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防教育贯彻方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山西省国防教育实施方法》,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进一步推动我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现根据我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我校2005年国防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教育目的:
国防教育是以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安全为根本目的和要求,通过一定的国家观、战争观、国防观、国防知识的学习和国防体育的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以相应影响的一种活动,是国家教育事业和全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教育。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初步的军事技能,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拥军的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国防教育原则:
1、国防教育必须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与学校德育及其它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并注意发挥国防教育的特点;
2、利用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主渠道,结合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安排教育活动。
三、工作重点:
1 、了解国防、国防教育、战争、和平的含义,国防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进行基本的国防理论教育;
2、学习国防地理,了解我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及周边国家;
3 、学习《兵役法》等基本的国防法规,使学生了解公民应履行的国防义务;
4 、了解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多次和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史,知道林则徐、邓世昌等一批民族英雄的历史功绩
5 、了解中国的成长过程和丰功伟绩,知道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柱石;
6 、初步了解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国防建设的巨大作用;
7 、了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8、根据解放军队列条令,组织队列训练;在学校重大活动中举行阅兵式、分列式,学习军人的仪表和作风;
9、学习投掷、越野等军体活动的技能,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坚韧不拔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四、国防教育主要形式:
结合开设专题教育课,进行课堂式国防教育;
结合中心工作进行穿插式国防教育;
结合文体活动,进行趣味式国防教育;
结合重点节日的纪念活动,进行随机式国防教育;
结合教育基地、人文景观,进行阵地式国防教育;
运用现代传媒,进行载体式国防教育;
运用国防知识竞赛,进行答辩式国防教育;
运用先进典型,进行激励式国防教育。
五、日程安排
9月制定计划,安排工作
国防知识学习讲座
观看国防教育影片
新生军训
10月国防教育月主题教育活动
国旗班规范教育
一、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理念
国防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战略性工程,既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历史证明国家没有国防就谈不上国家独立和国家安全,更谈不上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早期战事中因自身对和平思潮的深信不疑,进而在国防教育上放松警惕,导致国民的国防安全意识淡薄,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吸取历史的教训,我国在大学生的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国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理念,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进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充分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爱国热情内化为建设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平年代里长大的当代大学生,对待国家安全并不重视,国防意识淡薄,因此,高校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理念方面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自来就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一个民族如果丢失这种忧患意识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不仅不利于社会发展,甚至危及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生活在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珍视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自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树立忧患意识,时刻警惕威胁国家安全的隐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国家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在@种环境下,如果对国家安全缺乏危机感和正确的认识,将会给祖国的繁荣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加强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时,以更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去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建设性人才,其素质的高低将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前高校重要转型期,倡导的素质教育,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防意识,同时也是学生关心国事民情和强健体魄的重要契机,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防素质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我国未来国防建设培养了重要的战略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防教育形式化严重。处在当前的和平年代,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人们对战争的记忆模糊,国防意识逐渐淡化,这就导致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高校对国防教育的开展并不重视。对于国家明文规定的国防教育方针政策,虽有设立相关课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时候为了整体教学进度服务,国防教育课时被无限缩减,有时只以一场军事讲座应付了事,因此,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效果也可见一斑。
(二)国防教育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高校对国防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师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国防教育投入资金较少,缺少专门的研究室,更谈不上教师的再培训工作了。同时,很多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的教师都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加之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导致国防教育课程质量一直堪忧,学校的不重视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学分管理上,很多高校将国防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学期末的考试有些也是采取交论文和开卷考试的形式结课,这就导致学生对国防教育课程也不够重视。
(三)国防教育的教学过于形式单一。由于国防教育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所占分数比例并不大,学生自然对其重视不够。同时由于其滞后的教学配置,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往往是很久之前的知识,与时事联系较少,也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甚少,为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国防教育的实践课程中,军训课程也是被删减简再删减,除了基本的军队礼仪课程,技术性的射击、战略战术学习基本都被删减掉了,高校也只是以走过场的形式来应付法律赋予的国防教育的义务。
(四)国防教育投入不大。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立国防教育的专门的教学经费,因此,师资投入不足,在硬件设施投入上也是少之甚少,针对国防教育的训练基地更是无从谈起,针对国防教育的专业化课程如射击、体能训练等课程,大多以跑跑步,站站军姿了事,有些学校军训任务由地方军校或者部队来指导,然而学校的专业理论课程与训练课程脱节严重,学生很难得到系统化的培养。
(五)学校的国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由于高校对国防教育课程重视不够,各方面资源投入不足,相关实践活动较少,即使有也得不到重视,活动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这就导致很难在校园文化中营造浓厚的国防文化氛围。
(六)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交流较少。国防教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学科与学科之间联系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不利于知识的全面掌握。
一、学校体育工作
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意识。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科研水平,确保体育师资、课时、场地、活动“四落实”。深入实施新课程标准,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运动训练成绩。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学校体育特色。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大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各项课外活动中去,丰富课外文体活动的内涵
2.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努力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积极参加论文评比,创造条件申报课题,争取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
5.认真开展体育竞赛。
6.加强学校体育安全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定期对现有的体育器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重视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外活动、业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的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7.按照苏家屯区教育局《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细则》对照检查、落实好各项工作。
二、学校卫生工作
坚持以健全学校卫生防疫体系与食品卫生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为主线,以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和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培养良好健康行为习惯为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
1.高度重视学校食堂卫生与安全工作。要对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及《沈阳市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暂行办法》等有关法规要求,加强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改造和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
2.认真落实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认真做好预防传染病工作,对高一新生发放传染病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力开展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继续做好学生每年一次的体检工作。
4.高度重视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的疾病流行,及时报告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5.创建绿色校园,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加大检查力度,将卫生评比工作列入班务考核评比之中,责任到人,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
6.按照沈阳市教育局《学校卫生工作评估细则》做好各项工作。
三.学校艺术工作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校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自觉性,增强推进艺术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扎实有效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
1.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按教育部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规定和要求,配齐艺术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不侵占艺术课课时,不终止毕业班的艺术教育。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设施设备。不断更新并添置与艺术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各类硬件设施,保证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场地及教学设备。
3.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教师加强教学业务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进修与提高,以全面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
4.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丰富艺术教育内涵。激发教师立足课堂,通过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每年定期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画展、听音乐会、引进地方戏进校园、邀艺术名家讲座、请地方艺人座谈等形式,丰富和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
5.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督查力度。每学期的艺术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制订对艺术教师的考核奖惩制度。
6.按照市教育局《学校艺术教育评估细则》落实并开展好各项工作。
四、学校国防教育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和有关学校国防教育的政策、法规,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军训工作,积极开展“双拥”工作,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推进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地方高校;国防教育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军革,带来了战争形态的信息化,对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国防教育承担着为国防建设提供后备力量的任务,是国防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向信息化国防教育转变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地方高校,也应密切结合实际,应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教育的困难与挑战,切实做好国防教育的适应性转变。
一、信息化战争及其特点
信息化战争就是作战中的各个环节都予以信息化,再加上一个完善的信息指挥控制系统对各种信息化了的资源予以优化,以取得最优的效能[1]7。换言之,在信息时代,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取得胜利而进行的战争,即信息化战争。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国家战略能力是制胜基础
国家战略能力指为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所能调动的各种力量的总和以及使其发挥出来的战略组织能力。信息化战争源于信息时代,各种因素错综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信息化战争也一定不是单一因素能够决定的,需要依托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的支持。基于此,国家战略能力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制胜基础。
(二)信息主导
信息将有效引导作战的进程,确立作战目标的主导地位,协助确定作战计划。其主要体现在,信息网络系统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基础保障,信息的有效、及时的传达是联合作战运行制胜的支撑;信息优势取代火力优势和机动优势成为衡量作战双方力量的标志,并以此来谋取整体对抗中的优势,即制信息权成为联合作战的制高点和制胜关键。
(三)“一体化联合”是作战体系结构及其运行的基本形式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其作战体系、作战行动和控制指挥的一体化联合是作战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战争体系和作战行动趋向一体化,功能上,多个任务将由同一个武器系统实现;结构上,军兵种功能单一的部队趋向于一体化联合部队。各级C4ISR有机的将战场上的武器系统、作战平台等组织起来,保障各军事单位的协调、统一行动。
(四)精确作战
精确化的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主要作战方式。具体表现在,对抗双方立足于作战体系,围绕军事要害、作战单位等展开的精确打击;形成精确的情报、指挥、打击、评估的循环作战形式。在信息化战争中,将不再是简单的“量”的累积和消耗,而更倾向于对“质”的追求,也就是对作战效率和效果的追求。例如伊拉克战争中多次出现的“斩首行动”,以及针对伊拉克境内发电厂、水电站等设施实施的“手术刀”式精确打击,都是追求战争行动质量的体现。
(五)实时联动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一个“发现―决策―行动”实时联动的过程,充分讲求行动的时效性,一丝一毫的耽搁,都可能会贻误战机。主要体现在,瞬时反映的实时性,“发现即行动、行动即摧毁”;通过动态聚合信息,提升作战单位自主作战的能力;作战体系同步无间歇的联合作战,即全层次联动、全维度联动、全时程联动。
二、顺应信息化战争要求,促进地方高校国防教育的转变与提高
战争形态的信息化,必然引起国防教育的变革,地方高校应顺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思想教育,拓展国防教育的目标、方法和手段等入手,积极转变观念,做好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转变。
(一)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
首先,正义性与民心的向背是赢得战争的重要因素。战争的正义性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同志的人民战争理论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仅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心和人力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战争最终仍是人的战争,而不是武器的战争,战争力量最深厚的根基来自于人民。在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念,强调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战争的正义和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其次,要给学生灌输一种国防挂念,既要居安思危,又不妄自菲薄。目前相对和平的环境,并不是安全的环境,要清醒的看到我们与发达军事国家的差距,时刻警惕敌对势力的渗透。而同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国防建设的各方面起点较低,要正确看待目前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二)在教育目标上,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信息化国防观念
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国防开始向信息领域延伸,高校的国防教育也从传统的技能训练向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大学生的信息化国防观念转变。通过国防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防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化国防的意识,了解信息安全的实质,提高大学生对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国防建设和信息化军队的认知,并明确信息化战争胜利的基础,提高学生献身国防事业,保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
(三)在教育方式上,强调结合大学生专业知识开展全程教育
现代国防建设主要围绕“高科技”展开,国防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科技的较量,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2]140-141。因此,信息化战争背景下,加强高校的国防人才培养显得尤为突出。首先,要结合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出与信息化国防建设的联系,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培养未来参与信息化国防,甚至是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介绍计算机病毒、网络攻防等方面的知识。其次,高校国防教育要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3]。“长期坚持”是国防法明确提出的基本要求,然而地方高校中大学生的军事技能训练和理论教学基本都是在短期内,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和时间组织开展的,缺乏长期的、有计划的教育,效果难以保证。信息时代的科技迅速发展,国防教育必须坚持长期性,保障大学生国防观念、知识的及时更新。
(四)在教育手段上,整合国防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高校在国防教育的手段上,应兼顾传统的教育与现代多媒体教育,不可偏颇。当前地方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着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现象,信息化的国防教育无可厚非,但同时也要看到传统的教育手段固有的优势。例如,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能够更直观的给予学生以触动,加强国防教育的观念教育。当然,随着信息化的来临,高校国防教育需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高校的国防教育当中。例如,充分运用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有效的丰富国防教育的手段,形成更为有效的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防教育模式。因此,需要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整合优势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立体互通式教育活动,探索建立更为贴近地方高校国防教育实际的新模式。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赢得(或遏制)战争,维护国家、地区的安全稳定和世界和平。信息化战争是一个新的挑战,地方高校国防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拓宽工作思路,加强组织协调,整合优势资源,紧跟时展,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立足国防建设的信息化,打赢信息化战争。
[参考文献]
[1]陈太一.浅谈信息化战争[J].信息化工程, 2000(1).
[2]林永超等.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意义与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2(7).
〔中图分类号〕 G6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1—0023—01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时代的要求。为此,我们申请了《国防教育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省级教研课题。课题组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编写出了一本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教材。
一、教材适应时代特点,具有创新性
在教材开发中,应注重时代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对原有教材重新进行整合和改编。把一些简单的内容进行合并,丰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神舟飞天》一文,由于我们就生活在神舟飞船发射的地方——酒泉,并且有的学生还随家长到现场观看过。学生通过电视里的现场直播,从发射前的紧张等待,到发射成功后的兴奋,全身心地体验了这一系列过程,从而更好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这种时代性的知识丰富了教材内容,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和知识结构,我们把教材分成“可爱的祖国”、“人民的军队”、“战斗史”、“现代军事”等四个单元,使得教材结构更加清晰,目标也更加明确。
当然,自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不足。因此,必须改进教材,充分显示其灵活性、科学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样既便于教师讲课时适当取舍,又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并能在充分掌握国防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问题。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因而,国防教育教材也需要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由浅入深,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渗透到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在如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国防知识。
二、教材体现儿童特点,具有多样性
改用新教材之后,课堂越来越精彩了。我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做一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运用信息会、开故事会、看录像、制作比赛、朗读比赛、游戏、参观、访问、夏令营等形式丰富课堂,延伸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团结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努力满足学生的参与愿望,适当降低难度,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让学生多感官参与这样的课堂,感受就会更加深刻,课堂效率就能达到最优化。
三、教材体现课改要求,具有自主性
改编后的教材,需要学生自己探讨的内容增多,因此,学生课前知识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材中所提到的问题、出示的插图,对学生的诱惑很大,很多学生都急于了解。如,《战争中的小英雄》一文,教材中出示了几幅小英雄的图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认出是王二小和海娃,但具体的故事却比较陌生,于是,很多同学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了更多图片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