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中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中职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定位要适应本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汽车维修;中职教育

一、结合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中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中职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定位要适应本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据调查表明,在汽车行业里,目前以“四位一体”品牌企业为主,集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同时,汽车维修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整车或总成大修作业已经不适宜,行业的重点转向检测诊断技术和售后服务,但既掌握汽车专业技术、又懂服务管理的人才奇缺,特别是掌握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的人才。为此根据中职的指导思想,确定出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以汽车维修为主,兼顾具有汽车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实际能力。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确定毕业生必须要达到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形成了汽车维修专业基本操作训练、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与汽车发展相协调或超前。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是开展教学的依据,修订教学大纲应以企业的发展和要求为依据。汽车维修专业重点是抓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将其分为理论课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或者是教学标准),把汽车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控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四门课作为改革对象,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课时比例约为1:1。各门实践课程都编制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技术)指南等,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要服务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实践教学要面向实际应用。实践教学要与汽车维修专业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和经营,使教学更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加企业生产,进行顶岗实践。

(三)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特征明显,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同时可让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要求学生考取汽车维修中级工等级证、汽车营销师证和汽车驾驶员证等证书。

三、加强校内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一)加强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的建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应有一定的规模,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场地面积和设备布置要求与实际的企业接近,最好能开设校办汽车维修企业,与品牌企业联营,提高相应的职业仿真的程度,并且要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二)加大对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为了适应汽车修理企业的需要,实习实训基地应配套先进的设备和检测仪器。由于中职教育起步比较晚,中职院校大部分对实习实训设备投入少,现有的实习设备陈旧、数量少,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此,必须加大实习实训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比较重视对实习实训的投入,引进500万欧元的西班牙政府贷款购买实习实训设备,加上南宁市政府给予的配套资金,在未来几年内该院将建成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发挥整体的培养优势,完成本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

(三)加强实习实训设备的更新。充足完善的实习设备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汽车技术日新月异,要跟上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步伐,应注重实习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以便及时给学生补充新技术、新知识,适应企业的需要。

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为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在学习期间就必须对全部学生进行顶岗实训,让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汽车维修企业的实际生产全过程,了解汽车维修工艺等。因此,必须建设校外的稳定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汽车维修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部门经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加深对实际生产的了解。学校的教师要深入校外实习企业,经常了解学生定岗实习的情况,征求企业对办学的意见,为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很快掌握汽车维修工艺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同时,企业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察,作为录用员工的依据,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拓宽路子。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教学体系改革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量新知识、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广和应用,社会对中职人才的规格、水平等提出了更新、更高和多样性的要求,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也已由过去的理论型转为以能力为本位,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近些年来,许多国家根据各自的情况和不同的要求,创造并系统开发了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法或教学模式,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理念,由于这些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纷纷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教师所采用。我国现在职业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一方面年龄尚小,不懂各专业的特色与工作岗位的性质,对未来的发展不会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设计和自主安排,相应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律、自控能力较差,表现在学习上就是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文化基础底子差。对于这些学生,要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学难度非常大,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全面创新。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我们应对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采取“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更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

一、“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1.可使操作技艺练习与专业实际相对应,严密衔接,完成实际与实际的亲密结合,到达理性与理性看法同步。

2.这种在一段教学时间内只把一个总成部件作为重点看法对象的教学方法,大大延长了教学跨度,防止了传统教学中专业课程间内容的重复,同时又增强了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络,便于学生记忆和快速构成技艺,节省的教学时间又可回归实际教学。

3.添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直观地了解学生把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水平,有利于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打破了专业实际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界限,使得任课老师必需具有足够的专业实际知识,同时又具有专业规范的操作技艺,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业务才干,从而使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提高了教学效果。

5.把理论和实操融为一体,变抽象为直观,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人和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是很有帮助的。

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教学体系改革

1.以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为蓝本,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纲要为根据,合理地设置课程,将汽车专业课划分为:发起机、底盘、电器和汽车新技术四大模块,将故障诊断和维修融入四大模块中去,不再独自开设维修、诊断课。各大模块按系统机构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子模块。如发起机模块,按其两大机构五大系统又可分为七个子模块,在每一模块教学进程中,从结构、诊断到维护,一气呵成。

2.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腕,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加上实际与实际的重复交叉,使得整个教学进程更为直观,延长了认知进程,便于激起学生的兴味,增强了解。这种教学综合运用了感知记忆、了解记忆、运动记忆等促进记忆的方法,加深了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操作技艺的快速构成。

3.打破以往的将专业课教学联系为实际教学和实习教学的做法,在每一模块教学进程中,从结构、诊断到维护,一气呵成。授课应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各种手腕,同时实际课和实习课交叉停止。比如传动系中主减速器的学习,采用了一体化教学后,教师从传动系的需求引入课题,讲明白减速、增扭、改动传递方向的作用后,经多媒体和实物演示,使学生树立一个理性看法,再进一步运用机械原理,引出机件的称号、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此时,教师将演示实物逐渐解体,将主要机件重复引见,从称号作用、结构特点、检修步骤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等,再由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停止分解、检验、装合和调整,使学生在入手的进程中,加深印象,不明白之处,及时提问处置,使学生对各机件的看法到达深化透彻的水平,记忆也较为坚固。在一段时间内只以一个效果为目的,将整个教学进程转变为实际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进程。这样既使得教材之间相互协调,教学内容又合理统筹,防止了重复,又增加了学生的留意目的,使他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构成对汽车总体结构的完整看法,有利于操作技艺的快速构成。

4.突出汽车缺点诊断内容在教学中的位置,不能像大多数教材一样,教学内容从原理直接转到维护,而无视缺点诊断这一重要的中间环节。否则,学生对汽车结构原理及维修学得再好,但是在实践中面对一台缺点车时也会由于判别不出缺点出在哪个部件而无从下手。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汽车检测与维修 项目式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202-01

目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扩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最受人瞩目的问题。与此同时,与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同时出现的还有“技工荒”,即市场对于高等技工的缺口极大,急需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工。为此,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职业技能教育改革途径。本文主要研究项目式教学法对于当前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的意义。

一、项目式教学法的含义及内容

项目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来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项目,是当前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教学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指出,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不是教师与书本,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老师同学等周围人群的帮助,依靠必备的学习资料,进行完整的建构而获得。项目式教学法就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而衍生的一种教学方式,即让学生通过建构完整的项目来完成对理论与实践操作掌握的一种方式。

项目式教学法从目前的三大热门教学法(探究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以及案例学习)中提取精华部分,将其优势融会一体,在让学生学习理解教材的条件下,将知识落实到独立完整的教学项目中,以项目进程为教学主线,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从而进行模拟演练。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应用

(一)制定项目规划

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之初,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项目规划,其中包括项目计划与工作计划。项目计划制定范围较广,不仅仅局限在专业性项目之中,也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汽车检测与维修的情景,还可以选择其中某项任务。在选定目标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设计整合,通过一些改造和简化,将其制定成既符合学生目前知识储备程度又具有教学意义,同时也不能脱离实际生产中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学任务中需要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等各项元素都融会到项目中去,从而保证项目实施之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再次,需要制定完备的工作计划,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本身的知识学习状况进行项目背景导入,而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同小组之间要依据每名学生独特的兴趣、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元素进行分工协作,并且选出该项目实施的负责人。由每组项目负责人带领组员制定工作计划书、任务书等,经过教师认可便可实施。

(二)组织实施

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各组成员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方案逐步实施,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小组之间也需要交流沟通,触类旁通。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肯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需要教师适时予以解答。在项目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阶段的成果都需要总结交流,汲取经验,在不断交流过程中才能够不断完善阶段成果。在空调系统维修方案确定之后,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将学生分组,每组5人左右,选出小组负责人,按照维修5S标准进行防护,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然后根据空调系统知识进行维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指导者与教育者的作用,确保项目实施进度以及时间安排,对于学生项目中的表现予以记录点评,做好评估总结的准备。

(三)评估总结

整个项目完成之后,对项目过程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可以采取各小组学生展示成果的方式进行评估,在展示过程中,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成果解答问题,并且可以进一步向教师提出提高改善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探索精神。展示过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在项目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成果进行概括评价,并且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联系理论知识,从而深化学生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知识的认识。

三、结语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另一方面还会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实施项目,将理论真正落实到实践当中。项目式教学法将传统的教师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主体,在实践中融会理论,促进了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对教研教改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了“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习“一体化”、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如何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主要的课程是《汽车构 造》、《汽车修理工艺》和《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多年的教学传统,通常采用三门课程独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法:近年来,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了一体化教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此,谈谈个人体会。

1.传统教法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受客观因素限制,传统教学的课程设置在“教”和“学”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1、首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只是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对发动机构造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实际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路线、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习“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习“故障排除”时,思路不清、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存在厌学心理,全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进入修理实习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己遗忘较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不能触类旁通、难以形成系统技能。

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很难得到较好培养。

2、三门专业理论课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构造”、“修理工艺”、“故障排除”教学时间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总成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含混不清、认识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缺乏汽车结构、故障诊断、修理方法的系统技能知识,不利于迅速适应生产岗位,往往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

3、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专业课程划分为构造和修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两部分,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识产生人为分割,学生难于建立一个清晰、直观、深刻的认识。

而且,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相互脱节;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相互推诱现象。客观上造成教材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协调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的结合,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另外,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师资队伍。

2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的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模块式一体化”方面进行了一体化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要彻底改变以往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各自精彩的“填鸭式”课堂模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化”。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教学、进行直观演示,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工作原理,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认识过程、加深理解。可以在演示中讲解,边讲解边演示,多讲授些稳定性、经验性的知识,并要反复进行;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很快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理解、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在课程编排和教学进程方面,将文化基础课进行调整,彻底改变以前几周完全理论课和几周完全实习课轮换的模式,根据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满足一体化的教学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工艺》和《汽车维护与排除》合并为一门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一体化”。利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形成理解和记忆的良性循环。

以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为蓝本,依据汽车专业教学大纲、结合劳动部门技能鉴定要求,将汽车专业课程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新技术五大模块。各大模块按系统机构的不同,分设各个专业课题,比如发动机模块,分设两大机构、五大系统专业课题。每个课题按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参照国家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具体对待,再设分课题。突出科学性、直观性、实用性。

3、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跨度大,把专业课程划分为构造和修理、教 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而导致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识人为分割、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采用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在一段教学时间内,从“构造”、“修理工艺”到“维护与排故”只把某一总成看成重点认识对象,缩小了注意目标,可使学生短时间内对该总成结构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掌握技能较快。学生感到生动、不呆板,看得见、摸得着,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

实行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反复对照、理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同步认识。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技能形成进程加快。能使学生迅速对汽车部件建立直观、清晰、深刻的认识,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4.“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实行教师任教科目负责到底的教学管理方法,增加了师生直接接触,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教师能直观的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的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要进一步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亟待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是实行一体化教学的成败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演示。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讲师或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促进教改的步伐。

2、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不是单纯的技能),对现行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修改。

通过外出交流、上网查阅、校内讨论等多种形式对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大量的资料准备工作。先对一体化教学有了整体方向的把握;然后从实际出发,据学校现有的师生情况、教学情况、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集思广益,制订出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方案;并将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出台。

一体化教学学生是出于动态的,在这种场合下,学生各方面的特长都会有所表现,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全面的业务能力,言传身教,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3、利用现有条件,扩充实习场地及教学设施。

实施一体化教学,必要条件是实习、教学设施的齐备。必须扩充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故障排除、总装调试等教学和实习场地,缓解实习场地不足的矛盾。可以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除了铁框架和器材订购以外,其他的全部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方案自己设计;各种设备设施自己安装,做成多功能汽车实训工作台。既省资金,又切合实际,经久耐用;学生得到了锻炼,教师也提高了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使用和维修都很方便,一旦出现故障,随时可以自己维修。

4、目前缺乏与“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当务之急,必须尽快组织精兵强将编写出实用、适应“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校本配套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进程。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维修人才需求量增大,近年来我国已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列为国家紧缺性技术人才之一。汽车维修专业对动手实习能力要求非常高,实习教学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从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汽车服务人才的目标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实习教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实习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实习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是汽车维修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汽车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实习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主要环节,也是高职教育实习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实习教学往往是老师教?o学生怎么做,学生就是跟着老师模仿,老师怎么做学生就跟着怎么做,这种机械式的模仿练习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原理是什么,同样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这种枯燥乏味的机械式的操作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实习的效果。为了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教学应该采用模块化,工单化的实习项目,应该采用对不同项目有针对性的实习教学方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跟着老师参与项目的全周期,让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样才能够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解决以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缺乏高质量的配套实习教材

实习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的基础就是有高质量的配套实习教材。汽车维修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所以该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较多。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许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没有符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实习教材。目前虽然有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编写的实习课程指导书,但这些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比较单一,实习的目的不够明了,实习的项目与工作过程的联系不够紧密,实习的标准与工作岗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实习教学设备和“双师型”实训教师缺乏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任教师是没有在企业锻炼过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只有纯粹的理论,缺少企业的经验,难以把纯粹的理论用现实的例子描述清楚。由于高校的用人体制的约束,把企业优秀的工程师引进到学校工作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就使大部分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缺少“双师型”的既懂理论又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直接导致了师资搭配不合理,无法提高实习教学水平,实习教学发展不起来的问题。由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短缺,导致一个实习老师要带几十个学生实习,这样严重降低了实习的效果。

二、实习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调整课程结构和设置优化培养过程

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传统教学模式里面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相脱节,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紧密围绕实践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评判标准。汽车维修专业有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许多门专业课,由于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着学习时间前后间隔大、衔接不起来和教材内容安排不合适等原因,学生不容易将这些专业课融会在一起,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动手操作,就很难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当理论的学习阶段结束以后,进入实习阶段,专业理论知识已经忘得所剩无几。所以调整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结构和设置是培养过程优化的一个基础,具体设置上,汽车大体构造可以分为四个基础板块,把汽车故障与诊断排除、汽车修理等课程融入到底盘、发动机、车身和电气设备这四大模块,其中每一个模块由一个老师负责完成,包括课程的讲授和相关内容的实践操作,同时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把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内容融合起来。在重复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推进知识的更新和积累,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加快操作技能的培养。

(二)完善实习教学内容体系

在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现场教学。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单靠挂图讲解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还不容易理解。如果在上课时间通过观看视频,在加上动手的实践操作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对于有一些直观性不强,不宜讲解的内容,则尽量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老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思想教育,比如要培养学生热爱汽车维修专业,提高他们的专业修养。在校外实习基地要保护实习的设备设施,对待专业要热爱积极,态度要端正。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要完善教学内容体系。这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实习教学统筹兼顾。学生不单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通过实习教学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他们毕业以后,其实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同样的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顾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兼顾他们的动手操作的能力。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试卷的理论知识的考核来判断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要对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考核。比如让他们维修具体的汽车部件,这样可以考核他们的操作技能。通过实习教学培养的就是他们这种操作实习动手能力。

(三)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核心关键所在,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基础,所以要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实习教学设施设备的不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除了要重视校内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外,也要与相关行业或者相关企业携手,这样企业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基地,而且还可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完善,支持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

习基地的建设,承担专业课和实习教学的任务,全方位的参与人才的培养。

(四)完善教学团队,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要想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只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实习教学质量。这个强大的师资队伍包括“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双师型”的教师,这样既有理论又懂实践的老师才能把高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实习教学质量提高上去,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引进“双师型”的师资,为实习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