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管理理论知识

企业管理理论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一、财务管理对制造企业的重要性

制造企业是指经营工业的生产活动或者是提供相应的工业性劳务的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企业的资金筹集有关,也与资金的投放以及分配等相关管理工作有关。主要的经营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并将企业资金作为对象,进行相关的转化和循环,以投资、筹资以及资金的运营作为主要的内容。当前财务管理对我国制造企业有着显著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制造企业需要根据财务管理的活动,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资金的筹集效率、得到一个满意的效果。但是筹集制造企业生产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就一定要依赖于财务管理。有了财务管理的支持,制造企业各项的生产经营才能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其次,财务管理还能使得企业减少以及规避相应的潜在风险。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如今,制造企业必须要对财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此才能使得制造企业在各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的限度。最后,提高制造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注入蓬勃的动力,利于推动企业的经济增长。财务管理作为资金管理的核心,能否进行优质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当前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制造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财务管理意识的缺失,使得在制造企业管理制度规定的流程当中,把生产经营当成了管理的主要内容,往往忽略了财务的重要性。在制造企业管理体系的制定中基本上很少涉及到有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制定。这导致财务管理在制造企业的管理当中并没有占有相应的地位以及发挥其该有的作用。这正是因为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完善、不够健全,这会造成制造企业财务人员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当中,缺少财务管理制度的引导,更有可能会产生财务管理失控的情况。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还体现在,管理制度确定的过程中缺少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制造企业的管理阶层仅仅是把财务管理制度当做是一种对下属单位部门进行管控的手段。使得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往往只起到会计的核算作用。却没有在本质上发挥有用的监督以及管理的相应职能。除此之外,因为缺少对授予权利的批准以及业务经办等等,使得职务相互分离的制约制度。使得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十分混乱,进一步使得财务数据的失真,让企业的价值?y以实现。这是当前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财务管理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多数的制造企业决策管理阶层的财务管理意识较薄弱,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要求不高。并没有把财务管理归纳为制造企业整体的管理框架里。这就会导致制造企业在财务管理的人员培训上都不够重视,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都不多,此外,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考核以及监督也不关注。许多财务工作人员其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已经被淘汰了,其又没有新型知识的输入,使得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仅仅只能满足于制造企业日常经营中会计核算的需要。根本就没有办法对制造企业起到一个推动发展的作用,也难以满足制造企业对于发展的迫切性。就目前而言,尽管许多制造企业配置了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往往因为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其专业素质不够,能力欠缺,使得难以胜任此项工作,也难以做好此项工作,让财务管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这些情况之下,财务信息的反馈是非常滞后的,根本没有办法使得制造企业的管理经营需要被满足。这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三)资金管控的能力不足

自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经济迅猛发展,制造企业更是发展快速。随着制造企业规模大小的不断扩大,其在资金管控上存在的许多不足也更加暴露出来。首先,多数的制造企业在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之下,其资金的管控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加强,存在着非常多的薄弱环节。许多的制造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赊账的方法来加大产业的销售,但是,收入增长之后却给制造企业带来了非常多应收账款。而又往往因为制造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和应收账款相互配套的信用政策,也没用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容易产生坏账。其次,许多制造企业没有谨慎的考虑,仅仅是想做大做强,直到上市。投资草率,许多问题渐渐暴露出来,会加大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融资的成本。倘若出现资金链条的断裂,对制造企业造成的损失无疑是致命的。也是当前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对于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管理内控制度

制造企业应该按照国家财务部颁布的相应措施方案以及配套的指引。并且根据制造企业当前所处在的外界环境以及内部自身的情况,建立健全其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内控制度,以此来为制造企业发展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以此进一步的促进制造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做到有标准、有依据、有章可循。所以,制造企业必须要紧紧的把握筹资、投资、以及资金的运营和利润的分配工作的实行。实现其相应的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规范化以及制度化,进一步推动制造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二)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

制造企业应该对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教授,此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才能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要使得财务工作人员树立起财务管理的意识,依照科学管理的相关理念,不断的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除此之外,制造企业必须重视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鼓励。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财务工作人员参与相应的专业职称以及学历的考试。全方面的提高他们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不断的扩宽财务工作人员的眼界和视野。不能让财务工作人员对其工作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会计核算层面,更要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具备有更强的工作意识,使得其成为具有财务管理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不能安于现状,没有上进心。需要具有主动性,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制造企业的发展出一份力,才能发挥其的作用,进一步的使得制造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降低,并最终达到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知识管理

20世纪末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新世纪跨国公司都把如何更好地全球化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在全球化过程中,知识管理显得越来越为重要,以前跨国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只是按其本国需求而设计,然后到世界市场去销售,到现在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却是全球知识管理的结果。比如,一个IT企业提供的最新计算机产品其设计是在美国硅谷进行的,芯片是在韩国生产的,软件是在印度设计的,整机组装是在中国大陆进行的,营销活动则是在香港进行的。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在世界各地建立一套生产、分销和销售的有效网络并不能构筑其竞争优势。只有通过识别、整合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设计出符合全球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之所在。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向世界学习来创新。

一、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中的知识管理模式

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西方较早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H.Hymer)于1960年提出,其中心观点为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企业的垄断优势分为两类:一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能、营销能力等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二是企业凭借规模巨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Vernon)于1966年提出,他主要从产品和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应首先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小进行,因为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这些国家都具有优势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外仿制品的出现,创新企业就应到海外设立子公司。西欧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从上述两理论,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模式为单向的知识输出,即跨国公司带着其在母国市场上获得的技术诀窍、管理技能以及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在东道国市场上进行制造、销售来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这样一方面跨国公司可以获得全球规模经济,另一方面由于母国市场和东道国市场间技术诀窍和管理知识间存在的差异跨国公司可以进行套利活动。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时既可以为其他的跨国公司顾客提供服务,又可以利用其能运用全球资源的能力对当地的竞争者施加压力。其知识管理模式可以用图1概括如下:

图1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中的知识管理模式

由于以往跨国经营理论存在的某些局限性,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H.Dunning)在综合了各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要同时受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这三项优势整合的结果: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对无形资产的独占和企业经济规模两方面所产生的优势,或泛指任何能够不断带来未来收益的东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有能力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区位优势是东道国具有的,指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点和国别时,必须充分考虑东道国的生产要素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包括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而且包括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外贸和税收政策等,跨国公司总是把资金投向那些具有区位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沦对于前面提到的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一定的改进,即除了强调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知识优势的转移,也强调利用东道国市场的知识和资源。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及其他低价值的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优势,而将高附加值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生产设计、营销、战略、融资等活动留在国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仍然只是一种稍加改良的单向知识输出模式,即在知识输出的过程中要和当地的知识和资源结合起来,适应当地化的需要。

这种单向阶梯性的以输出为主的知识管理模式在跨国公司中屡见不鲜。全球运动服饰的巨人耐克公司就是这样的例子。它的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的彼凡尔顿(Beaverdon),是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品牌管理、质量控制系统、财务和其它相关职能的神经中枢。它在一些低成本区位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以契约的方式建立了稳定的生产网络,并在这些亚洲国家建立了质量控制和采购网络。同时它还在全球重要的市场建立了营销中心。其他跨国公司如西门子、宝洁、通用汽车等也是如此发展壮大的。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改进这种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发展到了极致。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学会了根据当地市场的差异调整产品、服务和管理系统,同时他们依然寻求保持全球一体化战略和运作的优势。“从全球着眼,从当地着手”这句口号正是最好的说明。然而无论这种模式有何改进,隐藏其中的一个逻辑是:全球化意味着用母国产生的产品、服务和优势去征服世界,然而这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显得过时,“向世界学习”成为全球竞争的主旋律。

二、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新模式

1996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首次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这一新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同。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都认识到知识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工业经济社会里的战略资源是资本,而在知识经济则是知识和信息。知识经济改变了全球竞争的环境,并对传统跨国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一种新的全球知识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跨国经营模式的挑战

1.知识经济大大改变了全球竞争的环境(1)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建立在知识的识别、整合和创新基础上,而不是其它。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这个说法毫不夸张。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规模经济和以此为基础的成本降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必须通过知识的积聚和创新来实现。代表美国新经济的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超过了通用汽车、福特等老牌跨国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市值。因此,知识是长远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源泉。知道如何利用其知识优势的个人和组织将增大其产品在整个产出中的份额。(2)企业全球化经营所需要的知识来源不再偏于一隅,而是分布在世界各地。过去,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经营时多半是将国内市场的生产、销售管理经验带到东道国的经营活动中去,并适当根据当地的情况加以修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得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若还是依赖跨国公司总部的做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全球化经营的需要。其中最明显的迹象是企业间的技术联盟和合作的日益增多以及许多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设置在靠近顾客的市场。(3)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大大降低便利了商品、资本和信息的自由流动。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谈到铁路和电报的出现是促成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样现代运输业和通讯业的发展也是促成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革命要素。空中运输、电信和计算机的成本自1950年以来已大幅度下降,以计算机和电信业为例,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像电视会议和电子邮件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得对范围广泛的经营活动的协调不仅更加可行,而且更加可靠和效率更高。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发明也大大降低了。这一切都使得商品、资本和信息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更为方便、快捷和廉价,从而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知识经济对传统跨国经营中的知识管理模式的挑战(1)全球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并不能构成全球经营的竞争优势。一个有效的全球生产、分销和销售的网络是建立全球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全球化经营不能确保其有全球竞争优势。90年代初,百事可乐公司制定了一个将其国际软饮料收入增加两倍多的雄心勃勃的目标——从1990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50亿美元。为实现这一目标,百事可乐公司发起了勇敢的冲锋。到90年代中期,该公司的经营遍及全球广大地区。不过这种全球扩张并没有转变为增长和赢利。实际上,到了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已经从诸如南非这样的一些主要市场上撤出,摆在面前的是国际饮料经营近10亿美元的亏损。此外,大部分产业中的主要竞争者都已知晓如何进行全球化经营,更有许多进行数字革命的公司已经在使用互联网迅速地为全世界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2)单一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再是许多产业的主导力量。过去,跨国公司都是根据本国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和服务,并将此产品和服务销售到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市场由于其消费能力高、国内市场容量大往往成为新产品和服务的诞生地。但这决不意味着美国市场的需求就可以完全代表世界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嘁际谐〉男枨蟪鱿衷谝恍绻揪绲谋咴凳谐1热缍砸贫缁暗男滦枨蟾嗟爻鱿衷谥泄庋姆⒄怪泄摇H绻绻静荒鼙染赫允指玫厥侗鹫庑稚⒌暮投嘣氖谐⌒枨螅⑶依闷淙蛑豆芾淼牧α浚蚪嵩诰赫邪鼙薄?3)跨国公司仅利用从母国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垄断知识和诀窍已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胜。基于母国市场上建立的垄断知识和技术诀窍不再能保证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胜出,因为可以令跨国公司超越竞争对手的技能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具有专长的专家手中。今天的获胜者必须能够懂得识别和获取分散在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能力和技术诀窍,并将它们整合,从而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4)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复杂的和棘手的,因此为知识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细微的、复杂的和棘手的,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深深地隐藏在远距离和不熟悉的环境当中,无疑为知识的识别、整理和积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了解总部设在世界另一端的顾客企业的内部运转,或者弄清楚先进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机器人在药品开发中的应用就是这样的例子。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或许能为复杂知识的传递和互动提供便利,然而这并不能保证对复杂知识的理解。企业需要新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过程来获取、解码、编码和整合利用这些复杂知识,并将其有效地传递给能有效应用这些知识的人。

(二)新的知识管理模式

由于传统跨国经营模式中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知识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知识管理模式主要是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而不是从母国出发。该管理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图2知识经济时代跨国经营的知识管理模式

虽然大部分的跨国公司还沉醉于过去的成功,已有不少企业正在运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取得了惊人的经营绩效。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就是一例。该公司是1987年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的汤姆逊半导体合并而成的。在半导体业务上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大大落后于同在欧洲的其他牛导体公司,比如德国的西门子、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而日许多专家认为欧洲的半导体业务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欧洲的企业已在芯片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当时领先的竞争者是美国、日本及环太平洋的一些国家。对于欧洲的半导体生产商还不利的条件是其主要顾客市场并不在欧洲,而且半导体核心技术的发源地和制造专家遍布在美国的加利福利亚、日本的东京以及中国台北。然而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证明了怀疑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到2000年其销售额达到78亿美元,净利润超过14亿美元,公司股票市值也超过了500亿美元。之所以取得如此不俗的经营业绩,可以说与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的知识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当许多竞争对手将注意力集中在为专用设备设计和生产专门的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将被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用来执行一个特殊的命令,比如硬盘驱动控制(HDD),这往往需要多达十块芯片和100多个电子元件才能解决问题。但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却能从全球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综合了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圣何塞、日本东京、芬兰的赫尔辛基对主要顾客的调查结果,由位于法国的格勒诺布尔、意大利米兰、印度诺达(Noida)、新加坡、美国德克萨斯州等地技术专家组成的开发团队共同攻克了这个难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即仅用三块芯片组取代了过去复杂的电路板才能进行硬盘驱动控制的问题,这样帮助顾客节省了空间和成本,产品一经推出就立刻受到好评。1996年第一次销售HDD芯片就创造了5000万美元的市场记录,并从美国公司那里夺取了27%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从前的竞争对手。对于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来说,不仅把它的业务从起初的几百万美元销售额扩展到现在的几百亿美元,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全球知识的管理建立了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的知识管理模式的优势

1.新的知识管理模式是真正的全球化战略全球化战略不只是指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而且同时还要建设并维护跨国界的基础设施,并使一个企业的所有职能,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后勤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以及金融财务国际化。所有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向全世界的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使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所有的市场上参与竞争,因为它们不断地在全世界寻找任何可能的市场并从全球的角度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即使是它们尚未涉足的领域也显示出潜在的优势和威胁。

20世纪90年代诺基亚公司通过开展全球知识管理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著名的移动电话公司,超过了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要知道美国是移动电话技术的发明国,而摩托罗拉公司也是最早大规模生产移动电话的公司之一。诺基亚公司80年代只是芬兰一家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1992年才决定专注于移动通信领域。对于诺基亚而言,移动电话和蜂窝网络业务并非产生于芬兰然后向国外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外生产和销售,这就意味着要在全球同步发展。诺基亚必须要向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营销技巧,向日本学习掌握顾客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心理,比如小型化和数据应用,同样它也要向东南亚国家学习低成本制造的管理技巧。芬兰的管理层被派遣到世界的关键区域,构成了整个公司知识共享的网络。正是通过对全球知识网络的有效管理,所以,诺基亚总是能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市场的需求,从GSM的发展到最早提出“把互联网装进每一个人的口袋里”到“移动电子商务”,诺基亚的概念和行为总是领先于竞争对手一步。摩托罗拉公司因为将其创新思路局限于美国,丧失了向数字移动电话和GSM标准转向的先机,从而被诺基亚抛在了后面。

2.新的知识管理模式有助于跨国公司重构核心竞争力(1)全球知识管理是企业创造差异化战略和独特优势的新途径。现在太多企业的战略是雷同的,真正在产品绩效、服务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的突破来自于不同地理环境发展出的技术和能力的结合,其中有些可能还是来自于别的产业。通过全球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脱离原有地理界限和企业视野的局限性,最早发现顾客的新需求,找到技术创新的来源,从而生产出全球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此外,能够识别和整合来自多个地方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困难和成本高昂的,只有少数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公司才做得到。尽管其投入要比在一地开展经营要大得多,其回报当然也是惊人的。我们前面谈到的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和诺基亚公司就是很好的证明。(2)全球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开启全球顾客的潜在需求。许多新的顾客需求或者对已有产品的新用途可能都出现在母国市场以外的地方。企业除了在满足这些特殊地方需求时获取利润,更为可观的是将这些特殊的需求引用到全球的顾客市场中,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3)全球知识管理也意味着具备迅速开展全球新业务的能力。一个企业能接近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母国其他市场的变化,这就说明企业具备了迅速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能力。通过整合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技能,企业能很快从全球的研究、开发和经营中获取收益。

三、中国企业的全球知识管理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又向全球化迈进了一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打开了通向世界之门,又迎来了全球的竞争对手。然而只有融人世界经济的洪流,才有可能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依赖。知识经济同样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在世界银行2001年10月31号的最新报告《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索。针对中国的现实条件,世界银行对中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出了包括利用全球知识的六项建议。这充分说明由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可以在全球自由地流动,我们必须把握这个契机,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1.转变思维方式,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通常的思维逻辑是希望以中国的市场获取别人的技术转让,而主动利用全球知识似乎是不可能的。这主要是我们的企业大都没有走出国门,对世界市场完全缺乏了解和认识。事实上运输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使了解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能力,只是视野的局限和思维方式的智障阻碍企业跨出这重要的一步。因此,转变思路,拓宽视野,真正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对待企业的知识和经营,就可以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转变成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知识经济知识管理隐性知识

知识与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相伴而生,知识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知识管理成为新经济时代一种新型的管理,在组织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员工个体和企业内各级组织中的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通常一个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三到五倍之多。知识管理是为了发展知识经济而出现的新型管理,是管理领域的一个最新发展阶段,其观念越来越深入到企业的内部,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利器。知识管理最艰难的目标及其能发挥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促进组织更有效率的分享隐性知识。但是隐性知识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容易被编码,很难以有形的载体呈现,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拥有知识的人不知道如何予以传递,或者根本不可能传递,或者某些隐性知识可以外显但是要耗费相当大的成本。因此,在知识管理时代,如何分享隐性知识,如何解决因为知识的分享所带来的利益冲突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分享隐性知识,就成为企业知识管理亟需解决的瓶颈,本文将集中探讨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

一、隐性知识外显化的弊端

隐性知识外显化的过程是复杂的,困难重重,成本也很高昂。隐性知识得以充分开发利用之前必须予以外显化的客观事实限制了隐性知识的效用发挥,而隐性知识外显化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1.员工个人不能充分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而且从个人角度而言缺少将隐性知识外显化的动机。首先,在日常的工作中隐性知识指导着员工的行动,而员工个人或许没有将其当作知识来对待,因此很难将其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或者解释给他人。例如我们可能知道怎么去骑自行车,但却很难将这种技巧解释给他人。其次,如果将个人隐性知识外显,便容易让不特定的人士接触这些知识,因此对个人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员工担心当他们把自己辛苦获得或通过岁月而累积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同仁后,将有位置被取代,甚至工作朝不保夕的可能;知识被不特定的人学习,可能是竞争的对手,对个人利益造成威胁。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看待隐性知识外显化的弊端,把企业的员工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个人自利的现实面。

2.组织内也有一些集体的隐性知识,如果外显化可能给组织带来严重的影响。顾客经验、供货商交往经验、价值观及信念等组织内的隐性知识,不形于文字,也未被记载,但是可能为某些组织成员所了解,若将隐性知识转变做为新计划推行或新产品的发展参考用知识,可增加组织的创新及发展能力。但是如果这些知识由竞争者获得,便会增长竞争者的实力。同时组织内拥有一些隐性知识,包括所有足以影响组织经营成功的一些知识,对这些知识的保护常常被忽略,因为它不易外显。组织如果站在竞争的立场,不应该将组织中个人或组织本身的隐性知识外显化,一旦外显化即容易传播,对组织未必是有利的。

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外显化未必是可行的方式。首先,隐性知识直接用语言向其他人描绘出来则是非常困难的,例如美国许多大企业,如Ford, GE和Chrysler等为了学习和赶超日本汽车制造业,曾投入了极大的资源去挖掘日本汽车业的生产知识,通过大量的收集资料、咨询和撰写相关的书籍,但事实证明日本的成本优势(即隐性知识)是很难被别人模仿的。其次,隐性知识不易编码或文件化,将其外显化必定须耗费很多的成本或心力去编码或运用科技显现。再次,隐性知识通常无法构成完整的学说或技术,无法申请专利权,一旦外显后,除了企业成员分享外,也很容易让组织外的人取得并应用这些知识,相对减少这些知识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贡献性。

综上所述,组织中个人或组织本身的隐性知识一旦外显化即容易传播,可能会被抄袭而严重减损其重要性的部分;同时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可行性下,运用科技予以外显会耗费大量成本,而隐性知识外显后的法律保护也比较困难。

二、隐性知识分享的重要性

许多知识管理的论述是以企业或社会国家为出发点,探讨知识分享的技术与制度层面,忽略知识分享是一种行为。知识如果不分享传播,便不能发挥知识的杠杆作用,其效益是有限的,知识分享既是一种行为,所以不能忽略行为背后的原因、动机和目标。知识分享通常会对企业及社会国家带来效益,但是个人是知识分享的主角,必须有足够的动机和目标才能促使个人主动的分享隐性知识,以下分别论述隐性知识分享对社会国家、企业以及个人产生的可能效益。

1.知识分享带动社会进步。从社会或国家的角度看,知识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创新的动力,更多的知识扩散与累积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进步,因为知识为社会大众所共享,不具排他性,所以以社会国家的角度而言,知识可以尽量地传输与扩散。

2.知识分享带动企业成长。对企业而言,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员工通过经验累积起来的,很难被书面记录,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组织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到底是什么知识。正如曾经的惠普首席执行官卢・普拉特所言:“只要惠普意识到惠普知道什么,我们就可以获得三倍之多的利润。”

可见,知识分享可包括企业内及企业间的知识分享,企业内员工知识的分享可创造乘数的效果,增加组织整体的知识,企业间知识的分享可创造共同利益,达成双赢的目的,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

3.知识分享对个人的利益影响。对个人而言,知识是个人在组织中权力的来源之一,即所谓的“专家权”。一般而言,个人权力的基础来自之一就是知识,而知识的权力是经由不断学习而获得,谁比较有知识,谁的专家权就愈多。显性知识因为容易被其它人接触及了解,会被不特定的人大量的学习,并据以内化并超越,因此隐性知识才是个人在组织中专家地位的权力来源。个人将隐性知识分享给其它组织成员的最大缺点是知识分享会减低个人的专家权;但是整体而言也给个人带来许多优点:

首先,增加相互学习的机会:分享是互相的,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分享他人,相对有机会从他人分享隐性知识,是一种互惠的行为。其次,分享企业的共同利益:由于知识分享的扩散效益,通常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整体效益,个人附属于企业之下,可共享企业的利益。再次,与企业激励系统配合之利益:除了上述三项利益外,如果企业报酬及激励系统设计得宜,个人可经由知识分享获得适当的激励或回报。

三、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可行方式

知识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已日益加重,企业欲提升本身的生产力、创新力与竞争力,就必须建构一套良好的知识管理系统,将个人的知识蓄积成组织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没有必要将所有的个人的或企业本身的隐性知识外显化,一旦外显化即容易传播,知识外溢对知识的所有者或者企业而言未必是最有利的;但是知识分享是必要的,Quinn(1993年)与Nonaka & Takeuchi(1995年)等学者均指出知识分享为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知识不外显,却仍可通过企业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传播,以下就提出几项企业促进未外显的隐性知识分享的可行措施;

1.选择学习型的员工。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可形成个人价值优势,而个人吝于分享隐性知识通常是为了保有优势。乐于学习的人因为本身会不断成长,不会有固守及囤积知识的心态,也乐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因此选择学习型的人成为企业的成员,是利于隐性知识分享的基本的要件,如果成员都乐于学习与成长,在团队快速成长的气氛下,将不会有吝于分享隐性知识的心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和选择的成员很有关系,晋用学习而且学习很快速的人,是很重要的。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分享与共同学习成长,企业可运用人力资源甄选方面的技巧选择学习型的成员。

2.利用科技工具拉近知识拥有者与需要者的距离。对于隐性知识管理应该采取“个人化策略”,将知识存在创新这些知识的人身上,主要透过人际直接接触沟通分享知识。信息科技可以运用并协助员工沟通知识,而非储存知识。因此,企业可建立Know-who的信息,协助知识需求者清楚知道谁拥有他所需要的知识,公司内部可建立技能才库、知识分布图,并透过科技协助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沟通,建立沟通或互动的媒介与环境,使成员可查询具有某些经验及才能的成员,进行交流与学习。

3.渗透互信及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推进隐性知识分享绝非简单的将员工召集在一起座谈或者对员工进行经验培训,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能够营造一种氛围,使员工能够认识到他们的同事是有值得学习之处,并且愿意将知识分享给他人使集体受益。不能在知识的拥有者和学习者之间建立一种互信,企业就很难充分利用这一最有价值的企业资源――员工的隐性知识。尽管互信首先是在员工之间达成的,但企业的管理者在营造企业的互信氛围中却发挥着基本的作用。

隐性知识分享对个人的缺点是工作优势可能受到威胁,但是也有相互学习及分享组织共同利益的优点,“信任”是加强优点并降低缺点的前提。员工之间的信任与知识分享行为有正向关系,当员工相信分享是一种互惠的行为,能更好的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分享。因此,企业应增进同事之间的信任,因为隐性知识是较不易被强迫分享,互相信任才是自愿分享的基础。近来学习型组织的课题颇受重视,鼓励企业内员工分享知识,使知识分享成为彼此共同成长的方式,同时也促进了组织成长。如何建立“互信及知识分享文化”在有关学习型组织的论文及书籍中有颇多论述,是一项值得企业再深入探讨的课题。

4.利用人与人的互动传递隐性知识。隐喻、模拟和模型可以引导人的思考,传达隐性知识,帮助公司其他成员利用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可以经由非正式的学习进行共享,说故事及师徒制是二个将隐性知识内化及社会化的最有效方式。针对无法编码的隐性知识,企业内可以透过企业内部杂志、老人带新人制度、定期举办的经验座谈会议等方式传播一些隐性知识。

5.建立利于隐性知识分享的高效激励机制。隐性知识能否共享要取决于拥有者是否愿意把知识贡献出来,企业隐性知识挖掘、流动、转化、共享和创新等管理问题远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促进共享的激励制度是十分重要。企业对于成员直接分享知识给其它成员,应设法量化次数与知识量,给予足够的奖励,并连结员工“分享知识”和“分享企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避免仅由个人工作绩效连结激励系统。

6.构建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机构。2002年中国知识管理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知识管理机构,对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更显不足。因此,企业应改革管理机构,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设立知识主管、知识经理等专职管理人员,组建知识管理体系。

四、结语

知识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分,前者通常可以用文字呈现,利于传播;后者不容易通过载体外显,因此不易被分享。隐性知识在企业知识中占绝大部分比例,隐性知识不易编码和传播,不易被其他企业仿制或窃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隐性知识管理绝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关键是营造一个以人为本、鼓励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知识主导型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唐兴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企业研究,2001(5)

[2]张海英:《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情报科学.2002(6)

[3]郭强丁晓琴:《企业知识管理》现代企业导报.2004

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时 动静有时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33-02

《管子》是稷下学者治学、议政和学术交流的产物,是一部辅佐封建君主强国称霸的治国理论集,① 包含大量经世致用的管理思想。它在总结天时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务时”管理原则,即时治观,是其管理思想中极富特色的内容之一。

一、《管子》所言之“时”

对于什么是时,《管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探究其文本可以发现:《管子》对时的议论是围绕着天展开的,它所谓的时就是天时,是自然之天的特有属性和表现方式。

1.时表现出天的特征。首先,天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天不一时”(《宙合》),时是它的外在表现。《乘马》篇中“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也描述了时作为“天之道”的运动特性。其次,虽然天不断地变化,但又有恒常不变的运动法则,即“天不变其常”,并表现为“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形势解》)。就是说,天在空间上覆盖万物,在样貌上有日月、星辰等天象,而时间上则有寒暑、日夜等运动变化。可见,时是天的恒常性与变易性的统一。最后,时对于万物具有生养作用,“四时生长万物而收藏之”,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死消长。

2.时具有多种形态。《宙合》篇曰:“岁有春夏秋冬,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半星辰序”。这清楚说明时是天的运行变化的外在表现,有春、夏、秋、冬四种时令形态,有朝暮、晨昏之分的时辰形态,也有岁、月、日、夜之分的时光形态。在《侈靡》篇中则记载有“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的提法,又指出了时有着古、今之别的时代形态。

3.时具有德性。时总是呈现出恒定的四季变化,周而复始,故《管子》相信时具有诚信等德性。如《四时》篇中“四时曰正”,指出时的德性为“正”,即不偏不倚。又有《任法》篇中“如四时之信”,将时的德性归结于“信”,即真诚而不虚伪。

二、以时治国

四时生养万物,人无法摆脱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因此人“动静必因于时”,一切行为都要随着时间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管子》将时间规律与国家政事相结合,倡导务时而治的治国方略。

1.务时以寄政。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主要产业,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故时政是华夏农耕文明中一个重要的管理范畴,《管子》时治观也正是通过这一概念首先得以体现的。《四时》篇说:“圣人务时而寄政焉……信能行之,五谷蕃息,六畜殖,而兵甲强。”君主必须以“务时”为施政纲领,遵循时间规律,合理地安排政事,才能保证农业的顺利生产,实现富国强兵的为政目标。

“彼民非谷不食”(《八观》),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对粮食的需求。故“地者,政之本也”(《乘马》),保障农业生产,储备足够的粮食就成为了为政者首要的的任务。而“地之生财有时”,农作物只有在土地和天时共同作用之下才能够得以生长。故《轻重乙》篇曰:“四时生万物,圣人因而理之。”古代封建君主施政,归根结底就是“地政”,就是要按照四季不同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农业的行政管理,为农民办实事,利民兴农,促进农业发展。

2.时动以富国。虽然人依赖自然环境才得以生存,但人在自然面前并非被动无能的。《山权数》篇指出,“天以时为权,地以财为权,人以力为权”,人有着摆脱自然束缚的能动力量,并主要表现为人的劳动生产力。《小问》篇道:“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国家的财富需要依靠人民的劳动去创造,关键则在于按照时间规律进行农业生产。为此,《管子》提出了“四时教令”的政治管理举措,将天地、阴阳所遵循的规律与政治时事相联系,要求君主根据“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的自然规律,在四季分别实施不同政令,引导人民合理生产。倘若人顺天而为,不失天道,就能收到“四时事备而民功百倍”的成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量积累国家财富。

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下,商业活动与农业活动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多是农产品的生产与交换,农业生产的安排和农产品的丰歉直接影响着商业活动。这就决定了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也必须重视观察四时之变、顺时而为,而时治观也就被运用到了工商业的管理之中。《小匡》篇有言:“观凶饥,审国变,察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意即经商者要观察不同地区农产品的生产情况,掌握农产品的供需情况,恰当定价,保证商品销售。再加上,“时之处事精矣,不可藏而舍也”,时是一个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理论范畴,就每一个时点而言,它是转瞬即逝的。对于从商者而言,必须“精时”,珍惜时间,抓紧生产。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产品储备不足的尴尬局面。

3.据时以法治。法律是人的行为准绳,“凡国无法则众不知所为”(《版法解》)。没有了法律,人民就不明白如何作为。《管子》认为实行依法治国,使法制如同天常地则一般在社会中成为一种常规,才能维护社会稳定。

时在法治中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因时立法”,即法律应当与时变,符合变化的社会现实。《正世》篇曰:“故其立齐也,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强调了立法时不能一味教条地照搬以往已有的法律,也不能死守现有的法律,而是应该立足于现时来制定法律。另一方面,它要求法治应当“如四时之忒,如星辰之不变,如宵如昼,如阴如阳,如日月之明。”(《正世》)就是说,法律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性,而执法应当公正严明,这是法治应有之义。如果法律朝令夕改,而执法不公,只会令法制混乱无常,失去实际效用。

三、时治观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管子》时治观将天地、自然视为人的价值本位,以“法天”、“顺时”作为人的处事原则,发挥人的能动力量。实质上是在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主客观的统一。不仅体现了实事求是、务实创新的管理精神,还树立了人的时间观念,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值得企业管理者借鉴。

1.深化管理创新意识。《管子》认为,圣人的共性在于他们实事求是,并且深谙于“随时而变,因俗而动”的管理之道,正所谓:“故古之所谓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迹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正世》)而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是伴随着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根据现时形势的变化作出改革创新,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再也不能盲目套用现成的管理制度,应当因时立法,尊重事实,制定符合现实需要和企业自身发展道路的管理制度及理论;应当重视对人才、科技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提高管理效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也不能再像计划体制下那样采取简单、机械的管理模式,应当建立多样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创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管理方式,带动企业的活力和员工的能动性。

2.提高企业生产效能。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身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想要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能够顺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偏好。时治观要求企业秉持务时理念,洞察市场变化,研发、利用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全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再者,任何企业想要率先占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必须建立其产品的优势。时治观提醒企业管理者要注意企业生产的时效性,善于把握时机;促进企业管理者致力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价格优势和企业竞争力。这些对于经营带有季节性商品的企业尤为重要,否则只会错失有限的销售时机,导致经营失败。

3.提升管理者道德素养。天地四时生养万物而没有偏私,具有公正无私的至高品德,依靠天地自然而生的人类应当“法天合德”,将天地自然作为自己的行为楷模。故《管子》要求人“参于日月,伍于四时”(《版法解》),效法天地之则,培养“无私覆”、“无私载”的奉献精神,做到“若天然”、“若地然”,正确处理公私关系,“象地无亲”。因而,《管子》时治观还蕴涵着一定的道德内涵。用现代眼光看,它提倡的是管理行为的公正公平性和管理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有利于规范管理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保障竞争机制的顺利运行,激发员工的工作斗志和热情;有利于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创建和谐的企业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努力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以德治企,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一言以蔽之,当前中国企业管理者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务时创新精神,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管理效率。更要以公正无私、诚信正直作为衡量企业全面发展的道德尺度,推动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时为宝,以正为仪”,正是《管子》时治观对有效管理作出的最佳总结。

参考文献:

[1]关锋.管仲哲学思想研究(摘录)[G]//十家论管.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

[2]蔡一.《管子》――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一)价值链管理模式的内容分析

价值链管理是对价值链流程的管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对价值链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将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联系并形成有机整体。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在团队协作下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价值链管理模式是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其主要是对价值链进行实施的分析,企业能够对价值链各环节成本分析及竞争差异化分析,从而识别企业在价值链各经营活动中的改善空间。价值链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及控制和基于此能实现对企业的物流及资金流等有效管理。

(二)价值链管理的主要特征分析

价值链管理活动自身有着较为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职能属性的特征和活动价值创造性特征方面,每一价值活动都和企业某职能相关联,故此能结合价值活动目的及性质将其划分成相应价值链某一环节当中。而在价值创造性特征方面则主要是这一管理活动的形式比较多样,有的不是直接创造价值。还有就是可控性特征以及资源消耗属性特征,前者主要是对着自身价值管理变化而变化的,后者则是管理会消耗一定资源,并将其传递给下一环节,主要能够分为原料消耗以及人力资源消耗等。

二、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价值链财务管理原则

(一)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财务制度的不完善是比较显著的,多数的企业有的还没有构建财务制度,有的虽然有财务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的落实效力上却不够。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部门没有规范化,存在着为节约开支而减少人员和一身多职的现状。在不完善的制度下存有诸多的漏洞,并在权责上没有得到明确化,这样就造成了管理上的失控。再者就是企业管理者自身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信用观念上有待强化,由于存在着信用观念及法律意识观念,对他人的入股行为就受到了限制。再者就是资金的控制力相对较差,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在科学的管理意识上相对比较缺乏,对现金流量的管理技术应用比较缺乏,对资金的投资盲目使用,这样就存在着诸多的风险。

(二)价值链财务管理原则分析

对价值链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构建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在系统化的原则方面要能得到充分重视,从系统化的角度出发在采购供应以及生产制造方面进行充分考虑。还有就是将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中心,财务管理的方向也就是对目标的设定,在价值链的财务管理上其目标是最大化的,对相应财务管理活动提出改进意见并对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实现加以确保。另外还要能在动态化的原则上充分重视,传统静态核算转化为实时动态核算并实现向业务流程进行实施。而在连续性的原则上要能得以遵循,这不仅是能够对价值链提供历史数据,同时也为企业持续性核心竞争力培养提供了保障。

三、构建价值链管理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及其发展方向

(一)构建价值链管理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对价值链管理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构建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加强,构建内外部的价值链联系以及内部价值链管理体系。开放式的经济发展中,企业价值链比较关注的是内部运作过程及外部交易过程的整合,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体系是将财务部门作为中心的,并把各业务部门主体环状体系结构等进行相互流动。对财务管理的主体构建要在内容上得到充分重视,价值链管理的理论和工具方面,其理论对财务管理者掌握价值的动因及以价值为基础进行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价值链的各环节协作上是对价值链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所以在价值链中的各环节要能将企业边界界限加以消除并要能相互的协作。而在信息技术手段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要想将价值链管理模式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得到最佳的应用,就要在信息共享目标上得以实现,借助电子及信息技术并要使得价值链各方都要能结合最终的客户需求来安排物流。从实现的策略上要能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将整个价值链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管以及分析和决策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满足价值链联盟企业综合监测以及高层决策管理的需求。另外就是要对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变革进行有效促进,充分理解企业联盟环境及目标,对控制及决策事件规则以及各事件触发机制等反映操作进行详细化的了解。再者就是要能对财务管理计划及控制作用的提升进行有效促进,价值链管理以及业务流程控制结果通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及业务信息所反映,而价值链作为松散动态的企业链在具体的管理上要能保障其很强的计划性。对财务预算而言,财务的事前管理是较为重要的环节,要将企业内部价值链做为重要的基础,并要能够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加以重组,同时也要能对现有预算编制实施改革。并要能通过引入外部价值链进行全面达成拓宽局限性编制视野目标,对现金流管理和价值多驱动因素等要能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保证企业决策的模型化。对财务的管理控制要从起始阶段开始,将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网络技术得以充分利用,并能对价值链采取实时控制,这样才能将核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发展方向预测

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发展将会有新的转变,价值链管理的分解和整合方面,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进步已经使得愈来愈多产生过剩及市场竞争不断的激烈,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诸多相对独立并有着优势的价值链,从而使得企业开始整合新的资源及市场机会,并会形成新的价值链。不仅如此,价值链管理也会朝着横向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就似乎对企业外部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不断,而企业依靠着自身的发展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所以在横向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企业将价值链管理活动向上下游进行延伸扩展,所以在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将会得到充分的考虑,并成为实现的一个重要趋势。价值链管理下的财务管理新的认识将会逐渐成为现实,价值链管理主要思想是将价值链各环节业务活动作为财务管理基本的对象,价值链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为能够使得整个价值链竞争水平得以提升消除价值链中各环节一切浪费,就要尽可能增加价值链每方面的价值。价值链财务管理当中的财务成本驱动因素是财务成本汇集及分配的重要依据,这一指标的提高能将投资收益利润相关成本因素得到有效改善。在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发展将会以企业的价值管理作为重要的目标,在信息化的要求及程度上会愈来愈高,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会不断的提升。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