初中语文的有效阅读,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确立阅读任务,帮助学生设计阅读时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是有效阅读的方法所在。在对文字的梳理和理解之上,通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表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所确定的主题和思想内涵,这就初步完成了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后,要引导学生对于作品本身结构、写法和语言凝练进行分析,并给予学生有效的训练,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效过渡,在模仿中掌握作品本身情感的升华,并将阅读所感、所悟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增强学生课外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奠定自身文化底蕴,将阅读、写作乃至生活融合在一起,实现有效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就是教师根据有效设计将信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的过程,实现“读写结合”,以课本为依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并积极指导学生的写作。学生从“阅读”中学“写作”,在“写作”中促“阅读”,让阅读和写作比翼双飞。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整合
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交流平台随之出现。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综合素质教学,鼓励教师要大胆革新教学传统,并积极提出新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这就需要教师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进行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一、加大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
1.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习内容
我们知道,初中语文不是逻辑自然学科,而是人文学科。它对于学生的信息敏感性及知识积累程度要求很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仅仅将目光集中在书本学习上,否则只能学到表面,而无法得到深入提高。这就需要学生将目光拓展到信息网络平台,开阔自己的语文眼界,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2.基于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生一般是十三岁至十五岁,他们的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活泼好动依然是他们的天性。而传统枯燥的书本式语文教学,很难长时间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数值模拟和信息仿真特点,可以将抽象枯燥的事物通过仿真进行形象化、直观化。通过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同时,通过对感官、视听、思维等全面的进行信息技术仿真刺激,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1.创设校园网
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备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网络知识的好奇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创建网络平台,将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及名师课堂分模块上传。创建学习专区、讨论专区、分享专区等多维度立体框架学习模式。课文的重难点、复习目标也可以上传到学习专区。而关于学习后的总结,可以上传到讨论专区及分享专区。这样学生就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增强同学之间友谊。
2.基于数字图书馆,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要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一般规定阅读量在200万字以上。但是很多学校的中学生阅读量远远小于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中学生年龄还小,对枯燥的文字阅读难以提起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个新型教学辅助手段,来刺激学生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班级数字图书馆,然后每一个学生创建一个登录账号。在新课内容展开前,教师搜集相关资料,设置教学内容,然后上传到班级图书馆,让学生登录账号查看。海量的资料可以很好地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量。而后在课堂中要针对上传的资料信息进行班级小组讨论,使学生去主动地阅读资料,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
3.基于网络平台,强化专题讨论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语言学科,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求很高。很多题目往往没有定性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创建讨论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大胆设想。例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一课时,教师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可以创建专题讨论。讨论的主题就是围绕“克隆技术的利弊”。然后基于信息网络平台,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然后围绕主题各抒己见。在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的利弊时,便会主动地去搜寻资料以强化自己的论据。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及交际能力就会得到飞快提升。最后,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鼓励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三、总结
综上可知,在当前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地整合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创建数字图书馆、专题讨论、校园交流平台等策略。强化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效果甚好。
参考文献:
[1]李 涛.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学周刊,2012(02).
[2]王雅静.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
关键词:个体差异;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96-02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语文教学存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从个体差异角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从个体差异角度开展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课堂变成"一言堂"。教师在讲台上不停板书,滔滔不绝地讲课,恨不得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要点,而学生在下面不停地记笔记,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听的昏昏欲睡、茫然不解。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多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很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发展,这种语文教学现状亟需改变。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相互探讨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考虑学生个体的特点和感受,从个体差异角度开展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从个体差异角度开展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1合理分组,明确学习合作任务。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指出:"小组合作的基础是个人的独立思考,在合作过程中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并形成合力......"。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合理分组并选好组长,明确小组学习合作时每个学生的任务,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指导过程,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避免出现学优生扎堆,学困生扎堆的情况,以及"一人独撑"的局面。
例如,初中语文教可以先了解掌握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6人,让小组成员自主协商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同时,教师还要选好组长,明确组长职责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推荐的方法选组长。这样既能保证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合作学习,又能保证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2.2设计问题,开展有效合作探讨。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有意识、有目标地设计教学问题,把握好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角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开展有效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段落比较多,但是有比较明确的文章结构,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思路介绍苏州园林的?然后让小组探讨分析文章结构。教师提出有效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带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探讨交流中,让每位学生都产生存在感和被重视感,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加深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积极学习。从依赖教师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到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教师主动讲解,不管是内向的、学习能力强或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都能从教师主动讲解中汲取知识,可能无法及时适应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指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
例如,在《小石潭记》一文的学习中,学生会碰到很多生字生词,如篁竹、卷石底、为坻、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悄怆等等,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合作学习时,每人负责一部分生字词的查阅翻译任务,让成员借助《古汉语字典》查找生字,了解它们的发音、具体含义和用法。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积极发言,给大家分享自己查阅的生字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对他们合理的回答表示肯定和赞扬,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综上可知,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分组,明确学习合作任务,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有效合作探讨。同时,教师也要参与进来,指导学生探讨学习。通过多种举措,从个体差异角度开展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施海霞.基于个体差异的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6,07:60.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起到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重任。因此,实施精彩而又实效的语文教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体验,得到了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实效 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于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这些都有利于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只有实施精彩的教学,才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笔者积极学习和总结经验,并加以实践,总结了几点观点供大家分享。
一、鼓励学生挑战质疑,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教学艺术,所遵循的准则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挑战权威,释疑解难,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例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作者有意将原本做定语的修饰词放在被修饰对象的后面,这样一来,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难免会产生质疑,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从语言规律上进行分析,经过思考,学生会明白,这时作者在强调春的特征,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求异的本质就是创新,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坚持“教学相长”“藏息相辅”的教学特点,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通过生活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要想更大程度地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就要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教师要活化语文教学方法,安排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加强对语文的感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感知理解能力。生活化的语文活动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如让学生声情并茂朗读文章,加强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将课文故事情节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亲身演绎,角色转换,站在文中角色的位置看待问题,通过现场演绎体会文章的意境,辩论大赛提高学生口才和思维应变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展读书大会,随后进行读书心得展示,加强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可以进行语法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例如《皇帝的新装》一课,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听过或读过这篇童话,对其内容比较熟悉,所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研究各个人物的性格,为上台表演作好准备,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就会马不停蹄地作准备,争相上台表演。参与表演的学生亲自做课文中的“事”,说课文中的“话”;旁观的学生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可以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连教学难点“为什么连一个小孩都能看破的骗局却能骗倒皇帝和老大臣”也会迎刃而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表演的艺术性。
三、挖掘情感因素,促进德育教学开展
古人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教不能凭空而论,道德伦理从来不是抽象存在的,而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具体情感密切相关。语文教材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载体,同时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平台,教师要仔细挖掘文章的情感的因素,与学生的情感发生碰撞。传统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字词的学习和文章结构的分析,但却忽视了语文对人文的渲染和情操的陶冶,语文应该是渗透德育思想的重要工具,它是丰富学生的情感思想,培养学生品质道德,提升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者。例如在《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中,这篇文章最宝贵的不是字词应用的精妙,也是不结构的应用技巧,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品质和思想境界,这才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这种胸怀天下的胸襟和谦让的品质正是现代学生所欠缺的,所以传达文章精神所在正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再比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蕴含的美好意境和情感思想,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经历,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提高思想道德境界。
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独立意识
课后练习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布置课后作业是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针对性地设置课后练习和作业。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这不仅是一个巩固强化知识的过程,更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体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分层作业,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内化知识,强化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提高他们独立意识。
总而言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施精彩而又实效的语文教学,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需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实践,提高自身内在职业水平,创新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交流互动,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春茂,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树华.让语文课充满激情【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04)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58
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语文的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文字功底,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也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思想情操的陶冶。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交际能力。人之所以被称为是社会人,就是因为每一个个体都与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失去了这些关系人就不能独立的生存,如何保证这些关系的延续,那就要靠语言的交际能力。第二,精神动力。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它的能量也不可忽视,物质世界是有穷尽的,但是文字与思想却是无疆界的,是故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故许多革命先辈以知识救亡图存,文字给我们陶冶的同时,也是一次修身之旅,是精神世界的丰满的过程。第三,文化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源远流长,语文就是那传承的载体,语文的学习是为往圣继绝学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开创我们新时代新文化的基础。所以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语文交际手段、精神动力和文化传承的作用,语文的教学必须要得到重视,语文的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改善,语文的教学水平必须要提高。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语文学习发挥作用正当其时。那么,应当如何提升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要做到的。
第一,知耻而后勇。毫不讳言的说,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足在那里呢?简单来说应试倾向偏重,虽然素质教育的不间断推行使得应试倾向有所减弱,但是,现在的水平还不够,无论是从教学,还是考核哪个方面来讲,我们做的都还不够。语文应当是包罗万象的,不只是诗词歌赋、元曲、小说,同样的也不仅仅是散文、诗歌、议论文、说明文等等。
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些都只是语文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是有必要好好学习这些的,但是,在学习这些的时候,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形式当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否则语文的学习就好像是走过场,导致学起来味同嚼蜡,学生学得吃力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是我们的耻,既知耻,如何勇?这是语文教学永不过时的话题。很简单的三个字:真素质。何为真素质,就是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常识的前提条件下,花大时间,用大力气深刻剖析我们课本以及课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而不仅仅追求死记硬背,不仅仅要求看到多少修辞手法,说明方法。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同学们在语文海洋中畅游而不是在应试的教学氛围中囚困。我们的素质教育不是八股取士,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已,所以我们的追求不是学生能够通篇诵读《文心雕龙》、《古文观止》,也不是《史记》、《唐诗》倒背如流。我们的教育只是为了偷窃一缕时光,让学生能与写下那些名篇的作者无视时光的对对话;只是为了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是为了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透过文字闻闻书香,仅此而已。
第二,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要知道我们的教学目标,要知道我们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方法的不足,学习体系的漏洞。
一方面,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一路朝着目标前进,绝不改弦更张。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很明确,常用字词的识记不必多说,这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我们学习课文的一种附带收获,相对于字词的识记更多的精力我们是投放在了语文常识的学习与课文内涵的剖析上,闻弦歌而知雅意是我们语文学习比较高级的一个的目的,可以算作是终极目的之一。
另一方面则是要求我们每一个老师投入更多心血在学生身上。掌握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进度、学习程度、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尤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和学生交朋友才能与他们更好地交流,也才能更好的更及时的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这样的交流体现在课内也就是课堂上的时间,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课外,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且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可能都不一样,所以课堂上的时间是处理共同问题的时间,也是大家共同学习的时间,要尽量保证大多数共性问题能在课上解决。每一位同学的不同问题我们可以课下交流,以我们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解决问题,确实有难度的问题辅助解决,多使用启发式教育方式,少一点填鸭式教育。另外课外时间同学们也可以自发的组织学习,通过我们给予的帮助让部分同学学会,学好,学精三步走,再让这部分同学先学带动后进,通过自身经验帮扶基础较弱的同学解决问题。
第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变学生的“要我学”思想为“我要学”。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我们的同学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还是有所提升的,当然其中有着课本选材的精心苦心的作用,但更多的我们还是看到了同学们求学向学尚学之心。既然每一位同学都是有着尚学之心的,那么如何挖掘出每个同学的学习潜力,让他们的兴趣变成持久的动力,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这就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丰富课上的教学形式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中之重,从这一点出发,影音文像各种资料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工具。我们手中的资源并不仅仅是单单只有课本,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信息获取变得更加简便易行,完全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方向,有目标的拓展。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见闻,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都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