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标准设计

建筑标准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标准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标准设计

建筑标准设计范文第1篇

标准设计招标文件

(2013年版)

专用本

 

 

 

招标人:              (盖招标人单位公章)  

招标机构:         (盖招标机构单位公章)    

 

招标文件开始发出日期:      年   月   日

  

使用说明

《海南省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文件(2013年版)》(以下简称《标准设计招标文件》是在《海南省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文件(2009年版)》示范文本基础上修订的,适用于我省依法必须招标的房屋建筑工程设计项目。

《标准设计招标文件》范本分为《通用本》和《专用本》。《通用本》是所有建筑工程设计招标项目都通用的,由海南省建设厅委托海南省勘察设计协会统一印制,招标人和投标人自行购买和使用。《专用本》由招标人按照《标准设计招标文件》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编制和发售。

《标准设计招标文件》包括第一章 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第二章 投标须知及投标须知前附表、第三章 评标办法和标准、第四章 合同条款及格式、第五章 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第六章 设计有关资料、第七章 投标文件格式以及招标文件的答疑、澄清、修改或补充通知(如有时)等内容。

《通用本》列出招标文件各章节全部内容,其中,第一章 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第二章中的“投标须知前附表”、第三章中的“评标办法和标准前附表”、“评标办法和标准数据表”、第四章中的“招标项目专用的合同条款数据表”、第五章中的“招标项目的设计要求”、第六章中的“本招标项目招标人提供给投标人的设计有关资料”和第七章中的“本招标项目补充的投标文件格式”等内容在《通用本》中只列出格式,具体内容应当由招标人按照规定的格式结合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招标人的具体要求在《专用本》中编写。

原则上,招标人应引用《通用本》全部内容,不可随意修改,如确实需要修改的,应当按照《专用本》中 “通用本文件内容补正表”规定的格式将有关内容填入表中,并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

《标准设计招标文件》范本的《通用本》和《专用本》以及招标文件的答疑、澄清、修改或补充通知(如有时)为对应关联关系,可相互解释、互为说明。《专用本》内有约定的招标文件内容,从《专用本》的约定;《专用本》无专门约定的,从《通用本》的约定。如某些内容前后不一致,则《通用本》与《专用本》不一致的,以《专用本》为准,《专用本》与招标文件的答疑、澄清、修改或补充通知(如有时)不一致的,以后者内容为准,不同时间上对同一内容的多种描述,以最后发出的内容为准。《标准设计招标文件》中以下划线标识的内容的为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空格下划线标示的,由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或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时填入具体内容。

在招标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委托招标机构招标的,则招标应在招标全过程中以被人名义办理招标人委托范围内的事宜,并承担相应责任。

《标准设计招标文件》范本由海南省建设厅组织编制,委托海南省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分会曾天粦同志主笔起草,省厅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并组织专家评审后。各使用单位或个人对《标准设计招标文件》范本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向省建设厅设计处反映。

目  录

第 1 章 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 1

第 2 章 投标须知及投标须知前附表 2

第1节 投标须知前附表 3

投标须知前附表 4

第2节 投标须知和附件 9

“投标须知和附件”内容见设计招标文件《通用本》 9

第 3 章 评标办法和标准 10

第1节 评标办法和标准前附表 11

评标办法和标准前附表 12

第2节 评标办法和标准数据表 13

第3节 评标办法和标准 15

“评标办法和标准”内容见设计招标文件《通用本》 15

第 4 章 合同条款及格式 16

第1节 合同条款前附表 17

合同条款前附表 18

第2节 招标项目专用合同条款数据表 19

第3节 合同条款 21

“合同条款”内容见设计招标文件《通用本》 21

第 5 章 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22

第1节 工程概况 23

“工程概况”的内容见设计招标文件《通用本》 23

第2节 设计任务书 24

第3节 设计服务要求 26

第4节 工程勘察要求 28

(本节仅适用于招标内容包含勘察的) 28

第5节 其他要求 29

第 6 章 设计有关资料 30

第 7 章 投标文件格式 31

招标项目补充的投标文件格式 32

 

第 1 章 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 

 

(根据招标项目所采用的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按照《通用本》规定的“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格式和内容要求填入具体数据)

第 2 章 投标须知及投标须知前附表 

 

第1节  投标须知前附表 

 

投标须知前附表说明:

(1)本表各项应无例外一一填写,除“不适用”外,不留空白。如某日期一时定不下来,可先填计划日期。

(2) 如某栏对本项目不适用,应在相应栏中注明“不适用”。任何对投标须知内容的修改均应在本表后的“修改表”中反映,并保持原条款号不变。

(3)投标须知前附表是投标须知的说明和补充,如两者有矛盾之处,以前附表内容为准。

项号

条款号

条款名称

编列内容

1.1

招标人和招标机构

招标人:                                                 

地址:                                               

项目负责人:                                         

电话:                                               

招标机构:                                           

地址:                                               

项目负责人:                                         

电话:                                               

1.2

本招标项目名称、招标编号和标段划分

招标项目名称:                                       

招标编号:                                           

标段划分:                                           

招标人允许投标人提出资格审查申请的标段数量:         

                                                         

招标人允许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的标段数量 :  

                                                         

招标人允许中标的标段数量:                           

1.3

资金来源和落实情况

资金来源:                                           

出资比例:                                           

资金落实情况:                                       

1.4

建设地点

1.5

建设规模

(包括拟设计工程的用地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规划总建筑面积、建筑高度,栋数、层高、工程造价(工程费用限额):

1.6

招标范围和内容

招标范围:包括                             (建筑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室外总体工程、绿化景观工程);其中包括          (建筑智能化工程、幕墙工程、钢结构工程、消防设施工程、人防工程、电气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工程施工图设计;

内容:包括为完成本工程设计的                                                         

                              〔工程勘察、方案设计(含估算)、初步设计(含概算)、施工图设计、编制竣工图以及工程施工配合服务)。

招标人在本栏中已约定只要求中标人承担方案阶段设计而不再承担后续设计和服务的,则其设计费为           万元(占全过程设计费总额的   %)。

1.7

计划开工日期和建设周期

本工程计划于     年     月开工,工程建设周期    月

1.8

设计周期

方案设计优化:          日历日

初步设计    :          日历日

施工图设计  :          日历日

 

2.1

资格审查 方式

采用              (资格预审、资格后审)方式。采用资格预审方式的,投标人提交《资格审查文件》的时间和地点见本前附表第21项、第22项。

10 

3.1

合格投标人

资格条件

(1) 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合格有效的           (设计资质类别和等级,发包内容包含勘察的,还要提出勘察的资质要求)资质;

(2) 具备已通过年检合格有效的法人营业执照;

(3) 投标人拟担任本设计项目负责人应具备   级注册建筑师资格;拟担任本项目的其他主要设计人员至少包括建筑设计专业负责人1人、结构设计专业负责人1人、电气设备专业负责人1人、给排水专业负责人1人、造价编制负责人1人,上述人员要求具备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本招标项目发包内容包含勘察的,还应当有1名勘察负责人,要求具备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丙级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暂不要求);

(4) 类似项目设计业绩要求:

投标人拟担任本设计项目负责人应具备1项类似项目设计业绩;

投标人应具备    项类似项目设计业绩(本条仅适用于大型工程设计项目)。

“类似项目设计业绩”是指:投标人自本项目招标文件开始出售之日的前三年内完成的        (规模、造价等)设计项目。

投标人应当按第7章投标文件格式之 “资格审查文件”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提交有关资料。

合格投标人的评审办法和标准见第3章评标办法和标准的相关规定。

11 

5.1

踏勘现场和标前会时间地点

12 

8.1

招标文件的澄清

投标人提交要求澄清文件的方式:                       

要求澄清的截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北京时间)之前。

招标人发送澄清的方式:                             

投标人领取文本文件的时间和地点:                    

13 

11.3.(3)

是否要求提交电子文档、演示盘和模型

计算机文件:            (要求、不要求)提交

演示盘:                (要求、不要求)提交

模型:                  (要求、不要求)提交

14 

12.7

备选方案

            (允许、不允许)提交备选方案

15 

13.3、13.5

设计费(勘察费)金额和计算办法

招标人公布设计项目的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即招标时的设计费计费基数)为                  元,估算的工程设计收费金额为          元,其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浮动幅度值和计算办法如下:

(1)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        ,浮动幅度值:    ;

(2)基本设计收费:     元,其他设计收费:      元;

(3)工程设计收费基价:   元,专业调整系数:     ,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    ,附加调整系数:    。

设计费计算办法:                                   。

招标内容包含勘察的,招标人公布的估算的工程勘察收费金额为:         元〔其中,勘察费收费基准价为:     元、浮动幅度值:    %(须标明正或负)〕。

勘察费计算办法:                                   。

16 

15.1

投标

有效期

本招标项目的投标有效期为投标截止期后    日历天。

17 

16.1

投标保证金提交方式和金额

不少于                             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可以以现金、银行电汇和银行转账形式提交。投标保证金须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汇入本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中所提供的招标人指定的账户。有关银行单据或接收投标保证金单位开具的收款证明复印件应放入投标文件正本中。投标保证金有效期截止到投标有效期满后30天。

18 

17.1

投标文件份数

资格审查文件:一套  正本 ,     套副本。

商务文件:一套  正本 ,     套副本。

技术文件(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汇编缩印本):一套 正本 ,     套副本。

技术文件(展示图):一套。

其他技术文件(电子文件、演示盘、模型):如前附表第13项有明确要求时,须提供一套。

19 

18.1

资格审查文件、商务文件、技术文件的总包封要求

资格审查文件、商务文件、技术文件(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汇编缩印本)按照本须知18.2、18.3和18.4规定的包封、密封和标志后,按以下方式进行总包封:

(1) 采用资格预审的,不需要总包封;

(2) 采用资格后审的,将资格审查文件和商务文件合包在一个总包封内,投标人应当参照投标须知18.2.2和18.2.3规定的包封、密封和标志进行总包封。

20 

18.6

招标人是否提供包封袋

招标人     (提供、不提供)包封袋。

提供包封袋的,每套包封袋    元人民币。

21 

19.1

投标文件提交地点

地点:                                              

收件人:                                            

22 

20.1

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

采用资格后审的,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北京时间)。

采用资格预审方式的,投标申请人递交《资格审查文件》截止时间为:     年   月   日   时   分(北京时间);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递交的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招标人在截止时间前    分钟开始接收。

 

23 

22.1

开标

采用资格后审的,招标人将于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地点的同一时间、地点进行开标。

采用资格预审的,开标时间和地点由招标人另行通知。

24 

26.1

评标办法

采用             (记名投票法、排序法、综合评估法)

25 

27.2

公示

方式:                             

时间:                             (至少10日)

地点:                            (网站、场所)

26 

29.1

合同签订

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   天内,应派代表与招标人联系,商讨签订合同事宜,并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30天内完成合同订立。

27 

31.3

未中标方案补偿

28 

32.1

监管部门

部门名称:                                    

地点:                                        

电话:                                        

29 

33.1

其他

 

第2节  投标须知和附件“投标须知和附件”内容见设计招标文件《通用本》

第 3 章  评标办法和标准 

说明: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评标办法和标准前附表,由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本招标项目所选用的评标办法(“记名投票法”、“排序法”和“综合评估法”三者之一,须与招标公告的一致);第二部分为评标办法和标准数据表,第三部分为评标办法和标准的基本内容,均列出“记名投票法”、“排序法”和“综合评估法”三种评标办法,招标人应将“评标办法和标准前附表” 、“评标办法和标准数据表” 和“评标办法和标准”配合使用。招标人应在第一部分所确定的评标办法基础上,从第二部分中选择与该评标办法相对应的评标办法和标准数据表,并对应第三部分评标办法和标准的基本内容的要求填入数据。每一个招标项目只能选择一种评标办法,招标人应根据所选用的评标办法选择相对应的“评标办法和标准数据表(格式)”,并在《专用本》中按数据表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填入具体数据。

 

第1节  评标办法和标准前附表 

 

评标办法和标准前附表招标人

招标机构

招标项目名称和招标编号

招标项目名称:                                     

招标编号:                             

本招标项目采用的评标办法

                              (记名投票法、排序法或综合评估法之一,须与招标公告约定的相一致)

 

 

第2节  评标办法和标准数据表 

    

(根据招标项目所选用的评标办法(记名投票法/排序法/综合评估法),按照《通用本》规定的“评标办法和标准数据表”相对应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填入具体数据)

 

第3节  评标办法和标准“评标办法和标准”内容见设计招标文件《通用本》 

第 4 章 合同条款及格式 

说明: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合同条款前附表”,由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工程特性确定本招标项目所选用的格式合同条款(民用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专业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第二部分为“招标项目专用的合同条款数据表”,第三部分为“合同条款”内容。本招标项目设计合同采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委托设计合同(一)〔民用建设工程设计合同〕》(GF-2000-0209)或《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二)〔专业建设工程设计合同〕》(GF-2000-0210)格式条款,并将海南省建设厅的《海南省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中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规范性条件作为合同的补充合同条款内容。招标人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个性和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出内容细化和约定,并在“招标项目专用合同条款数据表”中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招标项目专用合同条款数据表”内容与“合同条款”内容不一致的,以“招标项目专用合同数据表”内容为准。“合同条款”和“招标项目专用合同条款数据表”中没有约定内容的,由业主和设计单位协商一致后签订。招标人应根据所选用的“格式条款”,选择相对应的“招标项目专用合同条款数据表(格式)”,并在《专用本》中按数据表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填入具体数据。

 

 

 

第1节   合同条款前附表 

 

合同条款前附表招标人

招标机构

招标项目名称和招标编号

招标项目名称:                                   

招标编号:                             

本招标项目采用的合同条款格式内容

本招标项目设计合同采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设部颁布的                                          〔《建设工程委托设计合同(一)〔民用建设工程设计合同〕》(GF-2000-0209)或《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二)[专业建设工程设计合同]》(GF-2000-0210))〕格式条款。

 

 

 

第2节  招标项目专用合同条款数据表 

 

    【根据招标项目所选用的设计合同(民用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专业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按照《通用本》规定的相对应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填入具体数据】

 

第3节  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内容见设计招标文件《通用本》

第 5 章  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第1节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的内容见设计招标文件《通用本》 

第2节  设计任务书 

(根据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参考《通用本》关于“设计任务书”内容的提示进行编写)

 

 

第3节  设计服务要求 

(根据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参考《通用本》关于“设计服务要求”内容的提示进行编写)

    

第4节  工程勘察要求(本节仅适用于招标内容包含勘察的)一. 勘察工作范围和内容

    

 

二. 勘察费和计算办法

    

 

三. 勘察成果要求

    

 

四. 勘察费支付办法

    

 

第5节  其他要求 

 

第 6 章 设计有关资料 

本招标项目招标人提供给投标人参考的设计有关资料如下:

1. ……

2. ……

 

以上资料由招标人另册提供。

(提示:设计有关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规划意见书、2.可研或项目建议书批复、3.现状地形图、4.其他(市政、电力、通信、煤气等)许可意向书。具体内容在设计招标文件《专用本》中填入。)

 

   

第 7 章 投标文件格式 

 

 

招标项目补充的投标文件格式 

说明:除了设计招标文件《通用本》第七章规定的投标文件的“资格审查文件、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格式和内容外,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的其他资料的格式和内容见招标文件《专用本》。

本节规定的投标文件格式和内容要求与《通用本》相关规定有不一致的,以本节规定为准。

建筑标准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标准层;建筑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a standard layer, described on a standard layer desig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plane constitute, final to explore layer design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building standards.Key words: standard layer;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标准层的相关概念

高层建筑中,建筑除了受竖向荷载作用外,还要考虑风力或地震力引起的水平荷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标准层设计的自由度。高层建筑的竖向交通系统以电梯为主,楼梯只是一个消防疏散和短距离运输的辅助手段,这点对标准层平面布局的灵活性构成了极大影响。

在建筑水平与垂直系统中,有由大多数相同的楼层重叠起来的空间,这些空间的建筑、结构、设备等性质均相同,称之为标准层。

2 标准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重复性原则

标准层的竖向积层,向空中发展是含有标准层建筑的固有属性。有效水平重叠与合理垂直贯穿是建筑标准层设计的基本精髓,揭示出高层建筑的实质构成。为此,重复性是标准层设计要遵守的最为基本原则。这种重复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完全重复和部分重复。完全重复是最为常见和最简单的重复原则,即标准层平面的各项要素都完全一致,随着建筑的日新月异,完全机械式的重复所带来的空间单调、形式乏味被人们所重视,而部分重复原则在标准层的设计中表现了更为强大的优势。

2.2 高效性原则

高效、集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针对标准层这样一个容纳丰富社会活动的场所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性,提高标准层空间的高效利用率、使用率等关系到整栋建筑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标准层高效性原则是现在以至将来标准层所必须遵守和充分重视的基本设计原则。

2.3 安全性原则

标准层的安全性原则主要指交通组织、消防疏散的安全性以及结构材料的坚固性。

2.3.1 交通疏散的安全性由于标准层建筑面积一般都较大, 使用功能复杂,各种设备管线繁多,人员密度大,人和各种物品的流动量大,引起火灾的潜在因素颇多。发生火灾时,将被火情围困人员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地面安全地带是防火疏散设计的重要环节。疏散设计的原则是路线简单明了,便于人们在紧急时进行判断,同时提供从室内任何位置向两个方向疏散的可能性。

2.3.2 结构材料的坚固性不同性质的建筑等级都有规定的使用年限,这种划分主要就是从建筑的结构、材料的耐久性来确定的。在合理的结构选型基础上,要保证建筑材料的可靠性,保证标准层的使用寿命。由于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建筑不能完全按照规范的使用年限进行维修和拆除,所以,在标准层的结构选取、材料配比上要放宽限度,尽量为延长建筑的使用周期做出富余,这也是保障标准层安全性的重要一点。

2.4 经济性原则

标准层的经济性长期以来一直是设计者和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标准层形状的经济效益主要从长宽比予以考虑。相对来说,随着建筑层数、规模的增大,办公、商务等需要有较大进深的建筑更适合用点形的塔式;旅馆、住宅、医院等更适合用条形的板式,由于在大规模时进深受限,如果要采取塔式不得不采用内天井,而损失使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标准层长宽比较小(≤2)的宽板式高层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如果利用得当常能有效地利用塔式和板式的长处,避开短处。

2.5 人本性原则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师创作的基本原则,是以人的基本生活、心理、行为和文化物质为出发点的设计。

2.5.1 人性化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人服务,人性化是建筑的生命,在今天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强调人性化设计更有必要。标准层人本性设计就是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新一代建筑标准层空间布局更为灵活,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应向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转变。在设计中“中庭空间”“、景观空间”“、交往空间”“、共享空间”的概念不断被采纳,并与功能空间相结合,为标准层人性化设计铺开道路。

2.5.2 可持续性对自然的渴望是人的本性, 注重标准层生态化设计是人本性的重要体现。要保持生态必然要做到节能,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可持续性建筑标准层设计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设计中要紧紧把握“注重效益、崇尚自然、尊重科学”三个生态建筑基本点。“注重效益”就是“建造房屋少用资源,使用房屋节约能源”“,崇尚自然”就是通过建筑设计和构造的处理手法,实现建筑标准层平面高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隔热和遮阳。“尊重科学”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建筑标准层的设计达到生态建筑的要求。

3 标准层的平面构成手法

3.1 组合连接

组合连接简称组接,可分为硬连接和软连接,都是将相同或不同的若干个形状有序连成一体的构成方式。

3.2 复合叠加

复合叠加是将相同或不同的几何平面采用“交集”相叠形成新的平面形式。如方形的叠加、圆形的叠加、方与圆的叠加等。采用这种方法,可在基本几何形体的基础上以复合方式衍生出多样化的建筑体形。

3.3 网格旋转

这种组合方式往往是利用单一的几何形平面单元在平面构成网格上进行圆周式转动,以简单元素做平面进行立体构成的变形处理,可以打破简单形体重复的单调、乏味,获得非同一般的效果。也可将不同的形以几何中心为圆心进行多角度旋转。此种构成方式虽然平面形式简单,但逻辑性很强,对构件尺寸设计及施工的精度要求很高。这些处理都能产生光怪陆离的平面及立体形态。

3.4 边角切割

边角切割是在完整基本几何形上做局部的简单剪切,是标准层构成及建筑造型上最为常用的手法之一,是在简单几何形平面基础上,用直线或曲线为“刀”对其进行切削,构成新的平面形式。

3.5 多向扭曲

扭曲是将基础几何形标准层平面隔层按着某种规律进行不同角度的扭曲变异或在“力”的作用下整体变化,如矩形弯成弧形,扭成 S 形等,这些均可产生奇妙的新型平面空间关系和赋有雕塑感的建筑形象。

3.6 自由成形

自由成形就是适形的平面形式,是依据场地环境条件和造型上的需要,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可塑性,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平面形式。复杂的基地形状,不规则的边缘条件,采用不规则图形设计的方式布置建筑,使建筑的体型与基地相呼应,是建筑师设计的基本手法。这种构成方式虽然不能有明显章法可循,但一定是有机的、整体的、符合形式美物质运动规律的。

4 各类建筑标准层设计

4.1 居住类建筑

以居住为使用主体的建筑标准层平面多以单元(住宅单元、客房单元)形式出现,各单元空间划分方式基本相同,规模大小差别不大,基本表现均质空间效果。建筑外观也呈均匀变化趋势,很少出现大面积体快及材质的对比处理。

4.2 办公类建筑

办公使用空间的变化较为丰富,根据办公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或者出现标准的办公单元;或者全部是无具体分隔的开敞大办公空间;或者是大小不同空间的混合配比。平面使用空间的多样布局带来建筑体形的变化多端,所以办公建筑的造型是最为活跃的。尽管体形如此丰富,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还是有章可循:现代而不失素雅、华贵而尽显端庄,始终本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形态生成原则。

4.3 综合类建筑

综合楼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建筑形式,其使用功能不唯一,或许以某种为主,或者各自为政。这种建筑标准层的体形特征就要相对复杂一些,如果是以某种使用类型为主的,自然建筑形象偏向于某种建筑类型;若各种使用功能混杂其间,难以明确区分时,其建筑造型也就自由活泼得多,人们关注的已不在于它的具体功能,而是一种审美情趣和建筑风格的表现。

参考文献:

建筑标准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线网标准

2005年9月,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10年间,南京地铁已形成网络化运营,线网规模仅此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位列全国第5位。新的建设规划线网批复以后,至2020年总规模达到370.3km。在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有利于建设较高服务水平的绿色公共交通环境,进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地铁标准化设计日趋重要。文章以南京地铁3、5、10号线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方案优化。

1、标准化的设计优化前提条件

1.1设计优化前提条件前提条件:①车辆系统选型:6A;②车站形式: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宽11m,长140m;③系统形式:通风空调系统的冷冻系统采用分站供冷,通风空调设置大系统、小系统和区间隧道通风、车站隧道通风共4个系统,空调大系统、隧道排风系统采用双端设置,隧道通风系统按双活塞系统设置;④供电系统:牵引降压变电所形式,不考虑能量回馈装置;降压变电所形式;⑤人防标准:设防标准抗力等级按6级人防设防,防化等级丁级,按次要车站设防,车站一端设置区间人防隔断门;⑥过街功能:非付费区考虑满足过街功能;⑦区间接口:车站两端按连接盾构区间考虑,两端均考虑盾构始发条件。1.2车站设计标准化思路车站设计标准化应符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位及南京地铁线路的功能定位。车站站台宽度应综合考虑客流、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且全线基本统一。公共区布置应形成统一的一套模式,合理计算竖向交通工具及售检票设备的数量,自动售票机、进出闸机、预留安检机、客服中心的布置均应顺应进、出站流线,并应考虑过街功能。

2、3号线、5号线和10号线标准车站公共区分析

3号线、5号线和10号线均为6A编组,公共区标准布置经历了几次变化,如图1~3所示。3号线多穿越城市建成区,站台规模适当放大,公共区设置3扶2楼1电梯通往站台。5、10号线公共区采用3扶1楼1电梯通往站台。

3、标准车站规模控制

3.1站台宽度站台宽度早期线路以10m居多,新线以11m居多,中心城区站点的站台宽度适当放大,采用双柱站台宽度采用12m、12.5m、13m不等。南京轨道交通标准车站站台宽度各线以11m居多,并无统一的标准。受城市化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车站客流上升很快,现阶段不少车站的公共区已无富余空间,甚至较为拥堵,因此考虑中心城区的站点规模留出一定的余量。研究结论:南京地铁一般单柱车站站台宽度按不小于11m;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按不小于13m,站台采用双柱;节点换乘车站站台宽度市按不小于14m,通道换乘车站站台宽度不小于13m,站台采用双柱。3.2车站竖向设计地下车站层高在全国范围均较为稳定、成熟,考虑到公共区楼梯每个踏步150mm的模数,标准站层高按站台板装修面至站厅层装修面为5.1m,站厅层装修面至站厅结构顶板不小于4.8m控制。3.3公共区柱跨公共区柱跨需结合楼扶梯布置、结构经济合理性、屏蔽门开门位置等综合考虑,单柱车站柱跨为9m、双柱车站柱跨为9.12m。

4、标准车站公共区标准化优化设计

4.1楼扶梯、电梯布置布置原则:本线站台长度140m,明确站台需设置3个竖向交通点通往站厅,且电梯应位于付费区。综合周边城市新建线路的标准车站的竖向交通工具设计标准,建议按照4台扶梯、1部T型楼梯、1部电梯的标准进行楼扶梯设置。南京市轨道交通大部分采用A型车6节编组,车站有效站台长140m。受到站台长度控制,付费区长度有限,采用中间进站两端出站的方案,能够保证足够的蓄客缓冲空间。自动扶梯的上下行方向与进出站客流方向相配合,付费区内避免客流交叉,两端非付费区都有两跨,满足客流集散需求。这样的布局使车站公共区功能分区明确,客流流线顺畅,整个公共区的进出站客流尽量少了交叉,如图4所示。为了使公共区空间开敞,同时又保证实施结构安全可靠,在设计中单柱车站考虑柱网间距9m。站台层为单柱双跨的岛式站台,无障碍电梯结合“T”型梯布置在站中心,T型梯宽度1.8m,站台两个方向均有扶梯,便于站台疏散。侧站台宽度最小处为2.7m,如图5所示。自动扶梯设置:设计中充分考虑现代轨道交通人性化设计的重点,付费区两端各布置有两组上下行自动扶梯,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前方的障碍物大于10m,至前方电梯口大于等于18m,并且配合进站出站流线设置其上下行方向。面积小,易与在楼扶梯前方形成,带来安全隐患。(2)两端进站中间出站:全国多数线路。出闸机前方集散面积大;进闸机前方较为局促。(3)进闸机横向布置:部分早期线路。进闸机与客流进站方向垂直,进站便捷;非付费区连通道狭窄,不利于纵向过街客流,但此种客流较小;进闸机数量较难扩展槽转角较多。4.4客服中心布置客服中心的布置方案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客服中心居中设置一个;客服中心两端各设置一个。南京早期线路:居中设置一个。优点:节约工作人员,集散厅较开阔,咨询、补票人员进站方便;缺点:客服中心远离出入口通道,标识不明显,不利于咨询、临时售票。杭州、南京、广州等多数线路:两端各设置一个。优点:标识性较强,便于咨询,便于补票;缺点:多设置一套设备,需增加工作人员。集散厅视线的开阔性略差。咨询、补票人员进站行走距离长。4.5自动售票机布置自动售票机一般有以下四种形式:横向布置在楼扶梯端部、纵向布置在楼扶梯侧、纵向布置在连通道离壁墙侧、横向布置在公共区两端。优缺点比较如表1所示。本次设计将自动售票机排队客流可能与出入口过站客流交叉,需尽量将自动售票机设在端头中部,且应尽量压缩车站左端设备区面积,与出入口之间形成“凹”形布置,以供购票客流排队。折跑楼梯:公共区中部设置“T”型梯一部,梯段宽1.8m。无障碍电梯:为方便乘客使用,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车站付费区中部设置无障碍电梯一部,并临近无障碍电梯设置宽通道闸机或疏散门。优点:布置紧凑。两端楼扶梯在站台层前方有3跨,分别照顾一节半车厢的乘客;中部3节车厢的乘客行走距离最短,站台客流流线清晰、便捷。南京的旅游资源资源丰富,T型楼梯布置可以更好地利用T型楼梯产生的站厅对景墙进行文化墙设计,展现南京窗口。4.2设置安检仪在反恐日益重要的今天,轨道交通作为人员密集地段,必须设置安检措施,标准站设计时也考虑设置安检仪,安检仪布置在进站流线上。4.3进站闸机布置进站闸机的布置方式有纵向布置(沿线路中心线)、横向布置(垂直于线路中心线)两种形式,邻近城市及南京各线大多数采用纵向布置形式。仅少数早期线路采用横向布置,而广州1、2号线已经将部分站点横向布置的进闸机改造为纵向布置。布置形式的优缺点比较如下:(1)两端出站中间进站:上海部分线路。有利于高峰时期的进站客流控制;有利于安检;出闸机前方集散4.6车站公共卫生间布置车站公共卫生间一般分设于站厅出入口旁、设于站台两种形式。无障碍卫生间分为设置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分别设置男女无障碍侧位两种形式。案例:宁波、无锡设于站厅层出入口旁与工作人员卫生间设置在一处。优点:可兼作城市公共卫生设施。防臭条件较好;缺点:需安排专人管理,卫生条件难以保证。站台乘客使用不便。案例:南京位于站台层。优点:乘客使用方便。便于管理;缺点:需妥善处理防臭。4.7出入口通道、口部设置标准一般位于道路下方、站厅位于负一层的地下车站,出入口提升高度均接近9m,部分车站因管线等原因,站厅或出入口通道埋深略深。站厅位于负二层时,出入口提升高度均超过12m。在部分路段由于拆迁等原因,出入口需临时设置在道路红线内,可只设置楼梯。针对上述情况,本线对出入口通道、口部设置提出以下标准:①提升高度超过8m的出入口设置一台上行扶梯,和一部不小于2.4m的楼梯;②提升高度超过12m的出入口至少设置一台上行扶梯一台下行扶梯,和一部不小于1.8m的楼梯;③换乘站、位于城区的大客流站应选择一个大客流方向或主要接驳客流方向的出入口设置双向扶梯和一部不小于2.4m的楼梯;④设置一扶一楼的出入口结构内宽不小于4.5m,设置两扶一楼的出入口结构内宽不小于6.5m;⑤单独设置楼梯时,楼梯不宜小3.0m。4.8地下站公共区标准化推荐地下站公共区标准化推荐结论如下:①站台型式:一般站采用单柱11m宽岛式站台,三层站采用双柱13m站台,换乘站(节点换乘)采用双柱14m站台,换乘站(通道换乘)采用双柱13m站台;②柱跨:单柱车站柱跨统一为9m,双柱车站柱跨统一为9.12m;③竖向交通工具:付费区两端各设置两组上下行扶梯组,中部设置T型楼梯、钢筋混凝土电梯组合;④自动检票机:进闸机纵向布置;⑤客服中心:付费区中部设置一个客服中心;⑥自动售票机:纵向靠设备区墙面布置,自动售票机采用嵌入式方案;⑦公共卫生间:卫生间设置于站台层。设置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

5、结束语

对于标准站的设计,重要的是保证车站功能的前提下,控制好车站规模;充分考虑车站公共区的服务标准及客流流线。文章通过分析既有标准站的方案,提出优化标准站的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因此文章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可为对类似工程有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S].GB50157-201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3版)[S].GB50016-2014.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S].建标104-2008.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16-2014.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GB50352-2005.

[6]蔡忠坤.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01+203.

建筑标准设计范文第4篇

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是建科院集团从事检验业务的专业子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行业检验检测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专业检测、技术咨询、产品验货、检测评估、系统服务等,为国家第三方权威机构,是上海地区建设工程领域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作为专业从事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检测业务的企业。拥有结构材料检测部、装饰装修材料检测部、设备校准部、装饰工程检测部、防火检测部、结构工程检测部六个专业检测部门,并负责国家建筑材料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节水标准化委员、上海市建材标准化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2012年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达成产品认证/检测合作意向,全面负责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产品认证市场开拓工作。

公司名称: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

国家中心: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联系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568号

联系电话:021-54425041

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

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是由原佛山质检所和佛山计量所整合而成的具备事业法人资格的综合性技术机构。目前,拥有四个国家检测中心: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汽车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检测站:燃气具产品、摩托车产品、电光源产品、饲料产品、陶瓷产品、铝型材产品、工业气体产品、不锈钢产品、医疗卫生计量等九个广东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范围覆盖了燃气用具、建筑五金、建筑陶瓷、电子电器、机动车及零部件、电光源、食品化工、轻工机械和金属材料等20多个行业,授权检测项目2200多项,校准项目166项,计量标准装置10类106项。

2013年5月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达成产品认证/检测合作意向,全面负责广东、福建两省的产品认证及检测市场开拓工作。

公司名称: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科技工业园科技路

建筑标准设计范文第5篇

身边同事交流时经常问道“什么叫养老”。一问到“养老”大家首先就挠头,然后想说可能等到我真的老了,我的父母老得不能动了那才叫养老。其实我们从养老产业和养老地产层面看,养老在整个养老产业和养老市场里面所占的比例其实是很低的。传统意义上的养老,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到高龄的、失能的养老。实际上,高龄的、失能的养老,在整个养老市场里比例是很低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养老的定义搞清楚。

1.1经济供养

这是最传统的养老,说白了就是吃饱、穿暖、能正常的生活就行了。属于最基本的经济供养。

1.2生活照料

“经济供应”再往上一个层次,就要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实际上就是“生活照料”。大家可以理解一下,它绝对不是说你躺在床上去照料,其实人的一生都需要照料,尤其到了中老年以后更需要照料。

1.3精神慰藉

这是更高层次的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我觉得从养老层面来解释这个词,应该有三个阶段: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是经济供养;再往下一点就是养老概念的扩展,从传统养老向整个全面养老扩展的。

养老,是集养生和养老为一体的,高龄之前注重的是养生,高龄之后更注重的是传统意义的养老。把这两个概念融合在一起,会发现我们开发定位时,思路会更加的宽泛,所有的理念和产品会有更多的选择。当然,养生这个概念里面还有一些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等方面的内容。我想说的是,在整个养老项目定位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养生和养老贯穿进去,就会突然发现:思路豁然开朗。

养老需求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图,是我自己杜撰的。如果对应着这张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老年群体的需求也是可以分层的:最基本的是生存需求,其核心就是现在老人最关心的居和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到安全层面,他可能有了些“情感方面的需求”,再往上是“社交需求”,然后是“尊重需求”和“实现价值”的需求。“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成”这些原则,其实很值得养老集团去研究。

另外,有一点可能大家看起来有点伤感,就是说:人的一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大家的一种共同追求,最高的需求境界。但是对老年群体来讲,我这里叫“老有所终”。当然,“老有所终”不是等死。昨天很多专家都提到,让老人在养老过程中有尊严的去养老,能够很坦然地去面对最后的那一刻。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结果已经不是那种很悲惨的结果,而是一种老人对整个养老过程全方位地,或者说高品质的主动的养老后,他能够很坦然地去面对最后那一刻。其实这是一种境界。

养老的概念总结一下,可以用这几个字:从传统的被动养老向主动养老去转换。这个观念的转变,对我们养老地产开发的需求,从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也是相匹配的。

2 什么叫养老服务体系

2.1养老服务体系定义的重要性

“养老服务体系”,可能有点抽象。其实,养老服务体系一定要有质量控制标准,为什么?因为养老服务体系是无形的,但又是落实在整个养老地产的开发和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的。如果没有一些质量指标的东西去检验或者去定义它,那么,“养老服务体系”说是很重要,但落地时却无声,最终也将消于无形的,也就是说,想得很好、做得还不错,最后运营的时候却慢慢的逐渐消退。

2.2养老服务体系的特点

(1)养老主体比较完整

开发社区,如果是一个全龄社区,那么服务体系还不能完全叫养老服务体系。如果更健全,那么可以叫它养生养老服务体系。这里面涵盖的人群,可能还会再往前,还有一些交叉、发散和延伸。

(2)体系的多样性

同一种养老需求,必须要有可变性和可选择性。因为老年群体的需求是比较多样化的。那么我们的服务体系必须要有多样的体系,不可能指望一种服务体系把所有的课题全部解决掉,那是不太现实的。

(3)体系的持续性

一个老者,从低龄老年期(健康活跃期),一直发展到临终关怀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整个服务体系它是一个持续的。

(4)体系的实效性

养老服务体系必须让儿女放心,让长者安心,让社会能够感受到这种高品质的生活。所以养老体系要有实效性。

(5)体系的经济性

养老服务体系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有前提和条件下做的,如果我们仅仅讲所谓养老的质量而不谈成本和质量匹配,那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讲经济性。

(6)九如城项目服务体系

我们九如城项目开发总结了一个图:整个项目里五种层次、几个板块的养老服务。简单解释一下,橙色部分是我们养老住区里最基础的,就是居住服务,整个实现老有所居。养老中心还有两块服务:医护结合,医就是医疗服务,护就是护理部分;紫颜色部分的需求是更高层面的,这种需求如果能满足的话,我觉得在地产开发模式中可以说是高端的、全面性的一种体现。这里主要是养生服务,养生服务研究什么?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牵动着我们亿万人的心,老人对食品的安全和敏感是极为关注的,所以我们九如人在开发的时,跟政府强调了我们的理念,政府给我们配上一个集中的几百亩的农场,我们希望在我们的社区里有一个很好的配送和供给。

3服务体系如何能落地和成长

我们第一个项目是从去年10月份取得的,就是“九如城”项目。去年10月份,我们董事长提出“养老综合体”理念。

什么叫养老综合体?我们强调位置选在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区域,但是,不能离城市太远。这个定位是比较重要的,现在很多的养老项目动不动就选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偏远的地方,而且规模又比较大,我个人觉得还是有点风险。而且这里面必须得有医院、养护院、体检中心、酒店、休闲购物、食品基地、学校、公园等等。这些功能业态,它是相互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集约的、养生养老为主题的,能够满足所有建筑群体。这里有几点跟大家交流一下。

(1)这是一个建筑群体,这个建筑群体每一部分都承载着一个业态功能。大家可以做一个概念比较,就是“养老综合体”与“商业综合体”的比较:商业综合体是有不同业态组成的,最后形成聚合效益,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理论。商业综合体是通过在一个区域里面不同业态的组合,来共享人流,来实现这种商业综合体不同的价值。但是,“养老综合体”比商业综合体更复杂:由于我们这里入住的人群是比较特殊的,我们所有的业态里面这些功能,除了要每个功能都是完善的情况下,还需要不同业态功能之间相互的发生化学反应,相互的复合。这就要通过服务体系的构建,来让所有不同业态之间为所有的入住人群产生更高价值的、更多的服务,所以,一定要让养老综合体的效应进一步加强。

(2)养老综合体业态分类

我们把养老综合体那么多的业态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分类:一是满足最基本养老需求,购物休闲、生态公园、体检中心,在基本保障上上了一个台阶。二是深度保障。酒店、学校和食品基地,我觉得应该算是深度保障。为什么要酒店?通过酒店,我们可以把所有针对老人的一些娱乐、休闲的设施做到很有品质的管理和保证。三是满足学习。我们理想中的学校有三个层次的意义:我们认为一个全龄住区里面最好有一个幼儿园的配置,因为老人和小孩在一起双方都很开心;二是老年大学,我们觉得学习是让老年人永葆青春的一个金钥匙。我觉得这些事从事养老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关注的。养老产业人才欠缺。中国目前最困扰的就是养老产业经营的服务人才非常非常欠缺,无论是高级人才,还是护工、护士,没有直接的渠道提供人才。立志从事养老产业开发的企业一定要有这个意识,要有培训的功能,做一个培训学校或者做一个再培训机构。我觉得,要想让养老设施的运营达到一定的水准、养老开发的理论能够落地的话,这个培训的工作必须得到重视,否则,我们所有的那些理念都不能落地。

(3)其它区域

养老综合体里,应该从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临终关怀区,一直到老年痴呆照顾区、临终关怀区。老年痴呆照顾区可能对医疗的要求更加高一点。

4 硬件设施的设计标准

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硬件设施的建造标准、老年设施的构建标准。养老地产的开发,比较理想的定位是什么呢?就是说从服务设计开始,如果没有运营管理介入,那么,那些服务体系是不能实现的。有了运营管理,才可能指导规划设计,然后规划设计再到运营管理,形成一个循环。跟做普通住宅开发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它的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尤其是设计,永远是从服务体系、软硬件之间的一个互通互融的过程。

我们在九如城项目开发里面打造三个家:一是家,就是适老化的这些建筑来打造这种所谓的硬件的house,二是home,某种意义上是带有服务的。九如城的设计里,所有当初定的那些功能都已经落实到建筑结构里去了。我们一定要先确定运营团队,找到运营资源,然后来规划。建筑功能设计时,建议从内往外做。这样,我们做的建筑和我们的运营理念可以融合一致。养老服务体系里或养老建筑里,IT系统的开发至关重要。当今的一切已经不完全靠人去做,只有这些理念都融合到IT系统里去,这样的东西才可以落实。第三,九如城里一定有个标配。生态公园,生态公园跟项目开发是融在一起的,就是人和自然的交融。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们内心的追求,尤其是到了老年的时候。所以,在生态公园里我们也规划了“耕种区”,但是这个规模不能做到每户人家都有,要申请。

九如城医疗服务。我们的医疗服务板块,由两个东西构成:一是的康复医院,二是VIP体检中心。这两个东西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我们的养老综合体里,它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医院?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我们最终定位“小全科大康复”的这么一个理念的医院。我们觉得是适合大型的养老养生住区的医院的配套。体检中心的配备,对高端的群体,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5服务体系

(1)基础医疗服务

健康咨询、医疗诊治、绿色转诊,是基础医疗服务里的三大块。但是这里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所有的就诊信息它都会在我们的数据库里,通过我们IT技术的开发在我们数据库里面进行沉淀,就是我们所谓的“健康档案”。体检中心也会形成健康档案,还有比如老人从事哪些运动,在会所里面使用哪些功能等,这些数据共同会形成他的健康档案管理。健康管理服务。最核心的就是入住时各种健康数据的采集,以及到健康整个的服务管理。

(2)应急措施

在老年人数据里,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医疗配套体系里面重点要解决和应对的东西。我们医疗体系如何来解决养老住区里这些突发的情况,我觉得也是我们养老服务体系里面构建的一个重要内容。

医疗板块需要为我们整个养老住区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就是说可能它是对日托中心服务的。同时免费的健康讲座能提供一些社会层面的福利性的支撑作用。

6结语

养老概念的定义是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