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精神病人;自杀;护理

精神病人自杀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影响,WHO的资料表明,在一般人群中约有1%的人死于自杀,其中94%的人有精神病史[1],精神病人自杀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尤以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最多[2],因此,分析精神病人自杀的真正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对减少精神病人自杀的发生十分重要。现将本院1993年1月~2006年8月期间有自杀行为病人的相关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自杀病人中,男15例,女1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21例,抑郁症6例,其他4例;年龄16~70岁;职业:工人9例,农民7例,学生3例,军队干部2例,医务人员2例,教师2例,其他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例,中学文化18例,小学文化6例,文盲4例。其中,自杀未遂25例,自杀死亡6例。

1.2 方法 采取回顾调查分析1993年1月~2006年8月精神病人,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自杀的临床资料归纳疾病类型,自杀原因、形式、地点、时间、用物。

2 临床资料

2.1 自杀原因和形式 受精神病症状支配28例,对治疗无信心3例,31例自杀患者中自缢11例,坠楼4例,吞异物4例,割腕1例,割气管1例,溺水2例,撞墙3例,药物中毒5例。

2.2 自杀地点、用物及时间 病人多选卫生间、病房窗户、床头、床栏、护栏旁等较隐蔽的地方,工具多用病房内物 品如床单、被单、毛巾、枕套、保护带、玻璃、衣服、体温计等。31例病人均选择节假日、夜间、中午值班人员少、工作繁忙时自杀。31例自杀行为病人中,院内24例,院外7例;开放病区16例,封闭病区15例。

3 讨论和分析

3.1 疾病因素 急性期病人受精神症状支配,导致自杀的很多,特别是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有人要害他,感觉极度恐惧,没有安全感,走投无路而产生自杀。有强迫症或主观失眠的病人,感到十分痛苦而焦虑,坐立不安,无法摆脱而自杀。近来研究表明[3],有自杀倾向的人中,中枢神经系统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特别是儿茶酚胺和吲哚胺的含量在脑脊液是下降,其他学者也在抑郁症、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中发现同样改变。

3.2 个人因素 恢复期病人,对精神病缺乏正确认识,觉得自己有病,学习、事业和经济遭到重大损失,生活上缺乏目标,感觉生活单调,无挑战性,孤立无援,不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为了逃避这种痛苦而选择自杀。而对疾病有一定认识的病人,认为自己有了精神病别人瞧不起,又需 要长期服药,对疾病的治疗无信心,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害怕会复发,同时难以忍受药物副反应等而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转贴于

3.3 家庭因素 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缺乏,认为家里有一个精神病人是一个包袱,对病人不闻不问,病人住院期间,家属从不探视,或忽冷忽热,容易造成病人心理压抑,产生被遗弃感,万念俱灰而出现自杀行为。

3.4 社会因素 因精神病人也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上仍有歧视精神病人现象,瞧不起病人,看见精神病人避而远之,更谈不上关心和关怀,而当今社会竞争力强,工作压力大,得了病,时刻有调岗或下岗的危险,病人感觉被社会抛弃,预计自己失去社会地位,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而采取自杀解脱自己。

3.5 医源性因素 某些医生缺乏临床经验,用药不规范,急于求成,在治疗过程中,加药过快或药量过大,又没有及时采取监控措施,使病人一时难以接受这种负担过重的药物反应,而产生轻生的念头;有的护士缺乏经验,对病情不够了解,未及时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使病人有机可乘。

4 护理干预

4.1 加强专科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才能确保安全 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本能,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掌握得越是深广,技术才能的能量就越雄厚,就能看到事物相互联系和全局。因此,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护理部和病区,就必须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精神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娴熟的急救技术,既能通过对病人的接触和观察,发现病人的细微变化,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自杀的发生,又能掌握应急能力,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可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4.2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管理者应具有责任感,加强安全教育,让护理人员从思想上具有安全意识,采取新老搭配、强弱搭配,互相学习,提高整体水平。严格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对病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了觧病人幻觉、妄想内容,做好心理护理,对有自杀念头的病人,将其置于工作人员视线下活动,避免单独居住,单独活动,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对恢复期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参加康复训练,肯定病人的优点、长处和好处,让其对自身价值有信心,减少自杀的念头。

4.3 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 根据病人自杀发生时间、地点、用物的特点,采取不定期的巡视查房的方法,注意病人睡眠情况,巡视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报告值班医生,同时注意观察门、窗、床上用品是否完好无损,工作人员进出病区治疗室等应随手关门;对病区物品如保护带、体温计、床上用品等,要做好交接工作,每日进行安全检查,杜绝病人将危险物品带入病区,加强安全管理和危险物品的管理,减少病人自杀的便利性和可用性,防止自杀的发生。

4.4 精神病人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精神病人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家庭的同情、关怀和关爱。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竞争意识增强,人际关系复杂,病人经济紧张,社会不适应,长期服药,家庭和亲人不理解等原因,造成病人产生自杀。在我院31例发生自杀行为的病人中,有16例发生在开放病区,原因有的家属作为陪护者缺乏有关精神科相关知识,没有安全意识,没有看管好病人,有的家属由于某种原因,将自己的烦恼影响病人。因此,我们在与病人沟通同时,还要与家属沟通,进行健康宣教,宣传有关精神病的防治知识,让他们了解精神病人和树立防范意识,取得他们的配合、支持,同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精神病人,接纳他们,减少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刺激,发现自杀先兆者,进行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瞿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23-233.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入院精神病人;护理;住院;依从性。

精神病人存在着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不能正确的认识主客观世界,其自身缺乏对病态的认识和判断,拒绝接受自己有病的说法,不肯就医,因此大多数病人为被动就医、哄骗就医或强迫就医。特别是新入院病人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极易发生拒绝服药、拒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不知料理个人卫生、睡眠障碍等护理问题。我们把入院不足20天的病人视为新入院病人,它是一个特殊时期,做好这个时期的护理对病人疾病的转归、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1熟悉病情,做好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工作,它是通过语言行为及非语言行为等对患者进行的一种精神护理,它采用科学启发解释、教育或暗示,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从而改善心境使病人从不安、烦闷、消极、抑郁等情绪中摆脱出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尽快摆脱疾病的痛苦,走上健康之路。新入院病人的心理护理的重点是让病人感到安全,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安心住院,配合治疗。精神病人的各种异常活动,往往给家人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同情和理解,甚至遭到亲人的指责误解与打骂,这样更加重了病人的不安全感,给病人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在工作中要尊重病人的人格,要同情、理解、相信病人,爱护病人,护理人员不诋毁、取笑病人,对病人出现的离奇古怪的言语要耐心倾听、幼稚怪异的行为要注意观察,既不要与病人辩论或强行纠正、制止,也不要表示认同支持病人,但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因为每个患者的症状都各不相同,心理状态也各有不同,要因人而异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护理人员及时、正确的执行医嘱,确保病人的药物治疗

精神病人在疾病初期,各种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根本。要认真核对医嘱,准确投药。发药前要督促病人入厕,料理好大小便,服药后30分内不准入厕。发药时要精力集中,熟悉病人姓名、面貌,两人认准病人,两人核对后将药亲自交给病人,看到病人将药服下,检查口腔确认有无将药物藏于上腭、舌下、齿龈与唇颊之间等处,保证服药到胃。服药后30分钟内不离视线看护,防止病人将药物呕出。对拒绝服药的病人,如果经督促、劝解,病人仍旧拒绝服药,则应报告医生更换给药途径。鼻饲给药、肌注抗精神病药物,注意操作前后要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3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

由于精神病人受症状支配,生活不能自理,入院时往往卫生状况很差,因此入院时要协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帮助病人洗澡、更衣、理发、修剪指甲,做好晨晚间护理,对女病人还要管理好经期卫生。病人清洁会减少躯体不适,缓解负性情绪,维护了病人的尊严,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拉近了护、患距离,提高了住院依从性,有利于各项诊疗护理措施的实施。

4病人饮食护理

根据病情需要护理人员要按时按量为病人提供适宜饮食,保证病人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摄入。在进餐时应细心观察病人进餐情况。有的病人受症状支配而影响进食。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认为饭里有毒拒绝进食,要集体进餐,打饭流程病人亲自监督,或与他人的饭对调,或者工作人员先品尝;对称自己有罪不进食,工作人员把饭菜拌在一起或饭后必须协助清洗餐具等;把食物看成其他不能吃的东西而不进食,给病人更换其他食物,同时向病人解释并给予安慰;受药物副作用影响出现吞咽困难而影响进食,要给予流食,劝病人缓慢进食;暴饮暴食不知饥饱的病人,要适当限制入量。对意志倒错,吃赃物、异食癖的病人,护理人员要及时清除病区的生活垃圾和严密看护病人,保证病人每餐吃饱。对进食不好的病人给予保护性约束后鼻饲流食、静脉输液等,以保证营养素的摄入。

5病人的安全护理

新入院病人的安全护理重点是防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等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悉病人病史、病情及症状,坚守岗位,新入院病人安置在重点病室,保证病室环境安全,管理好床单位,对病人24小时不离视线看护。对发生突然冲动的病人,攻击性较强,不能放任不管,要机智大胆,果断地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伤人或自伤;对症状活跃有可能发生意外的病人,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对住院态度转变快又主动与护理人员搭讪,询问工作人员作息时间,主动要求协助工作人员管理的病人,要提高警惕,防止伺机外走;对主动与同病室的病人交谈,窃窃私语的病人,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采取有力措施;对上厕所或反复上厕所的病人要专人陪护。

6病人睡眠的护理

良好的睡眠可促进病情的恢复,严重的失眠可使病人焦虑、烦躁、苦恼、并易发生意外。新入院病人往往存在着睡眠障碍,护理人员要根据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心理进行护理。首先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入睡环境,睡前用温水泡脚,督促他们养成按时就寝的习惯。防止病人蒙头睡觉,要善于发现伪装入睡的病人,如果病人因精神分裂症症状而出现睡眠障碍,可报告医生增加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如果病人由于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导致失眠,则应加强心理护理。

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掌握新入院精神病人的病情,做好新入院精神病人的护理工作,提高病人住院的依从性,使病人配合治疗。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 康复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精神康复工作越来越受到临床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医院内采取各种康复措施,对精神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缓解精神症状,防止功能衰退,还可以改善病人的精神面貌和心境,使其心理与社会功能获得明显进步[1]。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对象选择 入组标准:本文对象为随机抽取能长期接受康复护理和坚持康复训练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50例均无躯体疾病,符合CCMD-3诊断标准。发病年龄、职业、文化、病程及发病次数情况无显著性。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0.11±10.8岁,平均总病程19.10±8.56岁。

1.2方法 采用IPROS评定量表,按量表的要求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定,等级为5级。

2 措施

2.1改良对精神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对病人实行家庭化管理 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伍正宜教授提出,精神病院应实施家庭化,其重要措施之一即是让男女病人同住一病区,即同一病区收住男女病人,分住男女病室,在病区公共场所可自由交往,适时互访病室,但不能单独于一病室,以免发生意外[2]。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

2.2精神康复技能训练

2.2.1工疗情况 针对病人不同病情及特点有计划、有措施地组织病人参加力所能及、形式各异的劳动,通过训练转移病人对病态体验的注意力。病人在有报酬的劳动中享受乐趣,并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渐唤起和恢复病前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大脑活动平衡的建立,使病态行为得到改善,也增强了体质。

2.2.2生活能力 我们协助他们合理、有计划地用钱购物,教导他们饮食量合理,随着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着,学会利用空余时间做对身体等方面有益的事情,提高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使生活趋于合理安排。

2.2.3社交能力 为使病人康复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经常鼓励和培养病人在训练活动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社会活动技能,激励病人对生活、工作、学习及社交活动的信心,进而把个人和社会的要求、责任联系起来,逐渐克服孤独感、自卑感,消除焦虑,从而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2.2.4讲究卫生能力 督促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采用督促、相互检查、评比、奖励等措施,从而提高了病人对卫生的料理能力。 转贴于

2.2.5关心和兴趣 我们在康复训练中积极发挥病人潜在的主观能动作用,活跃病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启发了病人的兴趣,改变了单调枯燥的住院生活,病人关心时事,从而促进了病人的精神康复。

2.3心理康复

2.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全面掌握患者的个性、家庭情况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他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取得他们的信任,消除其防范心理。向他们讲授一些有关精神疾病的治疗、用药及康复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3.2解除患者的矛盾心理 我们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庭、单位取得联系,向他们讲述患者疾病的性质、目前的心理状态,介绍复发的早期症状和维持用药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患者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精神、心理和经济上关心患者,解除患者的矛盾心理,为患者重返社会打好基础。

2.3.3集体心理治疗 联系病人疾病的实际情况、现在的思想状况、治疗方法及出院后的打算,对这些有共性的问题提出讨论并加以分析,尽量尊重患者意见和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协助患者找到残留症状与心理问题之间的联系,改变和避免不利于健康的关系,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对个别患者提出的特殊问题,则反馈给经治医师和责任护士,由他们进行有针对的疏导。

3 结果

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一定时期的康复护理,大部分病人情绪得以改善,在躯体、情感兴趣及社会交往和独立生活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最大限度地恢复和重建个人生活,恢复社会适应能力,延缓衰退。

4 小结

对住院精神病人的康复护理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这也将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根据病人个体需求,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防止复发,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

参 考 文 献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范文第4篇

探讨解锁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7—2008年在我院住院500例解锁精神病人进行护理。结果

解锁精神病人比非解锁精神病人护理困难,衰退症状明显。结论

解锁精神病人大多由于长期关锁,与外界隔离,精神衰退症状明显,造成护理上困难。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解锁精神病人的特点和病情,进行特殊的护理模式,让这些病人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

关键词: 解锁精神病人;住院期间;护理

精神障碍[1]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经我院收治的解锁精神病人中92%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人。这些病人常有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精神病人病及家庭,因病致贫,病人因贫病情复发。因无钱医治,病人到外乱走、行为紊乱、思维破裂、大喊大叫、睡眠障碍、出现幻觉、妄想、冲动伤人、自杀、自伤,或呆板、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孤僻、懒散、少动或不动、不进食、不说话等等,这些严重影响周围人及病人本人。很多家属最终不得不把这些病人关锁在局限的空间。本市政府在2007年进行解锁行动,出钱出力让整个市关锁的精神病人免费到指定专科精神病院进行系统的住院治疗3个月。经过精心的护理,500例解锁精神病人已在2008年11月前全部出院。对这些病人的特殊护理,现报告如下。

1

护理

    1.1

住院的第一阶段

时间约为住院的第1个月。入院时要尽快认识病人,按护理常规为病人测体温、脉搏、血压、体重,并更换衣服,更衣时护士要对病人初步的体检如有无畸形,四肢皮肤一般情况,如有无破溃、疖肿、有无伤口,安排好床位。很多病人表现不语、不理睬人、蓬头垢面、虱子满身、不讲卫生、到处吐痰、随地大小便,病人往往不肯更衣、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护士要耐心劝说,做好卫生处理,协助其更衣、洗刷、理发、灭虱,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对病人名字要护士做好标记牢记。对躁动不安、冲动伤人或自伤的要做好保护性约束,并严密观察。入院后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反映病情。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可能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产生冲动行为,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应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当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的前驱症状时,如频繁踱步、言语挑衅、双拳紧握、急躁不安等,不要激惹病人,保持安全距离,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并准备足够的人力控制病人,做好保护性约束,从而保证病人和他人的安全。并尽快向主管医生汇报,加强治疗,尽快控制病情。

    1.1.1

治疗方面

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的服药情况,每餐服药后都要检查病人是否服用,防藏药,经耐心劝说仍不肯服药的,可选用鼻饲药物,或汇报主管医师更换给药途径,如肌肉注射、静脉滴注。如病情需要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要做好禁食禁饮的术前准备。

    1.1.2

生活方面

护士协助或督促剪发及梳理头发、剪指甲、定时督促或扶送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到指定的地方吐痰、唾液。每天协助或督促病人沐浴更衣,清除异味,保持干净。衰退型病人,到处大小便、不洗澡、不理发、不更衣、随地吐痰、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这些生活方面训练尤其重要,需反复强化训练。

    1.1.3

进食方面

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和可口的及适宜的饮食,保证病人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摄入,每餐观察病人的进食情况,不主动进食者予喂食,拒食者或喂食不合作者仔细观察和分析原因。必要时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认真观察病人有无不知饥饱,暴饮暴食或随便拣食不洁食物,部分衰退病人甚至不知进食。

    1.1.4

睡眠方面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安静环境、室内温暖、冷天要保暖必要时入睡前温水泡脚、床铺松软等。由于恐惧紧张引起的失眠要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整夜不睡的要汇报主管医生必要时加用药物治疗,夜间要定时巡视病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病人出现意外事件。

    1.1.5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对病人进行《行为矫正治疗》的量表评估,制定针对性计划和拟定预期目标,一般在病人转入二级护理时开展,疗程4~6周。一周训练矫正,病人能主动洗脸、刷牙、洗澡、整理床铺,病人能主动更衣、剪指甲、注意衣服整洁穿着得体,病人能遵守作息时间、按时用餐、参加活动。每周对病人进行《行为矫正治疗》评分,如有进步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强化病人的正性行为,达到预定目标,并不断巩固。

  1.2

住院第二阶段

时间约为住院的第2个月。在做好第一阶段的同时,还应做好以下。

    1.2.1

工娱、文娱治疗

鼓励督促病人每天参加工娱疗,通过看电视、音乐欣赏、体育活动、做早操、唱歌、阅读、简单的劳作,缓解精神症状、放松身心、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以此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1.2.2

心理治疗

常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内心感受、需求。予适当地心理疏导,满足其合理要求。可实行团体心理治疗,各个包干护士对自己包干的病人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对病人讨论、沟通、倾诉、面对现实、面对困扰,由包干护士给予辅导,提供积极措施,采取处理生活压力和负面的情绪措施,扩展生活空间,积极投入社会。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对病人父母、亲属,利用探视进行健康教育和给予相关支持,改善家庭互动模式,对病人重建自信,回归社会很重要。

    1.3

住院第三阶段

时间约为住院的第3个月。这期间除了做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治疗还应做第三阶段的治疗,因为这时候病人往往很想出院,但又很怕出院后面对社会、人群的各种问题。因此要做好以下。

    1.3.1

精神疾病知识宣教

除了向病人适当介绍一些精神卫生常识外,还应讲解有关精神病发病诱因、预防、治疗等有关事项,使其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1.3.2

药物指导

给病人讲解坚持服药、巩固疗效的重要性。

    1.3.3

生活指导

教育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增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培养他们尽快适应环境的能力,消除思想顾虑,克服自卑心理,保持心情愉快,合理安排生活,正确对待和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不良刺激,学会自我解脱。

    1.3.4

精神病人护理问题和措施范文第5篇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精神病人发病后往往表现为生活不知自理、拒食,从而导致身体虚弱,特别是合并有躯体疾病和出现药物副作用时,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近年来,我院住院精神病人输液量逐渐上升。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精神病人输液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输液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1.1 不便于核对床号、姓名

精神病人发病初期,多数表现沉默不语,问话少答或乱回答,对护士的呼叫反应冷漠,不利于护士核对名字,容易发生输液错误。另外,有些病人家属为了不让人家知道自己的亲属、子女住精神病院治疗,在办入院手续时,随意更改病人名字,导致护士核对姓名时,出现病人真名与病历中的名字不相符。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发现病人同名同姓,名字接近,相貌相似的现象。为了便于巡视观察和管理,我们均采用集中病人在大房间输液,病人不能按床号睡,无法进行床号的核对。也有些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行更换床位,易引起输错液体。

1.2 病人不合作

精神病人否认有病,有些病人认为药物是有毒的,是护士有意害她的,不配合治疗,不愿意输液。有病人曾在输液过程中,擅自拔掉输液针头,企图吞针头自杀;也有些病人没有耐心配合输液,自行调节输液滴速,导致滴数过快而出现胸闷不适;有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冲动拿下输液瓶砸在地上,导致玻璃瓶破碎,由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未发生意外。有些病人发病初期,表现兴奋躁动,几天不进食,为防脱水等意外,需在保护约束下进行补液治疗。而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不停挣扎,扭动肢体,不利于穿刺输液,易导致局部肿胀或针头脱出。精神病人自控能力差,输液过程会乱动肢体,导致改变或管道打折、被压而输液不通畅;加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病人多出现软困乏力、嗜睡,卧床输液后不久便处于睡眠状态,翻身时不注意保护穿刺部位,导致针头脱出或输液管扭曲而输液不畅。

1.3 不重视健康教育

护士忙于应付临床护理工作,或认为精神病人不能接受而忽略了病人的健康教育,没有跟病人解释输液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导致部分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如自行拔针,或自己调节输液速度等。

1.4 巡视不到位

输液病人多,当班护士少,往往是两个护士负责观察3~4个房间的输液病人,还要负责其他病人的安全管理,往往导致巡视不到位。加上精神病房没有安装床头铃,拔针或更换液体等都是由护士观察处理,大大增加护士工作量。

1.5 护士不严格按医嘱调节滴数

针对那些不合作需要保护约束输液的病人,有些护士为了使病人尽快滴完液体以便解除保护,或者赶在开餐前输完液体,擅自把输液滴数调快。

1.6 不利于危险品的管理

在精神科,输液管道、针头、玻璃输液瓶等均作为一种危险物品,如果管理不善,病人有可能把它当作自伤或伤人的工具。

2 防范措施

2.1 制定管理制度

制定精神病人输液管理制度,规范精神病人的输液管理,组织护士们学习并实施,增强护士们的安全意识。

2.2 做好新入院病人的护理

新入院病人,主班护士要详细向护送家属了解病人的一些情况,例如:名字要准确或曾用名、主要精神症状、是否合并有躯体疾病,以及病人对住院治疗的态度等。针对蓬头垢面需要进行卫生处置的病人,一定要记住病人的相貌特征,以免卫生处置后认不出来。如果一天内同时有几个病人入院时,可用记号笔在病人手臂内侧写上名字,以便服药和输液时查对。

2.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对新入院病人,一定要连续三天进行床头交接班,交班内容包括病人的年龄、相貌特征、发型、病情等,确保每位护士都认识病人的姓名、相貌等,以便进行各种治疗前的核对工作。

2.4 做好输液前的评估工作

输液前,首先要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如病人是否合作、对输液的态度,以及接触交谈情况等,针对不合作的病人适当给予保护约束。对极度兴奋躁动的病人,通知医生给予镇静药物后再进行穿刺输液,同时把病人集中在护士易于观察的大房间内输液。

2.5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在给病人输液前,一定要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相貌、年龄等,确认无误后才穿刺操作,必要时请当班护士共同确认病人。

2.6 做好病人的宣教工作

护士要重视病人的宣教工作,输液前,向病人讲解输液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配合的方法;输液时做好用药指导,交代患者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原因和后果[1],争取病人的配合。相对合作的病人,输液准备结束时,提醒病人注意,及时呼叫护士。遇到同名同姓或相貌相似的病人,要交代病人注意倾听护士的呼叫,确认是自己的名字了才答应。

2.7 加强输液巡视

当班护士要坚守工作岗位,管理好自己的责任区域,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及输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症病人一定要在护士的视线下输液,防止病人自行拔针、摔瓶子等。

2.8 严格执行医嘱

护士在给病人输液时,要严格按医嘱调节好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了解输液的速度,发现滴速过快,要及时调整。必要时采用小号头皮针的输液管进行输液。

2.9 做好输液管道的管理

当班护士要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巡视,保证病人在工作人员的视线下输液,同时注意及时更换液体或及时拔针,拔针后的输液管要及时放到指定的地点,避免病人拿到。

3 小结

通过以上措施,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感,满足了病人的健康需求,保证病人的输液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