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快递行业市场细分

快递行业市场细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快递行业市场细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快递行业市场细分

快递行业市场细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快递;市场分析;欧洲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44-02

1 全球快递物流业发展状况

快递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快递服务具有可保障、快速、可靠、需求导向、全球范围、整合、门到门、全程可追踪等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JIT模式的广泛应用等,快递服务需求日益增多,而邮政和普通货运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而,快递业得以快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业务。从所运送的物品来看,快递业经历了从文件、包裹到专业物品(如高科技产品、半导体等)的发展历程。通常而言,快递业所运送的是高价值、低重量的物品,如电子产品、工业样品、医药产品等。发展到现在,使用快递服务的行业已遍及国民经济大多数主要行业,如IT、医药、电子、工程、纺织服装、装备制造、财务金融服务业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2 欧洲快递物流市场分析

2.1 总体市场

欧洲是全球快递物流的第二大市场。2004―2008年,欧洲快递物流市场总额从438亿美元增长到51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9%,欧洲快递物流市场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增长率低于3%外,年增长率均在4%以上。根据英国Datamonitor公司的预测,2009年至2013年,除2009年继续受危机影响增长率趋缓外,其他年度增长率均将在3%以上,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2003年的快递物流市场总额将达到593亿美元。

2.2 服务市场细分

快递物流主要可分为包裹(Parcel)、即日达(SameDay)和次日达(NextDay)三种,其中最主要的服务是包裹和次日达,2008年欧洲快递物流市场的这三个细分市场所占比重分别为47.0%、6.6%和46.4%。

2.3 国别市场细分

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是欧洲最主要的快递物流市场,按2008年的数据,这四个国家分别占据了欧洲29.2%、21.6%、17.9%和9.8%的市场份额,其他21.5%的市场份额包括比利时、捷克、丹麦、匈牙利、荷兰、挪威等。

2.4 市场领先企业

欧洲快递物流市场主要由几大“领先者”企业所占领,按照市场份额排序分别为DHL(敦豪国际)、TNTNV(荷兰天地集团)和FedEx(联邦快递)。在欧洲各国的快递物流市场,现有的领先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新企业很难进入这一市场。

3 推进快递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3.1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经济的运行方式。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依存度和经济关联程度逐步提高,对快递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需求,这主要表现为国际快递服务的快速增长。

3.2 制造业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的变革

企业竞争的加剧,使得JIT、直销等新型生产和销售模式得以广泛推行。企业在供应、销售等领域的时间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导致快递服务的生产服务需求来源愈加广泛。欧洲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0%的企业认为零部件的“次日达”快递在企业零部件供应领域非常重要,这些企业中有40%称其原因是JIT生产模式的采用,将近90%称其原因是维修用零部件的需要。

3.3 居民消费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虚拟零售业得以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逐步得以改变,网上购物越来越频繁。另外,消费者生活和工作节奏也逐步加快,相关因素均使得快递服务的生活服务需求快速增多。

3.4 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与快递相关,交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航空技术、运输网络和城市交通智能化技术等领域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为条码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信息追踪技术等方面的革新,这些成为快递业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4 快递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

4.1 快递业对GDP有较大的直接贡献,可创造大量的就业

从宏观角度分析,快递业不仅可实现可观的增加值,也可创造大量的就业。根据牛津经济预测中心的测算,2003年全球快递物流业对GDP的直接贡献为640亿美元(按增加值计算),这一数据是家电业的两倍、造船业的50%。到2013年,快递业对全球GDP的直接贡献将达到1350亿美元。2003年,快递业直接创造了125万个工作岗位,间接创造和派生出的工作岗位有140万,合计提供265万人的就业。到2013年,快递业对全球GDP的直接贡献将达到1350亿美元,将直接创造210万个工作岗位,间接创造和派生出240万个工作岗位,总计提供450万人的就业。

4.2 快递服务有助于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

快递服务的快速性,使企业可实现从价格更低的供应商处进行采购,从而可降低采购成本。快递服务也可使企业实现集中化的、更加科学的仓库布局,从而可降低库存成本。快递还可使企业更加便捷地处理维修、退换等售后服务事宜,从而可降低售后服务成本和商誉损失。另外,快递服务还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缺货损失和生产、设备中断的风险损失。对意大利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没有“次日达”快递,由于设备部件在需要时不能于第二天到达,可导致企业每年平均有3天以上的生产中断,部分企业认为这一中断会达到20天/年。

4.3 快递成为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重要支撑之一

企业经营模式逐步发生变革,快递已经发展成为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服务需求内容。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展、产业的跨国转移、企业工厂或仓库经营布局模式的转变、销售模式的变革等,都需要快递服务予以支持。对欧洲企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3左右的企业经常性地使用快递服务将产品送达客户,1/3左右的企业经常性或偶然性地使用快递服务将部件运送至企业的其他工厂。另外,有很多公司在公司内部、分公司或分支机构之间使用快递服务来传送法律文书和企业报告等文件。

快递行业市场细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购;校园快递;物流;服务

1 我校发展校园快递的背景

1.1 学生逐渐成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

近年来,网络购物发展十分迅猛,根据第一财经网提供的信息,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大约1.85万亿元,比2012年的1.3万亿元增长了42%。而据天猫官方微博最新消息,2013年仅双11“光棍节”支付宝交易额达350.19亿元,这相当于中国日均社会零售总额的5成。信息显示,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涨了1.8倍,而网络零售总额则飙涨了19倍。随着网络购物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加入到网购阵营当中,有关数据表明,在中国超过1亿的网购人群中,16~32岁的年轻人占83%。换而言之,中国的网购人群当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学生已经成为网购不折不扣的主力军。

1.2 网购的快速发展,校园师生对快递的需求与日俱增

目前,我校在校师生人数接近7000人。网购的快速发展,激发起校园师生对快递的需求,这也促进了校园快递的迅速发展。由我校物流专业学生成立的快递调研组对校园周边的快递公司进行了实际调查,对校园快递的现状汇总如下:目前四通一达(即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速递、汇通快运、韵达快递)在我校的每日派件总量超过500件,其中申通、圆通均超过了100件,中通、韵达、汇通次之,顺丰和EMS各约为30件左右,各快递公司均反映我院近一年来快递需求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以下图1为快递调研组对学生使用校园快递情况的调研数据。

1.3 校园快递的服务现状满足不了与日俱增的快递需求

1.3.1 我校实施的是封闭式的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内没有设置快递公司的点。长期以来,快递员派送我校师生的快递件都是在学校门口进行交接,而且时间基本集中在正常上课时间,对于教学部门的教学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相关制度禁止学生利用上课时间接收快递。

1.3.2 学校加强管理之后,催生了一批校园兼职快递员。以物流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为代表的班级当中,部分学生与快递公司合作成为其在校园的兼职快递员。兼职快递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量学生利用上课时间收取快递的问题,但因为缺乏统一管理,这些兼职快递员私自设立服务标准。如圆通公司的人,一方面享受快递公司补贴0.5元/件的待遇,另外在没有提供上门服务的标准下还向收件人加收2元/件的费用,相当多的同学对此做法颇大怨言。

2 我校物流专业发展校园快递的条件分析

2.1 专业优势

我校物流专业定位为仓储快递方向,并开设了快递业务操作等专业课程,学生对快递业务操作有一定的认识,对快递行业的服务现状也比其他专业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在师资力量上,专业老师也有在物流公司工作的背景,能够指导学生更好的规范作业流程。

2.2 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目前,针对学生投诉较大的校内兼职快递私自加收服务费且服务标准差等问题,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物流专业老师提出了在校内建立校园快递服务站统一管理、规范服务流程的做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经缜密选址,在校内划拨了100平方米左右的收发室给物流专业发展校园快递使用。

2.3 物流实训室具备快递业务所需的一些硬件条件

物流实训室现有的硬件设备有:计量称重设备、装卸搬运设备、包装机械设备与包装耗材、条码扫描设备、仓储物流教学系统如自动化立库实训设备、多种类型的货架设备等。可以为快递件提供计量称重、装卸搬运、分区存放、包装、分拣等专业服务。

3 我校发展校园快递模式的对策

3.1 建立校园快递服务站,优先引进快递量较大的快递公司

利用学校提供的场所建立校园快递服务站,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联系申通、圆通这两家快递量较大的企业免费进驻服务站。并由专业老师与企业员工共同完成服务站的场所规划(见图2)。利用物流实训室的现有硬件设备补充到快递服务站,不足设备由快递企业提供,初步完成校园快递服务站的前期建设。

3.2 组建校园快递服务站经营团队

快递服务站的前期经营很重要,经营的好品牌自然也就打响了,所以团队的建设很重要。团队的组建可以分两步走:前期经营需要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团队成员,由专业老师与快递企业员工担任工作导师,对挑选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统一着装,统一服务标准,并编排值班表轮流值班。到后期经营的时候,再补充新成员,首批团队以老带新。在这个阶段,老师与企业员工只是担任顾问的角色,不需要过多的参与到具体业务当中。

3.3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优化快递派件与收件流程

我校实施的是封闭式教学管理制度,学生上课期间是不允许去取快件的,所以快递服务站并不是24小时营业,另外对派件人员也要有严格的送货时间规定。因此,首先需要对快递服务站的营业时间作出如下安排:周一至周五开放时间为中午12:00至14:30分,下午16:30分至19:00,周六、日则为全天开放经营。物流专业学生的下课时间适当地调整到上午11:00放学,比全校下课时间提前一个小时,让快递服务站的团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快件的清点交接分类等作业。另外,企业送货时间也相对应规定为上午11:00以及下午16:30派送,下午快递员会把无人领取的快件以及签收的快递单据带回网点。结合以上这些实际情况,制订快递服务站派件与收件业务流程(见图3与图4)。

3.4 市场细分目标客户,拓展服务内容

未实施统一管理之前,学生兼职快递只是代收快件且对每件快递加收2元的做法引起了众多学生的投诉与抱怨,究其原因是没有进行市场细分导致服务单一且标准较低。因此,我们首先要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市场细分,拓展服务内容。我们的目标客户―学生群体有的是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愿意支付额外费用享受更好的服务,但也有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甚至较差的,不愿意支付额外费用去获得增值的服务。针对这样的客户特征,快递服务内容需要拓展如下:

(1)自提服务:自提是指校园快递站不需要将快件派送到宿舍或者收件人指定地点,学生上门取件,这种情况不能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2)上门派件服务:系指校园快递站将快件派送到收件人宿舍或收件人指定的其他地点,学生不需要上门取件,这种情况可以向学生收取任1元/件的服务费。

(3)行李托运服务。每逢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很多学生都需要大包小包的运送行李。而且学校处在郊区,附近并没有从事行李托运的物流公司。另外,我校每年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学生毕业离校的行李托运也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由此可见,行李托运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4)其他增值服务。如代送生日蛋糕或礼物,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开展此类服务。

3.5 校企合作将校园服务站建设成为快递公司的网点

前期与快递公司的合作只限于校园快递件的统一集中派送服务,这种合作并没有涉及到人才的培养、信息平台共享、技术体制协同等深层次的服务,校园快递服务站类似一个第三方中转站,并没有合作到快递公司网点的高度。但是随着合作的深入,快递量的上升,学生对服务水平需求逐渐的提高。这种经营模式的服务水平短板将越来越突出,而解决的方式无疑是进行校企合作,将校园快递服务站建设成为快递公司的网点。

4 结语

我校物流专业师生通过组织与协调,引进优质的快递公司,成立校园快递服务站。统一校园的快递业务,实现了学校师生对提升快递服务水平的迫切需求。而快递公司则减少了派件、寄件的等待时间,而且专业学生承担快递员的工作也没有工资成本的压力,所以对学校和企业来说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是校园快递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这种合作形式的深入,学校与企业将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维系这种双赢的局面,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我们学生以后的就业打好了基础。另外一方面,企业也降低了运营的成本,培养了适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我们期待此方案能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迪.电子商务下校园快递的发展浅析[J].现代商业,2012(30).

快递行业市场细分范文第3篇

这一连串数字构成了民营快递企业顺丰的业务规模。目前,无论是网点覆盖还是市场份额、经营规模,顺丰仅次于中国邮政集团(EMS),在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中排名第一。

1993年,22岁的王卫在广东顺德创办顺丰速运,加上王卫只有6个人。近20年过去了,王卫成为国内快递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过,王卫却异常低调,甚至可以说神秘,他出行由四个保镖护送,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至今人们难以通过媒体了解其人其事。然而,他的每一步动向都让竞争对手倍感紧张,它在产业链上的扩张也每每引起各种各样的猜想。总而言之,王卫打造了个让竞争对手胆寒的企业。

其实,1993年,与王卫一样创办了快递企业的还有申通的陈德军和宅急送的陈平。这两家企业日后同样对中国快递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顺丰一样,在特殊的年代申通和宅急送都曾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只不过十几年后,随着电子商务热潮的出现,快递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很多快递企业应运而生。粗略估计,如今中国快递市场规模为7000亿元,有7000家企业获得了快递许可牌照。

中国快递市场,可以分为三大势力,分别为中国邮政集团、以联邦快递、UPS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以及阵容庞大的民营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主要为顺丰、宅急送、“四通一达”(圆通、中通、申通、汇通和韵达,创始人均来自浙江桐庐)、天天,以及区域性配送公司联盟和各地大大小小的同城快递。

虽然在同一年创办,但是顺丰与申通、宅急送的发展轨迹完全不同。2010年,顺丰的营业额为120亿,申通为60多亿元,宅急送为20多亿元。顺丰确立了自己的市场领先地位。

构建竞争优势

创业早期,王卫往来于广东和香港,运送信函、文件。就是从这时开始,顺丰给自己做了非常明确的定位和市场细分。顺丰避开了大件重货运输及派送,专做文件和小件业务,其中以商业信函为主。顺丰还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行了价格与服务设计。以2公斤重的包裹为例,从北京送到上海,DHL的价钱是112元,中国邮政是43元,顺丰是30元。顺丰开设了服务电话,500克以内收不超过20元的邮费,上门送货,全国联网,36小时送达。从客户预约下单到顺丰快递人员上门收取快件,1小时内完成。

2003年,正值SARS期间,航空公司的生意异常萧条。王卫看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年初,借航空运价大跌之际,顺丰与扬子快运签下合同,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快递企业。顺丰租下扬子快运的5架737全货机,其中3架用于承运自己的快件,这些载重15吨的全货机往返于广州、上海、杭州的三个集散中心。此外,顺丰还与多家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利用国内230多条航线的专用腹舱。

虽然用飞机承运花费不菲,但是却让顺丰在快递竞争中很关键的服务时效性上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顺丰由此实现了全天候、无节假日快递派送业务,在北京、上海、广州,即便头天下午6点取件,第二天一早就能送到客户手中。

由于快递效率快速提高,顺丰业务量增长迅速,年均达到50%。此后顺丰走上了快车道,从华南开始走向全国,完成了全国性的布局。到2006年年初,顺丰在国内建有2个分拨中心、52个中转场,拥有2000多辆干线中转车辆和1100多个营业网点,覆盖了国内20个省的100多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和300多个县级市。现在,顺丰在全国拥有38家直属分公司、3个分拨中心、近100个中转场、2500多个基层营业网点,覆盖除了、青海之外的31个省、近250个大中城市以及1300多个县级市或城镇。此外,顺丰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韩国、新加坡设立网点,或者开通收派业务。

前台的速度和服务都在于后台的搭建。与国内其他民营快递企业相比,顺丰的信息化程度很高。顺丰从2005年开始执行“优化三年、脱胎换骨”计划,与IBM合作,实施ERP管理,在自动化作业、客户服务管理方面进行提升。

熟悉顺丰的人士评价说,在顺丰的发展过程中,其战略决策非常关键。从区域性的小快递公司发展到今天的快递行业巨头,顺丰领导层的正确决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早期的发展中。比如,顺应发展趋势,顺丰购买飞机组建自己的航空公司,大幅度提升快递的速度。这在当时曾招致非议。但是从现在看,此举对顺丰的发展和奠定行业地位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顺丰虽然早期采取分片管理,也就是加盟制的发展方式,但是在关键时刻进行铁腕变革,改成直营,理顺了利益关系。据悉,在2001年之前,顺丰为了解决扩张中资金缺乏的问题,采取了加盟制,但是因为加盟制与顺丰的定位产生冲突,顺丰主营中高端快件业务,客户对价格相对不敏感,但是对速度和可靠性很敏感。然而,很多加盟商是货运公司,在拼货的情况下,时效性大打折扣。而且,加盟制相对松散,使得服务管理往往成为空谈。因此,王卫当机立断,克服了巨大的阻力,采用回购方,式,逐步收回了承包权,改成直营模式,并—直沿用至今。

关于快递业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的优劣,历来存在争议。顺丰是民企快递企业中少有的采用直营模式的企业,而包括“四通一达”在内的大部分企业采用加盟制。“从全球成功的快递企业来看,没有一家采用特许加盟模式。”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虽然未来5-10年内,加盟快递还有生存空间,但是直营才是大趋势。

快递行业市场细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 金融危机 可持续发展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我国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往往缺乏完全的自主独立设计,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上往往都是参考国外先进同行的设计进行模仿式创新。这种模仿式的创新模式,虽然可以使企业在发展先期借助国界壁垒和信息传播的迟滞性获取一定的先发优势,但由于创新来源并非来自企业内部,因而其商业模式的优越性往往难以持久保持,由此其竞争优势的长久性也往往难以得到保证。为了真正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依靠真正的自主商业模式创新十分必要。

企业商业模式有别于企业战略,其关注视角往往脱离于企业战略所强调的企业价值提升、企业利润生成和击败竞争对手等要点,而集中于客户价值的辨别与获取。因而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其创新途径同样有别于企业战略措施上的创新,其创新思路应当更加侧重于设计企业为消费者所提供的商品服务、企业传递商品服务的途径、企业价值利润来源的探索和企业自身在整个行业生态链中所处的位置角色。

具体来说,在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其可行的创新途径有:

(一)顾客定义及产品特性扩展创新

由于现代科技和生活形态变化速度的加快,市场上的消费者需求往往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可以利用这种变化来重新定义自身的目标客户群体,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和归类找出自身的目标市场,以新的细分市场客户需求的满足为主导,设计自身的产品特性,从而形成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该部分顾客的需求,获取更多的潜在利润,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在顾客定义及产品特性的创新扩展上,有效地定义特殊的顾客群体是这种商业模式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例如春秋航空便是通过精确地定义和划分出了只需要基本航空服务而不需要过多餐饮、机乘服务的中低端消费者和度假观光客户,从而设计出提供低廉航空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因此获得了成功。

(二)创新商品和服务递达渠道

随着现代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企业商品服务的传递渠道选择的丰富化,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可以通过对商品和服务递达渠道的创新来获取消费者对于其服务的认可,并在一方面获得自身运营成本上的降低,另一方面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获取方式的独特需求。

通常企业在商品和服务递达渠道上的创新,以分销渠道的重新设计为主,并且这种创新设计在以往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往往是为了克服企业开设门店、经销点上面的粗放扩张缺陷,而如今企业在递达分销模式上的创新往往更多地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的需求。例如一号店的递达模式创新就是以消费者的购物便利性出发而实现的商品递达渠道的创新,并通过这种创新重塑了传统的消费者超市购物模式,为自身发展设立了较高的起点。

(三)创新收入及利润来源

传统的企业商业模式在为企业获取利润的过程中,往往遵循传统的制造、传递、销售、收入这一较长链条的利润形成流程,因而企业的经营过程不得不面对终端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传递过程成本上升的风险、销售收入难以及时实现的风险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在未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尤其是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恶化,企业运营风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通过对企业收入及利润创造来源的创新也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

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缩短自身的利润创造量,在获取足够利润的情况下,避免与波动较为激烈的终端市场相接触,以短时、高效的投入产出循环来获得自身利润的提升。例如麦当劳通过将商业地产购入转出租赁来获取土地转租的收入,同时又通过为加盟店提供租赁土地来扩张自身的网点,并将终端消费市场存在的风险转嫁到加盟商身上,从而实现了自身利润的提升和风险的转移。

(四)变革顾客服务支持体系

目前,随着消费者对于企业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同时也由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逐渐盛行,企业通过提高对消费者的服务支持力度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实现与消费者的长期互动,也是企业利润和价值提升的一条可行途径。因而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顾客服务支持体系的服务质量来实现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中国移动在新时期为了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开始使用系统升级等方式来统一自身的顾客支持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升自己的顾客服务质量,从而尽可能地扩展市场客户群体,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独特的价值网络

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除了关注自身的产品、分销渠道、支持体系、收入实现方法等企业内部元素以外,还可以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供应链、行业生态等外部元素角度设计自身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开放式的商业合作和超企业边界的商业模式创新来构建创新的价值网络,以此为基础在实现自身价值提升的前提下,实现整个行业中企业群体的共赢,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群体对顾客需求满足能力的提升。

由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是覆盖全行业的全面风险因素,因而从宏观角度上以企业生态链整体利益的最优化为设计目标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未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主要途径。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由于目前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的外贸需求急剧萎缩,许多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又面临同行业企业激烈的同质竞争,因而在目前整体经济运营风险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企业迫切需要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对自身的价值生产过程进行重塑或改进,从而以全新的利润生产模式来发掘更加有效的经营途径,扩展更多的客户群体并获得更多的价值增值。

基于以上本文所论述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出于扩展市场消费需求,提升企业利润来源丰富性的目的,我国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可以采用的创新方法包括:

(一)终端市场扩展—实现创新的市场细分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对经济前景预期的不确定性,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到了一定压制,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时需要解决激发消费者消费意愿的难题。同时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客观上使得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必须更加强调自身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可用性与产品质量。

具体来说,企业进行终端市场扩展时,可以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行分环节的刻画来发掘新的消费群体,即将消费者按照:对购买的需求、对使用的需求、对售后的需求、对支付的需求四个环节来挖掘新的市场细分。

1.依照消费者对购买的需求划分市场,是指企业可以对消费者购物方式的区分和未来偏好的购物方式的探讨和验证,来确定消费者对于消费体验的不同要求,并依据不同要求类别下消费者的利润规模,来定位企业的商品创新方向和分销模式设计模式,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例如梦芭莎通过区分出经常网购、对于工作环境下的女装需求较为强劲的女白领这一细分群体,专门设计相应的服装系列,并以B2C的方式送递商品来增加这些空闲时间较少的人群对于工作时间时尚服装的购买便利,以无条件退换货作为提升这些高素质客户购物安全感的一种手段,实现了自身在B2C服装销售领域的成功。

2.依照消费者对使用的需求划分市场是最为常见的市场细分方式,其关注焦点集中于消费者如何使用企业的产品,其对产品的特性、功能、质量存在的特殊要求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区分该部分客户,从而科学地针对该细分市场特定其所需要的差异化产品。例如多棱钢砂就通过分析石材砂锯对锯条、锯钻与其他不同类型的锯条、锯钻的需求的不同,而专注于生产针对该细分市场客户功能需求的合金钢丸、钢砂和石材锯条,并以此占据了国内花岗石砂锯切割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从而通过准确地刻画客户对于产品功能的需求实现产品创新,进而有效地占据细分市场。

3.依照消费者对于售后的需求划分市场必须存在一个前提,即该细分市场上的客户的利润水平必须可以覆盖其所需要的售后服务实施成本,因此企业在针对售后需求划分细分市场时需要更加关注成本效益之间的分析,从而实现成功的、可以给企业带来稳定收入的市场细分创新。例如戴尔在早期通过建立直销渠道,并成立集中化高效的售后服务处理中心来完善自身的销售服务,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也扩展了自身的市场份额。由于戴尔的直销形式所需要的产品销售成本较小,因而其售后服务所可以投入的资源较多,这也是保证其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4.依照消费者对于支付的需求划分市场,主要适用于自身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支付媒介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区分消费者对于产品购物的资金支付手段的不同需求,对于小额临时性贷款的需求等特殊支付要求,来对客户群体进行划分,从而为其设计特定的支付策略和手段,培养该细分市场客户的使用黏性,增加单个客户的市场价值。例如支付宝通过与银行合作,为经常网购人员提供快捷支付服务,从而方便网购频繁、购物终端安全性高的客户的网购支付流程,增加其购物体验,从而提升这类客户对于网购消费和支付宝使用的依赖感。

(二)衍生创新产品服务—重组产品线

由于大多数已经存在的中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转型成本,因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其对于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往往难以偏离自身主业。针对这类企业,本文认为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通过对自身产品线的重组来实现商业运作的优化和升级,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外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企业更应当通过对自身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将落后、盈利差、无未来发展潜力的产品线淘汰或是整合入新的产品线,并对自身既定的产品进行科学组合搭配,来实现满足消费者需求或是刺激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组合,从而增加自身产品吸引力,进而创造更多利润,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三)跨行业合作商务创新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相互间的合作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因而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加强与跨行业具有相互关联度的企业合作,来实现宏观意义上的商务创新,是目前我国企业可以采用的较为实际的创新模式。

企业可以通过辨别与自身业务关联度较高的跨行业企业,通过与其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整合各自的商业模式,加大二者之间的业务匹配度,从而在提高客户体验的基础上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C2C电子商务与中小型快递公司之间通过跨行业的合作,将自身产品服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企业生态链,为终端消费者服务,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也有效地扩展了自身的客户市场。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减缓,加上外部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我国企业迫切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在未来进行科学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只有通过科学的创新思路和有效的创新途径来设计企业的商业模式,我国企业才可能通过高效的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快递行业市场细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状

伴随着物流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行业人才紧缺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除了专业化、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外,高素质、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也大量需求。基于上述情况,给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实力的欠缺在面对众多问题时更要结合实际情况,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来迎合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根据现代物流报编写的《2015年中国物流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来看,近十五年来,全国有将近八百所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其中民办院校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从近几年招生情况来看,截止到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在减少的,这无疑给本身就实力相对较弱的民办高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从X省省内民办高校各物流专业来看,以XX职业学院为例,2009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人数为100人,2010年学生人数为89人,2011年为60人,2012、2013年人数都为50人,近两年该专业人数稳定在50人左右。对比省内同等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招生人数都成下降趋势。

二、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师资队伍整体偏弱

民办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和公立高职院校相比较,自身师资队伍力量就薄弱,而物流管理专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教师队伍既具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又拥有极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但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并不具备此条件。一方面是薪资待遇无法满足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来任教,另一方面,学校自身由于各方面原因也无法满足对岗位教师进行长期和多层次的培训和组织学习。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很多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师都是从走出校门又跨进校门,无法满足双师型的要求。

(二)校企联动就差,缺乏“务实”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的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并不成熟,一方面受限于资金的投入,实训教学场地和设备无法满足企业与行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自身实力问题,无法与大型的物流企业实现校企联动,很多民办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只能与快递公司等一些单一型物流企业校企合作,学生往往也只是从事一些分拣、客服等工作,并没有多方面的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我国物流行业经过初期的发展,已经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过渡阶段,物流行业的细分领域越来越明显,采购、速递业、电商物流、服务型物流等多种细分领域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的民办高校都无法跟进行业发展的步伐,很多高校还是十年如一日的执行陈旧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的定位比较笼统、模糊,并没有根据行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培养目标的细分,课程、教学大纲、师资相对滞后。

(四)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落后,教法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趣。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使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提起对其学习的兴趣,更别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了。虽然许多院校也在改善此类问题,加入了软件实训模拟,让学生更直观的去了解物流作业流程,并由此巩固理论知识,但大部分的实训软件无法等同于企业实际运作,再加上软件资源更新的滞后性,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基于上述许多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进而帮助专业招生提升,改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的促进就业就刻不容缓。

三、民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师资待遇,注重教师培养

虽然国内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实力无法与公立院校相比较,但在师资的投入上必须有所加强,提高民办教师的待遇。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该提高对民办院校教师待遇关注,给予更多的社会地位,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民办高校。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立足发展的重要因素,师资投入不足必然会影响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

(二)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逐渐改变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现有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体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典型案例,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调整课程计划与课程大纲,例如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课程设置,就是由企业主要制定相应教学大纲与计划,课程体系包括企业课和学校课组成,相互补充,充分体现学习和岗位需求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满足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这也要求国内的民办高校要进一步努力寻找有实力、有需求的企业来进行校企合作,并拓宽合作内容,不只是局限于企业挂牌,学生毕业实习这样简单层次的合作内容,而是真正的校企联动,既满足了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又实现了学校对于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共赢。

(三)以市场、行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教育是以重实用、专业化、职业强为培养目标的,市场、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民办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时应紧贴市场办学,从企业需求出发,根据物流行业市场细分化加剧的趋势来针对性的设置专业方向与特色课程,例如目前电子商务的兴起,航空快递业的快速发展,那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向就可以偏向电商物流、航空、港口物流,进而满足企业不同的需求,也是提高自身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四)改变教学模式,采用新式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