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师 多维能力 素质修养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揭示了儿童认知的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维能力。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广州白云江夏小学的语文教师团队一直在此方面不断尝试和探讨。现结合本人教学经验,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具备一定的多维教学法,就应该努力应做到

(1)善于保护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保护学生显露出来的创造意识,做到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驱使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世界,注意学生的新鲜直接感受,即灵感爆发式的领悟和理解,积极肯定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见解,让他们燃烧起创造思维的熊熊烈焰。

(2)教师首先善于生疑激趣,方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争辨。当然一个有良好思辨能力的语文老师在组织争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有分歧问题的争辨,要引而不发。引,是为了打开思路;不发,是不过早地下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思维的深化周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对带有推测性问题的争辨,应引导学生抓住实质。第三,对反常性问题的争辨,要引导求“常”。最后,对疑窦较深的问题,要适当暗示。暗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去进行创造性思维。暗示的方法有多种:①“边缘”暗示。即围绕疑难问题,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的“边缘”问题作设问启发,逐步导入并接近问题的核心。②“原型”触发。即拎出一般人头脑里常有的原始想法,再把它推到眼下新问题场合下加以审视,就容易发现思原型维的缺漏的荒缪。③设疑暗示。即教师有意识地设疑问难,打开通的真理的闸门。

(3)语文教师善于抓住时机,点拨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维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中,应善于抓装愤”、“悱”之时,巧妙点拨,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常见的点拨包括:直观性点拨、情境性点拨和联想式点拨。当然,这些都要求教师提供与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某点上有近似或间接联系的直观演示,促使学生思维畅通。即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有新感的境界,让学生张开智慧的双翅,去探求解决问题。就象牛顿因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弗来明从葡萄菌突然死亡而发明青霉素那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迁移式点拨也很重要。这是启发学生从已知问题去思考与之相关的新问题的一种方式,却所谓“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经常引导学生求同或求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修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让学生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而且要有高尚的师德、进取的精神、无私的爱心。由此可见,教师的修养是决定语文课质量高低的关键。

(1)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人说,文史哲不分家。实际上,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是个杂家,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我们一方面要给青少年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更为迫切的是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许多语文教师不读书,不写作,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老师的文章比不过学生的习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社会上的突击学历,弄虚作假,世人已是见怪不怪了。实际上,教师队伍也在逐渐被人称为“没文化”族,而高级不“高”,优秀不“优”,也不是什么嫉妒之语了,而是事实。所以,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势在必行,应扎扎实实地做到一个“真”:真读、真写、真提高。

(2)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纯熟的教学技巧。现在许多语文教师还墨守着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模式,陈腐落后,课堂效率极低。教师教得疲倦,怨天尤人;学生学得枯燥,味同嚼蜡。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语文教师应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不应是一个只看眼前的“近视”。如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料,关键是肯不肯学,善不善学的问题。

(3)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真”人。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性情中人,不伪饰,不做作,不矫情,不欺骗,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试问:教师自己的灵魂都没洗净,怎么去当“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语文教师的人品要正,师德要高。“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是优秀的。

三、结语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一方面我们要从学生角度研究相应的教学法,另一方面也要研究教师的多维能力培养和教师的修养问题。双管齐下,我们的新课改才能取得成功。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护理模式 综合素质 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观念,要求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给予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个方面的护理。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护理教学中应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1.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养的依据

1.1 护理工作的作用日益重要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病人康复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某些疾病中护理起到的作用甚至和治疗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在以往的观念中,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方法是执行医嘱和护理常规。上世纪70年代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这一新的医学模式,不仅重视病人的疾病本身,而且重视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心理及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它的提出将促进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在这一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们认识到医护双方是合作伙伴,护理工作的方式是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这就真实地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1.2 护士的心理特点

护士正处于青春晚期(17―20岁),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强。教师在进行护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有助于护士拥有丰富的联想和向纵深发展机会;才有助于护士对问题全面、正确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解决;才有助于护士智力及非智力的共同提高。这样既可以满足她们认识和情感的需要,又可以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

2.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护士素质教育观念

回顾护理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在护士素质教育中有三个误区值得注意。第一,护士素质教育简单化。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仅仅是开设一些与素质有关的讲座式课程,如护士的仪表、举止、语言等。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简而言之,是使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的品格修养、功底或发展的身心基础,从结构上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可见护士素质教育是全方位、全时空的。第二,是护士素质教育片面化。近年来,在护士素质方面,时而强调业务素质,时而强调心理素质,把护士素质割裂开来,以偏概全,以某一方面的素质替代人的综合素质。实质上,素质是人的体质、性格、气质、知识、品质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因此,如果只重视某方面素质的教育,难以培养出较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第三,是护士素质教育局限化。考虑学生的个性因素较少。学生各自的特质差别很大,入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原因及对护理工作的看法迥然不同。因此,在录取护士时,应尽量优先录取热爱护理专业的学生,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护理人才的成功率。[3]

3.在护理教学中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3.1 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

思想素质是根本,是当前影响护士发挥作用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护士素质教育中,应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在护士的两年理论学习期间,注重在护理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护士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培养,护士要具备较高的慎独精神,正确的道德行为,自爱、自尊、自律、自强。能够正视现实、救死扶伤、廉洁奉公、实行人道主义。

3.2 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

护士除必须掌握护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外,为适应社会和护理学科发展的需求,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养成正确的审养观,培养一定的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文化素质是基础,提高文化素质符合社会的实际,有助于护士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思维能力、业务素质。由于护理专业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文化水平偏低,加之中专护理教育偏重于业务技能的培训,因此文化素质教育一直是护理教育的薄弱环节。护士的文化基础不宽厚,限制了今后的发展,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处于被动地位,发达国家把护理教育放在大学进行是很有道理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护理教育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纳入高等教育,因此,对护理专业应增加文化基础课学时。可根据学业生的不同层次,开设文学写作、医学哲学、美学等课程,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搞好护理专业的文化建设,在有限的条件下,使学生文化素质有一定提高。

3.3 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

南丁格尔说:“护理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现代护理专家说:“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护理的艺术性,在于护士通过自己的形象表现出专业的独特的美。所以,护士只有对护理本身不断地学习、练习、领悟、尊重和理解,才可能不断地丰富、完善自我,从而在社会中树立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3.4 加强身心素质的培养。

加强身体素质的培养。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特殊的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具备健全的体魄,精力充沛。所以要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健康的食谱,追求合理的营养,并积极开展健美操、韵律操等的运动与比赛。另外还要护士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规律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护士的综合素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如何在护士的心理不成熟,在校学习时间短的客观条件下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笔者在教学中收到一定效果,但还需深入探讨,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4.1 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抓住她们的心理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贯穿护理教学过程。首先,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医院实习等让她们切身感受一下护士素质的美与重要性。其次,通过学习,提高她们对护士素质的认识。最后,让她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练习,让这些素质逐渐具备在自己身上。

4.2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注重采用诱导的方式。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尤其是基础护理学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她们良好的素质最能诱导学生产生美感,进而不自觉模仿,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模范诱导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

[2]胡佩诚.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5.

[3]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4]马培芳.美育基础知识[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8.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

一、中职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与统一。语文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

二、语文教学现状

最近几年,职业学校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办学活动中注重专业技术课程,轻视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出现了重“专”轻“文”的现象。

1.语文基础知识薄弱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也是人文素养的基本。中职学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很多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还有一部分在社会上工作过几年,发现自己缺乏专业的技术技能,来充实自己的专业技术。因此,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对于语文教学没有过多要求,从而导致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大多数学生词汇积累量少,语文能力较低。由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匮乏,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欠缺,不会运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缺乏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建立不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2.学生缺少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

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是整个教育的垫脚石,而中职学生学习语文没有自主意识,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课上不认真听课,不记笔记,考试应付,学到的语文知识少之又少,没有主动探究的精神,没办法理解和体会语文作品所表述的丰富文化内涵,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阻碍了人文素养的发展。

三、人文素质的培养

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1.转变思想观念,认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必然,同时更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是专业人才的教育,更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缺乏基础的人文科学知识,不仅会影响以后的生活,还会影响思维的发展和个人的前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由此引起学生的重视。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各方面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以科学的态度,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观念,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3.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中职教育要完善其教育制度,不能一味强调以就业为目标,而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人文素养就是必需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关爱等有机统一的综合素养,这是现代人身处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时必不可少的素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语文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人文素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4.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全部心理特征的结合。心理素质是人文素质的第一要素,心理素质的良好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中职学生大多意志力差,缺乏进取心,很难持之以恒,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宽容,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是关键。

中职语文教学应依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针对学情,根据实际需要统筹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程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综合素质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素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等;第二,心理品质素质。让学生从内心喜爱数学,有一种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第三,文化知识素质。学会相应的知识并加以运用,例如能够进行四则运算,可以运用方程解出简单的应用题等。教师要从各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关于学习数学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素养结构

小学生在各方面发展都还不成熟,因此这个阶段是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同时,如果没有好好引导,也有可能导致小学生养成一些坏的习惯。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时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迫在眉睫。根据我个人实际以及查阅文献的结果,我将着重培养他们以下几方面:上课认真听讲,仔细阅读课本,勤动脑勤动手,独立完成数学作业,拥有一种数学的逻辑思维。

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意义

如果小学生提高了数学综合素质,那么,不仅在数学成绩上有明显上升,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所获益。例如,在学习周长的时候,应用于生活实践,学生可以直接拿尺子围着轮子绕一圈看看周长是多少,若尺子不够长,还可以直接测量轮子的直径,计算得出轮子的周长。在买卖找零时,运用数学心算,快速结账等。这是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上述对数学综合素质意义的分析,认识到其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呢?我将从以下三个过程进行总结论述:

1.自主性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数学知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心,那么,他学习起来就会有强烈的主动性、积极性、愉悦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在数学的天地中愉快探索。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堂课要教授的内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别出心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例如,用故事引导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等让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从而乐于学习,形成自主性学习。

2.探究性学习

创设情境法不仅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例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看是否能从课本上得到答案,接着让学生勤动脑勤动手,独立思考,老师予以协助,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例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满足感与快乐感。

3.合作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它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还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互相讨论,启发数学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使学生数学成绩明显提高。

这只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一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我们还要在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综合素质,使其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够做到运用自如,举一反三,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 综合素质 评价 模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2-150-03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牵动研究生教育深刻变革的系统工程,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开展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则是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管理环节,也是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就成为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长效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1 目前高校研究生考核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加,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效率;然而,在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合理性与公平性方面,目前的评价手段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评价的指标体系存在缺陷。高校对研究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第一年的课程考试、第二年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第三年的论文答辩这几方面进行。这些评价方式能起到一定监督作用,但评价体系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由于各高校对研究生的课程考试管理相对比较宽松,课程成绩差异较小,参考价值有限,却忽视了定位研究生高层次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些指标因子,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

(2)评价程序过于繁琐,手工评价操作机制不透明。现行大部分综合评价手段具体操作中或多或少会存在评分不够民主的缺陷,导致综合评价变相地成为了“综合调整”,产生了许多“关系分”、“情谊分”,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2 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新体系模型构建

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属于多属性决策问题,本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综合本校二十余位研究生管理人员的意见,共设定了五个一级指标和十六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新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对每项指标分配了权重,如表 1 所示。

本文建立的新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模型借鉴了以往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评价过程科学合理,可行性强,其具备以下特点:

(1)评价指标的全面性。该评价体系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项传统的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强调了创新精神与社会实践能力这两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特质,同时也引入了研究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考评,可以全方位的反映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综合表现。

(2) 对不同测评对象的导向性。在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往对不同测评指标完全一致的权重分配明显难以满足各学科的不同培养要求。因此,高校应该采用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的模式:由学校制定研究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的总原则,总原则需要体现出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统一的共性要求;各学院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制定各自的评定实施细则,各测评指标的权重要针对其重要性进行合理分配,对更为重要或亟待强化的测评指标赋予的权重更大,从而明确本学科研究生的发展方向,引导研究生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对学习成绩、科研等比较容易量化的指标,要制定好核算方法,通过计算加权平均分和加减附加分等方式实现评价;而对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等比较难以直接量化的模块,可以通过对研究生该素质的外化行为特征的测评来推断其内在素质,因而需要制定比较细化的等级考核标准并合理设定不同等级的测评得分分值,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进行评定。

(4)各考核指标权重分配的动态性。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测评,需要包括课程学习、开题、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答辩等多个阶段,研究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和科研任务不同,因此在不同学年各考核指标的权重分配应有相应的变化。如在第二、第三学年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参与科研工作,需要评价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科研工作上来,应当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分的权重,同时导师评定的权重也应有明显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保证测评结果的科学性与实时性。

3 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新体系模型应用实例

在对中国石油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2011 级研究生进行第一学年的综合素质测评的过程中,各一级、二级评价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具体步骤为:

(1)建立测评指标的多级递阶结构,即前文中表1所示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2)采用AHP法构造判断矩阵。通过相互比较以衡量同一层级的各因素对其上一层级某因素的影响程度,用标度 1-9 来衡量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学院邀请了本校多名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专家和教授针对研究生各年级的学习特点,比较各指标的相互关系,构造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如研究生一年级各一级指标相对于总体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H11如下:

(3)权向量计算与矩阵一致性检验。本文通过matlab软件求出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后即得到该层级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级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并通过随机一致性比值CR (CR = CI / RI)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CR值小于 0.1 可通过一致性检验,如果CR值大于 0.1 需要重新构造判断矩阵。由上文中各矩阵得到的权向量和检验值见表2。各一级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的CR值均小于 0.1,因此,各矩阵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由此可以得到研究生一年级各项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针对研究生一年级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的培养特点,确定自评得分(S)、班级测评小组评定得分(R)、导师评定得分(T)、学院评定得分(C)的比例为10%, 30%, 30%和30%。以思想道德表现得分A1为例(思想政治素质、实践能力和身心素质其他各二级指标算法相同),有: (1)

将表3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值与每位研究生根据式(1)计算出的各项指标最终加和,即可获得该同学研究生一年级的最终综合素质测评得分。

该研究生综合测评体系自2010年起在我院使用,测评对象为我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从表3得到的结论来看,在评价指标的排序中,C项即“创新精神”这项得到的权重排在第一位,这也符合现在高校研究生评价体系的趋势,与实际的情况也是相符的。该体系的测评结果可以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对在校研究生素质教育及评优评先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基本全面科学的反映研究生在第一学年的综合表现,与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非常相符,得到了学院师生的广泛认同。

4 结语

本文在原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步骤明确、逻辑清晰、操作简便,能够较好地反映评价目标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评价方法的某些弊端,为解决其他现实决策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同时,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权重赋值,以便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准确地对本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此外,在今后的操作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学历硕士和专业硕士在不同年级的各测评指标得分的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本测评体系。希望通过该测评体系的推广,能够激励研究生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强化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裴劲松,张影强.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9):24-27.

[2] 熊礼波,汪菊娇.层次分析法在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5):90-92.

[3] 张云华,毛东升.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5):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