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观念;课堂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6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106

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地理学科一直被边缘化,绝大多数学生对该学科都不太重视。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大力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质量,需要每一个地理教师深思。根据自身实践和课程改革实际,笔者认为,首先地理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一、研究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下,只具备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论和经验,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深刻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再以教材为中心,也不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新课程改革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在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上做足功课,从而创新教学手段,树立新的教学观。

二、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过去教学中,教师把具体的知识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灌输,而忽视了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分析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求知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师不能统一要求学生,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要承认和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学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就比较陌生,他们学起来就会感觉困难一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对所教内容进行创新和整合,调整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其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和活力的人。

(三)要注重“双基”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传授,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载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夯实学生的双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要挖掘地理课程资源,实现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地理课程资源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地理教材上的内容,还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网络资源等,这都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需要教师,因此,地理教师自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下应构建开放的课堂,作为教师,应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实现教学资源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也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材知识一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重新整合课程资源,运用多种丰富课堂,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探索,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三、不断总结,认真反思

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吸取教训,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每堂课结束以后,教师都要进行自我评价,明白自己成功的地方,以及失败的地方,并找出失败的原因,发现不足及时完善。其次,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三,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学结束以后,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看法,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教学,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虚心学习,不断成长。

四、实施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把这一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手段,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逐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际课堂上,很多教师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不注重启发和引导。试想,若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学生的思考会有深度吗?学生能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吗?学生为了满足教师的要求,匆忙间的只言片语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又绕进了传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去。其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促的关系,学生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提出和其他学生和教师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想法,加强和学生交流合作,尊重学生的情感。在这种氛围中,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大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树立良好的新课程标准意识,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项课程改革和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营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立体空间,让学生享受轻松、愉快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提升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廖宗盛.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4).

[2] 刘兰芳,田亚平,邓美容.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摘要:吴传钧院士在谈地理教育改革问题时说:“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发展地理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又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认识自然世界也认识人文世界,并且通过对两个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懂得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自觉地保护资源与环境;进而树立全球一体的思想,更好地理解和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是中学地理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就成为广大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实施好的地理课堂教学,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探索与研究

课堂教学受课堂教学内容和时代要求的制约,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应“以人为本”,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手段,艺术地展现中学地理丰富的教学内容,其应具备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采取激趣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是一门小学科,在中招考试中不考,高考中所占比重也不大,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也不会太重视。因此我认为地理课堂一定要有新颖独特的、广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有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地理课堂上来,牢牢把握住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师少讲,学生多讲,多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其根本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为中心。

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活动中,更要做到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共同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地呼吸这种亲切的地理教学氛围中,因此地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导线”,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读图思考、列表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适当点拨思路,使学生跟着老师一环扣一环地去想去说去做。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组织,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填注重要的图表,是巩固思维成果的必要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图,阅读教材,勾出重点,分清主次,理清因果关系,分析图形、以图释义,动手绘图能力等。如在讲“中国的地形”时,以主要地形为线索,让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赛,绘一幅中国地形图,既要照顾学习基础差、动手慢的同学有机会动手训练,又要培养学习好的同学完善本组地图的协作精神。

二、突出浓郁的“地理味”

地理课最大的特点是图多。人地关系、空间概念和地理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体现“地理味”的三个突出表现。其中地理教学是关键;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正确分析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功能十分巨大。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恰当的地图教学,首先从认识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结构,然后再逐项逐步紧扣教学内容启发设问,让学生通过位置及相关事物分析读出图中的地理内容和地理特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作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分析,对多种要素叠加的图,则采用分要素化繁为简,分解教学,最后叠加恢复地图原貌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目前地图的展示应尽可能用幻灯、投影、微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应尽可能的配备相应的地理模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通过识图、拼图、填图、绘图、联想分析图的反复训练,学生的眼、手、口、脑并用,其观察力、记忆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都可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进而把知识落实在图上,达到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还可锻炼其胆识和心理素质。

三、感染力极强的语言

地理教学语言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师传授地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最基本的工具。无论在以前的传统教学阶段,还是走向现代化教学阶段的今天,无论教师使用何种现代化教具,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灵活多样,地理教学最后都要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达来实现。每个地理教师在其地理教学实践中,都形成有不同特色和风格的教学语言。不同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科喜爱与否。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能以其出色的教学语言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兴趣而乐于此学科的学习,课堂上思维活跃,甚至逐渐产生将来献身于地理科学的想法;如若教学语言枯燥乏味,则会使学生渐渐对地理学科失去兴趣,课堂教学得不到学生的配合,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视听课为受罪。因此,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最终决定学生的地理学业成绩。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或绘声绘色,或幽默诙谐,或启发诱导,或慷慨陈词,或点头赞许,或热情鼓励,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勇于提问,大胆发言,跃跃欲试,积极参与,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若同时配以新颖、美观、快速精练的板书、板图、板画,醒目易记,则能进一步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如醉如痴,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情操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既学会知识,又掌握方法。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激发兴趣 探究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开始实施,新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但是,由于近年来中考不考地理,在初中有的学校领导、老师也不重视地理教学。针对这些情况,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应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我就本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一、充分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一个学好地理的良好开端。

怎样才能形成兴趣呢?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则是来自教师的积极诱导,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端正他们学习地理的态度,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有的学生之所以讨厌学习地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感到地理枯燥无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造成的。因此,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我们地理课堂搞活,使学生感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上启下,巧布疑阵

这种新课导入形式,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同时巧设疑问、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形成。如讲解俄罗斯可以这样来导入:挂世界政区图,提问学生:“亚洲和欧洲已经讲过哪些地区?”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指出哪些地区还没有学?这样来引入俄罗斯的讲解,同时也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俄罗斯国面积的辽阔。

(二)联系实际,时事导入

这种方法是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单刀直入、切入主题。如在讲课时,可以这样导入:2007年国庆节,全国上下举国欢腾,而刚过完国庆,我国的冰城哈尔滨就开始下雪,报纸上刊载的标题是“看完烟花又见雪花”。

(三)巧用诗歌,创设意境

恰当地使用诗歌来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如讲水循环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一句诗来引入这一节的学习。

(四)引用故事,妙趣横生

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讲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时,学生对“宇宙”的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但教师只要把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故事一讲,然后问孙悟空是不是到了天边呢?没有,他翻百个跟头也不能到达天边。这样给学生形成“无限大”的概念。“天”就是“宇宙”,那么“宇宙”就是无限大的空间、无限长的时间。

(五)引用漫画,寓意深刻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又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森林资源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地,产生了生存危机,所以,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

上面我们从教学方法上来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就地理学科的具体特点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来谈一下怎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2)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书、图、粉笔、嘴,很显然不适合现代学生,因此必须采用信息量大、快捷、准确、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如幻灯、电影、电视、电脑等。

(二)改变落后的授课模式,增加“花色品种”

落后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可增加“花色品种”加以改进:(1)学生主持“听我说”节目。即每个学生准备某方面的地理知识,每堂地理课轮流主持3~5分钟“听我说”节目,由于学生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成功”演讲的机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2)地理课――游戏课――野外实践课。在一些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3)开放式代替封闭式教学。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如讲“天气预报”可在气象台上;可去环境监测站学习“环保知识”,并了解本地污染及治理情况。(4)成立校园社团。如成立一个地理协会,定期举行活动或举办图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

四、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地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兴趣持久,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深爱上地理,认真钻研地理知识。

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纸杂志,不定期编辑地理手抄报、墙报

2.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一些专家谈“热点”问题。

3.组织兴趣小组,如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等。

4.经常组织地理知识竞赛。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 新课程标准 高中 课堂活动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79-01

高中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与社会性,属于科学学科。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进行提高,更要引导学生将地理学科知识与自己的价值观形成进行结合。学生的人文素质会在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培养与提高,使学生通过高中地理学习而成为更有思想与头脑的人。许多老师认识到学生人文素质在高中地理教学培养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但很少有老师可以真正做到这一点。因此,笔者选择学生人文素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的策略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加强教学思想转变,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利用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人性与素质造成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形成以及学科与人性之间的转换,是高中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对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思想进行转变。许多高中地理教师没有重视到地理学科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当下,高中地理教学环境发生变化,老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要肯定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主观意识以及学习态度进行构建,促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体验。另外,老师还要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利用不同教学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发言,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

二、加强课本素材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课本是高中地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材内容中渗透着许多人文精神。将课本中与人文素质相关的内容进行调动,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受到影响。高中地理教学材中有了更多的活动设计内容,使得地理教学内容具有了较强的时代性。特别是在人文方面,许多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就在地理知识体系中。因此,当代高中地理老师要针对教材,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更能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培养。

比如在进行《怎样看待农民工问题》的问题研究活动的时候,这个课本素材中就有着很多的人文信息,老师利用组织学生进行农民工问题的讨论,可以加强学生对社会不同工种的了解。老师需要利用课本中的这一研究课题,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弱势,使学生正视与尊重农民工,以加强社会的和谐程度。在这样的课本素材挖掘中,学生会对地理学习内容中的人文知识有更强的认识。

三、加强课堂活动丰富性,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课堂活动的丰富性,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不要将地理教学局限在课堂之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培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地理知识的引导下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了解社会现象,加强地理教学的人文性。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地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周边所见的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总结,并针对自己的个人经历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进行阐述。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个固定且安全的地点,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进行调查,让学生每人上交一份调查报告,作为高中地理学习任务的完成结果。这样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高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存在,有利于高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大提高。

四、加强师生关系密切,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合理性与高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高中地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联系。要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提高,老师需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与民主的关系,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发言,肯定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老师要提高与学生对话的真诚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满足。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找到高中地理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成功体验的形成。

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与学生进行合理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人文环境。在课堂中,老师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学生认识到自主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人性得到有效的发扬,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会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需要老师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有效的挖掘,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为学生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只有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起默契,才能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笔者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出发,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高中地理老师可以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王红霞.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J].大观周刊,2012(10):245-245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合作探究;归纳创新;敢于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38-01

在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主体意识的本质特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就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在地理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转变角色、构建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质疑,建立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主动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契诃夫认为:“就教学工作的效果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活生生的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只有对老师、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的兴趣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表现在要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教师要允许学生随意提问,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学生表现好时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表现不好时也不能轻意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创设问题、主动探究,促成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特别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主动探究的空间,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究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讨、发现的时间,将枯燥无味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一幕幕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积极健康的心态,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满腔热情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合理的情境与机会,营造出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上课刚开始教师就要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口头(肢体)语言、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根据地理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课型,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问题,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提出,若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明白: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提纲,问题设置的是否准确、简明和恰当是一节课成败的根本。接着就是学生针对问题学习课文,自主探究,由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自由组合、合作探究等形式,解决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素养、学习方法、学习潜能、情感体验等都得到较大发展。

三、采取特定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