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治理新路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D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4-0021-05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進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持续推進,我国的社会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基层社区建设有序推進,社会组织不断发展,社会安全体系進一步完善。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明显滞后。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社会矛盾与冲突频发,使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社会风险增大。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现代化進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法治的支撑。在法治社会,法律是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管理创新应当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紧密结合,始终将社会管理置于法治化的轨道,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律规范和法律程序为支撑,坚持依法治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实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价值目标。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
应该说,社会管理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因为自国家产生以来便有了社会管理,只不过由于社会性质、社会结构不同,其管理主体和模式不尽相同。传统上,人们把社会管理仅仅视为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政治管理职能、文化管理职能并列的一种行政职能。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是指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中排除掉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其涉及的范围一般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管理不仅包括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是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复合体。由此逐渐形成了广义的社会管理概念: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为满足社会需求,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進步,推進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進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活动和过程。
长期以来,在我国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由政府统一安排和管理,管理的方式主要是采用行政手段。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利益格局日趋复杂。传统的“大政府、小社会”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和社会都迫切要求对社会管理模式進行变革和创新。所谓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的运行规律以及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更加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更为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埃米尔·涂尔干指出:“社会秩序的精神基础是集体意识,维护这种集体意识和价值准则对防止社会的崩溃是必须的;同时,法律是保障社会秩序的力量。”由此,法律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规范依据和保障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法治的支撑。要推進社会管理创新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通过立法明确界定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只有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法治化的轨道,用法律来规范、引导和促進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和服务,依良法善治,才能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遵循的法治理念
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的意义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质量、水平。
一是形势的宏观需要。随着互联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事实上已经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服务走不走信息化之路,而是怎么走、如何走的选择。在信息化全面渗透的宏观形势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二是管理的微观需要。无论对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还是社会组织个体自身,从管理这一微观角度讲均离不开信息化。前者需要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效率、提升管理质量,后者需要信息化方式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增强组织体系的运行能力与水平。
三是服务的现实需要。登记管理机关在管理的同时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社会组织个体有海量行业业务信息需求,这是社会组织服务最现实也是最紧迫的工作内容,离开网络信息技术载体,不广泛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业务信息的深加工推送,精准、个性化服务就无法有效实现。
四是创新的发展需要。创新是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作为工作手段还是工作内容,信息化都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提供了求新动能和创新可能。从实践看,要顺应法律与制度建设新变革、顺应社会发展与治理新趋势,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是保障。
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是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任务。但信息化作为先进技术支撑及现代手段服务,也并非万能,不可能一劳永逸。若偏离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的本质需求,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不仅不会提高效率,而且会加大社会治理成本以至积重难返。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要业务主导。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一定要以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业务为核心,紧紧围绕业务发展开展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设计、应用系统设计、传输网络设计及安全保障设计,紧密结合业务需求进行诸如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社会组织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等系统建设。
二要统筹规划。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尚处于顶层设计、分步实施阶段,因此无论从登记管理机关还是社会组织个体角度讲,必须对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系统开发部署等各环节进行不同层次、因地制宜的统筹和规划,切实避免分散建设、重复建设,确保设计、建设、应用科学高效。
三要注重应用。与所有信息化项目建设一样,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是一项技术、资金密集型工程,涉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尤其在应用系统开发方面,必须坚持应用促发展统一设计、集中开发、多层应用的基本原则,避免多头开发、自行应用,确保事半功倍。
四要确保安全。无论从设计层面还是应用层面,安全都是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的要件,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充分实现应用目标前提下,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明确统一安全标准,建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应用系统安全。
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环节和主要内容
从业务发展中长期整体需要研究,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要突出的环节及强化的内容很多,但从业务推进阶段性多向需求角度分析,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实际上着重需要做好以下五个平台建设。
一是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平台是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的展示性工程,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门户网站。即通过门户网站的要闻信息、政策法规、业务办理、理论研究、通知公告、信息公开、统计调查、服务公示、失信惩戒、社会评价、投诉举报等栏目板块建设,建立形成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披露机制。一方面动态即时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信息、行业信息;另一方面全面整合各社会组织的信息资源,搭建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社会监督,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发展。
二是互动交流平台建设。以互动交流为核心,借助门户网站互动栏目板块、网络社区论坛、微博、微信、QQ 群集合形成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互动交流平台,是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建设内容。通过设计、搭建、管理、维护论坛,整合社会组织官方微信和微博账号,一键登录微博、QQ账号并与手机客户端实时同步,多形式全面实现社会组织管理系统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一对一或一对多信息精准快速推送及多对多广泛传播,为互通有无、学习培训提供载体支撑。
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就业力的提升,而就业力内涵中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尤其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层面的最高层,具有较高的引领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来引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从而提升职业素养。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就业力;探究
党的十指出,要实现大学生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而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陷入了困境,这是一个看似矛盾而客观存在的现象。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的主要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就业不仅仅是他们生存的手段,而更多的是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培养和树立高校毕业生科学的内在就业价值理念,让个人价值和国家、社会的价值相互融合,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路径是通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来完成。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的时代意义
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到了关键时段,国家的深度改革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这个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90后的大学生毕业生在十年后将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冲刺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讲,民族复兴的重任要在90后这一代来担当最后的接力棒。当代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关乎到民族复兴,而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只有24个字,但是高度凝练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侧,培育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构和谐的就业环境、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积极的价值观对人的一生的影响都非常重要,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就业价值观一般来说要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受人的整体价值观影响比较大,而目前高校在大学阶段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职场实践等等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而这些措施都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人职匹配理论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本都是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然而刚毕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往往是指初次找工作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讲,目前没有哪家企业完全按照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来招聘应届毕业生,而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信息是要根据自己的就业能力来找工作,这种信息不对称是目前就业困境的原因之一,会大大影响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信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层面的顶层,具有较高的凝聚性和引领性,而且目前社会上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气已经逐渐形成,高校校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具体的结合点,而以提升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职场教育就是一个较好的结合点。具体措施如下:
以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形成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就业价值观,高等学校一方面要以国家的重大需要做科研攻关,另外一方面也要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就业实现和国家的价值观融于一体,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要实现国家的价值。这就需要在职业探索中,特别是行业探索中要把握方向,积极投身国家和地方未来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浓厚氛围,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是学生,另外一方面也是即将走上职场,因而职业素养的提升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大学生的需求上往往并不是特地岗位技能,而是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些不能一蹴而就的职业素养上,刚毕业一年的学生最容易在自我管理、适应组织文化、职业发展方向迷茫,而应届生的高离职率等问题也是困扰企业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国家对公民的要求,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的公民,如果这些能够做到,上面提到的一些现象可能就会少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丰富,结合职业素养进行培育,针对性也会比较强,实效性也会提高。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力提高的路径选择
积极构建培养就业一体化封闭人才培养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在文化校园建设中,积极培养职场文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以往的误区往往是重视学生就业岗位的硬实力,教学和思政两条线,互不干涉,或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思政教育要有主线,所有团学活等动校园文化全部都以职场教育实践为主线,让校园文化刮起职场风,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加大职业生涯规划的适应教育,以职场教育为核心,加大职场文化的宣传,宣传基础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坚守和努力事迹,让青年学子甘于献身基层,逐步转变大学生的功利观念,接受平淡的生活,平淡的生活亦是完美、幸福的。
拓宽校企合作领域,积极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各专业积极和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合作。专业教师要积极走出学校,寻找行业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聘请企业的员工、校友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让学生提前走进企业,了解行业、专业,从而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升就业力。
四、 小结
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不能仅从专业岗位的硬指标着手,也要从就业的软实力方面暨职业素养方面进行培养。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而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践行,当代大学生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而提升职业素养,破解就业困境。
[参考文献]
[1] 王雁飞,袁炜刍议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J],管理观察,2014(22):137-138
我国环境治理路径的选择历程
虽然是提倡“去国家化”,但是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仍然占据主导的地位,仍然承担了环境治理的绝大部分责任;只是这个时期市场机制的引入与发展,调动和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拥有了自己的部分主动权,要求与政府谈判,对管制所带来的成本进行分析,呼吁与政府共同治理环境。3.1992年—至今,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环境问题已经达到了最严重的状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十四大开始我国的市场逐渐活跃起来,并参与到了环境治理的行列中,但仍然不能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导主体,而只是参与主体;公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等要求也已经成为了环境治理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另外,目前政府对公民社会的控制也逐渐地放松了,“经历了一个从堵到疏”,“从简单禁止到适度开放的过程”。[2](P205)因此,现阶段我国所走的是政府主导的,市场和公民社会参与的环境治理路径。政府的主导地位一直都没有改变,且在环境治理中的力量有所增强。市场和公民社会在环境治理中的力量也逐渐地发挥出来,但是相当薄弱,仍然只是作为参与环境治理的一个主体,并不能成为完全代替政府来治理环境,只是政府失灵的必要补充。
我国环境治理与环境善治的差距
将上述我国环境治理路径选择的发展历程及我国环境治理的现状,与环境善治的基本要素及衡量标准进行对照,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环境治理离“环境善治”的距离很远,对照环境善治的四大标准,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差距。首先,环境善治要求政府得到公民的信任和支持,要求政府官员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来行使自己的职权,同时也要考虑到公民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但是环境治理的现状中,我国政府部门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有些政府官员为了取得政绩,甚至为了个人私利,从而滥用权力,允许一些会给环境造成破坏的企业继续生产和发展,公民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导致了政府公信力极差,使合法性和法治性都遭到了质疑。其次,环境善治的合法性要求环境治理过程中要认真地协调好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促成各主体之间能够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来共同治理环境,从而使环境治理活动能够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认可和支持。而我国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力量最大的,起主导性作用,而市场和公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仍受政府政策的控制,力量较为薄弱和有限。虽然三者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能够开展合作,但是从总的来说缺乏彼此的信任而合作很少,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因为利益不同而产生冲突。
首先,我国政府官员习惯于“暗箱操作”,对于环境政策的制定甚至是出现了突发的环境危机时,肇事企业和当地政府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不愿意或不及时向当地居民和上级政府说明情况。其次,虽然从2008年5月1日起就开始正式施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于强制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公开四大类环境信息,并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我们要看到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公开自己的信息。第三,环境善治要求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成为能够与政府抗衡的治理主体。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仍然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忽略了公民社会的参与。政府把自己当做是环境治理的唯一主体,事必躬亲,缺少了自己和其他环境治理主体的沟通合作和协调。二是公民社会本身的不成熟。由于我国公民社会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发展又比较缓慢等弊病,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环境NGO都对环境治理参与严重不足。三是公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多数民众缺乏参与环保的意识,对于参与环境保护态度也比较消极。
首先,由于“政府本身官僚体制的影响,如:创新不足、灵活有限、信息失真、缺乏竞争压力等,以及利益不相关性、责任感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政府进行环境和资源管理的动力不足”[4](P24),导致了环境治理的效率相对低下。其次,市场应该承担着环境治理最大的责任。但是市场的本质就是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有时企业为了利润而不择手段,并不管对环境造成多大的污染。第三,我国公民社会力量较为薄弱,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比较淡薄,缺乏参与环境治理的责任感,因此,公民社会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也较低。
从稳定性看,目前我国的环境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经常发生一些环境污染和环境危机的事件。从公正性来看,环境善治要求我们不论对于任何人、任何地区要实行环境公平、公正。但是我国的环境治理却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对于那些能够给地方带来经济效率的企业给予纵容和支持,对于他们的任意排污不给予一定的处罚和惩治;二是环境决策方面存在的不公平。我国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的人群采取“一刀切”的原则,表面上看对他们来说是公平的,但实际上是不公平的,应根据当地和大众人群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环境决策。三是从公众方面来看,也存在着不公平。“一是社会上的富人在占有较多环境收益的同时,却不太愿意尽环境保护的义务”[5](P42);“二是当代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过分攫取资源,杀鸡取卵,削弱了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与条件”[5](P43),这对于后代人对环境及资源的享用来看也是不公平的。
环境善政走向环境善治:我国环境治理的新路径
目前,我国环境治理要达到环境善治这个目标还有较远的距离。虽然目前我国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和公民社会参与环境治理的路径,但是政府主导得不够到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很显然继续走目前的这条道路是不可行的。那究竟我们应该选择哪条路径才能更好地治理我国的环境呢?环境的道路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学习西方走多中心治理环境的道路。所谓的“多中心”包括了空间上的多中心、主体上的多中心和权力向度上的多中心。它强调了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这三大主体都处在环境治理的主体地位,构成了环境治理的“三极”;其治理环境的权力都是平等的,并不存在谁领导谁、谁命令谁的问题,权力的运行向度不再是自上而下了,而是上下互动的治理过程;它是以成熟而又繁荣的公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作为基础,强调自发秩序和自主治理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主体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能够相互协调和合作,是环境善治的前提。必须承认多中心治理这条路径在西方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与我国不同,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都尚未完成,公民社会并不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并不适合多中心治理,理由如下:首先,多中心治理是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主张在环境治理中限制政府的职能与作用,这对于从环境治理一开始并长期依赖于政府的中国来说,并不适用;其次,多中心治理理论要求市场及公民社会在环境治理中处于能与政府相互抗衡的主体地位。这对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建阶段,经济体制化还不完善的中国来说,市场所要发挥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公民社会也处于正在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并不成熟。因此,这对于市场和公民社会并不发达的中国而言,想要实现市场及公民社会成为环境治理的一极地位根本是不可能,想要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更是不可能的。第三,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多中心治理是基于西方个体本位管理模式和文化模式,它的真正精神在于“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契约合作观念,这意味着对处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不可以也不可能照搬照抄治理理论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6](P60)因此,目前的中国尚不具备实现多中心治理的客观前提。#p#分页标题#e#
特稿
(4)努力开创行政学院科学发展新局面 马凯
名家视角
(10)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 薛澜 刘冰
公共管理与行政改革
(15)人情悖论:人情社会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与钳制——基于温州模式的历史考察 陈国权 曹伟
(20)我国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合作中的承诺与兑现——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探索性研究 尹艳红
(26)群体事件中的集体认同生成及其干预路径 刘中起 龚维斌
(31)近年来关于城中村治理研究综述 黄淑瑶
(37)《谣言》的现实回应及其对策建议——以北京市为例 熊炎
经济发展与改革
(44)我国潜在发展红利与战略机遇期的机会与选择 刘迎秋
(48)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 张占斌
(55)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研究 陈占锋
法治政府建设
(63)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关于"依法治国"的精神 胡建淼
(69)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法律问题探讨——华鼎担保事件引发的思考 胡鹏翔
(75)介绍贿赂罪存废之辨正及相关问题探讨 郭理蓉
(81)论侵权法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魏小雨
(85)论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 谢永江 黄方
调查与思考
(90)资源地区政府的困境与出路——攀枝花西区肖家湾煤矿事件的启示 李优树 苗书迪
(95)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以青岛市政府为例 涂晓芳 魏葱葱
决策咨询
(100)信息稳定视角下的政府、媒体和民众之间博弈模型建构研究 邱新有 胡珊
(106)当前政府在应对媒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翁杨
比较与借鉴
(110)英国区域治理及其对我国区域合作的启示 曾令发 耿芸
(115)巴西"经济奇迹"为何中断 黄琪轩
国际学苑
(121)法国政府与区域化挑战 埃利斯塔·科勒(著) 郑寰(译)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