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术病人的护理

手术病人的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病人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术病人的护理

手术病人的护理范文第1篇

透明的晶体由于多种原因而形成混浊者称为白内障。这些因素有些是出生前胚胎发育因素,有些是出生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白内障形成的机制尚待研究。不论起因如何,晶体混浊乃是晶体虹膜通透性改变以及代谢紊乱的主要因果,从而失去屏障效应。特别是在外伤后,晶体虹膜破坏,是通透性增加,随之而发生虹膜代偿性增厚,上皮细胞增生,皮质纤维硬化、凝固或坏死,导致整个晶体混浊。

白内障是眼科疾病中发病率和致病率特别高的疾病,其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自2012年以来,我院先后为400多列白内障患者成功的进行了复明手术。我作为一名眼科护士,有几点体会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病人的心理护理:白内障病人视力一般都很差,因此,我们在与其接触中要注意语言艺术,多讲些安慰鼓励的话,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对病人不清楚的问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取得病人配合,是病人的心理处于康复的最佳状态。

心理顾虑有多种,一是对手术效果怀疑,二是为自己身体状况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担忧,我们采取心理护理手段,解除患者恐慌及紧张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

术前宣教:从语言上给予安慰、鼓励,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使其接受护士给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耐心讲解术中注意事项,请曾做过手术的患者同他们现身说法,使患者有依赖和安全感。

术前训练:做好术前训练,使患者术后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应早期训练。协助患者练习仰卧位,使其适应床上生活,如进食排便等。教会防止打喷嚏、咳嗽的方法,如咳嗽时用舌尖顶压腭部或用手指压人中穴,并鼓励患者戒烟酒。

2 术后护理

2.1 术后当天,术眼要包盖,目的是是眼球减少转动,是眼睛充分休息。术后除吃饭、上厕所外,一般要卧床休息,特别要注意预防磕碰术眼,以免造成前房出血,眼压升高等合并症。

2.2 术后第2天,可去掉纱布,应用抗生素加激素眼药水点眼,病人虽能生活自理,仍以卧床为主。有的患者感到术眼疼痛、流泪等,均属正常。

2.3 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因此,术后需要吃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2.4 如果有眼角膜缝线,一般术后2周或根据情况拆线,拆线后局部应给与抗生素眼药水点眼,一日3次。晚上睡觉前可涂抹红霉素眼药膏等,预防感染,。年龄大,点药时要注意卫生、将手洗干净、最好让家属帮忙点眼。

手术病人的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手术前病人;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91-01

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对进行手术的病人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善其心理状态,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以达到配合手术及治疗的目的。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细致地进行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仅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①病人对手术的片面认识是造成焦虑和恐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耐心细致地弄清焦虑和恐惧的具体原因,用亲切的语言安慰病人,消除思想顾虑,主动向病人提供所迫切需要了解的情况,如手术名称,术中配合要点,手术的方法、目的、疗效等,以稳定病人情绪,曾强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例如:一位青年姑娘工作不慎切掉了右手的二个手指,当她意识到自己手指无法再接上时,就坚决放弃手术和治疗,而手术护士得知后,与她促膝交谈,了解她心中的困惑认为自己这么年轻就成了残废,以后的生活、家庭都会受影响,因而就产生了消极念头。了解了实情后,手术护士给她讲解了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要面对现实,振作精神,讲了一些重残疾人的实例,一席肺腑之言,使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顺利配合医生完成了手术。

②有些病人对手术的危险性和疾病的严重性考虑过甚,缺乏对疾病的抗争力,这样的病人往往是顾虑重重、焦虑不安。例如一位没有文化的农民得了急性阑尾炎,需手术切除,可这位农民由于缺乏卫生医疗知识,而产生了莫大的疑虑,不相信医生,更不相信手术会成功,因此对这些病人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做到有的方失。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与疾病的关系,手术医生的能力和手术目的,这样就能很好地解除病人的顾虑,使其顺利地配合手术。病人手术前往往有种渴求心理,希望技术高明的医生给自己治疗,在术中希望多给一些物以减少疼痛,为此就应该实事求是地向病人讲明本医院的设备条件及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等,使他们的渴求心理得到满足,使病人情绪保持在最佳水平,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③有些病人对手术过于依赖,认为手术可解决所有问题,对于这种盲目乐观的病人我们广大医护人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一旦发生消极心理,病人应付不及,以致产生不良后果。对于这类病人手术护士应耐心地告诫病人从客观角度来对待手术和病情,对手术的危险性做充分的思想准备。

④保护性护理:对患有绝症或其他暂时不能告诉病人本人的疾病时,不可泄露,对患者实施保护性护理。

⑤下面是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止,对922例不同年龄病人进行术前心理观察,介绍如下:

a、老年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这类病人占35%左右,一般老人患病后,都把疾病的诊断、治疗、愈后效果看得尤为重要。他们唯恐患上“绝症”对手术心中无数,担心手术下不来台,术后出现并发症,后遗症,给儿女造成负担。我们针对这类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首先应以儿女般的心理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有针对性地解释手术方案、名称、麻醉方法和注意事项,宣传手术成功的实例,了解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使他们感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例如有一位患胃癌的老人,进手术室后非常紧张,当我们同他交谈后,知道老人怕手术痛,对手术愈后表示怀疑,我们就耐心讲解,介绍一些治愈病例,并向他介绍硬膜外麻醉效果,告诉老人不会疼,这样解除了老人思想压力,使手术顺利完成。

b、对中年手术前病人的护理:特别是中年女性子宫切除术,在手术前担心术后夫妻生活,影响夫妻感情,手术护士可在术前备皮、灌肠等术前处置中边做边和患者沟通感情,减轻病人的顾虑,在为病人冲洗阴道时讲解阴道与子宫的解剖结构,讲清楚术后阴道变短的程度,是否能过性生活等病人所关心的问题。通过解释使病人明白术后阴道顶部封闭,可过正常性生活,不影响女性特征。这些对于中年女性是非常重要的迷,揭开之后,易使其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

c、对青年手术前病人的护理:青年有着美好的未来,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手术成功与否决定着他们的命运和前途,即考虑婚姻恋爱情况,又考虑到未来家庭与社会关系,感情丰富,对疾病反应强烈,易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即对未来失去信心,抱怨会因病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及个人问题而毁于一旦。对待这类病人要从解决思想顾虑入手,向病人介绍一些有关医学方面的知识,用病人能听懂的且能接受的语言耐心地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意义。鼓励他们以乐观精神对待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疾病早日康复。

d、对儿童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做手术时,由于他们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地方,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表现为恐惧、哭闹不止、怕打针、怕手术等。我们则根据小儿活泼的特点,给予表扬,鼓励及用讲故事的方法分散他的注意力,解除病儿的恐惧感,使手术顺利完成。两年来,我们通过心理观察及心理护理的方法,配合医生送走了张张笑脸。

⑥对于那些特殊的病人除在进行一般的护理基础上还要进行特殊心理护理,特殊护理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疾病和不同病人的特殊心理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数,采用必要有效方法,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例如:当一个要截肢的病人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他的肢体是完整的,但当他被送出手术室的时候却成了一位残疾人,这对他的心理打击是多难以言状的。对于一些急诊手术的病人及家属,往往由于意外而毫无思想准备,心理负担较重,除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之外,还要积极地安慰家属争取家属的配合。家属是病人的亲人,病人手术前能否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家属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上述病人一定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准确透彻地分析心理紧张的利害关系,争取病人最大限度地给予配合。

手术病人的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感觉敏锐;自我护理;心理特点;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R5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69-01

【青年病人的心里护理】

青年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处于人生朝气蓬勃的时期,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对于自己患病这一事实会感到震惊,他们开始不太相信医生的诊断,不承认自己有病,直到真正感到不舒服和体力下降时才会承认。由于青年人感情脆弱、心理活动错综复杂、易变化,所以护理人员应多学习和掌握心理护理知识,对这样的青年病人密切注视、预防可能发生的后果,要多给予心理支持,循循善诱,耐心指导。

青年病人的特点是情绪强烈而动荡,容易出现极端化,容易激动、兴奋,也容易沮丧、绝望。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主观感觉敏锐、情绪不稳的、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容易出现激烈的情绪反应。当青年人得知患病,尤其是那些比较严重,可能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留下后遗症的疾病时,往往会紧张、焦虑、震怒,甚至迁怒于他人,出现反攻击行为。待到病情稍有好转,又容易盲目乐观,不再认真执行医嘱和护理计划,不按时吃药,导致病情的反复。病程较长和有后遗症的患者,则易于情绪偏激、悲观失望,甚至失去理智,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走向极端,产生自杀念头,当青年人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时,不宜过多的安慰和劝解;因为此时患者的认知功能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处于低下状态,不能很好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且此时的病人他未必希望向他人倾诉或者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劝告。最好在可以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的可以独处的环境,使其自己冷静下来。护理人员可以在一旁给予非语言的支持,如安静的陪伴等,待病人情绪稳定后,再实施各种心理护理措施。

青年正是人生中最有生机的时期,青年人有多方面的需要和愿望,特别是青年早期,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对求知、求职、婚姻和家庭都有美好的设想,而健康的体魄是实现这些愿望的基础,因此,当青年病人得知自己有严重疾病时,往往感到很大的震动,感到很难接受这一事实。大多数青年人会经历明显的“否认”阶段,不相信医生的判断、拒绝接受治疗。这种心理主要源于害怕疾病耽误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对恋爱、婚姻、生活和前途产生不利的影响,护理人员要理解青年人的这种心理,克服个人的偏见;即使病人用幼稚的防御机制,护理人员也能理解他,耐心的对待他,给予各种指导和帮助。青年人自主性和自尊心很强,重视自我价值,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任何刺激都有可能对青年人的心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态度和语言,尊重青年人。同时青年人求知欲强,富于好奇心,利用青年人的这种特点,护理人员可以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自己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及时给予反馈意见,表扬和鼓励他们的成绩,提高其自尊心。这种自我护理的模式对于稳定青年人的情绪,促进其康复是非常有益的。青年人对自己的身体形象往往比较敏感,希望自己的身体形象和面部形象符合现代的要求,因而伤残的青年人有特殊的含义。青年人可能因为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形象,而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合作。特别是一些女青年,可能为了保持理想的体型拒绝某些治疗。护理人员应当理解青年人的心里,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而心理护理也是手术病人不可缺少的。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害怕等一系列心理变化,必将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甚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

术前的心理护理 术前一日探视病人时,必须详细阅读病历或询问病史,掌握其主要病情及心理特征。询问病人时护士的仪表应该是举止端庄,文雅大方,清洁整齐,体态合适,表情自然,和蔼可亲,有责任感。患者因术前的一系列检查、准备和各种管道的留置,因缺乏医疗知识,把手术和麻醉想象得很可怕,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此时,态度热情、诚恳地和患者交谈非常重要。如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要求,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安慰、解释和鼓励,认真解答患者想知道的问题,减轻其不稳定心理,使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术中的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与家人分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以及手术器械的碰撞声,监护仪器的翁鸣声,都会使他们本能地产生一种恐惧孤独感,此时患者迫切期待医护人员的关心照顾和帮助。因此,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我们利用有限的时间与患者进行简单交谈,告诉患者手术中从头到尾将由我们负责和陪伴,我们时刻监测着他的生命体征,使患者放心,感到倍加亲切、温暖,也说明医护人员对他的手术是十分重视的,准备工作是充分的,因此可减少或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加了其安全感,协助麻醉师为患者取得舒适的。手术开始前,患者的主要恐惧是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害怕疼痛,可运用心理方法,调动患者的意志力,教会患者松驰法和心理暗示,控制消极心理因素。这样,可使患者处于松弛状态,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同时,可适当的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与其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使患者生理、心理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对手术麻醉的效果也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应用药物所产生的某些症状,如头晕、嗜睡等,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某些牵拉痛,应及时向患者说明,使患者对我们产生信任感,在护理中动作要轻巧、利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由于手术中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当遇到危急时,应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积极配合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切不可惊慌失措,焦急不安。因患者的惊恐和忧虑更加不利 于纠正其生命体征。对患者术中的一些要求,如口渴想喝水,不能粗暴拒绝,应和蔼可亲,耐心解释此时不能喝水的原因。但对患者提出的某些合理要求,应及时给予帮助、解决,使其感到医护人员对他的爱护。

术后护理 送患者回病房时,应向患者说明麻醉后注意事项,并及时进行随访,和患者亲切交谈,掌握麻醉期和整个手术过程的心理状态,以对下一位患者的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通过心理护理,可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减少术中不良反应,使手术顺利进行。通过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沟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促进自身知识的提高。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患者入院后,心理变化大,护理人员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外,还要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

患者忧虑、烦躁入院后,由于疾病影响,自觉症状明显,对预后情况不了解,往往会产生忧虑及紧张;有些患者病情重,自理能力下降,担心疾病恶化,表现出烦躁情绪。部分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会对医护人员的态度生硬粗暴。恐惧、悲观患者对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由于症状重,生活质量下降,不能感受到病情的明显控制,会对疾病的预后感到悲观。丧失信心呼吸系统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药物疗效差。在反复治疗过程中,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

心理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信心,和谐的护患交往能激励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信心,改善对疾病的消极心理,增强向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因此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自始至终对患者保持尊重、理解、同情、鼓励、关心和支持的态度,尊重患者,了解患者的需要,并尽可能给予满足。治疗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经常和患者谈心,多关心体贴患者,使其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通过医护人员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感受,使其乐于接受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

掌握心理特点,加强沟通:心理护理目的性明确,由于年龄、身份、病种、病情的不同,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也各有差异,在心理护理中,要通过沟通,了解患者主要心理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住院患者中焦虑发生率较高,通常表现为紧张和忧虑的心境,易激惹,其严重程度与疾病本身性质有关。针对焦虑情绪的患者,应多给予疏导,鼓励患者发泄诉说,等患者情绪稳定、心情平静时,再帮助其分析病情及预后,提出当前如何配合治疗,启发和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情绪,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生理需求与心理护理结合:幽静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可以增进有效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治疗时动作要轻柔,合理安排好患者的休息、睡眠、饮食、营养,加强基础护理,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感觉有利于身心健康,心理上减轻对病痛的恐惧。

做好家属工作,协调社会支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由于病程长,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家属、朋友、单位和社会的关心体贴和安抚,而家属因长期服待患者,也感到身心疲惫,甚至一些病情严重患者的家属有放弃治疗的想法,家属的言行会对患者心理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医护人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要向家属作好解释工作,鼓励克服困难,为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每一名护理工作者,不但应有精湛的业务技术,更要在工作中经常深入病房,善于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深入分析、精心护理、不断探索,以适应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各类病人的康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情绪能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作用。因此从整体看待病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重视对病人的心理的研究,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的紊乱,大都存在情绪稳定性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倾向。因此,病人容易出现消极反应。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好的语言、愉快的心情、友善的态度、优美的环境;使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放松、缓解、释放,从而起到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护理人员对病人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等有所了解,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解释、安慰、劝导、暗示、保证等手段,并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要完成这一目标,护理人员还必须注意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来影响病人的感受和情绪,使病人感到信任、亲情和温暖,增强治疗的信心,减少不必要的顾虑,振作精神,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好常规的护理知识,而且要掌握好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知识。

参考文献

手术病人的护理范文第4篇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一般手术病人都会产生紧张、恐惧、无奈、不知所措等复杂的心理反应。术前焦虑对手术效果及愈后、恢复快慢有很大的影响[2]。作为手术室护士除了准确、熟练、默契配合医生手术外,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工作就成为整体护理工作的核心环节,这时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病人的手术成功与否。

一 术前心理护理

护士在手术病人面前要表现出神态自若、充满自信和若无其事的神情,以缓和和消除病人所面对的紧张气氛。针对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指导他们以各种方式放松心情,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树立对手术的信心。称呼病人时,注意选用合适的称谓,合适而亲昵的称谓是沟通护患之间的桥梁[3]向病人介绍手术的原理、手术医师精湛技术和经专家反复研究制定的手术方案,以减轻病人的心理顾虑,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促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二 麻醉与术中心理护理

2.1局部麻醉手术。此病人始终处于清醒状态,病人主动配合对手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护士应向病人介绍局部麻醉的特点、方式及术中的不适和感觉。护士应尽量陪伴在病人旁边,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尽量满足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并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噪音,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的手术环境。

2.2硬膜外麻醉手术。由于此类病人是半清醒麻醉,所以护士如何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应提前告诉病人麻醉操作中可能的感觉和需要病人给予的配合,以便操作顺利进行。

其次,硬膜外麻醉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一直处于清醒状态,病人在术区有触觉无痛觉,高度紧张的病人常把触觉当作痛觉给麻醉师提供错误信息,护士应尽量陪伴在病人 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告知其那些属正常哪些为异常,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再次,尽量满足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对过度紧张的病人,可采取转移注意力,如向病人询问一些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尽量减少病人的裸露面积保护病人的自尊心和隐私。 转贴于

2.3全麻手术。虽然手术过程中病人处于昏迷状态,但术后拔掉气管插管,病人逐渐恢复,心理护理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用约束用具是要给病人解释清楚,严禁为了取得手术病人的配合而吓唬病人,应减少对病人不必要的刺激。手术结束后唤醒病人时,要考虑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时刻使病人感到被尊重。

三 术后心理护理

3.1要擦净病人手术部位周围的血迹,保证敷料外层干净,要包扎整齐、严紧,以避免刺激病人和家属。

3.2要主动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术后疼痛规律,告诉病人病灶已切除,只要安心休养身体会很快康复。

总之,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要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病人手术成功与否及其术后康复的快慢,心理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手术室护士,既要做好手术期间台上台下与医生默契的配合工作,更要做好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以消除不同手术病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反应。使他们积极配合手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刘小红.关于临床心理护理基本概念和实施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44-45.

手术病人的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手术会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状态,使手术病人在术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克服恐惧心理,术中能够顺利配合,术后能够迅速康复,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术前的心理护理

1.1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病人入院开始给予热情接待,护士应面带微笑,积极主动地接待患者,帮助患者熟悉科室环境、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从而消除患者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要求护士做到仪表端庄、语言和蔼。通过护理人员美好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及被尊重感,使患者与护理人员倾心交谈,解除顾虑,说出心里话。

1.2注意与患者的交谈方式 与病人在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情绪中进行交谈。护理人员要由浅入深的、有针对性的向病人讲解与手术相关的知识,完全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消除顾虑。在沟通交谈过程中,要力求语言朴素自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应亲切和蔼。

1.3 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术前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恐惧和悲观。我们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种族、年龄、性别的病人和不同心态的病人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有计划地向患者做解释、开导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手术目的、方法、意义、注意事项、麻醉方法及手术、手术对器官功能的影响、术后疼痛、术后效果等。以消除患者的不安与担心,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及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有所了解,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可用相同病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在患者术前1 天均要到病房探望患者,让患者对手术有初步了解,打消病人对麻醉、麻醉过程中疼痛及对人体造成的影响的恐惧,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

2 术中心理护理

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后,护士要以亲切简洁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术中应做的配合及注意事项,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给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巡回护士观察患者时,应以热忱和善的目光正视患者,通过温和的目光和轻微的点头动作鼓励患者,再配合适当的触摸,可消除患者过多的顾虑。对意识清楚的患者应随时注意其情绪变化,如其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耐心地给患者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医生的业务素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手术顺利完成。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避免给患者带来恐怖、紧张和不安。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尽量减少与手术无关的交谈和噪声,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转贴于

3 术后的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病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首先急于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加之刀口疼痛、不能自主活动等等,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因此,对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3.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当病人术后或从麻醉中醒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经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医生和护士应当多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3.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止痛药应用的恰当与否有关,而且还与每个个体的疼痛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病人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惫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音、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比如,术后6h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病人术后全过程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让病人听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