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素养;学习兴趣

公开课,作为教师展示个人能力、教师间相互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当前语文培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而就其现状,笔者有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种情况,在平时的听课学习当中,很多老师的教学过程行云流水、整个课堂天衣无缝。而回顾自己平时的课堂,即使备课扎实的一节课,在完成过程中也总会出现很多的纰漏,倒是有时没有预设到的环节,经过课堂的生成,反而会成为一节课的亮点。

反思:一节课上完似乎没有了任何缺点的时候,也许这才是教育的最大缺陷。我们可能会为一节课花费无数的精力,也许通过一节课我们会使教师个人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但对于听课学习的老师而言,似乎就很难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另一种情况是,许多老师在公开课时,整个课堂都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教学,突破重难点,可以说课程目标完成也不错。但课后反思会发现,整个课堂都在指导读句子,读文章,理解句子,体会人物情感。

反思:如果这是单一的一堂课,“双基”的完成应该是很到位的。但就整个目前公开课的现状而言,大部分老师的课基本都是如此,以课授课,以学生完成课文学习为目标。如果语文教育都是这样,也许就出问题了――课堂教学就成了一种封闭的学习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都重视拓展延伸,能够介绍教材中的人物、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利用多媒体设备使学生在音乐、画面的感染下加深对课文中难点的突破。

反思: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尝试,但深思之后会发现,这些环节的完成,又常常只是一种华丽呈现,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目标,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当前的语文教育仍旧拘泥于课堂中完成拼音、识字、阅读、习作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常常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面对如此情形,那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自何处呢?

当我们细细地去琢磨学生的学习过程时,会有以下发现:

1.学生除了在课堂中学习外,课外有着更多的学习,还是围绕预习、复习环节来反复地熟悉拼音、生字、课文、习作,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学生每学完一课,都会有课外练习题要完成,都有课文中生字生词抄写记忆。这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

3.学生还得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大小测验,通过测验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简单点说,就是学会考试。

学生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的大部分学习,都是围着课本、教材转。这样的语文学习不能说不对,但至少是不全面也不科学的,更是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违背的。

课堂就是以教材为依托,全面系统地介绍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那么,教材就是一个媒介,课堂就是一个平台,学生借助这个平台,通过媒介了解语文,喜欢语文,掌握语文方法,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

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利用课堂完成这一任务呢?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艺。

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有关字、词、句、篇文章的知识点,教师都能信手拈来,比如可以随口吟诵古诗词、名言佳句,可以随机讲述有关的人物典故、历史故事、人情风俗等等,通过教师渊博的知识,把学生带入广阔的语文大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提升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师个人修养和个人能力基础上,转变观念,以课堂为依托,构建一个开放、多元的语文学习环境。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教材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语文学习手段。

《半截蜡烛》可以介绍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介绍有关的书籍和影片,让学生在大背景下学习课文的细节,更好地理解文中的人物及其细节。

《三打白骨精》可以推荐学生读原著,老师加以引导,通过电视剧、原文、课文中三处人物的异同,更全面地感知故事人物。

第三,运用所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提高语文能力。

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开始,而不是学习的终结。教师应该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对学生的以前所学加以肯定,对以后的学习给予指引。所以,教师应该把课堂当成学生所学与老师知识之间的交汇点,充分利用好这短暂的课堂时间,在总结归纳原有知识、肯定已有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向更高的水平迈进才是一堂课应该完成的终极任务。

“语文即生活。”教师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生平时的学习讲求实效,引领孩子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胡建华,包玉梅.初中语文公开课教学要端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8).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专业课教学;岗位技能

中等职业教育在当今的社会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是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追求。美国学者波斯(G.J.Posner)曾提出:“经验+反思=成长”,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应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找出内在的教学规律并指导教学实践,这其实是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在“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优”的公开课活动中,我完成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配筋》公开授课,对于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和认识。

一、以岗位能技的需求制定课堂教学能力目标

技能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体现一个人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以能力训练之水载教育培养之舟,在资源、过程、拓展中生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应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职校生是学习职业能力、学做职业岗位上具体事情的,“有了知识,就有能力”是误区,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力量,应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才会转换成力量。专业课教学首要的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岗位需求挖掘、提炼出正确恰当的能力目标,每节课都应有适合的能力目标,并围绕该目标展开合理的教学活动。本次公开课的能力目标确定为“85%的学生能在课堂上熟练完成工程中常见楼板的配筋过程,15%的学生在课后的巩固练习中逐步完成”。这一课堂能力目标的确立反映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对钢筋工程的技能要求,突出了钢筋工程在施工环节中的关键作用,也明确了课堂教学的训练目标及方向。同时能力目标的确立又考虑了学生智力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实行了分层次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二、以综合知识的有效整合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偏多、偏难、偏深;各门学科自成体系,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教学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远离生产工作实际,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体系并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也背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专业课教学应构建以实践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围绕技术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选择学科知识。我根据本次公开课的能力目标,认真分析了本次课程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过程,找出了与此相关的两个过程性综合知识来源于《建筑力学》及《建筑材料》课程,即受弯构件(楼板)的受力特点:弯曲变形导致楼板出现受拉区和受压区;材料的受力特点:混凝土抗压能力强,而抗拉能力弱;钢筋抗拉、抗压能力皆强,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为保证楼板的受力安全,则必须在楼板受拉区配置受拉钢筋。通过这两项综合知识的有机渗透,使同学们简洁、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了本课能力目标所揭示的主题,顺利完成了专业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结合的过程,为同学们专业实践技能的熟练掌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奠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总理在大连轻工业学校视察指导时曾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 ,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职校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逻辑思维比较弱,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学必须摒弃陈述性知识教与学的形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有效的训练手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职业技能。我在本次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采取“三动”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启动”,学生的“主动”,师生的“互动”。首先由教师的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然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给出不同的模拟训练目标,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实践动手训练,让同学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竞赛中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四、充分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可在前一节课布置家庭作业,列出提纲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建筑结构类型及施工过程,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再如技能操作训练课,既要求学生记住主要的知识与数据,还特别引导学生如何掌握操作的技巧、方法与规律。教师可随时选择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示范,有目的从方法步骤着眼引导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当然,学生在技能练习中,使用知识、技能或判断推理过程方面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我们教师一定要耐心、认真、及时加以纠正。此外,在平凡的课堂上,专业课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自然地、巧妙地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团队合作、吃苦耐劳、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强大的学习动力。

五、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

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实景性、真实性、丰富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有效地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在本次公开课中,我采用了大量在施工现场拍摄的建筑结构中楼板的施工过程图片,向同学们展现了楼板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进而引出本课所授内容楼板钢筋绑扎在施工过程中所处环节,并展示出其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及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进行打下基础。在课件的制作中,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营造专业氛围,让学生在专心致志中自如、顺畅地进入学习状态。

六、爱心是专业课教学的起点

中职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心理和学习上的不足,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导致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不高,作为教师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信心,而这种爱心在课堂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怀疑、否定的心态转化成宽容、激励、共同分享的教学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作为教师真的需要有朴素高尚的品德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只有这样才能时时处处想着他们、关心他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努力和汗水,为他们插上自信、勇敢的翅膀,帮助他们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

充分发挥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训练为依托,增加课堂师生互动,在客观上势必对正常的课堂教学计划和进度带来冲击和影响,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应该是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教师备课的重点不应只是知识点的罗列,而应是备教法、备学生,特别是在教学思路的组织方面多动脑筋,并努力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进程的把控能力,使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不说废话,不做收效不高的事情,让课堂的时间真正属于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使我们的专业课教学真正发挥好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虞焕新 《建筑工程基础》(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9

[2]徐晶 《经验+反思=成长》

[3]田伟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6期.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一.团结协作,准确定位

全组成员都能忠于职守,敬业爱岗,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相互之间既有分工更能很好的合作,本期的教学内容就是初三数学毕业复习,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备课交流,再到教学反馈小结,各个程序都充满着组员的关切和创新,这种愉快的合作更多的体现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五位初三数学老师就像五行之说中的“金、木、水、火、土”,就如同战局布阵中的五行连环阵,各司其职守卫一方又相互策应融为一体,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在长鸿初三教学中准确定位。

二.加强研讨,认真准备

由于每位老师定位准确,皆立意于提高长鸿实验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因而平时的备课教学工作中,教学研讨是家常便饭,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有问题就有争论,就有各自的观点,每人便能轻易的取舍。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我们都不知不觉的得到提升,在备课中,直接导致任何人都不敢敷衍了事,课前的准备工作得到了保障。

三.优化课堂,追求效益

课堂是教学流程的关键点,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十分有限的时间空间,使课堂效益实现最大化?这个问题一直就是我备课组的教研课题,每位老师在课堂上都十分注意效益,并经常在课后交流,谁有心得,立马与大家分享。为达到尽可能的优化课堂,我备课组经常组织听评课活动,每位老师每周至少要准备一堂公开课,随时欢迎其他组员听评,如我组的吴韶斌老师本期听课达46节,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重视辅导,整体提升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力争拿下株洲市初中毕业会考第一的头衔,根据校领导、备课组的统一作战部署,重视培优的同时,必须重视辅导落后生。我们本着“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的信念,努力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氛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不忽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也不放过每一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课堂教师提问、做练习,都由“差生”打头阵,让“差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暴露,便于师生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既让优等生能力强了,又让“差生”基本解决了自己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师课后辅导的主要对象也是“差生”,交流谈心最多的也是“差生”,由于全组老师的辛勤耕耘,使所有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五.注重反思,不断进步

对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灵活处理,是检验教学效果和教学机智的较好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我组成员均能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相互切磋,在每一节课后都能留下反思随笔,在每次检测后都能准确总结问题,及时修正教学行为。

六.正视问题,努力解决

虽然我组成员整体表现良好,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教材挖掘不太深入。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对学生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极少数差生还末抓落实。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还有教学反思不够。

初一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50-01

新一轮课改唤起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及课改区涌现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不仅展示了课改成果,还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展示了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了教师的交流,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理解的不同,或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依赖新的教学手段等,小学语文课例教学中亦存在一定问题,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探讨。

一、小学语文课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1、强调“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教学过程中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有些教师担心自己讲得多了,教师主导地位太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结果课堂上该讲的地方也省略了。于是,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认知水平亦得不到提高,自主学习,不是一种“自由式放羊”,这样的尊重让学生迷失方向,失去自我。课堂上表面热闹非凡,学生忙这忙那,“自主”至极,教师主导地位难以发挥,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不到位,学生反而不得要领。这种不顾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过度依赖现代教学手段,忽略传统教学优势 多媒体教学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和独特性,课堂教学倚重于多媒体教学的例子屡见不鲜,同时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多媒体又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相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另一方面多媒体提供的直观画面也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文学习的特点背道而驰。在各种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充斥课堂,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它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知识拓展无度,对依纲靠本和迁移拓展的关系处理不够到位 新课程旗帜鲜明提出加强语文的实践性,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宽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大大丰富。老师们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变化。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不少语文课堂包括一些优秀的展评课,都机械片面地理解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语文学习的迁移拓展的思想,执教者为拓展而拓展,把迁移拓展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招牌。而且课堂上迁移拓展的 “度”把握不住,常常出现在课堂迁移拓展过程中信马由缰,越跑越远,最后彻底的脱离了文本、脱离了教科书的现象。这也可以说是我们老师新课程实施水平不高的一种表现。

二、解决措施

1、树立终生学习意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要上好课,对老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时要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需要老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因为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这种挑战是巨大的。

2、既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 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教学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当然,掌握了言语内容利于学习言语形式。但不能在掌握了言语内容后丢弃了言语形式,也就是不能得意而忘言。教学过程更应该认真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与品读,只有熟悉了文本,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这种指导必须注意两种情况:一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决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二就是一定要避免出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袖手旁观的现象。这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知识拓展,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拓展应该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取材要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不能太难,太难学生通过讨论不能得出结果,打击自信心,也不能太过简单,没有拓展价值。

5、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摘 要】微课是目前教科研部门和教师们均在探索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巧用微课,强化在实际教学中的反思,不断和同事、教育专家探讨,使得自身教学能够在新形势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关键词 微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间反思

时下,关于微课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绝大部分关于微课的思考共同的部分,大家均觉得微课其实是相对于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而言的,将教学内容分割,采用数字化手段加以处理,适当替代教师现场上课。目前,微课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推崇就是因为其能最大程度集中学生注意力,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优效,微课时间可以是1分钟,也可以是5分钟,视教学内容和要求而定,能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比较有益的相互补充,就高中地理课堂而言,其无疑是课堂中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闪耀着夺人的光芒。在实际教学环节,笔者曾就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自我反思、同行交流、请教教育教学专家,收获颇多,感触很深。

一、结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巧用微课

高中地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展示原理、导入教学内容、转承环节、介绍实例时,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如笔者所在学校一地理教师在讲授可持续发展内容时,巧妙利用《私人定制》电影的视频剪辑,介绍了时下人类面临的集中主要的环境问题的类型,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向往引向深入,明显看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增强。介绍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时,由于教师基本功的差距和教学准备的程度不一致,很容易出现解读不准确不完整的现象,借助备课组共同研讨形成的规范的微课设计,可以很好的将教学内容最基本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教师适时提出针对该教学内容的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状况适当调整教学思路。一课教学活动结束前,进入教学小结阶段,微课又能起到深化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梳理知识点,总结其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如学习了农业类型的分类后,可以让学生以某一农业地域类型依据不同分类所属类型来分别阐述。总之,微课并不是新鲜事物,此前的高中地理课堂业已有此种教学方式的使用,教师应充分理解这种课型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便于更好的教育教学。

二、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反思

时下较为常见的微课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以PPT为主,如感恩教育中通过动画展示人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去的过程,极强的画面感和故事感发人深思,极具教育意义;一种是通过录像,引导教师反思自我教学行为,这种反思有教学者和听课者的反思;还有一种则是将课堂教学分成5-10分钟的时间块,逐个实施课堂教学目标。

(一)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多媒体与微课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助手,但不是全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高效、动态、多维展示的特点,但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实际,我们使用多媒体,必须是教学内容和效果的必要。有时,传统教学对部分教学内容其实教学效果甚至会优于多媒体教学。笔者觉得微课也可以和导学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解决一个个小问题。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比较恰当的教学措施和辅助手段。如在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能接触到的洋流的视频,给学生相对直观的认识;通过微课引导学生思考洋流的影响:对气候、对海洋生物、对航海、对污染物的扩散。

(二)深入理解微课和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

其实微课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很多地方测试教师基本功,就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让教师短时间准备后,采用微课的形式讲课,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很好的掌握教师基本功的情况。只是微课比传统教学设计更有故事感,还能够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要求。在实际教学准备中,尤其是微课环节需要注意设计的完整性,对课堂教学互动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具备充分的预设,尽可能避免出现教学中的卡壳现象。

(三)发挥集体的力量,强化微课的严谨、科学

集体备课最能确保微课的严谨和科学性,通过集体讨论,由备课组长在开学时安排好每位组员所承担的课题,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主要发言人呈现微课设计,其他同事进行补充,通过备课组内公开课实践,不断打磨,积累资源,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资源库,确保教学效果。这既能体现个体钻研研究,更能展现集体智慧。在设计微课时务必确保设计的新颖性(确保对学生足够的吸引力),体现一定的教学设计创意,结合最新的新闻热点,更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的落实情况,切不可本末倒置。当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备课组长分配给各组员后,看似难以设计的复杂教学过程被分解成若干环节,最后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的任务就显得简单多了,这既能减轻备课负担,更能将别人的智慧和自己的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智慧众人举火火焰高的极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