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治理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发挥工会群众文化的优势
工会组织要到群众中去,主动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做到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掌握员工心理诉求,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网络建议等形式。掌握员工心理状态、内心声音和精神渴求,真实反映情况和问题,尽全力帮助协调解决员工的福利。
感情决定立场。只要工会组织为群众多添一份温暖,群众就会对工会工作多生一份感情;只要工会组织为群众多尽一份责任,群众就会对工会组织多生一份信任。因此,工会组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理念,坚持用创新精神,全方位融入企业管理的中心工作,努力把工会工作方针作为完成经营目标、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赋予工会工作以新内涵、新特色、新活力,进一步挖掘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工会工作充满活力。
思想是认识的先导,文化是行为的向导,理念是实践的体现,工会群众文化的优势就在于群众性、倡导性。首先,用“五爱”提升安全文化的内涵。通过对职工进行“爱国爱企爱岗爱家爱人”的“五爱”教育,使职工把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爱岗位、珍爱家庭的情感转化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被别人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让别人伤害别人”以及“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能回家、安全才能幸福”的思想观念。其次,用“多彩”提升安全文化的价值。通过开展“我要安全”文艺节目展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安全文化交流、征文、反思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把安全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渗透其中。使职工不仅真切地感受到安全带来的吉祥、健康和快乐,而且潜移默化中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进步和发展。第三,用“激励”提升安全文化的心境。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营造氛围,做好先进典型培养选树。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工作,形成品牌化、特色化、差异化;持续开展学劳模、争标兵、比贡献以及“亲情话安全”“赤脚医生进班组一线”“五型”班组等各种创优争先的竞赛活动。通过大力宣传、表彰安全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做到安全的氛围,激励职工人人争做安全标兵。
发挥工会群众经济的优势
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但要有安全的思想、安全的意识,还要有安全的技能,才能实现安全的目标。首先,企业工会组织要引导职工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树立“学习为本”的思想。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建设职工书屋,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参与完善的个人培训档案,根据不同的情况量身定制培训计划,让学习成为每位职工的内在需求。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学习型家庭、争当知识型职工等活动。通过专业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技能比赛与岗位练兵相结合,名师带徒与定题攻关相结合、兴趣协会与专题研究相结合。使职工对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熟记于心、熟用于行,应变能力、排险能力不断增强。其次,紧密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生产经营大局。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等活动。通过评选优质项目、金点子建议、创新品牌等形式,鼓励、引导、帮助职工为安全献计献策。第三,大力开展以“学习一门新技术、运用一项新科技、提出一项新建议、改革一项新工艺、推广一项新成果、创造一条新经验”为内容的“六个一”安全创新竞赛活动。鼓励职工强素质、练绝活、创品牌、增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安全型、效益型、和谐型企业。第四,开通网上远程教育。开发安全培训软件,把教育阵地设置在网络中,让全体劳动者能不受传统课堂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自主地参加学习,使教、学的方式更加贴近时代需求。研发安全生产网络游戏。在游戏中,根据不同作业环境和作业岗位的特点设置事故陷阱和安全闯关,模拟生产现场的常规与非常规作业(危险作业),再现各种事故现场和事故原因分析,如果游戏者不按安全规程进行操作就有发生伤亡的危险,这样员工学习安全操作知识趣味化,更容易记住。让员工素养和安全操作技能有一个提升,组织“我读书我受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多种文体赛事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
发挥工会民主监督的优势
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体系,增加民主管理的透明度。既要保证员工群众民主管理的参与权,也必须保证其知情权,接受员工群众的监督检查,让员工群众的亲自参加到企业安全管理。逐步实现对厂务、队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民主监督管理体现在安全文化上。就是本着“一切为了人”的立意,实行“一切通过人”的方法、达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目的,切切实实为职工群众服好务,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首先,坚持依法维权,围绕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从源头参与维权工作,为建立和发展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羸、和谐稳定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做出积极努力。促进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最大化,营造“企业关心职工利益,职工关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其次,工会组织在班组开展“6s”和“岗位达标,人人过关”管理活动,制定各岗位工作标准、考核评分细则及量化考核办法。通过月度考核评比,促进员工操作标准化,保护员工的认识安全,杜绝员工操作的随意性,从而实现班组安全生产的目的。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开展查隐患反“三违”活动,抵制违章指挥、纠正违章作业、执行劳动纪律;发挥工会劳动保护三级网络的作用,开展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组织职工开展传、帮、带活动,使职工在生产作业时“不伤害别人、不被人伤害、相互提醒、互帮互助”,创造一个决策科学、管理有力、操作规范、防范有效、文明互助的安全和谐企业。第三,及时了解和反映安全问题。协助使用安全先进的生产设施,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创造舒适达标的工作环境,创建管理有序的作业场所。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不断优化安全环境,努力建设安全型企业。第四,督促检查集体合同及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做好职工的健康体检等,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第五,开展好特困群体帮扶脱贫工作。使困难职工感受组织温暖,让职工群众干劲足。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职工思想教育,在谈心家访活动中坚持做到了“五谈五必访”。
谋全局,规划引领保障全域智慧旅游共建共享
通过调研发现,全市各县旅游主管部门对建设智慧旅游的意愿迫切,景区、酒店等各类涉旅企业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全市旅游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初具规模,网络营销有所起步,智慧旅游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各区县信息化建设意愿强烈,但缺乏规划指引,建设标准和路径有待探索;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参差不齐,存在建设不足或过度建设而不自知的情况;各地各企业的信息资源分散独立,缺乏互通联系,影响营销效果,游客使用极不便捷。于是我们通过宏观规划、模式研究、标准制定,形成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
2016年5月,市政府出台了《丽水市智慧旅游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内容包括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四方面。其中明确提出智慧旅游建设三年行动的主要任务是建成三大体系、七大平台及十三类项目。三大体系,即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智慧旅游管理体系、智慧旅游营销体系。七大平台,即旅游信息数据云平台、旅游网络宣传推广平台、旅游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旅游行业监督管理平台、旅游产业运行监测服务平台、智能旅游体验平台。十三类项目,即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原则,将全市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分为主导型项目和引导型项目,指导旅游主管部门和各涉旅企业分工推进建设。同时,在工作部署上,提出了要在《三年行动计划》的规划和要求指导下,以“对内实现旅游管理智慧化和对外实现旅游服务智慧化”为两大抓手推进七大平台的建设。由此,全市全域智慧旅游建设从全局高度完成了顶层设计,从实际需求规划了具体工作,有了一个共同的方向,有了明确的分工,有了共建共享的实现途径,保障了智慧旅游建设实践的统盘性和有效性。
强管理,构建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
以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在平台架构上同时建设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和旅游行业监督管理平台, 涵盖《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七大平台”中的三大平台,对内实现旅游管理的智慧化。丽水市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平台有几大特点:一是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基于浙江省旅游产业信息服务平台,丽水市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将与省旅游信息中心合作,实现与省级平台互通,同时要求各县在市级平台的基础上选择建设方案,实现市县互通;二是数据源多元化,突出体现丽水特色。我们认为任何单一数据都有极大缺陷,因此丽水市数据大中心数据源来自三方面,从省级平台接入包括个推、OTA、银联、高速以及景区实时视频等数据,从横向部门如公安、交通、农业、林业、气象、环保、体育、文广等接入相关数据,从全市各县采集各类涉旅企业的各种数据;三是一中心多平台多功能。选择这种建设模式,在同一平台架构上实现了产业运行监测、大数据分析、产业统计分析、旅游行政管理、投诉管理、应急指挥等等多功能合一,使大数据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最直接地运用于各项旅游管理工作;四是建于高校的中心。丽水市将大数据中心建于丽水学院,双方以此为基础共同建立丽水旅游研究与发展中心,既可利用高校专业学科的研究力量缓解旅游主管部门人才短缺的难题,又为高校专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实践基地,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共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强服务,构建丽水特色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
面向游客应该建设怎样的服务平台?我们认为构建的平台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可让游客全面系统地了解丽水。丽水生态环境极佳、文化底蕴深厚、物产资源丰富,适合养生度假和休闲慢游,因此单纯向游客推荐和宣传景区远远不够,必须将丽水独特的旅游资源在一个平台上完整鲜活地呈现给游客,既方便游客查询,也同时打造了丽水旅游网络宣传的主窗口;二是可为游客提供从旅游信息查询到自制攻略到线上预订到线下服务到游后分享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改变大部分人完成一次旅行要使用多个APP,在海量平台路径和旅游信息面前无比疲惫和无奈的困境;三是要迎合时代潮流,利用微信作为服务平台的入口,扩展小程序工具;四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建设模式,确保服务平台的公益性和服务功能的实际落地。
人们已意识到经济财富来源于知识资产(智力资本)及其应用。智力资本管理已被提上了最主要的管理日程。然而,因其涉及到识别、计量和战略评估,这项工作依然困难。因此智力资本的构成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其不但有助于对其本质的理解,还有助于对其进行计量。
前人对智力资本的分类及其计量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不同的框架。本文基于前人理论建议,将智力资本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①人力资本,包括知识、价值观、态度、资质和专项技能;②结构资本,包括寻求企业内整合和协调的组织和技术要素;③关系资本,集合了公司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间关系。
二、有机结构
权变理论认为有机组织可提高组织的灵活性,以便员工迅速的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这种柔性结构更像一个团队结构,其员工能够处理任何任务。机械结构引导员工以一种可预测方式行动,其员工必须履行指定职务,禁止接受额外的职责,除非得到管理者同意。
有机结构因具有最少的等级和专业化职能得到广泛的推荐,而机械组织恰好相反。
有机组织鼓励个性,没有死板的流程和交流,可以对环境的变化迅速的做出反应,因此,这种组织结构是最具适应性的组织。有机组织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扁平和团队合作:由垂直决策向水平合作转换。一个组织通常包括高层管理者、战略团体和项目团队;事业部制:部门壁垒阻碍了跨职能部门的交流和专业知识的整合;分权:管理者促使员工积极参与组织管理和促进文化的开放和信任;更高层次非正式:有自由的规则,具有更多非正式的,面对面交流沟通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管理人、技术、知识和流程,并鼓励互动,这被认为是创造知识的主要机制。
三、智力资本和组织结构
自19世纪90年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创新对持续性竞争和组织成功至关重要。组织更新、实现创新的竞争优势的能力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个能力被认为是公司的动态能力。通过动态能力建立竞争优势需要组织内外不断的知识流和不断更新的知识库。
一个组织有三种知识:个人的隐性知识和经验;显性的或基于准则的知识;共享的文化和价值观。知识创造是以识别组织中现有知识的缺陷为前提的,这些缺陷会阻碍解决新问题、开发新产品或利用每一次机会。组织可以通过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整合知识或者跨边界进行知识转移、整合来创造新的知识。在知识转化过程中,组织通过对个体的隐性知识转化来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从而开发新产品并进行创新。
根据Bontis and Choo,学习有助于组织创造知识,反过来导致智力资本的提高。
知识创造导致了智力资本的提高,因此,提高智力资本主要前提条件之一是促进知识在整个组织中转移的组织结构设计。研究发现非正式组织结构可以更好的反映组织的实际活动及促进知识交流。
如上说述,对知识的不断需求给组织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实际上,知识经济时代对组织机构的要求是基于流程的,焦点是开发一种促进知识管理特别是知识流的新组织形式。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较少边界:基于知识的组织需要打破空间边界的限制,通过组织认同和信任建立感性框架。这种情况下,组织知识可以超越物理边界的限制,从而使员工获取知识而不受正式控制结构的阻碍。非正式关系在打破边界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流动性: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知识流量而不是知识存量。因此组织的设计必须有利于知识的流动和促进知识对绩效的更大作用。非正式关系促进内外部网络的扩散,从而促进知识流;互动性:有效的知识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隐性知识管理。非正式关系提升了个人、跨职能部门和组织间的互动,并成为隐性知识共享和形成隐性知识的主要手段;灵活性:为了得到有效的基于知识的产出结果,组织结构应该是灵活的而不是固定的,允许知识适当的、及时的重组和人员部门临时的调动来满足组织的需要。组织不应该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框架,而是由两个不同流程所创造和重塑的瞬时实体,这可以通过非正式关系实现。
四、总结
智力资本是实现公司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性资产。研究发现投资者格外地关注那些拥有更好智力资本效率的企业,而且这些企业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更高的盈利水平。
在进入知识时代,组织要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便提高智力资本并在动态的环境中抓住机遇。
传统的组织结构没有涉及到捕获组织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不能够提高组织的智力资本。
因此,本研究以幼儿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其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幼儿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提升和幼儿园管理等方面提供一些实证依据。
一、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是对积极心理学的丰富和延伸。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是近年来兴起的一股很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力量。目前该学科相对比较年轻,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理论框架。对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如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实证研究对于该学科走向成熟和完善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实践意义
探寻幼儿教师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及其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幼儿教师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不但为幼儿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科学根据,也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组织者提供管理依据和建议,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 研究假设
1.假设
根据研究总体构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1:幼儿教师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及其工作投入的各维度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可能存在差异。
假设2: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假设3: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查阅法等
3.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幼师专业学生及部分幼儿园老师为研究对象
三、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在其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具体分析如下:
(1)从婚姻角度来看: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已婚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未婚的幼儿教师。这与高晓敏(2011)、贾普君(2011)、王艳芝和李素英(2006)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2)从年龄角度来看: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教师的心智发展日益成熟,社交往能力也逐步提高,幼儿教师各个方面的经验都较欠缺,园所领导及管理层人员对其不太重视,此时也难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关系网,因此这一阶段的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感普遍较低。
(3)从学历角度来看: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在社会支持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与赵丽君(2007)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该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的幼儿教师其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学历为中专、大专的幼儿教师。
(4)从教龄的角度来看:幼儿教师的客观支持这一维度上差异显著。而在总体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不显著。这与曹亚萍(2008)年对上海市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她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两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5)从职称的角度来看:不同职称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的差异不显著。结果都表明不同职称幼儿教师的总体社会支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采取问卷测量和访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都有显著影响,心理健康对社会支持的正向预测力也较大(可解释的变异为39%),而且社会支持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对工作投入产生间接效应。鉴于此,我们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以及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幼儿教师自身及幼儿园管理者提供以下对策和建议。
(1)人职匹配才是上策
根据Maslach等人提出的工作――个人匹配理论,个体特征与职位要求相一致时,个体的工作投入程度会比较高,反之,则会减低工作投入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和优势,而不同职位也有不同的任职要求,幼儿教师要对自身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可观的认识,在应聘具体职位时,要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而幼儿园管理者在进行幼儿教师选拔和分配时,也应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教师的个体特征,分配与之相适合的职位。
(2)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本研究已经证实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其工作投入产生一定影响,可见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投入。那么对于幼儿教师自身而言,要在维持现有社会网络的基础上,主动开拓和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幼儿的家长等等,当然,对于幼儿园管理者来说,作为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来源之一,在给予幼儿教师更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上,需经常主动与幼儿教师沟通,了解他们在工作中欠缺的工作资源,制定出相应的支持策略,及时提供给他们工作上所需的各种资源,如资金、设备和培训等。
五、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后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加以完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资源、精力以及时间的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了部分地区的幼儿教师教师为考察对象,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抽样,其中有效的测试对象数目也较少,因此,样本的代表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其它地区的幼儿教师和其它教师群体(特殊教育教师)或其他职业(医生、护士、警察)中去,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去考证。
(2)研究所涉及的变量都属于正性构念,这种评定趋向的不足就在于有些幼儿教师在填写问卷时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而高估自己的心理健康感受以及社会支持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变量的测量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考察不准确。
一
社区义工是指公民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在社区等公共场所或相关社会福利机构中提供自愿服务的活动。社区义工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区义工逐渐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并把社区义工与公民的成才就业挂钩,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成为西方国家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成为西方公民自觉的行动指标。
社区义工的理念、形式、评价方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的有效途径。社区义工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培养道德品格的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理念具有一致性;社区义工的形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具有创新性,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覆盖面问题;社区义工的评价方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本体意义,能够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效果。
(一)社区义工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理念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社区义工的理念也是要求公民在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公民的道德品格。如以义工精神闻名于世的美国,美国把社区义工当成是一种文化现象,美国大学大力提倡社区义工,把是否参加社区义工作为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社区义工成为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标志。美国大学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刺激学生的学术成长,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看看自己究竟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服务,或者面对社会的需求和挑战,自己还缺少什么本事和素质。甚至于美国大学把是否参与社区义工看成是衡量精英分子的准则,看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参与基层社会的生活,有多大的现实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通过社区义工发现社会,培养使命感,强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正如美国耶鲁大学在解释耶鲁为什么能培养出许多总统和政治家时说的:“这里有最高水平的精英的教育,又有一个最贫困破落的城市,美国的一切社会问题都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是一般的象牙塔所无法相比的。”[1]因此社区义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在理念上是相同的,社区义工能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
(二)社区义工的形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具有创新性,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覆盖面问题
社区义工是西方国家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是西方国家社会服务的文化象征,在西方国家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以美国的大学为例,在2006年,有330万16~24岁的在校美国大学生参与了义工活动,相当于美国适龄大学生的30.2%,在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青年参与义工的占了46%,而同年龄层未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青年参与义工的仅有21%,还不到受大学教育的美国青年参与义工活动的一半。[2]因此社区义工在美国大学有着广泛的参与性,学生参与的覆盖面相当广泛,这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的覆盖面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解决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覆盖面不够广泛的问题。同时社区义工的形式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也可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方式。西方国家的社区义工服务范围广泛,涵盖了教育、环保、心理咨询、养老、宣传、社区教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如英国的社区服务志愿人员(CSV)计划,该计划专门为16~35岁的志愿服务者参加活动,要求所有的志愿人员都要直接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帮助无家可归者、年老体弱者、犯罪的青少年以及精神和生理不健全者。工作场所包括学校、医院、监狱等社区。再如加拿大的“卡蒂马维克”计划,其宗旨是帮助17~20岁的加拿大青年的个人成长;为加拿大社区提供各种服务;加强大众的环境意识;以及让加拿大青年更深人地了解自己的国家。活动形式包括旅行和服务、过集体家庭生活并承担家庭社会义务、学习实际工作技能等。以及通过在他们为社区提供服务时与各种不同的人一起工作,最后实现上述目标。[3]西方国家这种宽范围、有计划的社区义工服务不仅在参与覆盖面上提供了保证,而且还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具有很强的借鉴性。
(三)社区义工的评价方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本体意义,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理论水平和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从本体意义的角度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坚持“人的内在尺度、物的尺度、历史尺度、美的尺度的统一,是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政治性与伦理性的统一,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也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4]在评价原则上应坚持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质性评价、参与互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社区义工在评价方式上符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本体意义,能够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效果。西方国家在社区义工的评价上充分坚持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社区义工注重人的价值尺度的定性评价和过程评价,把有没有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作为衡量精英人才的准则,因为西方国家认为有无偿奉献精神的人往往社会责任感会更强,更能与他人合作。同时又注重了定量评价和结果评价,美国大学在其入学考试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在中学阶段是否参加了社区义工作为重要参考指标,美国一些大学把参与社区义工到一定时间给予折合成学分。对于特别突出的大学生则授予美国最高的社区服务奖“总统义工奖”,以此来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义工。
二
社区义工的理念、形式、评价以及社会效应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它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笔者以所在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为典型个案,就社区义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机制建设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转变观念,全员动员,营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义工的氛围
社区义工是国外主要的志愿服务形式,在国内也有不断普及的趋势。但整体而言,社区义工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没有把社区义工作为主要的社会实践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全员动员,营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义工的氛围。笔者所在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社区义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通过校报宣传介绍国外社区义工发展情况引导大学生参与社区义工。每年在大学新生中定期召开大学生社区义工启动仪式,通过全员动员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义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领导和教师主动参与社区义工,通过教师的率先榜样带动大学生参与社区义工。从而在全院营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义工的氛围。
(二)重视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社区义工保障体系
重视社区义工的制度建设,为规范大学生社区义工管理,学院相继制定了《大学生社区义工管理条例》和《大学生社区义工实施方案及学分评定办法》,明确社区义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式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组织实施和基本管理模式,确定大学生社区义工的内容、申报程序、学分评定和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以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院党委副书记为组长,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学工部、教务部、后勤部、各二级教学部门学工负责人组成的大学生社区义工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全院的社区义工工作,建立了高效的大学生社区义工保障体系。
(三)明确主题,合理分类,确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适应的社区义工活动内容
社区义工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的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涵盖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假如组织不当,极易造成管理的失范。笔者所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确认社区义工的服务内容,以明确社区义工的实践主题,建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社区义工活动内容。具体把社区义工分为校内社区服务项目和校外社区服务项目。校内社区服务以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品质为主题,通过理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5]其服务内容包括公寓小区公共场所清洁卫生、校园包干区清洁卫生、机房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区域清洁卫生、各类文化活动后勤服务、相关比赛后勤服务、相关接待前期准备工作、校园日常保卫巡逻助理、校园秩序维护等。校外社区服务以了解社会、奉献社会为主题,实现理论教育与专业实践、服务社会相结合。服务内容包括作为外语院校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义务外语教育教学服务、配合相关部门参加大型活动的演出及后勤服务、校外社区环保、心理咨询、养老、宣传、社区教化等。
(四)注重教学评价,构建社区义工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教学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学院注重社区义工的教学评价,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构建社区义工教学评价体系。确认社区义工的学分,大学期间完成40小时以上的社区义工,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1个学分,完不成规定学分的,该门课程将不能结业,根据教学安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重修。明确社区义工的认可审核程序,参加社区义工服务的学生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提出申请,社区义工结束后,学生填写《大学生社区义工服务记录卡》,获得相关服务部门的鉴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根据学生的社区义工服务记录卡计算学分。确立社区义工作为评选各类先进的重要依据。学院把社区义工服务学时作为学生评选各类先进、奖学金、助学金、党员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评定集体荣誉的重要指标。
参 考 文 献
[1][2]培养精英要从做义工开始[N].新京报,2006-10-29.
[3]国外志愿服务简介[EB/OL].深圳龙岗义工网yg.lg.省略/info/info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