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1篇

一、突出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1.针对学科特点,突出应用价值

选修5从科学层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反映灾害学的内容;从教育层面看,是基于素质教育中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从实用价值层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决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进一步应对非常的、突发事件能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同时,应针对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把握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地理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同时将灾害系统化,即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灾情和减灾五个子系统与地理理论、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条件、经济损失和人类反应相对展开。

2.联系身边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在强调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表达上应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啸等纪录片、实景照片、插图、遥感影像、动态变化系列图;灾害影片,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讯息“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域、马航失联客机海洋搜寻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搜寻中的应用等。借助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从而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1.理清教学思路,适度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树立防灾减灾观是学习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由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推测自然灾害的分布、危害特点,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通过了解世界的自然灾害为学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因此,可将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整合,然后再讲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讲第二节四大类自然灾害的时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逻辑顺序,并将第二章中国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灾害与之相联一并学习。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再归纳世界两大灾害带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样整合既体现了从世界到中国由大到小的顺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来覆去讲四大类自然灾害,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将地理选修5与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选修地理的桥梁,是学习选修的基础,选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识和必修地理藕断丝连。因此,在学习选修5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和联系必修地理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地震的时候,应涉及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图、内力作用、“3S”技术等知识;生物灾害涉及中国和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的分布;气象灾害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人口城市、工农业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将选修5的内容与必修地理有效对接,一边学习一边复习,尤其要注意系统地理区域化,提高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思维模式,重视案例开发

1.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式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重点问题的思维模式。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作用(内、外力作用)、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气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应从空间分布(整体分布状况、地区差异、与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关性、变化大小趋势、局部异常和极值等)和时间分布(短期与长期的变化、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波动及变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频率高低、峰值及对应时间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应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台风、寒潮、雪灾等;危害类问题主要从人员伤亡、社会稳定、财产损失(建筑、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三大产业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防灾减灾的措施从监测预报、非工程措施(规划、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自救与互救方面分析;灾情大小程度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受灾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经济水平、资产密度、防灾减灾能力,受灾体的自身特性和易损性等方面分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选择主要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且辐射广泛互不重叠)、灾发地与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距离、通讯网络、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人员和设备、地租与经济水平、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等方面考虑。当然,建立答题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因时、因地、因灾种、因具体材料、信息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同一类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区或国家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在建立思维模式的同时,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强调自主学习及案例的开发

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课堂为学堂。对于每一类自然灾害学习,教师只需讲其中一种或两种灾害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气象灾害,教师只需交给学生学习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干旱、寒潮、浓雾、沙尘暴、雷电、雪灾、低温冻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这样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典型的案例和例题进行训练。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局限性,把课本书当作案例学习,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终跳出课本。例如,学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可提供美国自然灾害的图文信息,让学生描述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为美国划分自然灾害带;学习了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后,让学生谈谈2013年冬季“极地旋涡”冰冻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哪些自然灾害有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开发新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灾害地理的方法。

四、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要求

1.地理选修5的高考考纲要点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过程;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2.地理选修5的课标要求

(1)列举和举例类: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1、2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方法或应对措施。

(2)简述类:简述自然灾害及其主要特点;简述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简述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对因灾导致的人口迁移做了简要的介绍,主要从自然灾害和环境灾害两个因子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最后总结认为目前国内外研究都缺乏较为量化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在相应的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仍然缺少一整套相对成熟的灾害移民理论体系来应对还未出现的灾害现象,这应当是今后学术界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自然灾害,环境灾害,人口迁移,环境移民,灾害移民

引言

自上世纪60年以来,人类在灾害预测和减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却与日俱增。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大量人口居住在边缘或危险地带,愈来愈多的人们将面临各种灾害的威胁。为此,许多人不得不逃离家园,辗转迁移,成为灾害移民。

研究灾害与人口迁移的相关问题,或研究灾害移民问题,对于探讨如何减轻灾害损失、改善人居环境、协调人地关系有重要意义。

1. 关于灾害的研究

郭跃(2008)认为自然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从社会属性上看, 灾害是一个社会性事件, 是人的生存能力所不能承受的自然或社会变故, 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现象基础之上的社会历史现象。

尚志海(2009)认为包含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部分致灾因子共同作用而成的灾害称为环境灾害。按照发生机制分类。把环境灾害分为突发型、迟缓型和过度3类。认为环境灾害是一种新的人为灾害,从成因上可将环境灾害划分为环境污染引起的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引起的灾害两个类型。

2. 因自然灾害的人口迁移

陈勇(2009)认为自然灾害并不是简单的自然事件或过程,而是人地关系不协调在人类社会的反映;人口迁移是人类面临自然灾害而进行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我们对国内外存在的理论模型以及国内目前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

2.1对灾害移民的相关理论分析

国内外在灾害移民理论方面存在以下这几个理论模型:

2.1.1“价值预期”模型

“价值预期”模型主要思想是:个人和家庭的迁移动因是基于某种目标的价值函数,而这种目标会伴随着迁移行为的发生而可能实现。“价值预期”模型的构成要素是目标及其期望值,包括财富、地位和归属等,同时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氛围。

2.1.2环境经济理论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强调人力资本和预期经济收益在迁移决策中的作用。认为迁移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当迁移后的预期收益大于迁移成本时,人们会做出迁移决定。

2.1.3 风险感知理论

所谓“风险感知”(或称“风险认知”),就是人们对风险的特征和严重性进行的主观判断,或个体对存在于外界各种风险的感受和认识。人们在遭遇灾害时是否会做出迁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对灾害的风险感知有关。

2.2汶川地震后重建、灾害移民的安置与权益保障

目前国内在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人口迁移方面关注最多的就是汶川地震,其中对灾后重建、灾害移民的安置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刻和丰富。

沈茂英(2009),刘家强(2008)等对灾后受灾人口进行了研究认为:要做好地震灾害人口迁移工作,必须有科学的迁移规划,而做好迁移规划的前提,是我们对该区域的现有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容量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较为科学的测算。

3. 因环境灾害的人口迁移

有关环境移民和环境难民的许多问题,尽管在学术界和政界讨论已久,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同时,我国对环境移民问题研究较少,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和西方学术界并不完全一致[5]。

陈勇(2009)考虑到环境移民发生的诱导因素、规模和特点,综合各种分类方案,将环境移民分为环境灾害移民、环境退化移民和环境征用移民三大类。

飓风、暴雨和洪水经常会破坏房屋、村庄、农场和当地商业,对居民影响较大。但因其突发和短暂的特点, 国际上一般认为其影响往往是短期的和区域性的, 在导致长期和长距离的人口迁移方面的作用有限。渐进性的气候变化表现在其早期和中期阶段时常常导致暂时性的迁移,渐进性气候变化导致的人口迁移大部分是在国内迁移。

4. 总结

国内外对于因灾而产生的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都是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历史资料的一些整理和理论性的探究上,比如对于一些相关名词的分类方面等。另外,国内外学者在相应的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仍然缺少一整套相对成熟的灾害移民理论体系来应对还未出现的灾害现象,这应当是今后学术界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Classifying Human Migration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J].

[2] Environmental Refugees[J].

[3] Mi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J].

[4] 陈勇. 对西方环境移民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05).

[5] 陈勇. 对灾害与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J]. 灾害学, 2009(02).

[6] 余庆年, 施国庆. 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7).

[7] 郭剑平, 施国庆. 环境难民还是环境移民――国内外环境移民称谓和定义研究综述[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11).

[8] 朱冬亚. 环境移民及其对策[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02).

[9] 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J].

[10] 朱杰.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J]. 江苏城市规划, 2008(07).

[11] 尚志海, 刘希林. 试论环境灾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J]. 灾害学, 2009(03).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考和会考的时间安排,以及我校本年级地理科目的教学进度,本学期理科班要面临会考,文科班要结束选修5、选修6和初中地理知识复习的所有课程。所以教学任务比较重,特制订此教学计划作为本年级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指导。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三册和选修五(文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我校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所带的理科班都是基础稍差的学生,班级人数也较多,除此之外,理科班的学生对会考科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理科班的地理基础会考复习困难重重。

2.我所带的两个文科班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没有发现大量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其中上学期新接带的高二(2)班,有的学生课堂纪律较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大量的麻烦。而另一个文科班,即高二(6)是艺术班,所以地理文化课课时较少,教学工作紧张,这又为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教材分析: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和会考的重要性,高二地理的学习主要由于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自身特殊性,文科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选修五.选修六的学习与复习,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理科学生主要复习高中地理的三本必修知识,学习任务重。

四、教学任务及总要求:

1、理科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强调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等主动意识为基本出发点,以会考标准为依据,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梳理。

2、文科注重基础,面向大众,注重一切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高考学习打好基础。学习选修5的知识,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探求环境、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进一步提高生存救助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尝试专项研究与实践活动;学会灵活运用地理图表、数据和文字等资料比较差异、归纳规律、分析成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灾害与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学习选修6,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了解人类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更深刻地认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理解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进一步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3、培优补差,个别辅导,解决个别学生吃不饱、个别学生吃不消的矛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教学主要措施: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4、理科地理教学要加强训练,提高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有效性。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灾理赔;问题;对策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的增加,大面积灾害所造成的财产保险损失理赔工作,已成为财产保险业务中虽经常发生却不易解决的一大难题。大灾保险理赔因其出险集中、赔案量大,是一般保险赔案工作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大面积灾害带来的保险财产损失,彰显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就成为广大保户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大面积灾害财产保险理赔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大面积灾害理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后,作为一个管理风险、分散风险、减少风险损失的行业,保险业一般都会通过提供经济补偿的行为,转移灾害风险、减轻政府负担以及支援灾后重建。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前的大灾理赔工作中存在着下述问题。

第一,理赔人员素质不高,理赔专业人才缺乏。大面积灾害往往受害面大、受灾单位数量多、受损财产种类多,而且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财产构成科技含量增加,标的物的价值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承保情况、致损原因又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保险理赔人员,特别是查勘、定损、索赔单证审核、赔款计算等方面的人员,不仅要经专业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理赔经验和较强的辨别真伪的能力。然而事实不尽然,现有部分理赔人员不具备这种知识和能力,使得在理赔过程中无能为力,办事效率很低。一旦出现复杂赔案时,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被保险人的保险欺诈导致保险公司理赔风险增大。经过多次的自然灾害,企业不仅提高了保险意识,而且索赔的观念比较强,经验比较丰富,甚至有些被保险人和投保人为了多得保险公司的赔款,钻保险公司管理中的漏洞,对保险公司采取一些欺诈行为,如出事后投保,制造虚假凭证或证明材料,并修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被保险标的的名称等,以此骗取保险赔款;有些投保人隐瞒了已经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的事实,然后持保单分别向保险人索赔,索赔的总额超过了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从而在同一起保险事故中取得了额外的利益;有的被保险人做两本账,专门应付保险公司,在出险后随意夸大或扩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损失范围,骗取保险赔款;还有的被保险人通过伪造保险事故,对未发生的损失提出索赔,以骗取保险赔款。

第三,被保险人相关单据不全,增加了理赔难度。由于中小企业的原始性或自发性和个性化特征,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不是按照企业财务的基本规范来运行的,许多中小企业对固定资产没有建立台账、卡片,对流动资产更是有入库无出库、有出库无入库、出库飞单等,什么情况都有;即使是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也可能会因遇到不可抗的自然灾害的突发性、抢救不及时,致使财务账本、仓库进出库记录等重要财务资料被毁损、丢失。一旦发生事故索赔,往往造成保险标的范围难界定、保险责任难认定、财产损失金额难确定,从而增加了保险理赔的难度。

第四,政府干预,对保险公司履行保险合同不利。在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以后,地方政府为恢复经济、化解矛盾、稳定秩序,往往以各种理由行政干预商业保险公司的理赔活动,造成许多通融赔付现象。受到各级政府的压力,保险公司身处一方,在许多方面受制于人,不得不按政府的行为办事,放弃保险原则和保险准则,将保单的承保范围自动扩大,对于许多不属理赔范围的损失不得不进行赔付,造成社会上的误导:不管是不是保险责任,保险责任有多大,只要政府能出面,保险公司就得赔。这样,纯粹的商业经济行为,往往由于政府的干预而复杂化,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增加了理赔风险,从而干扰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做好大面积灾害理赔工作的对策

第一,对内提高保险理赔人员素质,对外加强与保险公估机构的合作。随着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保险理赔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保险理赔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保险理赔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包括具有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从复杂的保险赔案件中辨别真伪的能力,由表及里的分析问题能力;具有明察秋毫的洞察能力;具有掌握识别各种欺、诈、骗手段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理赔案的能力;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保险公司利益的能力。另外,要加强与保险公估机构的合作。保险公估机构是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客观中立的身份介入保险理赔事务,依赖专业知识、技术对保险标的损失范围、损失程度、损失数量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和鉴定。在大面积灾害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委托公估机构进行计算和确定,可以提高大灾保险理赔的效率和公信力,有利于维护保险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保险方和被保险方的矛盾。

第二,完善大灾预警机制。从近几年发生的大面积水灾查勘理赔中不难发现,多数企财险、工程险灾害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保险标的选址不当、设备技术缺陷、工程质量问题,以及人为管理不善等因素,在与灾害诱因共同作用和激化下产生的。建立灾害预测预警体系和信息传达机制,将风险控制的重心前移,通过灾前的安全检查,整改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防灾抢险措施,以事前的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必然能够减少灾后的理赔,并且变理赔被动为主动。积极、有效的防灾服务,是保户的需要;充分、细致的防灾投入,必然能减少灾害损失,降低灾害赔付率。

第三,理赔调查前置,快速、准确理赔。在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以后,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是,灾后各单位面临着大量工作,均处于应急状态,一切事务都不能按照常规办理。要求客户像平时那样提供理赔工作例行要求的材料,事实上存在着极大困难。而且,在大灾面前,不仅广大保户盯着保险公司,地方政府也寄望于保险公司。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及时”的理赔方针,做得主动,做得有效,做到快速、准确、合理地进行理赔。大灾理赔的准确性取决于理赔调查,理赔调查决定了赔案的质量和速度,环环相扣。为此,必须将理赔调查前置,在客户报案的同时提前进入理赔工作,突击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账本、票据、记录等材料进行收集和调查核实,这样,既可避免一些企业趁大灾之际弄虚作假吃保险,又能为诚实守信的客户简化理赔手续、缩短理赔时间、及时获得保险人的补偿,从而提高理赔工作效率,使保户满意,政府放心。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保险;保险合同;索赔

中图分类号:F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投保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是所有行业中被人们公认的高危行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集中了许多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一旦工程建设遭遇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如何树立工程风险意识,加强工程风险管理,提早防范,对于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工程保险是一种先进的风险转移方法,能够增强工程参与各方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的控制工程的质量,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从而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工程保险的引入,建筑企业提高了项目抵抗风险损失的能力。

建筑工程保险投保的范围

工程保险按保险内容划分主要有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吊装工程一切险以及第三者责任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等。正确选择保险的种类和内容,我们可以在遇到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后,能够迅速有效的向保险人进行索赔,将损失降到最低。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施工单位选择的是建筑工程一切险,有时附加第三责任险。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人身意外伤害的出险率却是很高的,所以人身意外保险的投保也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如何签订好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是一种契约、协议,关系到投保人与保险人以及相关方的权力和义务。因此签订好保险合同,对于保障保险索赔、减少争议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清楚保险的基本条款。比如保险的期限,保险财产的内容(工程一切险通常为工程量清单内列明的保险内容)、保险赔偿的责任范围、费用计算、除外责任、保险金额、免赔额、赔偿处理及特别约定条件等。对于日后进行工程索赔时有据可依。

其次,要明确保险的责任。保险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保险单所附的条款里设有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相应条目,清楚地说明哪些事故、损失属于保险责任,哪些不属于保险责任。

再次,是选择信誉较好、有一定理赔实力且索赔相对容易的保险公司。最好是有长期合作关系。在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家大业大”,赔偿就会较大方,加上合作的关系,不会对一些小账斤斤计较。而且索赔的效率也会比较高。

最后,对保险合同中“特别扩展条款”要谨慎设计。在签订保险合同前,要根据工程自身的特点,提前设计好有利于今后索赔的条款。建筑工程一切险的条款只是通用条款,内容比较模糊,如果不增加特别扩展条款,在出险时保险公司会按照常规的处理办法,拿出种种借口推脱保险责任。

建筑工程保险索赔资料的收集

建筑工程保险索赔资料一般包括出险通知单、索赔申请、损失清单、险因证明(比如气象部门出具的气象证明)、事故报告、影像资料(视频资料)、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或者修复方案)、施工记录、施工日志、监理日志、试验检验资料、质量验收资料、工程量清单、采购合同及发票等。

出险通知单、索赔申请资料,保险公司一般有正式的格式,根据保险公司的格式填写即可。填写时,要注意出险的原因最好是归结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切忌归到设计身上。事故过程描述时,要把我们采取的减少损失的措施写进去,我们为防止灾害扩大所耗费的资源也是可以索赔的。损失清单包括直接损失、施救费用和处理措施费用,在理赔方面直接损失一旦定为保险责任是一定要赔付的,这一项损失费用要想方设法报足,而其它两项容易被忽略,但也是保险理算人员最难以确定的,因为出险时的施救和出险后的施工处理过程,保险人员通常不会太明了,主要是他们不会盯在现场,通常情况下需通过双方协商来处理。险因证明是出现险情的证明文件,比如气象局出具的气象证明,消防大队出具的火灾证明等等。影像资料,最好是多拍照片,拍好一些关键部位、能充分证明事件事实的照片。比如说在水灾中造成的地基换填,我们最好能拍取土、运土、换填以及换填前后的照片,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有视频资料,对于日后的索赔可以做为最直接的证据。昌图西站项目部在玻璃索赔时,能提高玻璃破碎的现场照片以及采购发票,大大提高了索赔的效率。所以,照片和视频资料作为保险事件的最直接证据,是非常重要的保险索赔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必须是经过业主、监理审批的。施工日志、监理日志作为现场施工的真实记录,也能反应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试验检验资料、质检资料要及时收集,作为保险损失恢复后的证明资料;采购合同和发票以及工程量清单是最为保险索赔计价时的依据,减少了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因单价问题扯皮而影响索赔的进程。所有的资料收集完好,要加盖项目部的公章,作为保险索赔的资料,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如何做好工程保险索赔

收集好有利的证据

在保险索赔时,保险公司会以发函的形式要求提供保险索赔的资料。在提供资料时要主要两点:

一是定性资料,即提供的资料一定能够说明事故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并且证明事故不在除外责任之内。一般要分析引起事故的原因,如果与自然灾害有关,一般就要与自然灾害联系。因为自然灾害一般是人力无法抗拒的,一旦定性为自然灾害,保险责任就非常明确了;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险责任认定就比较繁琐,如果牵扯到一些人为因素,很容易和保险公司扯皮。

二是定量资料,即提供的资料要足以证实上报的损失是真实的,我们所提供的资料既要充分详实,又要保证各种资料间的关联性,不能让保险公司找出漏洞,从而以此为理由,删减工程量,尤其是一些无法考证数量,要在施工日志、监理日志或者会议纪要上做足文章,拿出对我们有利的证据。对于我们能提供出有力支持资料的损失项目,最适当多报损失,以弥补那些虽然损失了,却因为无法提供有力资料而无法获得赔偿的部分。

研究保险合同

要研究保险合同,清楚那些损失可以索赔,那些是不能索赔的。比如说水灾、火灾、玻璃破碎、人员伤亡属于保险责任,是可以索赔的。而工地被偷窃的材料、工器具是不可索赔的。还有挖断电缆,接电缆的费用是可以索赔的,而挖断电缆缴纳的罚款、赔偿是不能索赔的。

涉及到出险原因时要慎重

保险赔偿涉及到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双方的不同利益,在理赔过程中为了己方的利益,有时也需要一些谈判的策略。一些保险公司委托的评估公司、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来现场查勘时,因对事故现场及事故发生的经过不一定非常清楚,但是他们还是要详细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他们在询问时也可能会故意设下陷阱,让索赔人员上当,这就要求我方工作人员在对某细节了解不清楚的情况下,一定不要盲目回答,否则可能会因一句话回答失误从而导致索赔失败。

要妥善处理好保险公司与评估公司的关系

由于工程一切险险种多,各专业又不完全类似,特别是建筑工程专业性非常强,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会委托公估公司同时参与理赔。为实现保险索赔利益的最大化,我方应同时处理好与保险公司、公估公司的人际关系。公估理算人员比较专业,容易得到保险公司的信任,但是,他们的办案经费是按照赔款额的比例收取,一般情况是赔款额越多对他们越有利,在一定程度上公估人员会站在被保险人的角度说话,只要资料准备的充分,关系融洽,他们通常会最大限额的核赔。

结束语:工程项目保险发展到今天,随着建筑企业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进行工程保险索赔经验的不断积累,工程保险逐渐成为工程建设转移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工程保险也逐渐趋于规范,通过投保人和保险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共同努力,促进工程保险事业的发展,最后实现合作双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