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1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重视,工作队伍不到位

首先,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党和国家对农民工的主要关注是在经济建设的贡献上,对农民工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关注较少,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出台对应的制度体系来督促管制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行。其次,我国农民工大多数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从事体力劳动。在企业看来,农民工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保证企业运行,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单位只为追求更大的利益,忽视农民工作为一个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而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困难。再次,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属于城市里社区或者街道办,因此,社区或者街道办也不愿意进行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媒体多数只关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消极表现,没有尽到公众媒体追溯重视农民工消极表现的根源的责任。政府、企业、基层组织和媒体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直接导致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充足,工作队伍不到位。

二、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应明确教育主体,认清教育目标

政府应当提倡、鼓励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承担起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受雇于企业,所以企业首先应当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使企业不再只注重农民工经济建设价值,同时也注重农民工作为人独立全面发展的一面,政府部门也要从旁协助,帮助企业走好这一步。政府应通过实行优惠政策,减免一定的税收来变相引导企业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企业应提倡消除“同工不同酬”制度,多劳多得,平等对待农民工。完善工会组织,鼓励农民工敢于维权,支持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同时,非政府组织里主要代表有社区组织。农民工居住的社区组织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开展农民工就业信息、专业技能培训、劳动法、合同法知识普及等主题的活动;建立公共图书角,给农民工提供学习充电的场所,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鼓励社区其他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点微笑,送点温暖,努力创造和谐社区,帮助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和城市认同感。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同时,还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主要内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至关重要。教育内容的选定上,对新生代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必不可少,同时,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是基本内容之一。最需完善的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的教育内容。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较,平均受教育程度更高,他们多数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观点和内容在新生代农民工学校读书期间接触和学习过。因此,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加强勤奋踏实,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父辈的辛苦打拼使他们没有温饱问题的困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他们缺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意志不坚强。要特别加强他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多数是独生之女,具有心理脆弱,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特点,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提高他们受挫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加强城市适应感。最后,法制教育积极开展。普及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识,使新生代农民工知法、懂法、用法,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方法。政府,企业、社区要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追求新颖独特的方法有效长期开展教育工作。政府集思广益,征集创新方法;企业工会建立科学体制方法引导农民工学习;社区和媒体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宣传农民工身上的闪光点,表扬农民工先进事迹。

(三)优化社会环境,加大社会支持

首先,加大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政府积极解决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企业改变“同工不同酬”的用工劳动制度,使农民工多劳多得,获得公平的劳动报酬,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经济基础。其次,改善农民工政治环境。新生代农民工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其作为我国公民该拥有的权利常常受到威胁。政府、企业等应该设立有效的参与制度,积极鼓励农民工参与政治有关活动,行使自己的合法的政治权利。最后,营造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尤其改变市民对农民工歧视的眼光,宣传人人平等,客观评价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开展市民和农民工友好互动交流机制,了解农民工,认同农民工。社区组织、企业工会等在农民工居住的社区、工作的企业争取农民工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开展多彩多样的社区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生活。媒体舆论要提高对农民工的包容和认同,宣扬农民工先进个人或事迹。通过加大政府、企业、媒体等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帮助他们融入城市。

(四)加强思想重视,壮大工作队伍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2篇

1、政府方面。

各级政府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和改进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研究解决涉及到新生代农民工健康成长的问题。制定有关措施,不仅要推动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发展。要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积极参与、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重视支持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合力。

2、企业方面。

各个企业要深刻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员工是企业发展主体的意识,形成员工的健康成长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竭动力的观念。切实将员工的成长、发展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把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紧贴新生代农民工实际,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开创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3、社会方面。

全社会要努力形成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的氛围。城市人要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新生代农民工,以开阔的胸怀去接纳这群城市的建设者,积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各媒体单位切实承担起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掌握新闻报道主动权,及时准确信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广大社会成员客观、公正看待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消除大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营造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二、务虚与务实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利益问题结合起来

在改善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状况的过程中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一方面要深刻领悟、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要深入洞察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将二者有机结合,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1、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教育同解决就业难问题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就业难、维权难、社会偏见和歧视是新生代农民工当前遇到的突出问题。专业劳动技能缺乏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足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技能,加强对他们的职业规划教育。正确阐释经济发展前景,帮助人们科学认识社会发展潮流,结合自身兴趣、志向、现有能力以及社会需求,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并践行具体措施。例如,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如何提高业务素质、如何增强工作能力等都要有明确的计划和打算。

2、把强化维权意识和解决维权难问题结合起来

维权难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与解决维权难的实际紧密结合,强化他们的维权意识,帮助他们提高维权能力。首先,教他们懂得通过合同明确自己和用人单位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合同规定,认真保护合同,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要第一时间和单位进行交涉,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承诺。在交涉未果时,能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科学利用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强化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的同时,对他们进行相关的维权知识教育。

3、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社会偏见和歧视问题结合起来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3篇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对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

(一)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大学生“村官”不是本村村民,没有办法参与村委会的选举,由国家选派到农村,因此大学生“村官”本身就与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违背,大学生“村官”职位权利与义务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大学生“村官”身份受到尴尬的境遇有因可溯,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难以融入农村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尴尬有很大的关系,这也经常导致大学生“村官”角色的认同感较低,经常被忽视,话语权不重,对其工作热情带来了严重的挫伤。

(二)缺乏大学生“村官”持续性规划

从最近两年的政策来看,如《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发展给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学生“村官”在三年任期过后没有工作保障,需要另觅职业,形成了大学生“村官”呆不住的不良现象,使得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状况极不稳定,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岗不再职的现象非常之多。

为了鼓励大学生“村官”留得住、呆得住,偏远山区如同其他地区一样,开出了一系列的报考优惠政策,如公务员定向录取、公务员考试加分、考研加分等,导致大学生“村官”只要求达到三年任期,并不注重在农村的工作绩效,也没有心思想要在农村干一番大事业,因此,偏远地区大学生“村官”的思想非常不稳定。

(三)没有涉及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的特殊性

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所处的生活环境不佳,给大学生“村官”带来了生活上的挑战。大学生“村官”在下村之前已经习惯了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城市,然而到达偏远山区后,没有了便利的交通,部分地区是泥泞小路,公共设施缺乏,办公设施和居住环境简陋,给大学生“村官”思想上带来极大的冲击,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首先要解决生活环境给其带来的心理偏差。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的待遇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会较低,虽然大学生“村官”不可能拿到高的工资,但是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会比不上其他地区,虽然说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在进入农村之前,就应该做好待遇不好的准备,但有部分大学生“村官”还是抱着在农村大干一场的抱负来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大学生“村官”没有在农村中有所作为,待遇又不好,根据激励理论,那么对于偏远地区大学生“村官”的正激励就会消失。

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所处的人际交往环境过于复杂。在偏远山区,宗氏观念非常严重,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群体构成一个宗氏群体,农村的人际关系由宗氏为基础向外延伸,并且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会随着姓氏或血缘的延伸变得疏远,出了家族关系以外,还存在政治关系、帮派关系、经济关系等错综复杂,农村的风气习俗,如宗教迷信、传统习惯等都给偏远山区的人际交往环境增加了复杂程度。

二、偏远山区缺乏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保障机制

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如何,没有一套考核标准,在优化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同时,没有监督保障机制来保障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正确性,以至于不能保证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长效性。目前来说,偏远山区并没有建立一套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体系,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考核机制和管理制度,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依靠的仅仅是国家组织或者湖南省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制度体系。

建立一套制度体系,保证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执行,一方面对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况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鼓励大学生“村官”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目前,偏远山区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况的评价在于相关领导机构的经验,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没有相关健全的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和评价制度,因此很难对大学生“村官”做出的业绩进行准确评价,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不能及时进行奖励,也不能对落后的大学生“村官”进行纠正。

三、对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

(一)没有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重要性

重视高校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重视高校在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使大学生“村官”正确认识偏远山区的形势,对大学生“村官”和偏远山区都有一个本质性的了解,能减轻大学生“村官”到偏远山区后的思想落差,也给大学生“村官”任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减轻了难度。

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方向,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经过了三年的任期后直接进入了当地的公务员系统,或者是走向了事业单位的岗位,因此,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是偏远山区的党政干部的重点建设力量。偏远山区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有新的认识,(下转第70页)

(上接第68页)首先要使大学生“村官”在任期内呆得住、干得好,其次要为以后大学生“村官”转向党政机关做准备,把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的重要位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不能准确把握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根据偏远山区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之上,将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举止培养成适合偏远山区发展的要求。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出现单一呆板,不能很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偏离了目标,不能很好地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服务,也不能建设大学生“村官”队伍,进而也没能起到发展农村的作用。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定向于使大学生“村官”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严格遵守当的纪律和要求,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四、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实现常态化发展

(一)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时间结合不紧密,一方面体现在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割,另一方面体现在缺乏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对于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割,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养一年一般只发生两次,并且是群体学习,地点局限于会议室,在理论学习时没有实践活动的辅助,在实践学习时没有理论学习的指导。对理论学习与时间学习之间的考核也是分开进行,并没有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从而使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大降低。

缺乏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有乡镇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联系机制,但是三者之间的沟通涉及到农村和农民的机会确实不多,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没有能正确引导大学生“村官”了解农村、处理农村事务,偏远山区大学生“村官”能在农村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多,因此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要充分利用乡镇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联系机制,正确引导大学生“村官”的实践活动。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陕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一、陕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

1、民主意识深化,封建思想淡化

陕北能源的开发、大众传媒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新思想的传播,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思想也在不断革新,由市场经济带来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都得到了深化。过去那些重男轻女、生病不去就医而去选择求神拜佛的封建落后思想也得到了淡化。

2、村民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村民的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自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经济发展,为村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保障。由于生活的富裕,村民认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生活方面,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财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诚信经营小本生意,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邻里乡村,团结有爱,互帮互助。同时,村民们积极使用新媒体,了解社会最新动态,对知识的作用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积极让子女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相信科学,拒绝歪门邪道。

3、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人民群众是守法、用法的主体,方针政策的制定需要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能源的开采,使得陕北的经济迅速发展,相对于关中和陕南,陕北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尤其表现在陕北的农村。从落后的小山沟到村容整洁的美丽村庄,从灰暗的土窑洞到一排排宽敞明亮的小平房,从依靠耕种为生的贫苦生活到依靠能源开采和经营小本生意的富裕生活,他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和办实事。不仅如此,对于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国家也在尽最大的努力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以村民在享受政策扶持和能源开采带来的丰厚物质的同时,也感谢国家对陕北的政策扶持,并积极支持和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二、陕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业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

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使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镇,村里仅剩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孤寡老人。对于此状,村支书和村干部通常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或者聘请少数业余的教育人员,这些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态度不够端正,他们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理论素养。

2、部分村民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能源的开发和政策的扶持,使陕北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物质财富相对获得容易的情况下,也滋长了部分村民的不正之风。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思想也随之出现。由于村民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一夜暴富更使有些人不能正确认识财富,挥金如土,攀比炫耀,吃喝赌。

3、思政教育内容枯燥陈旧,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

一堂好的教育首先表现为教育内容设置的科学合理,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能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并逐渐内化到个人行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除了上级指示要传达的内容之外,教育内容多采用的是数年前旧教育版本的教育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思政教育内容,没有将思政教育内容与时代相结合。更没有将内容寓于村民的实践中,枯燥的、抽象的、纯理论的思政教育内容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4、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简单、单一

好的教育一定有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者传递的内容。陕北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论式的灌输和说教式的方法,照本宣科式的传达方式,没有较好的发挥互联网的教育功能,没有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也没有将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更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5、缺乏考核思政教育队伍工作实效的机制

一个好的评估机制能够有效的激发一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反之则会挫伤其积极性。农村思政教育队伍的工作成效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对一些工作的考核,很难细化到量的程度,也没有明确的奖惩标准,致使很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纪律松散、缺乏工作热情、敷衍行事、互相推诿和精神懈怠,影响思政教育的成效。

三、陕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陕北能源开发带来的重物质、轻思想建设

陕北矿产能源的发现使人们过多关注经济的增长,基层领导干部为了达到国家的硬性指标,盲目的发展经济,物质水平似乎成为衡量一切的硬性指标,重物质、轻精神,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手段来谋取利益,在谋取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村民精神方面的建设。

2、人口结构的变化,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难度

城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更多农村人口远离家乡去外地打工赚钱,同样陕北能源的开采也吸引了其他城市的众多人口。不同风俗、不同习惯、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聚集在陕北农村。村里原有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孤寡老人和来自不同城市人口的汇合,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3、缺乏考核和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一个好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效激发一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责任感,使其朝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挫伤一个人工作的积极性。陕北农村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考核,也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影响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

4、部分村民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农村中,大部分劳动力都离开自己的家乡外出打工,村里的留守儿童、青少年大多都由爷爷奶奶照看,长期疏于管教,其思想和行为出现问题。打架斗殴,以自我为中心,攀比虚荣,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较低,不只是留守儿童,还有部分留守妇女,她们缺乏理想信念、不学无术、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搬弄是非。道德素质低下,这使得陕北r村形成了一股不良的风气。

四、解决陕北农村思政教育问题的主要措施

1、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社会氛围对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氛围会使人们积极向上,反之,则使人消极、倒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到每个村民的实际行动中,成为指导村民行动的具体指南。加大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抵制,发挥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加强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因此,农村应该引进有专业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聘用接受过系统教育并拥有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经验的人员,优先考虑对工作有热情、有责任感、有耐心、能吃苦耐劳且有奉献精神的教育人员,引进本科、硕士等高学历人才,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淘汰临时或者不专业的教育人员,对没有责任心和不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予以教育,同时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扎根基层,吃苦耐劳,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3、提高村民自身的道德素质

提高村民自身的道德素质,要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有层次、有特点的对村民进行教育,根据不同儿童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开展教育活动,预防为先,切忌等到出现问题后再解决问题。对外来人口的教育,可以先了解外来人口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惯甚至生活信仰,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政教育。切不可大呼隆得进行教育。同时也要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最后要注重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4、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的新颖与否通常影响着村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又通常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效果。创设新颖有趣的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农民自身的利益问题相结合,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中。

5、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方法使用的得当与否,通常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创新多种多样的思政教育方法。不是采用纯理论灌输式的单向教育,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熏陶感染作用,使村民形成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了解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榜样人物的差别,找出自身的不足。也可以通过开展文艺活动,比如唱歌、跳舞,演讲、小品等将教育内容渗透在文艺活动中,同时让村民亲自参演活动,以增强认同感和体会感。另外,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媒体来开展思政教育。总之,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去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6、建立健全思政评估机制

科学的、系统的评估机制能提高教育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得教育人员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也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笼统的、没有目标的工作,而是分工明确并承担一定责任的工作。因此要细化每个教育人员的职责范围,建立权责一致的评估机制。在责任范围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建立健全评估和责任机制,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工作人员和受教育人员进行评估。对受教育人员评估,主要是评估受教育人员的集体意识、纪律观念、个体行为、思想觉悟、参与程度。当然,在比较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村民的短期效果,更应该注重其长期效果。对教育工作人员的评估主要表现为理论知识素养、工作态度、政治觉悟、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加以考察。

【参考文献】

[1] 刘芳,汤震.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科技学语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 龙海平.农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探讨――基于桂北6个村镇的实地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4)78-8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 思想政治教育 志愿服务活动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58-01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是一支具有高涨热情和一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队伍。但是大学生志愿者由于社会阅历有限,以及自身其他的主观原因,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其自身的专业性等独特优势,可以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更好的应对这些问题。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积极有效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关系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成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高校不仅注重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还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想让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积极有效的影响,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坚持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二是注重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建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志愿者影响现状

1.参与目的不明确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不明确。从访谈中了解到,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自身意愿

从访谈中了解到,有三成左右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是出于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尊重和认同。这部分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因为自身有较强的志愿服务意愿,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志愿服务行为来帮助他人,促进社会进步。

(2)从众心理

从访谈中了解到,有大约二成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因为周围的同学朋友来参加了,自己闲暇无事,出于“来看看”的心理前来参加。这一部分人的志愿服务行为完全是由从众心理引发的,他们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是因为周围的伙伴来参加,自己如若不来显得“没面子”、“掉队”,而事实上他们并不了解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服务精神。

2.价值认同感不强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认同感不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对志愿服务精神的不了解而导致认同感不强;二是因为对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的不了解或者没兴趣导致价值认同感不强。

3.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性不强

(1)眼高手低

从访谈中得知,有些志愿者高估自己的能力,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困难准备不足,从而导致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挫。比如,有一位大学生志愿者介绍到,他在去一所农民子弟小学支教的志愿服务经历中,因为自视过高,认为给小学生上课是很简单容易的事情,并没有对当天所授课程做充分准备,导致他在当天的课堂上因为没有准备充分的教学内容而出糗。

(2)无法从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满足感

我们知道,真正的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帮助别人的满足感。而在调研中发现,近乎六成的志愿者表示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较少或者根本没有获得过满足感。有一位大学生志愿者介绍到,他在一次去紫金山拣垃圾的环保公益活动中,收获的只有疲惫和愤慨,毫无满足和快乐。

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志愿者影响的举措

(1)完善已有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家庭和新闻媒体。但是通过这些渠道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尚存不足。例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系统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不仅需要通过课堂,还需要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他们所在的宿舍、班级、社团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形成社团牵头、班级组织、宿舍互助的志愿服务模式。

(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根据社会的发展变迁,要积极拓展创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发挥及时适当的影响,改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

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率较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创新手段,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对大学生志愿者施加影响。特别是21世纪知识经济铺面而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应用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加强高技术武装,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在于它的枯燥乏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者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融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之中。这一方面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4)大学生志愿者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志愿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眼高手低的习惯,端正志愿服务态度,踏实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志愿者也需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积极地投入学习,必将有所收获。

(5)重视志愿服务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志愿服务组织首先需要完善培训制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培训制度,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培训,让组织和志愿者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

志愿服务组织要做到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给予他们一些其他必要的帮助,让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满足和认同,反过来,更加热情地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