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88-01

摘要:

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地改进对策。

关键词:屋顶花园;园林景观;生态性

1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与此同时,城市环境的恶化及人们环保意识地提高,使得各个城市都要求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因而在新建和改建的旧建筑物上开辟园林绿化场地,建造屋顶花园,就成为改善城市绿化状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当前我们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屋顶花园美观性和生态的发挥。本文笔者简要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2当前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

现代屋顶花园作为一种调节城市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宣扬“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概念的背景下,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也开始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设计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操作程序不规范。国外屋顶花园的建设通常由园林师和建筑师进行构思设计,结构工程师完成荷载及防水、排水设计,研究机构或建筑公司提供新的材料和技术支持,园艺师选择或培养适应屋顶生长条件的植物,最后由专业的施工队伍建造施工。他们分工明确,确保了屋顶绿化作为一个整体的技术含量。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对现代屋顶花园建设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够系统,相对分散、独立的研究人员和机构缺少交流,研究条件限制了屋顶绿化技术的发展。屋顶花园设计的各专业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导致一些工程中都存在着设计脱节造成的质量问题。

2.2设计定位不清晰。除去大量屋顶改建花园的项目以外,国内承担着屋顶花园推广发展的建筑类型主要有住宅建筑、办公楼和酒店等公共建筑。目前在我国住宅建筑已成为头等消费,开发商为占领市场,纷纷炒作和推出一些“高尚社区”、 “生态美景家园”等具有先进设计理念的住宅楼盘,但总的来说,住宅建筑中广泛设计的屋顶花园主要是达到引绿美化的作用,主要是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单纯扩大了阳台进行绿化,从而为房地产开发商取得更高利润回报。但实际上屋顶花园毕竟不是简单的在屋顶、阳台种植绿色植物,在屋顶花园经历着角色转变的今天,缺乏前瞻性的设计定位不但不会体现出其应有的生态效益,还会造成降低设计质量和浪费资源。

2.3空间组织形式单一。目前国内结合绿化建筑设计中,常常出现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单一的问题,屋顶花园的分布也就显得比较呆板,大多以顶置、扩大阳台、中庭花园三种简单的单一形式存在。公共建筑中基本延续设置大堂、中庭花园的这种传统模式,住宅建筑形态也主要限于扩大阳台露台进行绿化,仅仅是室内绿化美观的作用,而没有结合建筑整体空间设计。这种问题除了经济因素和意识因素以外,还受到早期发展模式的影响,对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的设计思路仍停留在表面,没有更多地考虑将建筑空间组织结合绿化,建筑与绿化之间是明显的主从关系,绿化更多的是对建筑形象的点缀和陪衬,没有很好地体现屋顶花园与建筑形态之间的互动。

2.4景观设计手法零乱。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地方本土性特征,如南方地区多以热带植物为主,四季鸟语花香;北方城市的园林景观多遍植松柏,耐寒耐旱。各地园林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但当前我国屋顶花园设计很多都是对国内外陆地造园手法进行照抄照搬,景观设计手法零乱,盲目的进行各种要素的堆积,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3提高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质量的对策

3.1贯彻正确的设计理念

3.1.1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屋顶花园应依靠其自身的先天特征,在设计中很好地实现其立体绿化、自然空调、、生态平衡、弘扬文脉、安全、卫生等功能和特性,符合我国城市建筑朝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的主题,所以屋顶花园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基本思想指导。

3.1.2适宜性生态设计理念。当前国外正在大力推广生态建筑,各种生态建筑设手法也层出不穷,但受到现阶段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限制,我们还不能在屋顶花园建设中,一味的“移植”国外现有的流行做法。而应在屋顶花园的设计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普遍的建筑设计手法,侧重建筑技术的适宜性、高效性,精心做好建筑细部设计,提高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并有选择地借鉴当地建筑文化传统和技术,提高建筑的地域特色。

3.2坚持正确的设计原则

3.2.1统筹化设计。屋顶花园的设计涵盖了规划、建筑、结构、园林、材料等多方面内容,对各个方面环节的协调统一设计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必须坚持统筹化设计原则,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优化生态效益;优化景观设计艺术性;绿化和建筑风格统一;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障设计的安全化。

3.2.2系统化设计。屋顶花园的概念本意就是以建筑作为绿化承载体,屋顶花园结合就建筑设计应该以一种系统的、有机的方式来进行,将建筑形态、空间形态、文化形态、地域形态来进行统一设计。在进行建筑外观的设计、功能的定位、空间的组织、景观构成的选择等过程中更应该本着系统化设计的原则,结合建筑的具体设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取得绿化与建筑最佳地结合的设计效果。

3.3采用正确的设计方法

3.3.1空间设计方法。应丰富空间组合形式,开辟更多的绿化空间,进行合理的、丰富的空间组合配合;加大对室外走廊、外置楼梯、出挑平台等过渡空间的利用,丰富屋顶花园的整体空间形态。

3.3.2生态设计方法。屋顶花园作为一种适宜性生态设计手段,应利用空间设计适应气候,可通过热缓冲效应、温室效应、气候梯度效应等来较好地实现其生态;并且利用绿化效能改善微环境,如调节室内采光、改善通风质量、调节温度湿度、解决西晒问题等,使得屋顶花园除了美观作用外,更好地体现生态价值。

3.3.3景观设计方法。在屋面栽培园林的景观设计手法方面,应体现风格统一、因地制宜、人性关怀和文化延续等方面的特点。

4结语

针对当前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除了以上几点对策之外,还应充分注重建筑的结构问题,如建筑的荷载及屋面防、排水的设计,并做好植物配置工作,如做好栽培基质、植物选择和管理维护等环节的工作,综合提高屋顶栽培园林景观的美观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赖晓峰.屋面绿化关键技术与应用[J].广东建材.2006(7).

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范文第2篇

公共设施绿地就是指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公共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包括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及其他公共设施用地。深圳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植物造景主要以四季常绿的阔叶乔灌木为主,配以各式的花灌木以及彩叶地被等.棕榈科植物也在植物造景中经常用到。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深圳市区内公共设施绿地的实地调查,选取其中16个公共设施绿地(包括:深圳l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博物馆、深圳青少年官、罗湖图书馆、深圳大学、深圳海景酒店、深圳雅兰酒店等)中207个植物配置典型样点进行分析,对深圳地区内公共设施绿地中有代表性的园林植物的造景艺术的表现手法及其设计中的特点进行浅析。

2 深圳公共设施绿地中园林植物的造景艺术的表现手法及特点

2.1入口区绿化

入口区的植物造景是反映该公共设施面貌的个主要窗口,是最能体现该公共设施性质的地方。般在植物配置设计上较为大气。要考虑到大门口的交通、门前广场大小以及门庭建筑造型等情况,既要方便车辆和职工上下班通行,又要同建筑造型相协调,还要能和公共设施外的街道绿化联成体。一般依据实地具体情况,在门前门内广场中间或门外两侧设立一定的几何形状花坛、花台,采用树形高大、美观的景观大乔木或棕榈科植物为主体景物,下衬景观小乔木或开花大灌木等,花坛则多使用多年生宿根花卉,要求观赏价值高,且养护较为简便。

2.2刚属庭院绿化

公共设施内的附属庭院是内外人员主要活动区域。靠近建筑附近的绿地般采用外型较为整齐的或修剪过的植物,注意植物配置形式应与建筑布置形式相协调,也有采用自然生长的植物。造景一般较精致,采用的植物配置形式多样,特别是品种较丰富。附属庭院内植物的造景不仅在整体布局上作为主要的节点,要有点睛的作用,而且要为办公楼等建筑建立绿色减噪防污屏障,创造个较为幽静的办公环境如。

公共设施内的附属庭院一般面积不大,设备较简单,但设计精巧、管理方便。为公共设施内的工作人员等提供了休息、交谈、进行一些小型文娱活动等的场所。按其平面布局可以分为・规则式布局、自然式布局、混合式布局。规则式布局庭院中绿化、建筑小品、道路等成对称式或均衡式布局,给人以整齐、明快的感觉。自然式布局庭院则通过采用自然式的植物种植,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混合式布局庭院是规则式布局小游园与自然式布局小游园的结合。

2.3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中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协助车流、人流的集散,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将植物材料通过变化和统、平衡和协调、韵律和节奏等配置原则进行搭配种植后,会产生美的艺术,美的景观。道路与建筑物之间的绿化要有利于室内采光和防止噪音及灰尘的污染等。公共设施绿地内的主干道两侧行道树多采用行列式布置,创造林荫道的效果。一般道路、人行道两侧通常较窄,一般种植三季有花、季相变化丰富的花灌木。

2.4屋顶花园绿化

屋顶花园可以改善屋顶眩光、美化城市景观,增加绿色空间与建筑空间的互相渗透,以及其隔热和保温效果、蓄水作用等等,促使屋顶绿化形成一种趋势。屋顶花园要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游息环境,因此,它应比露地花园建造得更精致美观。屋顶花园的植物配置、植物选配均应是当地的精品,并精心设计植物造景的特色。根据承载力的不同,屋顶花园在植物造景的方式上,可以分为地毯式和群落式。地毯式主要在承载力较小的屋顶上以地被、草坪或其他低矮花灌木为主进行造园。群落式则对屋顶的荷载要求较高,植物配置时考虑乔、灌、草的生态习性,按然群落的形式营造成复层人工群落。深圳城市绿化管理处的屋,花园就是群落式植物造景的好例子。

3 深圳公共设施绿地中常用的植物配置模式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通过对深圳市区内公共设施的实地调查及对植物配置典型样点的分析,得出深圳公共设施绿地绿化在的植物配置模式上呈现多种形式,但最常采用的有下面几种:

a 棕榈科植物地被植物一草坪:

b 棕榈科植物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

c 亚热带阔叶植物地被植物~草坪,

d 亚热带阔叶植物一低矮的棕榈科植物一地被植物草坪。

前二种形式构成开敞的立体配置空间,多见于入口区、道路绿化,在办公楼前,宾馆门前较多运用第三、四种形式构成较为密闭的立体配置空间,常见于附属庭院内较为私密的空间。

据调查,在深圳公共设施绿地中常用的棕榈科植物品种包括:大王椰子、油棕、椰子、蒲葵、老人葵、金山葵等,常用的阔叶植物品种包括:小叶榕、大叶榕、木棉、红花羊蹄甲、凤凰木、橡胶榕、小叶榄仁、尖叶杜英等.常用小乔木品种包括鸡蛋花、红千层、黄槐、水石榕等.常用低矮的棕榈科植物品种包括:散尾葵、美丽针葵、三药槟榔、棕竹等,常用灌木品种包括四季桂、勒杜鹃、小叶紫薇、翅荚决明、洋金凤、变叶木、红大红花、希茉莉、金叶榕、金脉爵床、毛杜鹃、山瑞香、软枝黄蝉、黄金叶等.常用地被及草坪的植物品种有。沿阶草、马缨丹、大叶红草、蚌兰、白蝴蝶、春羽、长春花、花叶良姜、台湾草等。

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设计要点

一、概述

(一)商业综合体的定位

所谓的商业综合体是一种复合型的表现与复合型的地产,其中包括传统的商业、会展、办公、停车等多种的相关产业,每一个产业都可以单纯做主力。并可以形成明显的业态组合形式。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整体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商业综合体可以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地区,也可在城市的开发区或新城市的中心地区,或者选择在商业街区和商业集群的地方,此外也适用于休闲设施和会展设施较全的地区。

(二)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在项目中的应用

我国早期的一些商业综合体设计只重视了建筑单体的本身,或者讲究豪华气派,或者讲究新颖奇特,而室外景观空间作为城市建筑的载体,却被忽略了。商业综合体的室外景观空间作为城市密集的人流活动场地,与我们的关系十分亲密,人们对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的感受也就更清晰。在商业综合体方向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满足城市各功能的同时,又要发挥出地标性和艺术性的特色,这就需要在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将其提炼和整理,以一个鲜明的主题体现出商业综合体室外景观空间。

二、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分析

(一)城市综合体景观特征

(1)现代、时尚、标志性

城市综合体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的面貌。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当代艺术逐渐摆脱博物馆的束缚,走向了开放的城市空间,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而地标性的建筑再加上公司的文化、主题,也很容易形成景观的标志性,打造区域特色。

(2)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城市综合体的灵魂。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则是真正对公众开放的城市型公共空间。这样以来,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特点也适用于城市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图一该综合体空间布置图,不难看出,开放空间、沿街开放空间在整个综合体中占据了大量比例。

(3)丰富多变的空间景观层次。

城市综合体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或建筑本身的造型特点,以及地下空间、中庭空间、屋顶空间,形成若干节点性的广场,并大量采用天桥、峡谷、巷道等形式进行空间的过渡和衔接,形成丰富多变的空间层次,与城市的步行公共空间自然融合在一起[2]。

(二)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理念

(1)创造具有文化品格的外部空间

文化是一个园区与众不同的特征与气质,也是一个园区吸引力之所在。该综合体一直倡导“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和“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运营文化,使园区由聚集(要素空间集中)走向聚合(产生有机联系),而最终发生聚变(形成创新集群)。城市综台体以其巨大的形体和复杂的功能而具有创造标志性的先天优势。标志形象的形成.有赖于准确理解把握和提炼地域文化,依托于对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抽象意义的具象化。

(2)尊重场地、注重生态

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①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②解决问题。对问题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后,基地的功能和设计的内容也自然明了了。而如今席卷全球的生态设计的理念,也必须以场地分析为基础,针对场地的设计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保。如该综合体根据用地山地的特点,提出“绿谷”的设计主题,并以此展开,根据已建成几期的情况来看,景观效果宜人。

(3)与城市密切联系,形成连续性、一体化的城市空间

城市综合体通常与城市的主要交通保持着密切而便利的联系,这也使城市综合体拥有了更高的开放性与可达性,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重要部分。城市综合体景观的营造不仅仅在于自身的完整性,更应融入城市的大环境中,对城市整体的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城市综合体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应该关注与周边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平台,同时人的活动也为城市综合体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4)基于行为特点的空间设计

城市综合体是一种功能符合型的城市集聚空间,来这里的人目的各异、行为特点各异,环境景观的设计要根据人的行为特点给予合理的功能设计,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做好空间的引导作用,使空间功能合理,景观合宜。

三、设计实例

本项目占地588080平方米,集科研、生活、文化休闲、产业发展于一体,能成为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有引领潮流、树立标杆形象、开创品牌市场的重要地位。因此本案应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景观设计充分显示商业综合体的现代感和便捷性,突出商业功能及公共服务功能,树立高端商业的形象。

(一)市综合体景观分区设计

1. 办公区

(1)总部楼区

总部楼是该综合体,是办公楼中的“别墅”,对于景观的要求较高。对于现代化的总部楼外部整体景观设计应该给人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而不应该是庄严肃穆;作为总部办公区,应该安静,景观要有高品质感;又是该综合体的特色核心部分,景观设计要有艺术感,体现现代美学。另外景观要具有很强的标示性,根据不同的总部楼,创造不同的景观。

对于总部楼围合的中庭以及入口空间等,还要根据不同公司来进行设计,将企业的文化、理念等融入景观之中,创造特色的景观。如图二所示,为该综合体总部楼区景观效果图。

(2)产业楼区

产业楼作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基地,在这里工作的多是高科技技术研发人员,工作相对单调而又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创意、创新能力,景观设计应力求大胆,现代感与视觉冲击力是这里景观设计的重点。使工作人员能在工作之余,感受到景观的魅力,为工作增添乐趣。根据天安数码的规划情况,产业楼的底层多为商业配套区,所以产业楼的景观多为屋顶花园形式,景观设计力还要注意屋顶花园的特殊要求。

(3)商业配套区

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区多位于沿街开放空间,多数呈现狭长的直线带状空间形态。商业业态也多以购物为主,兼顾少量的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地块的限制以及步行人流量大的原因,使这里的景观呈现出硬质铺装面积过大,绿化空间偏少的情况。基于此,首先可以通过垂直绿化的方式增加绿化面积,使场地因有更多的绿色植物而更具生机。其次可以将坐凳等休闲设施与当代艺术(雕塑艺术)、花箱、树池等结合,使场地更具现代时尚感。对于大面积的铺装也可以融入不少设计元素、当地文化,这样就使商业区的景观设计实现宜人的景观效果。

2、住宅区

住宅区是城市综合体中部分员工以及其他城市居民生活休息的地方,其景观设计必须营造一种安静、舒适的景观空间。住宅区景观设计可以从普通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借鉴经验。这里的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植物材料为主体,以山石、水体、建筑小品为辅构成的游憩生活空间,创建富有生机、充满趣味、归属感强烈、生态健全的田园般的居住环境。

3、配套酒店公寓区

(1)酒店式公寓

酒店式公寓是一种提供酒店式管理服务的公寓,集住宅、酒店、会所多功能于一体,概括地说,就是将星级酒店的高标准服务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作为城市综合体的一部分,应该与整个城市综合体的文化、景观面貌保持一致。具体设计也可以和其它酒店、住宅区借鉴,注重生态,以人为本,打造用户满意,环境友好的公寓景观。

(2)五星级酒店

该项目中,景观设计要讲究设计风格,通过硬景、软景及配套设计来烘托建筑物,使其生命力更加旺盛。入口部分的景观设计,并不是设计一个城市广场,而是要体现酒店的品牌。首先在酒店主入口区域造势,要有一个景观中心,在城市道路与建筑主体的空间轴线上;同时可以依据酒店建筑的特点,在设计上给人视线上的引导,以满足道路、交通、遮蔽、围护等功能要求。

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雨水;回收利用;设计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居住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设计更多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国家在2007年又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而使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化、标准化。采用了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可以把收集来的雨水用于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车、冲洗厕所等。当然浇灌绿化、冲洗马路、消防灭火等等更是雨水利用的大户。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还可以减少城市街道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同时有效降低雨污合流,减轻污水处理的压力。

1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并于90年展起来。但总的来说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已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是没有处理和回用系统。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的长岛县、大连的璋子岛和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

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图1为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图1: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2雨水利用技术

雨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污染轻,水中有机物较少,溶解氧接近饱和,钙含量低,总硬度小。经简单处理后可用于生活杂用水、工业用水,要比回用生活废水更便宜,水质更可靠,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率低,出水水质的公众接受性强。

目前应用范围有: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绿色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等(图2所示)。这些在雨水收集和利用方面的应用技术为绿色建筑的雨水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2: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绿色建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是近10年兴起的一种雨水利用技术,可很好地应用到绿色建筑小区中。这项技术利用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原理,通过设计的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将雨水利用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从而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与统一。具体做法和规模依据小区特点而不同,可以设计绿色屋顶、水景、渗透、雨水回用等。随着技术的进步,还可以建造太阳能、风能和雨水利用水景于一体的花园式可持续发展建筑。在绿色建筑中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做到雨水利用与生态环境、节约用水结合起来,对建筑环境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比直接排放再进行处理的费用低,其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都非常大,如果条件合适可以大力提倡。

3.工程案例

3.1工程概况

某商业中心是一大型商业综合发展项目,项目包括一个大型购物商场、两幢办公楼、一间五星级酒店和一个文化中心,占地面积约48954m2,总建筑面积453572m2,地下3层,地上最高38层,最高建筑高度为201.80m。建筑师在首层和裙楼屋面均设有大型公共绿化广场,裙楼屋面还设有酒店的室外泳池。业主非常重视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要求设计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和中水处理系统。

3.2回收范围的确定

本商业中心范围内可回收雨水区域包括:建筑屋面、首层及裙楼三层广场的硬化地面和绿地。不同的区域,雨水径流的水质和径流量不同。建筑屋面的雨水径流量大且水质污染轻;首层广场等硬化地面的雨水所受污染重;绿地上水质好但径流量少。雨水的污染程度直接影响雨水回收利用的费用,所以本系统的设计和布置,除考虑该项目建筑功能和用水点的布置,以及各雨水回收单元的受污染程度、雨水利用对水质的要求等,还经过了经济分析比较,最后决定本项目雨水回收范围仅限屋面雨水,包括:两幢办公楼屋面雨水、酒店屋面雨水、文化中心屋面雨水和裙楼除绿化、泳池部分的屋面,各部分的汇水屋面面积见表1。

表1:各雨水回收屋面汇水面积

3.3设计工艺流程

屋面上的雨水回收,在弃流装置前和普通雨水收集一样,均通过雨水漏斗、管道汇集于雨水主干管,在主干管末端,雨水经过简单过滤和初期弃流后收集于滤前水池,超过设计处理流量的雨水由旁通雨水管排除。使用时再经过泵提升至硅砂过滤池过滤,再经消毒后接至空调补水池,用于冷却塔冷却水的补充,多余的水量接至中水调节池,冷却水不足部份由市政水源补充。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

图1:雨水回收利用工艺流程

3.4弃流设计

初期径流中所含的污染物较中、后期的雨水径流多,为了回收到水质较好的雨水,减少处理成本,采用弃流装置将初期径流雨水弃流。考虑雨水处理能力和控制的方便程度以及占用空间大小等元素,本项目采用流量式雨水初期弃流装置,设置在各建筑单元的首层。初期雨水弃流量选择3mm,则总弃流量为91.8m3。办公楼一、办公楼二及酒店均选择设计弃流量为2.5m3的弃流装置,分别在首层设备房设置3个;文化中心选择设计弃流量为5m3的弃流装置,需设置3个;裙楼选择设计弃流量为10m3的弃流装置,需设置6个。当通过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的水量达到2.5m3时,装置内的控制阀门关闭,雨水首先进入DN100雨水收集管。当雨量过大或雨水收集管的阀门关闭时,多余的雨水从DN250的旁通管排往室外。弃流系统见图2。

图2:弃流系统

3.5水质处理

在弃流装置前设置一个筒形过滤器,先将雨水中一些颗粒较大污染物过滤,再经弃流装置后,进入滤前水池。滤前水池达到高水位时,启动一台水泵,把雨水加压送至硅砂过滤罐,开始进行过滤。雨水目前偏酸性,在过滤罐进水管加入混凝剂,在过滤罐出水管加入次氯酸纳消毒。确保水质同时满足《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中再生水水质要求。处理后的雨水接至空调补水池,当过滤罐中的水位降低至反冲洗水位,或空调补水池达到最高水位时停止过滤。为防止滤罐内的滤料板结,每完成一次过滤,且一定时间内再无雨水进入时,开启两台水泵,轮流对过滤罐进行反冲洗。同时,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回到初始状态。

4结束语

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聚式空间组合;城市界面;逐层退台

中图分类号:Y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Ningbo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 & D center is a contains that a variety of functional moder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platform, rich peripheral interface base city project. Therefor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n the one hand, the relatively closed external interface integrate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n surrounding buildings of the case, to provide a good environment, on the other hand, with rich smart interior space for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life.

Key words: cohesive type space composition; city interface layer by layer from Taiwan;

1 项目概况

宁波市教育科技研发中心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教园区,是一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研发平台。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91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9000平方米。

教育产业研发中心拥有丰富的功能和产业形态,包括研究及再教育、教育外包、科技产业研发等。多样的功能要求建筑拥有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形态,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2 区位及现状分析

本案基地位于宁波市鄞州南高教园区内,东临鄞州大学园区图书馆,南邻某高层居住小区,西邻鄞州南部商务区,北临鄞州区科信息园。周边地块功能各异,建筑形态多样,拥有体育馆、图书馆、高层办公楼等多个地标性建筑。周边建筑的多样化功能形成了不同的界面,如商业界面、住宅界面、文化界面、体育界面、科技产业界面等。

3 设计导则

在充分研究业主需求和周边环境条件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既然周边建筑形式各异,难求统一,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自成一体的内聚式空间组合形式。本着这样的空间原则,本案创造出的建筑形态从外部看是以相同的外立面元素形成统一的城市界面,这样完整统一且相对封闭的外部界面能有效减少周边建筑对本地块的影响;从内部看以逐层退台及外墙元素的变化形成丰富的庭院空间,为教学、科研、生活等多样功能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4 建筑形态的确立

建筑形态的确立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建筑的使用功能、使用人群的特质及行为方式、建筑空间给人的感受、周边建筑物的形态。基于教育和科学研究功能方面考虑,建筑应呈现厚重、严谨、细腻的形态;基于研发创作需求方面考虑,建筑又应拥有活泼、灵动、富有激情的面貌。如何在上述功能需求上寻求统一成为我们设计的目标。本案在建筑形态方面,一方面以石材质感作为面向城市的主要表情,辅之以精致的细节处理,厚重而又细腻;另一方面用逐层退台的露台来丰富内部庭院空间,轻灵、活泼、且富于变化。整个建筑形态寓意着严谨的学术精神与活跃的创造思维的有机结合。

5 建筑功能配置

根据业主需求,本案配置的基本功能包括教学、办公、研发及生活四大部分。基于生活配套的层面,我们充分考虑了人群的行为模式,在教学与生活、工作与生活的转化过程中设置了大量的休闲及活动空间,力求避免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为使用人群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停留及思考的空间,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

6 立面设计

本项目在立面风格的处理上分别从单个立面的平面维度和四个立面的空间维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单个立面通过实墙与玻璃幕墙的虚实对比,体现出明确的图底关系,从而确立了平面维度的基本设计原则;东西南北四个立面在采用相同的处理手法的同时创造出连续的立面形态,强调了整栋建筑的整体性及延续性,以回应风格各异的周边环境。

7 交通组织

本案车行入口设置在地块的东侧及北侧,在南侧及西侧设置人行入口。车行道路设置在外环,并设置两个方便出入的地下车库入口,使汽车进入地块后马上就能驶入地下车库,尽量减少机动车干扰,内部庭院则为纯粹的步行空间,形成明确的人车分流系统。

8 景观设计

本案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突破传统的景观设计手法,采用平面与空间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立体的景观系统。在总平面设计中,以中心庭院为主的核心景观通过建筑底层的架空及部分边界的开敞,与周边地块相呼应;在单体设计中,二层设置集中的屋顶花园,上部建筑设置丰富的逐层退台的露台空间,与中心庭院相结合,形成立体的景观体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